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公路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物流、客运等运输业的发展,县乡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通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县乡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等不完善,已硬化路面病害严重,砂石路失养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达到路难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如何解决县乡公路的管养问题,必须引起地方政府及沿线群众高度重视。公路养护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切实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运输保障能力。公路养护部门作为社会公益行业,它的最大价值目标就是实现道路交通的畅、洁、绿、美,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道路交通环境。
【关键词】县乡、公路、管养、对策
近年来,我县县乡公路迅速发展,县乡公路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而且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有效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县乡运输业发展;运输难、出行难状况得到根本的改观;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使我县人民走上小康之路、实现县乡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县乡公路点多、面广,县乡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就显得相当滞后,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不足、养护质量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县乡公路正常使行车安全和长远的发展。
一、目前我县公路管养现状
我县截止2005年底公路通车里程564.619公里,其中省道2条157.65公里,县道304.141公里,乡村道101.688公里。县乡村公路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95%。至2006年底,全县15个乡镇,有15个乡镇通水泥(油)路,通水泥(油)路率达100 %;全县315个行政村,通公路村有310个,其中有80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通水泥路率达19.44%。由于前期建设标准低,桥涵、水沟、挡墙、边坡、标志等附属设施空缺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加之近期车辆超载超限现象愈来愈严重,对原本承载能力较差的地方公路的破坏作用不断增大,路面网裂、龟裂、坑槽现象严重,有些路段甚至急待改造。以上这些病害还呈蔓延之势。公路的大面积损害,使公路无法产生正常的效益,公路建设资金得以大量浪费。
二、存在问题
(一)、重要性认识不够
通村公路建成后,地方政府和沿线群众认为行路难问题解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无需浪费人力财力去养护。这种思想也就淡化了爱路护路的意识。事实上,一些县乡公路建成后,由于失去管养很快遭到损害,致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大为降低。据统计,现投入使用的县乡公路提前损坏率约为60%,有些公路使用不到一年就遭到大面积损坏,使用率不足正常使用率的十分之一。
(二)、自然损害多、建设标准低,遗留隐患大
我县地处山区,自然灾害多,特别是今年的“桑美”台风所造成的公路一时间难以得到修复。还有前几年建设的县乡公路,由于上级补助标准低,自筹资金困难,附属设施差,使用寿命短,基础比较薄弱,增加了养护压力。
(三)、资金缺乏保障
县乡公路养护是长期的任务,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除了上级安排的养护资金,县财政都没有安排相应的养护配套资金,导致养护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宽经费不足,县乡公路的养护远落后于它自身建设的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县乡公路由于管理分散、任务繁重造成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结果是人力资源不能共享,管理经费又多头开支,而且还管不牢、管不好。使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的县乡公路养护政策不完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失养现象很普遍,路政管理还未触及村道。因此,这类公路损坏严重,造成财力浪费。在县乡公路大规模建设后,县乡公路的长效养护机制和路政管理急需研究解决。
三、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要对县乡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颁布的《县乡公路建设项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县乡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一是在县乡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县乡公路的主体。长期以为,县乡公
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农民常抱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随着康庄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县乡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县乡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县乡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县乡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建议在乡镇设置一名专职的交通协管员,负责辖区内县乡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因县乡公路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县乡公路建成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导致建而不管、修而不养、公路损坏严重,形成了新的行路难问题,在乡镇设置交通协管员,就是要求他们对辖区内县乡公路的规划、路政、养护管理掌握第一手资料,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及三杆埋设(电力、电信、广电),避免公路街道化,组织、协调、指导群众把县乡公路养护好、管理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衔接县与乡、乡与村的联系,协助县级交通部门做好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三是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二)拓宽渠道筹集资金
要对县乡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县乡公路建成后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埂分突出的问题,由固定的、充足的资金投入县乡公路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对策,以后有经费也仅是补助经费,不能满足日常支出。因此,要解决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如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在乡镇建立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然后根据各线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按期计量支付。
(三)完善机制措施到位
要对县乡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县乡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