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护理教案

第六章  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护理教案
基本教材:《外科护理》狄树亭等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
教学内容
情景导入
患者李某,男性,60岁。食道癌晚期,吞咽困难,无法正常饮食。查体:神志清楚,消瘦,贫血貌。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3)重症胰腺炎。
(4)高分解代谢状态,如大面积பைடு நூலகம்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5)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者。
2.禁忌症
(1)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存在严重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病人;
(2)严重肝功能障碍的病人;
(3)急性肾功能障碍病人;
工作任务
1.正确为李某进行护理评估。
2.正确为李某进行营养支持。
第一节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概述
一、机体正常的物质与能量代谢
(一)能量需求
(二)维生素
(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二、机体饥饿、创伤的代谢改变
1.饥饿状态下的代谢变化特点
2.严重创伤或感染时的代谢变化特点
(1)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形成高血糖
(2)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
教 案
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学时
层次、专业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章节
第六章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支持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熟悉外科病人代谢特点及护理诊断。

11第十一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学第七版)

11第十一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学第七版)

第十一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机体的正常代谢及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护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任何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都可影响组织、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可使器官功能衰竭。

机体的营养状态与催病率及死亡率是密切相关的。

外科领域不少危重病症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予以纠正,往往很难救治成功。

在对机体代谢有足够认识的基础上,有效的输入途径的建立,以及各种符合生理、副反应小的营养制剂的相继生产及应用,使近代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获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

营养支持治疗是20世纪临床医学中的重大发展之一,已经成为危重病人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为能合理地实施营养支持治疗,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机体的正常代谢及饥饿、创伤引起的代谢变化。

使营养支持治疗措施能适应病人的代谢状态,既有效,又较少发生并发症。

目前的营养支持方式,可分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两种。

第一节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机体代谢所涉及的面很广。

从营养治疗角度,最重要的是蛋白质代谢及能量代谢两方面。

(一)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 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NEAA)两类。

NEAA中的一些氨基酸在体内的合成率很低,当机体需要量增加时则需体外补充,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例如精氨酸、谷氨酞胺、组氨酸、酪氨酸及半胱氨酸等。

机体在患病时因摄入减少,EAA来源不足,体内NEAA的合成会受到影响。

因此从临床营养角度,应把NEAA放在与EAA相同重要的地位。

谷氨酞胺(glutamine, Gln)在组织中含量丰富,它是小肠粘膜、淋巴细胞及胰腺腺泡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物,促进细胞增殖。

Gln还参与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合成。

机体缺乏Gln可导致小肠、胰腺萎缩,肠屏障功能减退及细菌移位等。

骨骼肌中缺乏Gln可使蛋白质合成率下降。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四)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四)

第二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外科病人的营养不良比较常见,常因进食障碍或禁食,引起机体糖原、脂肪以及蛋白质迅速消耗。

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大手术等都可以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特别是分解代谢增强,很快出现机体营养不良。

由此引起免疫力低下,处于外科感染的高危状态。

另外由于体内酶、激素、介质以及其他蛋白质合成不足和能源短缺,引起心、肝、肾、胃肠等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手术耐受力下降,术后组织修复极度困难,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外科病人的营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手术、创伤、严重感染后营养代谢特点人体营养基质一般分为三类:第一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和脂肪;第二是蛋白质,是人体构成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三是构成人体和生命活动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等。

人体的能量来自于三大营养要素,包括糖原、脂肪、蛋白质。

糖原储备有限,在饥饿状态下只可供能12小时。

蛋白质构成体内组织、器官,没有储备,一旦消耗必定损伤其结构和影响功能。

体内脂肪是饥饿时的主要能源。

人体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体内三大营养要素分解代谢加强,合成减少。

1.糖代谢在应激早期,人体葡萄糖消耗一般维持在120g/d,肝糖原分解增强,合成并没有增加,同时胰岛素水平没有提高,呈现高血糖,其变化水平与应激程度呈正相关。

2.蛋白质代谢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储备糖原耗尽后,肌肉蛋白分解,糖原异生增强,供给能量,大量氮自尿中排出,呈现氮的负平衡。

3.脂肪代谢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机体大部分组织利用脂肪分解来增加能量的供给,尤其在应激状态下。

儿茶酚胺更使体内脂肪分解增强,此时即使供给外源性脂肪,也难以控制体内脂肪的分解。

(脂肪代谢-应激时供给脂肪乳,也难以控制体内脂肪分解)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无论人体组织构成还是生命活动都不可缺少,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对这些物质的需要更为重要。

(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必须补给,按需使用)(二)营养不良的分类1.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为主,又称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三)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三)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案例】王女士,72岁,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第4天,禁食,胃肠减压,治疗除使用抗生素外仅每天补液1500ml。

体检:T38.5℃;P100次/分;R24次/分;BP90/60mmHg;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25g/L;血红蛋白术后第1天100g/L,术后第3天97g/L,术后第4天95g/L;粪便隐血试验(+++)。

思考:1. 您将为该病人实施何种营养支持,为什么?2. 该种营养支持方式输注营养液的途径有哪些,如何选择?【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 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外科营养支持病人配制营养液的能力;具备为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进行鼻饲的能力。

2. 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掌握鼻饲液的温度,掌握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3. 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外科营养支持病人进行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新课讲解】营养支持疗法是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的情况下,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一、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图片)(小先生)(一)禁食饥饿状态下的代谢变化1、内分泌变化许多内分泌物质都参与了饥饿的反应;如饥饿时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即减少;为维持血糖水平,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以加速肝糖原分解;受这些激素的支配,脂肪酶使脂肪水解增加,以提供内源性能源。

内分泌的变化也使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的摄取减少,促进氨基酸自肌肉动员、糖异生增加,为脑和其他需糖组织供能。

2、能量贮备耗竭在无外源供能的情况下,机体便动用自身组织供能。

肝糖原是首选的供能物质,但其贮备量小,不足维持机体24h的能量需要,而肌糖原只能被肌肉自身利用;虽然体内最多的是蛋白质,但均以功能性组织和形式存在于体内(如肌肉、酶、血浆蛋白等),若大量丢失,必然产生明显的功能障碍;脂肪由于贮备量大,供能密度高,其消耗又与器官功能关系不大,因此脂肪组织是饥饿时最主要的内源性能源。

外科营养支持

外科营养支持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手术、创伤、感染后,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系列应激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胰岛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均增加,使体内营养素处于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的状态。

外科病人应激状态下机体代谢变化的特征是:①静息能量消耗增加;②高血糖,伴胰岛素抵抗;③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④脂肪分解明显增加;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微量元素、维生素代谢紊乱。

外科营养支持的目的是维持与改善机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的代谢与功能,促进病人康复。

二、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态的评定营养支持指南推荐的营养管理流程为营养筛查-评定-制定处方-营养支持-监测。

营养筛查、评定及干预是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其中,营养筛查是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或不利临床结局的营养因素,以决定是否进行详细的营养评定。

营养筛查和评定是治疗干预的前提。

【营养风险筛查】(一)营养风险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对疾病或手术有关的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

可从2方面理解:①有营养风险的病人由于营养因素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能性更大;②有营养风险的病人从营养支持中受益的机会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营养风险的概念内涵与临床结局紧密相关,强调因营养因素出现临床并发症的风险,而不仅仅是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

(二)营养风险筛查临床上使用的多种营养筛查工具分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和营养不良筛查工具2类,各种方法均有其特点和不足。

在临床营养筛查时,应根据被筛查对象的特点和筛查人员情况选择适当的筛查工具。

1.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适用于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

由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出,从疾病评分、营养状态和年龄3方面进行评分。

总评分>3分的住院病人具有营养风险,需要结合临床制定营养支持计划,对总评分<3分者,每周进行一次营养风险筛查。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营养评定工具、外科病人机体代谢特点、营养支持原则及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营养评定工具、外科病人机体代谢特点、营养支持原则及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营养评定工具、外科病人机体代谢特点、营养支持原则及护理要点营养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及良好营养状态的重要保证。

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延缓机体生理的恢复、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并发症等,从而导致康复缓慢、临床预后不良。

机体的正常代谢及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护生命的重要保证。

在外科领域中,疾病、创伤或手术等引起进食不足及代谢变化,都能影响病人的营养状况。

而营养不良,又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应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必要营养支持。

临床上常用的营养评定工具预后营养指数(PNI)、简易营养评估(MNA)、营养风险指数(NRI)、主观全面评定法(SGA)、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危重症患者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分)等,各有其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护理诊断及问题:1、营养低于机体需要与电解质、血氨、尿素、肌酐及血糖变化有关2、误吸与发热及呼吸系统有关3、腹泻与细菌感染、肠鸣音、粪便性状、肠绞痛次数有关4、体液不足与血液渗透压及电解质平衡、体液丢失过多有关5、感染与血象、白细胞动态变化有关营养状况的评定人体测量(1)体重:体重下降超过理想体重的10%,提示营养不良。

(2)体质指数(BMI):BMI=体重/身高(㎡)理想值界于18.5~23.9,小于18为消瘦,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大于32为过度肥胖。

外科病人机体代谢的特点1、单纯饥饿,机体通过降低代谢率2、禁食在24小时内,能量即将被耗尽3、饥饿时间延长,机体大部分组织适应脂肪分解供能,从而蛋白质分解减少,尿素氮排出减少。

4、长期饥饿可使蛋白质消耗,出现体重下降,肺通气量及换气能力减弱,心脏萎缩、免疫功能下降,最终导致死亡。

营养支持原则是采用全营养支持治疗,首选肠内营养,必要时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当肠道功能严重受损时,选择使用肠外营养。

1、肠内营养制剂类型按用途可分为:①口服补充饮食;②部分预消化多聚体饮食;③特殊饮食;④特殊疾病饮食。

第三章:外科营养支持-2

第三章:外科营养支持-2
2、温度:输注管加温,保持与体温一致.
3、注意无菌,防止感染:营养液无菌配置,现 配现用,每日更换输注用品,保存环境:4度冰 箱,24小时。
护理诊断/问题: 2、潜在并发症 腹泻、水电解紊乱、食管粘膜损伤等
❖ 粘膜损伤的原因: 长期留置鼻胃管,鼻肠管,管道压迫皮肤粘膜:------每天用油膏涂拭鼻腔粘膜; ❖ 胃空肠造瘘者: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用无菌敷脸覆盖,至少每日更
馒头 (淀粉即
多糖) 肉类 : 蛋白质和
脂肪
大分子物质
消化 的过

单糖(即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小分子物 质
吸收 的过 程
适应症: 凡有营养支持指征、有胃肠功能并可利用的病人首选肠内营养
❖ 思考第二个问题:哪些患者有消化吸收功能,却无法将食物进入胃肠道?
不能经口进 食,但胃肠
功能正常
1不能经口进食:吞咽及咀嚼困难,昏迷,意识障碍; 2、高分解代谢状态:手术创伤,烧伤; 3、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 4、消化道疾病的稳定期,可以进食的情况下
PICC(比较常用,并发症较少)
锁骨下静脉穿刺(TPN导管)
锁骨下静脉 胸膜腔
1、损伤性并发症(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 气胸、血胸、液胸、空气栓塞(最严重)
2、感染性并发症: 一般为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性感染。感染主要源于导 管,营养液的污染及置管过程中护理不周;
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
1、损伤性并发症(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
第三章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概述:营养支持
❖ 营养支持(nutritional support,NS):
是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进食的情况下,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维持人 体所需要的营养的一种技术。

外科护理学教案-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_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授课题目(章、节)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肠内营养第三节肠外营养基本教材或参考教材《外科护理学》第四版主编曹伟新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营养不良的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2.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及饥饿、创伤后的代谢变化。

3.掌握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熟悉其给予方法和护理。

4.掌握肠外营养的主要适应症、并发症输注方法和护理,了解肠内、外营养的主要制剂、实施方式及各自优缺点。

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定义营养支持(nutritionalsupport,NS)是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的情况下,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营养支持(nutritionalsupport,NS)NS的临床应用始于20世纪上半叶,其发展则主要集中于20 世纪下半叶。

1952年Robert 行锁骨下静脉插管1961年Arvid 脂肪乳剂1967-1969年Scribner和Solassol 人工胃肠1969年Henry 要素饮食营养支持(nutritional support,NS)当今营养支持治疗的概念涉及营养素的代谢调理、药理和免疫作用。

了解机体的正常代谢及饥饿、创伤引起的代谢变化。

基本饮食肠内营养治疗饮食管喂饮食肠外营养中心静脉营养周围静脉营养手术、创伤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手术、创伤应激后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使体内三大营养素出现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手术、创伤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一)糖代谢手术创伤后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消耗葡萄糖约120g/d;肝糖原分解增强,空腹血糖升高,其水平与应激程度平行;葡萄糖生成基本正常或仅轻度增加,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升高。

机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减弱,所以会出现高血糖。

(二)蛋白质代谢较大的手术创伤后,骨骼肌进行性消耗,大量氮自尿中排出、氨基酸的糖异生增强。

氮的丢失与创伤大小、营养和年龄情况有关。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2021/1/12
8
实验室检测
1.内脏蛋白测定2.氮Fra bibliotek衡3.肌酐身高指数(creatinine height index, CHI)
2021/1/12
9
功能测量
• 1.握力 与机体营养状况相关,反应肌肉 体积与功能(肌力)的有效且实用指标, 也反应疾病的状态。
2.肌电刺激检测:客观评价肌肉功能。
• 3.胃造口 可通过剖腹探查术、腹腔镜手 术完成,也可行经皮胃镜下造口术。
2021/1/12
21
【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了解病人的年龄;近期饮食情况,如饮食习惯 和食欲有无改变等;既往健康状况及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 如手术、创伤、严重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 2.身体状况和辅助检查 检查病人全身及局部身体状况; 根据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判别病人的营养状况, 有无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所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 肠内营养效果观察的客观指标。
2021/1/12
6
人体测量
• 1.体重(body weight,BW) 体重是临床最常用的营养状况判定指标,但短期内的体重 变化受体内水钠潴留的情况、体腔大量积液、脱水因素的 影响,因而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病人的实际体重,体重测 量时过程中应考虑到快速的液体平衡改变对其的影响,应 用中可参考理想体重。标准体重计算公式:男性标准体重 (kg)=身高(cm)−105;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 (cm)−105−2.5。当实测体重比标准体重降低10%以上 时,提示营养不良。
2021/1/12
22
【护理诊断/问题】
•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饮食摄入不足、 疾病消耗过多或高分解代谢等致机体营养代谢异 常有关。

第4章第2节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

第4章第2节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

EN
EN PN PN
20%20% 80%80% 70年代90年代
图片4-2-1
肠内营养的适应证10分钟
(1)吞咽和咀嚼困难者;
(2)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者;
(3)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4)高分解代谢状态
(5)慢性消耗性疾病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10分钟
【经肠营养用膳食的分类】
1、大分子聚合物包括自制匀浆膳和大分子聚合物制剂
2、要素膳
3、特殊配方制剂
4、组件配方(调节性制剂)
【肠内营养投给方法】10分钟
1、口服
2、分次投给
3、重力持续滴注
4、机械连续输注
【管饲途径】
图片4-2-2 肠内营养的适应证10分钟板书教学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10分钟挂图教学
【肠内营养投给方法】10分钟PPT教学
经肠营养
肠吸收状况
较差良好
要素膳整蛋白膳
管饲> 6w
肠造口是否鼻肠管。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是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

肠外营养支持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高血糖症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由于血糖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

病人表现为多尿、口渴、头痛甚至昏迷,有生命危险。

肠内营养液给予的途径和给予的方式途径:1、经鼻胃管或胃造瘘口:适用于胃肠功能良好者,鼻胃管多用于短期(1个月内)肠内营养支持者;胃造瘘口者适用于需长期营养支持者。

2、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适用于胃功能不良、误吸危险性比较大者,鼻肠管多用于短期(1个月内)营养支持者。

空肠造口者适用于长期营养支持者,后者可同时进行胃十二指肠减压或经口禁食者。

方式:1.按时分次给予:适用于喂养管在胃内和胃肠道功能良好者,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分次缓慢注入,每次100-300ml,在10-20分钟内完成。

此方式易引起胃肠道反应。

2.间隙重力滴注:将营养液置于吊瓶内,经输注管与喂养管相连,借助重力缓慢滴注。

每次量在2-3小时内完成,间隔2-3小时。

多数病人能耐受。

3.连续输注:装置与间隙重力滴注不异,在12-24小时内持续滴注。

接纳肠内营养输注泵可保持恒定的滴数,便于监控管理。

尤其适用于病情危重、胃肠功能和耐受性较差、经十二指肠或空肠造口管饲的病人。

肠内营养预防误吸的措施1.管道照顾护士:妥帖固定喂养管,注意观察喂养管在体外的标志;经鼻置管者妥帖固定在面颊部,造口置管者接纳缝线固定于腹部,当病人翻身、床上活动时避免压迫、扭曲、拉脱喂养管;输注前确定喂养管的位置是否得当,可用PH试纸监测抽吸液的酸碱度。

必要时借助X线透视、摄片确定管端的位置。

2.取合适的体位:经鼻胃管或胃造口途径肠内营养时,取30——45℃,半卧位有助于防止营养液的反流和误吸;经鼻肠管或空肠造口途径者可取随意的体位。

4营养支持概述

4营养支持概述
制剂 ——全营养混合液,最合理 1、葡萄糖溶液 2、脂肪乳 3、氨基酸溶液
平衡氨基酸溶液 特殊氨基酸溶液 高支链氨基酸—肝病患者
必须氨基酸配方—肾病患者 4、其他
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1、饮食无菌环境配置,4℃保存,24h内用完 2、温度38-40℃
小剂量、低浓度、低速度开始 800ml/d→2000ml/d 12%→25% 40ml/h→120ml/h
氮平衡测试 24小时排出量>摄入量,负氮平衡为营养不良
其他 贫血、水肿、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免疫皮
肤试验等
【营养代谢支持途径】
肠内营养(EN) 肠外营养(PN)
肠内营养
经口——消化道功能正常 管饲——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
方法:鼻饲、胃造口、空肠造口等 饮食:1、液化饮食:自然食物,适 用于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者
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1、饮食无菌环境配置,4℃保存,24h内用完 2、小剂量、低浓度、低速度开始 3、导管护理
①专管专用,保持通畅 ②每天更换输液瓶、输液管、敷料 ③密封,24h持续点滴,防空气栓塞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4、密切观察 每6h测生命体征 每日记录出入量 每周测水电、血糖、血气分析、肝肾功
第四章 外科营养支持
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外科病人代谢特点和营养需要
第二节 营养代谢支持病人的护理
营养支持(NS)
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进食的情况下, 通过肠内外途径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素的方法。 肠内营养(EN)——管饲 肠外营养(PN)——静脉
【外科病人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
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 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
能、营养指标等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案例王女士;72岁;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第4天;禁食;胃肠减压;治疗除使用抗生素外仅每天补液1500ml..体检:T38.5℃;P100次/分;R24次/分;BP90/60mmHg;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25g/L;血红蛋白术后第1天100g/L;术后第3天97g/L;术后第4天95g/L;粪便隐血试验+++..思考:1. 您将为该病人实施何种营养支持;为什么2. 该种营养支持方式输注营养液的途径有哪些;如何选择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 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外科营养支持病人配制营养液的能力;具备为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进行鼻饲的能力..2. 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掌握鼻饲液的温度;掌握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3. 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外科营养支持病人进行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新课讲解营养支持疗法是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的情况下;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一、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图片小先生一禁食饥饿状态下的代谢变化1、内分泌变化许多内分泌物质都参与了饥饿的反应;如饥饿时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即减少;为维持血糖水平;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以加速肝糖原分解;受这些激素的支配;脂肪酶使脂肪水解增加;以提供内源性能源..内分泌的变化也使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的摄取减少;促进氨基酸自肌肉动员、糖异生增加;为脑和其他需糖组织供能..2、能量贮备耗竭在无外源供能的情况下;机体便动用自身组织供能..肝糖原是首选的供能物质;但其贮备量小;不足维持机体24h的能量需要;而肌糖原只能被肌肉自身利用;虽然体内最多的是蛋白质;但均以功能性组织和形式存在于体内如肌肉、酶、血浆蛋白等;若大量丢失;必然产生明显的功能障碍;脂肪由于贮备量大;供能密度高;其消耗又与器官功能关系不大;因此脂肪组织是饥饿时最主要的内源性能源..3、氨基酸代谢及糖异生饥饿早期;糖是某些重要器官和组织中枢神经、脊髓、血细胞等主要或唯一的能源物质..肝糖原在24h内即被耗尽;此时主要靠异生过程提供葡萄糖..氨基酸是糖异生的主要底物;若这种糖异生持续存在;体内蛋白质势必很快被消耗;以致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饥饿后期;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脑组织逐渐适应于由脂肪氧化而来的酮体代替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由于酮体的利用;减少了用于糖异生的蛋白质的分解;此时每天氮排出量下降至最低水平;仅2~4g..4、脂肪代谢脂肪水解供能是饥饿时重要的适应性改变..肌肉人、肾及心脏等可以直接利用游离脂肪酸及酮体..游离脂肪酸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但脂肪酸可在肝内转化为酮体;成为包括脑组织在内的大多数组织的重要能源..这种现象在饥饿后期最明显..5、内脏改变长期饥饿使内脏发生一系列变化..肾由于尿素生成减少;肾浓缩功能消失;出现多尿和低比重尿..肝成为糖异生的重要器官;饥饿使肝含脂量减少和肝蛋白丢失..胃肠运动减弱和排空时间延长;胰酶生成减少..肠粘膜上皮再生延缓;粘膜萎缩..心肌代谢乳酸盐相关酶减少;利用乳酸能力下降;出现心功能不全..二创伤或严重感染时的代谢改变1、能量代谢增高应激状态下的肌体;因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心率及呼吸加快;肝内化学过程回事和发热等都使能耗增加..其增加程度与应激程度呈正相关..肝糖原异生作用加强;糖的生成成倍增加;而不被胰岛素抑制;为胰岛素阻抗现象..所谓胰岛素阻抗;是指无论血浆胰岛素水平如何;原先对胰岛素敏感的组织变为不敏感;导致细胞对葡萄糖的通透性降低;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导致高血糖..应激状态下脂肪动员加速;成为体内主要的能源..组织对脂肪酸的利用增强;血内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水平都增高..2、蛋白质氨基酸分解代谢加速创伤时不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亦增加;但总的来说是分解超过合成;若同时存在饥饿状态;则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更明显..尿氮增加;出现负氮平衡..二、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图片一能量需求能量是营养需求的基础..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约需能量7535kj1800kcal;主要由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提供..其中;糖类是机体重要能量来源;占所需能量的50%~60%..脂肪是体内主要的能源贮备;贮存的脂肪在需要时可被迅速动员进行氧化;提供较多的能量..蛋白质是人体结构的主要成分;一般情况下不作为能源利用..1、糖类最重要的来源是每日膳食中的淀粉;它在消化道中被彻底水解为葡萄糖后吸收入血再进行氧化;成为外源性供能方式;每1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可供能17kj4.1kcal..进入体内的葡萄糖;除了氧化供能以外;还可在细胞内综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人体许多组织细胞都能合成糖原;但以肝脏和肌肉的贮存量较多;分别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脑组织主要依靠糖氧化提供能量;但其自身的糖原贮备很多;为维持脑组织旺盛的代谢需要;必须不断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在空腹状态下;外源性供能已停止;此时只得依靠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输送入血;形成内源性供能;以保证机体特别是脑、红细胞等依赖血糖的组织代谢的需要..肌糖原由于缺乏葡萄糖-6-磷酸梅;不能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仅能为肌肉组织本身的氧化供能..依靠肝糖原分解来维持正常血糖浓度;最多不超过24h..禁食1d后便依赖糖异生作用来补充血糖来源..糖异生的原料主要是乳酸、丙酮酸、甘油和某些氨基酸..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约占总量的90%..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必须维持恒定;空腹时正常血糖的浓度为 3.9~6.2mmol/L..这种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完成..交感神经的兴奋可使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皆可通过不同机制升高血糖..2、脂肪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道脂肪酶的作用;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给能量;1g脂肪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为39kj9.3kcal..正常人饥饿时;以脂肪作为主要供能物质..禁食1~3d后由脂肪供给的能量可达身体所需能量的85%左右..脂肪是经肝脏、许多激素和一系列酶的作用完成其代谢..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糖皮质激素都能激活脂肪酶;促进贮脂水解;提供能源..二蛋白质的需求蛋白质生理功能主要包括:①构成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摄入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膳食;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发育;成人也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才能维持其组织更新;组织创伤时;更需要蛋白质作为修复的原料;②产生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酶、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以及能防御微生物侵袭的免疫球蛋白等;③氧化供能;每1g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可产生17kj4.1kcal的能量..但这种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由糖和脂肪所承担..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是含氮量相当接近;约为16%;即1g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一般食物中的含氮量基本上反映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因此测定食物中的含氮量就可以计算出摄入蛋白质的量..人体每天也有一定量的组织蛋白分解;生成的含氮物质主要由尿及粪排出..测出尿及粪中排出的氮量可以计算出组织蛋白质分解的数量..所以;对人体每日排出的氮量与摄入氮量进行测定计算;能了解人体蛋白质代谢状况..1、氮的总平衡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表明组织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处于平衡状态;是正常成人蛋白质代谢状态..为了维持氮总平衡;成人每日食物中需要含蛋白质40~60g..2、氮的正平衡摄入氮量大于排出氮量..提示摄入的蛋白质除了补充消耗外;还有一部分构成了新的组织成分而保留在体内..儿童、孕妇和疾病恢复期病人属于此种情况..3、氮的负平衡摄入氮量小于排出氮量..表明体内蛋白质分解量大于合成量..见于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广泛组织损伤等危重病人..非蛋白质热卡与氮的比值维持在628~837kj150~200kcal;1g氮时;有利于合成蛋白质;而不被作为能量消耗;因此称为最佳热氮比值..氮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体内利用20种氨基酸可以合成多种蛋白质;其中有8种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应;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是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每日需要量至少6g..组氨酸虽能在体内合成;因合成量不足;尤其婴儿生长需要足够的组氨酸;即便成人长期缺乏氨酸;也会造成负氮平衡..所以;也应属于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体内可自行合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蛋白质供给..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合成率很低;当机体需要量增加时则需体外补充;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例如精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酪氨酸以及半胱氨酸等..机体在患病时因摄入减少;必需氨基酸来源不足;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会受到影响;因此从临床营养角度;补充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具有相同重要的意义..在8种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都有侧链结构;又称为支链氨基酸BCAA..肝几乎不代谢支链氨基酸;而骨骼肌、心脏及脑组织可直接利用它们合成蛋白质及产生能量..三维生素的需要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营养要素;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足以供应机体的需要;帮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的每日需要量甚少常以毫克或微克汁;它们既不构成机体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体内供能的物质;然而在调整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主要包括水溶性和脂溶性2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又几乎没有贮备..因此;必须注意每日食物中各种维生素的不断补充..四无机盐的需要在组成人体的元素中;除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出现的大量碳、氢、氧和氮元素外;还有其他含量较高的元素;如钠、钾、钙、镁、磷;它们在体内组成各种无机盐..无机盐在食物中分布广泛;一般殾能满足机体需要..无机盐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及营养代谢过程都有特殊作用;其中与营养代谢关系密切的是钾及磷..另外;镁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在代谢中也有重要作用..五微量元素的需要机体除需要以上无机盐以外;尚需要量微但具有生理作用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铁、锌、硒和锰等..它们参与酶的组成、合成抗体、促进伤口愈合等..如锌参与100多种酶的组成;还能影响毛发生长及伤口愈合;铜也是酶的成分;与抗体生成有关;还可影响铁的代谢..三、营养不良的类型和临床表现图片一能量缺乏型消瘦型营养不良1.体重/身高低2.脂肪储存减少3.肌肉组织萎缩4.血浆蛋白正常二蛋白质缺乏低蛋白型营养不良1.内脏蛋白丢失2.脂肪储存正常3.低蛋白血症4.水肿三蛋白质能量缺乏PEM混合型营养不良1.体重下降2.虚弱3.低蛋白血症4.水肿5.微量营养素缺乏四、营养支持指征病人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提供营养支持:1.体重下降>10%2.白蛋白<30g/L3.>7d不能进食4.已确诊营养不良5.可能产生营养不良的高危病人五、肠内营养支持图片肠内营养enteral nutition;EN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指经胃肠道;包括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一种方法..首选的原因及肠内营养的优点:1.肠内营养剂经肠道吸收入肝;在肝内合成代谢机体所需的各种成分;整个过程符合生理..2.肝可发挥解毒作用..3.食物的直接刺激有利于预防肠粘膜萎缩;保护肠屏障功能..4.食物中的某些营养素谷氨酰胺可直接被粘膜细胞利用;有利于其代谢及增生..5.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6.方便;便宜..优点:符合生理过程;预防肠黏膜萎缩;保护肠屏障功能;方便;便宜;可发挥肝脏解毒功能;无严重并发症..一适应证凡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道有功能并可利用的病人都有指征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包括:1.吞咽和咀嚼困难者2.意识障碍者或昏迷3.消化道疾病稳定期4.高分解代谢状态5.慢性消耗性疾病二禁忌证1.肠梗阻2.活动性消化道出血3.严重肠道感染4.腹泻5.休克6.胃肠道术后早期三肠内营养的给予途径1.经鼻胃管、胃造瘘管:适用于胃肠功能良好者..2.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适用于胃功能不良、误吸危险大、消化道术后需较长时间肠内营养者..四输注方式1.分次给予:适用于胃功能好者;100~300ml/次;2~3h /次;2.连续输注:适用于胃功能欠佳者;缓慢、匀速..开始浓度12%;速度50ml/h;每8-12h逐次增加;3-4天后达到全量24%;100ml/h 2000ml/24h..五护理诊断1.有误吸的危险2.有粘膜、皮肤受损的可能3.腹胀、腹泻4.潜在并发症:感染六护理措施视频1.营养全面按要求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2.预防感染如为自行配制溶液;配制时应注意清洁;并在24h内用完..以防细菌系列;引起腹泻及肠道感染..3.配置浓度用管饲连续滴注时;开始病人常不易适应..应从低浓度形如;最初为12%浓度;逐日增加;3~4d后达到24%浓度..4.滴注速度肠内营养液应用初期每小时以40~50ml的速度滴注;以后逐渐加快..一般每小时的进入量不超过100ml..1d总液体量约2000ml..要避免一次大量推注营养液;以免发生腹胀、腹泻..如发生恶心呕吐可减慢速度;或停止12~24h..5.营养液的温度滴注的营养液应恒定在40℃左右;如温度低于30℃会引起腹痛与腹泻..6.注意事项在实施胃肠内营养时应注意:①妥善固定鼻-胃管;防止胃内容物潴留;②病人可取半卧位;夜间或眨眼时可停止管饲;以避免因鼻胃管移位或胃内容物反流而造成的误吸;③营养液停输30分钟后;若回抽液量>150ml;则考虑有胃潴留存在;应暂停鼻胃管灌注;④保持鼻喂饲管的通畅;以防任何原因导致的管腔阻塞;⑤输注导管应每天更换;否则易发生细菌污染..六、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图片肠外营养系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所有营养均从静脉途径提供的;称全胃肠外营养一适应症当外科病人出现下列病症且胃肠道不能充分应用时;可用TPN1.营养不良者2.胃肠道不能功能障碍者3.疾病或治疗限制不能从胃肠道摄食:消化道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短肠综合征4.高分解状态:严重感染与败血症、大面积烧伤、大手术5.肿瘤病人放化疗二禁忌症1.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2.出凝血功能紊乱..3.休克..三肠外营养制剂1葡萄糖肠外营养主要能源物质2脂肪:安全、无毒;提供热量大;10%为等渗液;可从周围静脉输入..速度要慢3氨基酸: 20种氨基酸4维生素和矿物质1维生素:水溶性、脂溶性2电解质:钾、钠、氯、钙、镁及磷3微量元素:锌、铜、锰、铁、铬、碘4生长激素四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途径1周围静脉:<2w;部分补充营养或中心静脉置管和护理有困难时用..2中心静脉:长期;全量补充时..五肠外营养的并发症1技术性1气胸2血管损伤:血胸、纵隔血肿、皮下血肿3胸导管或神经损伤4空气栓塞5导管错位、移位6血栓性静脉炎2感染性1穿刺部位感染2导管性脓毒症3肠源性感染3代谢性1非酮性高渗高血糖昏迷2低血糖休克3高脂血症或脂肪超载综合症4胆管系统损伤六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气胸、空气栓塞、导管移位等..2.舒适的改变3.有体液失失衡的危险七护理措施1.安全置管和正确的输注方式1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使其对静脉穿刺和营养补充的方式有一个心理适应和调整过程;并做好置管区的皮肤准备..2备好置管所需的物品;如导管、输液泵、终端过滤器等..为了能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选择质量上乘的导管显得相当重要..目前困兽犹斗烗静物是由硅胶管或硅化的聚丙乙烯和聚氯乙烯导管;而硅化聚氯酯导管质量更好;可在体内保存1年以上..静脉营养液一盘可用常规输液方法..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急性肾衰、心衰要限制入水量时;或重度高血糖病人滴注胰岛素时;则需应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入速度..为阻止营养液中的大颗粒物质及细菌进入静脉;可在输液系统与静脉导管之间放置终端过滤器..但在应用含有脂肪乳剂的营养液时;可选用孔径在 1.2~1.5μ的终端过滤器..3选择适合的置管静脉;将病人安置于正确的体位..穿刺时注意观察病人的任何不适反应;指导病人正确的呼吸方式..置管成功后观察输液管内血液回流和输注是否顺利;以了解输液管的通畅情况..用无菌3M胶布密封和固定导管..2.营养液的配置和管理 PN的配制;应在层流环境中按无菌操作技术新鲜配制;并置4℃冰箱内备用;保证配制的营养液在24h内输完;全营养混合液输入过程应保持连续性;期间不宜中断;以防污染;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和高温下;以防变质..3.导管护理为预防导管性脓毒症;护理时应强调营养液导管的专用性;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每天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有无扭曲、裂损..每天按无菌操作要求更换输液管及滤过器;每日更换伤口敷料或伤口行封闭性固定..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当病人出现寒战、高热而无其他感染源发现时;应疑为导管性感染;立即拔出导管;同时做血培养及导管头端细菌培养和药敏..4.预防代谢性并发症发生1观察和记录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改变;有无水、钠潴留或脱水;有无低钾、低钙的表现;有无发热..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2控制输液速度应力求均匀输入营养液;以防高血糖的发生;对需限制入水量者宜用输液泵;便于调节速度..当需要停止含高渗葡萄糖的营养液时;应缓慢减速或输入等渗葡萄糖作为过渡;以防止发生延迟性低血糖..3监测定时测定氮平衡、血糖及电解质浓度;为PN的配方提供依据..定期了解肝贤功能、作血气分析..5.指导病人进行家庭肠外营养对于一些需长期肠外营养、病情允许的病人如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等;可以不必住院而在家庭内进行肠外营养..对这些病人应首先评估其处理能力;以便采取不同的护理系统满足其治疗性护理需要..帮助病人及家属理解PN的程序;辅导和训练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无菌技术;自行完成营养液配制和导管护理等..课堂小结营养液应现配现用每次使用前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保证配置的营养液在24小时内输完TNA液配制后若暂时不输注;应存于4℃冰箱中案例分析讨论1应对该病人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主要依据:①该病人血清白蛋白25g/L;属严重营养不良;②为术后禁食期;每天仅补液1500ml;系摄入不足;③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且粪便隐血试验+++;提示病人存在消化道活动出血;此为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证..故该病人应首先肠外营养支持..2肠外营养液输注的途径包括周围静脉和中心静脉途径;其选择需视病情、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液组成、输液量及护理条件等而定..当短期<2周、部分补充营养或中心静脉置管和护理有困难时;可经周围静脉输注;但当长期、全量补充时则以选择中心静脉途径为宜..护考模拟学生抢答并解答1.外科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时应首选A.肠内营养B.周围静脉营养C.中心静脉置管营养D.完全肠外营养E.部分肠外营养2.胃癌并幽门梗阻需长期营养支持;应首选A.鼻肠管管饲B.鼻胃管管饲C.空肠造口管饲D.胃造口管饲E.经颈食管造口管饲3.男性老年病人;在鼻胃管管饲过程中突然频咳;咳出泡沫样痰;心悸..口唇发绀.. P:120次/分;R:30次/分;胸部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应首先考虑A.病人对食物过敏B.管饲液误吸C.肺水肿D.心力衰竭E.病人精神紧张4.男性病人;42岁..头面部深二度烧伤;目前进食困难;需进行营养支持..该病人应首先考虑何种方式补充营养A.鼻胃管B.胃造口C.鼻肠管D.中心静脉E.周围静脉5.全胃肠外营养液在4摄氏度冰箱内存放不能超过A.24hB.20hC.16hD.12hE.8h课后作业1.请写出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2.预习下一节内容..。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外科病人的营养不良比较常见,常因进食障碍或禁食,引起机体糖原、脂肪以及蛋白质迅速消耗。

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大手术等都可以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特别是分解代谢增强,很快出现机体营养不良。

由此引起免疫力低下,处于外科感染的高危状态。

另外由于体内酶、激素、介质以及其他蛋白质合成不足和能源短缺,引起心、肝、肾、胃肠等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手术耐受力下降,术后组织修复极度困难,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外科病人的营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手术、创伤、严重感染后营养代谢特点人体营养基质一般分为三类:第一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和脂肪;第二是蛋白质,是人体构成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三是构成人体和生命活动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等。

人体的能量来自于三大营养要素,包括糖原、脂肪、蛋白质。

糖原储备有限,在饥饿状态下只可供能12小时。

蛋白质构成体内组织、器官,没有储备,一旦消耗必定损伤其结构和影响功能。

体内脂肪是饥饿时的主要能源。

人体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体内三大营养要素分解代谢加强,合成减少。

1.糖代谢在应激早期,人体葡萄糖消耗一般维持在120g/d,肝糖原分解增强,合成并没有增加,同时胰岛素水平没有提高,呈现高血糖,其变化水平与应激程度呈正相关。

2.蛋白质代谢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储备糖原耗尽后,肌肉蛋白分解,糖原异生增强,供给能量,大量氮自尿中排出,呈现氮的负平衡。

3.脂肪代谢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机体大部分组织利用脂肪分解来增加能量的供给,尤其在应激状态下。

儿茶酚胺更使体内脂肪分解增强,此时即使供给外源性脂肪,也难以控制体内脂肪的分解。

(脂肪代谢-应激时供给脂肪乳,也难以控制体内脂肪分解)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无论人体组织构成还是生命活动都不可缺少,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对这些物质的需要更为重要。

(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必须补给,按需使用)(二)营养不良的分类1.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为主,又称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本章重点介绍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支持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学习难点是外科病人的代谢特点,掌握营养代谢支持的指征,并发症的观察和评估;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措施的异同、并发症观察的重点。

营养支持是指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进食时,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完全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的一种技术。

但是,单纯的营养支持并不能满足病人的机体代谢需要,1987年Cerra 提出了代谢支持的概念。

认为应激、创伤时体内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此时的营养支持则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才能既达到支持目的,又避免不良反应。

随着营养支持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同样重要。

肠内营养能防止肠黏膜萎缩、减少细菌易位所造成的肠源性感染机会、避免肠外营养所致的肝脏负荷增大等。

临床上,大约有50%外科病人存在营养不良,其中不少病人因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而营养代谢紊乱。

恰当的肠外营养能够代谢支持能够有效改善代谢状况、阻止疾病发展,促进创伤愈合,使病人早日痊愈。

外科护士应了解病人的代谢特点,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工作,及时对病人的营养状况作出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做好营养代谢支持病人的护理工作。

第一节概述为能合理实施营养支持,监测营养支持的效果,应该充分了解病人机体代谢变化,合理选择营养支持途径、营养组成,促进病人康复。

一、外科病人代谢特点及营养需求(一)饥饿状态下的代谢变化特点在饥饿或禁食状态下,机体为了维持代谢稳定,内分泌活动发生改变,体内的糖原、蛋白质、脂肪不断分解和动员,最终可造成机体功能的改变。

①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了糖原分解。

②受内分泌变化的影响,蛋白质分解加速,进入糖异生过程;蛋白质消耗在饥饿初期比较严重,随着脂肪水解功能的增加,其消耗逐渐减少。

③内分泌活动的变化,使脂肪水解的供能作用逐渐成为饥饿是重要的适应性变化。

④长期的饥饿,可造成机体水、电解质缺乏;蛋白质、脂肪的不断消耗,使机体内酶、激素和其他重要蛋白质合成不足,从而导致各系统组织、器官重量减轻、功能下降,严重者可致病人死亡。

(二)严重创伤或感染时的代谢变化特点严重创伤或感染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正常,对物质代谢方面可造成以下影响:①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活跃,形成高血糖。

与饥饿的情况不同,虽然糖大量生成,但不被胰岛素抑制,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从而促成高血糖的反应。

②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

与饥饿不同的是,蛋白质呈进行性分解,而且难以被一般外源性营养所纠正,称为自身相食现象。

③脂肪动员及分解加强。

这虽然是体内的供能方式,但与饥饿不同的是,由于周围组织利用脂肪的能力受损,脂肪分解产物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使蛋白质的分解在持续进行。

④体液平衡紊乱。

应激反应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有水钠潴留的倾向。

(三)外科病人的营养需求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六大类,其中糖、蛋白质、脂肪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物质。

临床上对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时,主要供能物质是糖和脂肪,蛋白质的供给也是为了提供机体氮源,保证体内蛋白质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

1.能量需要量临床上可以用公式进行估算或用移动式测热仪直接测定病人能量消耗情。

机体能量需要量的计算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公式估算法,先用Harris-Benedict公式推算出基础能量消耗(BBE):男性BBE(KJ)=4.184×(66.47+13.75W+5.0033H-6.755A),女性BBE(KJ)=4.184×(655.1+9.563W+1.85H-4.676A),其中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

再根据病情将BBE值乘上相应的校正系数可以得出病人疾病状态下的实际能量需要量。

(1)糖:在饥饿或其他病理情况下,糖的供能应占总供能量的大部分,一般占全部能量的55%以上,成人每日生理需要至少自外源补给葡萄糖100~500g。

糖充足的供给,可以降低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稳定体内代谢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机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是有限的,以体重估计在5mg/(kg·min)左右,在应激状态下还会下降,如过快过多地补糖可能导致高血糖、肝损害、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并发症。

(2)蛋白质:我国健康人,按体重估计,蛋白质的基础需要量约是1.0~1.5g/(kg·d)。

一般外科病人,由于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强,可以适当增加到2~3g/(kg·d)。

需要注意:①必须充分提供热量才能保证体内蛋白质的合成;②严重感染、损伤等应激状态下,由于机体糖耐量降低,须适当减少热量供给,进行代谢支持;③肾衰竭、氮质血症者须控制蛋白质供给量。

(3)脂肪: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摄入50g脂肪即能满足要求,但在疾病等应激状态下,脂肪成为主要能量供应物质,应占40%左右。

以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脂肪乳剂为例,按成人体重计算,用量为1~2g/(kg·d),高代谢状态下还可适当增加。

(4)其他营养成分:根据病情适当补充各种机体需要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二、营养支持途径营养支持的途径分为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大类。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经静脉点滴等胃肠外途径供给病人营养素的方法。

如果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完全由胃肠外途径供给,就称为全肠外营养(TPN)。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用口服或经胃肠道途径管饲供给病人营养素的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也称要素饮食,是根据人体需要,用多种分子物质配成的预消化营养制剂,不许消化即可吸收利用,对胃肠刺激小,不引起消化道分泌增加,无渣粪少,有利于肠道休息,最适合管饲。

如果病人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完全由胃肠道途径供给,就称为全肠内营养(TEN).肠内营养有利于维护消化系统生理功能,预防黏膜萎缩,保护屏障功能。

第二章营养代谢支持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了解病人有无相关病史:①进食不足或进食不能的病史,如油门梗阻、肠梗阻、急性腹膜炎等;②高代谢性疾病的病史,如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等;③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史,如恶性肿瘤、肠瘘等。

(二)身体状况准确地评价病人的营养状态是营养支持的前提,也是评价营养支持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有客观的参数和统一的标准。

1.身高与体重我国成年人理想的体重(kg)=身高(cm)- 105,若比理想体重低15%即提示有营养不良。

体重变化可直接反映营养状态,但应排除缺水或水钠潴留引起的体液平衡失调等因素的影响。

2.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可间接反映机体脂肪储存情况。

正常参考值:男性11.3~13.7mm,女性14.9~18.1mm。

3. 上臂肌肉周径可用于判断机体肌体积的变化。

上臂肌肉径(cm)=上臂中点周径(cm)-肱三头肌皮褶厚度(cm)×3.14。

正常参考值:男性为22.8~27.8cm,女性为20.9~25.5(cm)。

4. 其他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贫血、水肿,严重程度也反映了机体的营养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往往不能正常进食或处于营养不良状态,部分病人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营养支持,应注意评估病人及家属对营养支持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对营养支持的接受程度和营养支持费用的接受能力。

(四)辅助检查1. 血浆蛋白的测定是营养评价的重要指标,包括血浆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

营养不良时,都出现不同的程度下降。

见表4-1。

2. 免疫功能测定周围血液总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计数<1.5×10^9/L则提示营养不良;延迟性皮肤过敏试验基本能反映人体免疫功能,营养不良时可见皮肤反应低下。

表4-1 血浆蛋白正常值及营养不良指标项目半衰期正常值营养不良轻中重清蛋白(g/L)20日>35 28~34 21~27 <21转铁蛋白(g/L)8日 2.0~2.5 1.8~2.0 1.6~1.8<1.6前清蛋白(g/L)2日0.18~0.450.14~0.18 0.10~0.14<0.1.3. 氮平衡测定氮平衡(g/d)=24小时摄入氮量(g/d)-24小时排出氮量(g/d)。

营养不良时呈负氮平衡。

(五)营养治疗与反应1. 营养支持的适应症①无法正常进食者,如消化道瘘、严重胃肠道反应等;②病情不允许进食者,如胃肠道需要休息、消化吸收不良、长期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③处于高代谢状态,胃肠道的供给量不能满足需要者,如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等;④明确的营养不良者,如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或血浆蛋白过低;⑤具有营养不良风险或可能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高危病人。

2. 支持途径的选择①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者,如无禁忌,应以经口进食为主,必要时经肠外途径补充部分营养素。

②对不能进食或拒绝进食,且肠胃功能尚好的病人,可经管饲代替口服。

③凡不能或不宜口服、管饲以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者,可采取肠外营养。

估计肠外营养支持不超过2周者,可采取周围静脉途径,而长期的全肠外营养支持应选用中心静脉途径。

3. 营养支持主要并发症(1)肠内营养:较严重的是误吸,由于病人年老体弱、昏迷或存在胃潴留,当通过胃管输入营养液时,可因呃逆后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液浓度及渗透压过高或输入速度过快,容易产生腹胀、腹泻。

(2)肠外营养:由于病情丢失电解质(如胃肠减压、肠瘘)过多而补充不足,导致体液失衡,低钾血症及低磷血症在临床上很常见;葡萄糖溶液输注太快或机体糖利用率下降(如糖尿病、严重创伤及感染),容易出现高血糖,严重者可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脓性毒症,与置导管技术、导管使用和护理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突起寒战、高热,在找不到其他感染灶时,应考虑其已经存在。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 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过度消耗等因素有关。

2. 潜在并发症:腹泻、误吸、体液失衡、糖代谢紊乱、脓毒症等。

【护理措施】(一)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 营养液(要素饮食)在无菌环境下配制,低温(<4℃)保存,并于24小时内用完。

2. 取适合体位并妥善固定喂养管有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者或经鼻胃管、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喂养时取半卧位,上身及头部抬高15°~30°,喂养后1小时内尽量不搬动病人,以防反流和误吸;经十二指肠营养管或肠瘘管滴注者可取自由体位。

3. 营养液输入时温度应保持恒定(38℃~40℃)。

4. 营养液应由小剂量、低浓度、低速度开始输入,使病人在3~4日内逐渐适应。

营养液用量由800ml/d可渐增至2500~3000ml/d;速度由40ml/h渐增至120ml/h.采用分次输注时,每次量不超过200ml,于10~20min完成,两次间隔不少于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