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固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固氮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固氮

二. 学习内容:

本周复习生物固氮,本周内容在高考有涉及,新课程中将固氮的基本原理降低层次,内容不多,但作为高考全面备考思想,还是希望能对此内容能加深理解,同时本周再次将重点内容光合作用做次复习,巩固知识。

三. 学习重点:

1.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过程,有机物的生成,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2. 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氮循环

四. 学习难点:

1. 生物固氮

五.五.复习过程:

(一)固氮类型

固氮:将空气中的氮分子转化成氮化合物的过程

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将空气中的还原成氨的过程

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生物固氮在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二)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1. 固氮微生物都是原核微生物,目前共发现100多种。主要有:根瘤菌、蓝藻、放线菌

2. 类型:

(1)共生固氮微生物

指与绿色植物互利共生时才能固氮的微生物

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

弗兰克氏放线菌——与桤木属、杨梅属、沙棘属等植物共生

蓝藻——与红萍等水生蕨类或罗汉松等裸子植物共生,地衣即是。

根瘤菌:在土壤中分布广泛,其固定的氮素占自然界生物固氮的绝大部分

形状:棒槌型、T型、Y型

代谢类型:需氧异养细菌,原核生物

特点:

①只有在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固氮

②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③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

根瘤形成:

①豆科植物幼苗长出后,相应的根瘤菌就侵入到根内

②根瘤菌在根内不断繁殖

③刺激根内薄壁细胞分裂,该处组织膨大形成根瘤

重要意义:豆科植物从根瘤中获得的氮素占所需氮素的30%到80%

(2)自生固氮微生物

指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如:圆褐固氮菌

圆褐固氮菌:异养需氧原核生物(细菌)

结构特点:

①大多是杆菌或短杆菌

②通常是单生或对生生活(显微镜下观察呈8字型)

③细菌外层有一层荚膜

功能特点:

①异养需氧生活

②能独立固氮,固氮能力较强(能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

③能分泌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

(三)生物固氮的意义:

1.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氨盐和硝酸盐,在体内将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

2.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同化形成动物有机氮

3. 动植物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成氨——氨化作用

4. 氨或氨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成硝酸盐----硝化作用

5. 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还原成亚硝酸盐,进一步形成分子态氮返回大气——反硝化作用

意义:没有以生物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就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生物固氮在氮循环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 学习指导:

1. 通过比较,了解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差别

2. 生物固氮

氮素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大气中的氮气,总量约3.9×1015t。除了少数原核生物以外,其他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直接利用氮气,必须通过以生物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氮。

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氨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盐和硝酸盐,进而将这些无机氮同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等有机氮。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将植物体内的有机氮同化成动物体内的有机氮。这一过程叫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叫做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盐,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分子态氮则返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做反硝化作用。

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没有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就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地球上固氮作用的途径有三种: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和大气固氮。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可见,生物固氮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氮素是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一种大量元素,土壤每年因此要失去大量的氮素。大量施用氮素化肥能保证植物的生长需要,使粮食增产,但同时又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所以人们研究生物固氮,通过生物固氮这条途径使土壤中的氮素得到补充,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 固氮原理

生物固氮是在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固氮酶是由两种蛋白质组成的:一种含有铁,叫做铁蛋白质,另一种含有铁和钼,叫做钼铁蛋白。只有铁蛋白和钼铁蛋白的同时存在,固氮酶才具有固氮的作用。生物固氮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反应式概括表示:

N2+6H++nMg-ATP+6e- 2NH3+nMg-ADP+nPi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ATP一定要与Mg结合,形成Mg-ATP复合物后才能起作用;

第二,固氮酶具有底物多样性的特点,除能够催化N2还原成NH3以外,还能催化乙炔还原成乙烯等;

第三,生物固氮过程中实际上还需要黄素氧还蛋白或铁氧还蛋白的参与,这两种物质作为电子载体能够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

铁蛋白与Mg -ATP 结合以后,被黄素氧还蛋白或铁氧还蛋白还原,并与钼铁蛋白暂时结合

以传递电子。铁蛋白每传递一个e -给钼铁蛋白,同时伴随有两个Mg -ATP 的水解,在这一催

化反应中,铁蛋白反复氧化和还原,只有这样,e -和H +才能依次通过铁蛋白和钼铁蛋白,最终

传递给N 2和乙炔,使它们分别还原成NH 3和乙烯。

根据生物固氮原理,以下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氮量:

(1)将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施到土壤,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2)对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拌种,也能提高豆科植物产量。

(3)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以增加土壤含氮量,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

(4)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将固氮基因转到非豆科植物中。

【模拟试题】

1. 下列关于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

B. 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

C. 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D. 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CO 2可进行光合作用

2. 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片层结构的膜上

B.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

C. 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D. 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

3. 处于激发态的叶绿素a 所具有的特点是( )

A. 具有很高的能量,易失去电子

B. 具有很低的能量,易得到电子

C. 具有很高的能量,是强氧化剂

D. 具有很低的能量,是强还原剂

4. 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的结构是(

) A. 基质 B. 内膜

C. 外膜

D. 类囊体薄膜

5. 光合作用过程中,电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的反应式之一为:+

+++H e NADP 2

−→−酶NADPH 该反应式电子的根本来源是( )

A. 叶绿素a

B.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C. 吸收和传递光能的色素分子

D. 参与光反应的水分子

6. 在暗反应过程中,NADPH 的作用是( )

A. 为C 3化合物还原提供能量

B. 还原C 3化合物

C. 与A TP 的作用完全相同

D. A 和B

7.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同化伴随的能量变化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