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茶艺与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两者均为中国国粹,融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气质于一体,并在人文精神上息息相通。

关键词:茶艺书法传统文化国粹

闻名于世的茶艺与书法均起源于中国。几千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茶艺和书法得以兴旺发达,并形成了一脉悠久而独特的文化。茶被人们誉为“国饮”,而书法又被世人视为“国粹”。茶艺和书法为我国博大恢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两者都溶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气质于一体,并在人文精神上息息相通。因此,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与璀璨夺目的书法艺术历来就有着不解之缘。

1、茶艺与书法的内涵

茶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其中包括茶宴、茶会及茶艺表演(日本的茶道,是在吸收和消化我国茶文化长处的基础上形成的)。茶艺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一种手段。

你早在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到了唐代,开始出现茶宴、茶会等一系列文化形式,文人僧侣饮茶时,作诗、作赋,或吟颂,或挥毫。据《茶事拾遗》记载:“钱起,字仲文,与赵莒为茶宴,又尝过长孙宅与朗上人作茶会。”钱起乃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写过不少茶宴、茶会的诗作,其中一首是《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此后,一些文人雅士常邀三五知己,在精致洁净的居室,或在花木扶疏的庭院举行品茶会。主人用名茶招等客人,煮好的茶汤注入像盅大小的茶杯内,一边细细品尝,一边吟颂诗赋,挥毫作书作画,直至尝遍主人准备的各种名茶,才兴尽而散。在这一时期,陆羽、卢仝、刘禹锡、颜真卿、白居易、韦应物、封演等人,有的著书立说,有的写诗作赋,对茶的生产和饮茶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茶艺事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茶文化的同时,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兴起了茶艺表演。在茶厅、茶馆或歌舞厅,于优雅的环境中,播放优美的古典乐曲,如花似玉的礼仪小姐纷纷登场,表演各种茶叶的泡法、饮法及敬茶礼节。客人们不但可以品尝到许多名茶,而且能够欣赏礼仪小姐的精彩表演,同时又可学到不少茶文化方面的知识,文雅而高贵,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书法——祖国艺术园地里一枝奇葩,与其它国粹一样浓缩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照亮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长河,震撼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它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美感,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书法具有骨、血、筋、气,形质与性情相统一的视觉艺术形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冠绝百代的大书家,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墨迹瑰宝和著述,是我国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人面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力。唐代大书家孙过庭曾云:“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惊蛇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居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书法所表现出来的形质与性情之美,犹如自然界之精微广大,变化无穷。以点线面等要素无穷尽组合的书法艺术,为美学和艺术哲学积累了丰富宝藏和理论。因此,书法和茶艺一样,集中反映了我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茶艺与书法的互进关系

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距今约六千年,即仰韶文化时期,我国的文字已经产生。因此,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时又是生命力最强的文字。自远古到现今,经过无数次的进化与变革,已经到了臻于完善的阶段。从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竹简文,逐步演变成秦篆、汉隶、草书、魏碑、行书和楷书。多体并存,为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文化发展、史实记载及国事往来等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字不仅仅是扮演交流工具这一角色,而且逐步发展成为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茶艺是在茶业和茶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一带。发现和饮用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神农时代。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有明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和其他植物一样,从发现到利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当原始人类发现茶叶对人体有一定的医疗作用之后,便对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用途开始重视起来,一些文人雅士用文字记载其栽培技艺和饮用方法。这当中书法家充当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隋朝以前印刷术尚未发明,各种事物的传播、记载均得依赖于书法,茶事自然不能例外。即使是后来发明了印刷术,依然没有离开过书法。

时至唐代,由于书法的介入,茶风更为兴盛。当时文人们早晚均离不开茶。著名诗人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便是“檐前新业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饮茶不仅成为文人雅士、田闾布衣的嗜好,就连皇宫中也不可缺之,“天子下廉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由于长期的饮茶活动,书法家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书法家们在饮茶之后,精神振奋,灵感顿生,随意挥洒,优美诗句通过书法跃然纸上。白居易在蒙山品完茶后,曾情不自禁地写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古今无往返。”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书法家及一些文人的赞赏,饮茶之风很快盛行中国大地,伴随而来的是唐代茶叶生产制作的兴旺和茶艺的形成。据《茶经》和《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产茶的州共有47个,即分布在现今的湖南、四川、浙江等11个省所辖区域内。成品茶主要有串饼茶、散茶、粗茶和末茶等。随着当朝统治者饮茶兴趣渐浓,制茶技艺更讲究,名茶与贡茶开始产生。同时,僧侣文人从饮茶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选茶、鉴茶、煮茶的技艺,又讲究饮茶方法和环境,茶由“饮”发为“品”,其丰富内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