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音乐美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散文音乐美赏析

朱自清作为散文作家群中的一株奇葩,毕生写出的散文不下百篇,令人读后满口余香,爱不释手。他的文章受中国传统儒家的中和主义的影响,形成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的独特个性。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到底美在那里呢?浦江清称之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郁达夫赞其“贮满诗意”,总之,充满诗情画意是朱自清散文能给人美感的重要原因。朱先生的散文除了绘画美、诗情美之外,还有一种独到的美—音乐美。叶圣陶说朱先生的文章“平淡朴质,读下去像和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这种“亲亲切切”实际上就是音乐美给人的感受,下面我试图语言形式上做一些探讨。

一、声韵美

朱先生在遣词用语方面不仅做到准确、生动、形象、新鲜,而且音乐性也很强,充分发挥了汉语语音的优点。

(一) 词语委婉

朱先生爱用轻柔的连绵词、叠音词,而且非常协调,使文章和谐悦耳,柔婉流畅。

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处;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的出水似的;在月光下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还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雌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

间,格外觉得娇娆了。(《温州的踪迹》)

上例不到百字,就使用了双声连绵词“玲珑、仿佛、掩映”,叠韵连绵词“扶疏、错落、娇娆”,叠音词“微微、历历、闪闪”,因而十分优美,作用于听觉器官是舒缓、柔和的音乐流程,大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通过着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了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的起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这几句句尾连用齐齿呼的字,“里、漪、去、起”,并且押韵,尤其用了齐齿呼的上声字“起”结尾,把一种柔媚而恬静的情调表现出来了。

(二)音节协调

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但是虚词(尤其是语气词、助词)以单音节为多。朱先生的文句中,单音节与双音节,实词与虚词,重音与轻声都配合得很好,读来韵味深长。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背影》)

这段话中双音词居多,两字一顿,整齐匀称,只有“他、却、他、情”几个单音节单独成顿,这样就得到节奏上变化,如“却”的转折意味就相当突出。有这几个单音节词的调节,使节奏有变化而不零乱,富于音乐美,也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激荡的情绪。

(三)平仄相间

古诗词讲平仄,有人认为是雕虫小技,是人为的繁琐哲学。当然,过分追求格律,容易产生形式主义的流弊,但是,格律有它的合理性,是几千年汉语实践的结晶。汉语词有调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汉语的抑扬顿挫极富音乐美,讲究格律正是我们祖先很聪明地利用汉语这一优势而做出的伟大创造。朱先生乐感极佳且精通音律,散文中平仄和谐的天然韵律非常的精妙。

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

--︱︱︱︱︱--︱-︱︱---

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飞》)

--︱︱-︱︱︱-

上例的平仄搭配得很好,尤其连得很紧的短语总是平仄相间的。有些人的文章可看不可读,往往与平仄不协有关,是作者缺乏乐感所致。如果把上例中的“无边无界”换成“无边无涯”,把“大有可观”换成“大有可睹”就不协调了,因为前四字都成了平声,后四字都成了仄声,会很拗口的。“总羡慕海阔”五字虽都是仄声,但“羡慕”之后有小停顿,“海阔”与平声“天空”连的很紧,不会感到气促和拗口的。另外,上句以“界”收尾,下句以“观”收尾,一平一仄,大有古诗韵味。

二、匀称美

自然界许多事物都是匀称协调的,人们在感知外物时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整齐划一、平衡对称能给人以满足感。音响流动的时间

长度要有一定的节拍旋律,这种律动正是人们对美的追求。语言艺术会在人脑中引起听觉形象应该重视匀称美。朱先生善于使用整句,整句形式上整齐匀称语势连贯,琅琅上口,有一种对称美、复沓美、回环美。从修辞上讲就是善于使用对偶、反复、顶针、回环等修辞格。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匆匆》)

前面一个长句,其中两个“在……罢了”反复,很好的表达了绵绵的思绪;后边换成短句,两个“只有匆匆罢了”反复,并且“徘徊”与“匆匆”间隔反复,叠韵词与叠音词往复呼应,造成很好的音乐氛围,烘托出对流逝时光的惋惜心境,使内容表达更突出更鲜明。

三、参差美

参差美与匀称美是矛盾对立面的统一体。语言文字需要整齐匀称,但用的过多又显得单调呆板,如骈文读多了会使人生厌,这就需要用参差不齐的形式来调剂,正如高速公路需要适当设一些弯道,因为长时间开直道会使司机厌倦。修辞学上的错落格就是追求的参差美。《荷塘月色》中有一个名句:

塘中的月色并不匀称,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先生很欣赏这种参差美,“不匀称”的“月色”也构成“和谐

的旋律”。这里虽然是写景,但也可以说是朱先生语言风格的写照。

朱先生语言的参差美主要表现在长短句错综、多种句式错综和整散句错综三个方面,各举一例说明:

打这时起,你渐渐从你父亲的怀里跑到这儿。你换了金镯子帮助我交学费,叫我以后还你,但直到死,我还没有还你。你在我家受了许多气,又因为我家的缘故受你家里的气,你都忍着。这全为的是我,我知道。(《给亡妇》)

前面用长句,对亡妻有许多衷曲要诉说,往事历历在目,似乎一口气可以说几天几夜。可是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后面改用短句,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波澜起伏的情绪。长短句交错使用,很有节奏感,听起来荡气回肠,悱恻动人。

单用一种句式会给人以沉闷的感觉,就像和尚敲木鱼一般。朱老师说:“……老用这一套,谁耐烦!”他很注意句式的变化。

整句有整齐匀称的美,但老用骈文句式也使人官能倦怠,感到平板单调。朱先生在使用整句时常常配上散句,使

文句参差错落、疏密有致,更富音乐性。

总之,朱自清散文的音乐美应该是一个整体,像欣赏一首交响乐一样。他的散文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欣赏他那些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美不胜收的文字。朱老先生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他那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自由的追求为散文开拓了崭新的境界,不仅建构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大厦,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和借鉴的珍贵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