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之欧阳家百创编

合集下载

怎么样知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怎么样知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怎么样知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出现在早产儿身上的疾病。

在孕期前后28周出生的宝宝,特别是身体非常不成熟的早产婴儿,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视网膜没有完全成熟。

如果早产儿出生后经过一段时间,视网膜的血管没有完全成熟和发育,那么视网膜周围的组织就因缺乏营养和氧气而受到损伤,从而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二、表现及诊断1. 表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表现为未成熟的视网膜上出现白色或灰色的斑块,以及细小的血管发育异常。

如果病变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的血管可以损坏,导致血液渗出,引起疤痕形成。

这些疤痕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视觉障碍和瞎眼。

2. 诊断通常情况下,为了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医生会使用一种称为视网膜镜的仪器来观察眼底部的情况,以检查是否有病变。

这种检查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要对小孩子进行多次反复的检查,以诊断是否有病变,建议家长们要耐心等待。

三、治疗方法1. 常规观察法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病变较轻的患者而言,医生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常规观察来治疗,通常情况下每1-2个星期进行一次检查,以确定病变是否有加重或者痊愈的迹象。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病变情况逐渐加重,则需要从早期病变转向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2. 激光治疗对于病变较为严重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而言,医生可能会采用激光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医院进行,激光能够减轻病变严重性和改善血管发育情况。

四、注意事项1.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而言,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它很容易引起视力障碍甚至瞎眼,因此需要及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定期检查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建议孩子出生后1-2个月内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眼部,如果没有问题,则每3-4个月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 合理的喂养对于早产儿,需要进行更为细致、合理的喂养,增强孩子体内营养和免疫功能,从而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抵御病变的程度。

怎么样知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怎么样知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怎么样知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出现在早产儿身上的疾病。

在孕期前后28周出生的宝宝,特别是身体非常不成熟的早产婴儿,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视网膜没有完全成熟。

如果早产儿出生后经过一段时间,视网膜的血管没有完全成熟和发育,那么视网膜周围的组织就因缺乏营养和氧气而受到损伤,从而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二、表现及诊断1. 表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表现为未成熟的视网膜上出现白色或灰色的斑块,以及细小的血管发育异常。

如果病变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的血管可以损坏,导致血液渗出,引起疤痕形成。

这些疤痕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视觉障碍和瞎眼。

2. 诊断通常情况下,为了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医生会使用一种称为视网膜镜的仪器来观察眼底部的情况,以检查是否有病变。

这种检查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要对小孩子进行多次反复的检查,以诊断是否有病变,建议家长们要耐心等待。

三、治疗方法1. 常规观察法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病变较轻的患者而言,医生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常规观察来治疗,通常情况下每1-2个星期进行一次检查,以确定病变是否有加重或者痊愈的迹象。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病变情况逐渐加重,则需要从早期病变转向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2. 激光治疗对于病变较为严重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而言,医生可能会采用激光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医院进行,激光能够减轻病变严重性和改善血管发育情况。

四、注意事项1.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而言,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它很容易引起视力障碍甚至瞎眼,因此需要及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定期检查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建议孩子出生后1-2个月内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眼部,如果没有问题,则每3-4个月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 合理的喂养对于早产儿,需要进行更为细致、合理的喂养,增强孩子体内营养和免疫功能,从而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抵御病变的程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护理及配合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护理及配合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护理及配合分析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方法与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段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调查研究对象为我院接生的100例早产儿,对全部患儿实施视网膜的早期筛查与护理,观察分析筛查与护理结果。

结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10.00%。

结论:早产儿及时接受视网膜病变筛查,可及时掌握患儿的疾病情况,在检查中接受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定义为没有血管化的视网膜因为缺血、血管新生、纤维增生以及视网膜脱落等原因而导致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1],病情严重会造成患儿失明。

现在人们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越来越重视,临床中也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促使该病治愈率提高,本次研究主要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与其护理进行探究,下文将叙述详细研究内容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段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调查研究对象为我院接生的100例早产儿,其中包含有55例男性患儿,剩余45例为女性患儿,患儿胎龄所处范围为29-36周,胎龄平均值为(33.12±4.26)周。

1.2方法对全部早产儿都进行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

患儿在出生后2周就需要进行眼底检查,在患儿眼睛内滴加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生产企业: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793),对患者实施眼部麻醉处理,开睑后对患儿眼底与视网膜进行仔细检查,然后运用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拍摄患儿的眼底状况。

患儿在检查时的护理措施有:(1)筛查前准备。

护理人员在进行筛查前先准备贝复舒、复方托吡卡胺与盐酸奥步卡因等药物,提前准备好巩膜压迫器与开睑器等器材。

检查时始终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检查时务必保持动作的轻柔。

护理人员将一些急救物品与急救器械放置在检查室内,以备不时之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护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护理

作者单位:410013 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刘业春:女,本科,护师·专科护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护理刘业春摘 要 目的:分析并评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过程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接受检查的275例早产儿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眼底成像系统开展眼底筛查。

结果:查出ROP 患儿29例,占10.55%。

29例中有13例(44.83%)为ROP 1期,15例(51.72%)为ROP 2期,1例(3.45%)为ROP 3期。

本组患儿仅见2例结膜下轻微出血病例,未见低体温、眼部感染及眼心反射患儿。

结论:针对ROP 患儿应强化宣教、仔细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在检查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充分散瞳;检查过程中将其头部固定妥当,严密观察患儿病情;检查结束后进行随诊指导。

正确的护理配合对ROP 患儿的筛查与随访至关重要。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对策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11.03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属于一种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该病主要表现为未血管化的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产生,纤维增殖以及视网膜脱落等特征,可致患儿失明等各类严重并发症[1],是目前全球儿童致盲的主要诱因,占全部致盲儿童的6%~18%[2]。

随着近年来医疗与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也随之上升,因此,ROP 的发病率也出现升高的趋势。

我院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75例早产儿实施ROP 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早产儿275例,男150例,女125例。

胎龄27~35周,平均(32.4±4.1)周。

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在950~2200g,平均(1556±572)g。

其中单胎267例,双胎8例。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曾在发达国家早期就已出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ROP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出生孕周和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ROP防治的工作进程,但目前ROP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ROP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出生孕周+ 出生后周数)32周,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减少ROP致盲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重新修订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供临床应用。

一、疾病定义、分区和分期、专业术语1.定义: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2.病变分区:按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图1):Ⅰ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巾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Ⅱ区以视乳头巾央为中心,视乳头巾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Ⅰ区之后的环状区域;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Ⅰ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3.病变分期: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图2~7):(1)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图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期眼底像(2)2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图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期眼底像,可见分界线隆起呈嵴状(3)3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阈值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7周;图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期眼底像,可见嵴上出现新生血管(4)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根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4A期无黄斑脱离,4B期黄斑脱离;图5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4A期眼底像,可见周边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图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4B期眼底像,为图5患儿3周后,可见周边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5)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 )是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也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大约 20%-50% 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出现 ROP ,其中 4%-19% 为严重 ROP 。

那么 ROP 如何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 )是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 于 32 周的早产儿,随着胎龄的减少, ROP 的严重程度也明 显增加。

有数据显示,大约 20%-50% 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可 视网膜病变的病因 参与 ROP 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由于未完全血管化 的视网膜对氧暴露产生血管收缩和增殖引起。

ROP 分为两个 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早产儿出生后, 视网膜血管生长停止; 随后在胎龄 32 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标志着第二阶段 开始。

尽管早产是 ROP 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他可能的临床 危险因素还包括,出生后生长缓慢、高压氧疗、浓缩红细胞 输注、脓毒症等。

目前,临床已经发展了多种方法预防胎龄 < 32周的早产儿的ROP ,但具体效果尚不清楚。

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当前的指南推荐根据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确定筛查标准: 性疾病, 也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

ROP 主要发生在胎龄小能出现 ROP ,其中4%-19% 为严重 ROP 。

(1)对出生体重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按照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般将ROP 分为5 期,根据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吸氧(非必需)的病史,以及病变早期在视网膜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是ROP 的临床特有体征。

分界处增生性病变,视网膜血管走行异常,以及不同程度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应考虑ROP 的诊断。

但应注意与其他的视网膜病变相鉴别。

出生后营养干预母乳喂养可以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迟发型脓毒症,母乳中含有多种抗氧化因子能够预防ROP ,但母乳喂养的实际作用效果一直存在争议。

最新的meta 分析认为,母乳喂养并不能降低任一期的ROP 风险。

我国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我国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我国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R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曾在发达国家早期就已出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ROP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出生孕周和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ROP防治的工作进程,但目前ROP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ROP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出生孕周+出生后周数)32周,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减少ROP致盲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重新修订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供临床应用。

一、疾病定义、分区和分期、专业术语1.定义: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2.病变分区:按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图1):I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U区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I区之后的环状区域;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I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3.病变分期: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 5 期(图2-7):(1)1 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 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2 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 周(32~40 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3)3 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 周(32~43 周),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 周,阈值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7 周;(4)4 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根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 和B,4A 期无黄斑脱离,4B 期黄斑脱离;(5)5 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新生儿疾病筛查之欧阳家百创编

新生儿疾病筛查之欧阳家百创编

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问答欧阳家百(2021.03.07)一、为什么要做新生儿疾病筛查?在众多貌似正常的新生婴儿中,实际上有个别患有导致呆傻,甚至夭折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这些疾病无法在出生以前检查出来,但一旦出现临床表现,宝宝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将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已明确规定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列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主要项目之一。

二、如何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宝宝出生72小时后以及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四滴足跟血,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检测。

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采血的宝宝,家长应遵医嘱按期带宝宝回出生的医院进行采血检查。

三、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安全性、有效性?医护人员严格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器在宝宝足跟内侧或外侧采少许末梢血,这个部分没有重要的神经和大血管,不会对宝宝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95%以上的患儿,由于多种原因仍有极少一部分患儿不能检出,仍需定期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常规健康检查,以保障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筛查的疾病可以治疗吗?筛查的疾病都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家长如果收到了复查通知,要尽快带宝宝到指定医院进行复查、确诊,以避免疾病性伤残。

五、所有新生儿都要做新生儿疾病筛查吗?是的,包括所有看起来正常的宝宝和家族中没有任何遗传病史的宝宝,都需要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大多数患有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的新生儿来自父母都正常的家庭。

出生时看起来正常,不易被早期发现。

六、新生儿疾病筛查都筛查哪些疾病?我院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共有30种,其中包括国家规定的四种基本筛查病种: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另外是运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的26种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

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一种酶,不能正常代谢苯丙酸,使异常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而损伤大脑及神经系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林海波;李雯霖;卓晓;陈慕丹;曾爱能【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7(024)014【摘要】目的分析该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且符合ROP筛查标准的438例早产儿进行筛查,统计ROP的检出情况,分析对比不同出生体重和不同孕龄早产儿的ROP检出情况.结果本地区的ROP检出比率为12.10%,其中ROP检出比率在不同体重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973,P=0.000),ROP患儿主要集中在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中;ROP 检出比率在不同出生周数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643,P=0.000),30周以内的早产儿的ROP患病比率较高.结论 ROP患病比率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及孕龄有着密切关系,出生体重越小,孕龄越小,患病比率越高.【总页数】3页(P91-93)【作者】林海波;李雯霖;卓晓;陈慕丹;曾爱能【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眼科,广东深圳 518110;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眼科,广东深圳 518110;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眼科,广东深圳 518110;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眼科,广东深圳 518110;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眼科,广东深圳518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1【相关文献】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203例筛查结果分析 [J], 王倩;李聪慧;信伟;尚文青;杨静;潘爱洁2.惠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J], 宁静静;黄学林;杨璇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J], 叶沿红;李红;吴静;李玉兰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J], 江雪丰5.赣南地区RetcamⅢ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结果分析 [J], 欧阳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指南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指南

3期
4A期
病变分期
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5)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病变晚期前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 光眼、角膜加病变(plus disease):指后极部至少2个象限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严 重的附加病变还包括虹膜血管充血或扩张、瞳孔散大困难(瞳孔强直),玻璃体可有混 浊。附加病变提示活动期病变的严重性。存在附加病变时用“+”表示,在病变分期的期 数旁加写“+”,如3期+; (2)阈值病变(threshold disease):Ⅰ区或Ⅱ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至少达5个钟 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阈值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7周;
a) Ⅰ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 径画圆;
b) Ⅱ区以视乳头巾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 Ⅰ区之后的环状区域;
c) 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Ⅰ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病变分期
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1) 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 现分界线; (2) 2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
筛查指南
筛查间隔期:
(1)Ⅰ区无ROP,1期或2期ROP每周检查1次; (2)Ⅰ区退行ROP,可以1~2周检查1次; (3)Ⅱ区2期或3期病变,可以每周检查1次; (4)Ⅱ区1期病变,可以1~2周检查1次; (5)Ⅱ区1期或无ROP,或Ⅲ区1期、2期,可以2~3周随诊。
筛查指南
终止检查的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 (1)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个视乳头直径); (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Ⅲ区; (3)视网膜病变退行。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最新筛查指南36页PPT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最新筛查指南36页PPT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最新筛 查指南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之欧阳育创编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之欧阳育创编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眼保健宣传教育、视力评估和相关眼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及早矫治或及时转诊,以预防儿童可控制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一)时间。

1.健康儿童应当在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2.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尽早由眼科医师进行检查。

新生儿眼病的高危因素包括:(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氧(高浓度)史。

(2)临床上存在遗传性眼病家族史或怀疑有与眼病有关的综合征,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

(5)出生难产、器械助产。

(6)眼部持续流泪、有大量分泌物。

3.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当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

(二)检查内容和方法。

1.内容在儿童健康检查时应当对0~6岁儿童进行眼外观检查,对4岁及以上儿童增加视力检查。

有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与儿童年龄相应的其它眼部疾病筛查和视力评估:满月访视时进行光照反应检查,以发现眼部结构异常;3月龄婴儿进行瞬目反射检查和红球试验,以评估婴儿的近距离视力和注视能力;6月龄婴儿进行视物行为观察和眼位检查(角膜映光加遮盖试验),1~3岁儿童进行眼球运动检查,以评估儿童有无视力障碍和眼位异常。

2.方法(1)眼外观:观察眼睑有无缺损、炎症、肿物,眼睫毛内翻,两眼大小是否对称;结膜有无充血,结膜囊有无分泌物,持续溢泪;角膜是否透明呈圆形;瞳孔是否居中、形圆、两眼对称、黑色外观。

(2)光照反应:检查者将手电灯快速移至婴儿眼前照亮瞳孔区,重复多次,两眼分别进行。

9.19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9.19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具体做法----筛查标准:
• • • • • • • 胎龄小于 34 周,体重小于 2000 克(到 32 周时检查) 吸氧、输血、窒息 检查时间: 胎龄 体重 首次检查 复查 大于32周 1500—2000G 出生后4周 1次/周 大于28周 2000—1500 出生后2周 1 次 /周 小于28周 小于700 出生后1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 我国在卫生部发出通知以前,现行的体制 没有能力对早产儿进行特殊的重视,没有 跟踪检查,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治疗失 去意义,而且最终多数致盲。 • 而在发达国家,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大 大降低了发病率,挽救了许多早产儿的视 力。提高了人群的生存质量。
卫生部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通知
病理生理理论
• 明显的动脉氧分压的增高激动了未成熟视网膜血 管的收缩。 • 如果视网膜血管持续收缩会使血管关闭或永久性 的闭塞 。 • 一旦动脉氧分压恢复到正常空气氧分压时,内皮 细胞开始从闭塞血管末端的残留的组织中增生。 所以停止吸氧时易发生ROP。 • 广泛的视网膜血管增生导致出血,纤维增殖。
治疗原则
• 1. 对3区的1期、2期病变定期随诊; 2. 对阈值前病变(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 2期+,3期,3期+)密切观察病情; 3. 对阈值病变(1区和2区的3期+病变连 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行间接 眼底镜下光凝或冷凝治疗; 4. 对4期和5期病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 近年来,美、日等国对该病早期用激光治 疗、晚期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方法治疗,手 术成功率(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仅在40% 至50%之间,我国在此领域仅是刚刚起步。
发病机理
• 有些人认为新生儿护理箱中的光线也在ROP中起 重要作用。 • 光线影响视网膜代谢的改变 • 光的毒性对视网膜细胞水平的损伤 • 自由基 • 但有人认为光线无作用。 • 氧的浓度

助产名词解释之欧阳家百创编

助产名词解释之欧阳家百创编

助产名词解释欧阳家百(2021.03.07)巨大胎儿: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成为巨大胎儿。

妊娠合并糖尿病(GDM):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糖尿病。

扁平骨盆:骶耻内径小于18cm均小骨盆:骨盆各个面均小于正常骨盆2cm或更多前不均倾:枕横位入盆,前顶骨先嵌入,矢状缝偏后,程前不均倾。

后不均倾:枕横位入盆,后顶骨先嵌入,矢状缝,偏前,称后不均倾。

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

急产:总产程少于2小时。

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2h,经产妇>1h.(采用分娩镇痛的产妇初产大于3h,经产大于2h)产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

协调性宫缩乏力:又称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力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正常而频率以及强度减弱。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又称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多见于初产妇,临床表现为子宫收缩力的极性倒置。

,宫缩的兴奋点不是起源于两侧宫角。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当子宫出现不协调性收缩时,子宫壁某部肌肉在各相关原因下呈痉挛性不协调性子宫收缩所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持续性枕后位:在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部持续位于母体骨盆后方,于分娩后期仍然不能向前旋转,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

胎头高直位:胎头以不屈不伸的位置衔接入盆,其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一致,大小囟门分别位于骨盆入口前后径两端。

不均倾势:以枕横位入盆,胎头侧屈使其两顶部依次入盆,呈不均倾势入盆。

跨耻症阳性:产妇排空膀胱,仰卧,两腿伸直,检查者将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将浮动的胎头向骨盆腔推压,胎头高于耻骨联合表面,表示明显头盆不称。

忽略性横位:临产后随着宫缩加强,迫使胎肩下降,胎肩及一小部分胸廓被挤入盆腔内,胎体折叠弯曲,颈部被拉长,先露侧胎儿上肩脱出于阴道外,但胎头和躯干的大部分挤叠于骨盆入口上方,形成嵌顿性肩先露或者忽略性横位。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

3、新生儿疾病筛查诊疗规范之欧阳家百创编

3、新生儿疾病筛查诊疗规范之欧阳家百创编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欧阳家百(2021.03.07)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一)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二)采血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信息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一)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本机构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五)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

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

(六)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七)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采血者,应当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八)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当协助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九)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

三、血片采集步骤(一)血片采集人员清洗双手并佩戴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儿童视力筛查与眼保健之欧阳术创编

儿童视力筛查与眼保健之欧阳术创编

儿童视力筛查与眼保健儿童视力筛查的目的1、通过定期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了解儿童视力发育程度,筛查出视力不良和屈光偏离的儿童。

2、早期发现弱视、斜视和其他眼发育的先天异常,早期干预。

3、消除不利于儿童眼睛发育的环境因素,从小预防近视。

儿童视力筛查对象与要求1、对象: 7岁以下儿童(含流动人口)。

2、要求:儿童在3岁以前筛查1次,3岁至7岁以内每年筛查1次。

对筛查未通过或可疑的患儿,年龄在3岁以内者在6个月进行复筛,年龄在3岁以上者在3个月内进行复筛。

儿童视力筛查的方式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筛查,或携带筛查仪器到儿童相对集中的医疗机构或幼托机构进行儿童视力筛查。

儿童视力筛查的设备1、视力筛查仪(屈光筛查设备):主要用于7岁以下儿童屈光异常的筛查。

2、儿童图形视力表灯:主要用于3岁-4岁以内儿童视力异常的筛查。

3、国际标准视力表灯:主要用于4岁以上儿童视力异常的筛查。

4、眼位检查设备:遮眼板、聚光手电筒或其它眼位检查设备。

儿童视力筛查的流程1、知情同意。

筛查前向儿童家长告之儿童视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征得儿童家长的同意。

2、筛查操作。

具体筛查操作方法按每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要求进行。

3、结果登记。

对每位接受筛查儿童的双眼筛查结果做好登记,签署筛查人员姓名,并将筛查情况在儿童系统管理登记本上作简要记录。

4、结果告知。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告知监护人筛查结果的方式,同时对筛查结果异常儿童提出医学指导意见。

儿童视力筛查内容和结果判断一、询问询问家长儿童视觉行为的发育情况和有无异常现象。

如:看东西皱眉、眯眼、向前凑和歪头等现象。

记录:询问到的异常现象。

二、观察: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眼部、眼位有无异常现象。

记录: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三、视力检查(1)视觉发育行为检查:不同年龄儿童视觉发育行为(2)视力检查❖选择观看法1岁半以前。

检测卡由不同空间频率、对比度大于90%的黑白条纹和与它对应的并列、形状大小同等的、宽度等同于黑白条纹板平均亮度的灰板组成。

早产儿视网膜病128例筛查及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128例筛查及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128例筛查及分析
刘晓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
【年(卷),期】2010(002)033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与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28例早产儿进行筛查及分析.结果 :128例早产儿中有23例发生了ROP.占17.97%,男15例,女8例.结论 :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长时间吸氧是ROP形成的高危因素.应及时对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尽可能控制形成ROP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ROP的发生率.
【总页数】1页(P252)
【作者】刘晓
【作者单位】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广东,阳江,529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203例筛查结果分析
2.768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分析
3.福州地区617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与危险因素分析
4.520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分析
5.61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
张巍;李惠玲;尹红;黎晓新
【期刊名称】《中国医刊》
【年(卷),期】2004(039)010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 urity, ROP)发病特点及筛查策略,促进ROP筛查的开展.方法对象为74例胎龄<35周早产儿,于生后4周使用间接检验镜观察视网膜血管情况,诊断方法为国际通用的ROP诊断方法.结果74例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11.4%,早产、低出生体重多发,氧疗可能增加ROP的发生.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病率高,应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早产儿进行ROP 筛查是促进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必要手段.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张巍;李惠玲;尹红;黎晓新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科,北京,100026;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北京,100065;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北京,10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2
【相关文献】
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前口服母乳对筛查引起的疼痛有减缓作用 [J], 杨飞;周慧萍;郑芸
2.县级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流程建设分析 [J], 樊江波;陈兰;应继东;刘维锋;李颖洁
3.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现状 [J], 姜海涛;李国仁
4.白噪声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疼痛的效果 [J], 任向芳;顾卓颖;杨梅;李磊;王自珍
5.重庆大足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致病因素分析及筛查策略研究 [J], 刘莉;赵德胜;苏晓锋;唐敬巧;陈辑;梁兴才;冯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2014)》
欧阳家百(2021.03.07)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2014年12月第50卷第12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曾在发达国家早期就已出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ROP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出生孕周和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ROP防治的工作进程,但目前ROP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ROP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出生孕周+ 出生后周数)32周,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
作,减少ROP致盲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重新修订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供临床应用。

一、疾病定义、分区和分期、专业术语
1.定义: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2.病变分区:按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图1):
Ⅰ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
倍为半径画圆;
Ⅱ区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Ⅰ区之后的环状区域;
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Ⅰ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3.病变分期: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图2~7):
(1) 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
图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期眼底像
(2) 2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
图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期眼底像,
可见分界线隆起呈嵴状
(3) 3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阈值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7周;
图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期眼底像,
可见嵴上出现新生血管
(4) 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根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4A期无黄斑脱离,4B期黄斑脱离;
图5早产儿视网膜病变4A期眼底像,
可见周边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图6早产儿视
网膜病变4B期眼
底像,为图5患
儿3周后,可见
周边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
(5)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病变晚期前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眼球萎缩等。

图7早产儿视网膜病变5期眼底像,可见视网膜全脱离
4.专业术语
(1)附加病变(plus disease):指后极部至少2个象限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严重的附加病变还包括虹膜血管充血或扩张(图8)、瞳孔散大困难(瞳孔强直),玻璃体可有混浊。

附加病变提示活动期病变的严重性。

存在附加病变时用“+”表示,在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加写“+”,如3期+;
图8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附加病变)
眼部外观,可见虹膜新生血管
(2)阈值病变(threshold disease):Ⅰ区或Ⅱ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至少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

阈值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7周;
(3)阈值前病变(pre-threshold disease):指存在明显ROP病变但尚未达到阈值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1型阈值前病变”和“2型阈值前病变”。

1型阈值前病变包括Ⅰ区伴有附加病变的任何一期病变、Ⅰ区不伴附加病变的3期病变、Ⅱ区的2期+或3期+病变(图9);
2型阈值前病变包括Ⅰ区不伴附加病变的1期或2期病变,Ⅱ区不伴附加病变的3期病变。

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6周;图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I型阈值前病变)
右眼眼底像,可见Ⅱ区2+病变
(4)急进型后极部ROP(aggressive posterior ROP,AP-ROP):发生在后极部,通常位于Ⅰ区,进展迅速、常累及4个象限,病变平坦,嵴可不明显,血管短路不仅发生于视网膜有血管和无血管交界处,也可发生于视网膜内;病变可不按典型的1至3期的发展规律进展,严重的“附加病变”,曾称为“Rush”病,常发生在极低体重的早产儿(图10)。

图10急进型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底像
二、筛查指南
2004年的指南颁布后,我国ROP有所控制,但出生体重和孕周尚无本质改善,故新的筛查标准仍维持2004年的标准。

1.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的筛查标准:
(1)对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2)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

2.筛查起始时间: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

3.干预时间:确诊阈值病变或Ⅰ型阈值前病变后,应尽可能在72h内接受治疗,无治疗条件要迅速转诊。

4.筛查人员要求:检查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师进行。

5.筛查方法:检查时要适当散大瞳孔,推荐使用间接检眼镜进行检查,也可用广角眼底照相机筛查。

检查可以联合巩膜压迫法进行,至少检查2次。

6.筛查间隔期:
(1)Ⅰ区无ROP,1期或2期ROP每周检查1次;
(2)Ⅰ区退行ROP,可以1~2周检查1次;
(3)Ⅱ区2期或3期病变,可以每周检查1次;
(4)Ⅱ区1期病变,可以1~2周检查1次;
(5)Ⅱ区1期或无ROP,或Ⅲ区1期、2期,可以2~3周随诊。

7.终止检查的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
(1)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个视乳头直径);
(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Ⅲ区;
(3)视网膜病变退行。

通讯作者:黎晓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视觉损伤与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