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恐怖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 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其当前的恐惧情绪,使求助者认识到她 的病态情感和行为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纯属“自己吓自己”,“杞人忧 天”,以改变她的认识并放弃病态的感情和行为,正常融入原来的生活。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自我意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 力,建立成人成熟的挫折应对和行为方式。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 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 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 1 次,每次 1 小时。 咨询收费:因系面向本校学生,咨询为免费服务。 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良好的咨询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它是治疗赖 以持续下去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充分尊重求助者, 关切理解求助者,采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通过全面了解求 助者的具体情况和主要症状,分析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做出诊断评 估。同时告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指出其行为确实是一种心理病态,可 以治好,但要和咨询师互相配合。 2、心理帮助阶段; 首先应当对来访者表示适当的同感,由于对特定场所的恐惧,以至 于影响到正常生活,的确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并对来访者主观上拥有 自知力且有努力改变的尝试予以积极关注,强化改变的动机。 然后就具体引起恐怖症状的事件进行回顾,案例中的坐长途汽车, 则需要了解当时公共汽车上发病的过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没有 外界的客观因素如环境闷热、拥挤,或之前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件等等, 强调发生意外情况的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来访者分析,适当进行 专业解释,包括过分在意恐怖源可能导致自我暗示的不断强化等等。在 经过了认知疗法之后,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为干预技术进一步缓解恐惧 症状。比如冲击疗法等等,事先征得来访者同意后让来访者逐步适应恐 怖源,或直面恐怖源,让来访者能够逐步改变对该场所的恐惧。经过一 段时间的治疗,求助者敢坐车回家了,但人多的时候仍有点害怕。咨询 师鼓励她平时多坐公共汽车上街,直到完全消除害怕为止。 3、结束与巩固阶段。求助者对坐长途车回家已经没有抵触情绪,回 家次数越来越频繁,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信的体验。这种自信体验会逐 渐冲淡内心原有的恐惧和不安情绪,从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 恐惧是自己主观臆造的产物。求助者认为咨询师讲得很有道理,自动说 明非常信任咨询师,愿意多听咨询师解释。咨询师表示她已经做得很好 了,继续鼓励她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三个月后回访,求助者精神状态 良好,能轻松坐车回家。至此咨询结束。 咨询效果评估 在该求助者的主动配合和认真实践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个月 后进行了随访,求助者称情绪较为开朗稳定,上课注意力集中,睡眠改 善,乘坐长途汽车不再感到害怕,有时车上人多会感到紧张但会自我调 适,很快缓解。
案例简介:该生家住荆州市远郊,从小生活在农村,小学时步行上 学,上中学后骑自行车上学,直到上大学才有机会坐上长途汽车。“半年 前,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第一次乘坐长途汽车来学校报到,可是当时车上 人满为患,挤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当时莫名其妙地一下子在公共汽车上 发病,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头晕眼花,有濒死的感觉。我当时认为这下 完了,我赶快下车赶到医院。医生检查以后说我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我 被吓坏了。从此,我就对乘车感到害怕,虽然我觉得没有必要,但我还是 尽可能少回家。我家离荆州不远,我不经常回去帮辛苦的父母多做点家 务也过意不去。国庆节我回家时车上乘客并不多,可我一上汽车就开始 心慌,着急,头晕,胸闷,出汗。乘车回学校的时候我在车上的心慌害怕 的情况更严重了,一直盼着目的地早点到。” “我半年来一直怕乘长途汽 车。尤其在车上人多拥挤的时候,我怕我在车上发病,发心脏病。我怕如 果我心脏病发作,不能及时抢救,就会死去。我害怕我死了后我的父母 和姐姐会为我伤心,他们怎么过日子。一想到这些我就害怕,这个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睡眠。”求助者整个叙述过程局促不安,声音颤 抖,满头大汗。
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求助者的恐惧来自首次坐车的不适,而后的坐车经历又强化了这 种不安全感,造成了场所恐惧的症状。这种情绪障碍是由求助者错误的 认知和观念所造成,因此首先要发现并纠正其错误观念及赖以形成的 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可以通过认知治疗的技术 对来访者本身存在认知偏误进行干预,减少或消除已有的情绪障碍。在 使用认知疗法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冲击疗法,使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 地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逐渐体会到她所恐惧的结果其实并不会 发生,最终促使恐惧情绪的消退。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 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 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 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 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 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 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北京民 族出版社,2005 年版 [2]许又新著《. 神经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年版
— 339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 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 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场所恐怖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长江大学一工部 张 昊
[摘 要]一名女性大学生因害怕坐长途汽车不敢回家,内心焦急,恐惧,时常睡不着觉,上课分心而前来咨询。根据评估与诊断,同 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法,评估咨询效果。 [关键词]场所恐怖症 咨询方法 效果评估
一般资料:何某,女性,18 岁,大学生,因害怕坐长途汽车不敢回家, 内心焦急,恐惧,时常睡不着觉,上课分心而前来咨询。
评估和诊断: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 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 维的混乱,无感知觉的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 除精神病。来访者的症状持续半年,其反应强度比较剧烈,影响了日常 学习和生活,求助者自己无法摆脱精神痛苦,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摆 脱,按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从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方面可确 定为神经症。根据其症状具体表现:(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求助者极力 回避所害怕的处境,她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 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2)求助者感到很痛苦,在恐惧到来时,伴 有焦虑和一些自主神经症状,比如出汗、脸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等显 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如想快点下车,不想再 坐车回家。由于现实原因往往一时难以找到逃离的出口,从而影响学习 和生活,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完全符合许又新教授所提出的恐怖 症诊断标准,其主要表现是针对特定场所环境产生不合理的恐惧感,对 恐惧极力回避。本案例主要是针对坐长途汽车感到恐惧,原因是她第一 次坐车的身体不适体验让她害怕,从而极力回避坐长途汽车。来访者由 此感到痛苦,且拥有自知力,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合理,但仍然无力改变 自己对特定场所的恐惧。可进一步明确为恐怖性神经症中的场所恐怖。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其当前的恐惧情绪,使求助者认识到她 的病态情感和行为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纯属“自己吓自己”,“杞人忧 天”,以改变她的认识并放弃病态的感情和行为,正常融入原来的生活。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自我意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 力,建立成人成熟的挫折应对和行为方式。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 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 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 1 次,每次 1 小时。 咨询收费:因系面向本校学生,咨询为免费服务。 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良好的咨询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它是治疗赖 以持续下去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充分尊重求助者, 关切理解求助者,采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通过全面了解求 助者的具体情况和主要症状,分析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做出诊断评 估。同时告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指出其行为确实是一种心理病态,可 以治好,但要和咨询师互相配合。 2、心理帮助阶段; 首先应当对来访者表示适当的同感,由于对特定场所的恐惧,以至 于影响到正常生活,的确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并对来访者主观上拥有 自知力且有努力改变的尝试予以积极关注,强化改变的动机。 然后就具体引起恐怖症状的事件进行回顾,案例中的坐长途汽车, 则需要了解当时公共汽车上发病的过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没有 外界的客观因素如环境闷热、拥挤,或之前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件等等, 强调发生意外情况的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来访者分析,适当进行 专业解释,包括过分在意恐怖源可能导致自我暗示的不断强化等等。在 经过了认知疗法之后,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为干预技术进一步缓解恐惧 症状。比如冲击疗法等等,事先征得来访者同意后让来访者逐步适应恐 怖源,或直面恐怖源,让来访者能够逐步改变对该场所的恐惧。经过一 段时间的治疗,求助者敢坐车回家了,但人多的时候仍有点害怕。咨询 师鼓励她平时多坐公共汽车上街,直到完全消除害怕为止。 3、结束与巩固阶段。求助者对坐长途车回家已经没有抵触情绪,回 家次数越来越频繁,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信的体验。这种自信体验会逐 渐冲淡内心原有的恐惧和不安情绪,从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 恐惧是自己主观臆造的产物。求助者认为咨询师讲得很有道理,自动说 明非常信任咨询师,愿意多听咨询师解释。咨询师表示她已经做得很好 了,继续鼓励她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三个月后回访,求助者精神状态 良好,能轻松坐车回家。至此咨询结束。 咨询效果评估 在该求助者的主动配合和认真实践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个月 后进行了随访,求助者称情绪较为开朗稳定,上课注意力集中,睡眠改 善,乘坐长途汽车不再感到害怕,有时车上人多会感到紧张但会自我调 适,很快缓解。
案例简介:该生家住荆州市远郊,从小生活在农村,小学时步行上 学,上中学后骑自行车上学,直到上大学才有机会坐上长途汽车。“半年 前,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第一次乘坐长途汽车来学校报到,可是当时车上 人满为患,挤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当时莫名其妙地一下子在公共汽车上 发病,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头晕眼花,有濒死的感觉。我当时认为这下 完了,我赶快下车赶到医院。医生检查以后说我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我 被吓坏了。从此,我就对乘车感到害怕,虽然我觉得没有必要,但我还是 尽可能少回家。我家离荆州不远,我不经常回去帮辛苦的父母多做点家 务也过意不去。国庆节我回家时车上乘客并不多,可我一上汽车就开始 心慌,着急,头晕,胸闷,出汗。乘车回学校的时候我在车上的心慌害怕 的情况更严重了,一直盼着目的地早点到。” “我半年来一直怕乘长途汽 车。尤其在车上人多拥挤的时候,我怕我在车上发病,发心脏病。我怕如 果我心脏病发作,不能及时抢救,就会死去。我害怕我死了后我的父母 和姐姐会为我伤心,他们怎么过日子。一想到这些我就害怕,这个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睡眠。”求助者整个叙述过程局促不安,声音颤 抖,满头大汗。
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求助者的恐惧来自首次坐车的不适,而后的坐车经历又强化了这 种不安全感,造成了场所恐惧的症状。这种情绪障碍是由求助者错误的 认知和观念所造成,因此首先要发现并纠正其错误观念及赖以形成的 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可以通过认知治疗的技术 对来访者本身存在认知偏误进行干预,减少或消除已有的情绪障碍。在 使用认知疗法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冲击疗法,使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 地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逐渐体会到她所恐惧的结果其实并不会 发生,最终促使恐惧情绪的消退。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 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 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 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 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 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 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北京民 族出版社,2005 年版 [2]许又新著《. 神经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年版
— 339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 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 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场所恐怖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长江大学一工部 张 昊
[摘 要]一名女性大学生因害怕坐长途汽车不敢回家,内心焦急,恐惧,时常睡不着觉,上课分心而前来咨询。根据评估与诊断,同 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法,评估咨询效果。 [关键词]场所恐怖症 咨询方法 效果评估
一般资料:何某,女性,18 岁,大学生,因害怕坐长途汽车不敢回家, 内心焦急,恐惧,时常睡不着觉,上课分心而前来咨询。
评估和诊断: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 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 维的混乱,无感知觉的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 除精神病。来访者的症状持续半年,其反应强度比较剧烈,影响了日常 学习和生活,求助者自己无法摆脱精神痛苦,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摆 脱,按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从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方面可确 定为神经症。根据其症状具体表现:(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求助者极力 回避所害怕的处境,她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 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2)求助者感到很痛苦,在恐惧到来时,伴 有焦虑和一些自主神经症状,比如出汗、脸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等显 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如想快点下车,不想再 坐车回家。由于现实原因往往一时难以找到逃离的出口,从而影响学习 和生活,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完全符合许又新教授所提出的恐怖 症诊断标准,其主要表现是针对特定场所环境产生不合理的恐惧感,对 恐惧极力回避。本案例主要是针对坐长途汽车感到恐惧,原因是她第一 次坐车的身体不适体验让她害怕,从而极力回避坐长途汽车。来访者由 此感到痛苦,且拥有自知力,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合理,但仍然无力改变 自己对特定场所的恐惧。可进一步明确为恐怖性神经症中的场所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