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津桥园公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游憩网络与解说系统设计 在修复的自然生态本底上,引入步道系统和休息场所。团状林木种群在水泡之间配置,由当 地最为强势的柳树作为基调树种;多个洼地和水泡内都有一个平台,伸入群落内部,使人有贴近 群落体验的机会。洼地和水泡间的游步道联接成网,雨水自流入水泡之中。在每个类型的群落样 地边设计解说牌,对每个类型的自然系统包括水、植被和物种进行科普解说,在体验乡土景观之 美的同时,获得关于地域自然系统的知识。
项目信息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中国 天津市河东区 项目类别: 海绵城市 项目规模: 22公顷 设计时间: 2005-10建成时间: 2008-委托方: 天津市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 2009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2009精瑞科学技术奖· 景观规划设计奖优秀奖,2010美国景观 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


建成后的效益与评价

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模块,新增乔木48种,草本91种,以及动物6种。增加了如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黄帝菊(Melampodium Lemon Delight)、金雀花 (Caragana sinica)、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决 明(Catsia tora Linn)、橐吾(Ligularia sibirica (L.) Cass.)、杠板归(Herba Polygoni Perfoliati)等。2950棵遮荫树和8997m2芦苇每年吸收了约539吨碳在,价值约4.55万元。 根据设计种植图和设计人员访谈获取公园2008年5月的种植资料,2012年8月再次统计 泡泡区植物种类,发现各泡泡的植物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干泡泡内的平均植物种类多于湿泡 泡内的。 桥园公园原场地盐碱化严重,分别在2011年11月、2012年8月、2012年12月从场地取过 3次水样和土样,进行pH值测试。结果显示,水体pH值从原本7.7降低至2012年6.8。土壤 pH值从7.7降至7,总体改善了水土质量(林里,2011;黄超等,2013);。 b.经济效益:因植被随自然环境演替变化,相比传统公园灌溉绿地,每年可节约近95.9万元。 根据原本场地遗迹,场地铺装84.5m³ 地转采用原旧枕木,在铺装费用上节省约16.0万元。基 于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模块建设的公园生态湿地泡泡,维护管理方面无需除草、修剪、 灌溉和施肥,可在维护成本上每年节约11.8万元。利用乡土植被播种、种植,不仅有利于对 雨洪、水质等水问题的修复,还可节约成本每年达到3.1万元。公园南侧商业建筑出租每年 可获得70万元
谢谢观赏
自然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全年平均温度为11°C以上,地下水位很高,水系发 达, 土壤属盐碱地,有鱼塘若干。盐碱地上很难生长植物, 这里地被植物和湿地植物丰富,它们能适应地下水 位和PH值的变化。
区位来自百度文库

桥园位于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河东区是天津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天津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是市区链接滨海新区的前沿,是实现天津市经济中心战略东移的要地。 河东区方位图:
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选择
建筑色彩选择
建成后的效益与评价

公园建成后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雨水滞留在洼地中;水敏感的适应性群落得以演替 繁育。植物出现了四季变化,并伴随着“杂芜”的乡土植物之美。昔日的一块脏乱差的城市废 弃地,在很短时间内经过简单的生态修复工程,而成为具有雨洪蓄留、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境教育与审美启智和提供游憩服务、多功能的生态型公园。公园的造价低廉,管理成本很低 (俞孔坚等,2009d)。 总体上,项目通过地形改造,利用深浅不一的坑塘洼地收集、净化雨水,同时促进植物的 自然演替营造多样的生境,引导自发的生态修复,经济、高效地解决了场地的污染、生境退化、 不可亲近等问题。 a.生态效益 设计人员后续对天津桥园进行了使用后环境修复绩效的贯彻和测量。采用天津站降雨量 数据(数据引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年值数据集(1971-2000 年)),根据不同材质径流系数,结合施工前后地形和分区图,根据径流公式的计算,可得出 桥园公园的雨水收集量。年收集来自周边道路及屋顶雨水总计约1.16×108L,回补地下水总量 约1.0×107L;所蓄积的雨洪水蓄滞量达到7.8×107L;削减雨洪径流近乎100%,近 3.2×107L。再利用SWMM模拟,对公园施工前后进行流域概化处理,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建 成后,蒸发量减少一半以上;地表径流削减了一半以上;雨水下渗量增加,更有利于回补地下 水(黄超等,2013)。

周边交通
场地成扇形,东南向各有天山 路和盘山道包围,西北向是卫 国道,周边有很多居民区。
设计特点

项目改变通常城市公园的建设理念和方法,以全面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进行城市绿地 建设和城市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地形设计上长造出深浅不一坑塘,有水有旱,开启自然植被 的恢复的自我恢复过程,形成不同水位和盐碱度条件相适应的植被群落,将地域景观特色和 乡土植被引入城市。
功能分区
结构上: 以东南角的扇心为原点,以东,南两侧临街 界面,分别平行向西,北分层推进; 形式上: 呈现由城市向自然的层层递变,形成一个 城市-自然递变的谱系,与人对公园的使用 强度相对应;
功能区
高台
沉床园带
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两条:一是针对天津独特的盐碱地条件,通过地形设计形成一套人工湿地 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二是利用收集的雨水,形成与不同水位和不同酸碱度水质相适 应的乡土植物和人工湿地景观,从而实现盐碱地上的生态恢复。第一条策略是属于本章中 6.3所述的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但它也是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的一个重 要基础。 a.生境设计(微地形构建与水系网络设计) 桥园的生境设计核心在于微地形的设计和水系网络设计。通过地形设计,形成21个半径1030m、海拔1-5m的坑塘洼地,这些坑塘洼地用来收集场地内的全部雨水。每个洼地都有不同 的标高,海拔高差变化以10cm为单位,有深有浅,有的深水泡水深达1.5m,直接与地下水 相连;有浅水泡;有季节性的水泡,只有在雨季有积水;有的在山丘之上,形成旱生洼地。 不同的洼地具有不同的水分和盐碱条件,形成适宜于不同植物群落生长的生境。在营造地形 的过程中,场地的生活垃圾就地利用,用于地形改造。 b.群落设计 由于每个小型湿地都有不同的标高,因而会有不同的水分和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根据水 质和土壤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植物配置,形成与场地小环境适应的多种植物群落。群落的形 成从种子开始,起初在每个低洼地和水泡四周播撒混合的植物种子,种子的选择是设计师根 据地域景观的调查、取样配置,应用适者生存的原理,形成适应性植物群落。只要条件合适, 其他的本土物种也会自发的侵入。雨季由于地下水位升高,有的会变成池塘,有的会变成湿 地,有的会变成季节性的水泡,有的仍然是旱生洼地。由于季节性降雨的灌溉效果,旱生洼 地的盐碱性土壤得到了改善,养分沉积到存储雨水的较深的池塘中。



建成后的效益与评价

c.社会效益 现今,桥园公园成为天津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年入园人数达到35万人。有审美启智和教 育意义的园区,在学校和社区组织下,约600个孩童和500个学生可参与公园的环境教育体 验任务。根据问卷调查,周边20000名住户,普遍提高了其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认知,约 83.2%的游客赞同公园的生态设计方式。提高了周边住户的游憩体验,受访居民每天会花费 至少15分钟时间来这片城市绿地休闲散步,至此26条公交线路通过桥园公园。公园降低噪音 能力可从70dB降低到50dB。
项目简介

运用简单的填-挖方技术,营造微地形形成海绵体,收集酸性雨水,中和碱性土壤,修复城 市棕地,形成一个能自我繁衍的生态系统,同时形成一个美丽的城市公园。让自然做工,将 生态修复的过程变为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过程。
场地原貌及设计要求

场地与挑战:桥园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河东区。场地南临盘山道,东以天山路为界,西北朝 向卫国道立交桥呈扇形展开,占地22公顷。东南两侧为城市干道,是公园与城市的活跃交界 面,周边社区人口近30万。建园前这里是废弃的靶场,场地低洼,有鱼塘若干;场地现状垃 圾遍地,污水横流,盐碱化非常严重。2005年,天津市政府考虑周围30万居民缺乏大型游 憩绿地,决定在此地建设公园,因为紧邻卫国道大型城市快速立交桥,故名桥园。项目被作 为天津市城市环境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希望改造原场地脏、乱、差的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