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本章包括经络和腧穴两部分。第一节为经络,包括足太阴经经脉、足太阴络脉、足太阴经别和足太阴经筋。经脉主要分布于胸腹任脉旁开第三侧线和下肢内侧前缘及足大趾内侧。

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第二节为腧穴,首穴是隐白,末穴是大

包,左右各21穴。

第一节足太阴经络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经别结于咽,贯舌本。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一、足太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灵枢·经脉》)。

【注释】

[1]白肉际:指足底或手掌面的边界,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即指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的圆形突起。

[3]内踝前廉:内踝前边。

[4]腨:通作“踹”,俗称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指食道。

[7]舌本:指舌根部。

足太阴脾经,①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跖骨基底粗隆部)后(太白、公孙),②上向内踝前边(商丘),③再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④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⑤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会中极、关元),⑥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⑦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⑧连舌根,散布舌下。

其支脉,⑨从胃部分出,向上通过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脾之大络,穴名大包,位在渊腋穴下三寸,分布于胸胁。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欠)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灵枢·经脉》)。

【注释】

[1]得后与气:“后”,指大便;“气”,指矢气。

[2]快然如衰:感到病情松解。

[3]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4]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5]强立:《太素》作“强欠”。是指想打呵欠而气出不畅。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舌根部发强,食后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矢气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穴主治“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泻,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气不畅,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脾大络病症,实证,浑身酸痛;虚证,百节松弛软弱。

二、足太阴络脉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人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灵枢·经脉》)。

【注释】

[1]肠:《脉经》、《太素》作“腹”。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内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三、足太阴经别

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灵枢·经别》)。

【注释】

[1]髀:为下肢膝上部分的通称。此指股前,约当冲门、气冲部会合入腹。

[2]与别俱行:指阴经经别与阳经经别同行。

[3]舌本:原作“舌中”,此据《甲乙》、《太素》改。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到达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根。

四、足太阴经筋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与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灵枢·经筋》)。

【注释】

[1]阴股:指大腿的内侧面。

[2]上:原作“下”,据《太素》改。

[3]与:原缺,据《甲乙》、《太素》补。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柱。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强滞不适,内踝部痛,转筋,膝内侧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部扭转疼痛.并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牵引胸中和脊内疼痛。

第二节足太阴腧穴

本经一侧21穴,11穴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穴分布在侧胸腹部。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治疗脾胃肠病

常用大横、太白、公孙、隐白、阴陵泉和三阴交;治疗妇科病常用隐白、血海、太白、公孙

和三阴交;小便不利常用阴陵泉、箕门和三阴交。太白和阴陵泉有健脾益气、除湿的功能;

血海和三阴交有益气养血、活血的功能。本经胸部腧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1.隐白井穴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甲根。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趾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

【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尿血,便血。②腹胀。③癫狂,梦魇,多梦,惊风。

【操作】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气喘,热病,衄不止,烦心善悲,腹胀,逆息热气,足胫中寒,不得卧,气满胸中热,暴泄,仰息,足下寒,膈中闷,呕吐,不欲食饮,隐白主之。”

《杂病穴法歌》:“尸厥百会一穴美,更针隐白效昭昭。”

【现代报道摘录】

功能性子宫出血用三棱针点刺隐白、大敦穴出血2~3滴,每日或间日1次。另有报道,艾条温和灸隐白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3~5次,有较好疗效。

婴幼儿腹泻三棱针点刺隐白穴,放血7~10滴,左右交替,每日1次。

急性鼻出血取隐白配合上星,用强刺激手法,疗效较好。

2.大都荥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趾骨基底部。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固有神经,浅静脉网,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腹胀,胃痛,泄泻,便秘。②热病无汗。

【操作】直刺0.3~0.5寸。

3.太白输穴。原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展肌→短屈肌。浅层布有隐神经,浅静脉网等。深层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

【主治】①胃痛,腹胀,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纳呆。

②体重节痛,脚气。

【操作】直刺0.5~1.0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身重骨痿不相知,太白主之。”

《医宗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泻,善饥而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

【现代报道摘录】

脾虚腹泻取太白、足三里,针刺得气,留针30~4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补法),儿童不留针。

矫正胎位艾灸太白穴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利转胎。

4.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展肌→短屈肌→长屈肌腱。浅层布有隐神经的足内缘支,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