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标准(工时休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劳动标准体系结构表
国家劳动标准 行业劳动标准 地方劳动标准 企业劳动标准
就业 工作条件 标准 标准
劳动关系 调整标准
职业技能 开发标准
劳动安全 卫生标准
社会保险 标准
劳动行政 管理标准
6
工作条件标准
最低工资 标准
工时 标准
休息休假 标准
特殊劳动 保护标准
劳动定额 定员标准
其他 标准
劳动关系调整标准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
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
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27
国外相关规定:
美国不定时工作制实施范围最广的人群是白领,其中以高管、行 政人员、中小学教师、外销人员和与计算机行业有关的就业人员 为主。 欧盟规定以下三类人员实行不定时:(1)高管人员或拥有自主 决策权的人员; (2) 家庭雇工; (3)在教堂和宗教社团主持宗教仪 式的人员。 日本规定以下三类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1、保险外勤人员;2、 高管和保密人员; 3、从事监测或间断性工作的人员,其雇主已 获得有关机构的许可。 巴西规定不定时工作制岗位只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在外工作、工 作时间不确定的雇员,对于这类人,其就业和社会保险手册上已 经注明;二是经理人员。 印度规定企业监督管理人员和负有保密责任的人实行不定时工作 制。
17
Fra Baidu bibliotek国有关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1980《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
1960《关于在城市坚持8小时工作的通知》
1952《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
新中国成立前夕《共同纲领》
18
二
工时制度
大的影响。针对综合计算工时制可能对职工带来的伤害,各
国在综合计算工时制设计上采取了两种做法: 一是尽量限制使用较长期限的计算周期,比如美国只按周 来计算,在最近一次的《公平劳动标准法》修订中,否决了按 两周计算周工时的提议。印度最长计算周期为3个月。 二是对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日工时、周工时和休息日时间实 行强制性的规定。
的定义,既符合劳动法、国务院174号令的立法本意,同
时也可以减少对特殊工时审批的需求和压力。
21
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的三种情形:
——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 动者的工作时间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原 因需要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三小 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前提:生产经营需要, 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必要程序),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不受第四十 一条的限制。(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 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 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 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 定的其他情形。
22
特殊工时制度
1 2
3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不定时工作制 缩短工时制 计件工时制 特殊工时制度的立法情况
23
4
5
概况
——特殊工时制度是为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在标准工 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灵活调整,其中,又分综合计算 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 个性化需求增强,以及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加剧, 这一切都对工时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既要保护劳 工的安全与健康,又要满足经济发展对灵活工时和特殊 工时的需求。
12
确定工作时间的考量因素:
保证每个劳动者能为社会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劳动; 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保障劳动者获得参加社 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以及学习、料理家务所需的 时间;
符合国家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13
工作时间立法的发展趋势:——逐步缩短工时。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者的工时长度除生理界限 之外还有道德的和社会的界限。通过立法逐步缩短工作 时间是保护劳动者的最直接手段之一。 国际劳工组织1919年通过的第1号《工业工作时间每日 限为8小时及每周限为48小时公约》和1930年通过的第 30号《商业及办事处所工作时间的规定公约》规定:工 业、商业及办事处所的工作时间,每日以8小时为限, 每周以48小时为限。1935年制定的第47号公约把工作 时间缩短为每周40小时。
2
主要内容
一、劳动标准和劳动标准体系 二、工作时间和工时制度 三、法定假期
四、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3
一、劳动标准和劳动标准体系
劳动标准定义:劳动标准是指对劳动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 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形式(如文字描述)或者以定量形式 (如数据、图表)所做出的统一规定。 劳动标准内涵:是对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条件和劳动关系以 及相关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作出的统一规 定。 ——制定方式多种多样:立法机关、标准化机构、劳资双方协商、 企业单方制定等;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法律法规、技术性标准、集体协议、企业 规章制度等; ——作用方式多样:强制性、推荐性、约束力等; ——实施目的明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效率、使劳动关系获 得最佳秩序、有利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开发提升。
劳动标准、工时休假和女职工、 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2012年11月2日
1
引言
劳动标准和劳动标准立法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 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是整个劳动法体系中的 根本性立法,它为劳动关系双方协商确定相互间 的权利义务提供了法定的最低标准,是劳动关系 规范运行的前提条件。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 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旨在维护劳动者合 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4
劳动标准的类型:从内容划分,包括就业标准、工作条件标准、劳 动关系调整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标准、职业技能标准、社会保障标 准、劳动行政管理标准等。 劳动标准体系:是指对劳动领域内规律 性出现的事物或行为进行规范的各种规 则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作用意义: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预防和化解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 冲突,保持社会平衡,促进社会进步。运用政府干预,在协调的基 础上,维护和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的不足, 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
10
二、工作时间和工时制度
一
工作时间
1 2
3 4 5
工作时间的定义
工作时间标准的立法背景
确定工作时间的考量因素 工作时间立法的发展趋势 、内容 工作时间的认定
11
工作时间定义:是劳动者依照法律和制度规定(在用人单位 用于完成本职工作)进行劳动所消耗的时间,是劳动的自然 尺度,是衡量每个职工的劳动贡献和付给报酬的计算单位。 工作时间标准的立法背景:工作时间概念是伴随着工业化大 生产的工作方式而产生的。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强势资本和 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要求超过了劳动者身体承受极限,工人奋 起抗争,损毁机器,争取权益,这种直接对抗方式破坏经济、 阻碍发展,政府被动介入成立劳工部门,开始进行工时、工 伤、休假等基本劳动标准立法,以维护劳动者最基本的生存 权、发展权,平衡劳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劳动合同 标准
集体合同 协商标准
集体合同 标准
劳动争议 处理标准
劳动关系三方 协商标准
7
我国劳动标准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劳动标准的建设,伴随着我国劳动制度改革, 劳动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深入,我国已制定了相 当数量的劳动标准,初步构建起了劳动标准体系框架。但是,从国 际劳动标准的发展和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要求来看,我国的劳 动标准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6
不定时工作制:特点是工作时间不固定,不支付加班工资。所有国家 都不允许通过集体协议、个人劳动合同等方式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劳部发[1994]503号文件规定企业中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为: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 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28
缩短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对一些劳动强度大、有毒
有害的行业与工种实行缩短工时制度。
29
特殊工时制度的立法情况
一 坚持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 企业健康发展相统一 坚持标准工时制度为主体特 殊工时为补充 坚持严格限制与适度放宽相 结合
原则
二
三
30
一
二
三
四
五
调整制 度的覆 盖范围
明确相 关基础 概念
增设工 作间歇 、夜班 有关规 定
规范审批 管辖、程 序和时限
建立监督 检查机制 、撤销机 制
特殊工时制度立法的主要内容
31
三、法定假期
年节假日: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 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 适用范围:全体公民。 文件名称:《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513号、 2007年12月14日修订) 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 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 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 上流产时,给予42天产假。 文件名称:《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
——真正意义上的特殊工时制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动法》颁布实施之后。《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 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 定。
24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特点是需要连续作业的,受资源、自然条件
限制生产任务不均衡的,在一定的周期内综合计算工时与标准工时
基本相同。
劳部发[1994]503号文件规定:
(1)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 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2)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 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3)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可以实行按周、月、
季、年为周期的工时制度。
25
国外相关规定:一般而言,综合计算周期越长,越有可能出 现连续加班、集中加班的情况,从而对职工的健康造成非常
16
工作时间标准的确定方式:
——规定正常的每周工作时间和/或每日工作时间。中 国40小时/8小时;印度48小时/9小时;巴西48小时 /8小时;日本40小时/8小时;美国联邦立法周40小时 而无每日限制。 ——规定最短日休息时间和最长周工作时间。欧盟实行 的就是最短日休息时间加最长周工作时间的做法。 相比较而言,前一种工时规定比较固定单一,后一种 在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底线的基础上体现了灵活性。 ☆世界上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作时间可以分为法定 工时、集体合同工时和实际工时。一般来讲,集体合 同规定的工时和实际工时往往比政府法定的工时要短。
1 2
工时制度的定义
工时制度的主要形式 1、标准工时制度 2、特殊工时制度
19
标准工时制度
1 2 3
发展历程 标准工时制度定义 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20
标准工时制度定义:——“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
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日的工作时间制度”。
这是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 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日”和《国务院关 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 时”的规定,为适当增加标准工时制的适用性而对其作出
8
——适用窄; ——规定散; ——内容缺; ——位阶低; ——差异大; ——文件旧; ——规定空; ——标准僵; ——责任虚。
9
完善劳动标准立法的措施
——融入国际劳工标准体系,完善劳动标准。 ——推动多层次劳动标准体系的建立,更全面地保障劳动者权益。 ——推动各层次的集体协商,推动三方机制。 ——强化劳动标准执法,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建立个性化的、具有竞争性的企业级劳动标准。
14
工作时间立法规范的内容: 一是限制工作时间长度,作为保护劳动者利益的重要 手段;
二是规定工作时间(时段)的安排,限制夜间工作,
限制加班加点;
三是规定工作时间的中断,使劳动者得到休息、睡眠、
休养的时间。
15
工作时间的认定: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工时消耗分类、代号 和标准时间构成》GB/T14163——2009,其中明确标准 工时是指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 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 某一作业所必需的总时间。它等于正常作业时间加上各 类宽放时间的总和。 作业时间=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各类宽放时间=作业宽放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准备与结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