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字与档案的产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文字与档案的产生

【摘要】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国家和文字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标志着人类历史由蛮荒走向文明。作为人类文明一大产物的档案,它的产生就离不开国家与文字的作用。这样三种有巨大影响力的事物并不是横空出世,它们的起源发展都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段过程中,初始状态的国家、文字和档案又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关键词】国家文字档案起源产生

一国家、文字和档案简述

1.国家

国家是一定范围内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基本属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原始社会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阶级的形成,经济上阶级上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催生了国家。所以国家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原始社会制度的瓦解逐渐形成的组织形式。

2.文字

文字是记录口头语言的视觉形式系统,是一种符号系统。人类产生以来,在同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由于传递信息的需要,逐渐形成了语言。后来人们把这些稍纵即逝的语音代以简单的视觉图案,用来再现口语的声音,因而更加清晰,可以反复阅读,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形成了文字。这种视觉属性是文字基本属性之一。文字出现以后,人类开始运用它来记录口语而形成书面语历史,开始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3.档案

档案的定义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上这样描述档案的定义: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王向明编著《档案管理学原理》认为:档案是自然人或法人在其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按一定规律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具有物理载体的文献。无论定义怎样表述,档案与生俱来的性质却不会发生变化。档案的本质属性即原始记录性,这也是档案区别其他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规定性所在。

二国家和文字是档案产生的基础

1.国家的产生促进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一大基本属性是系统性,无论是语素文字、音节文字还是音素文字1都有严密的系统,系统定型之前必然要有一段很长的发展阶段。因此从时间角度来讲,现今意义上的“最早文字记录”之前还有更早的记录,就是文字的滥觞期记录。同样,国家的形成也是如此,最早的国家形式一般都是城邦国家,就是一定范围内的小城邦,但有点区别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2比如古希腊就是由一百多个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的城邦组成,最强盛著名的当属雅典。但是国家的起源过程也是无从可考的,有限的考古资料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证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定制的国家和文字。因此,我们不能根据国家与文字的形成年代来断定孰先孰后,只能根据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来推断两者的先后关系。

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国,是聚集村落发展起来的。这些处于相同地域里联系相对紧密的居住群肯定使用同样的语言(迁徙而来的除外),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然后再形成相同的文字系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文字的形成不仅是长期的,还是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可能是某一个独立的人在封闭的条件下闭门造车的成果。《荀子∙解蔽》有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因此当时的这些小城邦国家给予了文字形成的条件,给予了文字流动传播并且在传播中继续发展完善继而定型的土壤。由于语言已经不能满足当时国家管理的需要,固定信息的文字的产生是势在必行,这是历史的结果。

如果没有较大的相对稳定的群居环境,语言完全可以满足交流的需要的话,文字无需产生;如果没有国家的治理需要,文字不必产生;如果没有国家有意或者无意的推行传播的作用,文字不会产生;如果不是集合继承了许多人的智慧,文字不可能产生。所以,国家的产生是文字产生的基础。

2.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基础

从上面所述档案的定义看,档案不管是固化信息也好,还是具有物理载体的文献也好,都需要文字。因为文字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信号系统,约定属性也是文字基本属性之一,所以文字是记录信息的可信工具,是形成信史的材料基础。档案的根本性质就是原始记录性,这一点必然需要文字的支撑。道理很显明,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而档案则是人们语言及活动的记录。

文字出现之前,那么多的岩画、陶器符号笔者认为不能称之为档案。著名的岩画学家高嵩父女长期进行岩画研究,认为贺兰山岩画、将军崖岩画等是文字,并且一一解读。例如揭示出有名的“华不注”,竟然还可以跟各地的文明联系起来,远至埃及!当然他们并不能自圆其说,笔者不能完全认同,盖山林也提出了相左的观点。原因就在于这些岩画很明显是像生画,它所蕴含的意义是不定的,

1参考伊斯特林著,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并且不能传播,没有读音。这就好比幼儿园的小孩随便画张画,涂涂鸦,不能算作文字。

陶器上的符号跟文字的关系还近一些。大汶口文化、半坡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符号以及鼎鼎大名的巴蜀符号3面世以后,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们如于省吾先生、李学勤先生等认为是早期的文字4,并且做了一些认读。当然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总想把文字产生的历史往前推进,可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这就是当时通用的官方文字,保留的说,这只能叫做文字的雏形。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和《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也认为这些符号只肯定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并不敢断定就是文字。

现在,我们不能从岩画、刻画符号里面看到真实的历史事实,只能从文字产生以后的各种记录里面窥其一斑。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档案就是苏美尔的楔形文字石板,定期为前36世纪;拉格什铭文记录了前2500-2350间完整的国王列表和史实,类似中国甲古文中的商代王室列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埃及罗塞塔石碑上的托勒密五世诏书;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等才是人们公认的档案史料,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足为信,至少不能全信。

3.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基础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它的产生是和国家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原始社会后期,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国家的制度逐渐形成,人口增多,事项复杂,国家需要一些工具来进行治理。虽然在当时刚刚形成的小国家里贵族势力还很强大,国王的权利还受到牵制,还不是专制君主,但是毕竟已经出现了政府、王宫和宗庙,阶级压迫还是存在的。在管理政务的过程中,档案就自然地形成了。因此,文书档案最初都是文书、书契,“造立书契,所以决断万事”,5“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文字之兴,原始于书契”。6

古埃及的圣书体文字多刻写在墓穴、宗庙、纪念碑上所以得名,大多是歌功颂德的文书;马德里古文书中有农耕、狩猎等记录;苏美尔的数十万泥板文章上记录着个人和组织信件、汇款、法律、赞美歌、祈祷、咒语、数学、天文学等;汉莫拉比法典上记载正文282条,涉及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婚姻家庭等问题。一块写于拉旮什王乌如卡基那时的土地吏文件列出两块地的盐化面积:一块名叫“老麦田”的农田以前是以小麦为主的无盐地,300年后再一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时,已经有6%盐化。写于伊比辛一年(前2027)的古巴比伦文件中说:库阿腊城一块259公顷的农田竟带有162公顷的盐水池!7在

3《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1960年。

4李学勤《论新都出土的蜀国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期。

5《周易》系辞下卷八。

6孙诒让:《契文举例·序》。

7雅各布森《古代的盐化地和灌溉农业》1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