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教学扩大词汇量方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对外汉语教学扩大词汇量的方法
摘要: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具有相当的理论及实用价值。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帮助汉语初学者建立联系,增加词汇熟练程度这一词汇教学理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认知语言学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至今,课题不断细化、深化,先贤时彦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将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所掌握词汇量的多寡决定了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证明,词汇的掌握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外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陆俭明先生指出,“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个重点,可惜大家对它的重视不够。”[1]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学一年级新生在词汇学习策略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应该引起教师注意。
目前在汉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1)很少采用元认知策略。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系统处于无序的状态,很少有学生为实现某一学习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在习得词汇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生自己对词汇学习缺乏认知和联想能力。2)认知策略单一。通过研究发现增加词汇直接学
习有助于学习者的词汇产出能力。增加直接学习就是增加了学习者在短期内再次接触同一个词的机会(2001:192)。由于认知策略单一,多数学生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仍对死记硬背记笔记、翻译等传统低效的认知策略情有独钟。要想使学习者流利地使用汉语,所掌握的词汇量必须远高于教材大纲所列举的词汇量。
本文将对老师在课堂上如何给学生扩大词汇量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利用单词之间的联系,找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扩大单词量上事半功倍。
扩大词汇量的依据:
认知心理学:
柯林斯和洛夫特斯提出的激活扩散模型以语义距离为组织核心,把概念及词语在大脑中的存储视为节点,节点之间互相连接从而构成网络,节点之间互相激活,相互抑制。一个节点被激活,就会激活与其语义距离近的节点,语义距离越远,激活的可能性越小。所以,建构词汇网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词语的使用,还能有效地扩大词汇量。[2]
元认知
“元认知”指人们对于自己思维过程或认识事物能力的认识。元认知知识是在学习一种新知识的时候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调节和控制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有了完善的元知就可以准确有效的把握认知活动。三种知识之间是互相交融和促进的。当人们要表达某一个意愿时,必须先掌握一定的陈述性知识,没有陈述性知识
就没表达的基础;同时陈述性知识又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对这两种知识的获得起着促进、深化、发展、巩固、形成创造能力的巨大作用。[3]
我们要扩展词汇,首先要了解所要扩展的词汇的特点,应该扩展怎么样的词汇,其次是拓展词汇的方法,如何拓展词汇。
拓展词汇所具备的特点:
适度原则:即根据对教学对象的需求分析,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现有目的语基础,将来运用目的语的领域等等。
实用原则:所拓展的词汇要满足学习者当前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有利于满足学习者未来对目的与使用的目的和方式的需要。所选词汇要常用,高频,贴近生活,要让学生觉得“学了有用”。
时代原则:所拓展词汇要体会时代发展的水平,与时俱进,方方面面都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要出现过时的词,如:“三转一响”“粮票”等等具有深刻时代印记的词语,这些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会用到,所以不应该出现在拓展词汇中。
规范原则:所补充的词汇要具有规范性。词汇要规范,通用,不能夹杂方言,不标准的语言。
拓展词汇的方法:
联想法
词是音,形,义三者结合的统一体。在词汇系统中,语音、字形和意义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和其他词语建立联系。以所学词
语为出发点,分别向词语的形、音、义及语法方向串联已学习或将要学习的词语,引导学生建立词汇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网络系统,这将使学生建立词汇系统的观念。[4]
归类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归类法就是把分散的同类词汇集中起来,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以内在相关联的形式输入学习者的词汇网,形成整体概念,并化为辨别、处理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变陈述性知识。比如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教室”,老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其他教室里面的物品,如“作业本”“暖气”“书包”“灯”“粉笔”“黑板”,形成一个“教室”词汇系统,来帮助记忆。
下面是常见几个归类方法:
按语素归类:
汉语的很多双音节词中都有一个核心语素,这个核心语素往往具有能产性。把能产性高的语素作为引线,串联出一系列相关的词。例如,把“商店”作为“引线”,既可以从“商”引出“商业”“商人”“商品”“商场”等词,又可以从“店”引出“书店”“鞋店”“药店”等。这样的一张“词汇网络”是对课堂词汇的补充,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也能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汉语的构词法。
[5]但是,运用语素教学法要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或对核心语素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要选取那些构词能力强的、常
用的语素。
按语义场归类:
词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利用词义的近义,反义,上下位关系,在讲授一个词时,带出一系列的与之相关的词。例如在教“漂亮”一词时,可以采取下列形式把有关描写人的长相的词都教给学生:漂亮,帅,美丽,一般,难看等等。
按字形归类:
汉字的表意功能可以帮助学习与记忆汉字所写的词语的意义。如“伞”“鲜”“尖”“歪”等等,通过字形分析记忆,学生很容易识记它们所表示的词语意义。如在讲解“歪”的时候可以把字拆成两个部分,“不”“正”,通过理解“不正”来导入“歪”的意思。
按形声字归类:
笔者认为,拥有相同隐性语义的同源词,他们之间在某含义上是接近的。如果付诸于形声字,例如“松”、“柏”、“桦”、“柳”等,从形符上来看,都于植物的类别;而声符则将其归于特征的语义场,例如“包”、“泡”、“炮”、“雹”“胞”等,从声符上来看,都具有“圆”的特征。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04)
[2]朱伟娟,谢白羽.知语言学与词汇教学———以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词汇教学为例[j].北社会科学, hubei 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