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饮食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2007年第34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浅谈中日饮食文化差异
梁爱露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中日饮食文化中的几个具体实例,分析阐述了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这一差异给我们展示了日本文化独有的魅力,也揭示了日本文化独有的特点:传统与现代结合,崇尚自然。

【关键词】饮食文化习惯;饮食文化差异正像人各有所好一样,各个民族也拥有其风采各异、自我推崇的饮食文化。

而跨越国界的人际交流往往会因双方的饮食文化及价值观
之不同产生所谓的“饮食文化摩擦”。

日中交流了数千年,“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东方世界中,没有其他国家像中日这样有如此深切的文化血缘。

日本文化在它的哺乳时期,曾从早熟的强壮的饱满的中国文化
机体中,大口大口地吸取精华。

但早在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日本
就将巨大的中国文化消化在自己强劲的胃里,在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形成了洋溢着大和民族的日本文化。

而“饮食文化”就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中日两国饮食习惯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但在不同的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也不尽相同。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聚食制,也就是现在说的“大锅饭”。

日本人则以稻米为主食,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鱼、大豆和少量的肉。

此外,日本人还大量摄取应季的蔬菜水果以及海藻、野菜和菌类。

日本传统的烹调方式以生拌、清蒸为主,用油量非常少。

在饮食方式上,日本人通常采用“分餐制”。

清澈丰富的水源孕育了日本的饮食文化。

中国料理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而日本料理更注重色、形,可以说日本料理是用眼睛吃的。

日本料理被称为“水料理”,而中国料理则被称为“油料理”。

中国人吃菜是无油不欢,而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红色的鱼片、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而且尽量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

二、中日共有的饮食文化差异之分析
1.烟日本和中国都有不少喜欢吸烟的人。

在对待香烟上,两国人的意识大有不同。

中国人讲究“敬烟”。

自己吸烟时要“敬”对方一支。

不敬烟而自己一个人吸,别人就会觉得这个人太小气。

敬了烟,对方虽然不会为此感激不尽,但是至少觉得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隔阂。

日本人没有敬烟的习惯。

日本人认为香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把没有价值的香烟送给别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不理解中国人习惯的日本人接到中国人敬的香烟,并不会怎么高兴。

日本人还似乎认为,吸烟是不能克制自己的表现,自己低人一头,
因此他们觉得吸烟时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

在客人面前,不管对方会不会吸烟,越是讲究的人,在自己吸烟之前,越要说一声“请允许我吸
一支烟”。

当然这与日本很讲究“禁烟”、
不能随便吸烟有关。

在日本人眼里,香烟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所以对吸烟的当代日本人来说,香烟也无“高级香烟”和“一般香烟”之分。

香烟的价钱虽然不一样,但是
相差不悬殊。

就是吸最贵的香烟,别人见了也不会羡慕的说,某某人在吸什么“高级香烟”,只是说,某某人喜欢吸某某牌子的烟而已。

2.酒提起“
喝酒”就会想到“敬酒”,中国人很爱“敬酒”,似乎是非要把对方灌醉了才够意思。

日本人也有敬酒的习惯,但是“
灌酒”都是小青年干的事情。

一般只要对方说不喝了,就不再敬酒了。

提起“喝酒”也会让人想到“请客”。

在这一点上,中日两国就相差更大了。

“请客”就是一方付款,一方白喝。

中国人朋友之间盛行“今天我请客,明天你请客”的作法,觉得这样才够朋友。

而日本人不讲究“请客”,盛行的是“打平”,就是喝完酒之后,在一起喝酒的人分摊酒钱。

这是日本人喝酒的一般形式。

日本人请客是需要理由的。

就是说,需要弄清为什么要请客,对方知道为什么请客,也就会欣然接受。

不然就觉得
很不自然。

3.鱼提起吃鱼,虽然中日两国都有鱼,日本海鱼较多,因此日本人通常多吃海鱼,吃河鱼的比较少;而中国多河鱼,吃海鱼的相对河鱼
来说较少。

所以中日两国在吃鱼的方法、习惯就有所不同了。

上面说到
中国料理被称为“油料理”,所以中国人吃鱼的时候经常会和油、
调味料分不开的,即使做清蒸鱼时也会加入许多调味料。

而日本人吃鱼时更注重保持其原味,例如传统佳肴“
刺身(生鱼片)”,只是将鱼切成片,然后抹点芥末,蘸点酱油。

日本人夏天吃的香
鱼,只是蘸点盐,用火烤一烤而已。

秋天吃的秋刀鱼,什么也不蘸,烤好后,放点酱油,就着萝卜泥吃。

有喜事儿吃的鲷鱼,也只不过是烤一烤
而已。

中国人也许会说,日本人的做法不属于“
烹调”之列。

在烹调上虽然没有多下功夫,但是在保持原有味道的基础上,日本人还在形状、摆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保持原形的鲷鱼也好,香鱼也好,秋刀鱼也好,日本人在吃的时候,连鱼的内脏都不拿出来,保持原形,只是烤一烤而已。

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这种吃法觉得很不可思议。

而日本人认为自己吃的鱼,内脏并不脏。

三、中日两国不同饮食习惯之分析
中日两国饮食文化中不仅共有文化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也有一些全然不同的饮食文化,我觉得差异最大的就是:分餐制与大锅饭。

中国人讲究吃“大锅饭”,这与古代就有的聚食制有着很大的关系。

现如今,依然保持着这种传统,只有在职工食堂等处才实行分餐,自食其食;日本人平素讲究分餐、自食其食,只有在过年过节时为了让辛勤劳动了一年的妇女能在过年时得到休息才讲究吃大锅饭。

要说明一下的是,这里所讲的“大锅饭”是说桌子中间放几盘菜,一家人围坐在一个桌子四周,自己夹菜吃,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

而“自食其食”传统的作法是指每个人面前摆一张小方木桌,上面放一个托盘,托盘里放着“足够一个人吃的一套菜”,吃完饭可以再盛,而菜吃完了就没有了。

现代的日本家庭,不一定都用托盘,但是也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的延伸。

比如,吃鱼时,主妇事先分好,每人一片或每人一条,很少会像中国人那样,把好几条鱼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然后大家夹着吃。

假如大盘子里只剩一口菜,日本人往往不肯再动手去
夹。

看起来是在谦让,其实是“不肯动用大家的东西,或者不敢独占大家的东西”
的表现。

这是因为在日本,都是做饭人事先分菜,吃饭人自己吃自己的,不必主动参与“分菜”,因此日本人就养成了“分多少,吃多少”
的习惯,当他们偶尔参与吃大锅饭,遇到大盘子里剩下最后一口菜是,也就不懂得如何去“
分享”。

这种做法符合日本人的心理。

因为这样的话,日本人就会不客气地吃自己分到的菜。

日本人的分餐方式,似乎也使日本人形成了“不必努力奋斗”的思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分餐形成了日本的“
平均主义”。

此外中国人吃饭时讲究给别人夹菜,以显得对晚辈关心或者对别人友好;而日本没有给别人夹菜的习惯,因此“动手”就意味着自己吃,“
不动手”就意味着让给别人吃。

另外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最后一口菜吃完就意味着“吃完饭了”。

日本人吃饭时,不把第一碗饭吃得干干净净的,而是留一口。

讲究的人只有在表示“吃饱了”时,才吃掉最后一口饭。

四、小结以上主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对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做一考察,由此可以看到中日两国饮食文化存在着的差异。

尽管中日两国在文字
上是相通的,但由于民族不同、思维不同,饮食文化也就自然会有所不同。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足可以体现日本文化的特点,那就是:传统充分与现代结合,崇尚自然。


参考文献】[1]佐佐木瑞枝《日本事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王铁桥主编《中日文化差异趣谈》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3]张立新、
孔繁志主编《日本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谢光明]○高校讲台○5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