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现状和识别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杨宜杨泽云摘要:道德风险是指“经济代理人在对他们行为的后果不必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况下因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损害了其它人的利益”,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的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道德风险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各阶段存在的道德风险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道德风险,并就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道德风险的化解措施。
关键词:道德风险,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它是指“经济代理人在对他们行为的后果不必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况下因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损害了其它人的利益”,或者说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到20世纪90年代,道德风险被学者们广泛地用于解释保险市场、公共福利、卫生保健和借贷市场等行为。
现有的关于借贷市场道德风险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借贷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方面,本文则主要侧重于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道德风险方面,即政府为服务“三农”而进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济利益之间的利益出发点不同而导致的道德风险。
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史阶段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银行体系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合作社。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负责一切资源的分配,信贷也不例外。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财政部领导下的金融主管机构和唯一经营者,建立了遍布全国农村的存贷款业务网点,人民银行的农业部,从中央政府到乡镇一级政府机构,都设有分部。
与此同时,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专门为农户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与人民银行的农业部一起构成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当时农村信用合作社有10万多家,几乎遍及每一个乡镇。
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民银行接管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之后直至整个60年代以及70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
金融业务中的道德问题与解决方案
金融业务中的道德问题与解决方案金融业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支撑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
然而,在金融业务中,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
道德问题在金融行业中的存在,既会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发展造成损害。
本文将讨论金融业务中的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问题在金融业务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常见的道德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中,买方和卖方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从而导致交易不公平和不透明。
这给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可能通过掌握内幕信息来获取私利,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这种行为违背了道德规范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解决方案之一是加强监管。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合规培训和监管力度,确保金融业务的公平竞争和透明度。
此外,金融机构也应加强内部监管和风险控制,对存在潜在道德风险的交易进行审慎评估和管理。
二、利益冲突与道德问题金融业务中的利益冲突也是常见的道德问题。
利益冲突指金融从业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由于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导致失职,损害客户利益。
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可能因追求高额佣金而将客户资金投资于高风险产品,而忽略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利益。
解决方案之一是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
金融机构应通过激励机制来引导金融从业人员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而非个人利益。
例如,通过设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将客户满意度和业绩绩效相结合,以鼓励金融从业人员更好地服务客户、保护客户利益。
三、金融产品的道德问题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也存在道德问题。
金融机构可能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推出风险高、收益低的金融产品,误导投资者。
这种行为违背了金融行业的敬业精神和追求长期稳健发展的原则。
解决方案之一是加强产品监管和信息披露。
金融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对金融产品的设计、销售进行审核和监管,确保产品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同时,也应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使其更加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及风险防范浅析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及风险防范浅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服务业进入全面的结构性整合,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模糊,金融机构的集中化、全能化和全球化成为普遍现象。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融合,出现了一股持续至今的并购浪潮,金融控股公司就是这一金融制度变迁进程中出现的能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与产品的金融组织形式。
各国经过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促进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推动了资本全球流动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极大地提升了这些国家的金融效率。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金融发展中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日益加强。
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对于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发展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状况金融控股公司介于全能银行制完全的混业经营模式与彻底的分业经营模式之间,将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与各个子公司的分业经营有机结合,因而兼具了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特点。
这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1.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将其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广泛的业务中,利用己有的分支机构和销售渠道开展新的业务品种。
2.业务多元化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最根本的好处还在于其适应市场需求,方便客户。
金融控股公司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十分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和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网络金融服务”。
3.风险分散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具有分散风险的作用。
金融家的格言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金融控股公司可以用另一种业务的收益来弥补,从而增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4.金融创新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则是金融创新,它使得金融部内部各要素得以重新组合,并衍生出新的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我国的金融风险现状及对策
我国的金融风险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的金融风险现状入手,探讨应对金融风险的对策。
首先,信用风险。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推进,信用风险日益突出。
部分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存在审慎性不足的情况,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
此外,信用评级制度的不完善也增加了信用风险。
其次,利率风险。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日益突出。
传统上,我国银行的利差主要来自于固定息差,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银行的净息差收窄,利差收入减少。
如果银行无法适应利差收窄的情况,就面临利率风险。
再次,市场风险。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风险日益突出。
市场波动引起的价格波动,包括股票、债券和外汇等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都会给金融机构带来潜在的损失。
最后,流动性风险。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是金融机构正常运作的基础,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流动性风险日益突出。
金融机构的短期债务的增加、融资结构的松动以及不良资产的增加等都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
为了应对金融风险首先,建立健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通过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及时发现并预警金融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其次,加强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的建设,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
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加大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力度。
再次,深化金融,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金融是解决金融风险问题的根本途径。
应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并推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便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减小风险。
最后,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金融风险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
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减小金融风险传染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可以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加强风险管理、深化金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来进行有效的对策。
金融行业中的思想道德风险与防范
金融行业中的思想道德风险与防范金融行业中的思想道德风险与防范思想道德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由于参与人员自身的思想、品德等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在业务运作中出现疏漏、违规、欺诈等行为,从而对金融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严厉打击金融行业中的思想道德风险是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探讨金融行业中的思想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一、思想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1.道德缺陷。
大量利润的诱惑下,从事金融业的人员有可能会忽略客户当事人利益,从而产生道德缺陷。
2.欺诈行为。
金融界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分子,他们不惜采用欺骗手段,骗取客户资金。
3.内幕交易。
一些金融人员会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获取公司或客户的机密信息,并采取非法手段进行内幕交易,从而获得不当得利。
4.违规操作。
违反监管规定,从而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靠性,如超越授权操作、信贷违规、拿取不当利益等。
二、防范思想道德风险的措施1.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
金融机构应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建立健全的员工考核和监督制度,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风险意识。
并在平时工作中建立及早发现、快速处置问题的机制,避免问题的扩散。
2.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明确金融从业人员行为标准和执业规范,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严格的内部沟通制度和证明档案制度,确保金融机构内部系统有效。
3.强化从业人员伦理道德教育。
金融行业对从业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情况应该进行严格审核。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应加强理论教育,定期组织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培训,针对金融行业职业特点量身定制相关课程,培养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4.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
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金融机构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实现对风险的监测和管控。
由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减少机构的利益诱惑和行业的共同风险。
5.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将更 加注重宏观审慎管理, 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 测和预警,确保金融稳 定和安全。
加强微观审慎监管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将更 加注重对金融机构和业 务的微观审慎监管,加 强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
制的监督和指导。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逐步完善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 我国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引入了更 多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金融监 管体系也逐步完善。
深化改革阶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 监管体系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加强 了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应对。
02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目标不够明确
缺乏明确、全面的金融监管目标
许多国家在金融监管中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设立专门的消费者保 护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和行为监管。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完善监管体系
我国应建立综合、全面、高效的 金融监管体系,实现各监管机构 之间的协调配合,减少监管重叠
和空白。
加强风险防控
我国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建立 风险预警机制,提前识别和防范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 题及应对措施
汇报人: 2023-12-08
contents
目录
•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 应对措施 • 国际经验与启示 • 结论与展望
01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金融监管的背景与意义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01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出现给监管
带来了挑战。
金融创新中道德风险识别与治理研究
金融创新中道德风险识别与治理研究金融创新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需求,每个国家都想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金融创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金融产品、服务、机制等的创造,旨在满足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既定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升级。
相比于传统金融业务,金融创新的吸引力在于其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机会。
然而,金融创新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道德风险,这些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将在这个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中的道德风险识别和治理。
一.金融创新中的道德风险1. 对消费者的欺诈金融创新中的道德风险之一是欺诈。
在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中,经常会出现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例如,银行可能会承诺一些不太合理或夸大的保证,或者提供虚假的金融咨询。
这些行为都可能使消费者误解风险,从而陷入不利的金融情况。
2. 信息不对称金融创新中的道德风险之二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金融领域中比较普遍。
例如,在贷款市场上,银行通常拥有大量的信息,包括贷款申请者的信用记录和资产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然而,贷款申请者对这些信息一无所知,这使得银行可以在货币融资合同中将贷款申请者置于劣势,使其遭受重大损失。
3. 不符合道德标准金融创新中的道德风险之三是不符合道德标准。
许多金融创新产品都需要制定专门的规定和监管措施,否则就可能可能偏离道德标准。
例如,网贷平台如果没有制定出适当的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就可能会成为被非法支配的工具和途径。
二.金融创新中的道德风险的治理1. 有效规制为了避免金融创新中出现的道德风险,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监管机构可以对金融机构的产品、规则、制度等进行监管,以确保符合法规和道德标准。
监管机构能够识别和预防市场潜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在我们国家内,构建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防范道德风险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加强信息公示和披露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信息公示和披露。
金融行业的伦理与风险治理研究
金融行业的伦理与风险治理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成为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然而,金融行业面临的伦理和风险治理问题却令人担忧。
本文将探讨金融行业的伦理和风险治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金融行业伦理问题1、诚信问题金融行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它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其信任。
而金融行业的诚信问题却一直存在。
很多金融从业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采用不道德的手段,例如虚假宣传、欺诈等。
而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金融行业的形象,使公众失去对金融行业的信心。
2、道德风险金融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对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择手段,从事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会对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带来影响,而且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利益冲突金融行业从业者往往面临着利益冲突的问题。
例如,银行某客户向银行要求协助其子公司融资时,银行内部的相关领导就会面临利益冲突的问题。
如果银行领导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了不当的行为,就会对该银行的正常运营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对整个金融行业造成连锁反应。
二、金融风险治理问题1、资金流动风险金融行业的一大风险是资金流动风险。
因为金融行业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如果市场出现波动,就有可能引发资金流动风险。
资金流动风险的出现会严重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甚至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不利影响。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行业的一大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于客户不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还款,或客户出现其他支付问题导致的。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这种风险,就会发生信用风险。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化而导致的一种风险。
市场波动可能会导致股票、债券等价值减少,也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
这种风险通常不是由于客户的违约而导致,而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
三、解决方案1、加强金融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培训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
因此,需要加强对金融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与监管对策
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与监管对策金融机构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不仅涉及巨额财富,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然而,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道德风险成为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及监管对策。
一、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不当销售行为:金融机构可能通过夸大宣传、隐瞒风险等手段,推销高风险金融产品给投资者,违背了诚信原则。
2. 冲突利益:金融机构的员工可能利用其职权地位获取私利,如以内幕消息谋取非法利益等,损害了客户利益和金融市场的公平性。
3. 不当担保行为:金融机构可能通过虚构担保信息、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手段,向外界提供虚假的信用信息,从而获得不当利益。
4. 不当内部管理:金融机构在内部管理上可能出现问题,如负责人滥用职权、管理层腐败等,导致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由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对经济社会的危害性,金融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监管的目的在于保护金融机构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同时维护了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1. 保护投资者权益:金融监管可以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降低他们的道德风险。
2.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金融监管可以防范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和金融风险的传播,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运行。
3. 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金融监管可以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制度构架,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监管对策为了有效应对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监管对策来加以规范和控制。
1. 强化监管法规:在法律层面完善金融监管的相关法规,如完善金融机构销售行为的监管规定、内幕交易的追责机制等,增加违规行为的法律风险和成本。
2. 增加监管力度: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和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的监管框架,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与防范研究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与防范研究一、引言作为经济和金融系统中的核心部门,金融机构往往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
然而,在金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介绍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从监管、激励制度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防范建议。
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概念及特征道德风险指的是金融机构在行使职责时,由于相关人员利益冲突、道德价值观差异等原因,出现的违反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对客户利益产生伤害的风险。
特征如下:1.内部人员的行为可能违反行业规范和客户利益;2.风险的产生可能为金融机构带来财务损失、声誉损失等;3.由于道德风险多种多样,每家金融机构可能面临不同的道德风险,甚至不同业务领域内也可能会有不同种类的道德风险。
三、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利益冲突。
金融机构内部员工可能因工作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导致行为产生利益冲突;2.道德风险意识薄弱。
在未形成强制性制度之前,很多金融机构对道德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对道德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3.失误等因素。
金融机构内部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因个人能力、技术熟练度等因素导致疏忽、失误等问题发生;4.治理结构问题。
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对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存在着直接影响。
四、防范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
加强对金融机构内部的监管、监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激励措施。
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为的引导;3.文化建设。
强化金融机构的道德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风险防范氛围,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
五、结语综上所述,道德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可小觑,为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金融机构需加强对内部风险的管理和对外部监管,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加强道德文化建设,不断完善道德风险防范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道德风险的产生,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
金融市场监管中的道德风险
金融市场监管中的道德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金融市场监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金融市场监管中,一种被称为“道德风险”的现象却时常出现,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所谓“道德风险”,指的是金融市场监管者或参与者由于利益驱动或其他个人因素而违反道德准则,从而导致其他人的损失。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欺诈、虚假陈述、内幕交易等。
在金融市场监管中,道德风险有很多形式和表现。
例如,一些监管机构或人员可能会收受贿赂,影响监管结果;或者,金融机构可能会欺骗客户,违反诚实守信的原则。
此外,内幕交易也是一种道德风险,它会导致其他投资者的损失。
道德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它不仅会破坏投资者信心,也会损害金融体系的稳定。
当投资者发现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可能会失去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从而选择撤出资金,使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如果道德风险得不到控制,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因此,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中的道德风险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应该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和监管力度。
监管机构需要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以监督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防止他们违反道德准则。
其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
这个制度应该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纪律等方面的规定,以约束市场行为。
除此之外,监管机构还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这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从而提高他们的投资决策准确度,减少受到道德风险的影响。
此外,金融机构本身也应该加强内部管理。
他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员工遵守诚实守信的准则。
在招聘和培训员工时,金融机构也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最后,投资者自身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他们需要了解金融市场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和鉴别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受到道德风险的影响,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总之,金融市场监管中的道德风险是一个既普遍又重要的问题。
对此,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投资者都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和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和减少道德风险的出现。
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与趋势
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与趋势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金融市场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化。
金融机构必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护自身利益和客户利益,同时满足监管要求和市场需求。
因此,金融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与趋势。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金融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日常经营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管理模式以风险管理为中心,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目前,金融风险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这种风险通常指由于借款人无法或延迟还款而造成的损失。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通常会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设置担保和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等手段来控制。
市场风险指的是来自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
这种风险通常来自股票、汇率、商品、利率等各种资产的价格波动或不稳定。
金融机构通常会对市场风险做出相应的对冲或避免策略,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操作风险是因为内部管理疏漏、人为失误或技术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为了控制操作风险,金融机构通常会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和流程。
流动性风险通常是指金融机构因缺乏可用的流动资金而导致的损失。
这种风险通常涉及到短期负债和长期资产的匹配问题。
金融机构通常会通过提高资产质量、加强流动性管理和降低资产负债率等措施来控制流动性风险。
法律风险是由于法规、诉讼等原因所产生的损失。
为了降低法律风险,金融机构通常会加强法律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并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和监管规定。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趋势目前,金融风险管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些趋势:1.数据Gx化和人工智能的应G。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金融机构可以使用更加准确的数据和分析工具来评估风险、预测市场变化和动态策略调整。
2. 综合风险管理的强化。
金融行业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金融行业的不足和整改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在支持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正如任何一个行业一样,金融行业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金融行业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金融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
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差距,这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出现。
比如,在贷款领域中,借贷双方往往对于对方真实情况知之甚少。
借贷人有可能故意隐藏自己真实的债务状况并夸大能够还款的能力。
而银行则可能通过涉嫌欺诈手段来获取更高利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监管机构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来规范市场并确保参与者充分了解投资风险。
通过建立更加透明、公正的市场规则以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监管部门还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严格审查贷款和投资决策,以降低道德风险。
二、系统性风险管理不足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机制。
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相互联系,一家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可能会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已经目睹了许多金融危机,并意识到了监管当局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一个更加稳健和完善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框架。
这意味着监管部门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控整个金融体系中不同机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防范潜在风险。
此外,合适的宏观审慎政策也非常重要,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完善在金融服务市场上,消费者通常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经常容易受到欺诈行为的侵害。
一些金融机构存在操纵产品信息、虚假宣传等问题,导致消费者财产和权益受到损害。
此外,金融产品复杂性也使普通消费者难以理解,从而无法判断其真实风险。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在监管方面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制定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定,确保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金融行业的道德风险
金融行业的道德风险在现代社会中,金融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支持,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然而,伴随着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道德风险也逐渐浮现。
本文将就金融行业的道德风险展开讨论。
首先,金融行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可能掌握着客户所没有的信息,从而导致潜在的道德问题。
例如,在销售金融产品时,金融从业人员可能隐瞒或歪曲产品的真实情况,使客户陷入风险中而自身获利。
这种不正当的行为既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也破坏了金融行业的诚信形象。
其次,金融行业存在着操纵市场的道德风险。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导致市场参与者面临风险,而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例如,通过操纵股价或利率,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可以牟取暴利,但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此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勾结和合谋也可能导致市场操纵,使得市场变得不稳定,投资者无法正常参与。
第三,金融行业存在着不负责任及不当行为的道德风险。
由于金融行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一些从业人员可能以个人利益为重,而不是客户或投资者的利益。
他们可能放弃自己应尽的审慎义务,而进行高风险投资,导致巨大的损失。
此外,金融机构可能未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未能提供适当的金融教育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这种不负责任和不当行为不仅损害了组织的声誉,还造成了金融危机等系统性风险。
最后,金融行业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道德风险。
金融从业人员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如个人与客户之间、机构之间、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
当这些冲突无法妥善处理时,就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出现。
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可能会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客户的利益之上,或是通过内幕交易获取个人利益,而不顾及其他相关方的权益。
这种利益冲突不仅伤害了客户的利益,还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尽管金融行业存在着诸多的道德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道德约束来降低这些风险。
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防范策略透析
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防范策略透析金融风险是现代金融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它是指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政治、自然等外部因素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导致风险的发生和传递机制也变得日益复杂,对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金融风险的现状和防范策略进行分析。
一、金融风险的现状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动造成的投资组合价值波动的风险。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金融交易中债务人无力按期支付本息或提前清偿债务的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人为操作等因素造成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无法及时从市场上获取所需的资金或资产,并因此影响正常业务运营的风险。
以上是当前主要的金融风险类型,这些风险凸显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直接与商品、资产价格的变化、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变迁以及信任、职业、市场规则等各种因素的变化有关。
二、防范策略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防范策略主要有分散和规避两种方式。
其中,分散是通过投资多种类资产或多种不同的标的物来规避单一投资组合的风险,而规避则是限制投资范围或控制投资风险,以达到在市场不宜操作部分采取避险措施的目的。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防范策略主要有评级制度、保证金、风险基金、保险等,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信用违约”进行监督和控制,以规避信用风险的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的防范策略主要有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监测制度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提升风险控制器的质量和水平,降低操作风险水平、提升机构执行能力以及加强事后监督和管理。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防范策略主要有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增强流动性管理制度等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是提高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提升机构的融资能力以及强化机构对流动性的预警和管理。
三、结语总体来看,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市场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它的类型和变异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
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一、现状分析:1.高风险格局下金融机构生存压力大:当前,中国金融机构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风险持续增加,如资产质量不高、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提出了巨大挑战。
2.治理结构不完善:在中国金融机构中,一些问题突出,例如决策权与所有权不对等、治理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不够规范,进而可能产生各种风险。
3.内外部监管机制有待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管不仅需要内部的控制制度,也需要外部的监管机制来保证其稳健经营。
然而,目前的监管机制在严肃监管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共享不够、一些监管缺失等。
4.库存风险管理亟待强化:金融机构经营中的库存风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库存状况的不确定性给金融机构带来了隐含风险,因此,加强对库存风险的管理是重要的。
二、对策选择:1.完善治理结构:金融机构应加强决策与所有权的对等,促进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确保合理的利益分配和监督机制。
此外,还需要推动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高管理透明度和社会信任。
2.加强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应确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和内部监管机制,避免风险因组织内部引发。
3.加强内外部监管:金融机构应积极与监管部门合作,增强内外部监管的协同性和有效性。
同步加强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4.强化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风险的认知和管理,建立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主动防范和管控各类风险。
同时,加强对库存风险的管理,合理控制风险暴露和损失。
5.增强金融机构的应变能力:金融机构应提高应对风险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拥有较高的风险抵御力。
这包括加强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总结:当前,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存在着一些改进的空间。
金融业务中的道德与道德风险
金融业务中的道德与道德风险近年来,金融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贷款、投资、保险等。
然而,与其发展相伴随的是金融业务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与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对金融业务的合规性、信誉和稳定性带来了严重威胁。
首先,人们对金融从业者的信任正逐渐减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不诚信感到深刻的震撼。
一些金融机构在申请贷款时隐瞒了真实情况,导致市场崩盘,数以百万计的人失去工作和积蓄。
这种不道德行为使人们对金融从业者产生怀疑,认为金融业务不可靠,这对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其次,金融业务中的道德问题也涉及到对客户利益的保护。
金融从业者在处理客户业务时,可能存在欺诈、虚报或滥用客户信任的行为。
例如,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向客户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但并未充分告知客户该产品的风险。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透明度原则,也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使客户遭受经济损失。
这进一步弱化了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
此外,金融业务中的道德风险还牵涉到公司内部的道德管理。
一些公司可能存在不道德的内部管理行为,如以公司利益为先而忽视员工权益,或在企业运营中存在资金挪用等行为。
这样的不良行为不仅会导致员工士气低落,还可能使公司陷入法律风险,损害金融业务的声誉。
为了解决金融业务中的道德问题与道德风险,有几种可能的途径。
首先,金融从业者应加强道德教育和培训。
通过提高从业人员对道德操守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道德风险的重要性,并积极遵守从业道德规范。
其次,有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按照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开展业务,防止违规操作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同时,强化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以起到威慑效果。
另外,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此外,金融机构应鼓励员工举报不道德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以保护公司利益和员工权益。
我国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日益显现,这不仅关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识别与控制一、引言金融机构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尽管金融机构的规范化和法律监管已经得到了加强,但道德风险对其造成的影响却并未减弱,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道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以提高监管能力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分别是风险源头、风险传导和风险管控。
二、风险源头金融机构业务涉及的广度和深度是导致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道德风险的重要来源。
(一)业务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复杂,因此,人为失误很难避免。
此外,金融机构的员工处于强烈竞争的环境中,极易受到诱惑和各种形式的压力,从而产生违规操作的行为。
(二)激励机制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不合理也是道德风险的重要来源。
由于激励机制的不良影响,导致某些金融机构员工对业务的过分追求,从而可能导致违规操作,该问题亟需被解决。
三、风险传导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不仅仅局限于机构自身,还会传导给合作伙伴和客户,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对客户造成负面影响如果金融机构员工的行为存在着道德风险,他们就可能变得不诚实,对客户隐瞒或者误导信息,这对客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给金融机构带来恶劣的声誉影响。
(二)对金融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如果金融机构存在道德风险,那么就可能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和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引发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从而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
四、风险管控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道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建立健全的监管和管理体系。
(一)内部监管机制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强化激励措施,提高员工道德素质和诚信意识,以确保员工行为合法合规。
(二)外部监管与公众监督外部监管和公众监督是防范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监管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法律制度,督促金融机构依法依规经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还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遏制各种风险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表现和识别
康龙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在我国商业银行所面对的诸多风险中,道德风险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给银行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篇论文就基于此事实,具体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表现并且比较详细的分类解释了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去识别它所面对的道德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识别
近年来, 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等金融事件, 引起社会对道德风险问题的广泛关注。
商业银行由于道德风险, 诱发不良资产, 滋生金融腐败, 甚至引发银行危机, 严重影响着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2009年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一整套“降低大型复杂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工作方案,将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道德风险的关注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几个重要概念的解释、定义与说明。
(一)关于道德风险
1、历史中经济学家们对道德风险的解释或定义
早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1759)中就已清楚表明道德风险的存在。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道德风险属于代理人问题。
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由于不确定性或其它原因,当事人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从而导致了道德风险,代理人在契约达成后可能采取一些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看,道德风险属于“经济人”伦理道德沦丧的问题。
2、基于经济学家关于道德风险的论述与定义,我将我国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分为以下两种:
(1)商业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及其各类代理人(决策层、管理层和一般工作人员)在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 为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而做出不利于他人行动的可能性。
(2)商业银行外部的道德风险:是指在契约达成后,也就是在合同实施中,
由于一方缺乏另一方的信息,这时拥有信息方就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从事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
(二)大型复杂的金融机构的定义和我国金融业的简单阐述以及论文选题的说明
1、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它是在银行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金融机构,起源于德国,并以1999年美国《GLB法》的审议通过为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不仅经营银行业务,而且还经营证券、保险、金融衍生业务以及其他新兴金融业务,有的还能持有非金融企业的股权。
它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利用一个综合业务平台提供高效率、一站式、全面的金融服务。
2、我国金融业的简单阐述以及论文选题的说明
由于我国金融业的历史事实和现状造成我国金融业发展与国外相比明显具有滞后性,并且我国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还没有放开、金融自由化程度不高。
所以在我国,金融机构还远没有达到国外混业经营的程度,基于此我认为我国不存在大型复杂金融机构。
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占到了金融业比重的90%左右,进而我将论文的重点论述放在了我国商业银行方面,所以在本篇论文中我国的金融机构与我国的商业银行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
二、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表现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表现
1、金融过度扩张。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所有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 他们可能会为各自效用最大化而产生道德风险, 从而引发金融过度扩张行为。
银行金融规模与银行代理人的权力及社会地位有密切关系,规模越大,代理人的社会地位就越高, 得到的各种非货币收益越多,晋升的机会也越大。
因此,与所有者相比,银行机构及其代理人有内在的扩大金融规模的冲动,善于扩张机构网点,努力扩大存款、贷款等市场份额。
2、管理行为短期化。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代理人报酬和晋升主要与其在职期间的业绩挂钩。
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就会产生牺牲所有者长远利益,减少其在职期间风险,增加短期收益的动机。
为了个人利益, 代理人运用其掌握的经营决策权力,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不惜损害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部道德风险的表现
1、信贷道德风险。
一些企业只要能得到银行的贷款,往往会表现出无所不用其极;还有就是别的商业银行调控下来的项目,改头换面想进入另一家银行,有时还会请政府协调,错使一些商业银行降低了风险的防范。
在这两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演变成信贷道德风险,企业可能会利用对项目的信息优势,利用银行监管困难的事实,改变贷款用途或作假账转移利润,用破产、合资等方式逃废银行债务,并最终导致商业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
2、票据业务道德风险。
当前票据业务作为在商业银行结算业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业务,对于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改善银行服务功能、提高资金流动性、降低经营风险及融资成本、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等都具有独到的作用,并已成为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入、支持经济发展的融资新渠道。
然而票据业务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中间业务,作为以信用为纽带的经济活动,特别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三)、必须要明确的是,我虽然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分为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但是这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考虑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的时候切不可以将二者孤立的看待。
三、道德风险的识别
(一)道德风险识别的定义
道德风险的识别是指通过对银行外部经营环境、客户、交易对手的了解、考察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导致银行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或道德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银行债权或其他金融工具的价值,并由此银行损失的各种因素。
(二)内部道德风险的识别
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金融过度扩张、管理短期化行为明显,所以在识别的过程中只要关注银行在信贷等一系列决策中是否符合银行的相关规定,并且加强监管和防控还是比较容易识别出的。
还有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往往与外部的道德风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抓好银行外部的道德风险的识别对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防范也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在这里限于篇幅的限制就不对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的识别做过多的赘述了。
(三)外部道德风险的识别
1、单一公司客户道德风险的识别
(1)、基本情况分析
在对银行客户进行道德风险的分析时,必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和与银行业务相关的信息有全面的了解,以便从中判断客户的类型、基本经营情况(业务范围、盈利情况)、信用状况(有无违约记录)等。
(2)、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
通过分析达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业绩、经营效率,评估企业创造的价值,估计企业的财务风险。
由于财务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指标或数值的片面理解都不利于分析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为: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以及现金流量分析。
(3)、非财务因素分析
非财务因素分析是道德风险分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财务分析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考察和分析企业的非财务因素,主要从管理层风险、行业风险、生产与经营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4)、担保分析
担保是指为维护债权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贷款偿还的可能性,降低银行损失的风险,由借款人或第三人对贷款本息的偿还或其他授信产品提供的一种附加保障,为银行提供一个可以影响或控制的潜在还款来源。
银行与借款人及其他第三人签订担保协议后,当借款人财物状况恶化、违反借款合同或无法偿还贷款本金时,银行可以通过执行担保来争取贷款本息的最终偿还或减少损失。
担保的方式主要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2、集团客户道德风险识别
(1)、集团客户的定义与分类
第一、集团客户的定义。
是指由相互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其他重大影响关系的关联方组成的法人客户群。
第二、集团客户的分类。
根据集团内部关联关系不同,企业集团可以分为纵向一体化企业集团和横向多元化企业集团;根据集团内部企业紧密程度不同,企业集团可以分为紧密型企业集团和松散型企业集团
(2)、集团客户的道德风险特征
第一、与无正常业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发生的重大交易;
第二、价格、利率、租金及付款等条件的异常交易;
第三、与特定顾客或供应商发生大额交易;
第四、实质与形式不符合的交易;
3、零售客户道德风险的识别
(1)、零售客户的分类与基本信息的汇集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零售信贷业务所面对的客户主要是自然人,零售业务的特点表现为单笔业务资金规模小,但客户个数较多。
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客户还存在金额小,频率大、时间急、财务报表不完整、不真实等情况。
(2)、个人道德风险识别的步骤
第一步,要求个人客户提供各种能够证明个人的年龄、职业、收入、财产、信用记录、教育背景、小企业的注册、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和基本信息。
银行可以通过与借款人面谈、电话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调查借款人信息的真实性。
第二步,从外部权威的个人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他如税务、海关、法院等权威部门获得个人的信用记录。
第三步,结合银行内部数据系统已有的相关信息、客户提供的资料以及外部权威机构的资料加以汇总,综合分析识别各种可能引致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违约概率及其后果。
(四)道德风险识别的重要性概括
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的识别是银行做好事前防范的重要环节,如果银行可以较早的识别出其潜在的道德风险,则可以极大地化解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晓菊、柳永明:《信用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刘新立:《风险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戴金平:《货币银行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王顺:《金融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