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_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合集下载

最新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最新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F2312备案号:836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34DL/ 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5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672001-02-12 发布82001-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910出版说明11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 12电力行业标准,现已予出版发行。

13为了方便广大电力员工学习、查阅和携带,以利于提高电力生产和安全工作水14平,我社决定出版本标准16开版本的同时,出版32开便携版本,以满足广大电力员工的需要。

1516中国电力出版社17二○○二年一月十日前言1819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以《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及《电力标准20编写的基本规定》(DL/T600—1996)为基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2122本标准由原能源部提出,由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2324力公司西北公司、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局负责起草。

25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陈腾、穆清华、尹正来、吴渝生、麻石玉、耿澄西、邬正荣。

2627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线路专委会运行分专委会负责解释。

28目次2930前言311 范围322 引用标准333 基本要求344 运行标准5 巡视35366 检测377 维修388 特殊区段的运行要求399 技术管理40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附录B(标准的附录) 线路环境的污区分级4142附录C(标准的附录)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4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4445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4647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48transmission line491 范围5051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52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DLT_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完整

DLT_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完整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1.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

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电力法》1995年12月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中华人民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3.术语和定义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非居民区 nonresidenetial area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F2 3 备案号:836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01-02-12 发布2001-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出版说明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电力行业标准,现已予出版发行。

为了方便广大电力员工学习、查阅和携带,以利于提高电力生产和安全工作水平,我社决定出版本标准16开版本的同时,出版32开便携版本,以满足广大电力员工的需要。

中国电力出版社二○○二年一月十日前言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以《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及《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DL/T600—1996)为基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能源部提出,由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陈腾、穆清华、尹正来、吴渝生、麻石玉、耿澄西、邬正荣。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线路专委会运行分专委会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基本要求4 运行标准5 巡视6 检测7 维修8 特殊区段的运行要求9 技术管理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附录B(标准的附录) 线路环境的污区分级附录C(标准的附录)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transmission lin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35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

架空线路技术规范

架空线路技术规范

架空线路技术规范篇一:10KV架空配电线路技术规范合川供电公司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 10KV架空配电线路技术规范一、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lOKV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原则。

2.本标准适用于1OKV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

二、总则1.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2.10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3.10KV架空主干配电线路的导线布置和杆塔结构等设计,应考虑便于带电作业。

4.10KV架空配电线路大档距的设计,应符合DLT-5092的规定。

5.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除应按本标准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

三、导线1.导线设计原则:适用范围LGJ-35~LGJ-120钢芯铝绞线。

安全系数为2.5,校核系数3.0,导线机械强度:瞬时破坏应力27kg/mm2,允许应力10.8kg/mm2。

120mm2以上的导线可根据选用的安全系数对部分材料做适当提高。

2.10KV架空配电线路,遇下列情况应采用架空绝缘导线:2.1 线路走廊狭窄的地段;2.2 高层建筑邻近地段;2.3 繁华街道或人口密集地区;2.4 游览区和绿化区;2.5 空气严重污秽地段;2.6 建筑施工现场。

3. 10K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截面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0KV 主干线导线型号不低于LGJ-95mm2,分干线导线型号不低于LGJ-70mm2,分支线导线型号不低于LGJ-50mm2。

4.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4.1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4.2 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不应超过一个连接头;4.3 档距内接头距导线的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0.5m;4.4 钢芯铝绞线,铝绞线在档距内的连接,应采用钳压方法;4.5 铜绞线与铝绞线的跳线连接,宜采用铜铝过渡线夹、铜铝过渡线。

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F23备案号:836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01-02-12 发布2001-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出版说明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电力行业标准,现已予出版发行。

为了方便广大电力员工学习、查阅和携带,以利于提高电力生产和安全工作水平,我社决定出版本标准16开版本的同时,出版32开便携版本,以满足广大电力员工的需要。

中国电力出版社二○○二年一月十日前言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以《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及《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DL/T600—1996)为基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能源部提出,由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陈腾、穆清华、尹正来、吴渝生、麻石玉、耿澄西、邬正荣。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线路专委会运行分专委会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基本要求4 运行标准5 巡视6 检测7 维修8 特殊区段的运行要求9 技术管理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附录B(标准的附录) 线路环境的污区分级附录C(标准的附录)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transmission lin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35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

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輸電線路運行規程1.範圍本標准規定了架空輸電線路運行工作の基本要求、技術標准,並對線路巡視、檢測、維修、技術管理及線路保護區の維護和線路環境保護等。

本標准適用於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

35kV架空線路及直流架空輸電線路可參照執行。

2.規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の條款通過本標准の引用而成為本標准の條款。

凡是注日期の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の修改單(不包括勘誤の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の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這些文件の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の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 2900.51 電工術語架空線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GB/T 4365 電工術語電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GB/T16434 高壓架空線路和發電廠、變電所環境汙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准DL/T 409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DL/T626 劣化盤形懸式絕緣子檢測規程DL/T887 杆塔工頻接地電阻測量DL/T966 送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導則DL/T5092 110~50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130 架空送電線路鋼管杆設計技術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號《中華人民共和電力法》1995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39號《電力設施保護條例》199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第8號《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1999年3月3.術語和定義GB/T 2900.51和GB/T 4365確立の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居民區 residenetial area工業企業地區、港口、碼頭、火車站、城鎮、村莊等人口密集區,屬於公眾環境。

3.2非居民區 nonresidenetial area上述居民區以外地區,均屬非居民區。

最新dlt_74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最新dlt_74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121.范围3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4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5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

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6可参照执行。

72.规范性引用文件8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9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10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11本适用于本标准。

12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13IDT)14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15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16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17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18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19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20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21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2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电力法》1995年12月2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25实施细则》1999年3月263.术语和定义27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8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29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 课程标准

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 课程标准

《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输配电工程技术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60课程学分:3.5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2021)、《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湘政发〔2020〕2号)、《关于加强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意见》(湘教发〔2018〕41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等文件精神,参照送电线路工、配电线路工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根据《DLT 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配电网运行规程》《配电网检修规程》等规程标准,以及输配电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标准的编制。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输配电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有“电工技术应用”、“输配电线路施工”、“工程力学”、“输配电线路基础”等,后续课程包括“输电线路新技术”等。

本课程对接送电线路工、配电线路工等工种,基于职业能力分析,将输、配电线路工必须具有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融合,培养学生从事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岗位、配电线路运行及检修岗位的职业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与要求(一)素质目标1.具有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2.具有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规范作业的工作作风;3.具有安全规范意识,能遵守岗位安全规定,不违章操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正确处理团队之间的分歧,保持良好沟通;5.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发现学习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6.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劳动意识。

(完整word版)DLT_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完整word版)DLT_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

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电力法》199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3.术语和定义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非居民区 nonresidenetial area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

500kV输电线路放电间隙检测工具研制

500kV输电线路放电间隙检测工具研制

500kV输电线路放电间隙检测工具研制目前全国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广泛采用绝缘架空地线安装,按照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防雷间隙检查需每年检测一次,工作人员逐基测量工作量较大。

加上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导地线之间存在电容,地线会存在静电感应,导线负荷电流产生的磁场,地线上会存在电磁感应,作业人员一旦触碰地线,将导致感应电伤害事故的发生。

本文论证了如何研制一种有效、快速检测放电间隙的工具,并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检测任务,确保了人身及设备的安全,避免人员触电及高空坠落的风险。

标签:放电间隙;检测工具;特点;研制一、放电间隙现状分析目前全国500kV及以上輸电线路广泛采用绝缘架空地线安装,按照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防雷间隙检查需每年检测一次,检测时需要的成本较高,再加上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导地线之间存在电容,地线会存在静电感应,导线负荷电流产生的磁场,地线上会存在电磁感应,作业人员一旦触碰地线,将导致感应电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前对放电间隙检测必须先将绝缘架空地线接地后方可进行,长时间在带电杆塔上工作的人员存在触电及高空坠落的风险。

按照《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距离在(18~22)mm都处于合格状态。

以往我们使用钢卷尺进行测量需要人员全身趴在地线支架上才能检测到,要快速、安全地检测放电间隙,有效减少高空作业时间,研制新的放电间隙检测工具势在必行。

为了解决长时间在带电杆塔上工作人员存在触电及高空坠落的风险。

通过分析发现放电间隙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下列情况:1、在日常的巡视及运维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放电间隙容易损伤及变形,部分杆塔遭受雷击后放电间隙容易粘连在一起,如不及时调整至合格状态下次遭受雷击时容易造成线路跳闸事故。

2、施工过程中造成放电间隙距离不合格需要进行调整。

3、长时间运行螺栓松动造成的间隙距离变大或变小。

二、放电间隙检测工具的研制的解决策略(一)最佳总方案的确定方案一:用木条制作放电间隙检测工具。

dlt7412019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7412019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7412019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是指对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操作、维护、检修、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的内容:
1. 运行管理
- 线路运行责任和权限的划分
- 运行部门组织架构和职责与职位的设定
- 电压等级和分类管理
- 线路运行的技术管理
- 运行记录和报告
2. 线路设备管理
- 架空输电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计划
- 资产管理和设备变更管理
- 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评估
- 线路设备的保护和安全管理
3. 运行安全管理
- 线路运行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
-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 安全巡视和线路巡查
- 事故处理和应急救援
4. 运行质量管理
- 线路运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
- 运行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
- 故障分析和故障统计
- 客户服务和投诉处理
5. 运行标准和技术规范
- 国家、行业和公司关于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的遵守和执行
- 线路运行操作和维护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并结合具体的运行管理体制和运行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F2 3 备案号:836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01-02-12 发布2001-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出版说明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电力行业标准,现已予出版发行。

为了方便广大电力员工学习、查阅和携带,以利于提高电力生产和安全工作水平,我社决定出版本标准16开版本的同时,出版32开便携版本,以满足广大电力员工的需要。

中国电力出版社二○○二年一月十日前言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以《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及《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DL/T600—1996)为基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能源部提出,由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陈腾、穆清华、尹正来、吴渝生、麻石玉、耿澄西、邬正荣。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线路专委会运行分专委会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基本要求4 运行标准5 巡视6 检测7 维修8 特殊区段的运行要求9 技术管理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附录B(标准的附录) 线路环境的污区分级附录C(标准的附录)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transmission lin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35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

备案号:2914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10-05-24 发布2010-10-01 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人性化(巡视)、专业化(检测)、精益化(管理、维护)抓好三种人,运行人员、外包队伍、护线网络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引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历经三年删减)的安排,对DL/T 741-200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DL/T 741-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原标准适用于35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

根据IEC对于电压等级的划分,以及国内电压等级的发展而达成的共识,35kV为配电电压等级,交流750kV为新发展的电压等级,因此将本标准范围调整为适用于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为规范术语,将原标准的名称“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更改为:“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增加了输电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及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的章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741-2001。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行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山西电力公司、山东电力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黑龙江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浙江省金华电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张爱军(国家电网公司生技部输配电处处长张爱军)、刘亚新、张强、程学启(山东电力集团生技部线路处处长)、周国华()、李宇明、刘长江、汪涛、胡毅、应伟国、尹正来、陶文秋、吕军、何惠雯、张丽华、贾雷亮、罗永勤。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辅导讲义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辅导讲义

学习《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的过程也是自查互查的过程,相当于做体检:一是运行单位和员工本着敬畏规则的意识,从“依法生产、从业守法”的角度自查技术规范执行情况。

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行业标准、国网企标、实际生产活动三者横向互查,用输电设备主人的角度提供实践经验和反馈执行意见,担当起国网“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使命。

三是贯彻公司“抓安全是最大的讲政治、严管是最大的厚爱、追求零隐患是最高的标准、抓落实是最好的履责”的安全生产理念,全员统一目标,为来年的“世界军人运动会”热身。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辅助学习材料(2018年11月输电运检室)封面读点:1.封面格式布置像“示”字——示,现也;一说;做出榜样,供人学习,起示范作用。

一说两横代表天地,下面三笔表示日月星。

2.读点2.1ICS属国际标准分类号。

特点一是用纯数字分类,便于扩充类别和计算机管理;二是三级层累分类,便于查询检索,级间用点隔开,第一级41个类目(两位数),第二级387个类目,第三级789个类目。

2.2f23和备案号,属中国标准分类号,且已在国家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

该委员会负责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的中国国家委员会工作。

2.3DL表电力行业标准。

其它如:GB国家标准(强制性)、GB/T国家标准/推荐性、GB/Z国家标准/指导性;DL行业标准;DB地方标准;Q/GDW国家电网企业标准。

特点:一是国标是标准的最低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是充实国标的,由国务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要求高于国标,且不得与国标相抵触,用于技术壁垒或区域准入;企标一般在没有国标和行业标准情况下制定,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是GB具有行政强制性,无条件执行;/T没有强制性,是市场指向性,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选用,但不执行可能会影响到经济效益。

三是国标年限一般5年,到期就修订或重新制定,“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网站提供最新版本查询服务。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

备案号:2914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10-05-24 发布2010-10-01 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人性化(巡视)、专业化(检测)、精益化(管理、维护)抓好三种人,运行人员、外包队伍、护线网络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引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历经三年删减)的安排,对DL/T 741-200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DL/T 741-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原标准适用于35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

根据IEC对于电压等级的划分,以及国内电压等级的发展而达成的共识,35kV为配电电压等级,交流750kV为新发展的电压等级,因此将本标准范围调整为适用于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为规范术语,将原标准的名称“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更改为:“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增加了输电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及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的章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741-2001。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行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山西电力公司、山东电力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黑龙江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浙江省金华电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张爱军(国家电网公司生技部输配电处处长张爱军)、刘亚新、张强、程学启(山东电力集团生技部线路处处长)、周国华(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李宇明、刘长江、汪涛、胡毅、应伟国、尹正来、陶文秋、吕军、何惠雯、张丽华、贾雷亮、罗永勤。

煤矿机电技术标准(三大标准)

煤矿机电技术标准(三大标准)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Q/ZMXJ-JSB 2017版)中煤新集三大标准编写委员会编制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2017版)(Q/ZMXJ-JSB)2017-12-1发行2018-1-1实施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标准编写委员会编制序言(领导作序)目录Q/ZMXJ-JSB 05-2017 煤矿机电运输技术标准(责任单位:生产技术部)标准共有子目录4个,次级子目录28个,主要内容包括煤矿机械、煤矿电气、煤矿窄轨运输、新型辅助运输等内容。

新增创新点:架空乘人装置、单轨吊车、立井无轨胶轮车、GIS免维护室内高压组合电器、SVG静止型同步补偿有源滤波装置等。

0601 煤矿机械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技术要求3.1 通用部分3.2 主提升(立斜井绞车)系统3.3 主运输(带式输送机)系统3.4 主通风机系统3.5 给排水系统3.6 压风系统3.7 地面供热系统3.8 热害治理降温系统4 安全4.1 通用部分4.2 环境4.3 一般机械设备、设施4.4 锅炉压力容器4.5 特种设备4.6 个体防护4.7 灾害防治5 安装6 操作7 检修0602 煤矿电气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井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运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煤新集股份有限公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涉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2017版MT5010-95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设备通用要求GB/T12668调速电气传速系统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矿井机电管理规定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煤矿电气试验规程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电业安全作业规程3 技术要求3.1 通用部分3.1.1 紧固件3.1.1.1 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DLT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 L T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F23备案号:836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01-02-12 发布2001-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出版说明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电力行业标准,现已予出版发行。

为了方便广大电力员工学习、查阅和携带,以利于提高电力生产和安全工作水平,我社决定出版本标准16开版本的同时,出版32开便携版本,以满足广大电力员工的需要。

中国电力出版社二○○二年一月十日前言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以《标准化工作导则》(GB/及《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DL/T600—1996)为基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能源部提出,由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陈腾、穆清华、尹正来、吴渝生、麻石玉、耿澄西、邬正荣。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线路专委会运行分专委会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基本要求4 运行标准5 巡视6 检测7 维修8 特殊区段的运行要求9 技术管理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附录B(标准的附录) 线路环境的污区分级附录C(标准的附录)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transmission lin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种创新瓷绝缘子检测方法

一种创新瓷绝缘子检测方法

一种创新瓷绝缘子检测方法摘要:电力企业使用大量瓷绝缘子,检测方法落后,效率低运维检测成本高。

本文在分析瓷绝缘子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低成本的超声波瓷绝缘子零值测试法。

可大幅降低企业瓷绝缘子检测的运维成本。

关键词:零值绝缘子;超声波;检测方法;1 引言国内大量输电线路采用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但复合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也存在各自的缺陷,复合绝缘子容易老化及掉串,玻璃绝缘子自爆率高、维护工作量大,且不能用在居民区。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瓷绝缘子的数量成倍增加,由于瓷绝缘子需要进行零值绝缘子检测工作,工作量远高于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

零值绝缘子检测工作是由于瓷绝缘子的零值、低值绝缘子内部绝缘性能已经劣化,处于击穿或半击穿状态,一旦包含零值、低值绝缘子的瓷绝缘子串发生闪络,短路电流将通过零值、低值绝缘子内部,导致绝缘子头部瞬间发热、膨胀、炸裂,并可能造成掉串、掉线事故[1]。

目前,瓷绝缘子检测主要采用火花间隙法、绝缘电阻法和红外成像法,极少采用超声波法。

本文采用四种方法分别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证明瓷绝缘子可以通过超声波法快速进行零值检测,保证采用瓷绝缘子输电线路在少人维护下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电力企业运维成本。

2 常规瓷绝缘子检测、方法及成本瓷绝缘子的检测包括到货抽检、现场验收、施工检测、运行检测等。

对于投运的瓷绝缘子应按DL/T 74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626《盘型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进行日常巡视、登塔检查、定期和抽样检测。

根据我国电网建设,随着环网、双回及以上线路的增加,需线路绝缘配置的提高及瓷绝缘子的生产质量的提高[2]。

我国瓷绝缘子的检测指标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2000年我国电网薄弱,电网建设资金紧张。

单回线较多,线路绝缘配置低,绝缘子生产质量不稳定,绝缘子检测人工成本低。

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网成为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
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 (66) 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

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
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
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 GB/T 2900.51 -1 998,IEC 60050 (466):1 990,IDT ) GB/T 4365 电工
术语电磁兼容( GB/T4365-2003,IEC 60050 (161):1 990,IDT ) 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
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电力法》1995年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9 号《电力
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 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
护条例实施细则》
1999 年3月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1 和GB/T 4365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民区residenetial are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 非居民区nonresidenetial area 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

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
未遇到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于非居民区。

3.3 民房residences 有人长时间居住的建筑物,包括其中的房间或平台。

也包括经地方规划批准建设的医院、幼儿园、
学校、办公楼等有人长时间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

3.4 输电线路保护区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ed region 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一定距离,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
两平面内的区域。

3.5 微气象区area of minute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是指某一大区域的局部地段。

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
湿度等出现特殊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形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线路运行产生影响的气象区域。

3.6 微地形区area of micro-topography 为大地形区域中的一个局部狭小的范围。

微地形按分类主要有垭口型微地形、
高山分水岭微地形、水汽增大微地形、地形抬升微地形、峡谷风道微地形等。

3.7 采动影响区mining area 地下开采引起或有可能引起地表移动的区域。

3.8 线路的电磁环境electromagnetic enbironment of line 输电线路运行时线路电压、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效应、磁
场效应以及电晕效应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和可听噪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坑能产生的影响,
包括静电感应、地面电场强度、地面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水平、可听噪声水平、风噪声水平等参数对人和动物的
生活基本不产生影响的环境限值。

3.9 线路巡视line inspection 为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本体、附属设施以及线路保护区出现的缺陷或隐患,并为线路检修、
维护及状态评价(评估)等提供依据,近距离对线路进行观测、检查、记录的工作。

根据不同的需要,目的)所
(或进行的巡视。

3.10 正常巡视periodic inspection 线路巡视人员按一定的周期对线路所进行的巡视,包括对线路设备(指线路本体
和附属设备)和线路保护区(线路通道)所进行的巡视。

3.11 故障巡视fault inspection 运行单位为查明线路故障点,故障原因及故障情况等所组织的线路巡视。

3.12 特殊巡视special inspection 在特殊情况下或根据需要、采用特殊巡视方法所进行的线路巡视。

特殊巡视包括夜
间巡视、交叉巡视、登杆检查、防外力破坏巡视以及直升机(或利用飞行器)空中巡视等。

4. 基本要求
线路的运行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运行单位应全
面做好线路的巡视、检测、维修和管理工作,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掌握
规律,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4.1运行维护单位应参与线路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路径选择、设计审核、杆塔定位、材料设备的选型及招标等生产
全过程管理工作,并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运行经验和反事故措施,提出要求和建议,力求设计
与运行协调一致。

4.2对于新投运的线路,应执行GBJ233按有关规定把好验收移交关。

4.3运行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设备状况和维修技术,熟知有关规程制度,经常分析
线路运行情况,提出并实施预防事故、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措施,如发生事故,应按电业生产事故调查的有关规定进行。

4.4运行单位应根据运行经验,在线路状态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线路状态检修工作。

4.5每条线路应有明确的维修管理界限,应与发电厂、变电所和相邻的运行管理单位明确划分分界点,不得出现空白点。

4.6新型杆塔、导线、金具、绝缘子以及工具等应经试验合格通过后方可使用。

4.7应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机制和责任,加强线路保护区管理,防止外力
破坏。

4.8线路外绝缘的配置应在长期监测的基础上,结合运行经验,综合考虑防污、防雷、防风偏、防覆冰等因素。

4.10对易发生外力破坏、鸟害的区域和处于洪水冲刷区的输电线路,应加强巡视,并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

4.11线路的杆塔上必须有线路名称、杆塔编号、相位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等标志、同塔双回、多回线路应有醒目
的标识。

4.12运行中应加强对防鸟装置、标志牌、警示牌及有关监测装置等附属设施的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5. 运行标准
5.1 杆塔与基础
5.1.1 基础表面水泥不应脱落,钢筋不应外露,装配式、插入式基础不应出现锈蚀,基础周围保护土层
不应流失、坍塌;基础边坡保护距离应满足DL/T 5092的要求。

5.1.2 杆塔的倾斜、杆(塔)顶挠度、横担的歪斜程度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