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知识分享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主观题要点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主观题41.开放系统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43.系统的LI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答:分口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LI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LI标对总LI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答:(1)系统现状说明通过调査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2)弄清关联因素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3)建立概念模型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5)比较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答:(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鉄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上,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厂矿、企业以及人们所提出的运输任务,加速货物和车船的周转,圧缩旅客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47.旅客发送人数答:是指办理客运的车站、港口、航空港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始发的旅客人数.48.货物周转量答: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或一个运输企业在货运工作方面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吨公里.49.客流密度答:一条交通线路或一个运输区段平均每一公里线路所担负的旅客周转量称为客流密度,其单位为人km/km.50.客流分布答:在各个地域之间的旅客交流或在各种交通线路上的流量、流向、旅客构成、旅行距离,即为客流分布.51.固定设备能力答:指在釆用一定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如机车、车辆、船舶、汽车、飞机等)和交通运输组织方法的条件下,一个交通区段或一条交通线(包括航道、航线等)在一定时间内(如一昼夜或一年)所能通过的列车对数(或单方向的列数)、船船、汽车或飞机的数量.52.移动设备能力答:指在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运输组织方法的条件下,山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船舶、汽车、飞机等所决定的,在单位时间内能实现的满载的列车、船船、汽车、飞机数和货物吨救.第二次作业25.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答: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获取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性质,就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26.动态系统答:内部结构参数随时间的函数变化而变化的系统称为动态系统.27.系统相关性的分析以儿元关系为基础?为什么?答:一般以二元关系作为相关性讨论的基础,因为任何多元素都是从二元关系基础上发展的.28.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实体系统是概念系统的形态化,乂是实现概念系统要求的运行体•概念系统是实体系统的"灵魂”,实体系统则是概念系统的"躯壳”.二者既有联系乂有区别, 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实体系统抽象为概念系统,或者使概念系统具体化为实体系统.29.硬系统和软系统有什么区别?答:硬系统乂称为良结构系统,是指偏重工程系统、机理明显的物理系统,一般便于观察,便于用数学模型描述,边界清晰,LI标明确,有较现成的定量方法可以讣算出系统的行为和最佳结果.处理这类系统采用霍尔的系统丄程方法(硬系统方法)非常有效.而软系统乂称为不良结构系统,是指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较难用数学模型描述,往往只能用半定量、半定性或者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处理系统,这类系统难以观测,边界模糊,目标不定.30.系统工程学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系统工程学是涉及到许多学科的边缘科学2.系统工程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3.系统工程学的对象主要是大系统4.系统工程学与自动化密切相关31.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连续性?答: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系统.其连续性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其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包括了集、装、运、卸、散诸环节所组成的生产全过程.旅客运输过程包括进站、上车、运行、到站、出站等过程和环节.在完整的运输过程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出现故障都有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连续性还表现在时间上的连续;这个系统必须全年、全月、全日地运转,而不能发生任何中断,如果发生运输中断,就破坏了运输的正常生产.为此,研究交通运输系统,需要紧紧地抓住连续性的特点.32.交通运输学科包含哪些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分别是什么?答:目前交通运输学科主要有以下4大类分支学科.(1)交通运输法学:研究进行运输活动法律调整的科学.(2)交通运输经济学:研究交通运输部门中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3)交通运输工程学: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建设问题.(4)交通运输学: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管理学.33.货物周转量答:指一定时期内全国或一个运输企业在货运工作方面所完成的货物运输吨公里.34.货物平均运程答:即货物的平均运输距离,表示平均每吨货物运送多少公里.35.经验判定法的预测原理是什么?其适用性如何?答:经验判定法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来进行预测.利用这类方法进行近期预测还是较可靠的,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如进行中长期预测,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专靠经验推倒就不完全符合实际而需采用其他类的预测方法.36.预测中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有什么关系?答:预测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定性分析就不可能对定量分析给予科学解释;而定量分析有助于证明发展趋势的数量指标.37.交通运输供给与一般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什么不同?答:(1)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不便于清楚地研究供给者行为.(2)在交通运输中,供给的一些非货币特征相对于运营者收取的价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3)很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行为导致的结果.38.运输短缺在宏观控制中的有什么作用?答:(1)短缺作为供给约束,制约经济的增长;(2)短缺作为非价格信号影响着运输的投入;(3)运输短缺作为一个局部信号,会引起运输需求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中实现替代或转移.39.为什么说优先建设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是建设和改建整个交通网络的最优策略?答(1)建设一个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联系各大经济区和进出口岸,是执行开放搞活方针,加速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2)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系统的建设符合经济原则.交通运输通道系统集中了高密度流量,在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紧张条件下,优先把通道系统修建好,使一大部分运量处于高速度,高效率的交通运输状况,对缓解我国交通的落后状况意义重大,符合投资少效益高的经济原则.(3)高效率的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对改善国土综合利用,完善产业布局,加速梯度开发,打破封闭型经济,减少流动资金和原材料积压,提高生产效率都有重大意义.(4)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修建,是强化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基础,它将显著提高铁、水、公、航、管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效率,可以广泛采用联运、推广集装箱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使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有一个大突破,获得管理方面的效益.(5)修建国际陆路交通运输通道对缩短欧亚非的运输距离,加强国际交流,加速我国内地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40.请论述交通运输通道与综合运网的关系答:(1)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在形式上的区别是;交通运输通道是联结交通流、客货流的密集带,呈线型结构,一般为双向运输;交通运输网是联结交通流产生地与U的地的交通运输线路与枢纽结合部的点线集合,呈网状结构.(2)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交通运输网按其空间范禺可分为国家交通运输网和地区交通运输网,通道也有如此的层次划分,全国范围的区际通道和地区性的区内通道.两者均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运输需要, II俩种或儿种交通运输方式组成.(3)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的关系密切:交通运输通道构成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联结交通网的主要枢纽集散点,通过与网的联系,形成强大的交通流,亦即通过线网来聚散通道的客货流.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网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以达成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交通运输通道的最高层次便是多功能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性立体通道系统.41.举例说明,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点”、“线”系统能力的协调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必须将“点”系统的能力和“线”系统的能力进行综合平衡,使二者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互相适应,同步发展.(2)应以通道系统对通道的要求运量为LI标,认真分析客、货流的规律,摸清“点”、“线”上各项设备的现有能力,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出改造协调措施,使二者满足通道运量的要求.(3)“点”、“线”系统能力的协调,关键在枢纽、结合部的能力与区间能力的协调•应使"点”系统的能力稍稍大于区间的能力,以保证区间畅通无阻,并适应区间能力大幅度增长的要求.(可自行举例说明)42.交通运输布局答:乂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包括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和航线、航空线及管道等)、站 (包括河港、海港、航空港等)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43.为什么说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大系统?答:交通运输系统具备社会经济大系统的特征: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复杂;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庞大复杂;交通运输系统的信息复杂;交通运输系统采用大系统的控制与协调的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管理是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手段;交通运输系统具有庞大的职工队伍。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总结)
2、系统供给函数:是用来描述由一系列串行或平行的线路 组成的运输系统的 • 在串行系统中,为了从起点到达终点,必须依次使用所有 的设备。 • 在平行系统中,系统是由一些可以被潜在的使用者同时使 用相互替代的设备组成。
第五节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Ss S S1 线路1 线路2 S2 A (a)串行线路 B (b)串行集结 S2 S S1 Ss 流量 A B 线路1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 (一)概念 1、交通运输需求: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旅客和 货物空间移动的需要。 2、交通运输需求量: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下进 行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客货运输量。 3、衡量指标:运量、周转量和交通运输需求结构 交通运输需求结构组成由需求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客货 运输的结构。
3、系统的特征:系统的共性与特性 共性: (1)系统的有序性(层次性):系统往往由多级递阶结构组成。 (凡是系统都有结构对不?) 如:铁路系统相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点(车站)和线(区间的平纵断面)? (大、小系统是相对的)(物理参照物) (2)系统的集合性: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间存在联系,形成结构,这就是 系统的集合性。 一个系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构成系统时,不可少的子系 统成为要素(要素系统)。 如:人作为一个大系统,躯体和各种器官等都是子系统,哪些是要素系统?
第五节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一、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1、供给函数:供给者在市场上以某一价格愿意供给的货物 量。(描述价格和货物量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二、交通运输供给特征
1、运输供给特征的改善有赖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技术 运输系统的技术特征影响它的行为。特别是,系统的 运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技术类型。(能力 和速度) (2)运营策略 用技术来提供运输服务的方式取决于运营者的行为和 目标。
交通运输系统常识
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得要素组成,在一定得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得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得目得而存在得有机集合体。
2、系统得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与整体性。
3、系统得特性:目得性、环境适应性与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得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5、系统分析:就是从系统长远与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与准则得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得各个层次子系统得功能与相互关系,利用定量得方法提供可用得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得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得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得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得六要素:(1)目得(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7、系统分析得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8、系统分析得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9、系统分析得方法论得特点:(1)研究方法上得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得综合化(3)管理得科学化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得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
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得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得目得性(2)就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得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得“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得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引言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交通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交通运输网络分析交通运输网络是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了解各种交通方式的布局、连接情况和运行状况。
道路网络分析道路网络是城市交通运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道路网络,可以了解道路的布局、道路状况和拥堵情况。
同时,还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容量来评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拥堵状况,以便提出改进方案。
公共交通网络分析公共交通网络是城市中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通过分析公共交通网络,可以了解公交路线的覆盖情况、换乘便利性和运行状况。
在分析公共交通网络时,可以考虑不同公交线路之间的联系,以及公交车站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估公交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铁路网络分析铁路网络是长途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铁路网络,可以了解铁路线路的布局、连接情况和运行效率。
在分析铁路网络时,可以关注铁路客流量、列车运行速度和站点间距离,以评估铁路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服务水平。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交通运输需求是指旅客或货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之间的迁移需要。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需求,可以了解人们出行的目的地、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的选择。
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对交通运输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可以了解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需要提供更多交通服务。
产业分布分析产业分布也对交通运输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产业分布,可以了解不同产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和运输方式的选择,以便提供适当的交通服务。
出行时间分析人们的出行时间对交通运输需求有一定影响。
通过分析出行时间的分布规律,可以了解交通流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从而合理安排交通资源,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复习重点梳理与分析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复习重点梳理与分析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
该学科研究的是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体系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
为便于复习,本文将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提供一些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基础理论知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交通流理论、交通运输规划理论等。
在复习中,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以利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整理相关理论知识,形成系统性的概念框架,方便复习和记忆。
二、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与设计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复习相关规划和设计标准、技术规范,了解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还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也是交通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技术熟练度。
三、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交通工程施工管理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复习时,需要重点掌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合同管理、进度控制和质量监督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案例,了解实际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同时,还可以模拟一些施工管理流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交通设备与运输管理交通设备与运输管理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中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关注交通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需要了解运输管理中的调度、配送和运输成本控制等关键要素。
可以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参观相关企业等方式,深入了解交通设备与运输管理的实际运作。
五、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学习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交通法规、运输政策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参与相关政策的讨论和研究,加深对法规与政策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复习重点主要涵盖基础理论、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交通设备与运输管理以及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等方面。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引例:泡茶问题
开水没有,开水壶 要洗,茶壶茶杯要 洗,火已生了,茶 叶也有了,想泡壶 茶喝,怎么办?”
一、问题描述
目标:喝到一碗清新的热茶。
条件:已有一个茶壶、一包好茶叶、 一个燃着的火炉和可用的凉水水源。
其它要求:以最节约资源的方式实现 目标。
研究任务:合理安排各道工序,设计 一个解决泡茶问题的行动计划。
第一讲 系统与系统工程
1.1 系统概念与特征 1.2 系统工程概念及特点 1.3 系统工程方法论 1.4 运输系统工程内涵
1.1 系统概念与特征
你认为什么是系统?
你认为哪些算系统?
这些系统的共同点是什么?
(1)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整体 (2)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整体与环
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 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哲学 系统科学的产生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钱学森)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桥梁 数学 自然辩 历史唯 系统论 认识论 社会论 军事 …
哲学 证法 物主义
哲学
学科 数学
自然 科学
社会 科学
系统 科学
思维 科学
行为 科学
军事 … 科学
基础 科学
Joseph Sussman, Introduction to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oston : Artech House, 2000.
Alexander Kossiakoff, William N. Sweet, Sam Seymour, System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John Wiley & Sons, 2011
交通运输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交通运输的知识点可以提高我们的出行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本文将总结一些与交通运输相关的知识点,包括交通工具、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等方面。
一、交通工具1. 汽车:汽车是目前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
它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并且具备一定载重能力。
汽车通过内燃机驱动轮胎,通过公路网络进行行驶。
2. 自行车:自行车是一种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
它环保节能,并且适用于短距离出行。
自行车可以通过人脚踏蹬链条驱动骑行。
3. 公交车:公交车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
它可以承载大量乘客,并且设有固定线路和站点。
乘坐公交车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
4. 地铁:地铁是城市中一种快速、大容量的交通工具。
它在地下通道中行驶,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并且减少日常交通事故风险。
二、交通规则1. 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标志。
红灯表示停车,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准备停车。
遵守交通信号灯可以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事故发生。
2. 交通标志:交通标志是指示道路交通规则和指引方向的标志。
例如,禁止停车、限速标志和道路指示标志等。
遵守交通标志可以确保安全行驶。
3. 交通行驶方向:车辆通行应遵循右侧通行原则,除非设有特殊标志或道路交通规则另有规定。
保持正确的行驶方向可以避免交通混乱和事故。
4. 车道划分:道路通常划分为不同的车道,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车辆应该按照自身类型选择合适的车道,并遵守车道划分规则。
三、交通安全1. 安全带:安全带是车辆乘坐者的重要防护装置。
乘坐车辆时应系好安全带以保护自身安全。
驾驶员也要确保乘客正确使用安全带。
2. 酒驾和超速:酒驾和超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驾会影响驾驶者的判断能力,超速则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我们要绝对杜绝酒驾和超速行为。
3. 保持车辆状态:定期维护车辆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和安全行驶的重要措施。
交通运输系统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发展、社会交流和个人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交通运输系统的类型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分为陆上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和空中交通运输三种类型。
1. 陆上交通运输陆上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道路运输是指通过公路(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主要包括汽车运输、客运和货运。
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是一种快捷、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
2. 水上交通运输水上交通运输主要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
海运是指通过海洋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内河运输是指通过内河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
水上交通运输具有运力大、节约能源等优点,是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重要交通方式。
3. 空中交通运输空中交通运输是指通过航空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主要包括民航和货运航空。
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航程远、运力大等优点,是国际旅游业和国际贸易的重要交通方式。
二、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 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交通运输系统主要以人力、畜力为动力,交通方式简单,运输工具简陋,交通能力有限,交通费用高,交通运输效率低。
2.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交通运输系统主要以蒸汽机、燃油机为动力,交通方式多样化,运输工具和设备逐渐现代化,交通能力增加,交通费用降低,交通运输效率提高。
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的交通运输系统主要以电力、核能为动力,交通方式高度发达,运输工具和设备高度现代化,交通能力达到最大,交通费用低廉,交通运输效率极高。
交通运输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全国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 保障国家安全交通运输系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它能够保障国家的物资供给,人员运输,军队部署等,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四章
4. 交通水体污染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1. 铁路运输与环境
2. 公路运输环境
3. 水上运输与环境 4. 航空运输与环境 5. 管道运输与环境 三、交通运输环境政策
四、交通运输与自然环境保护
第五节 交通运输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
一、各主要运输方式的安全分析 1. 铁路运输与安全 2. 公路交通与安全 3. 水路运输技术设备与安全
二、公路运输系统 1. 公路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 2. 公路运输需求预测 3. 公路网络布局
三、水路运输系统 1. 水路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 2. 水路运输系统的组成 3. 水路运输系统规划
4. 水路运输系统综合评价
四、航空运输系统 1. 航空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 2. 航空运输系统的组成 3. 航空运输系统规划
五、管道运输系统
1. 管道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 2. 管道运输系统规划 3. 管道运输系统线路布局
六、综合运输系统 1. 综合运输系统的含义 2. 综合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3. 综合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
第四节 交通运输系统与环境
一、交通公害 1. 大气污染 2. 交通噪声 3. 交通振动
4. 交通运输系统采用大系统的控制和协调的理论与方
法
三、交通运输系统的独特性 1. 交通运输系统的连续性 2. 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复杂性 3. 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4. 交通运输系统的动态性
四、交通运输系统的 功能与目标
第二节 交通运输系统结构
一、交通运输系统中运输方式结构 1. 并联结构
2. 串联结构
4. 航空运输安全
二、系统安全的方法与对策 1. 铁路安全防范措施 2. 道路交通中减少交通事故的战略措施 3. 水上救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讲义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系统的定义与属性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概念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和基本的概念。
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
辩证唯物主义体现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统一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的科学;从思辨到定性到定量。
一、系统的定义对系统要领的一般认识——系统意识由若干环节组成的链状事物,环环相扣,由此及彼的链状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认识系统的链和环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1、认识对象系统的全部组成环节;2、认识这些环节联结部分的形成和特点。
系统意识——思考、研究、探索和处理某一事物时,要有意识地把它看成一个系统,明确链-环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二、系统的属性1、目的性——系统具有明确赋予的、预期的目标。
2、集合性——组成系统的元素是多个,至少有二个。
3、相关性——系统组成的元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4、阶层性——系统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分解成子系统。
5、整体性——任何一个元素离开整体功能就失去意义。
6、环境适应性——适应环境系统变化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第二节系统的分类、结构与功能一、系统的分类1、按自然属性分类:自然系统——自然界自然生成的一切物质和现象。
人造系统——为了生存和发展应用自然规律构造的系统。
2、按属性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的形态化。
概念系统——实体系统的“灵魂”。
3、按运动属性分类:动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静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4、按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交通运输学重点知识总结
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运载工具、站场、线路、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设施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2、交通运输产品:核心产品:运输产品的核心内容就整个运输产业而言,就是满足顾客需要的位移形式产品:运输行业通常用位移载体的外在特征加以展现,将位移核心产品转变为可感知的形式产品,以便于顾客判断和评估所提供的效用和利益程度的大小和好坏附加产品:顾客在购买位移产品时说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如售前服务售后服务、提供运输信息服务以及各种延伸服务3、运输需求的概念:指运输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购买的运输产品的数量,因此运输需求是运输需要和购买能力的有机统一,运输需求并不等于运输需要4、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非物质性和无形性、广泛性、派生性、多样性、波动性、可替代性5、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运价水平、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因素、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生产力和城市组团布局、产品商品化率及就地加工程度、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人口数量及结构、旅游业发展状况6、运输需求弹性:指在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发生一定范围的变化后,运输需求对其反应的灵敏程度(灵敏程度用运输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衡量)Ed=Q/Z Ed运输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系数值Z运价Q运输需求量7、交通运输需求变动的一般规律:波动的上升性,波动的差别性,需求与供给的不一致性。
8、交通运量预测方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运输市场调查法、德尔菲法、类推法)9、运输服务的基本特征:运输服务的公共性、运输产品的特殊性、服务的准公费服务性10、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个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又称为交通流量或流量11、起讫点调查(OD调查)是指在某一起点到终点之间调查人和车的出行方向,以了解其发生和终止,获得车种,荷载种类,交通方向和交通量等资料,主要目的是为预测远景交通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和道路设计提供参数。
最新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
系统分析重点第一章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系统功能以满足系统目标为要求,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内部属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和整体性。
2.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调查、比较”或“学习”,寻求可行的满意解。
3.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时间维: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实施4.软硬系统方法论的特点及异同点异:(1)应用领域: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2)基本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由时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3)核心内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优化分析,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侧重于比较学习。
同:(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3)都注重程序及阶段,都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研究第二章1.系统分析的概念在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的基础调查、收集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3.系统分析的要素(1)目标:这是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要依据(2)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边界后,调查相关资料,掌握系统设计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
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3)替代方案:在系统分析中,实现同一目的的多种手段被称为替代方案。
这些方案必须是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势,能够进行对比的。
交通运输重点知识总结助你备考考研交通运输1
交通运输重点知识总结助你备考考研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也是考研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内容。
了解交通运输的重点知识对于备考考研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中的几个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交通运输分类交通运输可以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四种类型。
1. 公路运输:指通过道路进行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
2. 铁路运输:指以铁路作为基础设施进行的运输方式,具有高运载能力和较快的速度。
3. 水路运输:指以水路为媒介进行的运输方式,可以分为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4. 航空运输:指以空中为媒介进行的运输方式,具有快速、安全等特点。
理解这些基本的交通运输分类对于备考考研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运输方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二、交通运输管理与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与规划是交通运输专业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基础。
1. 交通运输管理:指对交通运输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活动。
包括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等方面。
2. 交通运输规划:指根据特定的交通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
包括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等。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交通运输管理与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交通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交通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交通运输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1. 交通运输网络设计:指根据实际需求和交通规划,设计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
包括路网设计、铁路线路设计等方面。
2. 交通运输网络优化:指对现有的交通运输网络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
包括交通信号优化、路径规划等方面。
了解交通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备考考研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四、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交通运输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六章
二、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的形成 1.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内部形成各自系统的综合交通 运输能力
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能力的协调
3. 国际交通运输通道系统接口的协调 4. 调整和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组织
三、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的协调 1.“点”系统的协调 2.“线”系统的协调
3.“点”、“线”系统能力的协调
2. 按照完成交通运输任务进行分析
三、交通运输通道的层次分析 1. 交通运输通道中的“点”与“线” 2. 交通运输通道与交通运输线路的关系
3. 交通运输通道与综合运网的关系
4. 交通运输通道的优化
第三节 交通运输通道能力的协调
一、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的概念 1. 固定设备能力 2. 移动设备能力
3. 运送能力
第六章
交通运输通道系统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交通运输通道的基本概念
一、交通运输通道的概念 二、交通运输通道的功能 三、建设交通运输通道的必要性
第二节 交通运输通道主载体的 结构层次分析
一、交通运输通道的类型 1.国际通道
2. 区际通道 3. 区内通道
二、交通运输通道的结构分析 1. 按照交通运输系统内部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分析
四、交通运输通道的扩能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
交通运输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有支付能力的旅客与货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需求结构的内容:需求的空间分布、需求的时间分布、需求的客货结构。
运输供给: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可能的运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数量。
运输供给的特点:运输产品不可储存性、运输供给的整体性、运输供给不平衡性、部分可替代性、运输生产的时空差异性、运输供给的外部性。
影响运输供给的主要因素:经济,政治、政策,技术。
影响货运需求价格弹性:货物价值、货物季节性市场状况、资源分布工业布局、具体运输方式线路方向。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运输成本、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考察时间的长短。
客货运量预测方法:定性、定量(指数平滑、线性回归、时间趋势外推法、投入产出法、产运系数法)区域经济: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随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以区内外经济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区域交通:在某一区域由承担其客货运输任务的各种运输设备、资源、人员及相应的组织管理构成的整体。
系统工程: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的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方法。
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调试更新系统分析:建模、预测、优化、仿真、评价有关方面定性定量为选择最优或满意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
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基本方法。
系统分析要素: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价决策环境分析意义:系统分析资料来源问题来源环境提供外部约束系统评价基础目标分析目的:论证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层次性一致性获得目标分析结果目标集结构分析:系统目的功能认识要素集分析相关性分析阶层性整体性交通运输经济意义:促进分工、大工业规模经济实现在经济发展中起突出作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现代社会生存基础构成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现代工业先驱改变资源分配降低物价现代运输业的多种属性运输化: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工业化和大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交通运输系统结构:运输方式设备运输网生产布局:物质生产部门空间分布组合形式区域间经济联系运输布局:线路站土木建筑相关技术设备运输工具组成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运输布局主要内容:历史现状分析规律方法方案运输布局影响因素:经济自然技术社会生态环境原则:满足经济发展要求与生产布局人口布局适应科学客货运量预测为基础因地制宜考虑自然条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城市规划结合政治国防需要步骤:确定目标分析约束条件建立布局模型模型优化选择方案评价调查研究内容:运输需求现状经济发展规划运输方式发展规划规划:一定范围总体战略部署根据经济发展要求具体条件综合比较确定发展方向地域空间分布规划任务:查明现状需求分析确定发展方向拟定规模选择各运输方式适用地区进行合理组织分布规划目的:改进运输系统建立内部分配资源的标准通道形成因素:地理地区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工业户人口分布经济活动政策城市化进程需要通道功能意义:运输网骨干完善综合运输网,各种方式协调发展大交通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投资少效益高通道选择应考虑:运输方式选择与分工线路能力的适应性新建改扩建比较选择通道系统能力形成:运输方式内部综合运输能力运输方式间能力协调国际借口通道能力协调组织管理与设备协调枢纽系统特征:功能目标统一性构成结构复杂环境关系密切子系统要素协调是重要内容子系统发展不平衡自组织自适应枢纽配置原则:服从路网布局规划枢纽内运输方式协调优势发挥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其他。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概论复习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一、概述:1、现代化交通运输的五种运输方式及其经济技术特征:水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投资省;劳动效率高;航速低。
铁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较低;适应强;安全性好;列车运行速度较高;能耗小;环境污染小。
公路运输:技术经营性能指标好;货损货差小,安全性、舒适性不断提高;送达快;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
航空运输:高科技性;高速性;高度的机动灵活性;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运输成本高。
管道运输:运量大;占用土地少;投资少,自动化水平高,运营费用低。
2、运输量:在一定运输供给条件下所能实现的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量;3、干线网的六横七纵:六横: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丹东—沈阳—北京—包头—兰州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渲关连云港—郑州—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上海—武汉—重庆—成都;上海—杭州—南昌—株洲—贵阳—昆明七纵: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广州;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北京—阜阳—九江—南昌—深圳—九龙;大同—太原—焦作—枝城—柳州——湛江;安康—重庆—贵阳—柳州—南宁—友谊;宝鸡—成都—昆明;4、联合运输系统:概念:联合运输系统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工具组成,在两地之间对托运人所托运的货物,采用单一费率或联合计费,并且共同承担运送责任的运输服务系统。
组织形式:1、公路与铁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背载运输或驼背运输;2、公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船背运输;3、公路与航空的联合运输,也称作鸟背运输;4、铁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也称作车—船运输;5、货船与驳船的联合运输。
二、铁路:1、铁路运输能力:1、铁路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铁路运输能力是A通过能力(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内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大数(以对/天为单位))和B输送能力(一年内单方向所能完成的运输量,即货物的吨数)的总和。
(完整版)交通系统工程重点整理
1.系统的特征和要求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或改造事物的过程中,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根据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类事物就被看成为一个系统。
系统的特征: 1 整体性。
系统整体性要求使各要素形成整体,构成系统,以获得更多、更大的功能。
在认识和改造系统的时候,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全局考虑,从系统、要素、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求系统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各要素的结合要保持合理,注意从提高整体功能的角度去提高和协调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的基本质量是提高系统整体效能的基础,但在提高要素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与系统的协调。
2 相关性。
系统的相关性要求努力建立起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合理关系,以消除各要素相互间的盲目联系和无效行动,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内耗”,提高系统整体运行的效果。
3 目的性。
系统目的性要求明确系统功能,从而进一步确定系统结构。
4 环境适应性。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明确系统存在的条件,想方设法创造有利条件,保证系统的生存发展。
2.交通系统的特性交通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特点,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1 整体性体现在由人、车、道路、设施、管理组成的综合整体; 2 相关性体现在交通系统内部各系统之间是有机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 3 目的性表现为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空间活动条件; 4 环境适应性表现为交通系统处于社会环境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交通系统还具有的特性: 1 开放性。
交通系统是开放系统,它的服务时间、地点和路线不需要事先申请,也没人事先掌握这些信息,因而它的管理难度比较大。
2 高度随机性。
交通系统使用者在使用交通系统的时间上和方式上的高度随机,使得城市交通系统在供求关系的调节上往往难以摆脱被动和滞后的局面。
3 可控性。
无论是交通源、流的产生及其时空分布,还是交通流向和路径的选择,以及交通方式的构成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可控性。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至四讲)
第三节 系统环境分析
一、系统环境分析的意义
1、问题的来源 2、系统分析的资料来源 3、环境提供外部约束 4、系统评价的基础
二、环境因素的分类 1、物理和技术环境
事物属性所产生的联系而构成的因素以及处理问题 中的方法性因素。 ① 现存系统
新系统与现存系统的并存性和协调性 改进或新建系统的数据来源 现存系统指标是改进、新建系统评价的基础 利用现存系统推广新技术 ② 技术标准 遵循效能性标准,对系统分析和设计具有约束作用。
间的关系,建立方案的模型。 6 根据方案费用的多少和效果优劣,找出最优方案。
1、目标(目的)
系统的总目标,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 要求:必要的、有根据的、可行的
2、调查、收集资料 3、替代方案
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劣,能进行 对比的方案.
4、指标
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
③ 科技发展因素 是否? 有可用的科技成果或新的发明出现 是否? 有新的加工技术或工艺方法出现 是否? 有新的维修、安装、操作方法出现
④ 自然环境 包括地理、矿产资源、气象、生态关系等。 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 线路港站的布局; 线路港站的建设标准、投资; 运营成本。
2、经济和经营管理环境
影响系统经营状态和经济过程的因素 ① 外部组织机构 ② 政策(政府、企业内部) ③ 政府作用 ④ 经营管理活动
三、系统相关性分析
相关关系描述:空间结构、排列顺序、时间序列、 数量比例、信息传递方式、组织形式、操作程序等。
以二元关系为基础,用0-1矩阵表示。
四、系统阶层性分析
1、内容:阶层数、层间关系、层内要素数量、要 素分布等。 2、解决的问题:
系统分层及各层组成,规模合理性。 合理性表现: 传递物质信息能量的效率、质量、费用; 功能单元的合理结合和归属问题。
(完整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单选题和多选题1 系统的整体性是什么任何一个元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元素之间的联系、作用以及阶层分布也不能离开整体的协调去考虑。
脱离了整体性,元素的机能和元素间的作用以及层次分布便失去了意义。
系统的整体性应保证在给定的目标下,使系统元素集、元素的关系集以及其阶层结构的整体结合效果为最大。
2 系统的思想核心是什么(系统科学的发展)把系统环境作为一个外部环境,系统的输入和目标作为子系统,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建立转换过程的系统。
3 系统工程是怎么样的一门学科由于通信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基础,形成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理科学、现代数学的最优化的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按照系统开发的程序与方法去研究和建造最优系统的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
4 系统结构分析的核心是什么找出系统构成表征方面的规律,即系统应具备的合理结构规律。
5 在综合运输的组织和管理中,综合管理和协调的重点是什么1 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2 地区间各运输方式的协调3 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4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的协调5 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6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取决于什么货物发送量,货物发送吨数,货物周转量,货物平均运程。
7 均衡运价是怎么样随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均衡交通量将增加很多,新的均衡运价则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原来的均衡运价。
8 交通运输通道可以分为哪几类1 国际通道2 区际通道3 区内通道9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承担哪些交通流1 区内流2 区际流3 国际流4 中转流10 我国高速公路应该采用怎么样最合理的收费系统世界各国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通常有 4 中制式:均一式,开放式,封闭式和混合式。
我国采用的是封闭式收费系统。
11 系统工程的方法具体包括哪些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方法、系统仿真方法、系统预测方法、和系统决策方法等。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总结 西南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总结一、交通运输系统为什么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P19交通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是社会再生产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与其他工业相比交通运输系统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即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交通运输的产品并不是实物产品,而是实体和信息的位移。
交通运输业的效益主要发生在系统之外。
作为一个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否则很难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但交通运输系统的职能是为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服务的,其外部的效益远远超过系统内部的效益。
交通运输系统具有社会经济大系统的特征:功能复杂结构庞大复杂信息复杂采用大系统的控制与协调的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管理是交通运输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庞大的职工队伍二、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交通及客货运输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
生产的扩大与人们经济活动的增多必然产生对交通运输服务的更大需求,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同步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全国的交通运输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发展阶段,结构变化对经济生活各领域的影响将是持久而深刻的。
技术进步对公路运输需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道路设施和运输工具技术结构的提高会进一步刺激社会对公路运输的需求。
由于公路网的日益完善和中短途运输需求的增加,公路货运在总货运量中的比重将会有所上升。
对客运而言,方便快捷的公路运输的份额将保持稳定,而铁路运输将有所下降。
运输中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刺激社会对公路运输的需求。
其次,科技进步也不断改变着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合理范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结构的调整,精细、高值产品和鲜活易腐等货物的增加,提高了对运输时效和质量的要求。
三、分析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试论解决对策。
拥挤原因1.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强,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小分类中,我国属于最低的一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2017
系统分析重点
第一章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以满足系统目标为要求,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内部属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和整体性。
2.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
“调查、比较”或“学习”,寻求可行的满意解。
3.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
时间维: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实施
4.软硬系统方法论的特点及异同点
异:
(1)应用领域: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
(2)基本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由时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
(3)核心内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优化分析,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侧重于比较学习。
同:
(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3)都注重程序及阶段,都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研究
第二章
1.系统分析的概念
在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的基础
调查、收集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3.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这是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边界后,调查相关资料,掌握系统设计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
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3)替代方案:在系统分析中,实现同一目的的多种手段被称为替代方案。
这些方案必须是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势,能够进行对比的。
(4)指标:包括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等指标。
(5)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6)评价标准: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以供决策者选用。
4.系统分析的评价标准
5.系统环境分析的意义
(1)系统分析的资料来源
(2)问题的来源
(3)环境提供外部约束
(4)系统评价的基础
6.系统结构分析的内容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的关系
(2)系统要素集的分析
(3)系统相关性的分析
(4)系统阶层性的分析
(5)系统整体性的分析
(6)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
7.ISM法、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
第三章
1.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连续性
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
2.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控制模式P47
(1)递阶控制系统
(2)分布式控制系统
(3)分散控制系统
3.运输网线路功能结构分类及各自含义P53
(1)骨干线路
(2)开发线路
(3)给养线路
(4)腹地线路
(5)企业线路
4.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
含义:
是对单一方式的运输体系而言,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合理布局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首先是在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其次,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基于其本身要求联系起来的。
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1)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
(2)地区间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
(3)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
(4)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的协调
(5)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
第四章
1.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1)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首要因素
(2)自然条件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3)技术条件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
(4)旅游资源分布对交通运输布局也有重要影响
2.交通运输规划的具体内容
(1)确定交通运输业的性质、发展方向及发展规模,预测交通流量。
(2)选定有关建设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额定指标。
(3)确定规划范围,选择各种运输形式的适用地及发展方向,确定规划区的交通运输总体布局方向。
(4)对各种交通运输形式规划和总体布局进行必要的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5)确定近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具体部署。
(6)拟定实施规划的步骤和措施,保证交通运输系统各项建设按照交通运输系统总体规划方案逐步实现。
3.各种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及适用情况疑P241
第五章
1.货运量的空间分布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取决于工农业生产布局。
生产的规模和布局,一方
面决定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其本身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条件。
2.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1)运输需求决定了运输供给的发展方向、规模和水平
(2)运输需求的满足受到运输供给的限制,这种限制来自于运输企业的运能、运价以及需求本身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3)运输量是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平衡的结果,是实现了的运输需求
3.交通运输供给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运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数量。
特点:
(1)“有效”供给的范围较大
(2)短期价格弹性较大
(3)运输供给存在明显的外部成本
(4)运输供给水平受公共资本数量的限制
(5)一定的不可分性
(6)部分可替代与部分不可替代性并存
4.交通运输供给与一般经济学供给概念的区别
在其他生产部门,供给就是产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数量,而运输业的产品是客货的位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因此,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不能转移、不能储存。
5.供需动态均衡分析P102
第六章
1.交通运输通道的构成要素疑P111
交通运输通道包括交通运输线路、各种港站、配套的服务设施
2.交通运输通道与综合运输网的关系
(1)区别:交通运输通道呈带状结构;综合运输网呈网状结构
(2)相似:都由多种运输方式构成、层次划分相同
(3)通道构成运网的骨架,连接网上的主要枢纽集散点;通道上的交通流的产生与疏散都是通过运网实现的。
3.通道建设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想
第七章
1.交通运输枢纽的类型和构成
(1)按地理位置分:陆路枢纽、滨海枢纽、滨河枢纽
(2)按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分:铁—水—公枢纽、铁—公枢纽、水—公枢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3)按承担的客货运输业务分:中转枢纽、地方枢纽、混合枢纽
(4)按主要运输方式干线配置形式分:终端式、放射形、伸长式(带式)、放射形半环式或环式枢纽
2.交通运输枢纽的主要协调关系P132
(1)枢纽内干线运输间的相互协调
(2)干线运输与工业运输间的相互协调
(3)干线运输与城市运输间的相互协调
3.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八章
1.区域经济与区域交通运输的关系
(1)区域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专业化协作的手段;
(2)区域交通运输突出了区域经济的特色;
(3)区域交通运输使得区际间经济互补;
(4)区域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布局有重要影响。
2.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
(1) 开放性
(2) 复杂性
(3) 深入性
(4) 连通性及通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