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范文
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精选五篇)
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精选五篇)第一篇: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北京市全市面积16800平方公里,规划市区基本上由城近郊八个区组成,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有二环、三环、四环及五环(又称公路一环),其中二环内为老城区,面积62平方公里,三环内为建成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北京市总人口1100多万,其中城市人口722万。
另据调查,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和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年平均流动人口总数达350多万。
但是,北京市人口分布极不均匀,70%的常住人口和几乎全部的流动人口集中在不足全市面积10%的规划市区内,造成市区特别是三环以内的市中心区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求”大于“供”的矛盾极为突出。
一、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1、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形态从城市规模的变迁来看,北京市不规则扩张不太明显,战略上的区域规划也并不发达,城市基本上在一个中心以圈团模式发展,市中心还有相当一部分用地属于居住和工业用地。
据统计,80年代初,北京二环路以内的机动车交通量已占全市区机动车交通量的42%。
近年来,这一范围内的人口与建筑规模与日俱增,并且随着城市建设用地以平均每年增加10.73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张,市中心区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三环路附近。
扩展后的中心区,特别是黄金地段地价的不断上涨,使这一地区土地利用形态及开发强度给现有的城市交通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
到2000年,北京三环以内和二环以内道路用地率分别达到21.2%和25.9%,远低于华盛顿、伦敦等世界同类大城市。
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几年北京市政府下大力进行道路建设,特别是1999年打通了平安大街、菜市口南大街;修建了白颐路、三里河东路等一大批主干道;对二、三环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包括改建西直门、大北窑等多座立交桥,封堵了上百个出入口,将二环路和三环路改建为半封闭的快速路,车辆行驶速度可提高30%;四环快速路于去年建成通车,五环公路线也修建了一部分,并完善了环路之间的快速联络线,对22条相关道路进行整治、展宽,打通断头路。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1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摘要: 针对北京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及引起的大气污染和安全问题,结合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提出应重视汽车交通的外部性,认为北京的交通拥堵症结在于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效。
根据汽车交通的群体性特点,采用政府方法来解决城市汽车交通的外部性。
结合国际城市的交通管理措施,建议采取管制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控制机动车数量、出行率及鼓励市民采取公共交通等方面加强对北京市交通的管理。
关键词:交通;外部性;政府方法 2 目录·················································2 引言·················································3 一、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与原因·····················3 1、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3 2、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5 2.1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严重失衡························ 5 2.2城市布局不合理··································5 2.3交通结构发展失衡·································6 2.4交通管理水平与市民守法意识落后····················6 二、北京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性的理论分析················7 1、外部性理论········································7 2、北京交通拥堵的外部成本·····························7 3、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8 4、北京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性的解决途径···················9 三、解决交通拥堵可借鉴的经验及政策建议··············10 1、解决交通拥堵可借鉴的经验···························10 1.1 新加坡拥车证制度·································10 1.2伦敦道路拥堵收费措·······························10 1.3日本“名古屋交通战略”···························11 2、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政策····························11 3 引言: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新北京交通体系研究
新北京交通体系研究全永燊刘小明(1.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53; 2.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100053)摘要:在分析研究北京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研究了北京交通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并提出了北京交通问题存在的症结和交通发展的趋势。
分析了北京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同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特点,提出建立新北京交通体系,明确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提出实现新北京交通体系的战略途径、基本政策和重大举措。
关键词:城市交通;一体化交通体系;交通发展政策;公共交通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Beij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Quan Yongshen, Liu Xiaoming(1. Beij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53, China;2. Bei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ommunication,Beijing 100053, China)Abstract:Transport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in Beijing is facing problems similar problems to those of other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es, but Beijing is also unique. Based on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 syste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Beijing's transport achievements and the lessons left, and analyses the causes of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ransport. It also sets the targets for a New Beij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fulfil the targets, it works out a road map, and defines the main transport policies and action pla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short term schemes.Keywords: urban transport;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olicy;public transit北京市受土地、空间资源的制约,古城风貌保护的严格要求,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检讨历史,转变交通的供给方式,建立“新北京交通体系”,以支持和引导城市的发展。
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北京市的交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因此,了解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改善北京市的交通状况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北京市交通运输的概况,包括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主要交通方式的使用情况以及运输需求的特点等。
其次,重点分析北京市交通运输面临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出行不便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发展。
最后,本文将展望北京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解决当前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对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的全面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提出,可以为北京市交通运输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向。
同时,本文也将深入研究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的交通运输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介绍,包括主要章节的标题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如下所示: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北京市交通运输概况2.2 北京市交通运输问题3. 结论3.1 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前景3.2 对策建议在引言部分之后,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北京市交通运输概况和北京市交通运输问题。
在正文部分分析完交通运输现状后,结论部分给出了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前景以及对策建议。
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北京市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
1.3 目的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探讨北京市的交通运输现状,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前景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交通物流论文
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交通物流论文1.交通现状评述1.1地域范围及性质“大北京地区”是中国的首都圈。
是我国沿海地带目前最为发达的四大产业和城市集聚区之一。
地域范围包括北京和天津二直辖市、以及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
面积16.8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005万人,城市化水平中等,城镇人口占38%。
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520亿元,占全国7.96%。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科技文化教育中心,金融中心。
正在迅速成长为国际大都市。
大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圈,是全国、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联系世界的窗口。
在产业方面北京与天津、唐山和周围的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工业和流通业,其它城市在大北京都市圈中的地位和产业分工各不相同。
京津二市以及周围城市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已经形成一定的经济分工。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分工和协作已经不能适应自身的需要和国家赋予的职能。
必须通过结构合理调整,建立更具活力和整体竞争力的经济体系。
改善交通条件是实现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1.2大北京地区交通体系特征1.2.1交通区位极其重要大北京处于全国交通运输网络的中枢位置。
北京是全国陆路和空中交通中心,天津是华北西北的对外窗口和水陆联运枢纽,天津港是环渤海西岸港口群体的中心港口。
秦皇岛港是重要的能源输出港和大宗散货输出入港,正在建设的黄骅港、京唐港也将成为重要的辅助港口。
北京空港和环渤海西岸港口体系是我国北方广大区域通向世界的主要窗口和海上通道。
1.2.2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本区一直是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地区,经过50年的大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是我国陆路交通网络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陆路交通设施水平较高,铁路与公路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网络。
成为我国陆路网络密度最高的地区。
本区铁路正线里程5751公里,占全国9.2%。
铁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67公里,是全国平均值之4.1倍。
《如何建立综合运输体系5篇》
《如何建立综合运输体系5篇》第一篇:如何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体系四大机遇机遇之一。
将促进中短途客货运输的发展。
甬台温铁路的开通和今后全国高速铁路网的贯通,虽然促进了客货的流通,但由于铁路的线网单一,站点稀少,特别是作为客运专线,其快速列车停靠站点更少,因而,它在为公路运输带来大量中转、接驳的客货运量的同时,也拱手让出了大部分中短途运输的客货源。
机遇之二:将促进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
物流业要发展,重要条件之一是有一个完善的综合运输网络,特别是××市,其物流业之所以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之一是境内没有铁路。
xx年4月,原交通部出台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规划在全国设立19个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其中宁波、××、温州三市各规划设立一个。
沿海一级铁路的开通,既有利于公路运输枢纽功能的发挥,更有利于综合运输网络的完善,有利于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机遇之三。
将促进道路运输业的整合和创新。
甬台温铁路一旦开通,浙东南地区运输业将重新洗牌,特别是××市,原先几乎由道路运输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成为历史。
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由于铁路运输方式参与竞争的力度加大,将进一步增强道路运输业的危机感和实施整合、创新的紧迫感,迫使道路运输业由原来的行业内部竞争为主,变为以与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竞争为主。
机遇之四。
将促进道路旅游客运的发展。
甬台温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沿线有众多国家级风景名胜。
xx年,三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20.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34.6亿元。
超长途班线将被迫退出甬台温铁路的开通,将使甬台温沿线及该地区至南北方向的道路长途、超长途客货运输量骤降,至西部地区的道路客货运输也将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铁路的提速和国家“四纵”、“四横”铁路客运专线网的形成,超长途客运班车终将被迫退出市场。
这一结论决非危言耸听,有以下事实足以证明。
其一,根据设计方案,甬台温铁路到xx年将开行旅客列车44对/日,并逐年增加到2028年的58对/日,旅客列车几乎覆盖了北到北京、南至广州的沿海各主要城市。
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发展建议——基于北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
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发展建议——基于北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李春艳;郭继孚;安志强;赵晖【摘要】综合交通调查是获取城市交通发展规律、预测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很多大城市都形成了定期开展综合交通调查工作的机制.首先,回顾美国、日本、中国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工作现状.其次,结合北京市最新开展的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成果,解析北京市交通需求总量及交通结构的变化特征.最后,从全国交通调查标准制定、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调校以及大数据对传统调查的冲击等方面提出未来综合交通调查工作的发展建议.%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urvey i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to discover urb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s as well as to forecast future trends. Many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ities have es-tablished the mechanism of regularly conducting comprehensive traffic surveys.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the existing work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surveys in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China. Then,by learning Lessons from the 5th Beijing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urve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find-ings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es in travel demand and modes. Finally,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a couple of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 national-wide transportation survey regulation, revising survey data, and contending with the challenges from big data era.【期刊名称】《城市交通》【年(卷),期】2016(014)002【总页数】6页(P29-34)【关键词】综合交通调查;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大数据;北京市【作者】李春艳;郭继孚;安志强;赵晖【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73;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73;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100073;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1城市综合交通调查是围绕城市中人员和货物的流动开展的数据调查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抽样调查被访者一天的出行情况以及出行者的社会属性信息。
北京综合交通体系
北京综合交通体系第135条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与国家首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功能相匹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动态满足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以“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2020年,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主导客运方式,出行的选择性增强,出行效率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交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1)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实施区域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扭转交通结构逐步恶化的趋势,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
(2)突出交通先导政策。
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大发展带的交通引导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发展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构筑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交通枢纽为主体的交通支撑体系。
(3)优化完善中心城路网体系,全面整合既有交通设施资源,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大幅度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
加大路网密度,完善路网“微循环”系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合理确定中心城的土地开发强度与建设规模,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
第136条交通发展指标预计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200万~5500万人次/日。
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第137条交通发展策略(1)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积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优先建设联系新城的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走廊,依托走廊发展新城。
高标准编制新城的道路、公共交通、场站枢纽、交通管理等专项规划。
(2)加强京津冀北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关于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调研报告构建现代综合交交通运输体系不仅是适应现代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是交通自身转型升级,实现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构建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既要有交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对公路路、航道、铁路、航空等交通通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形成水水路、陆路、航空融会贯通的的立体交通网络;又要对相关关交通资源的进行整体规划,,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紧紧密、配合流畅,实现交通运运输效率的最大化,最大可能能地满足所有交通运输需求。
经过“十一五”的大力建建设,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十一五”前相比已有了长足足进步。
公路方面拥有“四纵纵两横”的骨架网络结构。
四四纵为:宁靖盐高速、省道2229、省道231和省道2233;两横为:省道3322和省道333。
同时,我市市还拥有公里的县道和11005公里的农村公路网。
水路路方面全市共有航道53条,,总里程公里。
航道总里程位位列泰州四县市之首,等级航航道里程也位列第一。
这些都都为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提供供了基础性条件,但随着我市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化水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立现代代综合运输体系依然任重而道道远。
一、我市现行交通运运输体系存在的不足一是运运输方式单一,快速通道不畅畅。
我市当前运输方式仍以公公路和水路两种运输方式为主主,作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体系重要构成,铁路与航空运运输基本还属于空白,与这些些外部枢纽的联结度和利用率率都很低;且与高速公路的连连接还存在瓶颈:兴化城区向向东上高速公路约需30分钟钟,向西上高速公路约需1小小时,影响对外沟通效率。
二是内部路网覆盖率和等级级偏低。
我市公路总里程虽然然居泰州四县市首位,但X X X年底我市公路网面积密度为为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度为公里每万人,两项指标均均低于泰州四县市平均水平。
且路网结构以三级公路和四四级公路为主,路网等级配臵臵尚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农村公路,存在技术术等级低、断头路等现象,不不利于形成纵横互通的路网结结构。
谈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合集5篇)
谈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合集5篇)第一篇:谈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谈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谈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发布时间: 2003-6-4作者:秩名摘要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从总体上有效地处理好城市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设施供给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分析当前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症结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交通发展战略大量实践经验表明,任何一项事业要想取得成功,首要的条件是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政策。
当前,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将要进入跨世纪发展新时期,城市化、汽车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条件下,如何从总体上有效地处理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设施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城市交通安全、有序、通畅、方便、经济、高效和生态的综合目标。
制定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从分析北京道路交通现状和问题的症结入手,依据未来的发展需要,确定一个时期的交通战略目标,寻求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和调控模式,选择这一时期道路交通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并在实施中依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控,以保证交通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一、交通现状与症结分析尽管八十年代以来,北京的道路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交通需求与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失衡日趋严重,从而导致大范围的交通拥挤阻塞和城市活动效率每况愈下。
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交通发展失控,道路建设难以适应超常增长的需要近15年来,北京的汽车保有量每年平均递增率超过15%,个别年份甚至接近20%,而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的年平均增加率仅为1.2%和3.7%,致使汽车交通需求, 特别是小汽车交通需求,与市区路网总容量之间的缺口日益扩大。
大量的自行车与汽车交叉混行,亦使拥挤阻塞的程度更加加重。
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下面将从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介绍。
首先,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可总体分为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几个方面。
在公路交通方面,北京市有发达的城市道路网络,包括环城高速、中环路、东西向主干道等,形成了密集的交通网络,但也因此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
铁路交通方面,北京有多条高铁线路和城际铁路,连接了全国各地,为北京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在航空交通方面,北京市有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为北京市的国际交往提供了便利。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北京市有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为市民和游客出行提供了多样选择。
未来,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将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网络覆盖率和通达性,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公路交通方面,将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在铁路交通方面,将继续扩建高铁线路,加强城际铁路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在航空交通方面,将继续提升机场设施和服务水平,拓展国际航线,加强与世界各地的交通联系。
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将继续扩建地铁线路,提高公交运营水平,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总的来说,北京市交通运输现状发展水平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将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北京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
上海、北京、天津综合运输交通体系调研
上海、北京、天津综合运输交通体系调研上海综合运输交通体系——上海交通现状现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上海已经向着国际化的航运中心、经济贸易中心、信息中心逐步发展。
近些年来,上海市的用地逐步从浦西扩展到浦东、从中心区拓展到外围区,并且部分地区已经超出了外环线的范围。
除浦东新区外,中心城内其它地区城市用地主要呈现出向外蔓延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尽管上海近几年道路容量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机动车总量及平均出行距离逐年增长,因此上海道路的交通压力依然很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市的交通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历经八年建设,上海市内环线内的“申”字高架、“三纵三横”主干道网络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满足需要上海市迄今为止已建车行越江设施7 处。
要更快的提高上海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具备一套方便迅捷的城市交通系统。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当前上海的城市交通有三个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第一、公交吸引力下降。
公共交通投入不足,低于城市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甚至是倒退。
完全将公交推向市场,结果导致公交取消月票,票价呈持续上涨的趋势。
第二、道路交通压力大。
高峰时段内环线高架车流处于比较拥挤的状态。
与内环线相比,南北高架部分断面全日流量、高峰小时流量均有较大幅度增加。
但总的来说,南北高架流量呈上升趋势,高峰小时,车流较拥挤,这种情况还有可能恶化。
外围区交通压力日益严重,由于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市中心区居民外迁,使外围区的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外围区的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第三、交通环境不理想。
上海机动车数量的逐年递增,虽然部分车辆使用天然气,但是多数车辆仍使用污染空气的含铅汽油,因此产生的污染呈增长的趋势。
此外,助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的膨胀,加大了交通管理难度,尤其在车况复杂的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率依然很高,交通秩序仍不理想。
解决方案:客运需求很大的现状以及上海的城区道路的实际情况使上海必须把“公共交通优先”作为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的基本政策,同时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共交通为基础的客运网络。
03综合交通体系修改论证报告
综合交通体系修改论证报告*1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41)1.1 发展综述 (41)1.2 对外交通 (41)1.3 城市交通 (45)1.4 小结:值得关注的问题 (48)2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的新特征与新问题 (49)2.1 规划实施以来天津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49)2.2 总体规划不适应的方面 (51)2.3 小结:总体规划需要有针对性的修改 (53)3修改思路和建议 (53)3.1 修改思路 (53)3.2 修改建议 (54)第39 页共17 页第40 页共17 页1总体规划实施评估1.1发展综述总体规划以“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构建各种交通方式转换便捷的‘快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总体目标,以提高综合交通体系整体效率为核心,在充分分析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对接区域交通体系,促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共享,并提出优化城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城市交通体系发展的重点内容。
最后,结合城市发展进程,提出交通基础设施近期建设目标和重点实施项目。
总体规划实施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支撑了天津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1.2对外交通1.2.1港口和内河航运规划(1)总体规划内容1)港口吞吐量预测:202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
2)港口空间布局:实现“一港多区”的空间布局。
东疆港区是保税港;北疆港区以承担集装箱运输为主;南疆港区以承担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为主;海河港区主要为天津市内贸物资运输和海河沿岸企业服务,并具有旅游服务等功能;北塘港区以小批量杂货运输及海上旅游为主;临港工业区港区为海河口南侧规划新辟工业港区。
3)集疏运交通组织:规划铁路规划进港三线、进港四线。
建设天津港南北疆铁路联络线。
实施北塘西站二期改造工程,新建北疆港前编组站和集装箱海铁换装站、扩建南疆港前编组站。
规划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对海滨大道进行扩能改造;拓宽改造杨北公路;改造津沽公路;规划建设蓟塘高速公路。
北京在全国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北京在全国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北京市作为国家交通枢纽的重要性。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最新-大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精品
大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1交通现状评述11地域范围及性质大北京地区是中国的首都圈。
是我国沿海地带目前最为发达的四大产业和城市集聚区之一。
地域范围包括北京和天津二直辖市、以及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
面积168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005万人,城市化水平中等,城镇人口占38。
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6520亿元,占全国796。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科技文化教育中心,金融中心。
正在迅速成长为国际大都市。
大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圈,是全国、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联系世界的窗口。
在产业方面北京与天津、唐山和周围的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工业和流通业,其它城市在大北京都市圈中的地位和产业分工各不相同。
京津二市以及周围城市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已经形成一定的经济分工。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分工和协作已经不能适应自身的需要和国家赋予的职能。
必须通过结构合理调整,建立更具活力和整体竞争力的经济体系。
改善交通条件是实现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12大北京地区交通体系特征121交通区位极其重要大北京处于全国交通运输网络的中枢位置。
北京是全国陆路和空中交通中心,天津是华北西北的对外窗口和水陆联运枢纽,天津港是环渤海西岸港口群体的中心港口。
秦皇岛港是重要的能源输出港和大宗散货输出入港,正在建设的黄骅港、京唐港也将成为重要的辅助港口。
北京空港和环渤海西岸港口体系是我国北方广大区域通向世界的主要窗口和海上通道。
122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本区一直是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地区,经过50年的大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是我国陆路交通网络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陆路交通设施水平较高,铁路与公路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网络。
成为我国陆路网络密度最高的地区。
本区铁路正线里程5751公里,占全国92。
铁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67公里,是全国平均值之41倍。
万人拥有铁路066公里,比全国平均值高31。
结合生产综合计划的内容谈谈北京市交通拥堵
结合生产综合计划的内容谈谈北京市交通拥堵北京市交通拥堵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挑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综合计划。
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优化公共交通网络的计划。
通过增加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的数量,加强线网的覆盖范围和密度,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此外,还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和乘车时间,提高乘客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北京市政府计划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道路的交通承载能力,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还可以建设快速路、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路等交通设施,通过分流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
第三,北京市政府计划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绿色出行工具,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量,降低交通拥堵的程度。
此外,还可以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第四,北京市政府计划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
通过使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水平,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加强交通巡逻和执法力度,规范交通秩序,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交通安全和畅通。
第五,北京市政府计划提倡错时上班和弹性工作制度。
通过鼓励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时间,错时上下班,可以缓解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还可以推广远程办公和共享办公空间,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通需求。
北京市交通拥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来解决。
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以及提倡错时上班和弹性工作制度,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希望北京市政府能够积极落实生产综合计划,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做出更大的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交通体系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日期:2005-04-12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与国家首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功能相匹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动态满足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以“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2020年,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主导客运方式,出行的选择性增强,出行效率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交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1)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实施区域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扭转交通结构逐步恶化的趋势,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
(2)突出交通先导政策。
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大发展带的交通引导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发展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构筑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交通枢纽为主体的交通支撑体系。
(3)优化完善中心城路网体系,全面整合既有交通设施资源,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大幅度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
加大路网密度,完善路网“微循环”系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合理确定中心城的土地开发强度与建设规模,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
交通发展指标预计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200万~5500万人次/日。
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交通发展策略(1)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积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优先建设联系新城的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走廊,依托走廊发展新城。
高标准编制新城的道路、公共交通、场站枢纽、交通管理等专项规划。
(2)加强京津冀北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完善区域航空、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共享。
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良好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引导城市空间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强化京、津之间的交通联系,建设快速交通走廊。
加强北京主要出海通道的建设。
加强北京市域范围内的货运通道建设。
(3)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
加大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加速发展轨道交通和地面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优先确保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用地需要,调整优化公共交通网络结构与布局,改善换乘环境,提高换乘效率。
给予公交车辆充分的道路优先行驶权,深化公共交通运营和管理机制改革,推行公交运营服务特许经营制度。
(4)加强枢纽建设,实现航空、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
改善城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接驳换乘条件,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运营、组织、票制一体化。
(5)以有效的需求管理政策和手段对小汽车交通的使用实施引导与调节。
采取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在中心城中心地区特别是旧城,在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大对小汽车交通的管理力度。
提倡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积极发展驻车换乘。
改革出租汽车运营管理体制,降低出租车空驶率。
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6)道路建设的重点逐步由中心城向中心城以外的地区转移,促进和引导新城的发展。
中心城道路建设的重点由快速路、主干路逐步向次干路、支路转移,提高道路网整体能力和应变能力。
道路建设要为公共交通、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条件。
交通设施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保障交通弱势群体应有的交通权利。
旧城道路建设要服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
(7)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提高全民现代交通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良好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性。
向所有交通参与者和管理者提供动态交通信息,提高交通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减少出行的盲目性。
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大型的、现代化的、具有国际和国内枢纽双重功能的综合性枢纽机场。
继续按计划完成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
根据城市及区域发展的需要,结合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加快京津冀北地区的协调,在区域经济联系的主导方向上,选址建设首都第二机场。
场址建议选择在北京的东南方向或南部。
同时配合选址工作的进展,适时开展与新空港配套的集疏运交通设施建设的规划准备工作。
应与津冀进行沟通与协调,共同对选址方案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和预留。
铁路枢纽北京铁路枢纽现有京山、京九、京广、京原、丰沙、京包、京通、京承、京秦、大秦线10条干线,在既有铁路基础上,规划京沪、京广、京哈客运专线,积极推进京津区域快速铁路的建设。
客运系统按“四主两辅”总体布局,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和北京北站为主要客站,新北京东站(通州)、丰台站为辅助客站,新北京东站(通州)预留发展条件。
北京站与北京西站、北京北站与广安门站间以地下直径线连接。
调整铁路货场布局,逐步将大型铁路货场迁出五环路以外。
区域快速铁路规划和建设作为区域内部高服务水平公共客运交通设施的区域快速铁路交通,加强区域内城市职能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地区、大型客运交通枢纽设施之间的联系。
规划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区域快速铁路网构架,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
公路系统北京市公路网络由国道(主干线)、市道、县道和乡道组成,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接点在五环路上。
规划全市公路网总里程约为22000公里,公路网密度约为1.34公里/平方公里,其中,由国、市道系统组成的干线公路网总长度约为3000公里。
(1)国道系统是国家公路网和战略性快速通道系统的组成部分,由3条国道主干线和8条国道组成。
国道主干线有八达岭高速公路、六环路、京沈高速公路(以上三条高速公路共同组成国道主干线丹拉线G025)、京津塘高速公路(G020)和京石高速公路(G030),规划标准均为高速公路。
国道有京承高速公路(G101)、京哈高速公路(G102)、京济公路(G104、G105)、京开高速公路(G106)、京原公路(G108)、京大公路(G109)、京包公路(G110)和京丰公路(G111),其中京承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京济公路、京开高速公路、京包公路规划为高速公路,京原公路、京大公路、京丰公路规划为一级公路。
(2)市道系统是中心城与新城之间,以及北京与邻近省市之间的主要通道,由1条环线(即五环路)、16条放射线和20条联络线组成。
市道放射线由京承公路、机场高速公路、京平高速公路、京津第二通道4条高速公路和12条一级公路组成。
市道联络线由机场第二通道、机场北线、李天路3条高速公路和17条一级公路组成。
(3)县道和乡道系统是联系新城与重点镇、一般镇之间的地方性道路。
原则上县道系统采用二级和二级以上技术标准,乡道系统采用三级或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公路主枢纽系统(1)公路客运主枢纽。
依托公路客运主枢纽系统,积极发展跨省市与铁路、航空相接驳的公路长途旅客运输。
北京的公路客运主枢纽体系由9个客运枢纽场站所组成。
(2)公路货运主枢纽。
发展专业化、集约化货物运输,依托口岸、航空港、公路及铁路集装箱场站设施以及公路货运主枢纽,构筑北京的物流基地。
北京的公路货运主枢纽体系由6个一级枢纽和5个二级主枢纽构成。
公共交通系统在2020年前初步建成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
(1)轨道交通系统。
由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等多种方式组成的快速轨道交通网将覆盖中心城范围,并连接外围的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等新城。
2020年建成轨道交通线路19条(中心城线路15条,市郊线路4条),运营线路总里程约570公里。
规划并预留轨道交通车辆段30处、停车场20处、大修厂3处。
(2)地面公交客运系统。
按快线、普线、支线三级系统进一步完善地面公交线网结构。
根据客运枢纽和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动态调整优化全市公交线网布局。
在中心城和新城之间建设快速公交走廊,近期内轨道交通建设困难较大的,在走廊上安排大容量地面快速公交线路。
(3)公交场站。
按照保养场、中心站、首末站、到发站四个层次安排公交场站规划用地与建设。
中心城规划保养场10座,中心站44处。
继续改善首末站和到发站的条件。
公交场站设施应与城市的开发和改造同步建设。
(4)公共交通枢纽与换乘。
结合轨道交通车站规划,在客流集中的区域建设公共交通枢纽,中心城规划33处,每个重点新城规划2~3处,其它新城规划1~2处。
改善大型道路交叉口、立交桥等处的公交换乘条件,缩小换乘距离。
(5)控制出租汽车总量,提高服务水平,改变运营管理模式,逐步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
在居住区、大型公共建筑、各类交通枢纽等人流集聚的地区,设置出租汽车候客区。
城市道路系统(1)中心城道路系统仍保持方格网与环路、放射线相结合的布局,路网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
其中,快速路系统由3条环路、17条放射线及2条环路联络线组成。
中心城规划道路总长度约为4760公里,其中干道网总长度为2610公里;支路比例约为45.2%。
道路网密度为4.4公里/平方公里。
道路用地率为16.4%。
中心城道路红线规划宽度(不含旧城):快速路60~80米,主干路40~80米,次干路30~45米,支路20~30米。
道路横断面的布置,要为合理组织行人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交乘降等创造条件;要为轨道交通、过街设施等预留合适的空间;应尽量保留道路中间及两旁树木,改善城市景观。
快速路与道路网中重要道路相交时采用立体交叉,其它路口一般采用平面交叉。
在完善中心城快速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次干路、支路和南北向交通主干线的建设。
(2)结合城市结构调整和新城发展,加快外围新城干线道路网络建设,增加东部、北部道路网密度,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为骨架、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
建立新城与中心城紧密衔接的复合型交通走廊。
重点新城规划快速路系统。
规划新城道路网密度为5~7公里/平方公里,道路用地率大于20%。
(3)保持旧城路网的棋盘式格局和街巷胡同肌理、空间尺度,调整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道路功能、性质和横断面布置,在严格保护旧城内胡同尺度的前提下,实施建设与改造。
停车系统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分区域采用不同的供给标准和收费标准。
在中心城中心地区特别是旧城,根据可能提供的停车位,对机动车拥有和使用实行适度控制。
在道路资源总体不足的状况下,严格控制路上停车。
促进既有停车设施的充分利用。
除严格按规定配建停车位之外,中心城规划布置公用停车场200处左右。
为方便换乘、吸引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积极发展驻车换乘(P+R)系统,中心城规划驻车换乘停车场50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