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3.了解仿生过程,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认识什么是仿生,并且尝试仿生设计。

教学准备:

新鲜的葱叶、白纸、塑料块、铁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直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许多木工工具中,有一种工具叫做锯。谁知道锯是谁发明的?他根据什么发明的?(学生可能说出鲁班在小草的启发下发明了锯)

师:通过视频看看锯的发明过程——欣赏视频。

受小小丝毛草的启示,发明了锯,这就是生物的启示(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葱叶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发现葱叶的性能。

师:这个大家都认识吧!(出示大葱图片)你观察过葱叶吗?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生:(叶子是圆筒形、是直的、里面是空的)

师:圆筒形的叶子有什么好处呢?

生:(叶子向上生长,不下垂)你说的真有道理。

师:是呀,它直直的长在地里,风都不能把它吹弯,你能把它吹弯吗?找学生来试。感觉如何?(很累,用了很大的力气也吹不倒它。)看来它还是蛮有抗风性的。如果我把圆筒形破坏掉,我把葱叶剪开变平,它自己就弯了。

师:这说明什么?(圆筒形葱叶承受的力大)

师:我们测试一下(师演示,学生观看。

师:(圆筒形比扁平形的承受力大)这就是我们发现的葱叶的生物性能(板书生物性能)。

师: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圆筒形的物体都比扁平物体的承受力要大?

学生回答(很可能回答是)后,

师:需要我们设计一个模型,通过试验,进行科学检测。

(二)建立筒形结构模型,进行实验检测。

1、讨论试验方法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些实验材料,利用这些材料怎样实验呢,小组讨论你们的实验方法。

2、交流试验方法(师:对比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学生:把纸卷成圆筒状,看能承重几个铁片,扁平的看能承重几个铁片,进行比较。

师:把纸卷成圆筒状,这就是我们建立的模型(板书:建立模型)。

实验过程注意:1、圆筒形物体上放重物时,用手扶一扶

2、保持两个方块的距离不变

3、小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圆筒形的 15个扁平的3个;18个,2个; 11个,4个。等等)

学生:圆筒形的承受的铁片多

学生:圆筒形的承受的力大

学生:圆筒形的比扁平的承受的力大。

师:这个实验过程,我们对模型进行了检测(板书:模型检测)。

师:生活中根据葱叶的生物性能开发了许多产品,谁知道有哪些?

生:电线杆,钢管,管道,楼梯扶手,旗杆等

师出示图片。

师小结:小小的葱叶真了不起!人们受它的启发,竟然开发了这么多产品。看来,生物的性能不容忽视。

4、仿生

师:刚才,通过我们对筒形葱叶的研究,到筒形产品的开发,回顾研究经过,我们都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

学生回答

师:我们先发现葱叶的生物性能,受其启示——根据它的结构性能建立生物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检测模型的性能——最后根据检测结果研制、开发新产品。

板书(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

师:其实人们受小草的启发发明锯,也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科学上这个过程就叫做仿生。(板书——仿生)。

举例:北京鸟巢的诞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

四、生活中的仿生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产品是受生物的启示而发明的吗?

(学生交流)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谁知道,根据鸟发明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查找资料)

直升飞机,根据什么发明的?

(课件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

师:仿生是一门了不起的科学,它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师:不过,仿生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经历重重磨难和挫折,比如:在很久以前人们向往能像鸟一样在天空上飞翔,他们

尝试了各种器械模仿飞行,有些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可以说,每一项科学发明都是历经反复实验,最后才获得成功。希望同学们能学习科学家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

五、拓展活动(我也做个科学家。)

师:你了解什么动物的什么特性?你想利用它设计什么?

六、总结

1、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圆筒形的物品是根据葱叶的生物特性制造的

飞机---鸟蝙蝠—雷达

师:古代鲁班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发现了草的性能,发明了锯。今天的我们要主动观察,积极发现生物的性能,发明创新更多的产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板书生物的启示

仿生

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

《生物的启示》学情分析

《生物的启示》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科技与能源”中的一课。《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那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

养为核心。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科学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就产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测并能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本节课来说部分同学已经对仿生产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生物的启示》效果分析

本课教学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即经历了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全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不在于全盘授予,却在相机诱导”教师是课堂

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以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应当成

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阵地,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加到探

究活动中,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

间进行探究。

在本课设计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导”:

1.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猜想与假设是学生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

没有猜想,怎么会有爱迪生发明电灯;如果没有猜想,怎会有鲁班发明锯子;如

果没有猜想,怎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因此,鼓励学生对要研究的问题或对象

进行大胆的猜想,作出多种假设和预测,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更可以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究的欲望。本课中葱叶承受力大跟它是筒

形的有关系,是学生的猜想,如果改变它这种筒形结构,葱叶又会怎样呢?也是学

生充分发挥猜想的空间。

2.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形成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把现

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当学生有了“葱叶承受力大跟它是筒形结构是否有关系?”“是不是把物体做成圆筒状承受的力就变大了呢”的疑问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

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这期间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和动

手操作的时间,引导他们去探索、讨论,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到:葱叶承受

力大确实跟它是筒形结构有关系;筒形的物品确实比条形的物品承受压力大,承

重能力强。

3.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描述通过描述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展示出来,

进而交换各自的意见形成正确的认识。科学的描述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观察和分

析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准确的描述所观察或发生的现象。交流时要注意,交流要充分,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比如,学生对筒形纸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