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经营沉思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图书由为您整理制作
更多txt好书 敬请登录

经营沉思录: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宝典
本书是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4部作品《商业心得帖》《经营心得帖》《员工心得帖》《人生心得帖》的合辑。
松下幸之助亲笔记录点滴心得,从具体的经商活动、管理方法,一直谈到用人之法乃至人生之道,文字浅白流畅,处处闪现真知灼见,全面展示出成功经营的内在力量,是值得每一位经营者细细品读的沉思录!
只上了4年小学的松下幸之助,带领3名员工白手起家,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电器制造集团,奠定了日本商业的精神,被誉为“经营之神”;在驰骋商海的70余年当中,他累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著述60余种,达数百万字,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松下电器也成为第一家用文字明确表达企业精神价值观的企业。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序
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也觉得,如果当地市场上可以买到合适的商品,就去买好了。我这样想着,差点就跟他说:“请不要这么说,如果您认为我们的商品价格高,市场上又有合适的话就请去那儿买吧。”然而,我还是说:“这是我头一次到东京来销售商品,就不计较了,就便宜一钱给你吧。”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当时,我以为这样是正确的,准备以十四钱出手给他。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佛门弟子每天早晨要做早课,晚上要做晚课,来对佛表示感谢。不管是经营者自己,还是每天在一起工作的销售人员,也应该养成早晨计划、昼间实行、晚上总结反思的习惯。而且要坚持天天做这件事。还要以同样的方式,在月初和年初作计划,月末和年终作总结。工作了五年之后,也要对这五年作一番回想。这样一来,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看清楚过去的这五年间,哪些事情做对了,哪些事情做错了。

商业心得帖把微笑当赠品打招呼的服务销售的恩惠二十个伙计的脸一位批发商的不满

第二部分
去年,我写了一些关于销售的心得体会,汇编起来做成了一本小册子—《商业心得帖》,它已经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此刻,我迫切地盼望着听到来自读者的宝贵意见和感想,以便汲取新的营养,来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考虑到过去的经历和现今的状况,我决定把自己在经济停滞的大环境中管理、整顿松下电器,克服困难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就是这本小书。

经营心得帖一次放弃了的技术引进从地震的损失中进行改革脱下大衣行礼的一位社长成为临床专家经营者必须做到的

第三部分
工作的本质非常深奥,您只有不断地钻研才能体味到其中的乐趣。如果您能

够在一天的工作之后自豪地对自己说“今天我干得不错”,这就非常值得祝贺。天天如此,您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实力,取得不错的成绩。不仅如此,在日常的工作和公司活动中,您还能因此而感觉到自己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作为一名员工是快乐而有价值的。

员工心得帖工作量和薪水获得信任的第一步对上司的关心因祸得福要有“路是无限宽广”的信念

第四部分
我马上就要九十岁了,回想起我九岁那年准备去大阪做学徒时,和送我的母亲一起在家乡的纪之川车站等车的情景,宛如昨日一般,历历在目。在那之后八十一年的光景中,我经历了很多事。别人常问我:“您一定过得很辛苦吧?”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我没有感到辛苦。我认真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去,一直走到了现在。期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才有了今天的自己。一想到这些,我就由衷地感激社会、大众和工作。

人生心得帖人情的微妙驾驭学问的能力勿使物泣度过充实的一生

内容简介
只上了4年小学的松下幸之助 <>,带领3名员工白手起家 <>,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电器制造集团,奠定了日本商业的精神,被誉为“经营之神”;在驰骋商海的70余年当中,他累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著述60余种,达数百万字,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松下电器也成为第一家用文字明确表达企业精神价值观的企业。
本书是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4部作品《商业心得帖》《经营心得帖》《员工心得帖》《人生心得帖》的合辑。松下幸之助亲笔记录点滴心得,从具体的经商活动、管理方法,一直谈到用人之法乃至人生之道,文字浅白流畅,处处闪现真知灼见,全面展示出成功经营的内在力量,是值得每一位经营者细细品读的沉思录!
商业心得帖
这里记录了我创办松下电器五十余年来销售产品的心得体会。收录的是我曾经作过的演讲,还有以前发表过的文章。最近许多人都向我提出,希望我把这些东西汇集起来,这样的呼声不绝于耳。因此,我从中挑选出一些,作了适当的修改,汇辑在一起。概括说来,经商、销售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基本态度。
佛门弟子每天早晨要做早课,晚上要做晚课,来对佛表示感谢。不管是经营者自己,还是每天在一起工作的销售人员,也应该养成早晨计划、昼间实行、晚上总结反思的习惯。而且要坚持天天做这件事。还要以同样的方式,在月初和年初作计划,月末和年终作总结。工作了五年之后,也要对这五年作一番回想。这样一来,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看清楚过去的这五年间,哪些事情做

对了,哪些事情做错了。
从我的亲身体会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对工作、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回头看看过去五年间所作的改变,您就能看到其中有一半是成功的,而另一半若不做就好了,因为那是失败的。在往后的日子里您若能继续像这样不断地反省,今后的路必将走得更好。
总之,在商业经营中,计划、实行和反省这一过程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就把这一基本态度看得很要紧,也是我痛改错误之依凭。这里的内容若能对您有所帮助,我将不胜荣幸之至。
松下幸之助昭和四十八年(一九七三年)一月十日
把微笑当赠品
近来,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各家商店乃至各商业街,都摆出了各具特色和创意的营销架势。附送赠品的销售策略即是其中一种,大多数商店和商业街为了吸引顾客都采取了这一方式,甚至还推出了招待顾客免费去外国旅行之类的促销活动。
我认为,赠品既能使顾客高兴,又能直接促进销量,是很有意义的做法。
可是,现在的赠品种类繁多,你认为什么赠品是最好的呢?
大家当然会有不同的见解,不过我认为没有比“微笑”更好的了。像“免费去夏威夷旅行” 那样的赠品当然很不错,但若能为经常惠顾商店的顾客,备好可以充分表达感谢之情的“微笑”,即便没有像“免费去夏威夷旅行”那样的赠品,顾客也一定很满意。
相反,如果没有微笑,顾客就像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一样,只能与商家发生暂时的关系,过后就不再有什么联系了。
如果因为别的商店推出高档赠品而受到刺激,我也开始围着这些东西做表面文章,送出同样的赠品,这恰恰让事情演化成了过度竞争,这个决定并不高明。
“不如送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赠品,在我们的店里贯彻亲切的微笑服务”,也就是实行所谓的“报之以德”的策略,使顾客从心里感到愉快,从而成为我们的忠实拥护者。尽管促进销售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我深信这一点是最有效的。
打招呼的服务
在任何时代,销售领域里的服务都是件大事。尤其是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连专家都无法预料会有什么新产品问世的时代,服务就更重要了。
那些销售很红火的商店,店主都会用心考虑服务这件事,力求比现在更周到。特别是商店还有不足之处时,服务更是大事了。
每年天气渐渐热起来的时候,风扇就上市了。这时,商家会派人到顾客家里问一下“去年的风扇还好用吗?”或者“卖给您的××用得怎么样?”
这就是打招呼的服务。
这种服务很周到。可以看出,周到的服务已经成了现在社会上的

一种风气。顾客接受这种服务时,不但感到高兴,还会觉得对方是可信赖的。想必商家也会因此而欣喜,并且自觉地珍惜与顾客的这种关系。
可是,像这样踏踏实实地做下去是很难的,日子久了很容易流于形式。
作为商店的店主,要让大家从根本上把回访顾客看做是一种规则,非常自觉地来执行,每一个人都要以此为准则,经常彼此督促提醒。商店里有许多店员要这样,只有一个店员也要这样。必须向店员提出希望,一定要贯彻执行。
能坚持做好服务的商店,肯定会顾客盈门。因为这样尽心的商店,店员在出售商品的时候,会详细地说明使用方法,在商品售出之后出现故障时也能前去维修。很少有顾客会对这样的商店不满,相反大家都会很高兴。
当然,要把服务做到这个程度,不仅需要销售商的努力,还需要批发商和制造商的配合,三者如不能紧密协作,就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服务。总之,与顾客直接打交道的一线销售商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商不久,就从一位老前辈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很像样的点心铺。有一天一个乞丐来了,要买一个豆沙包。一个乞丐上点心铺买一个豆沙包,还真是不多见。
店里的小伙计犯愁了,豆沙包都是一袋一袋卖的,怎么分开来卖一个给乞丐呢?小伙计犹豫不决。
这时,老板发话了:“稍等,我来招待吧!”
说着,老板就递了一个豆沙包给那个乞丐。付了钱之后,乞丐说:“真是太谢谢啦!”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乞丐走了以后,小伙计一脸疑惑地请教老板:“迄今为止,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顾客,您从来都没有亲自招待过。这些事一直是由我或掌柜来做的。为什么今天您要亲自招待那个乞丐呢?”
老板这样回答:“你也许觉得今天的事不可思议,但要牢记啊,这就是销售的恩惠。一直以来我们都受到顾客的关照和爱护,非常难得,一定要珍惜。不过,今天的事很特殊。”
“有什么不一样呢?”
“平日经常来我们店的都是有钱的很体面的客人,那很正常。而今天那个乞丐想要尝一尝我们的豆沙包。他拿出的那一点点钱可能是他的全部家当。这样的事不是很特殊吗?对这样的客人,理所应该由我亲自去招待。这就是经商之道!”
这段精辟的话,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让我记忆犹新。作为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商人,也应该拥有这种感激的心情和姿态!
我们在销售公司生产的商品之初,选择的市场是东京。我在东京找到了批发商,把样品给他看了之后问他买不买,他问:“这要卖多少钱?”“

十五钱(一日元等于一百钱)。”“十五钱哪!那可是市场价。若是这个价,我就在东京买了。要特意从大阪买的话,一定要更便宜才行。十四钱,或者十三钱吧!”批发商这样说道。
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也觉得,如果当地市场上可以买到合适的商品,就去买好了。我这样想着,差点就跟他说:“请不要这么说,如果您认为我们的商品价格高,市场上又有合适的话就请去那儿买吧。”然而,我还是说:“这是我头一次到东京来销售商品,就不计较了,就便宜一钱给你吧。”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当时,我以为这样是正确的,准备以十四钱出手给他。
可是,突然间我感觉有点不安,一回头看到了在场的将近二十个营业员,全都是小伙计。由于我是头一次来东京销售商品,是他们把我送出来的。我突然意识到,本来定好了以十五钱出售的产品,因为我自己一个人就决定便宜一钱,这是不应该的。这是大家流着汗水费心费力制造出来的产品,依我个人的意志而随意决定售价是不公平的。我把这个道理想通了。
于是,我折回去恳求批发商:“老板,您出这个价有您的考虑,可这些商品是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加夜班生产出来的啊。其中还包含着一些非专业人员的辛勤汗水,我再一次恳求您。”就这样,他同意以十五钱买下我的产品。接着我又去了七八家批发店,把数量可观的待售商品全部卖掉了。
从那以后,我每次去东京销售新商品,都会在价格上一一讨价还价。最后,所有的商品都能按照我定下的价格出售。
不过,这样一来,既然我们不愿意接受降价的提议,当然就不会马上成交。但我们会从一开始就认真地考虑合理的定价,自己先尽可能地把价格压低,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价格。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为了定价我们绞尽了脑汁。正因如此,对我们定下的价格,人们都认同地说:“真是明码实价啊!”
在松下电器发展成为四五百人规模的地方性企业,信誉正在不断提升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有一天,我们公司的一个员工去回访用户。他到了一家批发商那里,当时那儿的老板非常生气。
他说:“你们生产的产品在我们店出售时,因为质量差被退了货。我煞费苦心地做了一番推销却遭到了退货,真是岂有此理。我认为,那可能是因为松下电器太狂妄了。作为电器公司本应该掌握复杂、高深的技术,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而你们却生产出了这样低劣的商品,松下电器干脆去烤地瓜得啦!回去把这些话告诉你的老板!”
那个员工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给我。于是,我跟他说:“啊!是

那样啊!那位老板那么气愤吗?那我最近上门去给他赔礼道歉吧。”随后,我就去拜访了这家批发商:“前几天,惹您那么生气,实在抱歉得很!我听了工作人员反映的情况,觉得太对不住您啦!”
那位批发商听了我这番话后说:“不!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一时生气说了些过头的话。我做梦也没想到,您的员工会把那句‘烤地瓜’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您听。失礼啦!您不要生我的气。”
我说:“不!我没有生气。从今以后,我们一定提高警惕,生产出质量合格、品质更好的产品。”听了这话之后,对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微笑着又和我聊了几句。
这件事成为一个转机,那家批发商此后便对我们特别关照了。
我可不是挑好听的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下意上达的事例。员工能把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告诉我,是因为我在平时就鼓励他们把我可能不喜欢听的话说出来。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可能当员工们向经营者报告不好听的事或令他不悦的消息时,员工不仅得不到好脸色,甚至还会遇上经营者发怒的情况。这样一来,经营者了解问题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或者员工先跟主管反映了情况,而主管很可能就会告诉他,客户说的“烤地瓜”的话还是不提为宜。这样一来,我作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当然就不可能了解事情的全部了。
作为一个经营者,听了不喜欢的事就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做出过激的行为,就会阻塞下意上达的渠道,部下就不愿意再反映类似的事了。经营者应该想到,在这些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不好听的话中,正好能反映出一些应该从根本上反省和改善的地方。
所以,无论是一家公司,还是一家商店,都应该建立起及时向领导反馈情况的良好氛围。这对公司的内部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商店的经营,都是至关重要的事。
去年,我写了一些关于销售的心得体会,汇编起来做成了一本小册子—《商业心得帖》,它已经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此刻,我迫切地盼望着听到来自读者的宝贵意见和感想,以便汲取新的营养,来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考虑到过去的经历和现今的状况,我决定把自己在经济停滞的大环境中管理、整顿松下电器,克服困难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就是这本小书。
无论销售产品还是经营公司都是很复杂、很讲学问的,甚至不是一般的困难。也许有人会持不同的看法,但至少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不难的吧?销售必须在市场上、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是在人们的朴素生活需求之下自然形成的,在人们诚心诚意竭尽全力地促进之下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经营

也是一样。在我经营松下电器五十五年的实践中,我也是怀着普通人的朴素心态走过来的。
在这样的基本思想前提下,我写下了自己在这五十五年间的经营心得奉献给广大读者。如果能对您有所帮助,我将不胜荣幸。
松下幸之助
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七月一日
第二部分
一次放弃了的技术引进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这是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我们公司准备从美国引进干电池的生产技术。那时我担任着公司的社长。我去美国参观了准备向我们提供技术支持的美国公司的新工厂。那是一座在当时堪称世界一流的电池生产厂。真不愧是一座宏伟的工厂,自动化生产安排得很精细。我们公司若要全套引进,当时看来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因此,回到日本以后,我和大家商量的话题就集中在技术引进的问题上,大家争议很大。
于是,我们把对方请到日本,考察了我们的工厂。双方进行了综合论证,但在进入最后阶段商谈价钱时,却没能达成协议。当时,对方提出要收取百分之二的技术指导费,这倒不是大问题,可是除了干电池以外,对方连包装箱也要收取百分之二的费用。我们提出异议:包装箱与技术指导毫不相干。但对方未予采纳。这样一来,我开始对引进这个项目迟疑不决,于是找来公司的技术主管商量这件事。他说:“社长,放弃这次技术引进吧!把这笔费用投入到自行研发上,我们可能会获得比他们更高的技术成果啊!”
我问他:“从现在开始研发,需要等多长时间呢?他们那里有现成的技术,直接引进不是更快吗?如果投入了研发费用,却没能拿出成果,那又怎么办呢?”他回答说:“不会的,我已下定决心,请您一定让我去研发!”他满怀热情地向我表明决心。
于是,我说:“那么,就按你刚才说的干起来给大家看看吧!”就这样,我们决定放弃引进美国的那项技术,而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干电池技术。此后,这位技术主管组织了研发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写出了一批相关论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最后,我们制造出的产品超过了美国的同类产品。不仅如此,我们还陆续开发出了其他各种关联产品。我们一反当年,成了向世界输出技术的公司。现在再次回顾当时引进技术的那件事,可以说,若没有那个重要转折,我们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经营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开发那无人涉足的领域。
从地震的损失中进行改革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新泻大地震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了。现在还有很多人对那次灾难记忆犹新,当时不少桥梁、房屋等建筑物遭到了不同

程度的破坏,甚至完全倒塌,新泻市民和当地经济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公司也未能幸免,位于新泻的销售部损失很惨重。我听了损失数额的相关汇报以后,有点理解不了—太过惨重了。
如果我们在那里建有工厂之类的大规模设施,如此巨大的损失还情有可原。可是那里只有销售部门,这么惨重的损失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于是,我逐步深入地了解了更多的情况。我发现,地震前有一些不需要的物品也运到了那里。那里的仓库里堆积了不少多余的物品。如果供货量适当,库存量也适当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次地震中遭受这么大的损失了。
一般情况下,面对天灾,我们往往都认为既然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力量所造成的损失,只能认栽。特别是地震灾害,现今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准确预测震级,漏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可是,若认真地想一想,就能明白,虽是天降灾祸,但造成的后果有轻也有重,这是与经营者的工作是否做到位直接关联的。如何把工作做到位,具体的以后再谈。我从新泻事件出发,调查了遍布日本的销售部门,发现存在的问题大体是一样的。因此,我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我开展各种调研,并在一些方面着手改进,调整和改革了整个经营的体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如果不遭遇新泻地震,库存积压的问题就不会浮出水面。我们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漏掉一些问题,结果什么都得不到改善。地震虽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吃一堑长一智,地震带给我们的收获也是非比寻常的。
这样的事,可以说就是经营的妙趣所在吧!
第二部分
脱下大衣行礼的一位社长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这是发生在机场的一件事。那一次,到达机场时离起飞还有一段时间,我便去了候机室。那里已经有了些先到的乘客,其中就有一位大公司的社长。他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先生。我们不是同行,我从未与他打过交道,仅有的两三次印象也只是打个照面擦肩而过。他的公司很不错,在日本的同业中数一数二,我早就有所耳闻。
然而,这位社长先生一看到我就马上站起身,要脱下大衣行礼。我赶紧说:“请您随意,不必拘礼!”说话之间他已经脱掉了大衣,还郑重其事地行礼表达问候之意。而我却因为有点感冒没有脱掉大衣,相比之下有些失礼,心中也感到很惊讶。
在候机室这种公共场合里,我们两人的身份并不悬殊,那位社长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以当时的社会习惯来看,这位社长完全不用施如此重礼。但对我这个只打过两三次照面的人,他还是特意脱掉大衣,郑重其事地

行了礼。这种谦虚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据我所知,他当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在公司里也没有任何背景,可是,他在只有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社长。他在任的那几年,将公司打造成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企业,在同行中业绩非常突出,并稳定顺利地发展着。
于是我与他谈了起来:“我听说,您在很年轻时,工作就特别出色,真了不起啊!”那位社长说:“不是这样的,我一开始遇到了一大堆问题,还有许多不懂的东西。于是我常常与公司里的相关人员商量,也向其他公司的前辈们请教。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也请松下先生多多关照。”听了这段话,我打心眼儿里佩服他。我觉得,他是比我更加平易近人、更加谦虚的领导人,这不能不让我深怀敬意。
每当想这件事,我都会感叹这位社长如此年轻,工作却那样出众,谦虚肯定是他的秘诀之一。
第二部分
成为临床专家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我们公司每年都会招聘新人。新人刚上岗的那段时间,会安排他们到工厂去进行生产实习,也会让他们去商店进行销售实习。我们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规模还不大,还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和可能。于是只好把工作现场当做实习的地方。就算搞开发和设计的技术人员,也要从最基本的拧螺丝学起,以了解商品的生产过程。做销售计划的人员也要在一道道环节中积累经验,每天深入第一线,亲自了解生产的情况。
随着公司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公司刚刚起步时实行的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商品生产所有环节的做法已不可能实现了。于是,我们只好用其他方法尽可能地开展新人的职前培训。
若用医学作类比,不管是经营还是销售,都不是基础医学,而是临床医学。既然如此,经营和销售的所有相关人员,就必须像临床医生一样,到实践中去积累经验。
假设一个负责做销售计划的员工并没有销售经验,仅凭理论知识“纸上谈兵”。这样的销售方案必然没有生命力,很有可能会失败。还没有掌握实际制造方法的人,就开始从事产品的设计工作,能设计出好的产品来吗?我看是不可能的。
这些工作像临床医学一样,要从实际入手。单凭一股热情,硬干下去是很难成功的。应该先积累两三年商品销售或商品开发的经验,比如从店员做起,从干杂务开始学习,进而了解市场状况,学习相关技术。这样历练一番再去做销售计划才会成功。在第一线实践过,十分了解实际情况,这样才有可能制订出比较合乎实际的计划。
至于以何种方式让员工去实践中积累经验,可能各家公司的方法都不同。而我认为

,只有像临床专家那样亲自实践,有用的东西才能在心里扎根,而不至于很快遗忘。
第二部分
经营者必须做到的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作为经营者,很多时候都要动脑筋。需要动脑筋的事情越多,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这样纯粹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很少了。但即使如此,心里也要随时随地都装着经营二字。这是一个值得推行的好方法,只不过稍微极端了一点。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即便心里的愿望再美好也没有用。
上班时间就要工作,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工作时间,这是理所当然的。不管是开小商店,还是经营大公司,经营者或者高层干部要是发现有员工在工作时间里做其他事,就不能包庇他。当然,人不可能一天到晚持续地工作。娱乐的活动应该选在休息的时候。但对经营者来说,身体可以休息,思想却不能跟着休息,更不能去娱乐。我就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经营的事总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着。
如果说我太痴心也确实有些痴心,说我太疲劳也确实疲劳。可是,想想自己是站在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人、几千人之上,肩负着他们的命运,就能体会到经营是一件大事了。
对经营者来说,正体现了他的存在价值—这是他既感兴趣又能扶助他人的一件好事。如果经营者多少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认为我太痴心,也不会感到多么疲劳了。想到从事经营的意义,就能让自己更加兴奋,从而使疲劳感减轻。
只要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就一定能获得成就。但绝对不能因此而骄傲懈怠,要有一种一鼓作气、吃苦耐劳的精神。可能有人与我的观点不同,认为这样做没什么意义。在他们看来,生活还有另外的价值。这也无可厚非。
但经营者必须要做到这一点,这是判定一个经营者是否合格的试金石。
第三部分
员工心得帖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昨天还是有划时代意义的知识和技术,今天就变成了落伍的东西,这就是当今产业界的状况。今后产业界还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员工必须不断磨炼自己、提高业务水平,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您积极努力地去做,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就能体味到工作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工作的本质非常深奥,您只有不断地钻研才能体味到其中的乐趣。如果您能够在一天的工作之后自豪地对自己说“今天我干得不错”,这就非常值得祝贺。天天如此,您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实力,取得不错的成绩。不仅如此,在日常的工作和公司活动中,您还能因此而感觉到自己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作为一名员工是快乐而有价值的


我归纳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员工心得。这是我在过去的日子里日夜思考的结果,也是我经常提醒员工要注意的问题。尽管它们很普通、很平凡,却是最根本的原则。处在今天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中,我们掌握并落实这些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它们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活跃在当今产业界的员工们获得启发,走好工作中的每一步。
当然,有关人事工作的心得,我在《商业心得帖》和《经营心得帖》中也有所涉及。这里我将对这一主题作集中的讨论和梳理,希望能够借此帮助产业界的各位提高自己的实力,你们是日本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支柱。谨供大家垂阅。
松下幸之助
昭和五十六年(一九八一年)八月
第三部分
工作量和薪水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我曾对年轻员工说过这样一番话:
大家都知道,我是公司的最高领导,月薪也是最高的。究竟有多高,在这里我就不便透露了。假设我的月薪有一百万,如果我只完成了相当于一百万的工作量,那么我是无法给公司带来任何效益的。我必须至少完成相当于一千万的工作量,公司才能发展下去。因此,我常常问自己有没有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并继续拼命地工作。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假如你的月薪是十万,你只完成了相当于十万的工作量,那么公司就没有任何收益,既不能给股东分红,也不能向国家纳税。因此大家都应该时常反思一下,这个月自己究竟完成了多少工作量。
当然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多少工作量才是最合适的、最好的。一般来说,月薪十万的人至少要完成相当于三十万的工作量,最好是一百万的工作量。
我希望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来评估自己的工作,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绩效达到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就能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力量。
我认为上面这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并不是努力工作就足够了,只有当你的工作取得了成绩,为公司带来利益,进一步讲就是为社会作出贡献时,你的工作才真正有了价值。
当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工作,很多时候不能仅凭具体的金额来评价,但我们应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究竟完成了多少工作量,或者时常向他人讨教,寻求评价的标准,同时每天都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第三部分
获得信任的第一步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假如我对某位员工说:“你给这个人打个电话。我原本和他约好今天下午见面,不巧我有点急事需要马上处理。你跟他说一声对不起,问他能不能改到明天。”这

种情况下,谁都会说一声“我知道了”,然后去打电话。之后,有的人会向我汇报:“您说的那个电话,我已经打过了。对方同意改到明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
虽然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汇报与不汇报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我很关心对方有没有同意更改时间,但有时一件件工作接踵而至,我无暇亲自去确认。假如你能找个机会告诉我,对方已经同意改在明天,那么我就放心了。
客户委托你向公司的负责人转达事情时也是一样。准确无误地将事情转达给负责人当然算完成了任务,但在转达了之后,你应该告诉客户:“我已将此事转达给了公司的××。”虽说不这样做也可以,不过你这样做了的话,对方会很高兴。
我认为,这样的小事往往能令人安心,同时也能让别人更加信任你。“他工作做得不错,是个值得信赖的人”,这样的评价不仅来源于你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灵活、能干,还来源于你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带给别人的安心感、可靠感。
能解决好棘手的问题,却处理不好平凡的小事,那可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你能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利用自己的经验,发挥出知识和才能。
这种工作方式不仅适用于年轻员工,也适用于某些部门的负责人。依我的经验来看,那些我认为信得过的部门负责人,无论事情进展得好与坏,都一定会如实地向我汇报。当然,你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时,在工作进展顺利的情况下不汇报也可以,但如果你头脑机灵、忠心耿耿,并注重细节,那么无论工作进展得好与坏,你都会汇报的。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重视平凡琐碎的小事,是你获得公司的信任、并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员工的第一步。
第三部分
对上司的关心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以前,我和一位年轻员工有过一次谈话。
“你会按摩吗?”
“不会。”
“常给父母揉肩吗?”
“很少。”
“那你很难取得成功啊。”
那个年轻人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不明白按摩和成功究竟有什么关系。我笑着对他说了下面的话:
假如你和课长一起加班到深夜。虽然你年轻力壮不觉得累,但年长的课长却会感到疲惫。这时你是否会说上一句“课长,我帮您揉揉肩吧”?
当然,在工作场合你不这样说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你说了,对课长是很大的安慰。课长很少会说:“好,你给我揉揉吧。”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说:“不用了,谢谢你。”然而你的话比按摩本身更能让课长感到高兴。课

长会关切地说:“真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把你留在这儿。今晚原本有约会吧?”
我认为,这种心灵的交流是开展工作、取得成功的动力。久而久之,你不但会对上司表现出关心,也会自然而然地对自己周围的人表现出关心,这种关心能够帮助你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这种关心并不是阿谀奉承,尊敬长辈、抚慰疲惫的人本来就是人之常情,是人与人之间很自然的交流。
当然,如果你是出于某种企图而这样做,那么一旦被对方觉察,就会起到反作用。人,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你这样做是出于诚恳和真心,其本身就值得尊敬,自然也能打动对方。诚恳和真心这样的词可能有些过时了,但我认为,当代的员工都应该学会诚恳和真心地关心他人。
第三部分
因祸得福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即使公司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在工作中,我们还是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不仅在工作中,在家庭或我们的人生中,也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五年或十年都遇不到任何麻烦或困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社会本来就是如此,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有一种精神准备或者说信念。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困难,是否做好精神准备、是否有信念,将直接影响事情的结果。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意志就容易动摇,精神就容易受挫,从而导致失败。
过去我也经常遇到困难,但幸运的是最终大多变成了好事。例如,有一次,公司生产的某种产品无论如何也卖不出去,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失败。然而,我从失败中找原因,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发现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再比如,在工作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员工因为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而被客户训斥了一顿,他回来后向我汇报:“××生气了,说以后再也不和我们做生意了。”
这时,我告诉他:“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做成一笔大买卖之前,往往是要挨骂的。”
我继续对他说:“你再去一次,把我们的想法重新跟他讲一遍。你就说,‘社长听完我的汇报后说,我们的想法和做法绝对没有损害贵公司的利益,也许有不周到的地方,被您教训也是应当的。但从根本上说,我们充分地考虑了您的利益和立场。如果您因为一个失误而否定整个方针,那就太遗憾了。如果您在听完我对整个方针的介绍之后,仍然持否定态度,那么我们公司立刻取消这笔生意。’你不用考虑太多,照这样再去说一遍。”
他按照我说的话去做了,结果对方说:“你们那边的老头是这么说的啊?我明白了

。这样的话,我们做笔大买卖吧。”就这样,由于一个错误,对方和我们做成了一笔大买卖。而且从那之后,他们成了我们的忠实客户,这种事时有发生。
如果那个时候我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没有为对方着想,这件事可能只能草草收场了。要知道工作和经营不是我们自己的事,还需要为对方着想,反省自己的做法,只有抱着这样一种信念,并铭记于心,才能真正地做好实际工作,而结果往往会因祸得福。
在其他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抱有同样的信念。
第三部分
要有“路是无限宽广”的信念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现在,在公司的经营中,生产、技术和销售等各个领域都开发出了很多先进的方法,发展和进步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但仔细想来,这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特有的进步和发展的状态。也许一百年之后,那时的人看到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会笑道:“以前的人居然做这种无聊的傻事。”因为社会时时刻刻都在飞速地发展啊。
今天认为不可能的事,一百年之后至少有一半会变为可能,但到那时又会出现新的、待解决的问题。只要人类存在,就能无限地开发出新的方法。而一个个地开发出新方法,正是我们产业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处在管理阶层的人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认清这一点并抱着强烈的信念,你的工作就能一帆风顺。哪怕自己辛苦一些,但至少在别人来看你是一帆风顺的。
作为管理层员工,应该树立起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找出解决的方法,并坚定地将这种信念传达给员工—“任何事只要做,就能成功”。
凡事都是如此,如果负责人自己都认为办不到,那这件事多半是办不成的。但如果负责人有强烈的信念,认为“这件事一定能做到”,并召集所有的部下,坚定地对他们说:“由于……我们必须着手做这件事。大家和我一起干怎么样?我认为能办得到,希望大家也要竭尽全力去做。如果大家都同意,那么我就率领大家一起干!”这时,如果部下都说:“好,我们一定好好干!”那么这件事就能办成。当然,事情本身必须是不违背规律、不违背道德的。这样,即使最终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至少也能达到接近目标的水平。一直以来,我在自己的工作中,采用的都是这种方式。负责人的号召和呼吁能激励全体员工集思广益,无论是生产、技术、销售,还是经营都能取得创新和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负责人的精神状态绝对不应该是消极的、悲观的。不要有“可能会失败”、“也许办不成”的想法,而应该具有“一定能成功”、“即使

摔倒,也要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的积极性和斗志,这是作为一名负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四部分
人生心得帖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我马上就要九十岁了,回想起我九岁那年准备去大阪做学徒时,和送我的母亲一起在家乡的纪之川车站等车的情景,宛如昨日一般,历历在目。在那之后八十一年的光景中,我经历了很多事。别人常问我:“您一定过得很辛苦吧?”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我没有感到辛苦。我认真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去,一直走到了现在。期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才有了今天的自己。一想到这些,我就由衷地感激社会、大众和工作。
常常有人希望我能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思所想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说出来。于是,我便把其中关系到人生问题的心得整理出来,集结成为本书。
人生是深奥的、复杂的、微妙的。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我,在这里谈人生未免有些自不量力。然而我还是希望我的这些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能对大家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多少有点帮助。我热切地期待着大家的意见和感想。
松下幸之助
昭和五十九年(一九八四年)八月
第四部分
人情的微妙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人的心理有时靠道理是说不清楚的。认识到人情的微妙,在做事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措辞,才能构筑起和睦的人际关系。
仔细想来,人的心理的确很不可思议。 “人情的微妙”说的就是高兴、悲伤、愤怒、得意、失落等情绪,它们都是在微妙的情感牵动之下的心理变化。我们如果想要心情愉快地共同生活,就要学会互相知晓、理解彼此的想法。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明治政府建立初期,那时政府刚刚准备征收所得税。
当时,在大阪南城的宗右卫门町有一家名叫富田屋的高档茶馆。有一天,大阪税务署邀请大阪知名的商人,也就是当地的有钱人来这里做客。
这些商人虽说是来做客的,但毕竟邀请方是政府 —当时的政府权力要比现在大得多—所以他们内心有些不安,毕恭毕敬地坐在那里。不一会儿,一个税务署长模样的人走了进来。他不是径自走向壁龛前的正座,而是突然在末座上就坐。“今天特意邀请各位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政府下令按照各位的收入征收所得税的事情。拜托了……”说完这番话后,他好好地款待了来客。
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体会到了人情的微妙。在当时那个官尊民卑的时代,制定一项新税制,只需要发一个通告或将政府的命令发下去,就可以执行了。然而税务署长却郑重地以礼相待,亲自说明宗旨,希望得到协

助。这种做法的确充满了人情味,使人心中充满温暖。
我觉得充满人情味的态度和关怀在日常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
有求于人的情况无非两种,一种是“光靠利害关系就能办成”,一种是“只靠利害关系是办不成的”。如果提出请求的人,态度蛮横或傲慢,那么哪怕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我也会断然拒绝。而有时,即使对自己的利益有所损害,但提出请求的人,态度非常礼貌、诚恳,最终我还是会被他的诚意打动,接受他的请求。人的心理非常微妙,不是只靠道理就能说清的。
在有求于人时,好好考虑一下这两种情况,体会其中微妙的人情关系,并在做事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能构建起和睦的人际关系。
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每天所做的事,究竟哪些事让我们意识到或用到了人情的微妙。
第四部分
驾驭学问的能力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学问终究只是人类的工具。要认识到自己的自主性,不要拘泥于学问,不要被学问牵制。
我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九岁那年,上小学四年级时,我辍学来到大阪,开始在店铺里做学徒。当然我自己并不愿意这样,上学的愿望比谁都强烈。
现在我还记得,在我做学徒的那家店铺正对面,有一户人家,他们也有一个和我同龄的孩子。每天早上,当我在店里打扫卫生时,总能看见那个孩子身穿校服,一边说着“我去上学了”,一边走出家门。每当这时,我都羡慕地看着他的身影。有条件的话我也想上学,但当时家里的状况实在不允许。
现在回想起来,没能如愿求学反而对我大有帮助。
我自己出来创业以后,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公司工作,我觉得这些人都比我强。我没上过学,不懂的东西很多,而公司的员工都是从学校毕业的,受过教育、有知识,我理所当然应该尊敬他们。
很自然,我会经常倾听员工们的意见。正是我的这种态度,使员工们纷纷发挥出了各自的智慧和力量。公司不是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大家的力量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众智经营。我想这就是松下公司能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然,我并不是说学问是无用的,学问的重要性就无需再说了。正是有了众多的先人钻研学问,才有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后,学问的重要性还会更加突出。
虽然学问越来越重要,但我认为不拘泥于学问更加重要。学问很重要,但完全被它牵着鼻子走,没有学问什么事都干不成,这反而不是个好现象。学问虽然重要,却不是唯一的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要灵活地看待问题。
近来社会上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拘泥

于学问,被学问所牵制。
学问也好、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也好,都不过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恰当地使用能够提高绩效,错误地使用则会带来危害,有时我们恰恰是败在自己的学问上。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学问、知识仅仅是生活的工具,就不会被它牵制,而能够正确、灵活地驾驭它了。我们也要在驾驭学问的同时,不断成长。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清这一点。
在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很多人都在追求更高的学历,但要记住,不要被无用的学问牵制,要正确地驾驭学问。
第四部分
勿使物泣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我们应当认识到每一件东西的特点和价值,根据其价值恰如其分地对待它们,真正发挥出它们的特点。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益于人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地利用好每一件东西。
要想利用好每一件东西,具体应该怎么做,有没有窍门呢?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趣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坂田三吉。
众所周知,坂田三吉是一位将棋高手,明治初年出生于大阪的市,他一生不会读书写字,自学成才,升至八段,去世后被追赠为名人①。十七世纪时,将棋开始采取家元制王将②。
在以坂田三吉为原型创作的电影《王将》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主人公看到一个难以再被移动的银将时,自言自语道:“银将哭了。”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大师说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将棋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的游戏。按照规则挪动一个个棋子,一步一步将死对方的王将就能获胜。要赢得一盘棋,必须清楚每个棋子的特点,并灵活地将其特点发挥出来。每次都能做到的人,就会被人们称做大师、行家。
我想,坂田三吉每次对局时,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所以才会认为在棋盘上没能被充分利用的银将是在哀叹和哭泣。
“银将哭了”这句话,说明当时坂田三吉正千方百计地思考如何发挥银将的特点,所以他才会觉得,仿佛听见了棋子的哭诉。
我对将棋没有太深入的研究,仅知道规则而已,在这里随意解释坂田三吉这位大师的话很是冒昧。
然而,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这种解释未必是错的。我认为,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抱着三吉对棋子的认真态度。
我在工作中,也常常仿佛听到设计出来的样品在向我诉说什么。只要能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就一定能听到产品无言的诉说,而在这种情形下生产出的产品大都能上市,成为合格的商品。
世上之物都如这棋子一般,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天

性,都期待着在生活中大显身手。我们应当认识到它们的特点和价值,恰如其分地对待它们,让它们发挥出各自的特点,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进步。
“勿使物泣”!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每一件东西。
第四部分
度过充实的一生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现在”只是一个瞬间,利用好每一个瞬间,才能度过充实的人生,让生命焕发出青春光彩。
十几年前,我曾有幸拜访了雕刻家平栉田中先生。
平栉先生生于明治五年(一八七二年),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堪称日本木雕界第一人。我去拜访他时,他已年近百岁,我自己也年逾七十了。他对我说:“松下先生,六七十岁还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过了百岁,才真正进入壮年期。我马上就要迎来壮年了。”
在一般人看来,平栉先生和我都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听了他的话,我既惊讶又佩服:“平栉先生的心还很年轻啊。”而且我听说,这句话是他的口头禅。除此之外,他还经常说:“现在不干,什么时候干!我不干谁干!”
过了几年,我听说平栉先生在他百岁生日之际,把够他创作五十年木雕作品的木材搬进了自己的院子。
初次拜访他时,我只是感到他的心还很年轻。听说他在百岁之际,还把够自己创作五十年的木材搬进院子里,我才明白他那句“过了百岁,才真正进入壮年期”不只是说说而已。我再一次感受到他献身于艺术,想要继续在木雕事业上干五十年的那种执著和热忱。
平栉先生百岁之后,仍勤于笔耕,在他一百零二岁之际,还在《PHP》月刊中发表了一篇短文。其中谈到:
假如我不能长寿,大概有五六件,少说也有四件作品将无法完成。
近来,除这四件作品之外,我还想创作一件木雕。但这次我感到很棘手,花了三年的工夫,作品还是夭折了。我非常痛苦,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我决心在五到十年之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将毕生所学运用于木雕的创作中。然而我却没能完成、没有做好。
我被这篇文章感动了,同时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比我年长二十二岁的平栉先生,虽然年逾百岁,仍在事业上保持着旺盛的进取心,不但如此,他还在不断反省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潜心钻研木雕艺术。从这篇文章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执著。
遗憾的是,在昭和五十四年(一九七九年)十月二日,平栉先生一百零八岁生日前夕,他没能用尽五十年的木材就驾鹤西归了。虽然五十年的木材未能用尽,但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依然对自己的事业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执著的信念

,从这点来看,他成功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倾尽了生命中的光和热。
平栉先生正是由于始终抱着“今天不干,什么时候干!我不干谁干”的劲头,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珍惜生命中的每个瞬间,才能在年逾百岁之时仍然精神矍铄。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预测什么时候才是自己生命的尽头,但都应该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我年近九十的今天,还时常为此感慨不已。平栉先生的生活态度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难得的鼓励。

本图书由为您整理制作
更多txt好书 敬请登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