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时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时代感
中学历史赋予教学的时代感是十分重要的。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在这段话中,革命导师精辟地道出了历史与现实的密切关系,以及历史知识指导现实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得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事”就是指的历史,“后事”指的是与历史发展相联系的“现实”。
只有让学生感知历史脉搏的跳动与时代脉搏的跳动,在“历史”与“时代”之间架起桥梁,才能使学生了解历史新生命,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与时代结合起来。
历史教学的时代感是由党的教育方针所决定的。
中共中央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我们必须坚持,历史教学也不能例外。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归宿。
要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当前要突出地抓好“教书育人”。
而历史教材正是“教书育人”的好教材,蕴含着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因素,因此,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同时要“育人”,要把历史同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时代感,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
历史教学的时代感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通过
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成长及其嘉言懿行,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植根于过去(历史),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实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
“读史明志”就是这个道理。
当前,历史教学使学生产生时代感的几个主要方面是: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
越了解祖国历史的人,越能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嘉言懿行,都能激起学生爱国热情。
戚继光、林则徐、郑成功他们敢于同外国侵略势力抗争,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王锡阐、华蘅芳、詹天佑、冯如这些科学家,不畏艰险,不迷信“洋人”,立志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教学中以先辈为榜样,能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巨龙的腾飞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二、对学生进行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自1840年以来,中国资产阶级中许多仁人志士为使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多次奋斗,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为了对中国大肆侵略和掠夺,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绞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堵住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也绝不愿意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再加上中国民主资产阶级的软弱,没有能力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才坚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大道,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长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
”通过这样的启迪诱导,使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理解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基础上,从而加深认识,坚定信心,百倍奉献。
三、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以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的具体事实,说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这一总方针的认识;给学生以启迪,如中国的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等,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亦可以反面的例子教育学生。
如在我国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使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经过列举历史事实,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和民主想要长足的发展,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墨守成规、闭关锁国,必然带来愚昧落后,停滞不前。
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坚定信念、激流奋进。
四、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的教育。
历史老师要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商品经济观念教育的素材,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意志品质。
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上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的史实,证明了只有树立开放意识,促使学生具有博采众长,积极吸收他人先进成果,历史才
能发展。
商品经济要求的是开放、参与意识;自然经济只能产生封闭、保守意识,只有积极地吸收外界信息和他人的先进经验,大胆参与竞争,才能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
历史上有许多为发展民族经济作出了贡献的杰出人物,开创了我国和平发展的局面,促进了我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利用这些历史素材,培养学生树立商品经济意识,参与社会交往,不断开拓进取,树立起促进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历史教学中,应体现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利用历史上中外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阐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为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
我国的国力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各国都重视知识分子,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要把握住这些事例,教育学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在科学技术洪流中百舸争流、勇往直前。
作者单位:
湖南龙山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