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

合集下载

儿童康复科常见疾病

儿童康复科常见疾病

儿童康复科常见疾病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孩子可能会面临各种健康问题,需要在儿童康复科接受治疗和帮助。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儿童康复科中常见的一些疾病。

一、脑瘫脑瘫是儿童康复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的大脑发育异常或损伤所导致。

脑瘫患儿可能会出现运动障碍,如肌肉僵硬、无力、不协调,难以控制身体的动作;还可能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力和听力问题等。

对于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他们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按摩、运动训练,帮助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度;作业治疗,通过各种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提高手部精细动作和生活自理能力;言语治疗,针对语言障碍进行训练;以及辅助器具的使用,如轮椅、矫形器等,以支持他们的活动和生活。

二、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兴趣狭窄。

自闭症儿童往往在与人交流、建立关系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可能不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缺乏眼神交流和面部表情。

此外,他们可能会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兴趣,坚持固定的日常习惯和行为模式。

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早期干预非常关键,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社交技能训练等。

通过这些治疗,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能力、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减少问题行为,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三、发育迟缓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运动、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环境刺激不足、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对于发育迟缓的儿童,康复科医生会首先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具体的发育迟缓领域和程度。

然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可能包括物理治疗促进运动发育、言语治疗提升语言能力、认知训练增强思维和学习能力,以及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和亲子互动,促进整体发育。

作业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150例疗效观察

作业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150例疗效观察
维普资讯
42 5
河北医药 2o 年 5月第 2 卷第 5期 07 9
H bi ei lora, y2o , o2 , o5 ee M d a JunlMa 0 7V l 9 N . c

临床 研 究 ・
作 业疗 法 治疗 小 儿 痉 挛 型脑 瘫 10例 5 疗 效 观察
脑 瘫 患 儿 随机 分 为 2 , 疗 组 8 , 照 组 7 例 。 治 疗 组 采 用 作 业 疗 法 配 合 运 动 疗 法 , 照 组 只 采 用 运 组 治 0例 对 0 对
率为 2 % , 5 总有效 率为 9 .%; 2 5 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1.9 总有效 率为 6 ,9 4 2 %, 4 2 %。治疗组 显效率及 有效 率
期发现 、 早期 诊断 、 期 干预 , 早 采取 合理 的治疗 方法 极其 重要 。
痉挛型脑瘫 的特点为一般多见 于四肢瘫 和偏瘫 , 肌肉张力有 不
每日 进行一对-i练 4 i 在治 疗师指导下 , - J 0mn  ̄ ! , 家长参 与训
练 2h2月为 1 , 个疗程 。
同程度的亢进 , 始反 射残存 姿 势异 常 , 原 因此 容 易形成 不 同形
痉 挛型脑瘫治疗应采用 多种疗法并用 , 以提 高疗效。
【 关键词 】 痉 挛型脑瘫; 作业疗法 ; 疗法 ; 运动 疗效
小儿脑性瘫痪 指 的是 出生前 到生后 1 内各 种原 因所 引 月
() 5社会 适应能 力 : 主要通 过表 达与 言语来 了解 适应 家庭 及环 境的情况 。
起的脑损伤或 发育缺 陷所 致 的运 动障碍 及姿 势 异常…。 目前 多采用 功f J练为主的综合疗 法 , 文探讨作 业疗法 在治疗痉 T I  ̄I 本 挛 型脑瘫 中的作用 。

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Key words: hem iplegic cerebral paralysis; occupational therapy;upper lim b function;early treatm ent; rehabilitation
[中 图分 类 号 ] R74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6—9771(2010)1l 1070 02 [本 文 著 录 格 式 ] 左 月 仙 ,李 爱 霞 ,马 贵 林 .婴 幼 儿 偏 瘫 型 脑 瘫 患 儿 上 肢 作 业 治 疗 临 床 疗 效 分 析 EJ].中 国 康 复 理 论 与 实 践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oft upper limb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herniplegic cerebral paralysis. M ethods 38 cases with hem iplegic cerebral spastic paralysis w ho were 6——36 m onths old accepted upper lim b oc— cupational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ects on affected lim b w 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function of affected lim b,including their hands im proved after treatm ent(P< 0.01). T he incidence of cure w as the m ost in group aged < 12 m onth, the least in 24~ 36 month group,and it was different am ong various age groups(P % 0.05).Conclusion Occupational therapy can im prove the upper lim b func— tion of children w ith hem iplegic cerebral paralysis,especially in those earlier than 1 year age.

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7-2017.7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作业疗法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预后生活质量。

结果: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作业疗法有利于脑瘫儿童语言的康复训练,其临床优势值得大为推广。

【关键词】作业疗法;脑瘫患儿;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属于临床上一种康复训练方法,其具有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特点,主要是针对身体上、精神上及发育上有障碍的患者,该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回归家庭[1]。

婴幼儿由于出生后1个月,脑部发育不健全,出现的非进行性损伤,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病症以脑力缺陷、癫痫及视听觉障碍为主,该病属于先天性的,该病将会对患儿本身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2]。

因此,临床上如何更好的治疗该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脑瘫患儿的治疗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现将具体报道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7-2017.7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患儿在出生1个月后,被临床专业医师确诊为脑瘫患儿,并且临床决定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⑵患儿家属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①观察组患儿25例,采用作业疗法治疗,患儿男10例,女15例,患儿平均年龄1-2岁,其中绝大多数患儿出现肌肉损伤、运动迟缓、智力低下的症状;②对照组患儿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儿男15例,女10例,患儿平均年龄2-3岁,其中绝大多数患儿出现肌肉损伤、运动迟缓、智力低下的症状。

脑瘫患儿基本康复方案

脑瘫患儿基本康复方案

2、控制异常姿势反射,诱导正确姿 势出现并强化之。
避免诱发异常姿势出现及紧张度增高的动作。强化正确运动模式的动作。
3、尽量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对待, 而不是侧重于治疗单个肢体、肌肉或关 为受损部位建立新的通路,避免正常部位功能受累。
具体 节。
原则
4、适当提供感觉统合训练。
——————
排 5、整个训练均需要认真的计划和安 ——————
竖头训练的调节与训练方法一:
内容
条件
训练方案

A、肘支撑的完成
——双上肢肌力及三关节负 重能力提高
肘/手撑地
头 1)上 B、双上肢对称性伸展 训 肢的支 的 撑与保 C、上肢后伸消失 条 护性伸 D、角弓反张模式消失 件展

E、视性迷路立直建立

——抑制上肢异常姿势 ——抑制上肢后伸 ——抑制角弓反张 ——促通迷路立直 ——促通视性立直
目录
小儿脑瘫基础知识 小儿脑瘫的运动疗法
一、小儿脑瘫基础知识
• (一)、小儿脑瘫的定义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到
出生后脑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特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同时伴有不 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视觉、听觉、语言、行为、 情绪等障碍的一组综合症候群。(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 运动障碍的常见表现:轻则动作不灵活、笨拙或不协调, 重则双手不会抓握、双脚不会走路,甚至不会翻身、坐、 站、不会正常咀嚼吞咽等。
9、婴儿运动发育疗法
注: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疗法是神经发育治疗(NDT)、英国的Bobath疗 法和德国的Vojta疗法。
二、小儿脑瘫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movement therapy)是以徒手以及应用器 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 功能障碍的方法。是患者应用各种运动来治疗机体功 能障碍,矫正运动姿势异常的方法。是物理疗法 (physical therapy,PT)的主要部分。

作业治疗大题考点(1)

作业治疗大题考点(1)

填空题1、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原则(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2、脑卒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3、帕金森疾病的临床表现(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平衡障碍)名词解释:1、作业治疗:是指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应用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活动来治疗患者躯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预防生活及工作能力的丧失或残疾,发挥患者身心的最大潜能,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恢复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一门康复治疗技术或方法2、注意力:是指人们集中于某种特殊内、外环境刺激而不被其他刺激分散的能力。

3、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是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适当的反应,使机体和谐有效地生活,学习。

4、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使患者获得或提高独立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5、矫形器:是指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四肢或躯干,用于改变或代偿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的体外使用装置。

6、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只损伤半侧,造成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

简答题:1、请简述单侧忽略的作业治疗方法:感觉输入法,交叉促进训练,关注忽略侧训练,右眼遮盖,暗示,躯干旋转,改变环境,激发警觉,口头回忆。

2、请简述压力治疗的作用:抑制瘢痕增生,消肿,促进肢体塑形,预防深静脉血栓,防治下肢静脉曲张。

3、请写出脊髓损伤10对关键肌:C5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C7肱三头肌,C8中指指伸肌,T1小指外展肌,L2髂腰肌,L3股四头肌,L4胫前肌,L5踇长伸肌,S1腓肠肌。

4、请简述儿童脑瘫临床分型: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

5、请简述脑卒中急性期作业治疗方案:(1)床上良姿位摆放(2)床上活动:上肢自助被动运动,翻身,桥式运动。

蜡疗结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临床体会

蜡疗结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临床体会
挛 型 , 重 影 响 患 儿 的 生 活 质 量 , 时 给 其 家 庭 和 社 会 带 来 严 同 沉 重 负 担 。 挛 型 脑 瘫 患 儿 最 常 见 的拇 指 内 收 畸形 是 主 要 临 痉 床 表现 。 指 内 收 是 指 拇 指 内 收 肌 肌 张 力 增 高 , 指 的 掌 指 拇 拇
关 节 ( tc r o h l g a j n , ) / 指 间 关 节 (n e— Meaa p p a n e l o t MP 和 或 a i I tr
女3例 , 3 年龄 6 3 月 , ~ 6 平均 1 . 1 , 中6 9 月 2 例 ,个 56月 其 ~ 个 1 9 月 ~ 2 6 例 , ~ 3 1 例 。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5 例 。 有 患 岁 2 2 岁 7 治 O 所 儿 诊 断 均 符 合 2 0 年 长 沙 第 二 届 全 国 儿 童 康 复 学 术 会 议 的 06 诊断标准[。指 使 其 外 展 , 患 儿 拇 指 相 对 ; 对 于 智 与 ②
力 正 常 可 以配 合 的患 儿 采 用 如下 方 法 : 疗 师 用 手 轻 柔 患 儿 治 的大 鱼 际 肌 , 续 活 动 几 次 后 , 大 拇 指 用 力 向外 拉 , 其 患 连 把 使

p a n e|o tI ) h l ga ji , 的屈 曲角 度 畸 形 。 展 功 能 受 限 , 过 正 a n P 外 超 常 范 围 。 指 在 手 的 功 能 中 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作用 , 指 内 收 拇 拇 畸 形 会 导 致 手 功 能 受 限 , 重影 响患 儿 日常手 的粗 大 运 动 和 严 精 细 运 动 功 能 及 患 儿 的 日常 生 活 能力 ( L) 因 此 , 大 限 AD 。 最 度 地 恢 复 患 儿 手 的 功 能 , 善 患 儿 生 活 质 量 , 其 早 日回 归 改 使 社 会 , 入 集 体 生 活 , 我 们 康 复 工 作 者 的 紧迫 任 务 。 年 融 是 近 来 , 院 采 用 常 规 作 业 疗 法 结 合 蜡 疗 治疗 痉 挛 型 脑 瘫 患 儿 的 我 拇 指 内收 收 到 良好 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五个月宝宝脑瘫治疗方案

五个月宝宝脑瘫治疗方案

一、引言脑瘫(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患儿常伴有智力、运动、语言、感知、认知、行为等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五个月大的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脑瘫的治疗应尽早开始,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本文将针对五个月宝宝脑瘫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五个月宝宝脑瘫治疗方案1. 早期评估对五个月宝宝进行全面的生长发育评估,了解其运动、认知、语言、感知等方面的能力,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家庭康复训练(1)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康复技巧和方法,以便在家庭环境中对宝宝进行康复训练。

(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培养宝宝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澡等。

(3)感觉统合训练:通过游戏、触摸、听觉、视觉等方式,提高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

(4)精细运动训练:通过抓握、投掷、翻滚等游戏,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

3. 物理治疗(1)运动疗法:根据宝宝的运动发育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如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等。

(2)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3)电疗:运用低频电、中频电等治疗方法,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肌肉功能。

4. 作业治疗针对宝宝的认知、语言、感知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5. 语言治疗对语言障碍的宝宝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发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训练。

6. 心理治疗对患儿及其家庭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对脑瘫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康复信心。

7.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如抗痉挛药物、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等。

8.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伴有严重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宝宝,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1.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宝宝的病情、年龄、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2. 家长积极参与:家长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关注宝宝的生活细节。

医院脑瘫儿童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脑瘫儿童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脑瘫儿童的管理工作,提高脑瘫儿童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管理原则1.以人为本,关爱脑瘫儿童,尊重其合法权益。

2.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质量。

3.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脑瘫儿童康复事业。

三、管理组织1.成立医院脑瘫儿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脑瘫儿童管理制度及流程,协调各部门工作。

2.设立脑瘫儿童康复中心,负责脑瘫儿童的诊疗、康复、护理等工作。

3.设立脑瘫儿童家庭服务部,负责为脑瘫儿童家庭提供咨询服务、康复指导、心理支持等。

四、管理内容1.诊疗管理(1)建立脑瘫儿童诊疗档案,包括病史、家族史、生长发育情况、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

(2)根据脑瘫儿童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3)开展多学科会诊,确保诊疗质量。

2.康复管理(1)根据脑瘫儿童病情,制定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2)定期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评估,调整康复计划。

(3)开展家庭康复指导,提高家庭康复效果。

3.护理管理(1)制定护理规范,确保护理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

(3)关注脑瘫儿童生活需求,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

4.家庭服务管理(1)为脑瘫儿童家庭提供咨询服务,解答家庭疑问。

(2)开展康复指导,帮助家庭掌握康复方法。

(3)开展心理支持,缓解家庭心理压力。

五、管理流程1.接诊(1)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检查。

(2)根据病情,初步判断是否为脑瘫儿童。

2.诊断(1)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2)制定治疗方案。

3.治疗(1)按照治疗方案,开展康复治疗。

(2)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4.康复指导(1)为脑瘫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指导。

(2)定期开展家庭康复评估。

5.家庭服务(1)为脑瘫儿童家庭提供咨询服务。

(2)开展康复指导,帮助家庭掌握康复方法。

六、附则1.本制度及流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及流程,确保脑瘫儿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脑瘫患儿的应急预案

脑瘫患儿的应急预案

一、引言脑瘫(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不良或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姿势和反射异常。

脑瘫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合作。

为了确保脑瘫患儿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脑瘫患儿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儿科医生、康复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工等。

三、应急处理措施1. 早期发现与诊断(1)加强新生儿期筛查,及时发现脑瘫患儿。

(2)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脑瘫的识别能力,早期诊断。

2. 家庭护理与康复(1)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护理,包括营养、清洁、预防感染等。

(2)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包括运动、言语、心理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3. 医院治疗与康复(1)根据患儿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开展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3)关注患儿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

4. 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1)与相关社会组织、社区合作,为脑瘫患儿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支持等。

(2)整合医疗、教育、就业等资源,为脑瘫患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5. 应急救援(1)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处理流程1. 早期发现与诊断(1)新生儿期筛查,对疑似脑瘫患儿进行初步诊断。

(2)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诊脑瘫。

2. 家庭护理与康复(1)家长参加康复知识培训,掌握家庭护理技巧。

(2)定期进行康复训练,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3. 医院治疗与康复(1)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定期进行康复训练,调整治疗方案。

4. 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1)与相关社会组织、社区建立联系,为患儿提供支持。

(2)整合医疗、教育、就业等资源,为患儿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脑瘫患儿治疗和康复的效率,确保患儿在突发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小儿脑瘫的治疗及护理

小儿脑瘫的治疗及护理

小儿脑瘫的治疗及护理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目前知道的不下百种,最常见的原因有几项,分别是是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等常见新生儿疾病。

1、早产。

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胎龄只有28周、体重在1千克以下的宝宝都得到抢救成活。

但是由于胎龄小,胎儿的大脑发育很不成熟,容易出现脑损伤。

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即小儿脑瘫。

早产儿脑瘫发生率一直居高。

因此,做好预防早产工作,能有效预防小儿脑瘫。

2、新生儿窒息。

除了早产外,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小儿脑瘫的第2位原因,尤其是重度窒息。

由于缺氧,新生儿未发育完善的脑部很容易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致使脑组织损伤。

现代研究已经发现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出生前已经存在脑损伤,由于其脑损伤的存在而导致孩子不能很顺利地娩出。

所以新的观点认为:胎儿脑损伤导致新生儿窒息,窒息反过来加重新生儿脑损伤。

如果在此期不进行干预,那么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出现人们担心的脑性瘫痪症状。

3、新生儿黄疸。

大部分宝宝出生后都会面临新生儿黄疸的考验,许多宝宝顺利痊愈,但有些宝宝却不幸留下后遗症,严重的会导致小儿脑瘫。

一般存在以下情况应引起注意: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有重症黄疸症状,即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205.2-256.5毫摩尔/升;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

新生儿黄疸如果治疗不及时,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尾状核等部位堆积,就可能导致核黄疸,而出现智力障碍或脑性瘫痪。

此外,双胎、多胎、从事有毒物质工种的孕妇、孕妇居住环境严重污染、饮用不合格水等原因均会导致小儿脑瘫,孕妇在孕期就必须引起重视,远离不利于胎儿健康发育的恶劣环境。

...小儿脑瘫的典型症状脑性瘫痪的本质是原始反射残存及中枢性协调障碍所引起的正常反射途径被阻断,而异常反射途径被固定下来的姿势和运动异常。

专家指出,小儿脑瘫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如肌胡力、姿势和反射异常。

精神科作业疗法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精神科作业疗法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精神科作业疗法的方法及内容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⑧认知训练: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者的特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在使患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穿着衣服、使用餐具进食、个人卫生、洗浴、整容、入厕等。

还可训练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方法、应用辅助器具的帮助,使用合适的家用设备等。

2.创造性技能训练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后,逐步进入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技能训练,包括以下技能性训练项目:木工作业;纺织作业;机械装配作业;缝纫作业;手工作业:如泥塑、陶器,藤器、竹器、绳器等手工艺编织;打字,资料分类归档等办公室作业。

3.教育性活动教育性活动是作业疗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1)实现教育康复的主要方法有下列数项:①以语言为主进行的德育教育方法,向患者说理讲道传授知识。

②以直观为主的教育方法,结合形象和直观进行教育,包括参观、访问、调查、演示等,进行德育教育。

也可以模范人物事迹感染、陶冶等感化教育。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育,包括课堂讲授、实验、练习及操作,是品德教育的常用方法。

④以信息为主的教育,主要用品德评估的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等,或以考核的形式、测验被教育者的效应。

(2)教育的内容:①使残疾人做为社会平等成员的全面发展任务,即智、德、体、美、劳等方面。

②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补偿的部分,各类残疾人有其适应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这也是康复教育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小儿脑瘫基本作业疗法是现在很多家长非常重视的一种疗育方法,由于现在脑瘫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并且孩子的成长及家庭幸福有极大影响。

因此人们对小儿脑瘫基本作业疗法也更加关注,脑瘫作业训练,针对每个不同表现的患儿,制定个体方案,一对一进行训练,使脑瘫患儿随著成长,理解自己的障碍和能力,养成自己对自身问题处理的能力,使之能回归到主流社会,与正常儿童一起成长。

一、流程1、作业疗法的基本元素是病人、作业治疗师、作业内容和环境。

作业内容是指治疗师根据病人的功能状况及个人兴趣等选择相关的作业训练内容。

环境则是实施作业活动的场所。

2、作业疗法的流程从采取分析病人资料起(或接受康复医师的处方)一初期作业、活动的评定一制定治疗目标(康复评定会)一制定作业训练计划一实施治疗计划(作业训练)一中期评定会一作业修改(调整)治疗计划一实施治疗计划一后期评定会(决定今后的治疗方针)。

二、小儿脑瘫作业治疗的评定内容(一)、收集资料发育史、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情况等(病历).在病房中的日常生活活动、交往及家人情况等(病房);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掌握的小儿脑瘫患儿资料;家庭及周边环境、房屋构造、幼儿园及学校情况;主要看护人、母亲的养育态度;康复训练经历、作业疗法治疗目的等;小儿脑瘫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要求、希望;小儿脑瘫患儿家庭经济状况。

(二)、一般发育身高、体重及头围等一般发育指标。

(三)、运动功能上肢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徒手肌力、握力、捏力)、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协调性、灵巧性、眼球运动、眼手协调)、肌张力、姿势控制及反射等。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食、更衣、洗漱、如厕、洗浴、移动、其他。

(五)、感知觉、认知及行为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行为评定、学习障碍评定及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主要对理解力、注意力、判断力、问题解决能力、概念形成、时间管理、情绪、自制力、自我概念等进行评定。

浅谈作业治疗在脑瘫儿童教育康复中的应用

浅谈作业治疗在脑瘫儿童教育康复中的应用
的作 业 活 动 ; 作 业 场 景设 计 为 将 厨 房 ,可 以 让 学 生 们 进 行 开 关 水
对 粗 大运 动功 能 的可 以设 计一 些 翻、 、 、 、 立 、 走、 动、 滚 坐 爬 站 行 移
龙 头 、 水果 、 菜 、 拣 黄 ( ) 洗 择 挑 绿
试 将 作 业 疗 法 引 人 到 脑 瘫 儿 童 的
孩 子 的粗 大 运 动 功 能 可 以 支 持 精 细运 动 的时 候 , 逐 渐 加 入精 细 再
运 动 训 练 的 内容 。 其 次 根 据 不 同 的训 练 目的 , 可 以 设 计 不 同 的 作 业 活 动 。如 针
场 景 设 计 为 早 上 起 床 ,可 以 让 学 生们 进行 一些 以穿鞋 袜 、 衣 裤 、 穿 系鞋 带 、 纽 扣 、 拉链 等 为 主题 扣 上
人 满 意 的效 果 , 者 简 述 如下 。 笔

蹲 起 、 位 变 换 、 运 、 重 等 活 体 搬 负
动 ;针 对 精 细 运 动 能 力 可 以 设 计

儿 童 的康 复工 作也 从 原来 的 医疗 康 复 逐 渐 延 伸 到 了 教 育 康 复 、职 业 康 复 和社 区 康 复等 多 个 领 域 。 据 统 计 , 国 0 0岁 脑 瘫 儿 我 ~1
高 他 们 主 动运 动 的 能力 。
设计 作 业 活 动 时 , 根 据 每 需

务 ,再 通 过 完 成 任 务 的 方 式 提 高
脑 瘫 儿 童 的 生 活 自理 能 力 。 设 计 活 动 时 可 以选 择 不 同 的 场 景 和 地 点 作 为 活 动 背 景 ,如 将
个 脑 瘫 儿 童 的 自身 情 况 ,设 计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2.治疗师如何发挥父母的作用
1)应与病残儿的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 充分理解孩子父母所处的现状,将孩子的父母作 为治疗小组的一员给予接纳,把他们作为同事对 待,与家长分享有关信息,尊重他们的意见。 2)让其父母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确保康 复计划中包括了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
3)帮助父母了解其训练的方法,提供安 排家庭活动和管理孩子行为的建议;为父母定 期举行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实 际应用的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彼此交流,互相 帮助,互相支持,从而增强其信心及技能。 4)安排父母参观孩子的治疗环境,观察 孩子的治疗情况及过程,同时也让父母实习如 何指导孩子。 5)向父母介绍社区中可利用的服务与资 源,使其能善用资源,为孩子争取更多的学习 机会。
(四)日常生活动作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上肢活动功能发育差,自然日 常生活动作掌握较晚,如吸吮、舌的运动控制、口唇的 闭合功能差的脑性瘫痪小儿较为常见。这些功能将随着 成长、习惯性动作获得而增多,是社会生活自立的基础。 日常生活动作获得的指导,如小儿的抱着方法,协助进 食的方法,衣服的穿脱方法,以至于游戏和生活安排皆 应合理。至于指导移动工具,自助具和辅助用具的使用 和开发,作业疗法师责任更为重大。
(三)康复辅助器具的设计应注重儿童发育的特
点 残疾儿童在康复的过程中,常需要借助一些自 助具或矫形器的支持和辅助,以限制异常活动,维 持功能性姿势,预防或矫正畸形。在设计和选用时 应考虑以下因素: 1.在选用和设计辅助器具前,应仔细检查患 儿具有哪些功能,对确实不能自行活动或自行活动 太困难者,才考虑使用辅助器具。 2.在设计辅助器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特点和使用的环境,并对所要 代偿的动作及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尽可能使其结 构简单,使患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额外消耗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二、作业疗法的目的
作业治疗是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活动,以训练日常生活能力为主要目标,对患儿进行训练、改善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侧重于上肢机能的训练、感知觉的发育、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情绪的稳定和社会化的促进,使脑瘫患儿生心等功能全面康复,达到生活里自理,为其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作业治疗的原则
作业治疗的资料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通与抑制训练并用;保持正确性和对称性;加强调节和平衡能力;家长的指导和医师的训练相结合;训练要和游戏相结合。

四、作业治疗的方法
作业治疗的方法是通过游戏、作业及各种技能训练,增加躯体感觉和运动能力,促进身体的协调运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改善注意力、认知、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步达到个人和社会生活上自立目标。

儿童作业疗法的主要内容
1、肩肘关节的伸展功能和灵活性训练。

如推拉砂磨板、拉锯、投接球、套圈等
2、腕指关节的活动能力增强训练
如绘画、折纸、敲鼓、指攀阶梯等
3、手指的协调和灵活性的训练,提高手眼协调,改善注意力,提高感知能力
如泥塑、弹琴、书法、镶嵌板的匹配、结绳、系扣、解扣等
4、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1)、进食动作训练
备好合适的桌椅、先选糊状半流食、再选汤类、最后是固体食物。

另外保持喂食姿势的稳定。

(2)、更衣训练
分认知阶段和模仿阶段
认知阶段选宽松、单色条的衣服识别领、袖、扣等部位
模仿阶段先穿患侧,再穿键侧
(3)、排泄动作训练
向便池移动衣服的穿脱手纸的使用、用水冲便池、洗手等
(4)、睡眠姿势的选择
痉挛型:侧卧位仰卧位
偏瘫型:键侧卧位,避免压迫患侧,影响血运
5、情绪的稳定和融入社会的准备
多接触社会,协调人际关系
作业治疗项目有康复医师和作业治疗师根据治疗目标和需要及设备技术的条件进行选择,最重要的和常用的项目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技巧的训练等。

具体训练方案由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评价后卫患儿制定。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