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的分期和基本特征_0

合集下载

青铜器真品的特征:转变期(西周穆王至春秋早期)

青铜器真品的特征:转变期(西周穆王至春秋早期)

青铜器真品的特征:转变期(西周穆王至春秋早期)鉴藏· 知识青铜器真品特征上节回顾育成期| 鼎盛期中国青铜器的转变期是指自西周穆王时代起,至春秋早期这一历史时期。

从西周穆王时代始,青铜器在造型及装饰上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象征着商人神文化的酒器组合群——爵、觚、斝逐渐减少,并走向消亡。

代之而起的是周人礼乐文化的产物——食器系列组合。

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周人礼乐文化经历了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而青铜器的变化发展无不打上礼乐文化的烙印。

从周公所做的“酒诰”可以看到,周人忌酒。

故在周代中期,周人彻底征服中原之后,酒器类别和数量便减少,而食器的种类和数量却大大增多。

鼎和簋成了人们在社上身份地位的标志器。

展开剩余87%器高24厘米,长38厘米。

西周中期器。

1975年出土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

现藏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

该尊通体作象形,其身体肥圆,2耳耸立如猪耳,象鼻高卷,4足粗壮有力。

腹中空,背有小盖,其上有2大环形钮,大环钮后有小环钮套链连于器体。

象身满饰卷曲成蜗形的鸟带纹。

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多象,商人用战象以征服东夷。

象尊发现较少,湖南出土有商代后期的象尊,其造型及装饰风格与此完全不同。

此器纹饰较简洁,带有西周中期铜器的制作特点。

- 鸟纹象尊-西周中期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在形制和纹饰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式样;而原有的传统式样,亦勉强地保留着。

例如,鼎器有明显的新旧两种形制:一类是器腹低垂的柱足鼎,这是西周早期乃至殷末所常见的形制;一类是器体宽大而腹部较浅的垂腹附耳鼎,这是新的造型形式。

而鼎足在此时已出现兽蹄鼎足,并很快流行起来,代替了过去的柱足形式。

在这一时期,青铜礼器以食器为主,以鼎、簋为基本组合,并出现了簠、盨等新器型;乐器编钟以3个一组的形式出现;水器出现了与盘配套的匜。

器高17.7厘米,口横11.9厘米,口纵9.2厘米,重1.6公斤。

西周中期器。

现藏陕西省扶风县文管所。

该鼎为折唇,附耳,腹下鼓,四隅各有卷尾顾首龙为饰。

西周青铜器都有的特征

西周青铜器都有的特征

西周青铜器都有的特征1,西周青铜器上铭文字数很少,字体近似甲骨文,字大,笔道粗,端庄工整。

西周铭文字体规范端正,两端平齐,结体自然,橫平竖直。

春秋早中期,铭文字体痩长,刚劲,纵橫成行,也有肥体的。

2,合范一般铸造简单的铜器(如工具和兵器),是用两个单合范合成的铸造空体器(如鼎、爵之类),需有内范和外范。

内范又称范蓝、,小于外范,做内范的方法一般是将原来的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即可成为内范。

外范与内范中间的空隙,为熔注液处,两者的距离(空间、也就是所要制作器物的器壁厚度。

在浇注之前,先要将外范拼好合起来。

3,西周青铜器上繁缛的饕餮纹已经被动物纹、植物纹和几何纹所取代。

最常见的是蟠螭纹、云雷纹、窃曲纹等,同时还出现了许多生活写实内容的纹饰,如采桑、狩猎、宴乐和水陆攻战等。

春秋早期的水陆攻战纹壶即是这种图案的代表。

4,用针尖刺扎铜锈部位。

古铜锈非常坚硬,难以刺入,而那些用胶水制作的伪锈不但容易刺入,松开手后,针会被伪锈含住掉不下来。

用这种方法鉴定古西周青铜器上那些修补过的部位也很有效。

5,高古的铜器大都由陶范法铸造而成。

陶范法就是将要铸造的器物模型,用陶土做成若干范块,并有内范和外范之分。

铸造时,把范块合拢成型,铜液就从内外范的间隙中浇入,冷却脱范便成就一件铜器。

那么在铸出的器表,只要是合拢范块的交接处,必定会留下线痕。

尽管有的明显处会做些铸后打磨,但像耳、足、底等内侧或其他隐蔽处的痕迹是磨砺不掉的,而且当年的铸造者亦根本没有将这些范线清除的习惯。

6,古代青铜残片融化后,原锈尽失,所铸器物即为金光闪闪之新器,需千年以上才可生成的器锈只能伪造。

这时,就需要靠眼力和经验判断其真伪了。

古代西周青铜器由于埋藏地下历史过于悠久,自然形成的铜锈往往有好几层。

常常在贴骨处是黑锈,其上一层为红锈,再之上是绿或蓝锈。

辨别铜锈的真伪,要看有无结晶斑。

7,古代块范铸造的西周青铜器,表面光洁度好,纹饰甚至纤毫可辨,表面很少有气温孔,更少铜液灌注有到而产生缩孔的情况。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特点及作用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特点及作用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特点及作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遗产。

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实用工具到礼器、礼仪工具的转变,充分展示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青铜器的发展过程特点及作用的详细介绍。

1.原始青铜器阶段(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原始青铜器是指在青铜炉条件下,用来铸造实用工具的铜器。

原始青铜器的特点是造型简单,器物形象比较生动,寄托了人们对天地有限资源的感激和崇拜之情。

原始青铜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农耕工具和战争器械,如犁、耒、铲、戟、剑等,用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战争需求。

2.商代青铜器阶段(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代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青铜器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的阶段。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是造型庄重、精美,纹饰丰富,形制多样,象征着社会地位和尊贵。

商代青铜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礼器和礼仪工具,如鼎、觚、父、容等,用来进行祭祀、追思祖先以及宴会、盛酒等场合的使用。

商代青铜器的传世数量较多,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价值。

3.西周青铜器阶段(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后期发展阶段,也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走向成熟的时期。

西周青铜器的特点是形制简洁大方,纹饰简化,寓意厚重,体现了西周时代的强盛和威严。

西周青铜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礼器和象征权力的象征,如爵、觚、罍、豆等,用来进行王室祭祀、宴会和赏赐等。

西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相对较高,从制作工艺和创作方式上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青铜器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的,更重要的是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青铜器一方面是展示社会阶级和地位的象征,不同的青铜器形制和纹饰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另一方面,青铜器也是传承家族、祭祀祖先的重要器物,用于祭祀和追思祖先的场合,体现了对祖先崇敬和感恩之情。

同时,青铜器还承载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意识,不仅在造型上精致独特,纹饰丰富多样,还在雕刻和铸造工艺上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技艺。

西周青铜器赏析

西周青铜器赏析

西周青铜器赏析博文中展示的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其国家政治形态和文化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众多周代的考古发现成为我们领略周代典章制度及其演进的桥梁。

第一节西周青铜器概述商朝的统治最终在社会矛盾的浪潮冲击下崩溃,被周朝所取代。

青铜器工艺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西周建都的陕西关中地区。

西周的青铜文化是在晚商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周人得到了殷商的工艺匠人和先进的冶铸技术,使青铜铸造业迅猛地发展起来。

随着政权的巩固和礼制的不断加强,周人在全面继承殷商青铜工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器类、器形、纹饰和铸造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造和更新,创造出精美的艺术瑰宝,把青铜文化推到了最鼎盛时期。

西周早期的器类、器形和花纹大都是沿袭商代晚期的风格。

这是因为周灭商前,先周文化虽然已经跨入青铜时代,铸造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但还远不如殷商的青铜铸造业发达。

到目前为止,周原和丰镐地区还没有发现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先周青铜器。

从传世和出土的周初青铜器来看,情形比较复杂,这其中混杂有相当一部分商器,有的甚至是商代中期的青铜器。

周灭了商朝之后,把商朝的奴隶主及其所占有的奴隶分赐给自己的大贵族,商人的许多宝器也被分赐给周朝的奴隶主贵族,因此有大量青铜器落到了周人的手中。

至今周初墓中仍然可发现部分商器,其原因就在于此。

灭商之后,周人接收了青铜铸造工业和工艺奴隶,生产为周人服务的手工业产品,在一段时期内还是原来的模式,因此出现了一批商制周铭的青铜器。

因而在讨论周初的青铜器特征时,必须与铸有周初铭文的器物结合起来。

对于时代界限模糊的器物,有些著作称之为“殷周式”,或定为商末周初。

青铜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西周中期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早期青铜器上商代特点逐渐被全新艺术所代替,这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的造型设计、纹饰构图等方面。

在器型方面,西周中期酒器迅速衰落,爵、觚、觯、觥、瓿等逐步消失,鬲的种类不断增加,写实风格的鸟兽樽十分流行,而且式样活泼。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种类及作用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种类及作用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种类及作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

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

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奏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西周青铜器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

从纹饰之间看,由于同夏、商时代一样为陶范铸成,一范一器,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纹饰或刻痕的青铜器,除了个别用单范铸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纹饰,不过这样的纹饰在西周时期很少见。

从铜铁合铸上看,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新材料证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这类铜铁合铸器所使用的铁都是陨铁,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出现人工冶铁?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间推定问题,因为,只要这个时间铆定了,我们才可以知道从商代晚期到什么时候属于陨铁和铜材料结合成器存在的时间?而什么时候又是人工冶铁和铜结合器存在的时间。

1990年,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贵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茎铜芯柄铁剑,为铜铁合铸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铁,被称之为“中华第一剑”,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由此我们可以推定,中国历史上铜和陨铁合铸的时代是从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

西周的青铜器文化

西周的青铜器文化

西周的青铜器文化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更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的高峰时期,西周时期通过传承前代的青铜器制作技艺,生产了大量的精美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对西周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西周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历程西周历时约500年,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西周的前期和后期。

西周的前期,也叫明代,从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朝后建立周朝开始,持续到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后期,也叫春秋时期,从公元前841年持续到公元前771年。

在西周时期,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和制作工具的改进,青铜器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尤其是在西周的前期,青铜器制作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青铜器成为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青铜器在西周时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制作方法和图案风格,是对西周时期历史和文化的最好注解。

二、西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西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是铸造,即利用熔炉将青铜液注入模型中造型成型。

接下来是修整,将在模型中冷却的器物加以修整,以便达到良好的外形和表面,去除一些废品,增强美感。

通过几个步骤的来回进度,最终将成品凸现出来,凝固完成后就是一件美丽的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的制作要素包括:冶炼技术、技艺传承、图案风格等。

冶炼技术是青铜器制作的基础,同时青铜器的图案,也是反映西周时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技艺传承也是西周青铜器制作的核心之一。

技艺传承指的是自古开始至今,青铜器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所形成的传统工艺。

三、西周青铜器的图案风格西周青铜器的图案风格分为动物纹、花纹、几何纹三种。

其中动物纹是西周青铜器图案风格中的一大特点,出现的动物有:虎、狼、蛇、犬、鸟、龟等等,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当时人们崇拜动物的宗教观念。

花纹则以饰花为主,包括分枝花、墨荷花等。

几何纹则是将单一形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比如水草、菱形等。

西周青铜鼎发展历程

西周青铜鼎发展历程

西周青铜鼎发展历程
西周青铜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代表之一,它在西周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西周青铜鼎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这个时期也被称为西周早期。

以下是西周青铜鼎发展历程的概述。

西周早期,青铜鼎呈现出简单的器形和简洁的纹饰。

这些早期的鼎形状较为简单,通常由三个或四个腿支撑。

纹饰上主要以几何图案为主,如波纹、云纹等,没有明显的内容和意义。

进入西周中期,青铜鼎的器形逐渐演变,纹饰也变得丰富多样。

器身开始出现腰鼓形状以及矮脚的设计,使鼎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同时,纹饰上出现了一些动植物和神话故事的描绘。

典型的例子是鼎耳上的神兽形象,例如龙、凤凰等。

到了西周晚期,青铜鼎的形态更加复杂,纹饰更加精细繁琐。

一些大型的青铜鼎出现了,器身的鼓胀和口沿的复杂雕刻体现了艺术的升华。

纹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动植物和神话故事,还有人物、器物等各种日常生活的表现。

这种变化可能与社会发展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有关。

在西周晚期末年,青铜鼎逐渐减少了使用,这可能与西周政权的衰落有关。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青铜器也开始朝着更加精巧和独特的发展方向发展,逐渐淡出了装饰和礼仪的重要场合。

总而言之,西周青铜鼎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从简单到复杂,
从抽象到具象。

在其发展过程中,艺术水平和技术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纹饰和造型也逐渐丰富多彩。

青铜鼎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古代工艺美术的杰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和文化内涵的变迁。

西周青铜器分类

西周青铜器分类

西周青铜器分类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青铜器制作发展的辉煌时期。

在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和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在艺术创作和装饰上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根据功能和形制的不同,西周青铜器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别:1.鼎(Ding):鼎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青铜器类型之一,通常由两个或三个腿支撑,有盖子和两个或多个耳。

鼎用于祭祀、宴会和礼仪等场合,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和宗教象征意义。

2.觥(Gong):觥是一种高脚杯,有柄、嘴和盖子。

它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嘴和耳,被用于盛酒饮用。

西周觥器体积较大,制作精美,是贵族社会中的重要礼器。

3.罍(Lei):罍是一种带有柄和盖子的小型液体容器,通常用于盛放酒,外形类似于壶。

罍在西周时期的制作中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常常是作为专用的贵族酒器。

4.壶(Hu):壶是一种独立的、带有盖子、手柄和喇叭口的容器,用于盛放酒等液体。

壶器形制多样,有长颈壶、短颈壶、圆腹壶等。

5.斝(Jia):斝是一种宴会盛器,盛放食物的容器,在形状上有点像现代的盆。

斝常常用于宴会中的分食以及祭祀活动。

6.盂(Yu):盂是一种浅碗形容器,通常用于盛放酒和食物。

盂器制作精致,装饰风格多样,有的盂器上有图案或文字记载。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青铜器类别,西周时期还有一些其他的器物,如卣器、鬲器等。

每种类别的青铜器都有其特定的形制和用途,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礼仪习俗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特点。

西周青铜器的制作精湛、装饰华丽,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

西周青铜器的发展

西周青铜器的发展

西周青铜器的发展西周青铜器的社会分期1、西周早期(武王至昭王)周初的青铜器,以器形和纹饰而言,因袭商人遗风非常明显,而在青铜器铸铭方面,周人形成了自己的习尚,与商人全然不同。

周初铭文,有丰富的政治内容,这固然体现了朝代更换的背景,同时也说明了周初文化的着眼点。

但是,传世和出土的周初青铜器,情形比较复杂,这中间混杂有相当一部分商器,有的甚至是商代中期的青铜器。

如果不铸铭文,就难以区别是商或周,因而讨论周初的青铜器特征,必须与铸有周初铭文的器物结合起来。

对于时代界限模糊的器物,有些著作称之为“殷周式”,或定为商末周初。

可以确定为西周早期的重要青铜器很多,如武王时代的天王簋、利簋,成王时代的小臣觯,何尊、保尊等,康王时代的有盂鼎、小盂鼎、宜侯矢簋、旅鼎等,昭王时代的有旗方彝、令簋、令方彝、召尊等。

2、西周中期(穆王至夷王)三西周早期青铜器的纹饰和形制基本上是晚商的体制,除了铭文以外,整体面貌改变不多。

到了穆王时代,青铜器各个方面出现了急遽的变化,和西周早期形成了明显的分界。

有的著作中将穆王时期的青铜器划入西周前期,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出现了许多新的式样,而原有的传统式样,也顽强地保留着。

这一时期产生了形制很新颖的青铜器,也有传统的老样子或其残留。

在穆王、恭王二世,这个过渡的特点,尤其明显。

懿王、孝王以后青铜器的传统式样虽然渐渐地淡化了,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一些旧时的痕迹。

可以确定为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很多。

但各家对于王世的推断并不完全相同,同一件器物,有的置于恭王,有的置于懿王,而学多器的铭文中有关的人名都是彼此有联系的,虽然部分青铜器推定的世次不同,但主要是在中期的范围之内,作为这一时期的一般特征是很明确的。

穆王时的重要青铜器有长由盉、班簋、静簋等等。

恭王、懿王时的重要青铜器有三年卫盉、五祀卫鼎,九年卫鼎、墙盘、九年乖伯簋等等。

3、西周晚期(厉王至幽王)经过了西周中期新旧交替和转变的过程,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无论形制和纹饰都比较简单,它是中期的延续,但是已经没有中期那样交错复杂的情形了。

夏商西周工艺品-青铜器

夏商西周工艺品-青铜器

传说中“有首无身”的饕餮、面具、神树 造型能力惊人,极巨大
面具(高60,通耳宽134厘米)专家认为,表 现的是古蜀王蚕丛,因史称蚕丛“纵目”。
立人像,高262厘米
江西新干大洋洲
商中晚期 礼器、乐器、兵器、工具 当地制品粗犷,中原制品精美
大洋洲兽面纹盔
征 有流,后有 前流和后尾皆尖 喇叭花状
尾,口缘两 状(原系兽角,
柱,下三足,后仿铜器),可
可温酒
温酒
发 夏:青铜容 展 器主体
商晚期:被 觚取代
商晚期:或方或圆,或高或低, 腰部或柔细或壮硕,扉棱或有或 无,装饰或繁或简;细腰挺拔优 雅,方口方足四棱身曲直变换 西周:细腰装饰简化,造型优美
温酒器
觯(zhi) 斝(jia)
得名自
铭文。出土在王陵区大墓里,应
是后代统治者为祭祀商王武丁或
祖甲的配偶戊铸造的。
“妇好”偶方彝(口长88.2、宽17.5厘米,重71千克) 为两个方彝联体。造型颇 似殿堂,如今的仿商宫殿建筑多受它启发。盖上的鸟纹或为商人的图腾——玄鸟。
西周早期——
发现:主要在歧周、 宗周和成周
风格:似晚商,威严 神秘,延续高峰
2、动物纹
兽面纹—— 形象:鼻梁居中,左右对称 构成:单独纹样 分类:牛头、羊头、虎头
商周青铜器兽面纹 对这种纹样,
饕餮是常见的又一 称谓,还有专家会 根据不同的形象特 点,分别以牛头、 羊头、虎头命名。
龙纹—— 作用:或做兽面的组成部分,或做独立装饰 发展:商和西周早期盛行,西周中期以后变化较多
2、食器


鼎(ding)
烹煮器 鬲(li)
甗(yan)
用 烹煮肉食,实牲祭祀、燕飨 途 礼器中心,体现等级、礼法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历史与社会学院 2010级博物馆学林金涅(20100510238)摘要:西周是中国古代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此期间,青铜冶铸技术继续发展,铜器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但种类有一个较明显的淘汰和更新过程。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其他日用杂器等。

西周时期有许多铸工精湛,造型雄奇的重器传世,且多有长篇铭文,它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青铜器,西周,青铜铸造,祭祀西周是中国古代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此期间,青铜冶铸技术继续发展,铜器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但种类有一个较明显的淘汰和更新过程。

西周时期有许多铸工精湛、造型雄奇的重器传世,且多有长篇铭文,它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的重要资料。

西周时代由于礼乐制度的发展,青铜器铸造业较商代更为兴旺发达,这时不但数量较商代更多,而且在青铜器铸造业上的许多方面都达到了更高水平。

从青铜器本身特点上看,西周初年多沿袭商代后期特征,而中、后期则更多地出现了本时代的特色。

西周青铜器大多用以祭祀。

西周青铜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各级奴隶主必须使用和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青铜礼器使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奴隶主地位高低成正比。

鼎是礼器中的主要器物,西周时代出现的列鼎制度规定了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地位较低的士用三鼎。

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日常生活用器逐渐增多,礼器便失去了昔日的灿烂与辉煌。

西周青铜器的风格较夏商时期比起来,由奇诡转为典雅。

周代早期的青铜酒器减少食器增多,而长篇铭文又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如陕西临潼临口乡出土的《武王征商》,铭文记载了武王征商的历史,造型端庄典雅,腹与方座上的纹可看作是商代风格的延续,而器下的方座则是商代所未见的。

除此之外,还有陕西扶风出土的《史墙盘》。

《史墙盘》为盥洗器,双附耳,圈足,腹饰垂冠分尾长鸟纹,圈足饰窃曲纹,腹内底有铭文284个字,字体均秀美且规整,为典型的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的分期和基本特征_0

西周青铜器的分期和基本特征_0

典礼在空旷的街教中进行的如火如茶,证书,奖状在空中纷飞着,台上那些放在高中
出土的逨盘、逨盉等器,造型优美,纹饰精巧, 是为精品。但也有不少器物制作粗糙,连簋这样 的王器也不精致。可见西周晚期随着王朝的衰 落,青铜器也在走下坡路。(文/知冬)
作者知冬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7f6ca EBET
典礼在空旷的街教中进行的如火如茶,证书,奖状在空中纷飞着,台上那些放在高中
宽侈。凡器有足者,多呈现为马蹄形,较为肥大。
在中期新出现的波曲纹、重环纹、窃曲纹, 至本期己占统治地位。包括饕餮纹、鸟纹在内的 写实的动物纹饰,几乎消失殆尽。商代以来纹饰 的神秘气氛消失了,呈现出一种朴素明快氛围。 但由于纹饰种类少,这几种纹饰又缺乏结构的多 变性,装饰显得单调、呆板,显然艺术价值逊色 多了。
西周中期
典礼在空旷的街教中进行的如火如茶,证书,奖状在空中纷飞着,台上那些放在高中
商代的重要礼器如角、觚、斝、瓿已退出历 史舞台,爵、觯、方彝、觥至本期末也基本绝迹, 以鼎为中心的礼器系统已经确立,列鼎列簋制度 已经形成。新出现食器盈及水器匝。乐器有很大 发展,钟的数量明显增多。
容器如鼎、鬲、瓿的腹部进一步变浅,变得 宽侈。凡柱足者,足的内侧开始凹陷,横截面由
西周早期
西周早期出现了新的器种和器形,主要表现 在饪食器方面,如方座簋、簠,乐器方面有钟, 兵器方面有剑。西周早期铜容器如鼎、鬲、甗等 的腹部深度较商代晚期为浅,凡是柱足者,不如 商代晚期青铜器柱足那样粗壮。器壁也稍薄,不 如商代晚期厚重。
纹饰方面有较多变化。一是出现一些新的纹
饰,如蜗纹(或曰卷体夔纹),只存在于西周早期, 有很好的断代指示作用;还有双尾龙纹、兔纹; 二是原有的一些纹饰,如牛纹、鸟纹、凤鸟纹得 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本期的主要纹饰;三是传统 的饕餮纹、夔纹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数量有所 减少,形态也有改变,不如商代晚期那样森严可 怖;四是作为衬底的云雷纹减少,纹饰不那么繁 缛,显得疏朗;五是满花器减少,器上纹饰多呈 带状形式。

青铜器的断代和分期6——周朝早期青铜器

青铜器的断代和分期6——周朝早期青铜器

青铜器的断代和分期6——周朝早期青铜器西周早期,是武王至昭王时期,即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时期。

这也是周朝统治力极为强大的时期。

这个时候就有很多著名的铜器,例如,天亡簋、利簋、何尊、小臣单觯、保卣等等。

西周早期没有新出的器型,基本沿袭商朝的器型,但是还是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上图是何尊一、鼎。

这个时期比较流行两种鼎,一种是腹部大、兽蹄足的圆鼎,典型的如大盂鼎;另一种是鬲鼎,也就是袋足,个人觉得美感上来说,袋足不太好看,但这样做的目的是扩大受火的面积。

方鼎还是以长方形居多,这个时期的足是细细长长的,似乎为了保存国力不肯多用铜料。

不同于商朝晚期的粗短。

上图是大盂鼎二、簋。

这个时期出现了方座簋,这个是商朝没有的。

哪怕是圈足簋,西周人也想办法把圈足做高。

总之,给簋拔高,是这个时期簋的特点。

上图是天亡簋三、卣。

卣和尊都是西周早期最主要的酒器。

这个时候的卣主要是椭扁体卣和直筒型卣。

常见这两种器型一大一小的组合,比例约为3:2,这种成对出现的情形,在商朝几乎没有。

四、尊。

圈足有增高的特征,典型的如何尊。

当然也有不加圈足的,器型和商朝晚期没有太大区别。

这个时候盛行觚形尊,看起来有点像觚,实际上是尊。

上图:西周饕餮觚形尊至于觥、罍、觯、鬲、甗等,都与商器相仿,这个时候的方觥、方罍比较多。

纹饰方面,和商朝晚期差不多。

凤鸟纹逐步增多,较商朝的凤鸟纹更加华丽。

这个时候长篇铭文出现了,数十字的铭文比较常见,较多地是宣传家族的荣誉地位,和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

上图是西周凤鸟纹中国青铜时代为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这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China's Bronze Age is from Majiayao time to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re the most exquisite. In terms of use scale, casting technology, plastic arts and varieties of bronze ware , there is no bronze ware in any other place in the world that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ancient Chinese bronze ware,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e ancient Chinese bronze ware has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world art history and attracts widespread attention. Chinese bronzes are exquisitely made and own a high reputation and artistic value , representing the superb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China's bronze development of more than 5,000 years.。

铜器收藏:西周青铜器物的这些特点,可不能看错!

铜器收藏:西周青铜器物的这些特点,可不能看错!

铜器收藏:西周青铜器物的这些特点,可不能看错!西周是中国青铜文化和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西周也是我国君主制等级明确开始时期,这些等级制在青铜器上也有完整体现。

西周早期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76年是青铜文化的繁荣鼎盛时期,此时期的青铜特点最突出的在青铜器上出现了大量的铭文,这些铭文记载着周朝重要的事件。

如著名的利簋、何尊、克盉、克罍等等。

此时期的青铜器从种类、器形、纹饰及铸造技术基本上承继了商代后期的风格。

虎戟镈,西周西周中期从公元前976年到公元前869年,这时的周王朝及诸侯所铸青铜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青铜器较早期有很大变化。

表现为酒器减少,食器增加。

形制、纹饰由繁缛、神秘逐渐转变为简约、凝重。

并且青铜器的使用和组合在身份和地位上进行了严格的划分,鼎和簋为主的礼器以成组系列,乐器由编铙发展为编钟和编镈。

西周晚期从公元前869年到公元前770年,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均无突出发展,器形粗犷,制作不精,装饰简朴实用,纹饰渐变为图案式。

西周兽面纹铜尊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M1006出土陕西关中地区是周王朝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自考古发掘以来,在陕西地区发现的西周遗址达1200余处,其中关中地区占比在77%。

西周是我国人类文明的重要阶段,铸造于此时期的青铜器物正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

本文藏品图片来自博物馆;文章来自:想得到真实答案就去中历的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为专业第三方鉴定平台,不参与任何交易,专注于:瓷器、铜器,钱币,陨石、玉器、石类等各类收藏品鉴定服务。

过程公开透明,藏家可全程参与。

采用传统眼学鉴定或物品成分分析辅助眼学综合鉴定方式。

鉴定结果客观公正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西周青铜器发展特点

西周青铜器发展特点

西周青铜器发展特点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青铜器在中国发展出独特的特点,展现了高度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以下是西周青铜器发展的主要特点:1.艺术风格多样化: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从早期的商代传统风格逐渐转变为更加庄重、精细和规整的风格。

同时,周代青铜器还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如西戎、夷狄等民族,融合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特色。

2.铸造工艺的改进:西周时期的铸造技术逐渐提高,青铜器的制作更加精细和复杂。

铸造过程中采用了分型模具,使器物的细节更加清晰。

同时,采用了更加先进的铸造技术,如失蜡法和铸造中空等,提高了青铜器的质量和精度。

3.纹饰丰富多样:西周青铜器的纹饰非常丰富多样,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宗教、祭祀和礼仪等方面的特征。

常见的纹饰包括神兽、神人、动植物纹样、祭器等,寓意着丰收、吉祥和权力的象征。

纹饰的精美和繁复程度显示了当时青铜器工匠的高超技艺。

4.社会地位的象征:在西周社会中,拥有青铜器成为显示贵族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贵族阶层通过铸造和收藏青铜器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荣耀。

青铜器的数量和质量成为贵族地位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

5.祭祀和宗教功能:西周青铜器在祭祀和宗教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青铜器被广泛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祖先的尊崇。

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设计与宗教仪式密切相关,体现了当时社会宗教信仰和礼仪制度的特点。

总体而言,西周青铜器发展特点是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铸造工艺的改进、丰富多样的纹饰、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宗教和祭祀功能的体现。

这些特点展示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作技术的高度成熟和社会文化的繁荣。

西周后期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西周后期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西周后期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西周后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青铜器在这个
时期经历了由单一形式到复杂结构的快速发展,并逐渐表现出成熟的
艺术特点。

西周后期的青铜器以器皿为主,包括祭器、盛饮酒的器皿以及各
种用具。

其多样性反映出它们在西周时期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扮
演的重要角色。

青铜器实用性强,但也注重装饰性。

从装饰上看,它
对传统的雕花做了改进,让花纹逐渐复杂、精细,使其具有艺术质感。

此外,它还采用了新的装饰技法,如饰以象征意义的图案、擦镀技术、附加装饰物等,使其具有精致,多彩,极具特色的装饰效果。

西周后期青铜器也突破了以往的形制格局。

它不仅除了把传统的
圆底之外,还加入了多种奇特的形状,如鱼形、马蹄形、鸭嘴形等,
使得整个作品具有更多的张力和变化。

此外,它还加入了孔和槽的装饰,使得作品的外观更丰富,更有
张力,而且还可以把其他材料插入孔槽中,给青铜器增添不同的色彩,彰显出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西周后期的青铜器继承了前期的传统,又以自己独特
的艺术手法超越了前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

它们不仅展示了西周
人民熟练的青铜铸造技术,而且在装饰性上也极具艺术美感,是不可
多得的珍贵文物。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物,它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原始青铜器、商代青铜器、西周青铜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下面将对这四个时期的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原始青铜器时期(公元前约2000年-约公元前1600年)原始青铜器时期是青铜器的起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质地较为粗糙。

原始青铜器多是以铜和锡的合金制成,所以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器具,如鼎、爵、簋等。

这些器具通常有雕刻的纹饰,主题多是神话故事或祭祀活动。

2.商代青铜器时期(公元前约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代青铜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青铜器制造工艺的蓬勃发展阶段。

在商代,青铜器的制造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铸造技术更加精湛。

同时,青铜器的纹饰也更加丰富多样,多以神话、动物、人物等图案为主题。

器形也逐渐丰富,不仅有鼎、爵、簋等传统器物,还有一些新的器物出现,如觚、觯、壶等。

商代青铜器多用于祭祀、神祀或朝贡等活动,被视为权贵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3.西周青铜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在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制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制作工艺。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质地精良,表面光洁,纹饰更加细致精美。

大量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形制多样,如鼎、爵、觯、簋等,而且设计更加复杂,造型更加精湛。

纹饰上除了神话、动物、人物等图案外,还出现了一些抽象的几何纹样,如波纹、蝶纹等。

西周青铜器在礼仪用具、祭祀以及其他仪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西周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青铜器艺术最后的辉煌时期。

在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形制也更加复杂。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常见的有钟、磬、矛、戈、短剑等。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更加精湛,如神话故事、龙纹、鸟纹、云纹、雷纹等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西周的青铜器

西周的青铜器

简介:迄今所知,西周青铜器的分布北起内蒙古、辽宁,南到湖南、江西、四川,东起山东半岛,西到甘肃、宁夏,其中以王畿所在的陕西、河南出土最多。

王臣铸作的铜器占西周青铜器的很大比例诸侯国的铜器也有发现,但多属姬、姜两姓的诸侯国,如燕、鲁、卫等,反映了西周社会宗法分封制的特点。

边远地区如巴蜀、吴越等古国的西周时期铜器,多带有一定的地方特点,其礼器和乐器的形制与制度受中原周器的影响较大,但兵器、工具和杂器等多保留本地土著的传统。

年代与分期:西周青铜器依西周王世分为 3期:从周武王到周昭王相当于西周早期,穆王到夷王相当于西周中期,厉王到幽王相当于西周晚期。

另一种意见主张将穆王划归西周早期,也有将夷王划归晚期的。

西周铜器的早期是商代铜器的继承发展期。

此期虽有若干新的因素,但总体上商代铜器的传统仍然极为强烈,很难在商周之际划出截然的界限。

具体断代只能分出商末周初式和西周早期式。

可确定为西周早期各王世的重器很多,武王时代有、天亡簋,成王时代有何尊、保卣、保尊、方鼎、德方鼎、献侯鼎、康侯鼎等,康王时代有盂鼎、宜侯簋、旅鼎、史簋、小臣速簋等,昭王时代有尊,觥、方、厚方鼎、令簋、令方、召尊、召卣、卣、鼎、小臣宅簋、尊、卣等。

西周早期常见的青铜礼器、食器有鼎、方鼎、鬲、、簋、;酒器有觚、爵、觯、角、觥、、、尊(包括兽禽形尊)、卣方、、、壶;水器有盘、等;其他器类有陈器用的禁;乐器有钟等。

鼎基本保持口沿立耳、浅腹、柱足的商代式样,但方鼎的柱足已向细长发展,方座的双耳或四耳簋为本期特有的形式。

西周中期穆王时期的重器有长、簋、丰尊、丰卣、刺鼎、、静簋、伯诸器等,恭、懿之际有裘卫诸器、墙盘、师遽簋、师遽方、永盂、鼎、、效卣、壶等。

孝夷之际有钟、师晨簋、克组器群、师兑簋、方、谏簋、师簋等。

西周中期的铜器种类有较明显的淘汰和更新趋势,酒器的觚、爵、角、、觯、觥等趋于减少和退化,同时出现了自铭饮壶的新型饮酒器。

西周晚期的重器,厉王时期有簋、钟、郑季、簋、攸从鼎、从、散盘、、鄂侯驭方鼎、簋等,宣王时期有、兮甲盘、虢季子白盘、不簋、毛公鼎、南宫乎钟、师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礼在空旷的街教中进行的如火如茶,证书,奖状在空中纷飞着,台上那些放在高中
宽侈。凡器有足者,多呈现为马蹄形,较为肥大。
在中期新出现的波曲纹、重环纹、窃曲纹, 至本期己占统治地位。包括饕餮纹、鸟纹在内的 写实的动物纹饰,几乎消失殆尽。商代以来纹饰 的神秘气氛消失了,呈现出一种朴素明快氛围。 但由于纹饰种类少,这几种纹饰又缺乏结构的多 变性,装饰显得单调、呆板,显然艺术价值逊色 多了。
典礼在空旷的街教中进行的如火如茶,证书,奖状在空中纷飞着,台上那些放在高中
本期青铜器最有特色的变化在于铭文。商代 晚期的铭文没有达到50字的(50字以上为长铭铜 器)。而本期有很多长铭铜器,如武王时的天亡 簋(76 字)。成王时的何尊(122 字),康王时的大 盂鼎(291 字),小盂鼎(390 字左右)。这不仅为 我们提供了一批年代清楚的标准器,而且是研究 西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铭文字形书体近于商 代晚期,为波磔体。
商代的绝大部分酒器至本期已绝迹,大型酒 容器唯有圆壶和方壶,而饪食器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列鼎列簋制度日臻完善,簠、盨、鬲、铺等 数量增加,在礼器组合中的作用提升。盘、匜组 合稳定,在礼器组合中的地位日见重要。钟由早 期的三件一组编钟发展到本期八件一组的编钟。 重要的窖藏多见编钟。
本期容器如鼎、鬲、甗等的腹部较中期更为
本期青铜器的价值主要在铭文。至此,商周 青铜器铭文发展到颠峰时期。商周时期的长铭铜 器大部分在本期,最长的铭文是毛公鼎,有 497 字。这些长篇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第一手宝贵 显然这一时期 形成了中国有特色的方块字。
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至此已达到顶峰,如近年
圆形向半圆形演变,柱足向马蹄形足演化。
纹饰上,商代占主导地位的饕餮纹,已很少 见,即使存在,其构形简单,多无云雷纹衬底, 往往没有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乳钉纹、蝉纹、 各种雷纹渐次退出历史舞台。垂冠大鸟纹与分尾 鸟纹盛行,成为断代的主要依据之一。更重要的 是新纹饰的出现,如环带纹、重环纹、窃曲纹, 与繁缛的商代纹饰不同。它们构图简单,线条清
西周中期
典礼在空旷的街教中进行的如火如茶,证书,奖状在空中纷飞着,台上那些放在高中
商代的重要礼器如角、觚、斝、瓿已退出历 史舞台,爵、觯、方彝、觥至本期末也基本绝迹, 以鼎为中心的礼器系统已经确立,列鼎列簋制度 已经形成。新出现食器盈及水器匝。乐器有很大 发展,钟的数量明显增多。
容器如鼎、鬲、瓿的腹部进一步变浅,变得 宽侈。凡柱足者,足的内侧开始凹陷,横截面由
本期青铜器在墓葬中的组合形式已由商代 晚期的觚、爵为中心的重酒组合形式转为以鼎、 簋为中心的重食组合形式。酒器中突出尊、卣, 常见一尊二卣(一大一小)组合,觯则代替觚与爵 相配置。
铸造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商代铜器圈足上 常见的十字或方形镂孔到此绝迹,浇铸时芯范悬 封方法己基本解决,鼎足与器腹之间已不相通。
典礼在空旷的街教中进行的如火如茶,证书,奖状在空中纷飞着,台上那些放在高中
出土的逨盘、逨盉等器,造型优美,纹饰精巧, 是为精品。但也有不少器物制作粗糙,连簋这样 的王器也不精致。可见西周晚期随着王朝的衰 落,青铜器也在走下坡路。(文/知冬)
作者知冬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7f6ca EBET
西周早期
西周早期出现了新的器种和器形,主要表现 在饪食器方面,如方座簋、簠,乐器方面有钟, 兵器方面有剑。西周早期铜容器如鼎、鬲、甗等 的腹部深度较商代晚期为浅,凡是柱足者,不如 商代晚期青铜器柱足那样粗壮。器壁也稍薄,不 如商代晚期厚重。
纹饰方面有较多变化。一是出现一些新的纹
饰,如蜗纹(或曰卷体夔纹),只存在于西周早期, 有很好的断代指示作用;还有双尾龙纹、兔纹; 二是原有的一些纹饰,如牛纹、鸟纹、凤鸟纹得 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本期的主要纹饰;三是传统 的饕餮纹、夔纹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数量有所 减少,形态也有改变,不如商代晚期那样森严可 怖;四是作为衬底的云雷纹减少,纹饰不那么繁 缛,显得疏朗;五是满花器减少,器上纹饰多呈 带状形式。
晰,给人以明快的感觉。
典礼在空旷的街教中进行的如火如茶,证书,奖状在空中纷飞着,台上那些放在高中
本期内青铜器铭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器上 铸铭现象较早期普遍,长篇铭文数量增多,对研 究西周祭祀、征伐、册命、土地、法律制度有重 要意义。铭文格式日趋规范化,书体也由早期的 波磔体演化为整饬的玉箸体。
西周晚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