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环境的变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环境的变化趋势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转轨”是目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现实和最直接的环境。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全球经济,这是一个多种经济状态聚合的中国;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知识文明,这是一个多种文明状态聚合的中国;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和贫困地区,这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中国;计划与市场、封闭与开放、自由与专制、物质与精神,这是一个充满着现代与传统、创造与保守、自信与自卑、清醒与困惑的“矛盾中国”。
简单说来,在以下方面有着直接的体现:
(1)集权政治与民主化要求的冲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前的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新兴的政治力量民营企业家阶层、中产阶层纷纷登上经济舞台,开始寻找政治力量,对民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一党专制、司法和新闻媒体的不独立使得权力很难得到制约,中国经济的制度成本日益上升,“公平”市场常受挑战;再者,中央的反腐倡廉力度加大但成效显微,民主改革呼声越来越高但前景尚不清晰,企业必须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持续发展和经营。
(2)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与“低质量”的冲突。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尽管使得国家实力大幅提升,但实质上这种增长更多的是数量上的增长,而非质量上的增长,对比日本战后的30年的高速增长,不难发现日本通过30年的高速增长诞生了一大批真正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领先型企业,如丰田、索尼、松下、佳能、日立等;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如何实现质上的突破,而不是量上的累积,值得每一家企业深思。
(3)世界工厂与强国梦想的冲突。每一个中国都心怀一个强国梦,特别是当中国持续增长30年的今天更是如此,但是,如前文所述,中国当前经济的增长仍然处在数量增长的级别上,2003年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比美国高2.3倍,比欧盟高4.5倍,比日本高8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增长就是明证。今天,我们成为了“世界工厂”,然而,世界工厂的背面却是品牌小国,至今中国尚没有如丰田、三星般的真正的世界名牌。
(4)大市场与小企业的冲突。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第二大PC市场、第三大汽车市场……然而,与市场地位不对称的是中国企业的地位,中国的跨国企业才刚刚开始,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少之又少(国有央企业除外,这些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企业),中国占据世界1/4的人口,具备在各个行业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的潜力,中国要想真正崛起,必须诞生一大批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真正的跨国企业。
(5)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冲突。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的汇率机制改变化,人民币对外升值明显,到2007年12月28日止已累计升值12%,未来还将继续升值。然而,人民币在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却在不断的贬值,CPI节节上升,人民币的内外绝然不同的表现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成本上的急剧上升和经营的复杂性。人民币的两张皮表现在相当一定时间内会是一个常态,企业必须学会应对。
(6)两极分化与中产阶层形成的冲突。一方面,整个社会都在高呼中国的中产阶层已经形成,并快速增长,根据社科院的发展报告2010年可达1亿人,2020年可达3亿人;可另一方面,物价的上涨特别是房价的高位运行极大的吞噬了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甚至制约了中产阶层的产生和发展。
(7)文化信仰的冲突。如今的中国的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受到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的强烈冲击,文化大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改革开放之后,80年代的西方崇拜热,90年代的拜金热,新世纪的传统文化热……多重价值观的冲突、融合伴随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层,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生存环境。
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企业必须在这多重“冲突迷雾”之中找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系统的对策,推动中国崛起,成就企业和国家的未来!
在这多种冲突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本质的趋势如下:
(1)环保、安全以及消费者利益越来越被重视。随着法律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执力度的加强,环保、安全以及消费者利益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对企业在生产加工、劳动保护、营销运营都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加强,否则就会面临一场又一场的公关危机,轻则经常被处行政处罚,重则被政府、媒体追讨,遭到毁灭性打击;
(2)资源要素的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印度两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打破国际原油、矿石等基础性原材料市场的供求平衡,导致价格不断上涨,从而推动物质型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平均工资逐步上升,国家对劳动保障、休假、安全的越来越重视,导致劳动力成本也在逐年上升;并且,由于人口过多、土地的过度使用和政策的严控土地政策以及地产的不断升值,导致土地成本越来越高;最后,经济步入加息加周期,导致资金成本不断上升。
(3)资本的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由于美国的弱势美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过剩,而中国一方面由于外汇储备过多、投资渠道有限、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长以及人民币的预期升值使之成为国外资本消费流动性过剩的乐土,从而加速了国内的资本的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4)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企业经营日益复杂化。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期货、证券、保险业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与此同时,企业融投资将会出现多元化、企业大宗原料采购经营复杂化,财务风险加大,经营的技术要求提升。
(5)消费群体分层分级、消费行为趋于多元化、个性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开放程度不一,社会处于转型、缺乏统一的信仰导致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多元化,使得社会群体的分群分层现象日益突出,根据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根据不同人群对社会资源的占用程度的差别,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典型的10个阶层;然而即使同属一个阶层的人,由于其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其消费行为也千差万别;特别是随着80后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体验主义、个性主义、娱乐主义就日益昌盛。总之,随着人群的分层化,消费行为趋于多元化与个性化。
(6)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市场的国内化导致了竞争的升级。后WTO时代,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第二大PC市场、第三大汽车市场……世界500强中的除少数几个限制进入的行业企业外几乎都已进入国;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实力的壮大,也不断走出国门,海尔的自建工厂、华为的海外布局、联想并购IBM PC部门、TCL收购汤姆逊、阿尔卡特……与此同时,一些外向型的企业由于国外针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日益严重、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纷纷将国内市场当作开拓的重点,于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民营企业、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OEM工厂进入自由品牌领域导致竞争的升级。
面对“转型”中国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面对社会、政策、经济、价值的多重冲突,面对混沌而又清晰的未来趋势,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