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考试(有计算题)

食品分析考试(有计算题)
食品分析考试(有计算题)

1.属于食品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A B C D E)

A.有机物破坏法 B.蒸馏法 C.色层分离法 D. E.磷化法和皂化法。

2.属于食品样品预处理中有机物破坏法有(A B)

A.干法消化法

B.湿法消化法

C.自然挥发法

D.吹气法

E.真空旋转蒸发法

3.测定液状乳、乳制品的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名称有(A E)

A.碱性乙醚提取法

B.差别检验法

C.双缩脲法

D.高锰酸钾法

E.巴布科克法

4.快速测定蛋白质的方法有(B C)

A.感官检验法

B.双缩脲法

C.水杨酸比色法

D.盖博法

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5.适合测定食品防腐剂山梨酸的方法有(C D E)

A.原子吸收法

B.碘化汞法

C.气相色谱法

D.液相色谱法

E.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

6.适合于食品中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方法有(B C)

A.密度计法

B.分光光度法

C.气相色谱法

D.重量法

E.原子吸收法

7适合于测定食品中铁含量的方法(C,D,E)

A.感官检验法 B.密度瓶法 C.邻菲罗啉光度法 D.硫氰酸盐光度法 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8.适合于测定食品中钙含量的方法有(C E)

A.感官评分法

B.卡尔.费休法

C.高锰酸钾滴定法

D.波美计测密度法

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9.食品感官分析按方法的性质可分的分析类型有(B C D)

A.电位滴定法

B.差别检验

C.标度和类别检验

D.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0.食品感官检验中的差别检验的类型有(A B C D E)

A.成对比较检验

B.三点检验

C.二—三点检验

D.五中取二检验

E.“A”—非“A”检验

二名词解释

1.食品中的总酸度——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2.有效酸度——被测溶液中H+的浓度(准确说是H+的活度)。即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常用

酸度计(PH计)测定

3.总灰分——食品经灼烧后的残留物。

4.水溶性灰分——用25ml去离子水洗涤总灰分,经过滤,洗涤,灰化,冷却,称重,计

算水不溶性会分量和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总灰分%—水不溶性灰分%。

5.感觉疲劳现象——感官在同一刺激作用一段时间后,感光对刺激产生反应灵敏度降低,

感觉变弱的现象。

6.感觉相乘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感觉水平超出一种刺激单

独作用时的叠加的效果。

7.评分检验法——根据样品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来进行鉴评的检验方法。

8.定量描述检验——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强度,进行完善,准确的评价

的检验方法。

9.差别检验——确定两种产品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检验叫差别检验。

10.感觉消杀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而降低了其中一种刺激的

强度或使该刺激发生改变的现象。

11.“双盲法”感官检验——对样品密码编号,提供样品顺序随机化的感官检验。

12.样品制备——对样品进行粉碎或捣碎,混匀,缩分的过程。

三.问答题

1.常见的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①有机物破坏法:常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根据具体操作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干法和湿法。②溶剂萃取法:常用于维生素、重金属、农药及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又分为浸提法和溶剂萃取。③蒸馏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所进行的分离方法。根据样品中待测定组分性质的不同,可采用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等。④色层分离法:又称色谱分离法,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吸附色层分离、分配色层分离和离子交换色层分离。⑤化学分离法:分为硫化法和皂化法、沉淀分离、掩蔽法。

⑥浓缩法:可分为常压浓缩和减压浓缩。

2.在食品分析中,为什么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测定食品中的钙、铁、锌等矿物元素用什么方法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在食品分析中,进行样品与处理是为除去样品中对分析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提高分析

的准确性。

测定食品中钙、铁、锌等矿物元素可利用有机物破坏法进行干法灰化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3.测定脂肪时常用的提取剂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

常用的提取剂有:无水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

乙醚特点:溶解强,可含2%水,易抽出糖分。

石油醚特点:溶解弱于乙醚,含水少。

氯仿—甲醇特点:可结合脂肪酸、磷脂、脂蛋白。

4.测定一般食品(结合态脂肪少)的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测定牛乳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

一般食品可用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

测牛乳的脂肪含量可用碱性乙醚提取法(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

5.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糖时,为什么费林试剂(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存放,用时才混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热

费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分别存放的原因:碱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缓慢分解出氯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加热原因:①:加速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②: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时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氧气又会被氧化成氧化铜,此外氯化亚铜极其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持沸腾,防止氧气进入,避免次甲基和氧化亚铜被氧化。

6.(一)写出直接滴定法的原理

(二)写出直接滴定法的操作步骤

(三)写出直接滴定法的实验结果计算方法

答:①费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生成酒石酸钾钠合铜,酒石酸钾钠合铜+葡萄糖→葡萄糖酸+ Cu2O↓(红棕),菲林乙液中加入了亚铁氰化钾,甲液中有亚甲基蓝,使Cu2O↓(红棕)生成无色络合物K2Cu2Fe(CN)6,终点时由蓝色变为无色。

Cu2O + K4Fe(CN)6 + H2O →K2Cu2Fe(CN)6 + 2KOH

红棕无色

终点的确定:葡萄糖+亚甲基蓝(氧化态)→亚甲基蓝(还原态)

过量蓝色无色

(2)测定步骤

①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乙液(内有亚铁氰化钾))取甲、乙液各,加入9~葡萄糖标准溶液(1mg/mL),△2min内沸腾,准确沸腾30s,滴至蓝色褪去,记下消耗葡萄糖V1。

F = C·V1(F--10mL斐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质量,mg;C--葡萄糖液浓度mg/mL;V1--葡萄糖液消耗体积)

②预测:吸取甲、乙液各,加水10mL,2min内△至沸,准确沸腾30s,用样液滴定至蓝色褪去,记录V样液预测。

③测定:吸取甲、乙液各,加入预测样液V少1mL样液,△,2min内沸腾,准确沸腾30s,继续滴定至蓝色褪去,记下V2。

(3)实验结果计算方法

F

还原糖 % = --------------------×100

( V2/V ) × m

F---- 10mL斐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质量,mg V2----消耗样液的体积,ml

V----样液定溶的总体积,ml M----样品的质量,mg

7、有的样品在灰化时,为什么不容易恒重加速灰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不容易恒重原因:磷酸盐易熔融、包裹碳粒。

加速灰化的方法:A 灰化一次后加水溶解 B 加入HNO3、H2O2、(NH4)2CO3,使蓬松

C 加醋酸镁、硝酸镁(同时做空白试验)。

8、写出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具体的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法。

答:测定步骤:

(1)称取样品2-5g,移入滤纸筒内。(2)将索氏抽提器各部件洗净,烘干,其中抽提瓶烘到恒重。将抽提器安装妥当,将装有试样的滤纸筒置于抽提管内,注入溶剂至虹吸管高度以上,待其流净后,再加至虹吸管高度三分之一处,加热使溶剂回流抽提,约4-8小时及以上。(3) 取下抽提瓶,进行溶剂回收,待溶剂还剩1-2ml时水浴蒸干在105℃下干燥,冷却称重,至恒重。

结果计算法:X = [(m1-m0)/w] ×100%

X——样品中脂肪的含量(%)m1——抽提瓶和脂肪的含量(g )m0——抽提瓶的质量(g) w——为样品质量(g)

9测还原糖为什么要加澄清剂,常用的澄清剂应有哪些

答:提取剂中有影响测定的杂质:色素,蛋白质,果胶,可溶性淀粉,有机酸,氨基酸,单宁,可影响颜色,浑浊,过滤困难,测定结果。

①醋酸铅(中性),形成沉淀,吸附杂质,可除去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单宁等。②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二者生成氰亚铁酸锌沉淀,吸附蛋白质的干扰物。③硫酸铜和氢氧化钠。10说明双指示剂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原理。

答:因为氨基酸含有酸性的COOH,也含有碱性-NH2,它们互相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不能用碱性氢氧化钠直接滴定酸性的COOH,当加入甲醛时,用甲醛与-NH2作用,使碱性消失,使COOH现出酸性,再用强碱标准溶液滴定COOH。

11如何用扩散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活度。

准确称取样品 1.000g,装入铝皿或玻璃皿中,迅速放入康威氏扩散皿内室中,室外放入标准饱和溶液5ml,边缘涂凡士林,加盖密封,在25℃±0.5℃放置2±(平行作2-4份不同Aw值的标准饱和溶液及样品),取出,迅速称重,计算各样品每克质量的增减数。

12凯式定氮法原理步骤。

1、实验原理

以硫酸铜为催化剂,用浓硫酸消化试样,使有机氮分解为氨,与硫酸生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2、实验步骤

(1)试样的制备与称样(称-5g试样(含氮30-40mg)放入凯氏烧瓶中)

(2)消化向凯氏烧瓶中依次加入硫酸铜0.4g、硫酸钾10g、硫酸20mL。将凯氏烧瓶放在电炉上,缓慢加热。待起泡停止,内容物均匀后,升高温度,保持液面微沸。当溶液呈蓝绿色透明时,继续加热。取下凯氏烧瓶冷却至约40℃,缓慢加人适量水,摇匀,冷却至室温。

(3)蒸馏与吸收将消化好并冷却至室温的消化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向接收瓶内加入30mL2%硼酸溶液和1滴混合指示剂。将接收瓶置于蒸馏装置的冷凝管下口,使下口浸入硼酸溶液中。取 10±稀释定容后的试液,沿小玻璃杯移入反应室。并用少量水冲洗小玻璃杯,一并移入反应室。塞紧棒状玻璃塞,向小玻璃杯内加入约10mL40%氢氧化钠溶液。提起玻璃塞,使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塞紧玻璃塞,并在小玻璃杯中加水,使之密封。通入蒸汽,蒸馏5min。降低接收瓶的位置,使冷凝管管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管口,洗液并入接收瓶内。取下接收瓶。

13.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2)样品的预处理

(3)成分分析

(4)分析数据处理

(5)分析报告撰写

14.什么叫样品的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对样品进行分离、掩蔽。浓缩等操作过程叫做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6种: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半分离法,浓缩法。

15采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1)均匀,有代表性,反应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2)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破坏或带入杂质。

16.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有感官检测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生物鉴定法。

计算题

1.测定面粉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数据如下:%,%,%,%,%。取置信水平90%,求面粉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解 Q=(X2-X1)/W=()/ 所以11、7%应舍去

面粉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4=

2.采用比色法测定某食品中铅含量。称取样品1.0000g,经消化定容至1000ml,取消化定

试计算样品中铅含量为多少mg/Kg

解:依题意,经与标准曲线拟合,消化定容液中

铅的质量为:(1000ml)=

1.0000g样品中铅的质量为 X 1000/2= ug

食品中铅含量为g X 1000g/Kg=100ug/Kg=Kg

(完整版)食品分析习题课件

绪论 1、试简述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你准备怎样来学好这门课程? 2、食品分析包含了哪些内容?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作为品质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你必须指导新来的工作人员选择采样计划。你将与新来者讨论哪些常规因数?如何区分属性采样和变量采样?三种基本采样计划的差异和与采样计划有关的风险是什么? 2.你的上司要求你提出并采用一种多重采样计划。你怎样确定接受线和拒绝线?为什么? 3.非概率采样和概率采样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适用?为什么? 4.对一种适用于收集供分析用的代表性样品的装置来说,试描述为确保采集代表性样品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适用这种装置采样的食品产品。 5.制备分析样品的装置,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来确保样品组成在制备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6.实验室认可有那些作用,其程序是什么? 7.采样之前应做那些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8.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9.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10.常用的样品预处理发放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11.针对下列与样品采集和制备有关的问题,说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 (1)样品偏差; (2)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组成成分的变化; (3)在研磨过程中的金属污染; (4)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 12.用一系列溶剂提取转移蛋白质前,你必须将谷物蛋白质粉碎成10目大小的样品。(1)10目的含义是什么? (2)你会采用10目筛用于分析吗?试说明理由。 13.你公司想创立一个营养物标准分析,你负责谷制品的样品采集和制备。你的产品是“低脂”和“高纤维”的。你将用哪种采样计划?你将用属性采样还是变量采样?你的情况与哪种风险有关?你用概率采样还是非概率采样?在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你应该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 第二章: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数学分析期末考试题

数学分析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 共20分) 1、 函数)(x f 在[a,b ]上可积的必要条件是( ) A 连续 B 有界 C 无间断点 D 有原函数 2、函数)(x f 是奇函数,且在[-a,a ]上可积,则( ) A ?? =-a a a dx x f dx x f 0 )(2)( B 0)(=?-a a dx x f C ?? -=-a a a dx x f dx x f 0 )(2)( D )(2)(a f dx x f a a =?- 3、 下列广义积分中,收敛的积分是( ) A ? 1 1dx x B ? ∞ +1 1dx x C ? +∞ sin xdx D ?-1 131dx x 4、级数 ∑∞ =1 n n a 收敛是 ∑∞ =1 n n a 部分和有界且0lim =∞ →n n a 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n n a 和 ∑∞ =1 n n b 收敛, ∑∞ =1 n n n b a 也收敛 B ∑∞ =1 n n a 和 ∑∞ =1 n n b 发散, ∑∞ =+1 )(n n n b a 发散 C ∑∞ =1n n a 收敛和 ∑∞ =1 n n b 发散, ∑∞ =+1 )(n n n b a 发散 D ∑∞=1 n n a 收敛和∑∞ =1 n n b 发散, ∑∞ =1 n n n b a 发散 6、 )(1 x a n n ∑∞ =在[a ,b ]收敛于a (x ),且a n (x )可导,则( ) A )()('1'x a x a n n =∑∞ = B a (x )可导 C ?∑? =∞ =b a n b a n dx x a dx x a )()(1 D ∑∞ =1 )(n n x a 一致收敛,则a (x )必连续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食品分析练习题讲解

第1~2章绪论与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食品分析必须懂得正确采样,而要做到正确采样则必须做到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_,否则检测结果不仅毫无价值,还会导致错误结论。 2.采样一般分为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检样是指从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少量的物料,原始样品是指_将所有获取的检样综合在一起_,平均样品是指抽取原始样品中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检验的样品。采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_ ,通常采用_二者结合的_方式。样品采集完后,应该在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贴好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的项目有样品名称,采集地点,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及采样人。 3.样品的制备是指对采集的样品进一步粉碎、混匀、缩分,其目的是保证样品完全均匀,使任何部分都具有代表性。 4.样品的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干扰物质,提高被测组分的浓度,预处理的方法有_有机物破坏法、化学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萃取法、蒸馏法、色谱分离法、浓缩法。 5. 食品分析的内容包括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微生物检验,食品的感官鉴定,其中的感官鉴定不属于理化检验的内容。 6.干法灰化是把样品放入高温炉中高温灼烧至残灰变为白色或浅灰色。湿法消化是在样品中加入强酸和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_有机___物质分解、氧化,而使_待测组分物质转化为无机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7.溶剂浸提法是指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中的某种被测组分浸取出来,又称为液-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在样品液中加入一种与样液互不相溶的_溶剂,这种溶剂称为_萃取液,使待测成分从一相_中转移到_另一相中而得到分离。 8.蒸馏法的蒸馏方式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等。 9.色谱分离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有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色谱分离和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等分离方法。 10.化学分离法主要有_磺化法、皂化法和沉淀分离法、掩蔽法。 11.样品经处理后的处理液体积较大,待测试成份浓度太低,此时应进行浓缩,以提高被测组分的浓度,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浓缩、减压浓缩。 12.称量样品时,使用的容器越大,称量出的样品误差越大(大或小)。 二、选择题: 1.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A ) A.代表性 B.典型性 C.随意性 D.适时性 2.使空白测定值较低的样品处理方法是(B ) A.湿法消化 B.干法灰化 C.萃取D .蒸馏 3.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B ) A.100~150℃ B.500~600℃ C.200~300℃ 4.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A ) A.稻谷 B.蜂蜜 C.鲜乳D .苹果 5.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C ) A.强还原剂 B.强萃取剂 C.强氧化剂D .强吸附剂 6.选择萃取的溶剂时,萃取剂与原溶剂(B )。 A.以任意比混溶 B.必须互不相溶 C.能发生有效的络合反应D .不能反应 7.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B )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高压蒸馏 8.色谱分析法的作用是(C ) A.只能作分离手段 B.只供测定检验用 C.可以分离组份也可以作为定性或定量手段 9.防止减压蒸馏暴沸现象产生的有效方法是(B ) A.加入暴沸石 B.插入毛细管与大气相通 C.加入干燥剂 D .加入分子筛 10.水蒸汽蒸馏利用具有一定挥发度的被测组分与水蒸汽混合成份的沸点(B)而有效地把被测成份从样液中蒸发出来。

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分析 期末试卷(B卷)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期末试卷(B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班级学号姓名 核分人: 一、选择题(共15分) (最佳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 1. 中国药典主要内容包括:( ) A 正文、含量测定、索引 B 凡例、制剂、原料 C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D 前言、正文、附录 E 凡例、正文、附录 2. 日本药局方与USP的正文内容均不包括( ) A.作用与用途 B.性状 C.含量规定 D.贮藏 E.鉴别 3. 按药典规定, 精密标定的滴定液(如氢氧化钠及其浓度)正确表示为( ) A.氢氧化钠滴定液(0.1520M) B.氢氧化钠滴定液 (0.1524mol/L) C 氢氧化钠滴定液(0.1520M/L) D. 0.1520M氢氧化钠滴定液 E. 0.1520mol/L盐酸滴定液 4、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它( ) A. 是有疗效的物质 B. 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C.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D. 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物质 E.可以考核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是否正常

5. Ag-DDC 法是用来检查 ( ) A. 氯化物 B. 硫酸盐 C. 硫化物 D. 砷盐 E. 重金属 6. 采用碘量法测定碘苯酯含量时,所用的方法为 ( ) A. 直接回流后测定法 B. 碱性还原后测定法 C. 干法破坏后测定法. D. 氧瓶燃烧后测定法 E. 双氧水氧化后测定法 7. 四环素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C 环打开,生成 ( ) A. 异四环素 B. 差向四环素 C. 脱水四环素 D. 差向脱水四环素 E. 配位化合物 8. 甾体激素类药物鉴别的专属方法为 ( ) A. UV B. GC C. IR D. 异烟肼法 E. 与浓硫酸反应 9. 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 (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10. 中国药典2000年版测定维生素E 含量的内标物为 ( ) A.正二十八烷 B.正三十烷 C.正三十二烷 D.正三十烷 E.十六酸十六醇酯 11. 加入氨制硝酸银后能产生银镜反应的药物是 ( ) A.地西泮 B.阿司匹林 C.异烟肼 D.苯佐卡因 E.苯巴比妥 12. 坂口(Sakaguchi)反应可用于鉴别的药物为 ( ) A. 雌激素 B. 链霉素 C. 维生素B 1 D. 皮质激素 E. 维生素C 13. 维生素A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计算公式中换算因子为 ( ) A .效价(IU/g) B .效价(g/IU) C .(g/IU)1% cm 1效价E D .1% cm 1(IU/g)E 效价 E .(IU/g)1% cm 1效价E

食品分析实验考试计算题(答案版)

14级无机及分析下即食品分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复习题 测定计算题: 1、欲测某水果的总酸度,称取5.0000g 样品,研磨后过滤,用水定容至100mL ,移取20.00mL 于锥形瓶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0514 mol/L 浓度的NaOH 标准溶液溶液滴定至终点,4次滴定消耗标准碱溶液分别为15.11 mL 、15.16 mL 、13.12 mL 、15.09 mL ,另滴一份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0.02mL 。求此水果的酸度值(以苹果酸计,K=0.067)。 解:因为数据13.12mL 与其他数据相差太大,故应舍去。 由题意得,平行实验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平均值为 ml ml ml ml V 12.153 09.1516.1511.15=++= 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为ml V 02.00= 故此水果的酸度值为 mL g g ml ml L mol M K V V C X 100/20.5100100 00.200000.5067.0)02.012.15(/0514.0100 100 00 .20)(0=???-?=???-?= 2、欲测定苹果的总酸度,称得一苹果样品重30.00g ,经组织捣碎机搅拌后过滤,用水定容至100mL ,分别取滤液10mL 放入三个同规格洁净的锥形瓶内,然后分别加入经煮沸后冷却的水50mL ,2滴酚酞指示剂,用0.05020mol/L 的标准氢氧化钠滴定,3个样品分别消耗标准碱溶液3.18mL 、3.16 mL 、3.20 mL ,另滴一份空白消耗标准碱溶液0.02mL ,求苹果中总酸度含量?(K 乳酸=0.090、K 苹果酸=0.067、K 柠檬酸=0.064) 解:由题意得,平行实验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平均值为 ml ml ml ml V 18.33 20.316.318.3=++= 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为ml V 02.00= 因为苹果中主要的酸是苹果酸,故苹果中总酸度含量以苹果酸计,则K=0.067故苹果中总酸度含量为

数学分析(1)期末模拟考试题(单项选择部分)

; 二、数列极限 1. 已知2lim >=∞ →A a n n ,则正确的选项是( B ). (A) 对+N ∈?n ,有2>n x ; (B) + N ∈?N ,当N n >时,有2>n a ; (C) N N N >?N ∈?+0,,使20=N x ; (D) 对2,≠N ∈?+n a n . 2. 设+ N ∈?N ,当N n >时,恒有n n b a >,已知A a n n =∞ →lim ,B b n n =∞ →lim .则正确的选项 是: ( A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A 和B 的大小关系不定. 3. 若() 0tan 1 lim 1cos 1≠=---∞→a n e k n n π ,则 ( A ) (A) 2=k 且π21=a ; (B) 2-=k 且π21 =a ; (C) 2=k 且π21-=a ; (D) 2-=k 且π 21 -=a ; 4. 设32lim 1kn n e n -→∞ ?? += ??? ,则k =( C ) (A) 3/2; (B) 2/3; (C) -3/2; (D) -2/3. 5. 设数列{}n x 与{}n y 满足lim 0n n n x y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 若{}n x 发散,则{}n y 必然发散; (B) 若{}n x 无界,则{}n y 必然有界; (C) 若{}n x 有界,则{}n y 必为无穷小量; (D) 若1n x ?? ???? 为无穷小量,则{}n y 必为无穷小 量. ( 数. 三、函数极限 1. 极限=+-∞→3 3 21 213lim x x x ( D ). (A) 3 2 3 ; (B) 3 2 3 - ; (C) 3 2 3 ± ; (D) 不存在.

药物分析期末考试(附答案)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期末试卷(A 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非盐酸盐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引入的氯离子,氯离子对人体__无害__,但它能反映药物的_纯净程度_及生产过程_是否正常_,因此氯化物常作为_信号_杂质检查。药物中的微量氯化物检查的条件是在_纳氏_比色管中,在_稀硝酸酸性_条件下与_硝酸银试液_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_氯化钠标准_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判定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符合_限度_规定。比较时,比色管同置_黑色_背景上,从比色管_上方向下_观察,比较,即得。氯化物浓度以50ml 中含_50~80_μg 的Cl -为宜,此范围内氯化物所显浑浊度明显,便于比较。供试品溶液如不澄清,应_过滤_;如带颜色,可采用_内消色法_解决。 2、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验证内容有:_准确度_、_精密度_、_专属性_、_检测限_、_定量限_、_线性_、_范围_、_耐用性_。HPLC 法进行药物分析测定时系统适用性试验的目的是_确定条件符合要求_;系统适用性试验的常见内容有:_理论板数_、_分离度_、_重复性_、_拖尾因子_。 3、砷盐的检查时,有机结合的砷通常须经_有机破坏_处理:取规定量的供试品与_无水碳酸钠_或氢氧化钙、硝酸镁共热转化为_砷酸盐_后,依法检查。操作中应注意炽灼温度不宜超过700℃。 1、对照品: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的化学标准物质。 2、炽灼残渣:有机药物经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加热分解后,高温炽灼,所产生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的硫酸盐。 3、百分标示量:制剂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 4、滴定度:每1 ml 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 5、E 1cm 1%:当溶液浓度为1%(g/ml),溶液厚度为1cm 时的吸光度数值,即百分吸收系数。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从相应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 (B ) A.品名 B.制法 C.性状 D.鉴别 E.浸出物 F.含量规定 G.炮制 H.性味与归经 I.功能与主治 J.用法与用量 K.贮藏 2. 关于氧瓶燃烧法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食品分析考试复习题

选择题 1. 表示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用()。 A. 羰基值 B. 皂化值 C. 过氧化值 D. 碘值 2. 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 13662是产品代号 C. 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 13662是标准顺序号 3 测定食品中灰分时,首先准备瓷坩锅,用盐酸(1:4)煮1~2小时, 洗净晾干后,用什么在坩锅外壁编号。() A. FeCl3与蓝墨水 B. MgCl2与蓝墨水 C. 记号笔 D. 墨水 4. 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很多,通常将柠檬酸、苹果酸以及在大多数果蔬中都存在的称为果酸。() A. 苯甲酸 B. 酒石酸 C. 醋酸 D. 山梨酸 5. 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 A. 还原糖 B. 非还原糖 C. 淀粉 D. 葡萄糖 6. 炭化的目的是() A. 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B. 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C. 防止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D. A,B,C均正确 7. 测饮料中L-抗坏血酸含量时,加草酸容液的作用是()。 A. 调节溶液pH值 B. 防止Vc氧化损失 C. 吸收样品中的Vc D. 参与反应 8. 测饮料中L-抗坏血酸含量时,加草酸容液的作用是()。 A. 调节溶液pH值 B. 防止Vc氧化损失 C. 吸收样品中的Vc D. 参与反应 9. 若要检测食品中的胡萝卜素,样品保存时必须在条件下保存() A. 低温 B. 恒温 C. 避光 D. 高温

10. 测定食品中含量时,一般不能用干法灰化法处理样品()。 A. Pb B. Cu C. Zn D. Hg 11. 面包、蛋糕中的脂肪含量用( )方法测定。 A. 索氏抽提 B .酸水解 C. 罗紫.哥特里 D. 臣布科克乳脂瓶 12. 蛋白质测定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消化时硫酸钾用量要大 B. 蒸馏时NaOH要过量 C. 滴定时速度要快 D. 消化时间要长 13. 测定酸度时,样品处理时需将样品中的( )除去,避免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硅 C. 二氧化 D. 二氧化硫 14. 对照实验是检验( )的有效方法。 A. 偶然误差 B. 仪器试剂是否合格 C. 系统误差 D. 回收率好坏 15. 测定水分最为专一,也是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是() A. 直接干燥法 B 蒸馏法 C. 卡尔?费休法 D. 减压蒸馏法 16. 食品中挥发酸的测定方法是()。 A. 滴定法 B. 水蒸汽法 C. pH计测定法 D. 指示剂比色法 17. 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 A. 还原糖 B. 非还原糖 C. 淀粉 D. 葡萄糖 18. 测水不溶性灰分时,需用()先溶解总灰分,过滤后,再高温处理。 A. 蒸馏水 B. 纯净水 C. 去离子水 D. 矿泉水 填空题 1. 密度计的类型有:、、。 2. 肉制品常用的发色剂是和。 3.凯代定氮法加入CuSO4的目的是。 4. 在恒重操作中如果干燥后反而增重了这时一般将作为最后重量。 5. 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有和。 6. 常用的糖类提取剂有和。

数学分析1-期末考试试卷(A卷)

数学分析1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设 82lim =?? ? ??-+∞→x x a x a x , 则 =a 。 2、设函数) 2(1 )(--=x x e x f x ,则函数的第一类间断点是 ,第二类间断点 是 。 3、设)1ln(2 x x y ++=,则=dy 。 4、设)(x f 是连续函数,且dt t f x x f )(2)(1 0?+=,则=)(x f 。 5、xdx arctan 1 ?=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设数列n x 与数列n y 满足0lim =∞ →n n n y x ,则下列断言正确的是( )。 (A )若n x 发散,则n y 必发散。 (B )若n x 无界,则n y 必无界。 (C )若n x 有界,则n y 必为无穷小。 (D )若n x 1 为无穷小,则n y 必为无穷小。 2、设函数x x x f =)(,则)0(f '为( )。 (A ) 1。 (B )不存在。 (C ) 0。 (D ) -1。 3、若),() ()(+∞<<-∞=-x x f x f 在)0(,-∞内0)(,0)(<''>'x f x f ,则 )(x f 在),0(+∞内有( )。 (A )0)(,0)(<''>'x f x f 。 (B )0)(,0)(>''>'x f x f 。

(C )0)(,0)(<''<'x f x f 。 (D )0)(,0)(>''<'x f x f 。 4、设)(x f 是连续函数,且? -=dt t f x F x e x )()(,则)(x F '等于( ) 。 (A )() )(x f e f e x x ----。 (B )() )(x f e f e x x +---。 (C ) () )(x f e f e x x --- 。 (D )() )(x f e f e x x +--。 5、设函数x x a x f 3sin 31sin )(+=在3 π =x 处取得极值,则( )。 (A ))3(,1πf a =是极小值。 (B ))3 (,1π f a =是极大值。 (C ))3(,2πf a =是极小值。 (D ))3 (,2π f a =是极大值。 三、计算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求 ) 1ln(sin 1tan 1lim 30x x x x ++-+→ 2、设4lim 221=-++→x x b ax x x ,求 b a 、。

食品分析计算题

1.用50ml 烧杯在分析天平上,分别准确称取已磨碎的样品5.00克两份,各加入无水硫酸钠5克,然后各用移液管吸取α-溴萘4ml ,用玻棒研磨10分钟。将两个干燥漏斗放在漏斗架上,取直径11cm 中速滤纸折迭好后放入漏斗,注意保持滤纸干燥。将两个烧杯中的内容物分别移入两个漏斗中。以5ml 烧杯接受滤液,过滤速度较慢,但只要得到1~2滴溶液即可进行下一步试验。练习阿贝折射仪的操作方法,在棱镜上加1滴蒸馏水,记录读数。在读数盘上有两组读数,右边一行为折射率,左边一行为糖水百分含量。20℃时折射率应为 1.3330,如读左边糖水含量则为0。将样品研磨后的滤液用阿贝折射仪观察,记录折射率,同时记录读数时温度。 计算脂肪含量 100)n n (W )n n (Vd %221?--=脂肪 式中, V :α-溴萘体积 d :脂肪密度,标准值为0.910 n 1:α-溴萘折射率(1.6582) (20℃) n :脂肪折射率(1.4690) (25℃) n 2:样品试液折射率 W :样品质量 折射率校正系数: 脂肪:0.00035/℃ α-溴萘:0.00046/℃ 溶剂和油混合物:0.00040/℃ 解: A 样品质量W=5.0124g ,温度t=18℃ 在此温度下α-溴萘的折射率为n1=1.6582+(20-18)×0.00046=1.6591 脂肪的折射率为n=1.4690+(25-18)×0.00035=1.4714 样品的折射率为n=1.6225 样品的脂肪含量为 %6.17100) 4714.16225.1(0124.5)6225.16591.1(910.04=?-?-?? B 样品质量W=4.9899g ,温度t=20℃ 在此温度下α-溴萘的折射率为n1=1.6582 脂肪的折射率为n=1.4690+(25-20)×0.00035=1.4708 样品的折射率为n=1.6235 样品的脂肪含量为

药物分析期末试题

药物分析习题 第一章绪论(药典概况) 一、填空题 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和四部分组成。 2.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 、。 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4.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或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的方法性学科。 5.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检验结果。 6.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____、_____、____的重要方面 三、问答题 1.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2.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3.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中国药典(2005年版)是怎样编排的? 5.什么叫恒重,什么叫空白试验,什么叫标准品、对照品? 6.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 7.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8.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 9.药典的内容分哪几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几版药典? 10.简述药物分析的性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2、GLP GMP GSP GCP 3、千分之一百分之一±10% 4、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 5、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6、安全,合理,有效 三、问答题 1、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特殊商品。 2、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完成药品质量监督工作。 3、国家药品标准(药典);临床研究用药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 4、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5、恒重是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空白试验是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的情况下,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标准品、对照品是用于鉴别、检查、含测、样品的物质。 6、物理的化学的 7、取样检验(鉴别检查含测)记录和报告 8、ChP,JP,BP,USP,Ph·EUP,Ph·Int 9、药典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8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 10、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食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 1、熟悉食品分析的研究内容 食品营养素分析;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的感官评定。 2、熟悉试剂纯度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纯度:一级纯(优级纯或基准级试剂G.R)> 二级纯(分析纯A.R)> 三级纯(化学纯C.P)表示方法:体积分数→指100ml溶液中含有液体溶质的毫升数。(%) 质量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克数。(g/L) 质量分数→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3、掌握采样的概念和了解样品的分类,熟悉样品的分数、用途及保留时间 采样→指为了进行检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三类。 样品应一式三份,用于检验用、复验用、备查或仲裁用。保留时间一个月。 4、掌握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消除干扰因素;使待测组分完整地保留下来;浓缩待测组分。 5、掌握样品的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法(先冷冻至冰点以下,再高真空使冰升华为水,从而干燥样品。133-140Pa;-10℃-- -30℃);冷冻法(使样品在-10℃-- -30℃下呈冷冻状态保存);冷藏法(在0—5℃保存,适合于易腐败变质样品,时间不宜长);干燥法(样品放在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保存的方法→变色硅胶、无水Cacl2)。 6、了解准确度和精确度概念,熟悉回收试验 精确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但精确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确度低,准确度必然低,而且说明结果不可靠。 回收试验:就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待测标准物质进行对照试验,实际中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7、掌握风干样品、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回潮、恒量的概念 风干样品:指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时的样品。它所含水分主要是束缚水。 干物质:指除去水分后的样品。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于水的干物质。 回潮:指粉状干物质或比风干样品含水低的样品,铺成不超过1cm的厚度,置于大气中吸水,直至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为止,这一过程称为回潮。 恒量:指一份样品先后两次烘干(或灰化)后的质量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就算达到恒量。是衡量样品烘干(或灰化)是否完全的指标。 8、掌握与水分有关的物质含量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计算公式:以脂肪为例 脂肪% (干)脂肪% (鲜) 脂肪% (风) ---------- = ----------- = ------------- 100% 1-水分% (鲜) 1-水分% (风) 9、了解为什么说减压干燥法测定结果最接近真实的水分含量,熟悉减压干燥法的适用样品因多数样品都含有胶态物质,直接干燥法完全除去束缚水较困难,而减压干燥法可以顺利地除去,所以该法是水分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 适用样品:适用于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试样测定,同时该法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

食品分析l练习题

食品分析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平均样品 2.食品分析 3.水分活度 4.总灰分 5.总酸度 6.相对密度 7.维生素 8.防腐剂 9.食品添加剂 10.总挥发酸 11.采样 12.原始样品 13.物理检测法 14.矿物元素 15.蛋白质的换算系数 16.感官检验 17. 细菌总数 18. 大肠菌群 二、填空题 1.测定灰分时,灰化温度的范围一般是__________,一般要求灼烧至灰分显__________并达到__________为止。 2.物理检测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种。 3.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 等低碳链的直链脂肪。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可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5.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滴定法测定钙含量时,_______________用来消除_______________等金属离子的干扰,而柠檬酸则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 6.有机物破坏法根据具体操作的不同,又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7.用水蒸气蒸馏测定挥发酸时,加入10%___________可使结合态___________游离出来。 8.根据样品中待测成分___________,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蒸馏方式。 9.在总灰分的测定中,操作条件的选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的代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采样一般分为三步,按先后分别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⒉感官检验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评价食品检验标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14.感官检验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数学分析(2)期末试题

数学分析(2)期末试题 课程名称 数学分析(Ⅱ) 适 用 时 间 试卷类别 1 适用专业、年级、班 应用、信息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3×6=18分) 1、 下列级数中条件收敛的是( ). A .1(1)n n ∞ =-∑ B . 1 n n ∞ = C . 21 (1)n n n ∞ =-∑ D . 1 1 (1)n n n ∞ =+∑ 2、 若f 是(,)-∞+∞内以2π为周期的按段光滑的函数, 则f 的傅里叶(Fourier )级数在 它的间断点x 处 ( ). A .收敛于()f x B .收敛于1 ((0)(0))2 f x f x -++ C . 发散 D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3、函数)(x f 在],[b a 上可积的必要条件是( ). A .有界 B .连续 C .单调 D .存在原 函数 4、设()f x 的一个原函数为ln x ,则()f x '=( ) A . 1x B .ln x x C . 21 x - D . x e 5、已知反常积分2 0 (0)1dx k kx +∞>+?收敛于1,则k =( ) A . 2π B .22π C . D . 24π 6、231ln (ln )(ln )(1)(ln )n n x x x x --+-+-+收敛,则( ) A . x e < B .x e > C . x 为任意实数 D . 1e x e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3×6=18分) 1、已知幂级数1n n n a x ∞ =∑在2x =处条件收敛,则它的收敛半径为 . 2、若数项级数1 n n u ∞ =∑的第n 个部分和21 n n S n = +,则其通项n u = ,和S = . 3、曲线1 y x = 与直线1x =,2x =及x 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面积为 . 4、已知由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可得,10 ()()b x x a e f e dx f x dx =??,则a = ,b = . 5、数集(1) 1, 2 , 3, 1n n n n ?? -=??+? ? 的聚点为 . 6、函数2 ()x f x e =的麦克劳林(Maclaurin )展开式为 .

食品分析有关计算题

1.测定淀粉含量采用酸水解法,已知测定水解时加入6.00mol/L盐酸30.0mL,请通过计算说明中和这些盐酸需要30.0%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 1.解:需要30.0%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6.00×30.0%×10-3×40.0)÷30.0%=24.0(mL) 2.测某食品还原糖含量时,采取直接滴定法,该食品转化糖含量为5.00%,测定时样液消耗的体积是标定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消耗标准转化糖液的体积2倍,已知10.00mL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混合液耗用0.1%标准转化糖液10.00mL,样品处理过程中,先将样品加入澄清剂后定容至500mL,过滤后取滤液5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请计算转化糖因数并通过计算求出样品的质量。 2.解:转化糖因数0.1%标准转化糖相当于1.0mg/mL,转化糖因数=1.0mg/mL×10.00mL=10.00mg 根据公式10.00×10-35.00%=-×100% M×50/500×10.00×2/100 求出m=10.00g 3.测定某酒精饮料中还原糖含量时,由于样品中糖浓度过低,采用直

接吸取10.00mL样液代替10mL水加入到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中,再用标准葡萄糖溶液直接滴定至终点,消耗0.1%葡萄糖标准溶液7.50mL,已知标定10.00mL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耗用0.1%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为11.50 mL,计算样品中还原糖含量。 解:转化糖因数0.1%标准转化糖相当于1.0mg/mL 转化糖因数=1.0mg/mL×11.50mL=11.50mg 样品中还原糖含量(11.50-7.50)×1.0×10-3 -------------------------×100%=0.04%=0.04g/100 mL=0.40 mg/mL 10.00 4.某牛奶测得每100mL含能量285kJ ,蛋白质2.9g,脂肪3.3g,碳水化合物 5.0g,钠50 mg,钙110mg,维生素A15μgRE,维生素B20.12mg,请你查阅资料计算每100mL牛乳每种成分的NRV%。(注意NRV%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查阅资料NRV值分别如下:能量8400Kj NRV% 蛋白质60g 2.9÷60=5 % 5,脂肪60g 3.3÷60=6% 6 碳水化合物300g 5.0÷300=2% 2,钠2000mg 50÷2000=3% 3 钙800mg 110÷800=14% 14,VitA 800ugRE 15÷800=2% 2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3探讨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 1.《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简称()。 A.GLP B.GMP C.GSP D.GCP 2.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两性 3.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下列物质,宜选用碱性溶剂的是()。 A.NaAc B.苯酚 C.吡啶 D.乳酸钠 4.普通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范围为()。 A.1~14 B.1~9 C.<1 D.>9 5.下面有关荧光分析法错误的是()。 A.以紫外或可见光为激发源碱性 B.所发射的荧光波长较激发光波长要长 C.应用范围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范围广 D.主要优点是测定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 6.对理论塔板高度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A.填料的粒度、均匀程度 B. 载气流速 C. 固定相液膜厚度 D. 柱长 7.有关药物中的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引入的 B.可能是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 C.杂质的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D.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等都属于信号杂质 8.下列药物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反应显绿色的是()。 A.巴比妥 B.苯巴比妥 C.含硫巴比妥 D.司可巴比妥 9.酸性最弱的是()。 A.盐酸 B.苯甲酸 C.水杨酸 D.硫酸 10.下列药物中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A.肾上腺素 B.盐酸普鲁卡因 C.盐酸丁卡因 D.苯佐卡因 11.戊烯二醛反应可用来鉴别下列哪种药物()。 A.尼可刹米 B.盐酸异丙嗪 C.奋乃静 D.肾上腺素 12.生物碱类药物通常具有碱性,可在冰醋酸或酸酐等非水酸性介质中,用()滴定液直接滴定。 A.高氯酸 B.硫酸 C.盐酸 D.碳酸 13.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入丙酮,这是为了()。 A.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 B.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 C.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化的干扰 D.加快反应速度 14.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含量,用()做溶剂。 A.冰醋酸 B.水 C.95%乙醇 D. 无水乙醇 15.下列药物中,能与茚三酮缩合成蓝色缩合物的是()。 A.四环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金霉素 16.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17.下列各项定义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B.偏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C.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D.平均值就是真值

数学分析3期末测试卷

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11数学教育《数学分析》(三)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数项级数中收敛的是 ( ) A. 211 n n ∞ =∑; B. 2 1n n n ∞ =+∑; C. 1 1 n n ∞ =∑; D. 0 1 23n n n ∞ =++∑. 2. 下列数项级数中绝对收敛的是 ( ) A. 1(1)n n n ∞ =-∑ B. 1n n n ∞=1n n n n ∞= D. 1 sin n n n ∞ =∑ 3.函数项级数1n n x n ∞ =∑的收敛域是 ( ) A. (1,1)- B. (1,1]- C. [1,1)- D. [1,1]- 4.幂级数0 21n n n x n ∞ =+∑的收敛半径是 ( ) . A B C D 1 .2 .1 .02 5. 下列各区域中,是开区域的是 ( ) 2. {(,)|}A x y x y > . {(,)|||1}B x y xy ≤ 22.{(,)|14}C x y x y <+≤ .{(,)|1}D x y x y +≥ 6.点集11{,|}E n N n n ?? =∈ ??? 的聚点是 ( ) A. ){0,0} B.()0,0 C. 0,0 D.{}{}0,0 7.点函数()f P 在0P 连续,是()f P 在0P 存在偏导数 (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条件 8. 函数(,)f x y 在()00,x y 可微,则(,)f x y 在()00,x y 不一定 ( ) A.偏导数连续 B.连续 C. 偏导数存在 D. 存在方向导数 9. 设函数)()(y v x u z =,则 z x ??等于 ( ) A. ()()u x v y x y ???? B. ()()du x v y dx y ?? C. () ()du x v y dx D. ()()u x v y x y ??+?? 10. 函数(,)f x y 在()00,x y 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 A. 偏导数连续; B. 偏导数存在; C.存在切平面; D. 存在方向导数. 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题2分,共20分) 11. 若数项级数1 1n p n n ∞ =-∑() 绝对收敛,则p 的取值范围是 ; 12. 幂级数0(1)n n n x ∞ =+∑的和函数是 ; 13.幂级数2 01 (1)n n x n ∞ =-∑ 的收敛域是 . ; 14.平面点集22{(,)|14}E x y x y =<+≤的内点是_________ ___ __ _______; 15.函数33(,)3f x y x y xy =+-的极值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曲面221z x y =+-在点(2,1,4)的切平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函数y z x =,则 z 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函数u xyz =在(1,1,1)沿方向(cos ,cos ,cos )l αβγ= 的方向导数是 ___________; 19.设cos sin x r y r ? ?=??=?,则 x x r y y r ?? ????=???? ; 20.若22arctan y x y x +=,则dy dx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 1分,共10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复核人 分值 20 20 10 32 18 10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得分 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