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工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现代化工.-2004,24(6).-56~59 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热解条件对废弃轮胎热解产品产量的影响、热解的产物分析及其应用、废弃轮胎中硫的迁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反应温度是轮胎热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热解后一般得到质量分数为10%~30%的气体、38%~55%的油相产物及37%~38%的固相产物,这些产物均具有较高的热值,可作为燃料。此外,还可以分离回收液相中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化学物质。参32(郭强摘)TQ 336.1

200503301

轮胎橡胶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及分析〔刊〕/何燕,马连湘…(华中科技大学)∥橡胶工业.-2004,51(6).-366~368 用稳态法测量205/75R 15轮胎各部位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轮胎不同部位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该试验所研究的20~80℃温度范围内,二者呈线性关系,另外,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图2表1参6(赵玉中摘)TQ 336.41

200503302

耐混合有机溶剂低硬度白色印染胶辊的研制〔刊〕/李莉,张瑞造…(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橡胶工业.-2004,51(6).-358~359

探讨耐混合有机溶剂(环己酮/甲苯/丙酮混合液)低硬度白色印染胶辊的制品。胶辊主体材料为EPD M,补强填充体系为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钛白粉(并用比30/15/10)并用

体系,硫化体系为低硫高促体系,防老剂为防老剂RD 。胶料在密炼机中混炼,胶辊在硫化罐中硫化。产品具有色泽稳定,耐混合有机溶剂性能好、硬度低、弹性好及成本低等特点。图1表2(赵玉中摘)T Q336.7

200503303

彩电显像管橡胶楔子的研制〔刊〕/林修勇(温州国工实业有

限公司)∥橡胶工业.-2004,51(6).-352~354

介绍彩色显像管橡胶楔子的胶料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胶料用主体材料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补强剂为沉淀法白炭黑、阻燃剂为氢氧化铝、硫化剂为双25的配合。硫化采用高温二段硫化工艺制备的橡胶楔子具有绝缘、阻燃、耐热老化性能好和无污染的特点表3(赵玉中摘)T Q337

200503304

天然胶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的研究〔刊〕/耿继文(安徽中键塑胶公司)∥特种橡胶制品.-2004,25(3).-25~26

浸渍制品是胶乳制品的一个大类,手套是主要产品。该文对用化学方法制备的天然胶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进行研究。采用天然胶乳产品干胶含量60%的高氨天然胶乳。制备方法为熟成胶乳※浸胶乳※预置※浸起皱剂※干燥※脱模※漂洗※硫化干燥※冷却※裁片。其表面起皱的工艺因素有增稠剂和预干燥程度等。采用矿物油+胶凝剂起皱体系可解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难题。表3(刘家琏摘)

7.化学纤维工业

TQ 340.1

200503305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纤维领域的应用〔刊〕/刘爱学,孟令辉…(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3~46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纤维制备、染色、改性以及回收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这些领域的特点和优势。超临界二氧化碳用于合成纤维染色作用显著,技术成熟,应加强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图2表1参23(周卫东摘)TQ 340.472

200503306

涤纶短纤维油剂的润湿性研究〔刊〕/戴伊萍,杨毓莹…(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公司)∥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9~21

分析了涤纶短纤维生产中3种上油方式对油剂润湿性的要求以及影响油剂润湿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喷淋上油对油剂润湿性要求最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越长,润湿性越差;聚氧乙烯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性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加而降低,醇醚与酚醚的润湿性一致,而胺醚的润湿性则相对较低。研制了适合喷淋上油的新型涤纶短纤维油剂,其表面张力小于43mN /m 。图1表4参6(周卫东摘)TQ 342.12

200503307

纺丝环境条件对尼龙66工业丝可纺性的影响〔刊〕康伟峰,刘伟军(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成纤维工业,(3)6 分析了1400dtex /208f 尼龙66工业丝生产过程中纺丝环境条件对可纺性的影响。试验表明,生产现场环境温湿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生产废丝率上升。较佳条件是:纺丝间温度23~25℃,卷绕间温度18~19℃;纺丝间湿度56%~60%,卷绕间湿度65%~66%。(周卫东摘)T Q342.21

200503308

高收缩聚酯纤维收缩过程结构性能研究(英文)〔刊〕/季平(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研究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31~32

应用X -射线衍射、D SC 、声速取向等方法对高收缩聚酯纤维的升温收缩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高收缩聚酯纤维收缩过程的结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高收缩聚酯纤维的热收缩可分为3个转变温度区间,当水温处于纤维的玻璃化转变区以下时,纤维几乎不收缩,在玻璃化转变区,非晶区分子链解取向,纤维在水中发生快速收缩;当温度继续上升,结晶度的变化限制了纤维的收缩。图6(周卫东摘)T Q342.21

200503309

振动法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及其不匀率〔刊〕/张秀芬(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涤纶一厂)∥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59~60

介绍用振动仪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及其不匀率。通过

振动法与烘箱法对比测试,证明振动法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满足准确性要求;对振动法测试的线密度不匀率与通常测试的断面不匀率数据相关性检验,可证明其表征密度不匀率的有效性。表参3(周卫东摘)

33—2005年第3期 中国石化文摘/.-200427.-1

2

TQ 342.21

200503310

改善高粘聚酯流变性能的母粒研制〔刊〕/郭熙桃,赵耀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0~12

以特性粘数为0.9dL /g 的高粘度PET 切片作为母体树脂,加入适量润滑剂,经表面处理的超细无机粉体及其它助剂,通过熔融共混造粒的方法制备高粘度PET 切片纺丝用改性母粒。经纺丝实验表明,添加该母粒5%时,高粘度聚酯的流动性和可纺性有明显改善,纺丝温度比未改性前降低10~20℃,所纺制聚酯单丝的力学性能可满足造纸网用单丝要求,且耐疲劳性大幅提高,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图1表4参6(周卫东摘)TQ 342.21

200503311

载银锌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的制备及应用〔刊〕/侯文生,魏丽乔…(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6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特性,将其作为抗菌剂载体,制成了一种载银锌双组分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研究了提高抗菌剂分散性的方法。结果表明,使用振动磨加分散剂的方法进行分散,可以提高载银锌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在涤纶基体中的分散性;该抗菌剂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96%以上,且抗菌涤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图2表2参4(周卫东摘)TQ 342.3

200503312

AN -VA -MAS 体系与AN -VA 体系两种腈纶生产情况的对比〔刊〕/王克荣(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生产部)∥安徽化工.-2004,30(3).-11~13

通过对聚合物和纤维的主要质量指标以及聚合釜生产能力变化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在腈纶生产中,用A N(丙烯腈)-VA (醋酸乙烯酯)-M AS(甲基丙烯磺酸钠)三元体系的聚合工艺优于AN -VA 的二元体系聚合工艺。该工艺不仅纤维的上色率提高了,且纤维的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图6表4(郭强摘)TQ 342.31

200503313

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对聚丙烯腈纤维黄度的影响〔刊〕/王克荣(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生产部)∥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9~50

分析了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对聚丙烯腈纤维黄度的影响。生产中发现,随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增加,纤维的黄度增大。用回归分析法,得出描述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与聚丙烯腈纤维黄度之间关系的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图1表1参2(周卫东摘)TQ 342.34

200503314

黄豆蛋白改性腈纶的研制〔刊〕/张幼维,赵炯心…(东华大学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7~9

用丙烯腈对黄豆蛋白进行疏水改性后,将其与聚丙烯腈共混纺丝,用常规腈纶的生产工艺纺制吸湿和吸水性良好的黄豆蛋白改性腈纶。用黄豆蛋白质量分数为33%的改性黄豆蛋白与常规聚丙烯腈原液共混纺丝,当黄豆蛋白质量分数

为10%时,获得的改性腈纶断裂强度2.75cN /dtex,断裂伸长率25.4%,回潮率1.7%,保水率8.3%。图3表1参4(周卫东摘)T Q342.49

200503315

开纤处理对海岛纤维织物性能的影响〔刊〕/张黎(仪征化纤公司研究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53~54 对海岛织物进行开纤处理,讨论了开纤工艺的控制及开纤程度对织物染色性能、起绒加工以及手感方面的影响。实践证明,碱浓度和处理时间是开纤工艺的关键,开纤不足或过度,均影响织物的性能。较好的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85~90℃保温15min,升温至110℃作用30~45min 。图2参1(周卫东摘)

T Q342.62

200503316

超细负离子粉末在PP 中分散性的研究〔刊〕/蒋国治,张瑜…(东华大学纤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22~24

用不同偶联剂表面处理环己烷负离子粉末溶胶,通过离心沉降的方法研究表面处理对负离子粉末表面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聚丙烯/负离子粉末共混物的纺丝性能。表明选择单烷氧型钛酸酯类偶联剂质量分数8%时,经过处理后负离子粉末与聚合物基体界面结合状况得到改善,微粒的分散性较好,表面处理效果最好。纺丝时组件压力上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纺丝状况比较稳定。图4参2(周卫东摘)

T Q342.62

200503317

不同粉体对聚丙烯纤维光降解性能的影响〔刊〕/严玉蓉,赵耀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6~18

在加速光老化实验条件下,研究超细二氧化钛、超细氧化锌、抗菌沸石(Z A )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 A )对聚丙烯纤维光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超细氧化锌对基体聚丙烯表现出明显的光屏蔽性能,超细二氧化钛表现出光催化活性,Z A 和EV A 仅作为光滑性填料存在。纤维机械性能的变化可采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拟合指数越大,材料的耐老

化性能越好。红外分析表明:光降解后纤维体系生成大量的

羰基基团,并在红外1700~1800cm -1区域出现宽的吸收

峰。图3表2参7(周卫东摘)T Q342.73

200503318

PBO 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刊〕/张英东,王宣…(华南理工大学)∥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37~39

结合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PBO )纤维分子结构特点和表面特性,综述了PBO 纤维化学法、共聚改性、偶联剂处理、等离子处理、电晕处理和辐射处理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可提高其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开发高性能PBO 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图2参21(周卫东摘)T Q342.742

200503319

大孔活性碳纤维的初探〔刊〕/钱明娟,潘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新型材料,3(6)3~36 以高膨润度值的粘胶纤维为原料,在一定盐溶液的充分浸泡后,以一定工艺,获得大孔型活性碳纤维,试验使用不同

3—化学纤维工业 2005年第3期

.-2004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