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十七世纪欧洲文学(3学时)
[学习提示]
学习本章,要弄清弥尔顿创作中的革命精神;要了解古典主义文艺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切实掌握古典主义的特征、优势、缺陷以及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应注意莫里哀的作品与专制王权的关系、与社会斗争的关系,了解他的创作概貌、重要作品和开明的资产阶级立场,重点掌握《伪君子》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第一节概述
十七世纪的欧洲处在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旧的封建制度继续斗争的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学的发展都很不平衡。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以英、法两国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一、英国文学
十七世纪中叶,伴随着资产阶级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运动,英国文学迅速发展。
诗人、思想家和政论家弥尔顿(1608—1674)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
《失乐园》(1667)是弥尔顿是最主要的作品。这部长诗共十二卷,约一万一千行,题材来源于《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二、三章及《圣经·新约·启示录》,描写的是亚当、夏娃违犯上帝禁令偷吃禁果而被赶出乐园的故事和撒旦反抗上帝遭到失败后被囚于地狱的火海中备受煎熬,但不屈服的故事。
长诗借古喻今,将《圣经》故事注入了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的战斗精神,用宗教题材来为现实斗争服务。它通过撒旦反抗上帝权威的故事,反映并歌颂了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政体的革命斗争,揭露和抨击了王政复辟时期的黑暗现实。诗中最动人的形象是充满反叛精神的英雄撒旦。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了诗人清教徒与革命家的两重性:作为一个清教徒,他不得不把撒旦写成背叛上帝的堕落天使和引人堕落的恶棍,称他骄矜横蛮、野心勃勃;但作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革命家,他在感情上却完全站在撒旦一方。因为撒旦与上帝激战的场面,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革命年代革命者与敌人激战的情景;撒旦被上帝打入地狱的悲惨处境,很容易使他联想到革命者遭受复辟王朝打击迫害的现实状况。所以他让撒旦的骄矜横蛮、野心勃勃体现了对堂堂上帝权威的抗衡,用撒旦的形象来象征生龙活虎、坚强有力、不畏专制暴政、要求自由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士。撒旦反抗上帝,不屈
不挠,虽然处于失败的地位,被囚于地狱的火海中备受煎熬,但仍是毫不气馁,鼓舞同伙们继续战斗。他说:“战场虽失败,怕什么?这不可征服的意志,报复的决心,切齿的仇恨,和一种永不屈服,永不投降的意志——却都未丧失。”从这个形象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里革命者和诗人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复辟时期坚持立场、继续战斗的崇高品德。
长诗《复乐园》(1671)取材于《圣经·新约·路加福音》,写耶稣不受撒旦的诱惑,经受住考验,在世上传经布道,为人类恢复乐园的故事。在这部长诗里,撒旦被诗人描写成了一个反面角色,他已失去了在《失乐园》中那种造反者的灵光,成了诱惑者,成了邪恶力量的代表。而上帝的儿子耶稣被诗人写成了一个坚强、刚毅的战士,他抵制住撒旦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对他的诱惑,也不怕撒旦暴力的威吓,始终坚持拯救人类的理想,决不堕落下去,决不背离自己的立场,坚信胜利终会到来。这一形象高度概括了诗人和资产阶级革命战士们在革命失败之后无所畏惧、坚贞不渝、决不与复辟势力妥协的高尚情操。
诗剧《力士参孙》(1671)取材于《圣经·旧约·士师记》。参孙的形象既是双目失明的诗人的自况,也是王朝复辟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真实写照。他们身受残酷迫害,内心异常痛苦,对复辟王朝刻骨仇恨,决心继续革命,渴望杀敌复仇。诗人描写了参孙的勇敢行动,这是对复辟王朝的一个大胆的挑战,也是一声响亮的战斗号召。
弥尔顿的创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诗人批判地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先进思想,肯定人生幸福,否定无限制的享乐;肯定人的进取心、自豪感,否定由此演变出来的骄傲与野心;肯定科学,但认为只有科学而没有正义,人类不会得到和平幸福。这就是他的革命的清教思想。他将这种思想贯彻到了他的革命实践和创作实践之中。他的三部作品都取材于《圣经》,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宣传革命思想以教育和鼓舞人民群众,这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披着宗教外衣,以清教教义作为思想武器向国王、国教进行斗争的反映。诗人用激情充沛的诗句,在宏伟壮阔的背景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历史,塑造了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的思想情绪和战斗精神,唱出了时代的强音。弥尔顿以他的作品启迪了后来的革命者,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
第二,弥尔顿的创作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虽然以《圣经》为题材,但在艺术加工方面向古代文学学习,依照希腊罗马史诗的体例写作长诗,依照希腊
悲剧的手法写作诗剧,同时又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他的作品构思宏伟,背景壮阔,格调高昂,音调铿锵,语言典雅,句法多样,比喻丰富,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理想,在十七世纪欧洲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弥尔顿的创作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第一,他的作品虽然可称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艺术记录,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经常表现出清教徒的神学观念和力求道德改善的幻想。
第二,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宣扬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第三,艺术形象有些杂乱,语言有时罗嗦冗长。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有一位进步文学的重要代表叫约翰·班扬(1628—1688)。他写的《天路历程》(1678—1684)是一部梦境寓言小说。这部小说的前部叙述的是名为“基督徒”的主人公抛弃家园妻子,跋涉高山深水,战胜猛兽妖魔,最后到达天国之城的经历。后部描写的是“基督徒”的妻子,继丈夫之后寻找天国的故事。小说带有浓厚的梦幻象征色彩,也有现实主义的描绘,善恶的梦境折射着现实世界,现实真实与天国玄想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法国文学
法国是十七世纪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王权和资产阶级相妥协。这种妥协的政治结构促成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和兴盛。
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欧洲的一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它首先在法国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而后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欧洲其它国家。由于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强调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之称。它是法国资产阶级与中央王权妥协并暂时联盟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借助王权与贵族阶级进行曲折斗争、王权利用资产阶级消灭封建割据削弱贵族势力等复杂情况在文艺上的反映。它的基本特征是:政治上拥护王权;思想上提倡唯理主义;艺术上重视规则,模仿古代。古典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进步性,如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等。但它也有迎合宫廷和贵族趣味、保守、过分强调清规戒律等局限。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政治拥护王权;第二,在思想提倡唯理主义;第三,在艺术上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三一律”
“三一律”也称“三整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它要求情节、地点、时间的三个整一,即一出戏只能有一个情节,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