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80410c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1.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题型一:断句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题型二:文言虚词和实词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
(3)揣测法。
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初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与解题方法
![初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与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d5e2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6.png)
初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与解题方法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
通过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能提升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古老性和独特性,初三学生常常对其感到困惑。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复习文言文的技巧与解题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表达形式,深受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
因此,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在阅读文言文之前,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或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古代社会、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内涵和含义。
二、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通常比较复杂,由于古代人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初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困惑。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
首先要明确主谓宾的关系,确定句子的主旨。
其次,分析修饰成分,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最后,注意句子的逻辑推理,通过推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记忆古文常用词语文言文中有很多特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些词语在古代非常常见,掌握它们对于理解文意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花时间记忆这些古文常用词语。
可以通过制作词语卡片,每天背诵一些,加深记忆。
同时,在平时的阅读中,要注意留意这些词语的出现,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
四、注重阅读理解题的训练文言文阅读试题通常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
为了顺利解答这些题目,同学们需要注重阅读理解题的训练。
可以从平时的习题中选取一些文言文阅读理解题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实战演练,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同时,要注意理解题目的问法和要求,分析选项之间的异同,选择正确答案。
五、多读经典文言文篇目初三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应该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目,通过阅读经典文本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我们可以从古代诗词、历史典籍、名人文集等方面入手,选取一些知名的文言文篇目进行阅读。
中考重点文言文阅读技巧
![中考重点文言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a92af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3.png)
中考重点文言文阅读技巧近年来,文言文的考查在中考中逐渐增多,给学生们带来了许多难题。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理解和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是中考复习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考重点文言文阅读技巧,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注意熟悉基本句型和表达法阅读文言文时,首先要熟悉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表达法,这是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
文言文句子结构多为主谓宾或者主系表结构,句式相对固定。
了解常见句型和表达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捕捉句子结构,准确理解句子的主干信息。
例如,在阅读《岳阳楼记》时,有一句“然因美人瘦,颜色衰。
”虽然用词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但是主谓宾结构依然清晰。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和推断,将“美人瘦”与“颜色衰”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二、注重把握修辞手法和修辞意义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修辞手法,并理解其背后的修辞意义。
修辞手法常常用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
以《滕王阁序》为例,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楼台比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将楚霸王比作“不世之勇”,通过这些比喻,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楼台的壮丽和楚霸王的英勇,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关注句子结构和文段脉络文言文的句子结构相对复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我们仔细把握。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注重句子结构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
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文段的脉络,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思想和观点。
例如,在阅读《论语》时,如果只看到其中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能无法全面理解作者的意图。
而通过理解上下文的句子结构和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这句话是孔子对于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进行的肯定和赞美,进一步理解到作者对于学习的态度和看法。
四、注重熟悉常见典故和历史事件文言文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典故和历史事件,熟悉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含义。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有哪些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3cacf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e.png)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精确、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动身,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肯定要联系实际, 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动身,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终,要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阅读文言文要依据文中的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在分析时,可 以通过事务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务、情理 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看法。此外,还应留意辨析作者表 明观点或看法的形式,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化分析和体会,从而把握作者的观 点或看法。
考点三:联系实际与特性感悟。
三、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留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 减。
四、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 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 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精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 字,并说明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分;精 确说明一词多义词在详细的语境中的意思;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详细语境 说明其意义和用法。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 次,要留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详细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 确理解、坚固识记;最终,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9de3d08bd64783e09122b98.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篇一:中考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一、题型梳理从近年出题形势看,多以选择、翻译、简答等形势呈现。
1、选择题:基本还是围绕字词基础知识展开,文言实词、虚词均有所涉及,特别对一些具有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的字词情有独钟,一般以选择与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下面哪一(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等方式加以提问。
2、翻译题:即将文言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一般选择文中包含重点实词含义,具有特殊句式,或在文本中处于重要位置的语句。
3、简答题多进入文本内里,关乎课文整体的把握,包括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的评论、艺术手法的剖析以及选文间的比较辨析及延伸拓展。
1二、应对技巧针对不同的题型,复习和应考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近年语文中考中,选择题仍以词义辨析为主,具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等文言现象的字词是重点。
这类题一方面仍倚赖同学平日积累,反复训练,触类旁通,以至对一些重点字词刻骨铭心,另一方面做此类题特别要注意审题,到底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
另外,做选择题除了扎实的认知基础外,还可讲究方法,用代入检验的方法将解释放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语句是否通畅;用排除确定项的方法将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剔除出去,以缩小选择的范围,降低选择的难度;用对照选项的方法对选项词语进行意义、用法、语法位置的分析与判断。
翻译题今年将出现在课外文言文考查中,因此基本字词义的掌握程度及翻译技巧的把握将成为关键。
文言翻译不是个体字词简单的拼凑,它既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及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考察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只是有时呈现出来的译句语言不够通顺,导致文意晦涩难懂。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变化,句式也会适当发生改变。
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和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和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c47da23186bceb19e8bb73.png)
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和答题技巧总结考试说明中的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解析: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
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一)](https://img.taocdn.com/s3/m/c76e67f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5.png)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一)中考是每个初中学生都要经历的一场考试,而语文阅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介绍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特别是涵盖了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在语文阅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要想解题得分,考生需要掌握以下方法:(1) 首先静下心来,通读全文。
读完后回顾一下,了解大体意思;(2) 找出问题,仔细阅读选项中涉及到的句子或段落;(3) 根据选项中出现的关键词去定位原文内容;(4) 最后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匹配程度,选择正确答案。
2. 认识理解题认识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中生词或词语的理解程度。
考生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通读全文,理解文本大意;(2) 判断问句的层次和侧重点,确定所需要寻找的知识点;(3) 基于上下文理解、词义猜想等方法理解生词或词语,整理出正确答案。
3. 短文写作题短文写作题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阅读文章和写作题目。
考生应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这道题:(1) 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2) 观察题目和要求,分析结构和写作要求;(3) 以现有知识组织思考,撰写短文。
二、文言文阅读真题实战1. 文言文阅读题上册五语考古文陈友于《头陀箴》中说:“持鉢乞食之人,以空心忘物,则外物不应破空而入,心亦不被尘埃而染污”。
这里的“空心”指的是A. 心中没有杂念B. 心中空虚无物C. 心中有空间D. 心中虚胖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可知题目关键在于“空心”二字,通过分析文句可知,“空心”指的是“持鉢乞食之人的心”,而且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空心”指“心中空虚无物”,因此答案为B。
2. 文言文阅读题《孙子兵法》:“不失民之心,不失天下之心”。
其意是什么?A. 对手二心B. 顺应民心C. 知晓天时D. 符合天意答案:B解析:根据“不失民之心,不失天下之心”可知,此处是论述如何保持一国民众的信心和认同度。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解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fd869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f.png)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解文言文可以说是中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阅读答题的技巧,就能够在考试中事半功倍。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些文言文阅读答题的技巧。
第一,理解题目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解题目。
很多同学在阅读题目时,会出现一些轻视的情况,觉得“无非就是简单的阅读理解题”,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大误区。
因为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想正确理解文意,关注每个字词的含义至关重要。
第二,通读全文在开始阅读文言文之前,先通读全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个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全文通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个句子和每个段落的含义,不至于被孤立的句子所迷惑。
第三,标注关键词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将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标注出来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标出主语、谓语、宾语、修饰语等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
第四,处理长句文言文中有很多长句,对于我们来说阅读起来可能比较吃力。
处理长句的方法是,将长句拆分成短句,理清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画出句子结构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长句的含义。
第五,注意修辞手法文言文中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等。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留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因为它们可能对文章的意义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也要注意修辞手法和前后文的关系,做到全面理解。
第六,细节把握在阅读文言文时,还要留意一些细节的描述,这些细节往往蕴含着文章的核心思想。
比如,某个人物的形容、某个事件的描写等等,都可能对我们理解整个文章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细节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意。
第七,多做习题最后一个技巧就是多做习题。
通过做一些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的了解。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材料,做阅读理解题,然后认真分析解析题目和答案。
通过多做习题,我们就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之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要点
![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之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449fc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8.png)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要点1.学习建议:(1)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不止于中考,阅读文言文本身应该是一场与古人的心灵对话。
太过机械,太过功利会失去你思想原本的活力。
注重复习课本,对课本进行多角度梳理。
把文言词语的积累当作日常功课。
(2)端正阅读态度,保持良好心态。
(3)通过出处、作者、注释、了解背景。
分辨人物不同称呼,弄清人物关系。
注意断句和分层,理清事情前因后果。
品味人物描写和对比烘托感知人物形象。
紧扣文本,先点后面,规范答题。
2.文言词汇意义推断(1)语境推断法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解析:“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2)字形推断法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解析:“瞑”字部首为“目”,与眼睛有关,而“冥”意为“昏暗”,据此我们可推断其含义是“闭上眼睛”。
(3)成语推断法例:十年春,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解析:由“出师不利“师出有名”“兴师问罪”等成语可以推断此句中“师”的含义是“军队”。
(4)组词法例:自往数王蓝田。
(2016中考江西卷)解析:“数”组词有“数落”,代入句中译为“亲自前去数落王蓝田”,句意正确,语意连贯。
3.文言句子翻译(1)基本原则:信、达、雅A.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信、达、雅。
做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用现代汉语词汇对应文言词语翻译,尽可能符合原意,做到“信”;意译,则根据语句大意翻译,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不生搬硬套,力求优美传神,富有韵味,做到“达”“雅”。
(2)五字口诀如何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既要达到句意准确,又要做到语意顺畅。
请记住并学会运用这五个具体方法:留、替、调、补、删(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积累拓展五”)。
1)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因罪贬请到巴陵郡做太守。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4cc152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a.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1(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①文章题目②作者姓名③作者朝代。
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考试内容。
(2)文中名句的默写:空出两个句子,根据前后句填空。
要注意平时的默写落实,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
(3)朗读节奏的划分:这种题要求考生用“/”来划出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提示,如告诉考生划两处或三处。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应对这一题型,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
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
(4)解释实词、虚词的含义。
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
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5)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一般要用直译法。
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
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
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
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
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7)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
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
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大全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c8bc4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6.png)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大全1. 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巧(1) 注重字词的理解:文言文的字词使用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解,尤其是一些古词古句的含义。
(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经常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意思,掌握这些手法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意图。
(3) 理解句子的结构:文言文常常使用长句和复杂的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结构有助于把握句子的意义。
(4) 注意上下文的关联: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典故、典型案例等补充说明,需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理解全文的内涵。
2. 文言文阅读答题常见技巧(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定答题的重点和角度,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2) 先通读全文:在回答问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有助于把握作者的意图。
(3) 突出关键词语: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将关键词语标注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准确回答。
(4) 结合上下文寻找线索:在回答问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寻找线索,理解句子的含义,以确保回答的准确性。
(5) 注意排除干扰选项:在选择答案时,要注意排除干扰选项,根据文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判断,避免被干扰选项误导。
3.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点(1) 对比四书五经:文言文中常常引用四书五经的内容,对于熟悉四书五经的学生来说,理解文意会更加容易。
(2) 理解成语典故:文言文中经常使用成语典故来表达意思,了解常见的成语典故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人物性格:文言文中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人物性格是常见的手法,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意。
(4) 把握作者立场: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常常通过语言和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理解作者的立场有助于把握文意。
(5) 善于推理:在回答问题时,应善于运用推理能力,通过分析上下文、对比四书五经等方式进行推理,得出准确的答案。
4.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小结(1) 必须加强对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法的学习和理解。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高分答题技巧归纳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高分答题技巧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6cff7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7.png)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高分答题技巧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归纳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如何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就是准确,即忠实于原文意义,不添、不加、不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凡是能够直译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能够具体落实的字词就尽可能地在译文中有所落实,并保持原句的特点:“达”就是通顺,没有语病,符合表达习惯。
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而无法直译时,就可以灵活地或适当地采用意译的方法:“雅”就是译文语句优美,用词造句比较讲究,而且有一定的文采。
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与白话文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就分别来讲讲他们。
“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a3a1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c.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仔细阅读
阅读文言文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以读两遍以上,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在读的
过程中,可以适当标记一些重点,便于后续分析和复述。
二、把握关键词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把握住关键词,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和要点。
关键词通常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等方面的词语,关注这
些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信息。
三、熟悉文言文基本句型和表达方式
文言文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了解这些基本句型和表达方
式对于理解和阅读文言文至关重要。
平时可以多读一些文言文的经典作品,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对文言文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四、注意重点段落和篇章结构
文言文通常采用前言后主、有机结合、褒扬抨击等方式组织文章,要
注意到文章的重点段落和篇章结构。
对于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可以通过重
点段落来进行分析和把握,有助于答题和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
五、注重详注、词语解释和翻译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详注、词语解释和翻译。
详注是指对文中一些
生僻词语、典故、典型句式等进行解释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词语解释是指对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解释,防止产生歧义;翻译是将文言文
转化成现代汉语,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通过以上五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阅读文言文,并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答题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加练习、积累,增强对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逐渐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中考语文古文阅读技巧
![中考语文古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f71ee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c.png)
中考语文古文阅读技巧古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部分,也是考生们普遍感到棘手的一项。
古文的阅读涉及到文言文的词汇、语法以及句式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古文阅读难题,成为了许多考生关注的焦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中考语文古文阅读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扎实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首先,要想在中考古文阅读中表现出色,必须要扎实地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比如,要学好古文的词汇,要理解每个字的意义,并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同时,要掌握古文中常用的词语搭配,学会识别古文中的典型句式结构,如并列句、状语从句、主谓结构等等。
二、注重积累古文阅读经验古文阅读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经验。
其实,很多古文中都会出现相似的题材和内容,通过阅读更多的古文,积累经验后,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共性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古文阅读题。
除了阅读课本上的古文作品,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古代文化方面的书籍来加深对古文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三、注重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文言文有其独特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因此我们在古文阅读时要特别关注并学会运用其中的修辞手法。
比如,要学会理解和运用古文中的比喻、夸张、对偶、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要仔细揣摩古文中的语言特点,如虚词的使用、古文中常见的词序等,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古文。
四、多做真题,强化练习在备考过程中,多做一些真题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做真题,可以模拟考试的环境和对答题时间的掌握,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做真题也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古文阅读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总而言之,中考语文古文阅读需要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经验的积累、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的运用,以及真题的多做练习。
通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相信同学们都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加油!。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c6695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b.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是中考语文考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下面是一些中考语文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言文的考试。
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文言文词汇较为繁琐,但是有很多常用的词汇和搭配,比如“不可”、“必须”、“不得已”等等。
如果能够掌握这些常用的词汇和搭配,就能够更快速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理解文言文的语法
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例如,“所贵者道也”是一个典型的文言文句子结构,其中“所贵者”是主语,“道也”是谓语,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3.注意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
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反复和排比等等。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4.重视文言文的背景知识
文言文的背景知识往往与历史、文化和哲学等相关。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例如,阅读《论语》时,要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言行。
总之,中考语文文言文是需要一定技巧和方法的。
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还可以通过多读、多练习和多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最终取得较好的成绩。
备考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鉴赏解题技巧
![备考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鉴赏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447d64998fcc22bcd10df1.png)
备考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鉴赏解题技巧题型概述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中,文言文鉴赏题的分值逐渐提高,也成为了中考的重点题型。
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为3-6分。
题目涉及的考点有内容、技巧、语言、形象、情感、主旨、评价等。
如何解答此类题型,一直是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文言文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可以解决你的难题!方法技巧方法一语境法运用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联系上下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
【例题展示】例题1(2018•达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②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③无所容。
非不呺然④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⑤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为洴澼⑥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⑦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⑧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⑨,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⑩也夫!”(《庄子·逍遥游》)【注释】①瓠(hù):葫芦。
②实:结的葫芦。
③瓠落:很大很大的样子。
④呺(xia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⑤掊(pǒu):砸破。
⑥洴澼(píng pì):漂洗(丝绢)。
⑦鬻(yù):卖,出售。
⑧裂:划分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轻松过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问:有时,我在语文练习册里能做到课外的文言文,一做到这,我就头疼,怎
样才能做到,做这种题时游刃有余? 答:同学,你好!在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问:阅读课外文言文时碰到陌生的词句怎么办?
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 (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在古文中往往可从上下文的词义推断出某词的意义。 如“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颇为费解,但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
小城。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前有 状语,后带宾语,则为动词,应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如“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 具。“樯”是冷僻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
的船具,联系本句,便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橹”是战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 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 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 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 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 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 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 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 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 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 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
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
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
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
(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本义为 “仁爱”,在这里显然是讲不通的,可借助于音的联系来推断其通假, “惠”通“慧”,聪慧。 (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数,现代汉语以 双音词居多数。古代单音词一般都保留在今天的双音词中,我们可用今 双音词去推断和掌握文言单音词的意义。如“内立法度,务修耕织守战 之具”中的“修”,可用现代汉语“修建、修造、修长、修饰”去推断, 就不难从比较中找它的确切解释是“修造”。 (6)根据词语结构或修辞推断词义。如“存亡之理”中“存”与“亡” 反义并列,是“生存”之义。
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
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 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 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 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 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
守。
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
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
陈胜是阳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 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 为:你的不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 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 ‘陈胜王’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