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市格局演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避开强秦侵扰,更重 要的是为了进取中原而谋取霸业, 公元前364年,战国时期的魏 惠王迁都开封兴建了著名的大梁 城。
2.黄河----大型引黄水利工程(鸿沟运河)
迁都不久,魏惠王 就组织大批人力在附近开 凿了一条人工运河,即历 史上有名的鸿沟。
魏惠王自荥阳引黄河 水入圃田泽,然后开大沟, 引圃田水东流,经大梁城北 再折,南入颖水,涡河。
战国到北宋是黄河有利于开封城市不断向上发展的时 期。
1.黄河----战国魏大梁城的兴起
开封作为城市, 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 期当属战国时代魏都 大梁城。
大梁
当时的大梁离 黄河比较远,黄河河 道本身又比较稳定。 灾少,其得以发展与 繁荣。
开封周围地势坦荡,一马 平川,河湖密布,水陆交通四通 八达,所谓:“大梁当天下之要, 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 荆湖之运漕”。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 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 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中心。
1、恢复江淮漕运
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整顿朝纲, 改革弊制,在内政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 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 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 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外筑外城。
淮”,扼漕运要冲,而逐步发展成为联系南北漕运的枢纽,成为资用富饶 的水陆都会。借助水运之便开封又渐渐发展起来了。
二、开封之建设
(唐——五代)
进入唐代之后,开封也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唐玄宗天 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 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他 增筑周围达22里的汴州城。后来李希烈叛乱时,靠汴州 城阻叛军数月。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开封
·开封的兴起与衰落
·开封城市公共设施
·开封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
法
一、开封兴起(春秋-汉朝)
仪邑是开封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早的名字,春秋时期,仪 邑城是卫国的一座小城。战国时期的大梁就是在仪邑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魏国为了控制中原, 把都城由山西安邑迁都至仪邑,名为“大梁”。之后的浚仪是 由大梁发展起来的。
北宋时东京城周阔 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 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 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 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 煌的都城。此时的汴京城 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 文化中心,而且是“八荒 争凑,万国咸通”的国际 大都市。开封的繁荣和地 位到了巅峰。
1、漕运便利
北宋东京城商 业经济发展得益于漕 运便利,水陆交通发 达成就其国际大都会。
春秋时期,开封境内还有另外一个城,即“启封城”, 郑国国君郑庄公为向中原扩展,命郑邴在今开封城南朱 仙镇古城村附近筑城,名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 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避其名字中的“启”字之讳,“以 开代启”而改名为开封。
河流,城市的血脉
自开封建城以来,纵观其3000年的发展史,其 数度兴盛、衰落都与一个“水”字脱不了关系。世界上没有 哪个城市象开封一样屡遭水患,仍能一次次崛起,洪水带给 了开封无穷的灾难,把无数的风流故事掩没于地下,却也给 开封带来过无尽的辉煌和繁荣。
“四水贯都” 惠民水、汴河、五丈 河、金水河。
兵民皆赖四河 漕粮为主,汴河作用 最大。
2、扩城修垣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元边轴承四周向外扩大 数里加筑外城。
赵匡胤以兵变多的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后,仍利 用后周的汴梁建都。并在宋神宗间重修外城, 加筑了瓮城和敌楼。
宋徽宗政和六年,又将外城向南扩展里许, 作为御街,这四条 御街的主要干线把全 城街巷串连起来, 纵 横交错,整齐有序。 它们是; 第一条从皇宫正门向 南,经 州桥,通过内 城朱雀门; 第二条从州桥往西, 经过里城的郑 门; 第三条,经州桥往东, 经过里城的宋门;第四 条,从相国 寺前往东 往北,经过里城之封 丘门。
2、始建与修葺城墙
开封城墙始建于唐德宗建中二年。时任永平 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自宋州来汴州,对南 北朝时的汴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筑",这次重 筑又被称之为“筑罗城”。主要是将汴州城的南 壁往南扩充,把汴 河围入城内。贞元十四年 〔798〉董晋接任宣武军节度使后 又增筑了两个 水门,汴州城得以完备。这次重筑之规模是 较大 的,周回达20里155步,它奠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 基础。
北宋东京街道形制
我国古代建城、建都都讲究“中”字,正如《礼记》所云:中庸 之道,不偏谓之中。中者,中间也。按《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 来看,宫城居中,规划方整,全城每面三个城门,大街直通,皇 宫建在城的中间。这是我国古代城池规划与建设的标准,这其中 没有一条斜街。 总的来看,北宋东京城有这五条斜街。从旧曹门到新曹门之间有 南斜街、北斜街、牛行街,这三条都是斜街,都向东北方向倾斜。 在东京城的东南方向,从周桥到大同门之间也有一条斜方向的河, 即是汴河东半段,在它的影响下又出现一条斜街,即是从周桥到 旧宋门又到新宋门之间又是斜街。除此之外在拱宸门外有斜街, 安远门有一条袄庙斜街。
鸿沟水系的开凿促 使开封成为水上交通枢纽,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条鸿 沟,导致了大梁城的第一 次毁灭。
3.黄河----分支通济渠
通济渠的疏浚使开封逐渐成为中原军事重镇和政、经、文中心 秦灭魏,将大梁改置浚仪县,东魏天平元年(534)设梁州,以浚
仪为州治,大梁城繁华不再。北周时,梁州改名汴州。 隋炀帝开通济渠,使其与黄、淮沟通,汴州因“北控燕赵、南通江
五代(除后唐外) 把汴州作为都城, 开封城墙多有整 修,力度最大的, 还是后周柴荣对 开封城的修筑。 除增修外 城外, 对里城(指今日城 墙)主要是将道 路拓宽,里城与 外城的主干道取 直。
三、开封之鼎盛(北宋)
东京
公元960年,赵匡 胤在开封城北发动“陈桥 兵变”,黄袍加身,建立 北宋,定都开封,号东京。
3、城市格局
宋代,开封城墙作为东京 城〔由里城、外城和皇城组 成)之里城,又叫旧城、阙城, 处在皇城外围,为东京城的 第 二道屏障,周长仍为唐李 勉所筑时的20里155步.
城门此 时已达10个,角门 子2个。其中南面三门:中曰 朱雀、东曰 保康、西曰新门 〔崇明门〕;东面二门:南为 丽景〔旧宋门〕、 北为望春 〔旧曹门〕;北面有三门: 中为景龙(旧酸枣门〕、东 为安远(旧封丘门〕、西为天 波〔金水门〕;西面二门:南 为宜 秋〔旧郑门〕、北为阊 阖(梁门〕等。
2.黄河----大型引黄水利工程(鸿沟运河)
迁都不久,魏惠王 就组织大批人力在附近开 凿了一条人工运河,即历 史上有名的鸿沟。
魏惠王自荥阳引黄河 水入圃田泽,然后开大沟, 引圃田水东流,经大梁城北 再折,南入颖水,涡河。
战国到北宋是黄河有利于开封城市不断向上发展的时 期。
1.黄河----战国魏大梁城的兴起
开封作为城市, 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 期当属战国时代魏都 大梁城。
大梁
当时的大梁离 黄河比较远,黄河河 道本身又比较稳定。 灾少,其得以发展与 繁荣。
开封周围地势坦荡,一马 平川,河湖密布,水陆交通四通 八达,所谓:“大梁当天下之要, 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 荆湖之运漕”。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 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 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中心。
1、恢复江淮漕运
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整顿朝纲, 改革弊制,在内政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 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 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 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外筑外城。
淮”,扼漕运要冲,而逐步发展成为联系南北漕运的枢纽,成为资用富饶 的水陆都会。借助水运之便开封又渐渐发展起来了。
二、开封之建设
(唐——五代)
进入唐代之后,开封也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唐玄宗天 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 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他 增筑周围达22里的汴州城。后来李希烈叛乱时,靠汴州 城阻叛军数月。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开封
·开封的兴起与衰落
·开封城市公共设施
·开封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
法
一、开封兴起(春秋-汉朝)
仪邑是开封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早的名字,春秋时期,仪 邑城是卫国的一座小城。战国时期的大梁就是在仪邑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魏国为了控制中原, 把都城由山西安邑迁都至仪邑,名为“大梁”。之后的浚仪是 由大梁发展起来的。
北宋时东京城周阔 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 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 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 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 煌的都城。此时的汴京城 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 文化中心,而且是“八荒 争凑,万国咸通”的国际 大都市。开封的繁荣和地 位到了巅峰。
1、漕运便利
北宋东京城商 业经济发展得益于漕 运便利,水陆交通发 达成就其国际大都会。
春秋时期,开封境内还有另外一个城,即“启封城”, 郑国国君郑庄公为向中原扩展,命郑邴在今开封城南朱 仙镇古城村附近筑城,名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 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避其名字中的“启”字之讳,“以 开代启”而改名为开封。
河流,城市的血脉
自开封建城以来,纵观其3000年的发展史,其 数度兴盛、衰落都与一个“水”字脱不了关系。世界上没有 哪个城市象开封一样屡遭水患,仍能一次次崛起,洪水带给 了开封无穷的灾难,把无数的风流故事掩没于地下,却也给 开封带来过无尽的辉煌和繁荣。
“四水贯都” 惠民水、汴河、五丈 河、金水河。
兵民皆赖四河 漕粮为主,汴河作用 最大。
2、扩城修垣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元边轴承四周向外扩大 数里加筑外城。
赵匡胤以兵变多的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后,仍利 用后周的汴梁建都。并在宋神宗间重修外城, 加筑了瓮城和敌楼。
宋徽宗政和六年,又将外城向南扩展里许, 作为御街,这四条 御街的主要干线把全 城街巷串连起来, 纵 横交错,整齐有序。 它们是; 第一条从皇宫正门向 南,经 州桥,通过内 城朱雀门; 第二条从州桥往西, 经过里城的郑 门; 第三条,经州桥往东, 经过里城的宋门;第四 条,从相国 寺前往东 往北,经过里城之封 丘门。
2、始建与修葺城墙
开封城墙始建于唐德宗建中二年。时任永平 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自宋州来汴州,对南 北朝时的汴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筑",这次重 筑又被称之为“筑罗城”。主要是将汴州城的南 壁往南扩充,把汴 河围入城内。贞元十四年 〔798〉董晋接任宣武军节度使后 又增筑了两个 水门,汴州城得以完备。这次重筑之规模是 较大 的,周回达20里155步,它奠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 基础。
北宋东京街道形制
我国古代建城、建都都讲究“中”字,正如《礼记》所云:中庸 之道,不偏谓之中。中者,中间也。按《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 来看,宫城居中,规划方整,全城每面三个城门,大街直通,皇 宫建在城的中间。这是我国古代城池规划与建设的标准,这其中 没有一条斜街。 总的来看,北宋东京城有这五条斜街。从旧曹门到新曹门之间有 南斜街、北斜街、牛行街,这三条都是斜街,都向东北方向倾斜。 在东京城的东南方向,从周桥到大同门之间也有一条斜方向的河, 即是汴河东半段,在它的影响下又出现一条斜街,即是从周桥到 旧宋门又到新宋门之间又是斜街。除此之外在拱宸门外有斜街, 安远门有一条袄庙斜街。
鸿沟水系的开凿促 使开封成为水上交通枢纽,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条鸿 沟,导致了大梁城的第一 次毁灭。
3.黄河----分支通济渠
通济渠的疏浚使开封逐渐成为中原军事重镇和政、经、文中心 秦灭魏,将大梁改置浚仪县,东魏天平元年(534)设梁州,以浚
仪为州治,大梁城繁华不再。北周时,梁州改名汴州。 隋炀帝开通济渠,使其与黄、淮沟通,汴州因“北控燕赵、南通江
五代(除后唐外) 把汴州作为都城, 开封城墙多有整 修,力度最大的, 还是后周柴荣对 开封城的修筑。 除增修外 城外, 对里城(指今日城 墙)主要是将道 路拓宽,里城与 外城的主干道取 直。
三、开封之鼎盛(北宋)
东京
公元960年,赵匡 胤在开封城北发动“陈桥 兵变”,黄袍加身,建立 北宋,定都开封,号东京。
3、城市格局
宋代,开封城墙作为东京 城〔由里城、外城和皇城组 成)之里城,又叫旧城、阙城, 处在皇城外围,为东京城的 第 二道屏障,周长仍为唐李 勉所筑时的20里155步.
城门此 时已达10个,角门 子2个。其中南面三门:中曰 朱雀、东曰 保康、西曰新门 〔崇明门〕;东面二门:南为 丽景〔旧宋门〕、 北为望春 〔旧曹门〕;北面有三门: 中为景龙(旧酸枣门〕、东 为安远(旧封丘门〕、西为天 波〔金水门〕;西面二门:南 为宜 秋〔旧郑门〕、北为阊 阖(梁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