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
摘 要:产学研结合是科教兴国的战略举措
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对高等教育而言
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应遵循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思想
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工学结合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市场化运作是当前学校成功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战略举措;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院校
尤其是非重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将"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加以区分
使我们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中能取其真谛、掌握要领、获得实效
笔者试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对两者做一解读
一、"产学研结合"的解读
1.产学研结合的由来
国外虽然没有产学研结合这一提法
但产学研结合的活动则早就有之
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主要动力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和战争的需要所形成的巨大刺激
在这方面首先取得成功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
主要原因:一是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二是制造业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三是大学对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
三方面的有利条件构成了产学研结合的态势
推进了德国国力的提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协约国通过与德国的比较
强烈地感觉到改变原来科学研究管理的松散模式、在战时临时拼凑科研和工业机构应付战争的状况的必要性
决心像德国那样建立同工业紧密联系的科学研究组织管理模式
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本国武器的破坏力和防护技术
英国于是在1917年成立科学和工业研究部
协约国其他成员也接连采取相应措施
以确保工业与科学研究更紧密的联系
科学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迫使大学科研活动纳入社会建制化的发展轨道
战争的危险为和平时期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很多战争期间的应急措施和改革办法在和平时期被保留下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逐步演变成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产学研结合因此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不断得到重视与发展
2.我国产学研结合历史的简单回顾
在我国
产学研结合又称产学研合作
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
内容之一
被写进党的"十五大"工作报告
它是现代科
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生产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重大国家举措
从高等院校的角度看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高等学校要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就一定要开展科学研究
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
教学与科研结合得越好
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就越高
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又一基本职能
除了为社会输送人才以外
科技服务是重要内容
学校科研水平越高
对社会的服务就越好
学校的声誉也越高
从这个意义上说
科学研究是"源"
社会服务是"流"
从产业的角度看
产业部门
尤其是工业企业
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支柱
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依靠产品、质量、规模
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科学技术
高新技术的兴起
使得产品的价值、市场的开拓、更新换代的速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今天
产业部门依靠科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迫切性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从科研机构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的科技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路大军:一是大型企业的科研院所;二是行业所属独立设置的科研院所;三是高等院校的科研院所;四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
前两者由于归口的原因
理所当然地与企业存在紧密的联系
而后两者由于独立于行业和企业之外
加上体制方面的束缚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
我国政府在建国初期就提出"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在"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指引下
我国重点高校的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功能得到加强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积极进行横向合作
开展了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
掀起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产学研结合的高潮
1991年底
由国务院生产办提议
经国家经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
开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宗旨是构建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密切而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道路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不断增强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振兴我国经济
工程的实施是通过企业、高校和研究所三方联合申报项目的办法进行
仅1年时间
即1992年
各地推荐的项目超过500
个
经国家产学研协调办公室调整和遴选
最后列入计划的有123个
其中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有86个
占69%
人选项目大多是高新技术成果在企业中的
转化
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在国家安排的合作项目的带领下
各地也相继安排了一批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合作项目
形成了全国范围内产学研结合的又一次高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为此
提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
至此
产学研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以及产学研结合是产学研三大系统之间逻辑关系的必然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等观念进一步树立
产学研结合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牢固确立
出现了产学研结合的第三次高潮
3.基本结论
通过对我国产学研结合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
仅仅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看
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必须重视产学研结合
它是高等院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高度看
开展产学研结合是高等院校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重要途径
从运作层面看
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和教师
通常有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作为助手;合作的主要目的既是为了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生产
也是为了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合作通常以某一科研项目作为载体
学生参与面不大
在学校方面收益最大的是科研人员、教师
其次才是学生
二、"工学结合"的解读
1.工学结合的由来
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
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形式多种多样
有一年分为三学期
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
等等
无论是什么形式
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
也就是半工半读
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
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
因为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
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
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并给予相应学分
工学结合教
育模式由来已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
英国出现三明治教育模式以后的第3年
也就是1906年
美国
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并称之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
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在美国成立
总部设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波土顿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协会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
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
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
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
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
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便于理解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经久不衰
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
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
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
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
调查形成了"威尔逊-莱昂斯报告"
后又编撰成《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计划》一书
于1961年出版
该项调查认为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
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
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
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
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
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
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了知识面
扩大了眼界;
(5)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6)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变得更加成熟;
(7)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2.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有
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也许是文化大革命之前的
半工半读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
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
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中等教育应该实施的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尤其是本
科教育主要是学习高深学问
半工半读有损高深的形象
其次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为学生安排工作有一定困难;要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学生工作要取得报酬更是难上加难
第三是学生外出工作减少了理论学习的课时
影响了书本知识的学习
关于半工半读主要应在中等教育中实施的认识问题
国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历史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清楚的回答
无论是1903年在英国还是1906年在美国
工学结合首先都是在高等学校中诞生
到目前为止
国际上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仍然主要在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为学生的职业和就业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丝毫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价
相反是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之一、被称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设计师和世界大学理念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
1911-)认为
大学从中世纪起就是为某种专业或职业培养人才的
在当代
就业能力仍然是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学应通过专业甚至职业训练使学生掌握就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谓不高是相对学校而言
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
因此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理所当然
换句话说
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
企业是"协办方"
协办方的积极性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
如加拿大的免税减税政策
予以鼓励外
主办方有责任设法予以调动
这方面已有的经验很多
主要是从减轻企业的负担这一角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困难留给自己
把方便留给别人"
这是美国上世纪提出的"以他方为中心"办学理念的产物
具体做法是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
即每个企业安排1-2人
这一做法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又使学生得到实惠
但却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的难度
然而学校的一切工作为了学生
只要学生受益
再难也要克服
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
这样做确实使学校增加了不少工作和麻烦
但却推动了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
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提高了学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知名度
我国目前很多学校仍然习惯
于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
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
这样做虽然省力
但效果很不理想
企业不堪重负
仅碍于情面而勉强接受
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
最终只能是走过场
学生学不到真本领
因此
提高学校知难而进、敢于啃硬骨头的敬业精神
也许是开展工学结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学生工作的专业对口以及获取报酬的问题
归根结
底还是一个对目的的认识和甘于苦心运作的问题
关于工学结合的目的前面已经说过
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因此只要求与所学专业有联系
不求完全对口
国外的经验显示
学生经常在用人单位从事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工作
因为计算机操作是每个大学生与所学专业有联系的基本功
也是他们在用人单位可以体现的优势与强项
至于报酬
要求所有学生均取得报酬目前在我国尚有困难
但分散安排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现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就业市场引入校内
每年为工学结合的学生提供劳务供需见面机会
以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操作
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工作的学生逐步增加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获取报酬的问题
学生理论学习课时减少影响书本知识学习的问题
国外同样存在
他们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延长学制;另一种方法是将学生的工作安排在暑假
前者由于国外多为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因此实施起来较为方便
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
应尽快进行相应的改革
后者在我国一些高校试点后得到较好的效果
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不影响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暑期适当延长
学生通过4个暑期可以有半年多的真实工作经历
毕业时学校给合格的学生颁发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签发的"实践证书"
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了优势
3.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认为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
主体是学生
它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
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
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对于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各国都有一些自己习惯的称呼
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qu
ot;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
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
(陈解放 《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