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老汇音乐剧看20世纪美国文化变迁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57b8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e.png)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百老汇音乐剧是一种集合音乐、舞蹈、歌唱、剧本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在美国流行。
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老汇音乐剧不仅在美国本土备受欢迎,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一、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特征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特征主要如下:1.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百老汇音乐剧通常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包括爵士乐、布鲁斯、流行音乐、摇滚乐等,这些音乐风格可以在一个作品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猫》的音乐就融合了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展示了它的多元化特点。
2.音乐情感的表现音乐是百老汇音乐剧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音乐的创作和演绎方面,百老汇音乐剧在表现音乐情感上有独特的优势。
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通常可以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表现出萨拉娜和公爵的这对恋人之间的情感矛盾,萨拉娜情感失落而公爵则困惑犯愁,这种情感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的。
3.音乐与剧情的紧密联系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与剧情的联系十分紧密,音乐彰显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内心感受,更能够产生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音乐之声》中的“Do-Re-Mi”和“Edelweiss”等歌曲,虽然只是单纯的歌曲,但它们却增加了对剧情的理解和情感上的联系,这样就更能够吸引观众。
1.多样化的舞蹈风格百老汇音乐剧的舞蹈风格多样化,包括芭蕾舞、爵士舞、探戈舞等,这些多样化的舞蹈风格与音乐的融合更加丰富了其艺术表现形式。
2.剧情与舞蹈紧密结合百老汇音乐剧的舞蹈与剧情的结合紧密,通过舞蹈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故事情节。
例如,《黑白情人节》的洛元与温妮之间的舞蹈情节,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其骨感、美感和人物角色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清晰地把故事主线展现出来。
1.主题丰富多彩百老汇音乐剧的主题非常丰富多彩,从青少年的成长故事、儿童的童话幻想到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剧本、历史剧等。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5b83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d.png)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特征分析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剧制作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征使其成为了当今国际舞台艺术的一大亮点。
百老汇音乐剧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卓越的舞台效果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是音乐剧之都。
本文将结合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背景、音乐风格、表演特色等方面,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全面分析。
一、历史背景百老汇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中心地带,是美国著名的戏剧、音乐剧表演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
百老汇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在这一时期,百老汇音乐剧迎来了黄金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经典作品,从而奠定了其优越的地位和不朽的艺术成就。
二、音乐风格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风格多种多样,融合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和摇滚乐等多种音乐元素。
其音乐不仅在旋律上极富动感和魅力,也在制作上充满创新和独特性。
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部分还具有非常强的戏剧性,它既能烘托剧情的氛围,又能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剧情题材百老汇音乐剧的剧情题材多样化,涉及到爱情、友情、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
从早期的轻松浪漫的喜剧片到后来的社会现实题材,百老汇音乐剧以其多元的题材吸引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层的观众。
无论是轰动一时的《猫》、《音乐之声》还是《悲惨世界》,百老汇音乐剧都能够深刻地触及人们的心灵。
四、舞台设计百老汇音乐剧的舞台设计是其另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精美的道具、精湛的布景和光影效果,百老汇音乐剧将整个舞台打造成一个真实的世界,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剧情的魅力。
百老汇音乐剧还将各种特效如火焰、爆炸、飞天等完美地融入到舞台设计中,为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
五、表演艺术百老汇音乐剧的演员具有出色的表演技艺和专业素养,他们能够通过歌唱、舞蹈、表演等多种方式将角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百老汇音乐剧还借助于丰富多彩的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视觉效果。
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艺术与表演的盛宴
![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艺术与表演的盛宴](https://img.taocdn.com/s3/m/fcf979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3.png)
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艺术与表演的盛宴音乐剧在美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百老汇则是美国音乐剧文化的代表。
百老汇不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个象征,代表着高质量的音乐剧艺术和精彩的演出。
本文将探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特点以及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1. 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百老汇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一些剧院和表演场所聚集在该区域。
在20世纪初,百老汇逐渐成为美国最重要的音乐剧中心之一。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被认为是百老汇音乐剧的黄金时代。
《西区故事》、《欢乐栈》和《音乐之声》等经典作品横空出世,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这一时期的音乐剧不仅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开始吸引全球观众。
而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百老汇音乐剧经历了一段低迷期。
不过,在80年代至今,百老汇迎来了复兴,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作品,如《猫》、《悲惨世界》和《狮子王》等,这些作品继续为百老汇增添了辉煌的一笔。
2. 百老汇音乐剧的特点百老汇音乐剧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闻名于世,其中一些特点包括:首先,百老汇音乐剧融合了戏剧、音乐和舞蹈,呈现给观众一个多媒体的艺术表演。
从故事情节到演员的表演,再到舞台设计和音乐编排,每个元素都被精心制作,使得整个演出充满了视听的享受。
其次,百老汇音乐剧有着丰富多样的题材。
从浪漫爱情到历史传记,从音乐喜剧到社会议题,百老汇音乐剧探索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故事和主题,让观众能够在剧场中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第三,百老汇音乐剧凭借其卓越的演员和创意团队而享有声誉。
从演员的精湛表演到编舞师和舞台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才华和努力使得百老汇音乐剧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
最后,百老汇音乐剧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歌曲、舞蹈和剧情与演员互动,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这种互动性使得百老汇音乐剧成为一种全方位的娱乐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3. 百老汇音乐剧对美国文化的影响百老汇音乐剧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同时也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百老汇爵士乐》视觉的转变
![浅谈《百老汇爵士乐》视觉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c5a91a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c.png)
浅谈《百老汇爵士乐》视觉的转变1. 引言1.1 引言《百老汇爵士乐》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音乐剧作品,自问世以来便备受瞩目和喜爱。
在这部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相得益彰,将美妙的旋律与优美的舞姿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该剧的视觉呈现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从最初的朴实无华到现代的华丽炫目,百老汇爵士乐的视觉魅力一直在不断演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百老汇爵士乐》视觉的转变,从其早期的简约清新到现代的繁复绚烂,以及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在视觉上的表现形式,以及这种视觉转变对整个音乐剧产业的影响和启示。
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老汇爵士乐》的视觉世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无限魅力和魔力。
2. 正文2.1 背景介绍百老汇爵士乐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的一种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
在当时,百老汇爵士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吸引了广大听众,成为了百老汇剧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音乐风格融合了爵士乐、布吉舞曲、拉丁音乐等多种元素,展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活力。
在百老汇爵士乐的早期发展阶段,其视觉呈现主要以舞台表演和服装造型为主。
舞台上的灯光、布景设计和演员们的服装打造都是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百老汇爵士乐的现代视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舞台上的特效灯光、高清LED背景幕布等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演出更加生动震撼。
舞台服装的设计也更加时尚前卫,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百老汇爵士乐的视觉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从早期简单的舞台表演到现代高科技的呈现方式,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享受,也展现了这种音乐风格的发展之路。
2.2 百老汇爵士乐的早期视觉百老汇爵士乐的早期视觉主要体现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爵士乐的黄金时代。
在百老汇的爵士乐演出中,舞台设计非常简洁,主要以简约的布景和灯光为主,舞台上通常会摆放一些乐器和音响设备,以展现出一种浓厚的音乐氛围。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be26c96bceb19e8b8f6ba40.png)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一、前言在现代戏剧史上,美国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堪称无可挑剔的独特样本。
戏剧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这两座大都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百老汇是一条宽22至45米,长达50里,两旁大厦林立,高楼蔽日的繁华大街。
在第七大道与43街交汇处有一条细长的广场,它就是百老汇的心脏——“时报广场”(Times Square)。
它的周围,被称为剧院区,遍布着大大小小40多家剧院,这些灯火璀璨的建筑群落成为纽约一道独特绚丽的风景。
所谓“伟大的荧光带”,就是指百老汇从那个年代开始的繁荣景象。
观光客到纽约有3件事必不可少,那就是攀自由女神、登帝国大厦、看百老汇音乐剧。
百老汇对纽约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于票房创造的价值,还包括解决无数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艺术提升了纽约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准,让他们以生活在纽约而自豪。
一些西方学者将百老汇音乐剧视为一种不入流、四不像的大杂烩。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芭蕾舞剧相比,它就像一个不修边幅而又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与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马戏、杂耍、脱口秀相比,它又太正规,需要有专业剧场,需要专业乐队现场演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事实上,通俗而不庸俗,不断求新求变,尽一切可能满足大众的喜好,正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百老汇音乐剧具备美国文化的“大熔炉”特点。
什么是城市的文化性格?在余秋雨看来:“文化性格就是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一个长久阅历,时间比较长的阅历就变成了性格。
”在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启示下,中国的某些城市,如:上海、南京、西安,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创造自己的商业奇迹?这是时间能够回答我们的问题,那就让我们探寻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找寻一些启示吧。
二、百老汇概况(一)发展历程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9 世纪初。
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
建立于公元 1810 年的Park Theater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The Broadway在 1821年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上。
浅谈《百老汇爵士乐》视觉的转变
![浅谈《百老汇爵士乐》视觉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142020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4.png)
浅谈《百老汇爵士乐》视觉的转变《百老汇爵士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起源于美国。
其视觉效果的转变是一种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发生的变化。
本文将从服装、舞台和灯光三个方面来探讨《百老汇爵士乐》视觉的转变。
服装在《百老汇爵士乐》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百老汇爵士乐乐团的表演服装大多是男性乐手穿着西装、领带和礼帽,女性乐手穿着长裙和高跟鞋。
这种经典的服装风格使得乐团在演出中显得庄重而高雅。
随着时代的变迁,乐团的服装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现代的百老汇爵士乐乐团的乐手不再都穿着传统的西装和领带,而是选择更多样化的服装来展现个性。
男乐手可以穿短袖衬衫和牛仔裤,女乐手可以穿短裙和平底鞋。
这种变化使得乐团在舞台上显得更加时尚和动感。
舞台在《百老汇爵士乐》中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早期的百老汇爵士乐乐团的演出舞台大多比较简单,只有一个中央舞台和一些乐器陈列在两侧。
这种简单的舞台布置使得观众能够更加专注于音乐本身。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的百老汇爵士乐乐团的舞台经常采用多重层次的设计。
舞台的前景、背景和侧翼都可以用来展示不同的元素,如舞蹈演员、视觉效果和灯光效果等。
这种多重层次的舞台布置使得演出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观众的观赏体验。
灯光在《百老汇爵士乐》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百老汇爵士乐乐团的灯光主要是通过简单的照明设备来实现,如灯泡和扩音器。
这种简单的灯光效果能够有效地突出音乐的主题和乐手的表演。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百老汇爵士乐乐团可以通过更复杂的灯光系统来创造更多的视觉效果。
不仅可以通过灯光的颜色、亮度和位置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还可以使用投影技术来在舞台上投影出各种图案和影像。
这种灯光效果的转变使得演出更具有艺术性和想象力。
百老汇地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百老汇地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e9159660029bd64793e2c02.png)
标准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文案.标准一、前言在现代戏剧史上,美国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堪称无可挑剔的独特样本。
戏剧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这两座大都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百老汇是一条宽22至45米,长达50里,两旁大厦林立,高楼蔽日的繁华大街。
在第七大道与43街交汇处有一条细长的广场,它就是百老汇的心脏——“时报广场”(Times Square)。
它的周围,被称为剧院区,遍布着大大小小40多家剧院,这些灯火璀璨的建筑群落成为纽约一道独特绚丽的风景。
所谓“伟大的荧光带”,就是指百老汇从那个年代开始的繁荣景象。
观光客到纽约有3件事必不可少,那就是攀自由女神、登帝国大厦、看百老文案.标准汇音乐剧。
百老汇对纽约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于票房创造的价值,还包括解决无数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艺术提升了纽约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准,让他们以生活在纽约而自豪。
一些西方学者将百老汇音乐剧视为一种不入流、四不像的大杂烩。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芭蕾舞剧相比,它就像一个不修边幅而又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与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马戏、杂耍、脱口秀相比,它又太正规,需要有专业剧场,需要专业乐队现场演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事实上,通俗而不庸俗,不断求新求变,尽一切可能满足大众的喜好,正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百老汇音乐剧具备美国文化的“大熔炉”特点。
什么是城市的文化性格?在余秋雨看来:“文化性格就是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一个长久阅历,时间比较长的阅历就变成了性格。
”在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启示下,中国的某些城市,如:、、,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创造自己的商业奇迹?这是时间能够回答我们的问题,那就让我们探寻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找寻一些启示吧。
二、百老汇概况(一)发展历程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9 世纪初。
当时的百老汇大道就已经成为美国戏剧艺术的活动中心。
建立于公元1810 年的Park Theater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第二间剧院The Broadway在1821年才出现于百老汇大道上。
20世纪末期以来的美国戏剧发展的综述
![20世纪末期以来的美国戏剧发展的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427129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2.png)
20世纪末期以来的美国戏剧发展的综述 20世纪末期,美国戏剧基本上是沿着前30年的轨迹不断发展的,即继续沿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依然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前期剧作家不断有新作问世,支撑着美国戏剧舞台,戏剧创作风格也在变化,有延续,有创新,有发展;同时新的戏剧创作倾向的出现,一批年轻剧作家的崛起,给美国戏剧增添了活力,预示着世纪之交的美国戏剧发展的方向。
一 现实主义戏剧依然是世纪末美国戏剧的主流。
阿瑟密勒老骥伏枥,辛勤笔耕,继续写社会主题,创作基调是现实主义的,同时也试用其它写作技巧。
在《一个爱情的故事》(Some Kind of Love Story,1982)和《献给一位女士的哀歌》(Elegy for a Lady,1982)剧中试用了新的戏剧技巧,在某些方面跟哈罗德品特的戏剧有相似之处。
1983年春天,他亲自来北京导演《推销员之死》并随后出版了《推销员在北京》(Salesman in Beijing),扩大了他剧作的社会影响。
《我什么也记不清了》(I Can't Remember Anything,1986)一剧通过写两位老人对过去的生活轨迹的回忆,展示了老年人的孤寂和失望,揭示了人生的坎坷、世态的炎凉和美国社会每况愈下的不景气状况。
《克拉拉》(Clara,1986)写父女关系问题,通过写调查一桩杀人案的过程,鞭挞了美国社会,其风格基调是现实主义的,同时也娴熟地运用了表现主义手法。
自传《时移世变》(Time-bends:A Life,1987)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右翼势力对进步作家迫害的情况,对理解社会问题剧《炼狱》等颇有参考价值。
密勒认为英国伦敦比纽约百老汇更重视戏剧艺术,因此将自己的新作《驶下摩根山》(The Ride down Mount Morgan,1991)在伦敦的温德海姆剧院首演,剧中展示了贪婪自私的保险商莱曼费尔特人生中面临的家庭危机,也是美国梦的危机。
试论美国音乐剧的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试论美国音乐剧的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ca4541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a.png)
试论美国音乐剧的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孙赫/文美国音乐剧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
它将以叙事为主的戏剧表演和优美通俗的人声歌唱、多样化的舞蹈形体动作结合起来,同时融合服饰、布景、灯光等舞台艺术,呈现出整体的舞台效果。
美国音乐剧不仅在美国本土广受欢迎,而且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美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以及它对世界的影响。
通过对美国音乐剧的起源、核心要素、代表作品以及其全球传播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剧在全球文化舞台上所作出的贡献。
1 美国音乐剧的起源与历史发展1.1 美国音乐剧的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音乐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这个时期,美国社会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市民阶层扩大,娱乐需求也随之增加。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表演艺术形式逐渐崭露头角,它融合了音乐、戏剧和舞蹈等多种元素,这就是美国音乐剧的前身。
早期的美国音乐剧以轻松的歌曲和舞蹈为主,以吸引大众观众。
其中一些著名的早期音乐剧包括《黑钩子》(The Black Crook)和《乞讨学生》(The Beggar Student)。
这些作品强调了娱乐性,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音乐和戏剧性[1]。
图1为第一个现代音乐剧《黑钩子》首演信息报纸版面。
1.2 百老汇(Broadway)的兴起和发展20世纪初,纽约市的百老汇成为美国音乐剧的中心。
百老汇地区的剧院开始举办音乐剧表演后,这个地区的名称很快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
百老汇优越的地理位置、先进的剧院设施以及所吸引到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才华横溢的创作者和演员,使其成为音乐剧的理想发展地[2,3]。
图2为百老汇街景。
20世纪初至中叶是美国音乐剧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经典作品。
在这个时期,音乐剧取图1 《黑钩子》首演信息报纸版面1得了许多成就:(1)经典音乐剧作品:作曲家如尤比·布雷克(Eubie Blake)、约翰·坎德尔(John Kander)和乔尔·斯泰恩(Jule Styne)创作了一系列经典音乐剧作品,如《翩翩起舞》(Shuffle Along)、《芝加哥》(Chicago)、《滑稽女郎》(Funny Girl)等。
音乐剧的演变:从百老汇到全球舞台
![音乐剧的演变:从百老汇到全球舞台](https://img.taocdn.com/s3/m/98fa224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a.png)
音乐剧的演变:从百老汇到全球舞台音乐剧,这一将戏剧、音乐、舞蹈以及视觉艺术融合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形式,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断演进,从美国百老汇的璀璨舞台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轻歌剧和美国的歌舞杂耍表演。
20世纪初,音乐剧开始在百老汇找到其安身立命之地,作品如《演艺船》、《奥克拉荷马》等奠定了音乐剧的基本形式和叙事结构。
这些早期作品通常以简单的情节、旋律优美的歌曲和华丽的舞蹈场面吸引观众,为音乐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时代的推进,音乐剧经历了多次革新。
20世纪中叶,作品如《窈窕淑女》、《西区故事》等引入了更复杂的情节和主题,探讨社会问题、种族冲突和文化差异,音乐和歌词的深度与复杂度也显著提升。
音乐剧开始不仅仅提供娱乐,而是成为一种反映时代精神、引发思考的艺术形式。
技术的革新也为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舞台设计、灯光、音响效果的进步使得舞台呈现更加震撼人心,服装和道具的设计也更加精致细腻。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强了音乐剧的观赏性和艺术表现力。
进入21世纪,音乐剧的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
众多经典作品如《猫》、《歌剧魅影》、《狮子王》等在伦敦、纽约之外的地方上演,包括亚洲、澳洲甚至中东地区。
这些作品的巡演不但拓宽了音乐剧的受众群体,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音乐剧也开始融入更多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
例如,《摩诃婆罗多》将印度史诗故事搬上音乐剧舞台,而《蜘蛛侠:关闭黑暗》则展现了漫威超级英雄的故事。
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使得音乐剧更加多元和丰富,也使其能够触及更多人的心灵。
如今,音乐剧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不仅是娱乐的产物,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连接着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观众。
从百老汇的霓虹灯下到世界各地的舞台,音乐剧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着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故事。
浅谈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历史
![浅谈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6742a1680203d8ce2f24ac.png)
浅谈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历史作者:张语嫣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0期摘要: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中具有很多元化的音乐内容与舞蹈内容,从民谣歌剧开始发展,不断的加入许多欧洲歌舞表演的特征,将其不断融合。
百老汇的音乐剧不仅有欧洲的文化血统,也有黑人文化的血统,这为百老汇音乐剧艺术的成型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音乐剧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商业性、盈利性以及娱乐性。
关键词:音乐剧商业性娱乐性民族性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164-02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形成应源于18世纪30年代,音乐剧这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在新生国度美国诞生绝非偶然。
北美早时期的拓荒者给这片土地带去了全新的社会格局,也带去了寻求精神自由乐土的信念以及梦想,音乐剧就如它的诞生一般,是不同艺术文化的碰撞。
音乐剧不仅有欧洲“高贵”的文化血液,有着歌剧文化的传承,也有杂耍、滑稽表演的艺术形态,甚至还有曾经受鄙夷的黑人文化、布鲁斯、爵士乐、黑人灵歌都为百老汇音乐剧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
19世纪90年代是音乐剧蓬勃展开的时期,并且以百老汇为中心。
那时主要以白人音乐家的创作为主,音乐剧情也都是白人的文化基础上建立的,所以这种歌舞剧也主要是白人观众将其推向百老汇的舞台,随之黑人音乐剧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传统。
当时的黑人音乐家通过不断的演出和创作,通过这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民族影响力。
黑人音乐家们将“黑面人游艺表演”运用到了百老汇的音乐剧中,虽然西方学术界一直对这一时期的艺术有种族的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墨面秀的确是第一个100%的在美国本土之上从酝酿到发展直至兴盛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黑人掀起音乐剧热潮是在马上要进入20世纪的19世纪末期,他们的音乐剧具有十分鲜明的黑人音乐特征,把黑人的灵歌、舞蹈与白人的歌舞相互结合起来,在音乐剧中剧情的这一方面,黑面人游艺表演主要以诙谐幽默的故事为主。
20世纪以后,兴起了黑人音乐剧的热潮。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78146275f0e7cd1842536c5.png)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综合艺术,从诞生之日起,舞蹈就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从奠基迈向巅峰,从沉沦走向复苏,音乐剧的风格和形式不断地在革新和发展。
同样,从歌舞杂耍,插入性质的舞段,发展到用舞蹈来叙述故事,音乐剧中的舞蹈也经历了不同的变迁过程。
虽然音乐剧舞蹈的发展历程并不与音乐剧的发展过程完全同步,然而音乐剧舞蹈的发展与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音乐剧的发展历史见证了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发展。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舞蹈变革的体现正如百老汇音乐剧有其发展阶段一样,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舞蹈也有不同的发展经历,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舞蹈创作观念和手法上的革新。
从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地位来分析,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经历了纯娱乐性的插舞时代、确立舞蹈叙事地位的时代以及以舞蹈为中心的舞蹈音乐剧时代的发展和变革。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地位、舞蹈风格和类型以及舞蹈艺术家的地位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音乐剧舞蹈地位的改变歌舞杂耍、滑稽表演以及性感美女秀,加上男欢女爱的简单故事情节组成了早期美国音乐剧的形式。
受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战争的影响,美国人把舞蹈作为一种纯娱乐的消遣品。
舞蹈是以做秀的形式出现在音乐剧中。
一群美女排成一列跳着与剧情毫无关系的舞蹈,踢大腿、秀性感、秀美貌、秀服饰来吸引观众,舞蹈的娱乐性远远大于艺术性。
虽然这种传统的歌舞女郎舞蹈模式影响了百老汇一个世纪,但在20世纪初期,占有很大比重的歌舞表演都是处于无关紧要的“插入”地位,只是一种“消遣品”。
正如约翰•马丁所说:“舞蹈被标榜为某种唯一的轻浮艺术,专门用来趋炎附势,并用美貌去蛊惑人心。
而不能像其他艺术那样去表达实在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从20世纪30年代起似乎更加注重舞台的整体形式,使舞蹈状况大为改观。
论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嬗变
![论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嬗变](https://img.taocdn.com/s3/m/628a12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2.png)
论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嬗变音乐剧是一种歌舞剧,它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带有音乐元素,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广受观众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音乐风格的嬗变,音乐剧的演唱风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音乐等多方面探讨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嬗变。
一、音乐剧的源起和发展音乐剧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百老汇,当时的百老汇主要是以轻歌舞剧为主,而音乐剧的诞生则是对轻歌舞剧的一种发展。
比如,奥斯卡·汉默斯坦的《华尔滋》(Broadway Melody)是轻歌舞剧到音乐剧的过渡作品。
百老汇音乐剧的成功激发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剧创作热情,如伦敦的西区音乐剧、巴黎歌剧院音乐剧等等。
二、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历史回顾1.经典音乐剧时代(20世纪20-40年代)经典音乐剧时期的演唱风格以清晰的歌唱为主,音乐和旋律与歌词的结合度较高,以木管、小提琴、钢琴等管弦乐器为主。
演唱风格的代表是杰罗姆·柯恩和乔治·盖希文的合作作品《南方太平洋》(South Pacific)以及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的合作作品《南太平洋》(Oklahoma!)。
2.摇滚音乐剧时代(20世纪60-70年代)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摇滚音乐的兴起,音乐剧演唱风格也开始发生变化。
演唱风格更加自由放纵,动感十足,音乐元素的数量也增加了不少。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仙人掌芝加哥》(Hair)、《汉密尔顿》(Hamilton)等。
3.流行音乐剧时代(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流行音乐的崛起,音乐剧的风格也受到了影响。
80年代和90年代的音乐剧演唱风格注重个性化的歌唱表现,音乐元素更趋于多样化。
流行音乐剧《猫》(Cats)和《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4.后现代音乐剧时代(21世纪至今)随着对音乐形式和演出方式的尝试,音乐剧的风格又开始经历了一次转变。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919a9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b.png)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百老汇作为纽约的一个著名地标,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剧院区之一、它的文化发展历程漫长而庞大,不仅见证了戏剧演艺的进步,也展示出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对百老汇的历程及其所带来的启示的探讨。
百老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只是一个较小的娱乐区。
然而,随着移民潮的涌入,它迅速壮大。
20世纪初,许多剧院的兴建使得百老汇成为吸引大量观众的剧院区。
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百老汇经历了黄金时期,包括一系列经典的音乐剧和戏剧,如《音乐之声》、《包租公》等。
这些作品不仅成为经典,也创立了百老汇音乐剧的文化。
百老汇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与美国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追求娱乐和文化,也给了百老汇发展的机会。
此外,美国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容纳也为百老汇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
百老汇上演了许多在种族和性别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剧目,如《乌龙山伯爵》等。
这些作品将社会问题搬上舞台,引发了许多有关平等和人权的讨论。
百老汇的成功还得益于创意和创新。
许多作曲家、编剧和导演敢于突破常规,推陈出新。
他们将现代音乐和舞蹈元素融入剧目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这种创新精神激励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影响了电影、电视和音乐行业等。
百老汇也是一个人才的摇篮。
它培养了很多杰出的演员、舞者和创意人才。
百老汇的剧院群聚集了全球最优秀的演艺专业人员,他们互相切磋,共同成长。
这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百老汇的成功经验带给了其他行业的启示,即培养和吸引人才是推动一个行业进步的关键。
百老汇的成功还得益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百老汇不仅注重优质剧目的生产,也注重剧目的宣传和推广。
他们运用各种媒体渠道,包括电视、广告牌和社交媒体等,将剧院区形象推向全球。
市场营销的成功使百老汇得以吸引全球观众,为继续推动文化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支持。
百老汇的文化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创新和创意对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并保持市场竞争力。
论音乐剧的发展
![论音乐剧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0c232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2.png)
论音乐剧的发展音乐剧是一种结合音乐、歌曲、舞蹈和戏剧元素的表演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当代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音乐剧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到现代发展趋势,以及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一、音乐剧的起源1.1 早期形式:音乐剧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以轻歌剧和歌舞剧的形式出现。
1.2 第一部音乐剧:《黑奴王》(Show Boat)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剧,于1927年首演。
1.3 百老汇的繁荣:20世纪上半叶,百老汇成为音乐剧的发源地,出现了许多经典作品如《音乐之声》和《西区故事》。
二、音乐剧的发展2.1 风格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剧的风格逐渐多样化,涵盖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题材。
2.2 跨界合作:音乐剧开始与电影、电视等媒体进行跨界合作,推动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3 技术创新:现代音乐剧在舞台设计、灯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提升了观赏体验。
三、音乐剧的影响3.1 传播文化:音乐剧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形式,带动了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的发展。
3.2 培养观众:音乐剧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艺术体验,培养了更多的戏剧爱好者。
3.3 社会反响:一些音乐剧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四、音乐剧的现状4.1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音乐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欢迎。
4.2 创新实践:一些新兴音乐剧作品在题材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4.3 教育培训:音乐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表演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引入教学内容。
五、音乐剧的未来5.1 融合发展:音乐剧将继续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多样性的作品。
5.2 多元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音乐剧将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5.3 文化输出:音乐剧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将继续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的声音和形象。
综上所述,音乐剧作为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的综合性表演形式,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舞台艺术的一面旗帜。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78146275f0e7cd1842536c5.png)
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影响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综合艺术,从诞生之日起,舞蹈就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从奠基迈向巅峰,从沉沦走向复苏,音乐剧的风格和形式不断地在革新和发展。
同样,从歌舞杂耍,插入性质的舞段,发展到用舞蹈来叙述故事,音乐剧中的舞蹈也经历了不同的变迁过程。
虽然音乐剧舞蹈的发展历程并不与音乐剧的发展过程完全同步,然而音乐剧舞蹈的发展与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音乐剧的发展历史见证了音乐剧舞蹈的变革与发展。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舞蹈变革的体现正如百老汇音乐剧有其发展阶段一样,美国百老汇音乐剧舞蹈也有不同的发展经历,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舞蹈创作观念和手法上的革新。
从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地位来分析,百老汇音乐剧舞蹈经历了纯娱乐性的插舞时代、确立舞蹈叙事地位的时代以及以舞蹈为中心的舞蹈音乐剧时代的发展和变革。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地位、舞蹈风格和类型以及舞蹈艺术家的地位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音乐剧舞蹈地位的改变歌舞杂耍、滑稽表演以及性感美女秀,加上男欢女爱的简单故事情节组成了早期美国音乐剧的形式。
受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战争的影响,美国人把舞蹈作为一种纯娱乐的消遣品。
舞蹈是以做秀的形式出现在音乐剧中。
一群美女排成一列跳着与剧情毫无关系的舞蹈,踢大腿、秀性感、秀美貌、秀服饰来吸引观众,舞蹈的娱乐性远远大于艺术性。
虽然这种传统的歌舞女郎舞蹈模式影响了百老汇一个世纪,但在20世纪初期,占有很大比重的歌舞表演都是处于无关紧要的“插入”地位,只是一种“消遣品”。
正如约翰•马丁所说:“舞蹈被标榜为某种唯一的轻浮艺术,专门用来趋炎附势,并用美貌去蛊惑人心。
而不能像其他艺术那样去表达实在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从20世纪30年代起似乎更加注重舞台的整体形式,使舞蹈状况大为改观。
浅谈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历史
![浅谈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7a499147fd5360cba1adb6f.png)
浅谈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历史张语嫣吉林动画学院摘要: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中具有很多元化的音乐内容与舞蹈内容,从民谣歌剧开始发展,不断的加入许多欧 洲歌舞表演的特征,将其不断融合。
百老汇的音乐剧不仅有欧洲的文化血统,也有黑人文化的血统,这为百老 汇音乐剧艺术的成型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音乐剧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商业性、盈利性以及娱乐性。
关键词:音乐剧商业性娱乐性民族性中图分类号J 809 文献标识码:A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形成应源于18世纪30年代, 音乐剧这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在新生国度美国诞生 绝非偶然。
北美早时期的拓荒者给这片土地带去了全新 的社会格局,也带去了寻求精神自由乐土的信念以及梦 想,音乐剧就如它的诞生一般,是不同艺术文化的碰撞。
音乐剧不仅有欧洲“高贵”的文化血液,有着歌剧文化的 传承,也有杂耍、滑稽表演的艺术形态,甚至还有曾经受 鄙夷的黑人文化、布鲁斯、爵士乐、黑人灵歌都为百老汇 音乐剧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
19世纪90年代是音乐剧蓬勃展开的时期,并且以 百老汇为中心。
那时主要以白人音乐家的创作为主,音乐 剧情也都是白人的文化基础上建立的,所以这种歌舞剧 也主要是白人观众将其推向百老汇的舞台,随之黑人音 乐剧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传统。
当时的黑人音乐家通过 不断的演出和创作,通过这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民族影 响力。
黑人音乐家们将“黑面人游艺表演”运用到了百老 汇的音乐剧中,虽然西方学术界一直对这一时期的艺术 有种族的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墨面秀的确是第一个 100%的在美国本土之上从酝酿到发展直至兴盛的舞台 表演艺术形式。
黑人掀起音乐剧热潮是在马上要进入20 世纪的19世纪末期,他们的音乐剧具有十分鲜明的黑人 音乐特征,把黑人的灵歌、舞蹈与白人的歌舞相互结合起 来,在音乐剧中剧情的这一方面,黑面人游艺表演主要以 诙谐幽默的故事为主。
20世纪以后,兴起了黑人音乐剧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164-02的热潮。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多舞种”现象初探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多舞种”现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a2c7d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8.png)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多舞种”现象初探
毕丹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3
【摘要】在百老汇音乐剧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初期的舞蹈以配角身份,经历了顺从娱乐思潮的表演阶段,但随着一众杰出编舞家的思考、磨砺和不屈不挠的践行,舞蹈终成为跟从音乐歌曲风格,服从剧本创作理念,遵从时代发展主题的存在状态,成长为独立的艺术个体。
而“多舞种”作为音乐剧舞蹈历史进程中的参与者,其“从大众中来”的形成本质和“到大众中去”的表演服务属性,也成为音乐剧舞蹈表现的重要标志和主要特色。
【总页数】4页(P139-142)
【作者】毕丹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722.9;G642
【相关文献】
1.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之源初探
2.对百老汇音乐剧整合奥秘的初步探寻——卿菁博士论文《百老汇整合音乐剧》序
3.嘻哈精神打造美国梦解读百老汇现象级音乐剧《汉密尔顿》
4.百老汇著名音乐剧年底进京——《吉屋出租:》百老汇音乐剧引来莫文蔚
5.美国圣塔莫尼克学院“美国写照:百老汇音乐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从百老汇音乐剧看20世纪美国文化变迁组长:沈佳瑜小组成员:施帅、沈佳瑜、张晨凯、杨挺、顾彬帅、黄宇航指导老师:沈文慧单位:上海市扬子中学摘要:这篇调查报告主要是展示我们探寻《从百老汇音乐剧看20世纪美国文化变迁》的学习过程的记录,与我们的思考和收获。
第一步,问卷调查、查找参考资料、调查美国历史;第二步:采访老师、解决问题;第三步:收集整理、梳理知识所得;第四步:寻找帮助解决关键问题、完成课题。
每次调查后,我们都有自己的总结和感受体会。
关键词:“百老汇音乐剧、美国文化”前言(我们对课题的认识):深入学习那些书本上无法显现的艺术文化知识,关心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变迁思考文明与艺术的关联。
文化在全世界因历史的发展不同,必然有成千上万种,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才能发现他的美,知识是我们最需要、最应该去寻找的。
百老汇艺术的文化本应该作为一个高中生所熟知的,可恰恰相反的是,我们一无所知,惟有茫然。
这激起了我们对文化追求的使命感,我们需要去寻找,寻找它的源头,寻找它的发展,寻找它一步步走来的历史足迹,也许将来它会让我们收益无限。
……我们的研究足迹:正文:第一步: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张“美国百老汇知多少”调查问卷Question 1:你听说过美国百老汇吗?Question 2:你可曾观看过美国百老汇吗?Question 3:你听过自己的身边的人说过百老汇有多少历史吗?Question 4:如果没听过,那么说说你脑海中想象的美国百老汇的样子?Question 5:如果学校里开展“从百老汇音乐剧看美国的文化变迁”的研究型课程,你是否有兴趣参加?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如今盛行流行歌曲,但是有些人对百老汇的音乐剧有很大的兴趣了解的人虽然已经不多了。
于是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一“从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看美国20世纪的文化变迁”……第二步:采访老师历史老师是我们走访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我们听说他对美国百老汇很熟悉,所以我们小组几个人去采访了他。
以下是我们的采访记录的摘要:…………Q:**老师,什么是美国百老汇?*老师:百老汇是地名吧?是一些歌舞剧的演出地。
我只能从它在整个20世纪在美国的影响上来谈谈了,至于它的具体内容只能请你们的音乐老师来谈了。
Q2:那么美国百老汇什么时候形成的?**老师:具体时间不清楚,约在19世纪末。
Q:如今,美国百老汇好象渐渐湮没,好莱坞电影影响越来越大,这应该是艺术进步了?时代前进了?还是人之冷漠?你能给我们讲讲吗汤:都有。
时代当然在进步,所以这些东西(百老汇音乐剧)我们现在很少看到了,包括我们这一辈都不太了解的,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世界信息交流的畅通,人们看什么都成为可能。
Q:现在了解美国百老汇的价值是什么?**老师:很难说,全部了解当然不可能。
但通过部分百老汇音乐剧的了解去翻开美国的近代历史,发现他们的近期历史文化飞速前进的轨迹,学习他们的先进性的东西对我们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步:观看百老汇音乐剧舞剧,向音乐老师求助,借阅资料书,百老汇音乐剧的光盘,大家利用十一长假这一宝贵的时间,我们一起看了有关百老汇音乐剧的片子。
以下是我们的成果:《雨中乐飞扬》《大河之舞》、《歌舞大王齐格飞》《猫》《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第四步整理收获:我们了解了20世纪初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风格以豪华富丽派类型为主。
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音乐剧在英、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美国,它较多地受爵士乐、踢跳舞、喜剧性话剧和含有歌唱的喜剧的影响,另外美国一直有像"齐格菲"一类的轻歌舞剧(故事不重要,但歌舞制作得非常华丽),还有歌舞厅的小型娱乐性歌舞(多数在高档餐厅和宾馆演出,在现在的拉斯维加斯仍能看到);在英国,音乐剧更多地与轻歌剧、话剧,特别是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的戏剧背景相关,舞蹈方面则更贴近芭蕾舞。
20年代以后到50年代,以典型剧目的创新和突破为代表,美国和伦敦西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长足进展。
它们是:《演艺船》是真正把美国乡土的剧本故事与歌曲、舞蹈组织在一起的成功剧目,并首次在脚本和表演上都突破了种族歧视。
《波吉与贝丝》是把爵士乐与灵魂音乐以及全部关于黑人生活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并尽力维持了歌剧传统。
《俄克拉荷马》使音乐、舞蹈紧密地与故事进程结合,特别是舞蹈。
《长发》是爵士音乐剧的代表作。
真正体现了创新和不拘一格,不论是脚本、音乐还是登台方式,都让人充分体会到音乐剧的高度自由。
《平步青云》在音乐、舞蹈、表演三者的协同与整合上登上了新的高峰,创作过程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奥立弗》是古典的故事加上优秀的歌曲及创新布景技术。
《耶稣基督巨星》这个摇滚歌剧让人们认识到天才作曲家韦伯的出现和崛起,为音乐剧揭开了崭新一页。
随后即开始了以韦伯、阿兰、勋伯格三人为首的,开创了音乐剧四大剧目为代表的世界音乐剧新阶段。
《波吉与贝丝》(Porgy andBess)是音乐剧不朽的组成部分,它与《演艺船》同属百老汇音乐剧第一纪元的代表作,目前很少为人熟悉。
而第二纪元的代表作则广为人知,如:《音乐之声》、《俄克拉荷马》、《旋转木马》、《南太平洋》、《国王与我》等等。
它们使百老汇音乐剧发生了重大变革,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极具戏剧性,而不再仅限于轻歌舞或音乐喜剧的模式。
此一阶段,富于剧情的舞蹈、革命性的舞蹈创新首次把舞蹈从以往做音乐剧陪衬的角度解放出来,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地位被提到空前的高度,使它与音乐、对话、表演一样成为音乐剧有机的组成部分。
音乐剧被认为是音乐、舞蹈和表演的大综合,《俄克拉荷马》(Oklahoma)一剧是具有典范作用、里程碑式的剧目。
此剧中,舞蹈设计德米尔创新地使用了民族式芭蕾,而不是简单地照搬传统的踢腿舞或踢踏舞。
它通过音乐、唱歌和舞蹈三种形式的融合,从而使音乐剧成为一种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
而听音乐剧也逐渐变成一种从属性文化,这把音乐剧中的舞蹈提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德米尔把音乐剧舞蹈从简单的群舞与异国情调的古典芭蕾中解脱出来,创作出独树一帜的百老汇风格。
她的贡献在于她把舞蹈设计成剧情的组成部分,同时把美国风情的舞蹈风格引入传统芭蕾。
她改变了人们的概念,即依感情表达设计舞蹈步伐、姿态和韵律,而非角色和环境。
从此"舞蹈设计"一词渐渐流行并意味着一种创造性艺术家和正宗艺术。
一批舞蹈设计天才亦随德米尔之后成长起来,其中之一就是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他设计了《西区故事》和《屋顶上的提琴手》。
《长发》(Hair)是摇滚音乐剧的代表作。
它先在外百老汇的先锋剧场登台,剧情的发展并不紧凑,有明显而强烈的反越战内容。
高特·麦可德莫(Galt Mcdermott)创作了极富感染力的现代音乐;歌词与剧情发展关系不大,而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更象是嬉皮士的吟诗。
它恰恰契合了当时英国的反叛年代和美国强大的反政府运动,因而一再走红。
创造了各地巡演、大棚车演出公司及当地"土著"演出公司等商业运作的先例,为百老汇戏剧界带来了不少的活力和经验。
使低成本音乐剧成为可能。
歌舞片是以歌唱和舞蹈为中心内容的类型电影,它是在电影的声音出现之后诞生的新的类型片种。
在歌舞片中,音乐和歌舞进入了电影叙事或者说成为叙事手段,并成为叙事模式的重要手段。
因此,可以说,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和好莱坞歌舞片有着不解之缘。
《雨中曲》正是以有声电影诞生之初这段既有传奇性又有趣味性的历史为故事素材的歌舞片。
从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华纳公司的《爵士歌手》开始,历经了刘别谦式的讽刺宫廷时事的小歌舞片、仿百老汇风格的豪华歌舞片等类型的发展演变,后来出现了以演艺界故事为内容的“后台歌舞片”。
这是歌舞片的经典类型形态。
“后台歌舞片”通过揭露舞台幕后秘闻或好莱坞电影圈的众生相,给观众带来愉悦,它打破了娱乐创造过程中的神秘感。
《雨中曲》的故事背景是1927年,即电影由无声转向有声的关键年代,影片通过描写有声电影《歌舞骑士》的拍摄制作过程中的种种佚闻趣事,使观众从娱乐之中了解电影发展史的这个重要阶段。
30年代好莱坞歌舞片中可谓众星云集,人才辈出。
阿斯泰尔和罗杰斯是30年代后期好莱坞歌舞片领域的一对金童玉女,1933年《飞向里奥》是这对黄金组合的银幕处女作,与伯克利歌舞影片的“宏大”不同,这对组合带给观众的是优雅浪漫、充满激情的表演。
1935年的《大礼帽》和1936年的《欢乐时光》,是他们成功的代表作。
《欢乐时光》遵循好莱坞歌舞片“爱情失而复得”的经典套路,插曲《今夜你如此美丽》曾获奥斯卡最佳歌曲奖,阿斯泰尔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歌舞片惟一亮点”。
遗憾的是,他们的表演仅几年便结束了。
到30年代末期,随着伯克利大型歌舞的失宠和“阿斯泰尔和罗杰斯”组合的解散,歌舞片只得寻求新的尝试。
歌舞片是伴随着电影声音出现而繁荣的,歌舞片一出现就遭遇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社会经济危机。
但是,歌舞片却没有被经济大萧条扼杀反而出现了畸形的繁荣,体现了好莱坞浪漫美满的歌舞片的社会功能,即面对失业、贫困、犯罪和骚乱,歌舞片成为失意的观众提供了逃避的乌托邦。
歌舞片的黄金年代是在3、40年代,繁华迷离歌舞片以特有的乐观光明给经济大萧条的观众带来梦幻般的精神抚慰。
人们陶醉沉迷于歌舞片编织的“一夜成名”、“美梦成真”、“麻雀变凤凰”或“灰姑娘”式的虚幻的童话梦境和歌舞片所特有的豪华艳丽、歌舞升平的包装中,以忘却现实生活的残酷。
《雨中曲》出现的50年代,是“麦卡锡主义” 盛行猖獗的时期,美国社会处于政治上的白色恐怖之中,于是,精神压抑痛苦的美国公众转而在歌舞片的梦幻世界中寻求安慰,以忘却现实世界的政治迫害和体制异化。
20世纪60、70年代。
《平步青云》(A Chorus Line)是一部关于百老汇音乐剧的百老汇音乐剧,它的创意源于九位音乐剧舞蹈演员与他们的舞蹈老师一起展开的一次个人情感经历的讨论。
1975年5月21日在外百老汇演出成功。
从概念到演出,从实验发展为最终制作的成功,这在音乐剧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该剧把一组组序列演出拼在一起,让演员们共同分享他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故事。
而导演试图发现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观演之间的距离被拉得那么近。
创下了当时百老汇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6137场)。
该剧在1976年获9项托尼奖;1984年的托尼特别奖;1975年获纽约剧评奖及最佳音乐剧;1975年的普利策最佳戏剧奖;1976年戏剧界奖的五个奖项;1977年伦敦晚间标准奖的最佳音乐剧奖。
《耶稣基督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作曲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词蒂姆·莱斯(Tim Rice)。
1971年10月12日在百老汇首演,该剧由年仅23岁的安德鲁·洛依德·韦伯创作,他当时还是一位无名的英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