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思维导图素
2025(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清单【时空坐标】【整体框架】【必考知识总结】【教材问题思考及课后活动】【时空坐标】【整体框架】【必考知识总结】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被拥立为皇帝,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定位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措施:(1)军事方面: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控制军队;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行政方面: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化知州的权力。
(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2.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措施:(1)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2)宋太宗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3)武将受到多重限制;(4)重视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①措施: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②作用: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结果: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
(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辽: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辽太祖)、上京临潢府。
2.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府。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背景:宋真宗时,宋辽爆发澶渊之战,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宋军获胜。
2.澶渊之盟:(1)内容:辽宋议和,辽退兵,送给辽岁币。
七年级下册部编版历史第7课 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发型,是一种文化。这样的发型,你也许无法接受·······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兴起 (1)背景 ①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 经济、文化 联系日益密切。 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带去了先进的 生产技术 和生活方式。 (2)兴起:9 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 (3)建国:10 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4)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 ,国力不断增强。
解析:本题考查对元昊功绩的准确掌握。A、B、C 三项都是元昊建立政权后,为巩固 政权和发展生产采取的措施;D 项“使东北地区得到开发”说法有误,元昊建立的西 夏政权为开发我国西北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D
[学霸笔记] 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加强统治的相同之处
1.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2.都建立过本民族政权。 3.都创制过本民族的文字。 4.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
chán
澶渊之战
宋辽战争
二、战争与和平
战和
澶渊之盟 宋辽和约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 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后晋的开 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 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 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 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 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太
祖
辽攻宋,澶渊之战
与澶渊之盟。
宋
太
保持友好关系,双
宗
方互通使节。
宋
真 宗
宋攻辽失利,采取
防御政策。
1、澶渊之战
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逼黄河岸边的 澶渊城,都城东京局势危急。有人主张迁都避让, 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 振,射杀辽军统帅,辽军遭受重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核心目标课标要求核心提要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思维导学课堂突破合作探究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材料三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见下图请回答:(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即时训练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秦桧B.寇准C.耶律阿保机D.岳飞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议()A.金B.西夏C.辽D.蒙古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北宋的灭亡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课后作业基础过关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2.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3.《宋史·夏国传》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部编版)
考点排查四: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标: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农业的发展
原因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表现
①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 ③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④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2.北手推工进业到的江兴淮盛和川蜀一带。
宋代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海外贸易原因:
①陆上丝绸之路受阻;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海外贸易奠定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③宋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发达;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政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宋朝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自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北方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并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政策:政府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重视兴修水利。 宋代经济发展启示: 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重视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 境,爱护自然;坚持对外开放政策;重视人才……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要求
1.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 和南宋偏安。 3.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西夏、金,元军灭南宋;知道元朝的统 一。 5.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6.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 行以及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7.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 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元知识要点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以后改名为辽)。
2.辽与北宋的和战:(1)战:宋辽之战(宋真宗时,主战大臣是寇准)(2)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3.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
第8课金于南宋的对峙1.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5 年,金灭辽。
3.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4.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5.南宋与金的和战:(1)战:岳飞抗金(“岳家军”)(2)和: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表现: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瓷器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3.商业贸易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元朝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
材料二的“宰相”指谁?宋辽议和有什么积极影响?
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途径。
【答案】:无
【解析】:
民族关系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B、错误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设置澎湖巡检司
——《中国通史》
【答案】:无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材料三: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A、党项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答案】:
【解析】: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北宋对峙的党项族政权是( )
A、辽
B、金
C、西夏
D、元
【答案】:
【解析】:
记录片《历史的拐点》中的第三个拐点是“澶渊之盟”,此盟约使交战双方保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局面。该盟约是( )
A、南宋与金达成的和议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______。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思维导图素材人教
辽太宗时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 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辽与北 宋的和
战
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时 北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时
澶州之战,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宋 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澶州之盟后,辽宋之间长时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 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 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议和
西夏与 北宋的 关系
战争
元昊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 宋,宋朝损失惨重,但西
夏也遭受很大损失
退 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
立
思维导图
辽与北宋 的和战
契丹族 与党项
族
辽、西 夏与北 宋的并
立
西夏与北 宋的关系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
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建立
阿保机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发展
11世纪,元昊称大夏 皇帝,定都兴庆府 建立
元昊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军制和律法并鼓励垦荒,发 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重点:知道辽、西夏、北宋是并立的政权;澶渊之盟的签订。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问大家有看过《杨家将》《杨门虎将》《杨门女将》等电视剧吗?有看过的同学知道这些电视剧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王朝吗?北宋时期,杨家七郎“七子去一子回”的悲剧发生在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交战的过程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二、探究新知(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展示诗歌:“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苏颂《契丹帐》教师提问:请问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个民族怎样的生活情景?提示:诗歌描写了契丹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契丹族兴起的原因。
提示:①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西夏民族的概况。
提示: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4.展示图片: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教师提问: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列表归纳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提示:5.教师提问:建立政权后,辽和西夏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学生回答:①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②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辽与北宋的和战”的相关内容,概括辽宋关系的变化。
提示:战→和→战→和。
2.展示材料: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思维导图
、军制和律法并鼓励垦荒,发 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发展
K12教育资料
契丹 国建 立
契丹族 与党项
族
西夏 建立
3
辽太宗时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 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辽与北 宋的和
战
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使节 宋太宗时 北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时
澶州之战,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宋 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澶州之盟后,辽宋之间长时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K12教育资料
4
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 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 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议和
西夏与 北宋的 关系
战争
元昊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 宋,宋朝损失惨重,但西
夏也遭受很大损失
K12教育资料
退 5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
立
思维导图
K12教育资料
1
辽与北宋 的和战
契丹族 与党项
族
辽、西 夏与北 宋的并
立
西夏与北 宋的关系
K12教育资料
2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
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建立
阿保机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发展
11世纪,元昊称大夏 皇帝,定都兴庆府 建立
元昊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与党项族的兴起,辽和西夏建立的史实。
2.掌握辽和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3.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 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 关系。
学习目录
01
辽、西夏的建立
材料一:(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 邪无状,若无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 。
北宋—统—治【者宋】实李行焘守《内续虚资外治通的鉴政长策编》
材料二: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 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 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的。
2、党项族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
西夏的兴起与发展
隋朝
隋末
唐初
唐末
11世纪 前期
有文献记载 党项诸部开 党项族内 党项族内迁 始强盛起来 附于唐朝
建立独立政权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 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北方强势民族的雄起----契丹族与党项族
2、党项族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
发展和统一。
课堂小结
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
三 西 夏 辽国 时
角
战
鼎
时
立
北宋
和
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各 民 族 之 间 的 相 处 :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 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保证
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四时钠钵图:春钠钵 四时钠钵图:冬钠钵
七年级下册历史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二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2.契丹(辽)政权的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
3.西夏政权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4.金政权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
5.南宋的建立:1127年,北宋灭亡。
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6.民族政权的并立: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和平交往。
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7.澶渊之盟: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8.岳飞抗金: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9.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10.元朝的统一: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繁华的都市生活: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等,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2.宋词和元曲: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3.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尽管存在战争,但三方也通过缔结和约、互市等方式进行和平交往,如澶渊之盟 等。
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
经济交流
辽、西夏和北宋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 三方通过贸易、朝贡等方式进行经济 交流,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
文化融合
在文化方面,三方互相学习、借鉴, 形成了文化上的融合现象,如辽朝的 “番汉分治”政策就体现了对汉族文 化的吸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民族团结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基础,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 盛。
加强制度建设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 久安。
注重经济发展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支撑,只有注重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 夏与北宋的并立
目录
CONTENTS
• 辽朝的兴起 •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 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 辽、西夏与北宋的灭亡 • 本课的总结与启示
01 辽朝的兴起
CHAPTER
契丹的起源与崛起
契丹族起源
建国背景
契丹族源于东胡鲜卑,是鲜卑宇文部 的一支,早期以游牧和渔猎为主。
CHAPTER
党项的起源与崛起
党项族起源
党项族源于青藏高原的羌族,在 唐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
党项的崛起
唐朝末期,党项族在今青海、甘 肃一带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西夏的建立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 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兴庆府(今 宁夏银川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辽大举进攻北宋时,在宰相寇准反对迁都退让下,亲征前线抵抗辽军的皇帝是()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仁宗2、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A. 元昊B. 耶律阿保机C. 寇准D. 石守信3、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吐蕃B.辽C.西夏D.金4、你知道金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中丐帮帮主乔峰吗?他的身份被证实不是汉人.他是_______族建立的______国人,所以他生活在____代.()A.党项,西夏,宋B.契丹,辽,宋C.汉,北宋,宋D.蒙古,元,南宋5、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里的胡是指()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6、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7、(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8、下列选项中属于契丹族建立政权措施的是()①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临潢府②创制文字③统一契丹各部④订立“澶渊之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下面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保机——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0、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A.赵普B.寇准C.宋璟D.史思明11、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12、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
七年级下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的示意图是( C )
金辽 北宋
北宋
西 夏
辽
西 夏
辽
北宋
辽
西北 夏宋
A
B
C
D
8、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说明了( D )
①三个政权势均力敌 ②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 ③汉、契 丹、党项族矛盾不可调和④中原政权和少数 民族的战争不断,但交流发展并未停止
2.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 C ()
3、A.宋市与舶辽使、宋与B西.夏宣订政立院和议C后.,榷对场双方D产.生十的三主行要影 响是( A )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4 .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地点是 (B)
➢ 资料三:辽圣宗时萧太后(萧绰)倚重汉官韩德让 ,与北宋结好,”岁时修睦,无少间隙。“元昊任 用汉人为官,仿照唐宋制度建立管制,兵制,法律 ,并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
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辽、西夏仿效中原的政治制度
除此之外,辽和西夏还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重视儒学、铸造货币、模仿汉字创造本民族的文字……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识图、材料题
1.(1)请你填出图中空格部分的政权名称和建立的民族。 (辽、北宋、西夏并立,契丹族、汉族、党项族) (2)图中政权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和平相处的?请你评
价一下这一途径。 (政权的并立是通过议和的途径实现的。对这种实现和
平途径的评价,注意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从对宋和对国 家、社会的发展来评价,总的来说是积极的。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学习目标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学习重点契丹与西夏的兴起;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夏间的战与和。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
学法提示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联系比较法。
一、导入示标:“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里,他们之间有时难免发生战争,但扭不断的中华魂会将他们永远地凝合成一家人。
那么,在北宋时期,祖国的历史舞台上又有哪些兄弟民族政权活动呢?带着对历史真实的探询,随同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空间。
二、自学知疑:(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1分)1.完成下列表格:北宋2.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多次北伐,都遭到失败,转而采取“”政策。
3. “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的签订,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二)质疑问难: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2.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3.(2017·山东聊城·6)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反映的是北宋与()关系〔〕A.西夏B.辽C.女真D.南宋5.(2017·湖南怀化·7)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四、学习感悟:同学们,通过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使我们认识到他们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进步,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核心素养提升版)
开封,宋军打退辽军之后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和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2.澶渊(州)之战
宋真宗
时间: 1004年(宋真宗)
交战双方:
攻方: 辽 守方: 北宋
澶州
交战地点: 澶州(古称澶渊) 寇准
关键人物: 宋真宗
东京
寇准
战争结果: 宋打退辽军,辽宋议和, 签订“澶渊之盟” (1005),辽撤军, 宋给辽岁币。
契丹货币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1.生活区域: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
2.民族历史:原属西羌族的一支 3.唐朝时期: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4.时间:11世纪前期(1038年)
5.建立者:元昊(拓跋氏)(大夏皇帝)
6.民族:党项族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地理燕位云置十:六大州致,相即当今于北今京北、京天、津天全津境及,河以北及、河山北西北北部部地一区带、。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 瑭军约事为地父位子:。对石于敬北瑭宋按来照说契,丹是的重要要求的把天燕然云屏十障六,州对割于让契给丹契来丹说,,使占得领辽它国则的占疆据域了扩对展中到原长 城地沿区线的。战燕略云主十动六权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9.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了西夏文字。
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 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 ,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独特之处。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互动探究教学课件(部编版)
契丹发型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契丹族的兴起与发展
389年
隋唐 时期
唐朝 末年
有文献记载
与汉族的经济、 北方汉人避乱,北出
文化联系日益 长城,带去先进的生
紧密
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9世纪 后期
有了农耕、冶铁 和纺织等产业,并 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想一想 契丹族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治国措施: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发展和统一。
民族交往新格局
北宋与辽、西夏达成和议的积极作用?
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你怎样看待辽、西夏 与北宋的并立局面?
虽然这一时期政权 并立,它们之间也发生 了不少战争,但和平是 主流。它们之间的战与 和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 北方游牧文明交流的重 要方式,这些交流促进 了民族交融。契丹族、 党项族与汉族,共同推 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与北宋和战的表现: 有战有和,和是主流
时期
战、和
辽太宗 战 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
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 和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
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
战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
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
战 澶渊之战 和 澶渊之盟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政 权来说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侵扰的屏障。
契丹货币
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契
丹
治国措施:
文 字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
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
2022年部编版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2(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A. B. C. D.3.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B.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D.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8.如图所示局面的出现发生在哪一事件后?()10.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
那么,下列形势图中符合该剧故事背景的是()A. B.C. D.15.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A.宋高宗、宋真宗B.宋徽宗、宋钦宗C.宋高宗、宋钦宗D.宋徽宗、宋高宗二、综合探究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
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
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也参与进来。
【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1)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两例。
【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3)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相对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深入探究】(4)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三、读图说史题:17.(1)观察《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请将下列相应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 契丹族建立的政权(2)请结合地图归纳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 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 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议和
西夏与 北宋的 关系
战争
元昊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 宋,宋朝损失惨重,但西
夏也遭受很大损失
退 出
发展
契丹 国建 立
契丹族 与党项
族
西夏 建立
辽太宗时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 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辽与北 宋的和
战
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时 北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时
澶州之战,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宋 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澶州之盟后,辽宋之间长时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
立
思维导图
辽与北宋 的和战
契丹族 与党项
族
辽、西 夏与北纪初,耶律阿保机统
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建立
阿保机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发展
11世纪,元昊称大夏 皇帝,定都兴庆府 建立
元昊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军制和律法并鼓励垦荒,发 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