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黄汤加减治疗带下病50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黄汤加减治疗带下病50例

【摘要】目的观察易黄汤加减治疗带下病的效果。方法对50例患者采用易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显效38例,占76%;好转10例,占20%;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96%。结论易黄汤加减治疗带下病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易黄汤;带下病;脾虚湿热

带下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现代医书常按其性质分为肝经湿热、脾虚湿注、肾虚不摄等分型辨治,古代医书则常根据带下的色泽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带下,设立专家专治,如《傅青主女科产后编》一书中的易黄汤即是治黄带而设,几年来笔者用该方加减治疗多种带下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门诊患者,以带下增多为主要表现,量、色、质、气味异常为主诉,其中带下色黄者25例,色白者18例,色赤者4例,色青者3例,年龄在18~30岁者35例,31~40岁15例。

1.2 治疗方法易黄汤:炒山药30 g,炒芡实30 g,白果20 g,炒车前子12 g(包煎)、黄柏10 g,加减,带下色黄稠厚者加败酱草

20 g,土茯苓20 g;带下色白清稀者加苍术10 g,防风10 g,川朴6 g;带下色青者加柴胡12 g,白芍10 g;带下色赤者加生地18 g,丹皮10 g,赤芍10 g。

2 结果

显效:带下消除,38例,占76%;好转:带下明显减少,10例,占20%;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96%。服药最少5剂,最多15剂,平均9剂。

3 典型病例

患者,35岁,2006年4月23日就诊,自诉半年前月经干净后出现白带增多,经西医治疗后效果欠佳而来我科就诊,症见白带增多,夹有气味,伴见少腹胀痛,口苦咽干,小便热赤,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濡略数;妇科检查见宫颈Ⅱ度糜烂,宫颈举痛,白带量多,色黄,呈脓性,夹有臭气味。西医诊断:宫颈糜烂,阴道炎。中医诊断:带下病,证属湿毒蕴结,注于下焦,郁滞气机。治疗以清热化湿,健脾止带为主;采用易黄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炒山药30 g,炒芡实30 g,白果20 g,炒车前子12 g(包煎),黄柏10 g,败酱草20 g,土茯苓20 g,金银花15 g,生甘草6 g,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药后复诊诉带下明显减少,少腹胀痛减轻,诸证好转,再续上方减金银花加炒扁豆15 g,连服5剂,带下止,诸证消失,舌脉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4 体会

易黄汤为清代妇科名医傅山所创,历来被奉为治疗黄带专方,黄带之因多是湿热为标,脾虚是本,本方有健脾除湿,清热止带之功,带下的产生虽说与肝、脾、肾等多个脏腑有关,但带下毕竟为粘滞秽浊之物,无不由湿产生,而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郁而化热,则常形成湿热内蕴之带下症,此外,由于湿热轻重不同,脏腑影响各异,而表现各种不同的带下,不过,脾虚湿盛则为各种带下万变不离其宗之根本,易黄汤重用山药、芡实健脾补气,益肾固本,甘淡之品,兼有收涩止带,使补中有消,清中有通,正如傅氏所说“淮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经脉之中,加用黄柏清肾中之火”,诸药相配,补而能清,清而能敛,使脾健湿去,热清带止,再加临床随证加减,药症相合,用于多种带下证,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