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析 (6)2.1 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与特征 (8)2.2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9)2.3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与实施 (11)三、文化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12)3.1 文化现代化的内涵与要素 (13)3.2 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15)3.3 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16)四、文化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17)4.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8)4.2 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国际化 (19)4.3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21)4.4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22)五、案例分析 (23)5.1 上海市文化现代化实践案例 (24)5.2 深圳市文化现代化实践案例 (26)5.3 成都市文化现代化实践案例 (27)六、结论与展望 (29)6.1 研究结论 (30)6.2 政策建议 (31)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32)一、内容描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文化现代化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深入分析文化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逻辑,探讨其历史背景、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研究文化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包括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国际交流等方面。
文章将关注如何通过推动文化现代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文章还将探讨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价值、路径及原则
The value,path and principle of modernization convers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作者: 李凤亮[1,2];古珍晶[2]
作者机构: [1]南方科技大学,广东深圳518060;[2]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60
出版物刊名: 东岳论丛
页码: 111-118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1期
主题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转换;转换路径;转换原则
摘要:纵观世界古文明,中华文明是唯一未被中断、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在这片文明的土壤上,孕育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新时代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可以唤起全民文化自觉、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并建设现代文化强国。
当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两大基本路径,所蕴含的创意表达、科技引领、传播助力的创新发展思维,能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传播提供特殊的审美意义和艺术经验。
本文将主要探讨传统文化的综合保护、活态传承、守本创新、无限延续的"四位一体"转换理念,以及古今融通、中西合璧、形神兼备和开放多元的转换原则,以期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与自我超越提供新的思考。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标准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标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必须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4.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鼓励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推动文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6.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增强文化自觉,深刻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
7.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8.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这些原则标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有助于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解读与思考
新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解读与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清楚地明确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
它规定,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九条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宪法第九条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我国正在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之,中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的国九条基本原则对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实践指导,是中国政治开放、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南,是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准确指针。
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贯彻实施,将为中国实现梦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改革过程。
本文在剖析这种现代化形式的历史成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它与传统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并提出了它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以社会政治民主化为基础,尊重人民意志;二是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建立合理可持续的制度体系;三是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实现有效发展;四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保护自然环境。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成因;内涵特征;传统现代化;基本原则正文: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因中国式现代化的诞生源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飞跃发展,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是受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的影响,考虑到既定的历史条件,尊重民族文化的特点,明确了以和谐发展为核心内涵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效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以和谐发展为核心内涵,强调以人为本。
具体来看,它包括以下特征:(1)重视综合发展,以改善民生为中心;(2)坚持实现共同发展、包容性发展,关注社会公平性;(3)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改善政治体制,完善法治体系;(4)保护自然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结构。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有一定的共性,都是基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实现发展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
传统现代化强调的是物质发展,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基于对人文发展的重视,重视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关注整体社会的和谐建设。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1)以社会政治民主化为基础,尊重人民意志。
(2)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建立合理可持续的制度体系。
(3)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实现有效发展。
(4)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保护自然环境。
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改革过程,它包括和谐发展、综合发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则,以及以社会政治民主化、制度建设、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理论体系。
中国历史书七年级上册笔记
中国历史书七年级上册笔记以下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笔记,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 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原始人类的历史。
2. 掌握河姆渡、半坡等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3. 认识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传说中的人物,了解禅让制和世袭制。
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兴衰1. 了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2. 掌握三代的疆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
3. 认识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1.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
2. 掌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的历史。
3. 认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
第四章:秦朝的统一与巩固1. 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影响。
2. 掌握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经济政策。
3. 认识秦朝的文化统一和军事扩张情况。
第五章:汉朝的繁荣与危机1. 了解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2. 掌握汉武帝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政治改革。
3. 认识汉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情况。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与融合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形势和文化背景。
2. 掌握三国时期的历史和重要人物。
3.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情况。
第七章:隋唐的盛世与变革1. 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2. 掌握隋唐时期的疆域、城市和经济发展情况。
3. 认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和重要人物,如李白、杜甫等。
第八章: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的多元文化1. 了解五代十国和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掌握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科技和文化艺术成就。
3. 认识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情况。
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繁荣与危机1. 了解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2. 掌握明清时期的疆域、城市和经济发展情况。
3. 认识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和民间反抗,如《红楼梦》等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第十章:晚清与民国时期的动荡与变革1. 了解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2023年关于“四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关于“四化”建设实施方案____年“四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____年是中国继续推动“四化”建设的重要一年。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将继续加强创新驱动、扩大内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努力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四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 坚持改革创新,加大对经济、社会、科技领域的改革力度,鼓励创新创业,提高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4. 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三、经济发展“四化”1. 工业化(1)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2)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创新创业,提高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
2. 农业现代化(1)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拥有更多的产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
(3)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3. 城市化(1)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2)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3)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4. 信息化(1)加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速度和覆盖率,推动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
简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简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处理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重要课题。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原则,以确保民族之间的和谐与稳定。
本文将以简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标题,详细介绍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方式。
一、平等团结原则平等团结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国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应得到平等对待。
我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排斥,倡导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爱,推动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平等团结原则,我国构建起了一个民族和谐的社会基础。
二、民族区域自治原则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地保障各民族的权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我国划定了五个自治区、三个自治州和120个自治县,为少数民族提供了广泛的自治权力。
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和管理权,制定本地区的自治条例和规章,保障了各民族的文化、教育、语言等方面的权益。
三、发展优先原则发展优先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国政府始终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之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通过扶贫政策、教育援助等措施,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四、文化传承原则文化传承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色,积极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
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统节日等,鼓励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通过文化传承原则,我国不仅保护了各民族的文化权益,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
五、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宗教信仰自由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请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请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社会生产力总量相对不足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在于其目标和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标。
实现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军事现代化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等基本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在于其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对长时期的阶段,是由相对不充分的生产力和相对充分的生产关系构成的,是一个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基本定型,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资本主义残余和存在,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在于其发展方向和路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一个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的路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基本原则,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在于其实现条件和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又依赖于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包括了其目标和任务、基本特征、发展方向和路径以及实现条件和基础等方面。
这些科学内涵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原则
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原则作者:赵志海来源:《消费导刊》2019年第13期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批判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方法原则;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的价值原则,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优秀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新时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根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若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会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在一定科学原则指导下,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努力的发展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理论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脉与国脉相连,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然而,细数近代历史可以发现,从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毁灭性打击开始,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为终,每一次的运动都是用消极的、片面的、极端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造成传统文化的转型发展长期停滞。
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动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才使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到快速创新发展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运用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主要表现为:首先,文化主体开始以正确的、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存在糟粕,同时也存在精华,不能用极端的态度去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而应该做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
其次,坚定了文化主体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勇气。
马克思在认识论中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基本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基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在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五项核心原则,包括顶层设计、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遵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项基本原则。
第一,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指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统一统筹各个领域的和建设,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中国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既要符合自身国情,也要与国际接轨。
顶层设计要以全局意识思考问题,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注重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做到全盘考虑、协同推进。
第二,开放。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保障。
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同时,开放也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个方面的,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实力。
第三,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和动力。
中国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培养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创新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人才培养。
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注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同时,中国还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通过创新创业政策和平台,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第五,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原则。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将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等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以顶层设计为指导,通过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努力,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走出一条与国际接轨又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普遍探讨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西方现代化的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绝对对立的,因而要实现现代化,就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
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呢?我认为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传统文化中凡有利于走向现代化者,我们就要加以继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是实现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与建设中国现代特色文化的较好方法。
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淘汰与演进的民族文化。
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传统文化是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而成的,其主干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
内容丰富且庞杂,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有各民族文化的融和,也有外国文化的渗入。
就历史阶段而论,古代、近代、现代都有文化内容掺杂在传统文化之中。
这就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构建一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的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更多的则是指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是传统心理、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故人们又把它称为“深层型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不可能完全脱离本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即使像美国这样被誉为现代化模式的国家,仍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保留了许多美国传统文化的痕迹。
任何现代化的东西,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的某些方面,或者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或者是把传统的某些特征纳人新的体系之中。
因此,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它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构筑一种全新的完全非中国化的现代化。
所以,它仍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它的土壤根基,并在这一土壤上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基本原则及现实路径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L22AWT033)作者简介:郭 涛(1989—),男,山西乡宁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张志元(1979—),男,山西介休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23 9No 9,2023 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3年9月Sept.,202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基本原则及现实路径郭 涛,张志元(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摘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使命。
新时代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秉持整体性与发展性有机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人民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
在推进路径上,需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以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文化话语权。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话语权;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强国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9-0121-08 文脉、文运与国脉、国运相牵相连。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前瞻性地指出了新的文化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突出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遵循和实践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解读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解读近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念。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融入了传统哲学的智慧,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从中国式现代化哲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理念进行探讨。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和发展特点中国式现代化始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现代化经验,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化理念和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天道人道等思想,与现代化理念中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契合。
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仁爱道德等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弘扬和传承,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独特的精神内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调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和谐共生等价值理念。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不仅注重经济的发展,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倡导共同富裕、绿色发展等理念,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3.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倡崇尚科学、崇尚精神、崇尚文明。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倡导中华文化的复兴,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中国现代化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动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解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化理念中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印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平衡与谐,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命,追求永续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提供了理念支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实践路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实践路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包括: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 坚持中国化和现代化相统一的原则。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时,既要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又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 坚持创新驱动和发展优势产业的原则。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时,要重视创新驱动,培育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科技产业等优势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要注重公益性,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又要注重市场化,促进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实践路径包括:1. 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产业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工作。
2. 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
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扶持与引导,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3. 加强文化科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信息化、数字化浪潮下,要加强文化科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壮大文化科技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智能方向发展。
4.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塑造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设想探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设想探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设想探讨1. 引言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中国而言也不例外。
然而,中国式现代化又与传统现代化有所不同,其具体设想是怎样的呢?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质量的文章。
2.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设想应基于以下原则:2.1 中国特色: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应融入中国的文化传统,保持其独特性。
2.2 社会稳定: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社会稳定是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必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平衡。
2.3 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3.1 由制造业为主导向创新型经济转变:中国式现代化应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由传统的制造业为主导,发展创新型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3.2 促进消费升级和市场开放:中国式现代化要注重推动消费升级,培育中产阶级,扩大内需市场的规模,同时加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4.1 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倾力改革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4.2 强调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应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5.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5.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式现代化要构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提高社会公平和公正。
5.2 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6. 政府治理与社会信用体系6.1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建设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的责任能力和透明度。
简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原则和方法
简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原则和方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重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的文化实践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辩证的方法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标签:传统文化;现代化;原则;方法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文化运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结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在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在操作上,应当借鉴他国的经验,区分不同层面的传统文化现代化,把传统文化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则首先,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实践原则。
所谓坚持实践原则,就是从当前的社会实践需要出发,使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能够起到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作用,具有当代社会实践价值。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需要是衡量传统文化现代化成败得失的客观标准。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和保持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完整性,也不是为了使传统文化具有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的有用性,或者符合现代某种理论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当代社会实践需要,是为了解决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内容上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可能起到推动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
传统文化现代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现代化既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保留,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其结果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使传统文化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素,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规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任务,体现其基本要求。
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
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
刘翠
【期刊名称】《学术交流》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工程,也是其根本。
文化转型的成功
与否直接关涉到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无疑,这是一个不经历长时期的努力和奋斗难以攻克的难题。
确切地说,文化转型的主题研究将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始终。
我们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试图对中国现代化文化精神的生成机制提供一个总体的思路,提出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历史尺度、传统的重建原则和理性的超越原则。
【总页数】5页(P113-117)
【作者】刘翠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人文社科系,福建泉州 362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2
【相关文献】
1.文化自觉视阈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探析 [J], 唐景成
2.社会变革、科学精神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191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化为中心 [J], 韩晗
3.中国文化创新与现代化转型——《文化创新论——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一书评介 [J], 郭丽兰
4.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实现维吾尔族文化现代化转型 [J], 阿山江・买买提江
5.以文化人:文化建设何以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基于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的实践分析 [J], 赵定东;万鸯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贡献
作者: 姚满林
作者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南昌330003
出版物刊名: 前沿
页码: 4-7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9期
主题词: 毛泽东 文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文化问题是毛泽东一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领导并积极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变革,实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提出了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化,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因此,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6月 学 术 交 流 Jun.,2003总第111期 第6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 o.111 N o.6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刘 翠(华侨大学人文社科系,福建泉州362011)[摘 要]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工程,也是其根本。
文化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涉到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无疑,这是一个不经历长时期的努力和奋斗难以攻克的难题。
确切地说,文化转型的主题研究将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始终。
我们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试图对中国现代化文化精神的生成机制提供一个总体的思路,提出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历史尺度、传统的重建原则和理性的超越原则。
[关键词]现代化;历史尺度;传统[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3)06-0113-05 一、整体性原则我们曾反复强调,现代化式一个总体性进程,是器物、制度、文化层面现代化的总体演进。
近现代现代化尝试的失足也向我们昭示,对这一进程的任何一个层面的偏废都有可能导致现代化的中断与破产,我们决不能再次陷入历史的误区。
社会与文化作为人类两种基本活动方式,相辅相成。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也相当巨大:如果没有文化的推动与维护,现代经济制度的确立与高速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文化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先导和精神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当代社会的发展毫无例外地会投射到文化观念的变迁之中,使本来潜移默化的社会变革升华为一种普遍的精神震撼。
亚当・斯密曾经把市场形象地描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文化则是他那只“看不见的手”之后的另一只无形的手。
若无文化,“看不见的手”也会孤掌难鸣。
并且,人作为主体,不是克服对象,就是被对象克服。
歌德曾经说过:“谁不能支配自己,谁就是命运的奴隶。
”美国社会学家阿列克斯・英克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谈道:“现代人是一种有效能感的人。
效能感的意义不仅限于人能控制自然的感觉上,它还包含另一层意义,即相信人性能够改变,相信人类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相信人能够对社会的弊端进行改造和有效的干预。
”[1]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对文化的控制正是人类的自我控制,此乃人类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们不能指望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相对满足,社会精神生活自然会随之活跃并和谐发展,而应该有对人的精神生[收稿日期]2003-02-04[作者简介]刘翠(1972-),女,河北玉田人,华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黑龙江大学在读博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文化哲学人类学研究。
活合理性的期待。
现代人文精神是一束诱人的花朵,然而她需要现代人用生命去培育。
应当指出,我们在这里所持的决非文化决定论立场,但文化的功用不可抹杀。
技术、政体、科学和主权等社会行为的基本的元话语或元模式,文化被视为中国的现代性航船的新的起锚地。
杜威看待文化问题时谈道:“文化是各种风俗习惯的一个复杂体,它有维护它自己的倾向。
它只有通过使它的成员的原始的或天然的构成状态发生一定特有的变化,才能使它自己获得重生。
每一种文化有它自己的式样,其组成的力量有它自己独特的安排。
由于它本身的存在所具有的力量以及由于传统的探求所审慎采取的各种方法,它改变着这些初生下来不成熟的人们所具有的生来的或原有的人性,从而使它自己持续生存下去。
”[2]这其中已隐含着文化转型的必要性问题。
贝尔则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文化的意义:“事实上,‘文化’已取得一张空白支票,它在引导社会变革方面至高无上的地位亦获得了肯定的承认。
”[3] 二、历史尺度中国文化的重建,是一个十分巨大而又复杂的任务。
以“家”为最高理念的确比西方“理性”为最高理念现实得多,也具有更多的温情和人生情趣。
中国社会的稳以“上帝”、定,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之牢固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天下一家”的理想曾陶冶中国人的崇高情怀,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源泉。
但这种文化系统本身包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之间的矛盾。
家长制形成亲民式的专治主义和文化意识上的公民意识匮乏,往往只有家而没有国。
血缘、伦理、政治三位一体即是本能、义务、权力三位一体,三者直接同一,导致政治虚幻性与欺骗性。
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已深入人的心灵,笼罩了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人们的坚定信念和正宗的行为规范,使人难以摆脱。
更有一些论者固守文化保守主义立场,认为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包容一切,举世无双:民主政治是儒家理性主义在政治领域的表现,与儒家学术内部要求并行不悖;“三代以上,茂天下于天下”,以今天言,即是个“开放的社会”;儒家重视教育,不反对科学,不反对知识。
概言之,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主要条件,儒家思想均已具备,只是以往没有开发实现出来,现在的任务是“开”。
这种观点极大地歪曲了现代化必须的民主与科学精神,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极大混乱。
这种观点,似“回忆说”,又似“预成论”,它难以解释为何两千年儒家也未开出“新外王”,而在坚船利炮面前才想“开”。
实际上,这种以道德为根本,从道德政治、道德教化出发是“开”不出现代化的。
我们首先必须具备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心理准备,不怕付出代价。
“不论哪个社会,它既然允诺坚持正义,并且在承认了这种要求的合法性以后开始慢慢地朝着正义拓展道路,那么,它就别指望能够轻松舒坦地度过旋风。
”[3](P83)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正在迅速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准则,出现新的技术、新的地理政治关系、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传播交往方式的冲突,需要崭新的思想和推理,新的分类方法和新的观念。
人们不能把昨天的成规惯例、沿袭的传统态度和保守的程式硬塞到明天世界的胚胎中,我们必须克服那种极强的文化优越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来说只能是一种有限的文化,不应再屈从道德尺度的固执与浪漫,而应坚持历史尺度的冷静与理性,自觉地把价值取向定位于未来。
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再生,就要求人们切合现代生活规则,融合东西文化精华,观测未来发展轨道,培育新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精神。
艰难的历史警示我们,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须把引入消化“西学”成就作为一项基本策略。
在当今世界对传统商品经济文化的批判和超越成为主导潮流的形势下,一个不发达国家若想从头走原始积累的道路是不可能的。
我们不能在当今国际舆论也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做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的形势下,仍然固守那种“西方已没有解决中国的灵丹妙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儒家修身理论不失为座右铭、清醒剂,在战火此起彼伏的世界上,儒学值得发扬光大”、“‘天人合一’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虚假心态,不能跟着西方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运动,搞所谓崇尚前工业文明的“东方主义”远征。
我们真正要明白的是世界历史已使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摆脱工业文明精神而隔绝和孤立地发展。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性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化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化”[4]。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从民族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主动取舍西方高度发达的现代理性文明成就,自觉抵制后现代主义文化狂潮、生活方式的冲击,积极追寻中国现代理性文化的萌生,防止后现代与前现代性文化的合流侵蚀。
三、传统的重建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中影响深远并且持续时间也最长的一个文化系统。
而且随着传统的流传,对于传统的东西,人们已经把他们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与外显不加区分地融为一体,并内化为自己的生存模式。
每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血液中都遗传着文化传统的因子,谁也没法中途抛弃或一刀斩断它,否则只能如抽刀断水。
我们不能忘记“文化大革命”是最激烈地反传统的,但又正是从中传统沉渣大量泛起。
传统作为活的精神存在,流动性与恒常性兼具,主体的理解、创造过程只能在它的制约下、影响下进行,是无法扔弃也不应轻易扔弃的,外来的异质文化之树必须借助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的接引才能成活。
黑格尔说:“这种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
‘它也’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5]这含蓄地说明了任何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民族都不可能彻底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肯定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
任何文化传统的确都不是万能的,但又不免各有所长。
忽视了这一点,对文化传统采取任何一种情绪化的批判方式,都会破坏固有的价值系统,导致原价值系统的优秀部分失落。
文化批判不能像对待一种物件,“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打碎之后再创造。
文化的发“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这种痛快淋漓展乃是生命的内在生长。
像“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社会革命口号用于文化,恰恰斩断了文化生长之根。
对价值系统的客观清理与理性审视,是一种科学的、冷静的艰巨工程,不应采取简单否定的激进方式。
中国近代史曾急功近利地“以反传统承继传统”,20世纪90年代文化讨论又出现“彻底重组”激进主义,说明了: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的价值心理上的“屈辱感”并未真正消解;急速巨变的社会变革牵制了人们的视线,浮躁情绪左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思考,由此情绪化断定传统已失去了任何活力是不公正的,只会挫伤我们的价值元气。
我们应当看到,新文化建立不可能完全摆脱旧因素。
尽管传统有可能是一种负担,文化变革也不是一下子扫光旧文化的所有,发展不是同化,个性进步蕴涵其中。
我们在设计民族文化发展战略时,一方面要勇于同自己的文化糟粕告别而义无反顾地走向明天,同时,更要致力于本民族文化的现代重建。
20世纪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转变时代。
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变革只能是既有变革性,又有继承性的。
如果不合实际地提出观念更新,而它们与整个民族的习俗、心理结构、典章制度、行为习惯等不相耦合,观念本身就难以现代化,更不能带来社会的现代化。
防止抛弃传统文化全部价值始终应是一个基本原则。
对此佩鲁言道:“只有在每个人所赞成的和在其各种活动中所感受的各种文化价值范围内,每个人才能充分实现自己发展的潜力。
脱离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我们就不能有意义地评判任何发展。
”[6]贝尔也谈道:“根基被斩断的个人只能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文化漂泊者”[3](P231),无法延伸自己的锁链。
在评价现代主义时,他又写道:“现代主义重视的是现在或将来,决非过去。
不过,人们一旦与过去切断联系,就绝难摆脱从将来本身产生出来的最终空虚感,信仰不再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