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赛珍珠
赛珍珠文学作品介绍
(3)鲁迅的批评: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 作来,才可以见真相,如布克夫人,上海 大受欢迎,但她的作品毕竟是生长于中国 的女教士的立场。 (4)宗教立场和宗教观点:东西方的在理解 上的差异。
3、赛珍珠将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和家庭 观念作为《大地》的主要内容,也作 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介绍给西方, 很快得到经历过大萧条的西方读者的 理解。 4、小说的主要人物及故事脉络: (1)阿兰:王龙从黄姓大户领会来的女 佣,安分守己、毫无怨言地伺奉公婆 和丈夫孩子;在家道中落之时帮助王 龙一夜暴富;最终在王龙发家后被抛 弃冷落,郁郁而死。
赛珍珠的小说以及 赛珍珠与中国
跨文化的成长和创作语境
• 诺贝尔文学奖对其创作的定位 1. 使西方世界对于人类的一个伟大而重 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 理解和重视。 2.赋予西方人某种精神,是他们体会到一 些弥足珍贵的思想情感。正是由于这些情 感,才把大家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类在这地球上连接在 一起。
《母亲》中的真实女性形象
• 《母亲》(Mother,1934)叙述了没有 名字的女主人公从新婚到晚年的生活。 • 丈夫的离弃和出走;母亲内心的孤独 无依。 • 生活的苦难、灵与肉的挣扎。 • 人性的需求和习惯势力的斗争;终生 在痛苦和失望中煎熬的中国女性。
《龙种》中的英雄主义情结和对军 国主义的批判
《分家》:内战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叙述了王龙家第三代 王源的命运。 • 不想追随父亲粗冒险的从军之路,决定作 学者和诗人。 • 他是作者严重的中国青年,生活在过去和 未来之间,对孔子、蒋介石、革命一概失 去希望。 • 同情农民,却不能与之认同。国难当头, 不知所措。 • 对中国前途的忧虑:废除帝制仅仅带来战 乱,而王源这一代年青人,难以担当建设 新国家的重任。
赛珍珠
反对传教的教师
1921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布克来到南京,受聘于美国 1921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布克来到南京,受聘于美国 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并住进了校内一幢单门独院的小楼。 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并住进了校内一幢单门独院的小楼。 在赛珍珠和布克三、四十年代先后离开中国之前,一直居 住在这里(即今平仓巷5 。布克(J.L.Buck)是一位农学家, 住在这里(即今平仓巷5号)。布克(J.L.Buck)是一位农学家, 教授农业技术和农场管理的课程,创办了金大农业经济系 并任系主任,因出版《中国农家经济》 并任系主任,因出版《中国农家经济》等书而被视为美国 的中国问题专家。赛珍珠则在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并先 中国问题专家。赛珍珠则在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并先 后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教育学、英文等课。 她既要备课、批改作业,又要参与社会工作,会见中外各 界人士,还要修剪家中花园的大片花草,忙得不亦乐乎。 在举行孙中山奉安大典期间,赛珍珠即在家中腾出地方, 在举行孙中山奉安大典期间,赛珍珠即在家中腾出地方, 让中国驻美大使施肇基博士和为 让中国驻美大使施肇基博士和为 孙中山遗体作防腐处理的泰勒博士住了进来。徐志摩、 孙中山遗体作防腐处理的泰勒博士住了进来。徐志摩、梅 兰芳、胡适、林语堂、老舍等人都曾是她家的座上客。 兰芳、胡适、林语堂、老舍等人都曾是她家的座上客。
生平经历
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本 名珀尔·布克Pea 名珀尔·布克Pea rl Sydenstricker Buck。赛珍珠以 Buck。赛珍珠以 英文姓氏为姓(其父即名赛兆祥),取pearl中文 英文姓氏为姓(其父即名赛兆祥),取pearl中文 意思珍珠,合成自己的姓氏。赛珍珠 意思珍珠,合成自己的姓氏。赛珍珠出生于弗吉 赛珍珠出生于弗吉 尼亚州西部,4 尼亚州西部,4个月后,随传教士父母赛兆祥和卡 洛琳来到中国。先后在清江浦、镇江、宿州、南 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其中在镇江 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其中在镇江 生活了18年,她在镇江经历了她人生的早期岁月, 生活了18年,她在镇江经历了她人生的早期岁月, 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 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她童年的大 部分时光都在那里度过,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 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值得一提 的是,从她主动支持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她主动支持美 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专题“重新看中国” 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专题“重新看中国” 节目,并积极申请访华。但是由于当时的 政治氛围,她的访华申请遭到了拒绝。 1973年 1973年5月6日她抑郁中去世于佛蒙特州的 丹比(Danby,Vermont),葬于宾西法尼亚 丹比(Danby,Vermont),葬于宾西法尼亚 州普凯西的绿山农场。再也没有机会回到 她热爱的中国大地。她病逝后,按其遗愿, 墓碑上只镌刻“赛珍珠” 墓碑上只镌刻“赛珍珠”三个汉字。
赛珍珠的美丽与哀愁
美丽与哀愁
赛珍珠(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 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1932 年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得普利策小说奖;1938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
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 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老人不断地咳嗽,一直等到水开了才停下来。王龙把一些开
水舀到碗里,然后,过了一会儿,他打开放在灶台边上一个发亮
的小罐子,从里面拿出十来片拳曲了的干叶子,撒在开水上面。
老人贪婪地睁大眼睛,但立刻便开始抱怨起来。
“你为什么这样浪费呢?喝茶叶好比吃银子呀。”
他绕锅台走过去,从厨房的墙角拣了一把放在那里的干草和
树叶,细心地放到灶口里面,不让一片树叶露在外边。然后,他
用一个旧火镰打着火种,塞进干草,火苗便窜了上来。
这是他必须烧火的最后一个早晨。自从六年前他母亲死后,
每天早晨他都要烧火。他烧火,煮开水,把水倒进碗里端到他父
亲的房间;他父亲坐在床边,一边咳嗽一边在地上摸着穿他的鞋
硬又黑。在这个灶的上面,放着一口又深又圆的铁锅。
王龙用瓢从旁边的瓦罐里往锅里添了半锅水;水是珍贵的,他舀 水时非常小心。然后,他犹豫了一下,突然把瓦罐提起,一下子 把水全倒在锅里。这天他要把整个身子都洗洗。从他还是个在母 亲膝上的小孩时起,谁都没有看见过他的整个身子。今天有人要 看见,他要把身子洗得干干净净的。
龙生养很多的孩子。王龙停下来,呆呆地想着孩子们在三间屋里
跑进跑出。自从他母亲死后,三间屋子对他们总显得太多,有一
半空荡荡的。他们一直不得不抵制人口多的亲戚他的叔父,因为
赛珍珠RollAwaytheStone译文评析-2019年精选文档
赛珍珠RollAwaytheStone译文评析-2019年精选文档赛珍珠 Roll Away the Stone 译文评析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是20世纪美国及世界文坛上颇颇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世人羡慕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视角赋予了其作品独特的魅力,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下面笔者将对《英语翻译实务》中的Roll Away the Stone的译文进行欣赏和评析,并对译文的佳译和作者认为有待商讨部分做以分析,希望能得到读者的指教和批评。
1. 翻译欣赏与分析为了读者阅读方便,下面列举的佳译误译以在译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原文]指引自英语原文Roll Away the Stone的句子,[译文]指译文对原文句子的翻译。
我们对翻译错误的分析和讨论以及我们认为正确的翻译则分别以[分析]和[试译]标示。
(1)原文:My interest leads me continually to widen my knowledge of people ...译文:这一兴趣使我不停地了解更多的人。
分析: widen一词有:to become wider, to become larger in degree or range之意。
knowledge 这里是表示“了解、理解和认识”的意思。
Widen knowledge of something or somebody 是指加深或扩大了对某物或某人的认识。
所以把它理解为了解更多的人不是很准确,应理解为“加深了对人或人类的理解”。
试译:这一兴趣促使我去不断加深对人类的了解。
(2)原文:If through circumstances it is overcome by evil,it never becomes entirely evil.译文:即使邪念因境而生,人也不会完全为邪念所左右。
分析:此句为佳译。
“环境”,“邪念”、“完全”、“左右”,和原句几乎达到了完全对等,充分表达了原句的含义,并且使用了四字短语“因境而生”,使句子即能表达原意,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读起来精炼、上口。
美国作家赛珍珠生平简介
美国作家赛珍珠生平简介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
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国作家赛珍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赛珍珠生平简介赛珍珠出生于美国,四个月大的时候跟随父母来到中国。
赛珍珠在镇江生活了十余年,她将镇江看成自己的故乡。
在赛珍珠的印象中,镇江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地方。
在幼年时,赛珍珠就开始了写作。
赛珍珠十七岁的时候回到美国念书,攻读心理学。
毕业后,赛珍珠回到中国。
二十五岁时,赛珍珠与传教士结婚,开始传教生涯。
赛珍珠后来跟随丈夫迁居安徽宿县,在那里的生活成为她的写作素材。
赛珍珠母亲去世后,她回到南京生活。
由于战争爆发,赛珍珠离开中国。
赛珍珠在南京期间一直居住在她执教的金陵大学提供的小洋楼里。
金陵大学现已并入南京大学。
赛珍珠故居依旧存在与南京大学校区内。
在这座小洋楼里,赛珍珠写出了大地三部曲,她也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
1934年,赛珍珠与丈夫离婚。
次年与杂志主编沃尔什结婚,赛珍珠因此也开始担任编辑。
回美国定居的赛珍珠不仅继续写作,还投入女权活动。
赛珍珠和丈夫一起创办东西方联合会,致力于东西方文焕交流。
出于对种族歧视的愤怒,赛珍珠创办领养机构。
为了帮助儿童,赛珍珠还成立了基金会。
尼克松访华后,赛珍珠积极申请访华。
但是遭到了拒绝。
1973年,赛珍珠去世,她再也没有机会看一眼中国。
按照遗愿,她的墓碑上只刻着赛珍珠三个字。
赛珍珠哪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8年,赛珍珠以大地这部文学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大地出版,很快就成为了畅销书。
不仅挽救了濒临破产的出版公司,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流行。
大地也被搬上荧幕,影片中的女主角还为此获得奥斯卡奖。
大地对中国农民的描写让人的同情心超越了种族,是伟大而高贵的艺术。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过的地方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过的地方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著译过107部关于中国社会的著作,凭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
她在几个月大时就随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从孩童一直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生命中有40年时光在中国度过。
赛珍珠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她与中国许多地方有着紧密联系。
一赛珍珠的父母——赛兆祥和凯丽夫妇早年在中国一个小城镇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区)传教期间,先后养育过4个子女,其中3个不幸因感染“热病”而夭折。
经友人劝说,他们回到美国老家休养。
1892年6月26日,赛珍珠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赫尔斯堡,取名珀尔·康福特·赛登斯特里克(Pearl Comfort Sydenstricker)。
当年10月,满怀传教热情的夫妇,带着襁褓中的女儿乘船跨越大洋,重返清江浦。
从那时起,赛珍珠在中国一待就是几十年。
为入乡随俗,父亲给女儿取名赛珍珠。
赛珍珠的童年,最初就是在清江浦即淮安度过的。
淮安是赛珍珠在中国停留的人生第一站,也是她接受人生启蒙的起点。
虽然赛珍珠在淮安生活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淮安文化对赛珍珠的影响不知不觉融入了她的血液中。
赛珍珠一家初来清江浦,住在老坝口鸡笼巷6号,一座建于1893年的二层西式小楼——原是一座小小的福音堂。
1887年,来到淮安的美国传教士,曾在清江浦修建了两座教堂。
而今老坝口小学(前身为赛珍珠父亲创办的爱德女子学校)及娃娃井一带,便是她小时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一座位于鸡笼巷6号的两层西式楼房,在2000年因老坝口小学扩建操场被拆除。
二1896年,赛家搬到江苏镇江。
来到镇江之初,赛珍珠和父母居住在镇江山上的一座矮矮的砖木结构的平房里,居舍十分简陋。
现在,位于镇江登云山的赛珍珠故居,已是一幢非常漂亮的小洋楼,那应该是她父亲任南京神学院函授学院院长后购置的房产。
据称它建于1914年,是一座东印度建筑风格的两层楼房。
赛珍珠在镇江的童年是温暖欢乐的:保姆王妈常牵着她在街头游逛,买路边的烤山芋、纸包着的花生米解馋,带她去寺庙烧香拜佛;下午时光,王妈带她坐在当地小戏院的硬板凳上度过。
赛珍珠简介
赛珍珠(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
1932年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赛珍珠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西部,4个月后,随传教士父母赛兆祥和卡洛琳来到中国。
先后在清江浦、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其中在镇江生活了18年,她在镇江经历了她人生的早期岁月,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
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里度过,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
值得一提的是,从幼年起,她就在鼓励声中开始写作。
17岁回美国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来中国。
1917年与传教士约翰·洛辛·布克结婚,从事传教工作。
婚后随丈夫迁居安徽北部的宿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日后闻名世界的《大地》的素材。
1921年秋她的母亲去世后,全家迁至南京。
1927年北伐军进入南京,她离开中国。
自1921年至1935年,她与布克(J. L. Buck) 长期居住在所执教的金陵大学分配给他们的两层楼房里。
在这里她写出了于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地(Gread Earth) 三部曲》等小说,并最早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
1934年与布克离婚;1935年与约翰·戴公司总经理、《亚细亚》杂志主编理查·沃尔什结婚,因而进入约翰·戴公司任编辑。
以后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农庄里从事写作。
1934年由于中国条件较差以及为了亲近她的女儿以及Richard Walsh,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
古今中外名人少年情怀——赛珍珠
古今中外名人少年情怀——赛珍珠《大地》为根赛珍珠,金发碧眼中国魂。
镇江阿妈多仁爱,古国文化最迷神。
赛珍珠,美国女作家。
她在中国生活了40年。
她的作品都以中国为题材,主要著作有,《东风,西风》《大老婆和其他故事》《母亲》等。
她还把中国古典名著《水浒》译为英文,译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她的成名作品是以中国农民命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大地》,后又创作了《大地》的续篇:《儿子们》和《分家》,这三部小说被合称为《土屋三部曲》。
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史诗般的结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而独树一帜。
1938年,她以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慨的描写以及她的自传性的杰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
她出生不满百日,就随父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定居江苏镇江。
赛珍珠的父母亲是基督教信徒,他们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传教事业上,照料小赛珍珠的责任就落在中国保姆王阿妈的身上。
王阿妈是典型的中国妇女,勤劳、宽厚、仁爱、慈祥。
小赛珍珠懂事之初,最先感受的就是中国阿妈慈母般的温情。
赛珍珠咿呀学语的第一句话是,王阿妈。
赛珍珠成名后,在自传中把王阿妈称作黄皮肤的母亲。
她写道:王阿妈倾注在我身上的爱,确实唤起了我的良知,使我懂得用爱去报答她的人民。
在童年时,虽然受到母亲严格而系统的西方教育,但在小珍珠心灵中扎下根的是古老、朴实,带有神奇色彩的中国文化。
她从中国老师那里听到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风土人情。
她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像《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本本都使小珍珠心醉神迷。
她从小知道了故宫、万里长城、长江、黄河、还有经常飘渺在雾气中的美丽的镇江。
相反,她对大洋彼岸的故乡美国却显得那么陌生。
中国,是赛珍珠的第二故乡。
赛珍珠把自己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洪流。
让世界了解中国!就成为她一生为这块古老土地而笔耕的动力。
赛珍珠 八马歌词
[01:25]漫步人生路
[01:28]伊人伴身边
[01:32]和美照人间
[01:35]携手赛珍珠
[01:40]漫步人生路 [0:43]今生结千千 [01:47]不是神仙 胜神仙
[02:08]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02:17]赛珍珠
[02:25]仰望天空的云霞
[02:29]想起你华贵的衣裳
[02:35]见到缤纷的彩虹
[02:40]想起你丰韵的容颜
[02:46]仰望天上的月亮
[02:50] 想起你甘甜的歌唱
[02:57]见到柔情的银露
[03:02]想起你纯雅的诗篇
[03:10]携手赛珍珠
[03:13]漫步人生路
[03:17] 伊人伴身边
[00:01]歌曲:赛珍珠
[00:22]制作歌词:QQ82346131
[00:37]仰望天空的云霞
[00:40]想起你华贵的衣裳
[00:47]见到缤纷的彩虹
[00:52]想起你丰韵的容颜
[00:58]仰望天上的月亮
[01:02]想起你甘甜的歌唱
[01:08]见到柔情的银露
[01:14]想起你纯雅的诗篇
[04:12]不是神仙胜神仙
[03:20] 和美照人间
[03:23]携手赛珍珠
[03:27]漫步人生路
[03:31]今生结千千
[03:37]不是神仙 胜神仙
[03:46]携手赛珍珠
[03:53]伊人伴身边
[03:56] 和美照人间
[03:59]携手赛珍珠
[04:03]漫步人生路
[04:07]今生结千千
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
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赛珍珠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女作家,以其作品《红楼梦》而广为人知。
《红楼梦》是一部深度描绘了中国社会生活、人性与命运的巨著,被誉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赛珍珠以其独特的写作策略,巧妙地构建了中国形象,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评估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
一、深度评估1. 线索的独特揭示赛珍珠通过线索的独特揭示,展现了中国社会结构与家族关系的复杂性。
她以贾府为主要舞台,通过描绘贾府的兴衰和瓦解,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堕落和衰退。
赛珍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家族,揭示了其中蕴藏的权力斗争、婚姻利益和人性的弱点。
这种独特的揭示方式,使读者对中国传统家庭制度和社会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人物的鲜明刻画赛珍珠通过对人物的鲜明刻画,表现了中国人的情感、性格和思想。
她塑造了一系列丰满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命运,他们的情感纠葛和人性弱点使他们更加真实和深刻。
这种刻画方式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也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认同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
3. 主题的隐喻表达赛珍珠通过主题的隐喻表达,呈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思想的深度。
《红楼梦》通过对水、石、花、树等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岁月的更迭。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也使人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传统。
二、广度评估1. 社会背景的历史记述赛珍珠通过对社会背景的历史记述,展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和衰落。
她通过对清朝时期社会风貌、士人文化、宗族礼教等方面的描写,使作品更加贴近历史实际,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她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视角。
2. 传统文化的价值塑造赛珍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塑造,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赛珍珠研究文集500册
赛珍珠研究文集500册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赛珍珠及其研究文集
2.赛珍珠的生平及其成就
3.赛珍珠研究文集的内容及价值
4.赛珍珠研究文集的意义和影响
5.结语:对赛珍珠研究文集的评价和期待
正文
赛珍珠,原名赛兆祺,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以《大地》三部曲最为著名。
赛珍珠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推广,她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为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赛珍珠研究文集是一部集中研究赛珍珠的著作,总共 500 册,涵盖
了她的生平、创作、翻译、研究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
这套文集不仅是对赛珍珠个人成就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重要记录。
研究文集详细论述了赛珍珠的生平,包括她的成长经历、创作历程、翻译工作和社会活动等。
通过这些详细的记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赛珍珠,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文集中还包括了赛珍珠的各种作品和翻译作品,以及她的研究和评论。
这些作品和研究不仅展示了赛珍珠的才华和成就,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赛珍珠研究文集的出版,对于推动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于研究赛珍珠及其时代,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赛珍珠研究文集是一部内容丰富、价值重大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全面深入了解赛珍珠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赛珍珠简介
赛珍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earl S. Buck
Simple introduction
• Pearl S. Buck (1892—1973) (中文译名 :赛珍珠), U.S. novelist; Nobel Prize winner for literature in 1938. She had first been brought to fame by the novel The Good Earth (中文译名:《 大地》), which is about a Chinese family. A daughter of missionaries, Pearl Buck grew up in China, married an American and lived in China for about 40 years.
American writer. In 1932 the novel " the earth " ( The Good Earth ), won the 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 in 1938 wo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She is the only Pulitzer prize Nobel Prize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American writer whose works spread in the most languages .
Her Works
• • • • • • •
East Wind, West Wind The Good Earth A Bridge for Passing Come, My Beloved The Hidden Flower Letter from Peking ...... .......
赛珍珠经典散文《中国之美》
赛珍珠经典散文《中国之美》赛珍珠(1892-1973),原名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美囯女作家。
赛珍珠是她自己起的中文名字。
生于弗吉危亚州,父母是传教士。
幼年随父母来中国,在上海接受早期教育。
1914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心理学系。
后又到中国,在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教授英语。
1927年回国。
1922年开始写作。
长篇小说《大地》(1931)描写一位中国农民和他的妻子辛苦劳动.、攒钱买地的曲折故事,获普利策奖。
这部小说与随后出版的《儿子们》(1932)《分家》(1935)合为三部曲《大地的房子》(1935)。
其他作品有描写父亲的传记《奋斗的天使》(1936)和描写母亲的传记《流亡者》(1936)。
她还把《水浒》译成英文,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1933)。
20世纪50年代后写有《北京来信》(1957)和《梁太太的三个女儿》(1969)等中国题材作品,明显地流露出对新中国的偏见。
因创作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之美美国秋天的树林是美丽的,迷人的,惟有一个生长于异国他邦的美国人,才能完全领略。
令我不解的是,在我回美国之前,竟然从未听到有人谈起过它。
我先前一直生活在中国,那儿一片宁静,风景如画,自有其独特的可爱之处:清瘦的翠竹摇曳生姿,荷塘倒映出庙宇那翘起的飞檐,大地一片郁郁葱葱。
亚热带明媚的阳光和繁星密布的夜空,又使它显得千般的娇、方般的柔。
夏去秋来,金菊盛开,但转眼又是萧瑟西风,黄花僬悴,一片苍凉。
有道是:残秋不堪忍,蓄芳待来春。
树木飘尽落叶,只留下灰暗的棕色树丫,在风中瑟瑟地抖动。
几乎是一夜之间,大地就披上了素净的冬装。
一切都是灰蒙蒙的。
苍凉的天地间,蜷伏着几座小小的农家土屋’一切都没有了生气。
人们也都裹进了深蓝色和黑色的棉袍中,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这样,漫游东方之后,我踏上了美丽的英国原野,夏末的淡紫与黄褐的色调,令我神荡意迷。
赛珍珠《难民》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难民賽珍珠他们从远方的乡村而来,茫然穿过新京城的街道——即便自己的土地只在几百里之外,对他们来说,那也是遥不可及的远方。
从前的他们只习惯于田地和乡间小路,此刻却在新京城骄傲的大道上蹒跚前行。
此刻的队伍中有数百人,他们不看周围的任何人或任何事,也没有人看他们。
城中满是难民,成千上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聚居在城墙外巨大的营地中。
每天中的任何时间都能看到一队一队衣衫褴褛的男人女人或孩子往难民营走去,若是城中的居民注意到他们,都会越来越心酸地想:“又是难民。
还有没有个尽头啊?”这种心酸会转化成恐惧,让小商贩们粗鲁地赶走每个小时都出现在门口的乞丐们,也让人们付给洋车夫的车费残酷地越来越少,因为拉车的人比坐车的人多十倍,难民们都在想方设法挣钱。
但这并不是些普通老百姓,不是经常在发大水时挨饿受穷的贫民。
这些人明显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身上穿的都是同一种深蓝色棉布缝制的衣服,模样简朴。
男人们都穿着带刺绣的围兜,刺绣的样子好看、复杂又特别。
女人们头上包着同一种蓝布做成的头带。
男人和女人都身材高挑,虽然女人们是裹了脚的。
行列中有几个年轻的男孩,也有几个更小些的孩子坐在篮子里,被自己的父亲们扁担挑着。
但是没有女孩,也没有婴儿。
每个男人和男孩肩上都挑着或扛着东西,基本上都是被子褥子之类的,看上去很干净。
每一摆叠好的被褥上都放着一个小垫子,再上面是一口锅。
这些锅毫无疑问是人们仓促离家时从村里的土炉子上直接拿走的,但任何一个篮子里都没有一点食物,锅里也没有任何最近烹饪过的痕迹。
仔细端详这些人的面孔,就会发现他们确实很久没吃过东西了。
他们都饿了很久,脸上浮现着最后一丝歇斯底里的希望。
他们无视一个崭新的城市中新奇的一切,因为他们已经与死亡太近近在咫尺,什么都看不到,也不会对任何事感到好奇了。
他们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土地,直到大饥荒让他们不得不走。
因此,他们一路走来目中无物,鸦雀无声,对一切事不关己。
走在这支漫长而沉默的队伍最后的,是一个干瘪的小老头。
赛珍珠读后感范文
《赛珍珠》是一部具有极强社会现实意义的小说,以女性主义为主题,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和问题。
这部小说可谓是其时的一面镜子,展示了那时候妇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面临的苦难和痛苦的生活。
小说的主人公,九姑娘的遭遇是令人心酸的。
这个女孩子出生在一个小户人家,从小生活环境就极为拮据,而且还被父亲格外疏远,常常遭到毒打。
一旦到了丈夫家,她的不幸被更多的升级的,她成了亲生父母所交托的货物,和她的丈夫结婚只是一桩利益的交易。
小说中,她在男权社会中的婚姻子女等方面所受到的折磨和侮辱,使我不得不想起古代文化中所谓,男尊女卑,女子不敢放肆的神话故事。
同时,小说还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女性别的区别所导致的教育和文化差异。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了女子在知识和教育方面的落后。
这个问题反映了西方女权运动在19世纪晚期以及20世纪初向社会发出的呼声。
小说表达了女权和平等的立场,唤起了人们对其女权的呼声和支持。
此外,本书所表达的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想也非常深刻。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赛珍珠对于人的尊重和关爱。
它倡导所有人应该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这种追求应该不受性别,种族,阶级和文化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读完本书后,我不得不对作者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表示敬佩。
赛珍珠深刻地洞察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妇女现状,抓住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不是冷冰冰的事实,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女性的悲惨命运,尤其是突出了妇女在那个时代所受的虐待和反抗,深深地触动了读者们的心灵。
《赛珍珠》这部小说是一部古今中外女权运动领域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十分值得人们阅读和深思。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问题,了解妇女们在战斗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为争取女性权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赛珍珠简介_赛珍珠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赛珍珠赛珍珠姓名: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性别:女出生年月:1892-1973国籍:美国所获奖项: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原名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pearl sydenstricker buck,1892-1973)美国女作家。
父母都是长老会国外传教组织指挥下的驻在中国的传教士,他们深受原都教旨主义的影响,具有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念,对赛珍珠的思想成长起来重要作用。
赛珍珠在中国度过少年时代,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
1914年,赛珍珠从美国马康女子学院毕业以后重返中国。
由于她长期在中国,并广泛地接触中国的下层民众和上层人士,因而创作了许多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小说,著名的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包括《大地》(1931)、《儿子们》(1932)、《分家》(1935)。
《母亲》(1934)、《者》(1939)、《龙种》(1942)等。
其中《大地》获美国普利策奖,被6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是被翻译最多的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之一。
赛珍珠在传记文学方面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她为纪念父母新所写的两篇传记《放逐》、《战斗的天使》(1935)、受到读者的欢迎和重视。
1938年,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4年以后,赛珍珠返回美国,开始写作以美国生活为题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发表过《这高傲的心》等,但成就远不如前。
晚年完成了《新年》(1968)、《梁夫人的三个女儿》(1969)等。
赛珍珠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85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超越了遥远的种族距离,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已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赛珍珠
1917年5月13日,与美国青年农学家约翰·洛辛·布克结婚。婚后迁居安徽宿州。
1921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布克来到南京,受聘于美国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 并住进了校内一幢单门独院的小楼。在赛珍珠和布克三、四十年代先后离开中国之前,一直居住在这里(即今平 仓巷5号,南京大学北园赛珍珠故居)。布克(J.L.Buck)是一位农学家,教授农业技术和农场管理的课程,创 办了金大农业经济系并任系主任,因出版《中国农家经济》等书而被视为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赛珍珠则在金陵 大学外语系任教,并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教育学、英文等课。她既要备课、批改作业,又要参与社 会工作,会见中外各界人士,还要修剪家中花园的大片花草,忙得不亦乐乎。在举行孙中山奉安大典期间,赛珍 珠即在家中腾出地方,让中国驻美大使施肇基博士和为孙中山遗体作防腐处理的泰勒博士住了进来。徐志摩、梅 兰芳、胡适、林语堂、老舍等人都曾是她家......
赛珍珠最喜欢教的课是英文,因为这门课有着极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充分“表现”她的渊博学识和过人的口 才。当然也曾有学生认为她上英文课是“海阔天空,离题万里”而告到了校长室去。她自认为“上得较为逊色” 的是宗教课。在给纽约传教董事会的工作汇报中,赛珍珠直言不讳地说:“对在课堂上传授宗教知识的整套方法, 我深表不满。”她认为“和正规的宗教课相比,在教育学课上传授宗教知识则更胜一筹”。这引起了董事会的不 满,董事会很不客气地告诫赛珍珠:“只有正规地传授神学才算正道。”赛珍珠没有屈服于压力,在力争无效的 情况下,愤而辞去了宗教课的教职。对此,陈裕光校长和许多外籍教师都深感惋惜。但是在中国、美国许多地方, 赛珍珠都仍然公开声称她极为讨厌那些“喋喋不休的布道”,说布道只会“扼杀思想,蛊惑人心,在中国教会里 制造出一批伪君子”。她认为,“空谈无益,基督徒应该给中国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譬如教育、医疗和卫 生”。
《心归故里:赛珍珠短篇作品选》札记
《心归故里:赛珍珠短篇作品选》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赛珍珠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2)2. 《心归故里 (4)二、短篇小说篇目及简介 (5)1. 《斗篷与匕首》 (6)1.1 小说背景及情节概述 (7)1.2 人物形象分析 (8)1.3 社会现象的反映与批判 (9)2. 《儿子与情人》 (11)2.1 小说背景及情节概述 (12)2.2 人物形象分析 (13)2.3 对封建伦理观念的揭示与反思 (15)三、散文篇目及简介 (16)1. 《中国之美》 (17)1.1 故事背景及主题阐述 (18)1.2 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与赞美 (19)2. 《风土人情》 (20)2.1 描述中国乡村的生活场景与民俗风情 (21)2.2 对中国民间道德观念的观察与思考 (22)3. 《云游者》 (23)3.1 以云游者的视角描绘中国山水及人文景观 (24)3.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25)四、结论 (26)1. 赛珍珠短篇作品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27)2. 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传播的贡献 (28)一、内容描述《心归故里:赛珍珠短篇作品选》是一部独特的文学作品集,汇集了著名作家赛珍珠的众多短篇佳作。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窥见赛珍珠对中国的深厚情感及其独特的跨文化视角。
书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描绘中国乡村生活的生动描写,如《大地上的房子》和《分家》等,展现了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又有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反思中国社会的思考,如《儿子们》和《东方戏剧》等,展示了赛珍珠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反思。
还有讲述中国历史变迁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影响的《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以及描绘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在中国的心灵》等。
1. 赛珍珠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赛珍珠(Pearl S. Buck),原名珀尔塞耶斯布克(Pearl S. Sykes Buck),1892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
她的父母都是传教士,自幼在非洲和印度长大。
用一句话评价赛珍珠
用一句话评价赛珍珠在众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中,赛珍珠是极其特殊的一位。
她的特殊在于,几乎每一位作家都是因获得此奖项而受到国家尊重,她却因为诺贝尔奖和作品而遭到来自她两个母国(中国和美国)的不待见。
让赛珍珠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她的中国题材作品《大地三部曲》等系列,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当时给她的评语是:“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丰富与真实的史诗般描述,且在传记方面有杰出作品”。
可这个评语,被美国国籍的赛珍珠称作故乡的中国的人民却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她的作品丑化了中国人。
鲁迅在提到赛珍珠及其作品时毫不客气地评价说:“她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所以她之称许《寄庐》,也无足怪,因为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
”很显然,鲁迅对这个同行很有些排斥。
与鲁迅同时代的作家对赛珍珠的态度也普遍比较负面,巴金在《鲁迅风》上,也曾坦率表白:“我从来对赛珍珠没有好感……她得了诺贝尔奖金以后还是原来的赛珍珠。
”更多的中国作家则认为:赛珍珠的作品把握不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不能揭示中国农民悲剧命运的根由,忽略了中国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而去美化外国人。
在中国人觉得她美化外国人时,外国人,包括她母国美国的人民则认为:她过于亲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时局的关系,被认为亲中国的她被美国排斥了很长时间。
与此同时,她在中国的形象,依旧很负面。
赛珍珠这种尴尬处境看似很让人难以理解,但若翻开她的人生履历,世人将发现,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其必然性。
赛珍珠是金发碧眼高鼻梁的美国人,可因为年仅四个月时便被父母带到中国并在此生活了近四十年,所以她在骨子里非常中国。
赛珍珠的父母是美国传教士,也是基于此,她才会被带到中国。
赛珍珠来到中国江苏镇江这年,是1892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
她在镇江度过了她整个的童年,从其自传可以看出,这期间她的成长轨迹和普通的中国孩子一般无二:新年吃米粉糕、春天吃用芦叶包的粽子和切成片的咸鸭蛋,秋天温酒吃螃蟹,日常零食是精美的芝麻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画 (1936 ) (1936 ) (1936 ) (1936 ) 像 》 年 和 《 年 奋 。 斗 的 天 使 : 灵 魂
她 苦 的 、 母 勇 亲 于 和 求 父 成 亲 的 写 妇 了 女 传 原 记 型 《 。 放 她 逐 给 》
年 介 绍 了 一 位 不 畏 艰 辛 劳
过 意 程 普 以 遍 及 的 人 人 类 类 的 境 兴 况 衰 、 。 自 《 然 母 的 亲 循 》 环
返 回 《 《
赛 珍 珠 的 中 国 大 地
•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辞中,赛珍珠激情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辞中,
地告诉所有注目她的新闻记者和颁奖嘉宾: 地告诉所有注目她的新闻记者和颁奖嘉宾: “我的第二祖国是中国。……中国人的生 我的第二祖国是中国。 活这么多年来也是我的生活。他们的生活 活这么多年来也是我的生活。 必将永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 必将永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西方人,在与中国人的朝夕相处的生活中, 西方人,在与中国人的朝夕相处的生活中, 赛珍珠对中国的爱并非是那种救世主似的 简单的同情,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 简单的同情, 赞扬。 赞扬。
诞生在中国的诺贝尔奖
• 1938年夏季的一天, 年夏季的一天, 年夏季的一天 当赛珍珠打开自己 家的大门时, 家的大门时,立刻 被门口水泄不通的 记者们和摄像机吓 坏了, 坏了,她不知道发 生了什么事情。 生了什么事情。当 记者告诉她, 记者告诉她,由于 大地》 《大地》和其他几 部杰作, 部杰作,瑞典文学 院决定把本年度的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 给她时, 给她时,赛珍珠简 直不敢相信。 直不敢相信。
从
(1934 ) (4 )
(1932 ) (1932 ) — — (1935 ) (1935 ) (1935 )— (1935 )—
她
1930 1930
的 作 品
年 到 她
(1931 ) (1931 )
1938 1938 1938 1938 年 获 诺 贝 尔 奖 ,
—— ——
• 在今天的中国,恐怕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赛珍珠这 样一个热爱中国,终生向世界宣传中国的美丽的 美国女性了。 是的,在西方各国还纷纷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 把中国的男人等同于拖着长辫吸食鸦片,把中国 的女人等同于裹着小脚,步履维艰的东亚病夫的 时候,赛珍珠这个出生在美国一个传教士家庭, 四个月就随父母飘洋过海,在中国长大,受过良 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熟读中国古典文学的 美国女性,用她手中那支包含深情的笔,向世界 讲述了一个她亲身看到的“可爱的中国”。 • 就像《美丽与哀愁》一书作者所说的那样:“在 某种程度上,这些妇女的生活也是赛珍珠生活的 一部分,多年的中国生活让她的心与她们联系在 一起了,同悲同喜同奋斗”。正因如此,诺贝尔 文学奖评委在获奖评语中才如此高度地赞扬道: “由于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 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以及她传记方面的 杰作——赛珍珠杰出的作品,使人类的同情心越
以 一
年 卷 出 本 版 《 , 大 该 地 书 上 唤 的 起 房 人 子 们 》 注
年 、 《 分 家 》
年
《 国 大 文 地 化 》 的 影 响 有 年 关 、 。 《 三 儿 部 子 曲 们 》
统 这 有 期 关 间 , 的 有 小 些 说 则 和 与 传 西 记 方 与 思 中 想 国 对 的 中 传
• • • • •
赛珍珠的中国大地 丘吉尔的战争回忆 川端康成の 川端康成の雪国 老人与海 高行健的圣经
赛珍珠的“中国大 赛珍珠的“中国大 地”
——193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的获得者
• 赛珍珠,美国作家。1932年借其小说《大地》 赛珍珠,美国作家。 年借其小说《 年借其小说 大地》 ),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The Good Earth),获得普利策小说奖;1938 ),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 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 诺贝尔奖的女作家 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 国作家。 国作家。 • 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她 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 以英文姓氏为姓(其父即名赛兆祥), ),取 以英文姓氏为姓(其父即名赛兆祥),取pearl中 中 文意思珍珠,合成自己的姓氏。赛珍珠出生于弗 文意思珍珠,合成自己的姓氏。赛珍珠出生于弗 吉尼亚州西部 西部, 个月后 个月后, 吉尼亚州西部,4个月后,随传教士父母赛兆祥和 卡洛琳来到中国 先后在清江浦、镇江、宿州、 中国。 卡洛琳来到中国。先后在清江浦、镇江、宿州、 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 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 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 年,其中在镇 江生活了18年 江生活了 年,她在镇江经历了她人生的早期岁 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 月,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