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做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做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婴儿期的疾病,通常发生在孕龄不足32周、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身上。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婴儿的眼球未完全发育,导致视网膜发生病变。
如果该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
本文将讨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方法、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方法1.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可靠方法之一。
该检查需要在眼科医生或专业机构进行,一般推荐在出生后的第2-3周进行首次检查,然后每1-2周进行一次复查,直到视网膜病变稳定或消失。
检查过程中,医生将用一种叫做“眼底镜”的仪器来观察婴儿的眼底,查看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
2.眼球超声眼球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眼球内部情况,包括视网膜、玻璃体和晶状体等。
该检查通常用于评估早产儿是否存在眼前段异常,如晶状体脱位和玻璃体出血等情况。
二、治疗方法1.观察与随访对于大多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疾病早期及时干预。
对于早期病变,医生通常会建议仔细观察和随访,不进行任何干预,因为有很高的可能性病变会自行消失。
2.激光治疗对于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激光治疗。
该治疗方法采用一种叫做“光凝剂”的设备,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用来杀死视网膜周围的异常血管和细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激光治疗通常在2-3周内完成,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眼底镜检查。
3.手术治疗对于极少数情况下的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已经切除的视网膜部分,然后在视网膜上覆盖一种叫做“硅油”的物质,以保护视网膜。
手术后需要长期随访和治疗。
三、注意事项1.定期眼底检查对于早产儿,一定要在出生后尽快进行眼底检查。
出现就诊难、门诊人多、医生荒等情形时,家长和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争取就诊机会,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2.遵医嘱治疗对于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一定要遵守,按时就医、按处方用药、坚持随访等,以保证治疗效果。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
随着我国围生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抢救成功率提高,ROP的出生率也随之提高。
急需开展ROP的筛查。
二、筛查标准(2004年04月27日卫生部发布)1、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3、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
4、检查时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生进行。
三、临床体征1、ROP的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1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2区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2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3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进展的危险性越大。
2、病变严重程度分为5期: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期平均发生在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脊样改变;3期发生在平均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脊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发生在平均36周,阈值病变发生在平均37周;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 ,A无黄斑脱离;B黄斑脱离。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Plus”病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存在“Plus”病时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写“+”,如3期+。
“阈值前ROP”,表示病变将迅速进展,需缩短复查间隔,密切观察病情,包括: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2期+,3期,3期+。
阈值病变包括:1区和2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最新筛查指南
Ⅲ期(ROP Ⅲ )
临床分期
Ⅳ期
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 向后极部发展; Ⅳa期无黄斑脱离, Ⅳb期黄斑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
Ⅳa期(ROP Ⅳa期)
extrafoveal
Ⅳb期(ROP Ⅳb期)
foveal
临床分期
Ⅴ期
视网膜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常成漏斗型。此期有关 反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导致晶状体后纤维膜。病变晚期前 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眼球萎缩等。
3.贫血和输血 4.代谢性酸中毒:持续时间越长,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生率越高。 5.呼吸暂停:反复呼吸暂停早产儿ROP发生率越高。 6.感染: 7.PaO2过低:可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导致视网膜血管缺血。 8.基因差异及种族
发病机制
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过程
视网膜由2个血管床提供营养: 外周-脉络膜循环(GA20周发育完成) 内侧-视网膜循环(GA20周开始发育—早期无血管)
早产儿视网膜病
(retinopHale Waihona Puke thy of prematurity)
2020/7/1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
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 疾病。
是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在发育过程中出现新生血管和 纤维增生所致的病变,多见于低出生体重、低孕周的早 产儿,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是早产 儿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同时也是目前儿童致盲的首位原 因。1
纤维化增生侵入玻璃体致渗出、出血、 挛缩,随之导致视网膜褶和剥离、黄斑异 位和瘢痕化、视力急剧下降。
临床表现
分区
Ⅰ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 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 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
什么时间进行视网膜检查?
第1次检查时间:所有出生<37周的早产儿或者出生体重<2500g的 低体重儿都要进行视网膜筛查,筛查的时间间隔为1-3周,一直到 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正常才结束。
如何进行视网膜检查?
间接检眼镜
眼底照相机
如何进行视网膜检查?
如何进行视网膜检查?
间接检眼镜
如何进行视网膜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病率
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的易感性有差异,但 与出生时无血管视网膜的比例有关。在出 生时体重< 1千克的新生儿中,ROP发生率 为47%至80%,严重的ROP发生率为21% 至4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病因
ROP 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 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 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出 生孕周和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2004 年 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 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 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 ROP 防治的工作 进程,但目前 ROP 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请在此插入次标题
小儿眼病的特殊性
视网膜筛查仪的潜能
早产儿视网膜病 变
儿童角膜、虹 膜、角膜疾病筛 查
视网膜筛查仪的潜能
视网膜筛查仪的潜能
视网膜筛查可阻止的悲剧
最好的预防ROP 致盲的方法就是 适当的筛查!
我院新生儿 科
视网膜筛查病源
门诊
寻找病源
视网膜发育异常
ROP的1-5期图片:
视网膜发育异常
ROP各期模式图:
视网膜发育异常
如果从侧面看,它是这样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婴幼儿失明 主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因早产,造成 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不完整,严重时会导 致视网膜缺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过度表达造成血管新生,而新生 之血管拉牵视网膜会造成视网膜剥离,严 重时会导致病人失明。是儿童致盲的主要 疾病之一。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 发生率可达60%~80%。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修订版)解读
对平均胎龄为26周的早产儿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显示,用
mL/L,10~20
ROP分类标准 2005年ICROP进行了修订。2“,在原来3区5期和附加病
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和强调了以下概念:(1)前Plus病:介于 正常眼底血管形态和Plus病眼底血管形态之间的一种病变状 态,血管迂曲、扩张程度未达到Plus病程度,但较正常血管迂 曲、扩张,可视为Plus病的早期表现,进一步发展即可成为Plus 病。可与分期同时诊断,如2期并前Plus病。(2)急进性后极 部ROP(AP—ROP):为一种少见、进展迅速严重ROP病变,多见 于胎龄、体质量较低的极不成熟儿,预后较差;治疗不及时,可很 快进展至5期。此种病变多见于后极部1区,少数也见于后极 部2区,4个象限均可见病变,动静脉难以辨别,Plus表现明显, 但l~3期分期界限常不明显。对AP—ROP应予以高度重视,并 早期治疗。在本次指南修订中,按照ICROP,也对相应内容进行 了增补,旨在强化对Plus病变及AP—ROP的高度警惕,减少不必
Science)指出,对32周以
下早产儿,采取空气和纯氧进行复苏均是不合适的,可能导致
低氧或高氧情况,应该依据血氧饱和度情况采用30%~90%吸 入氧体积分数,如果无空氧混合设施,则应该选择空气复苏。1…。 国际新生儿复苏项目发布的2010年早产儿指南中,亦认为对早 产儿采取空气或纯氧复苏不合适,可能导致血氧饱和度过高或 过低,应视SaO:调节不同供氧体积分数,并推荐SaO:初始时应 为60%,并在出生后10 min达到90%的目标值。1“。我国2004 版指南中,建议初始吸入氧体积分数400 mL/L左右,该体积分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怎么样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怎么样的早产儿视网膜病一旦发生,进展会很快,最终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绝大多数发生于早产儿,这时我们就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对于这种情况还是预防为主,发病的概率不是很高但是父母也要提高警惕,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怎么样的呢?一、ROP的筛查方法早产儿在生后2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定期眼底检查。
患儿检查前1h使用5g/L托吡卡胺和5g/L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美多丽)点双眼,1滴/次,15min 1次,共2次。
瞳孔充分散大后,用5g/L盐酸丙美卡因(爱尔凯因)进行表麻后在暗室内检查。
早产儿呈仰卧位,儿童开睑器开睑,用RetCamⅡ[1]系统按照先右眼后左眼,先后极部视盘、黄斑,后颞侧、上方、鼻侧和下方的顺序依次进行详细的视网膜检查,并拍摄视网膜照片,并根据1984年的国际标准(ICROP),将视网膜病变分为1~5期。
对ROP病例每周同样方法检查1次,直至矫正胎龄44周,而后每月检查1次,随访半年;对于3期以上病例及早行激光或手术治疗;对未出现ROP者每周检查1次,直至矫正胎龄44周。
二、治疗该病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很窄,因此应对37周以下早产儿出生后及时检查,对高危者应每周检查。
在第2~3期可行激光或冷冻治疗,凝固无血管区。
第4~5期,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
三、预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力的预后,以活动期病情严重程度及纤维膜残存范围的大小而异。
能在活动期第1~2阶段自行停止者视力无太大损害;虽有纤维膜残留,而未累及黄斑部者亦可保留较好视力。
当纤维膜形成为4~5度时,视力高度不良。
四、预防对早儿严格限制用氧,是惟一的有效预防措施,除非因发绀而有生命危险时,才可以给以40%浓度的氧,时间亦不宜太长。
此外,维生素已早期大剂量应用也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
及早发现,及时施行冷凝或激光光凝,有阻止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成功报导。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GA28~32周——视觉系统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工作,代谢 活动需要供养。
GA32周——可检测到视觉反应。
孕龄(gestational age,GA),用于指子宫内胎儿年龄。出生时停止使用。
正常视网膜发育的自然过程
眼后段有脉络膜和视网膜两套血液供应系统,脉络膜血液 供应外层视网膜,而内层视网膜则由是视网膜循环供应。
GA28周前,光感受器外节还不活跃,整个视网膜代谢需要 很少,营养需要也低,可以通过脉络膜循环扩散完成。
但GA28~32周,视觉形成开始,光感受器暗电流激活,外节 活动性增加,代谢需求增加。就到了视网膜循环必须出现 的时候。
最早能存活的早产儿是GA22~24周。所以ROP不会影响脉络 膜血管发育,而对视网膜循环的发育影响却很大。
偶见足月儿 无护理下出血 高加索人种
ROP发生率越高;吸氧时间越长, ROP的发生率越高。)
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动脉导管未闭
低出生率
败血症
胎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急剧升 脑室出血
高
多巴胺
母体贫血
多胎儿
早产胎龄<32W
发病率
2012年ROP的发生率为15.84%;且胎龄越小,ROP 发生率越高。
病因机制
早产儿在出生时,由胎盘氧合作用转为肺氧合作用。胎儿 循环也发生了转变。氧饱和度由混合静脉血水平上升到动供氧气吸入,促进氧转运。
视网膜血管化应该在子宫以混合静脉血供为特征的低氧条 件下才能正常进行。
视网膜需低氧状态 的血管化
上肢及身体一起固定,头部略后仰,取两块纱块置于患儿两侧外眦角外 侧,双手四指固定患儿头部两侧,预防眼泪水及粘弹剂流入耳内,双手 拇指固定患儿的下巴,双前臂固定患儿身体。然后用开睑器将眼睑分开 (注意每例一眼一只专用新生儿开睑器)。 用间接眼底镜和屈光度20~30D的透镜或广角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检查。 (按照仪器设备要求,擦拭仪器表面(不接触患儿眼部部分),接触患 儿眼部接触镜部分,每次用毕,使用75%酒精消毒后,再用无菌生理盐 水冲洗风干。) 检查中,注意观察早产儿状态,如面色是否发绀,呼吸是否乎稳,口唇 颜色是否红润,哭声有无异常变化,心率(可触摸颈动脉)有无异常变化, 有无药物全身副反应,过敏反应等。如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处置。检查 过程最好在护理人员、新生儿医生、眼科医生的共同协作下完成,应同 时监测生命体征,以防止发生眼心反射所致的心动过缓。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最新版】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为指导医务人员规范开展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抢救及相关诊疗工作,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提高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生存质量,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儿科学、围产医学、新生儿重症监护、眼科等专业的专家,就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拟定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供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遵照执行。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的抢救存活率不断提高,许多在原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成活的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得以存活。
但是,一些由于早产儿器官发育不全和医疗救治措施干预引发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已成为高收入国家儿童致盲的首位原因。
这一问题引起国内外医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卫生部要求,在《指南》执行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早产儿抢救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培训,重点加强对产科、儿科和眼科专业医务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按照《指南》要求,正确应用早产儿抢救措施,早期识别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降低致盲率。
医疗机构之间要建立转诊制度。
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要提高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加强对早产儿的随诊,要及时指引早产儿到具备诊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或治疗。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执行《指南》有关情况的指导和监督,重点加强对产科、儿科和眼科医务人员掌握《指南》情况及医疗机构落实转诊制度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附件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一些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等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手册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杳手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Screening examination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是指对特定早产儿进行眼底视网膜检查,以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0P)。
小胎龄早产儿ROP发生率比较高,一旦发生ROP,致盲率比较高,大部分国家建立了ROP筛查制度。
筛查对象1、我国规定的筛查标准为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美国筛查标准为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OOg加拿大筛查标准为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W1250g.52、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病情危重需心肺支持,或新生儿科主治医生认为有高危因素,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
禁忌症无禁忌症。
筛查起始时间1、首次筛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
2、美国儿科学会和眼科学会对出生胎龄、生后日龄、矫正胎龄和ROP初筛的关系总结,见表2-14。
表2-14 根据出生胎龄决定首次筛查的时机操作前准备1、患儿准备助手轻扶患儿头部和躯干,适度制动。
检查前0. 5-1小时每隔10分钟双眼各滴1滴扩瞳药水,共3次。
选择患儿不哭时滴药,以防药水被稀释而降低扩瞳效果。
检查前1小时内勿喂奶,以免呕吐乳汁吸入。
2、器械准备间接检眼镜和屈光度25D或28D的透镜,或广角眼底数码照相机;开睑器,巩膜压迫器,0.2%环喷托酯和1%去氧肾上腺素(扩瞳),0.5%丙氧苯卡因(眼球表面麻醉),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3、操作者资质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师.4、助手新生儿科医生、护士操作方法1、检查患儿生命体征2、患儿体位:仰卧位3、间接检眼镜检查:检查前半小时充分扩瞳,检查时用一滴0.5%丙氧苯卡因麻醉眼球表面,然后用开睑器将眼睑分开,结合用巩膜压迫器以观察巩膜及周边视网膜。
对于高危R0P患儿采取治疗或终止筛查前,应由资深眼科专家进行至少一次间接检眼镜检查。
新生儿科视网膜病变筛查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科视网膜病变筛查制度及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制度概述1.1 目的: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新生儿视网膜病变,保障新生儿视力健康,制定了新生儿科视网膜病变筛查制度。
小儿眼底筛查
第9页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中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
国家及制订 时间 中国() 美国()
英国(1995)
加拿大()
日本(1994)
德国(1995)
出生体重(克)
<
≤1500 ≤1500 ≤1500 <1251 ≤1500
分别遮盖双眼,遮盖后小儿表现平静一侧眼视 力应低于遮盖后小儿哭闹并用手抓取眼罩一侧
眼视力,同时可能存在弱视
主导眼观察法
对斜视患儿,观察其斜视性质,如交 替性或单眼性等,单眼性斜视提醒斜
视眼视力低下。
婴幼儿视力 定性检验
眼底检验: 对早期发觉视力异常含有主要意义 是当前筛查弱视主要方法
拣豆法
在小儿半径33 cm视野范围内摆放大小不等种子颗粒, 观察别遮盖双眼后,小儿拣回种子颗粒大小差异。视 力正常眼注视时拣回种子颗粒应小于视力异常眼。
小儿眼底筛查
第24页
弱视筛查
美国
岁、5岁 •常规筛查弱视
•建立完善弱视筛查和随访体系
•我国当前尚无相关法律和法规 •大多从3 岁开始 •婴幼儿视力检验和弱视筛查尚不 完善
小儿眼底筛查
赵堪兴等.中华眼科杂志.;38(8):449-451.
第25页
弱视筛查
遮盖法
小儿眼底筛查
小儿眼底筛查
第1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 发生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视网膜异常增殖性疾病 ➢ 斜视、弱视,甚至视网膜脱离造成永久性失明 ➢ ROP是当前造成小儿失明主要原因 ➢ 在世界范围内ROP占儿童致盲率5% ~8% ➢ 及时筛查和治疗对预防ROP致盲至关主要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早产儿视网膜病・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制定(2004年5月) 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 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一些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2 thy of prematurity,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2pul2 monary dysplasia,BPD)等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ROP 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不规范用氧是重要的原因。
胎龄、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随着我国新生儿抢救水平的提高,使原来不能成活的早产儿存活下来,ROP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在发达国家,ROP是小儿致盲的主要眼疾,最早出现在纠正胎龄(孕周+出生后周数)32周,阈值病变大约出现在纠正胎龄37周,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尽量减少ROP的发生,中华医学会特制定《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供临床应用。
早产儿治疗用氧一、给氧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mm Hg或经皮氧饱和度(T cSO2)<85%者。
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50~80mm Hg,或T cSO290%~95%。
二、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1.头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用于有轻度呼吸窘迫的患儿。
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开始时可试用40%左右的氧,10~20分钟后根据PaO2或TcSO2调整。
如需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40%)才能维持PaO2稳定时,应考虑采用辅助呼吸。
2.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 P):早期应用可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发生瘢痕增生,视网膜血管保持不正 常生长状态,并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 导致视网膜脱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我国在卫生部发出通知以前,现行的体制没有能力 对早产儿进行特殊的重视,没有跟踪检பைடு நூலகம்,发现时 已经处于晚期,治疗失去意义,而且最终多数致盲。 而在发达国家,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大大降低了 发病率,挽救了许多早产儿的视力。提高了人群的 生存质量。
异常血管、纤维增生、玻璃体视网膜牵引、 虹膜红 变、
发病机理
RLF一直被人认为是一种发育性眼病 1951年 Campbell首先报道高浓度的氧与RLF的发病 有关 不久全世界都开始注意氧和 RLF 的关系并得到证实。 随后随机的、多中心的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 RLF 与 旧概念中给氧疗法治疗有直接的关系。
白瞳
体征
其他体征
低视力 近视眼 斜视 格子样变性 视网膜脱离
检查
1250克新生儿、4-6周检查 2 .5%Phenylephrine 0.5-1%Tropicamide 2.5Homatropine 其他低体重儿 6-10周检查
(4.5%)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
临床描述
分区——病变范围 距视盘的距离、前后距离 分级——病变程度 外观、形态 时钟 部位
PLUS病——异常血液循环的建立
后极部动脉、静脉迂曲扩张
分区
表示病变的范围 I区后极部30度范围,通过黄斑画圆 II区以鼻侧画圆的范围 III 区II区以外的颞侧区域 分区标准
图:分区
分级
1级
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有平坦的分界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什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对出生体重小于2千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起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眼底筛查是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包括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如果对早产儿及时的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就算是病变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期时只需定期随访,3期是最佳治疗时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治愈;如果错过3期病变可在1-2周内发展到晚期,因此治疗的窗口期通常只有短短的两周,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3期外观没有任何异常,家长发现患儿眼睛外观异常时多数已经是晚期,往往发展到失明的地步了。
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妈妈们应及早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怎么做随着我国新生儿医学诊治水平的进步,低孕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步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威胁早产儿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视网血管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增生,多为双眼发病,轻者可自愈,严重者会因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病变而致盲。
但是随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的进步,宝宝只要能够得到早期治疗是可以治好的,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怎么做呢?第一次眼底检查时间一般为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之后的随访检查应根据第一次检查结果而定。
若双眼无病变或仅有1期病变可隔周复查一次,直到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若有2期病变应每周复查一次,随访过程中若病变好转可每两周检查一次,直至病变完全消退;若出现3期病变应每周复查2~3次;若达到阈值水平应在诊断后72小时内进行冷凝或激光治疗,妈妈们及时重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将早产儿视力的损害降到最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生于低于37周的早产儿普遍面临的一种病症。
它会导致视网膜的异常生长,进而导致视力不良和失明。
ROP的发生率与早产的程度和出生体重有关,越早产、出生体重越低的婴儿发生概率越高。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现1. 定期眼部检查早产儿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医生会进行首次眼部检查。
之后,医生需要每2-4周对患儿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便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期检查非常重要,因为ROP通常在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发生。
2. 病史和出生信息医生需要获取患儿的出生信息,包括出生时的体重、孕周、是否有低氧症等高危因素,以便评估患病风险。
同时,还需了解患儿的家族史和母亲的孕期疾病或用药史等。
3. 视网膜图像的分析医生需要对患儿的视网膜进行定期摄影,记录视网膜的生长和血管的出现情况。
视网膜图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1. 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可以切断异常生长的血管,从而防止它们进一步扩张和破裂。
这种治疗主要用于ROP的中度到重度病变。
2. 维生素E治疗维生素E可以抗氧化,防止自由基在视网膜中对细胞和血管的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E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保护作用。
但是,需要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其疗效。
3.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早产儿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视网膜发生炎症和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但是,该疗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定期复查和持续监测。
因为ROP的发展和治疗需要反复观察和评估,医生需要通过视网膜摄影和眼底检查来判断ROP的程度和情况。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指南
3期
4A期
病变分期
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5)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病变晚期前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 光眼、角膜加病变(plus disease):指后极部至少2个象限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严 重的附加病变还包括虹膜血管充血或扩张、瞳孔散大困难(瞳孔强直),玻璃体可有混 浊。附加病变提示活动期病变的严重性。存在附加病变时用“+”表示,在病变分期的期 数旁加写“+”,如3期+; (2)阈值病变(threshold disease):Ⅰ区或Ⅱ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至少达5个钟 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阈值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7周;
a) Ⅰ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 径画圆;
b) Ⅱ区以视乳头巾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 Ⅰ区之后的环状区域;
c) 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Ⅰ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病变分期
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1) 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 现分界线; (2) 2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
筛查指南
筛查间隔期:
(1)Ⅰ区无ROP,1期或2期ROP每周检查1次; (2)Ⅰ区退行ROP,可以1~2周检查1次; (3)Ⅱ区2期或3期病变,可以每周检查1次; (4)Ⅱ区1期病变,可以1~2周检查1次; (5)Ⅱ区1期或无ROP,或Ⅲ区1期、2期,可以2~3周随诊。
筛查指南
终止检查的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 (1)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个视乳头直径); (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Ⅲ区; (3)视网膜病变退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R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曾在发达国家早期就已出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
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ROP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出生孕周和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ROP防治的工作进程,但目前ROP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ROP最早出现在矫正胎龄(出生孕周+出生后周数)32周,早期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做好ROP的防治工作,减少ROP致盲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重新修订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供临床应用。
一、疾病定义、分区和分期、专业术语
1.定义: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2.病变分区:按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图1):I区是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U区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除去I
区之后的环状区域;Ⅱ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Ⅲ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I区),进展的风险性越大。
3.病变分期: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 5 期(图2-7):
(1)1 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 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
(2)2 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 周(32~40 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
(3)3 期: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 周(32~43 周),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
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 周,阈值病变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7 周;
(4)4 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根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 和B,4A 期无黄斑脱离,4B 期黄斑脱离;
(5)5 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病变晚期前虏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眼球萎缩等。
4.专业术语:
(1)附加病变(plus clisease):指后极部至少2 个象限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严重的附加病变还包括虹膜血管充血或扩张(图8)、瞳孔散大困难(瞳孔强直),玻璃体可有混浊。
附加病变提示活动期病变的严重性。
存在附加病变时用“+”表示,在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加写“+”,如 3 期+;
(2)阈值病变(threshold disease):I 区或Ⅱ区的 3 期+,相邻病变连续至少达 5 个钟点,或累积达8 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
阈值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7 周;
(3)阈值前病变(prethreshold disease):指存在明显ROP 病变但尚未达到阈值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l 型阈值前病变”和“2 型阂值前病变”。
1 型阈值前病变包括I 区伴有附加病变的任何一期病变、I 区不伴附加病变的3 期病变、Ⅱ区的
2 期+ 或
3 期+ 病变(图9);2 型阈值前病变包括I 区不伴附加病变的l 期或2 期病变,Ⅱ区不伴附加病变的 3 期病变。
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在矫正胎龄36 周;
(4)急进型后极部ROP(aggressive posterior ROP,AP-ROP):发生在后极部,通常位于I 区,进展迅速、常累及4 个象限,病变平坦,嵴可不明显,血管短路不仅发生于视网膜有血管和无血管交界处,也可发生于视网膜内;病变可不按典型的1 至 3 期的发展规律进展,严重的“附加病变”,曾称为“Rush”病,常发生在极低体重的早产儿(图10)。
二、筛查指南
2004年的指南颁布后,我国ROP有所控制,但出生体重和孕周尚无本质改善,故新的筛查标准
仍维持2004年的标准。
1.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的筛查标准:(1)对出生体重<2 000 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
2.筛查起始时间: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
3.干预时间:确诊阈值病变或1型阈值前病变后,应尽可能在72 h内接受治疗,无治疗条件要迅速转诊。
4.筛查人员要求:检查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师进行。
5.筛查方法:检查时要适当散大瞳孔,推荐使用间接检眼镜进行检查,也可用广角眼底照相机筛查。
检查可以联合巩膜压迫法进行,至少检查2次。
6.筛查间隔期:(1)I区无ROP,1期或2期ROP每周检查1次;(2)I区退行ROP,可以1~2周检查1次;(3)Ⅱ区2期或3期病变,可以每周检查1次;(4)Ⅱ区1期病变,可以1~2周检查1次;(5)Ⅱ区1期或无ROP,或Ⅲ区1期、2期,可以2~3周随诊。
7.终止检查的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1)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个视乳头直径);(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Ⅲ区;(3)视网膜病变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