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读书的“体”与“用”》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读书的“体”与“用”》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
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积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功用功能。
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
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
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
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
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究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时,就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事情。
读书的根本要义是“人性养成”,“人文化成”。
从这种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到读书的至境。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
“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与之相反,“好读书”偏偏是“闲来无事好读书”。
以前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说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十年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善借者赢天下》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善借者赢天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5分)善借者赢天下王飙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
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
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
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整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3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
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的意思便是“借”。
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
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说明文阅读真题实战训练(带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说明文阅读实战训练(名师精选全国中考真题+详细答案,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读书宜循序渐进刘忠全①青年人学习欲望很强,学习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
但有时也容易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人学习内容包罗万象,学习方法贪多求快,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而“在空中起跳”,违背了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规律,因而收效甚微。
②古今中外学者,都懂得学习要循序渐进。
南宋学者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杂乱地读书就—1—好像一个饿肚子的人走进了饭馆,看到鱼肉糕点恨不得一口都塞进嘴巴,于是粗嚼快咽急忙吞了进去,虽然也填饱了肚子,但是没有尝到菜肴的滋味。
这种贪多嚼不烂的学习方法,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③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求学问也好比盖高楼,必须先打好基础,而且要一层一层往上盖,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好高骛远,去学习自己暂时还不能”般摇摇欲坠。
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就会如打造“空中楼阁....④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
”的确,如果在读书和学习的过程中贪多求快,跳过某些必要的阶段,到运用时才发现并不能活学活用,不得不回过头来返工重学,速度反而慢了。
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读书也是这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如果违背这个规—2—律,其结果必然是走马观花,快而不精,知识难以掌握。
而且,读书求速者往往缺乏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劲头大时急不可耐,劲头下去时则松懈疲沓。
⑤任何学问都有各自的基础知识,我们学习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这是攀登高峰的起点。
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最初的基础课是练简单的素描。
不从起点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则难以进一步提高,更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因此,学习须从基础知识学起,狠下功夫,锲而不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谈骨气》阅读
《谈骨气》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谈骨气》阅读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③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④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⑤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
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
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⑥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⑦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⑧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⑨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议论文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议论文一.现代文阅读(共15小题)1.青春别被“颜值”裹挟张洋①时下,似乎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②在如今的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力、财富、社会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标”,并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似乎是,只要“颜值”高,其他什么缺点都是浮云;如果“颜值”低,其他什么优点都是浮云。
③正因如此,年轻人不惜重金购买高档化妆品、漂亮的服饰,甚至在媒体披露的毁容案例不在少数、整容黑幕曝光时常见诸报端的情况下,依然不惜在自己的脸蛋、身体上刀斧相加来追求美貌。
④美貌,果真决定一切吗?美,当然是好的,拥有美丽的外貌,既能给自己增加自信,也能让旁人赏心悦目。
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和社交场合中,注重仪表、服饰考究,以及对面容进行适当的装扮,既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颜值”高的人容易从人堆里脱颖而出,但并不直接等同于“颜值”高的人就一定更具吸引力的特质。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如果放眼望去尽是帅哥美女时,漂亮就会失去了强大竞争力,这时候我们都需要思考,到底还有什么能让你出类拔萃。
⑤人要想成为一个仪态万方的“万人迷”,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让自己充满活力,让自己生动起来。
20世纪30年代,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有个“太太的客厅”,是“京派”文学和贵族文化的殿堂,这也是林徽因的家。
当时林徽因虽然已经身染重病,但她仍保持着开朗和明丽。
费正清的夫人曾经回忆说:“梁太太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
当她侃侃而谈时,她的那些爱慕者们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语而倾倒。
⑥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尔基也曾说过,“学问改变气质“.青春的美丽,不是街头浒的名牌时装;青春的潇洒,不是臂臂摇摆的忸怩作态。
如果一天到晚只是忙于外在的装扮,你是永远不可能做到气质高雅、充满魅力的。
换言之,青春在哪里?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种精神,一种修为,它就在我们的心里。
心灵充沛,青春长驻;精神丰富,永葆青春。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议论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工作不能都“先易后难”李树杰①有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换了几任领导,拖拖拉拉十多年也完成不了。
每任领导来了,都强调先易后难。
容易做工作的外围住户拆了,可再往里拆就难了。
这样拖下来,群众意见很大。
②后来,新任领导改变策略,变先易后难为先难后易,专门针对反对意见最大的住户做工作。
讲政策,动真情,极个别的走法律程序。
一个月后,全部做通了工作。
那些一直观望的住户,也马上签了拆迁协议。
③先易后难,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符合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从容易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积累经验,摸清事物内在规律,在攻克难事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先易后难也容易前半程热情高涨,而后半程动力逐步减少,阻力日益增大,形成久拖不决的局面。
许多事情半途而废,贻误难题解决的最佳时机,原因大多在此。
史载,北宋在北伐北汉时遇到挫折,制定了所谓“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针。
可是等到统一南方之后再回过头北伐,北汉身后已站着一个强大的契丹。
错失了北伐的最好时机,导致北宋在军事上处于被动状态。
④很多时候,先难后易则事易,先易后难则事难。
20世纪50年代,山东厉家寨被毛泽东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合作社长厉月举搞小麦丰产试验,偏要先啃硬骨头。
他用自己的一块好地换来一块孬地。
村民说“这块地要是能丰产,厉家寨就没有不收粮食的地了”。
可是经过补苗、浇水、施肥、捉虫,这块地里的麦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
先难后易,让厉家寨5 000多亩土地得到了彻底整治,实现了粮食的连年丰收,在当时创造了一个奇迹。
⑤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抓落实总是先易后难,柿子光拣软的捏,把难事放在后面。
这实际也是畏难逃避和缺乏担当的表现。
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且大事难事越来越多;改革进入深水区,其攻坚难度也越来越大。
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难事,需要事不避难、迎难而上,需要多一些能打“硬仗”、能干“硬事”的干部。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3试卷-中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3试卷-中考语文试题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认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真理常常就在你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创立者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吧,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方向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之所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
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
他的这种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
在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形成了两大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
他看到儿子睡觉时,眼珠子突然转动起来。
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
这位医生想,眼珠子的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和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成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本套汇编整理试题材料选自以下杭州市台州市嘉兴市绍兴市丽水市衢州市东阳市温州市宁波市湖州市义乌市金华市温州市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游宇明(1)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于冷静。
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
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2)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
【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
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3)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
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各种奖励。
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4)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
做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
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会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
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_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
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恰忽视了一点:社会需要理性精神,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勇气》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勇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12分)
勇气
【美】爱默生
①人们往往以为勇气是寻常而平凡的,然而事实证明,它是罕见而可敬的。
因为,懦弱是人类的本性。
由于我们是在安宁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很少会面临那种需要勇气的时候。
这就好比一个从未经历过激烈场面的柔弱的男孩,却忽然要面临刺刀或其他暴力的威胁,毫无疑问,他会感到胆怯和绝望。
②怯懦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令我们无法看到广阔的天空,而适时的鼓励却常能拨云见日。
克尔律治在英国海军熙役期间有过这样一段
轶事,14岁那年,他随亚历山大伯爵远征。
当身佩步枪,列队袭击
敌人的船只时,他害怕得连膝盖都在不停地颤抖。
他说:“就在我将要晕厥倒地的时候,伯爵抓住了我的手,轻声地对我说道:‘勇敢点儿,我的伙计!你很快就会恢复的,我第一次时也和你一样地害怕。
’那简直就像是天使在同我说话。
从那一刻起,我便不再惧怕,而是同
老船员们一起勇往直前。
我不敢想象,假如在那一刻,他不是鼓励我,而是嘲笑或者呵斥我,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
③当孩子面临楼梯的台阶、燃烧的火炉或者飞驰的汽车时,就如同战士们面临着枪炮和伏兵一样,他们会感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
可是,一旦他们能够准确地了解危险。
学会抵抗,他们便将克服恐惧。
正如老练的马夫知道如何去平稳地驾驭马匹一样,当一个老练的士兵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第 1 页共 5 页。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祝勇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
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
对于一位写作者沤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②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
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
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
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
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
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
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
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
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
③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
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
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④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
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⑤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
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一、(2017荆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2分)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马德①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
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
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
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
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
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
②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
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
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的灵魂有多么高贵。
③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④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闹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
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
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
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
⑤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
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
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
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
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
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
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
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
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
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
⑥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
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
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
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议论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议论文语段阅读说说低碳生活①近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大会向世界发出了值得关注的“中国碳信号”。
其实,在此之前,低碳生活已经悄然走到我们身边,如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
②所谓“低碳”,指的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③那么,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呢?④要过上“低碳生活”首先要摆脱自己的“电动依赖症”。
因为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交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此外,室内设计应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
⑤其次,在交通方面要尽量节省能耗。
如果出行到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可以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开车出门的朋友,在购物时,要优先考虑使用轨道交通工具。
如果迫不得已开车前往,一定要在购物前列好清单,尽可能一次购足。
⑥对于一些不想挤公交、地铁的开车族来说,要牢记以下几点: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粘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另外,在购车时,要尽量选择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
⑦再次,要低耗办公。
要尽量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通讯工具,减少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使用。
在午休和下班后要关闭电脑,离开办公桌时,要把电脑调至“睡眠”状态。
笔记本电脑在不使用时要把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
⑧办公室内要多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等。
它们可吸收办公室内的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出的苯,并能够咽下尼古丁。
办公中的废纸可以集中重复利用或回收循环再用。
⑨最后,“低碳”还跟饮食息息相关。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重庆近7年中考真题展示素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重庆近7年中考真题展示素材一、(xx重庆B卷18~22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从容淡定陈旭①“从容淡定”这词儿耐人寻味,意思是“从容于心,淡定于行”。
作为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境界,古已有之。
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贤先哲、仁人智者,都对“从容”和“淡定”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无不表现出“从容”和“淡定”的心性情怀。
③从容包含着从大、从深、从久、从远之意;从容也是一种自由,是人生主体的自我解放,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从容不迫”地不断迈进。
④淡定就是一种修养。
仁而无忧,仁而无惧,实事求是,心怀坦荡,兰心傲骨。
淡定也证明一种能力——深思熟虑以扬长避短、内省自知以有进有退,这也是大智大勇之人的明智选择。
⑤淡定是一种真正的领略和彻悟,表现为“八风吹不动”。
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并非说“东南西北八面来风”。
“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别人称赞还是诽谤,都能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⑥能否做到“从容淡定”,多半是性格使然。
有人天生就是“悠着来”,遇事比别人慢半拍;有人与生俱来就是“风风火火”,容不得一丁点儿耽搁。
相比较而言,后者就难做到从容淡定。
在管理学上这叫EQ,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智商。
但能否做到“从容淡定”,更关乎后天修养。
时下,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风还存在,有些人一心想着不付出或少付出却期待大回报,所以办起事来恨不能急吼吼、风火火地让满世界都知道,同时暗中还斤斤计较着什么,都想如古话所说的“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谁都不想为那巍巍青山做点什么。
说到底,还是缺失“从容淡定”的健康心态。
⑦近代胡适是公认的渊博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项复习之议论文阅读训练.docx
(1)与人格完善的人相比,会有如沐春的感,那是一种无以言的和力。
种和力来自于一个勤勉于修身的人自内心的他人的体及鼓励。
(2)能意到每个人都有其脆弱的一面,从而待人温和容,是很多秀的人的相同品。
也就是以待己之心待人。
(3)做到待人如己并不容易,生活中人的双重准随可。
种双重准往往体在:自己容而他人苛;无法原他人的冒犯而易忘自己他人的害;无方的心情境而把自己的念情加于人;把人自己的关心安理得与体作理所当然⋯⋯⋯⋯是的,我常常希望他人粹,而忽略了自我反省一修正。
双重准来源于以自我中心。
我所看到的人与人之的分歧及以相向,追根溯源,多来自与双重准,那种不愿反省不懂得自制的人格。
( 4)其,以自私的言行害原本想要真地近我的人,只能使我孤,失落。
我要反省,我要慢慢学会身地,心自:学会放低自我,善待他人。
(5)自我不完善的攻克及美善言行的学,是一生必修的功。
而以待己之心待人,是克服双重准的秘。
我借此除那些不善良的“ 草” ,平复海中婪的念。
些努力在日后会成效:我的内心被注入了一股真正的力量,那种无需他人可也能平静充盈地生活的力量。
( 2009)1.本文的点是什么?( 2 分)答:2.文章第( 3)自然段列生活中双重准的象有何作用?( 2 分)答:3.你画句中“是一生必修的功”如何理解?( 2 分)答:(二)等待不如造(4 分)①“没有机会” 永是那些失者的托,但有骨气的人却从不会自己找的托。
他从不怨天尤人,只知道尽自己所能步向前。
牢,良好的机会完全在于自己的造。
②等待机会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一件危险的事。
人的热情与精力,就是在这种等待中消失的。
对于那些不肯努力而只会胡思乱想的人,机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只有脚踏实地,奋力前进,不肯轻易懈怠的人,才能看得见机会。
③机会的降临往往是非常偶然的,机会就暗藏在你的日常行事之中。
不管你从事哪一类事,其中都有机会。
④伟大的成就和业绩,永远属于那些富有奋斗精神的人们,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机会的人们。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议论文《精神拾荒三步曲》,回答下列小题。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的名言。
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
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
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
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
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
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
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
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
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
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
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
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二)
议论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二四、论据、论证方法、议论文语言一、 (2019 湖南长沙改编 ) 议论文阅读。
( 共 8 分 )爱国的内涵①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美德。
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②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做了最对的诠释。
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心系祖国的写照。
③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
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
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
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④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
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戚继光,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英勇奋战,终于将倭寇赶出国门; __________________。
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
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⑤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要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 第 ① 段从“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切入,引出议论对象“爱国的内涵”。
【论题】B. 第 ②段采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爱国的内涵。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练习(名师精选历年真题练习+参考答案,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向善而生,终遇美好①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善良的源泉来自于人的内心,心存善念的人观世界,世界便是美好的。
②心中充满恶念的人,看别人的眼光就会变异,而心中充满友谊、宽容的人,便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欢乐。
苏东坡一次与佛印和尚辩经,两人坐于蒲团之上,相论许久。
”苏东坡问佛印:“在你的慧眼看来,你觉得我像什么样呢?”对于朋友的询问,佛印只是赞道:“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很高兴,却把话题转到了佛印身上,讽刺他:“你想知道我看你像什么样吗?就像一坨牛屎!”说完,苏东坡哈哈大笑,而佛印只是笑而不语,似乎没有生气。
苏东坡满意而归,与小妹言及此事。
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你心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
”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
③善良,很普.遍.,却又很珍贵。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命的品质会在点滴的善念中得以升华。
④善和恶有时只是一念之差,一线之距。
丰子恺先生的回忆录里面记载着一段关于他的恩师李叔同的轶事。
上音乐课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看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
李先生是个极其严肃的人,他当场看到了却不出声,下课后,李先生请那两位同学留下来,用很和缓的声音对他们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闲书,也不要随地吐痰。
两个学生觉得老师小题大作,刚要申辩,只见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向他们鞠了一躬,两个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⑤在善面前,只有春风化雨般的滋润,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一个人心中只有善念的时候,一切尘世间的浮华光景早已退却,只有一个平等和应该尊重的灵魂。
⑥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却是一种选择。
在排雷中为保护战友而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他本来也可以有另外的选择。
在大火中救出 2 岁幼童,却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的杨科璋,献出年仅 27 岁的生命。
202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担当的力量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一4题。
(15 分)①“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为至理名言,历来被视为有逃避变节的嫌疑,其实不然。
小到个人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知难而进者固然可喜;审时度势,善于放弃更难能可贵!②鲁迅是万人敬仰的大文豪。
当初他曾经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
但当他认识到要拯救中华,只有先拯救国人那麻木的灵魂时,便毅然放弃了他的最初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殊死斗争。
试想,如果没有他的放弃,无数的国民能战胜愚昧,争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吗?可见,放弃可以使生命得到升华,甚至可以造福万民。
放弃也是一种大智。
③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
干事业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
苦苦的挽留夕阳,是傻人;久久的感伤春光,是蠢人。
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舍不得家庭的温馨,就会羁绊起程的脚步;迷恋手中的鲜花,很可能就耽误了你美好的青春。
④人生旅途上要学会珍惜,珍惜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和荣誉,因为任何微小的成绩和荣誉都来之不易,都曾经为之付出过艰辛。
俗话说“聚沙成塔”, “滴水成冰”,都含有“积少成多”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辩证法。
我们在前进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可贵的。
⑤然而,人生路途上只学会珍惜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放弃。
这个放弃不是通常说的去掉,他的特定含义是,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迷恋已经取得的哪怕是相当显著的成绩和荣誉,不要因为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沾沾自喜而耽误了向前赶路,去摘取更为辉煌的人生成果。
俗语“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就是告诫人们不要自满,不要停止继续进取的步伐。
⑥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为了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让我们一路走下去。
⑦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少年背负着一个沙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沙锅也掉到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去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
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沙锅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
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已经碎了,回头何益?”说罢继续赶路。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感悟。
这个少年是对的,既然沙锅已经碎了,回头看了又看有什么用呢?⑧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
与其在病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
还是让我们学会放弃吧!像那个少年一样。
不要因为失败而做无谓的自责和叹息。
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才会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⑨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苦。
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
1、通读这篇议论文,请你选择从最能阐述作者主要观点的角度为文章拟个恰当的题目。
(2分)2、①根据文中的基本观点,判断下面两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
(4分)名言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名言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②具体说说,作者在第②段引用鲁迅弃医从文的典型事例有何作用?(3分)3、请结合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句子,使之成为排比句。
(2分)珍惜它,就是珍惜自己的劳动;,。
4、生活中你肯定有过“放弃”之举,请结合你的生活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4分)参考答案:1、示例:我们要学会放弃(或: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2、①示例:名言一:不能。
因为“傲气”和“傲骨”是指人的作风和性格。
本句并未谈到对待事情的做法,这不符合本文“学会放弃”的观点。
名言二;能。
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舍弃“鱼”而取“熊掌”,符合本文“学会放弃”的观点。
②第②段用鲁迅弃医从文的典型事例,鲜明有力地论证了“放弃也是一种大智”的观点。
3、示例:就是珍借自己的劳动,就是珍惜自己的人生。
4、示例:中考临近,学习紧张,我不得不放弃观看精彩的NBA球赛和精彩的歌星大赛,因为我懂得迷恋它们就会耽误我的学习,耽误我的前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15分)2019-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
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
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
试想: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
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
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
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
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
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
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
“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1、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主张的是。
(4分)2、“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分)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4、作者在第④段连用四个反问句,若变成陈述句,其表达效果怎样?(2分)5、“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
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
(40~50字,4分)【答案】1、(4分,每点2分)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与书结缘,精读深思2、(2分,每点1分)①会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或者:消化不了,吸收不了)②会犯常识性的错误,以致贻笑大方。
3、(3分)举例论证(1分);通过列举三位公众人物的事例,论证了“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或:“书读少了,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2分)4、(2分,每点1分)变成陈述句,则削弱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论辩的力量。
5、(4分)答案略。
(给分原则:1、观点明确、正确;2、阐述清晰、有力;3、语言简洁、明了)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14分)马德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
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先贤甚至什么都没想,就沉静下来了,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
真是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
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
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
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
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也看不到头。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霓虹,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本质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真切,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实是自找的。
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
为权,为钱,为名,为利。
人人行色匆匆,背着这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
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
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选自2007年6月19日《杂文报》)1.通读这篇议论文,请你写出最能阐述作者主要观点的语句。
(2分)2.第四段“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
”从全文看,作者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是怎样的?(4分)3.第十一、二段作者用“活得糊涂”和“活得清醒”来阐释对幸福和烦恼的认识,并说“人生的烦恼实是自找的”,这些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4.文章的最后“其实,谁都是幸福的。
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读了本文,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悟,请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4分)答案:1.答案:要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2.答案:幸福相对于烦恼而言只是相对的,幸福是一种感觉,当你感到幸福时,你的一切都将充满了幸福,否则只能与烦恼打一辈子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