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等高线地形图复习

合集下载

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等高线地形图课件新人教版

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等高线地形图课件新人教版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2-
考 纲
考 情 2015 全国Ⅰ 卷,7~8 题 2013 全国Ⅱ 卷,6~8 题 1.海拔和相 2013 全国大 对高度、 等高 纲卷,10~11 (深)线和地 题 形图 2012 全国 2.地形剖面 卷,10~11 题 图 2011 全国 卷,6~8 题 2010 全国大 纲卷,6~8 题
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 输油、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 气管道 成本
-25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 地势 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 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 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 业、畜牧业 图 示
点的 区位要求 图 示 类型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 坝 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 址 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水库 建设 库 宜选在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区
-23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 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 等高线稀疏,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 当、 易排水;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 — 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等 —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农业生 产布局
工业区、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 居民区 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选址
-26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1全国卷,6~8)读下图,完成第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C ) A.50米 B.55米C.60米 D.65米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 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B ) A.15米 B.40米C.65米 D.90米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名师课件)1.2 等高线地形图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名师课件)1.2 等高线地形图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第1讲
考点一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考点二
-6-
整合构建 1.等高线图的判读
数值范围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最小值 和极值 延伸方向 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如山脉走向 ①坡陡缓:密陡疏缓。 ②坡面凹凸:凹坡是高密低疏;凸坡 疏密程度 是高疏低密 ①山脊—凸向低处;②山谷—凸向高处;③鞍部—两山 弯曲方向 或两谷之间 ①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闭合 ③局部小范围闭合—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规律是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第一章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第1讲
考点一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考点二
-9-
(4)计算两地的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 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相)/100 m。 图中最大高差为350<H差<450,故其最大温差为2.1~2.7 ℃。 (5)计算地形坡度:坡度由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两点 相对高度可根据两点等高线计算,水平距离可根据图中比例尺与两 点图上距离计算。
考 向 设计新情 境,综合考 查等高线 地形图与 其他等值 线图的判 读与应用, 以选择题 为主,综合 题多隐含 在图像素 材中,不直 接设问
知识网络
第一章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第1讲
考点一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考点二
-3-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基础梳理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 500米,乙点海拔为500 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下图中甲 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 000 米。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2018实用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2018实用
(n-1)d≤ΔH<(n+1) 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等高距
(1)A、B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小值约为 1000m ;A城区气温约25.3℃时,只考虑高度因 素,B山顶的气温约为 16.9 ℃ ~19.3 ℃ ℃。
(2)B陡崖处相对高度最大约为 800 米;最小约为 400 米。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 米,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 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大大小小”规律
300
读图思考: 图中A处的海拔是多少?B处的海拔可能是多少? 规律: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值为“大于大值、小于 小值” (大大小小原则)
x、y、z与图中A、B、C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B
A.x——A y——B z——C
B.x——A y——C z——B
C36.A城与C城在气温上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A.地势高低的不同
B.纬度上略有差异
C
C.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D.天然植被的影响
2、判断河流特征 河流的水系特征
A.山地—放射状水系 盆地—向心状水系 B.山脊—分水线
山谷—集水线(可能发育河流) C.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思考:下图哪个可表示 内流湖
河流的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快,水能丰富,陡崖处形成瀑布
B.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C.河流的流量除与当地气候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系
:通 常位于火山的 顶端,是一个 圆形洼地,常 积水成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等高线地形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岛屿内 部为低山丘陵,沿海有狭窄平原; 地势起伏较大;地势中间高,四 周低;海岸线曲折。
(2)特征:沿海(或环岛、或多分 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分布。 原因:地形平坦,修建成本低; 连接居民点,方便出行。
考向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
(1)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 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H<(n+1)d。
(3)判读地势高低——数值大小、示坡线、河流流向
拓展: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地形图
① 火山口等高线地形图:火山口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是一个圆形
洼地。
②数值表示
①示坡线表示
② 峡谷等高线地形图:两山脊 ③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
间的狭窄部分,是修建水库的最 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围为陡崖(等高
1.基本概念: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绝对高度:指的是海拔,指地面 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图中 甲点的绝对高度为2500米,乙点的绝 对高度为1000米,丙点的绝对高度为 1800米,丁点的绝对高度为-500米。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图中甲乙的相 对高度为1500米,乙丙的相对高度为 800米,丙丁的相对高度为2300米。 (3)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且由海拔高处指向低处。它总是指向海 拔降低的方向。
高度,理解等高线 2.综合思维:综合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区
的含义,会判读、 域特征、区位选址上的应用。
应用等高线地形 3.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等高线地形图对爬山路径、交通线和
图和地形剖面图。 瞭望台等进行区位选择,在野外观察地貌时,明确地貌观察的步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答案:(1)B (2)D
2.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 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C.西北—东南向 B.东西向 D.南北向
)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C.上、下部均平缓
(1)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A.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C.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 B.由东向南流 D.由南向东流
(2)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 3 ℃,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 于( ) A.0.9 ℃ C.2 ℃ B.1.7 ℃ D.3 ℃
解析:第(1)题,结合等高线与河流关系,按照没有指向标地 图方向判断方法知,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第(2)题,根据地形对气温影响,最低气温出现在海拔最高处。读 图知图中最高点介于 600~650 米之间, 结合气温随高度递减规律, 最高点与山顶最大温差为 1.3 ℃,就此可计算图中最低气温不会 低于 1.7 ℃。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 较缓(等高线稀疏)、 向阳 疗养院 坡、背山面水(河、湖、 海)、气候宜人、空气清 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 通过,交通便利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 边,以预防暴雨造成的 山洪暴发;避开陡崖、 宿营地 陡坡,以防崩塌、落石 造成的伤害;应选在地 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 的鞍部宿营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 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 开阔、坡度适当、易排 航空港 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 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 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 离等 -
乙村和甲村海拔均在 300 米与 400 米之间,故无法明显看出 地势的高低,C 项错;该地为我国江南的低山丘陵区,平原少, 耕地面积小,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季风水田农业,B 项错;A 分别 与龙山和虎山山顶的相对高度、水平距离都大致相等,因此其坡 面的实际距离也大致相等。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一 地理和地图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一 地理和地图

A.圭设置跨表(标杆)南北两侧 B.将圭(影子刻度)变长
C.圭两端分别标注春分日和秋分日 D.将表(标杆)缩短 解析:第 1 题,清明属于“二十四节气”之 一,时间段主要与地球公转周期有关。选 B。第
题。 1 .我国下列法定节假日中与“二十四节 气”紧密相关的是( A.春节 C.端午节 ) B.清明节 D.中秋节
3.将周朝时期测日影的方法运用到海南岛
A.一年中冬至日杆影最短 B.春分日影长与杆高相等 C.每个节气影长跨度相等 D.杆影变长时当地昼变短
三亚旅游区,作为科普运用,其“圭表”安装应 该考虑( )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口诀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密陡疏缓 含义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陡, 反之就越缓
04
命题 猜想
针 对 训 练 提 升 能 力
03
真题 解密
感 悟 真 题
把 握 动 态
规律
2.在等高线图上判断五大地形 (1)平原:海拔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等高 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200 米,等高 线较密集。 (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 在边缘十分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0 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 线。
表现
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 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 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 长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七 微专题1 等高线地形图讲义 新人教版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七 微专题1 等高线地形图讲义 新人教版

微专题1 等高线地形图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出现重合,只有在陡崖处呈现重合状态。

3.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稀疏表示坡缓。

4.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

5.根据等高线判断气温和气压: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越低。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水: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7.水库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8.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9.如果M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等高距,则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为:M≤H<(M+d)。

10.如x条重合等高线间的等高距为d,那么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计算公式为:(x-1)d≤ΔH<(x+1)d。

(2017·天津红桥区上学期期中)读“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与图中事实相符的是( )A.河流为外流河B.湖泊为内流湖C.①处地形起伏大D.河口处无沙洲形成2.在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能表示②处地形部位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答案 1.A 2.A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知,该区域河流最终注入海洋,为外流河。

第2题,结合该流域景观图知,②处地形部位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图中,陡崖等高线重合,据此判断该小题结论。

(2017·湖南湘潭市第一次模拟)读“世界某河段示意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大坝高度为35米,则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最小值可能为( )A.168米B.186米C.235米D.265米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大坝建成后,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甲处河水流速最快,水能资源丰富C.乙处河水流速慢,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D.乙处河段地势平坦,汇水面积广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读图知图示等高距为50米,乙的海拔为100~150米,甲在等高线300~350之间,由于大坝高度为35米,大坝在甲的下游,因此甲地的海拔在335~350米之间,所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在185~250米之间,最小值接近于186米,结合选项即可得正确结论。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图1)中Q地 等的高离海距拔为越A可1.0大9能0米0为,,米说瀑( 布明的) 落等差高为7B线2米.。1越0稀0米疏,坡度越缓;交点间的距离越小,说明等高线越密
((22))桥 比梁例附尺集近和,C河等坡岸高.2度与线0山疏0较峰密米的程陡高度。相同因,等D此高距.M3不0同10处,则米相坡同度的水陡平范,M围2等处高距坡越度大,坡缓度,越P大1;>等P高2距,故越小选,坡度A越项小。。 第(2)题,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
成第3~4题。
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4第.甲3题、,读乙图间,根修据建图一中条数山值区判公断路,等, 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 关闭 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 A角.山方峰案,1海B拔.方为案7020~800米,海拔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高差为 C60.方0~案8030米D.,方所以案该4 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800米。第4题,根据山区修路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 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关闭
第(A1.)9题0米,先根据题B目.2提30供米的信息确定图中每条等高线的数值,注意河流一 C.340米 D.420米
般发(2)育桥在梁河附谷近中河。岸山与峰山海拔峰5的80高米,等高距为100米,推断山峰到Q地各等 高线差数最值接依近次( 为50)0米、400米、300米、300米、400米,所以Q点海拔 大于A.420600米米。第(2B)题.31,根0米据河流穿过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桥梁位于瀑 布的C.下36游0米,二者位D于.两41条0米300米等高线之间,海拔为200~300米,又因瀑布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试题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试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H地比B地降水多B.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C.CD是山谷,EF是山脊D.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2.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A.13.5℃,14.5℃B.13.5℃,12.5℃C.22.5℃,13.5℃C.22.5℃,14.5℃3.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为A.601米B.101米C.198米D.298米【参考答案】1.A 2.B 3.D2.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故直接计算即可。

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

图示等高距为200米,陡崖处有2条等高线重合,故计算陡崖相对高度应200≤h<600米之间。

选D。

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第1讲考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第1讲考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③地处于陡崖下面,有落石的危险;④地位 于山顶附近,易受强风吹袭。选 B。第 5 题,最 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面向东方,且地势较高,前 面没有障碍物。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 ⑥地最适宜观看日出。选 D。 答案:4.B 5.D
)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 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 可能是图中的( A.甲村 C.丙村 ) B.乙村 D.丁村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280 m C.450 m B.170 m D.120 m
)
解析:第 1 题,河流形成于山谷,其流向与 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 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第 2 题,该地夏季 日出方位为东北,冬季日出方位为东南。
4.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C.③ B.② D.④
)
5.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C.⑤ B.④ D.⑥
)
解析:第 4 题,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 如独立的树下易遭雷击、
悬崖下方有落石的危险、山顶附近和山谷口易 受强风吹袭、草叶茂盛的地方多蛇虫等,所以这些 地点都不适宜露营。5 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 降水较多,①地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旦河流 水位上涨可能被淹没;②地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 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
凸低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 为脊 脊 凸高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 为谷 谷 重叠 等高线重叠交会处为陡崖、峭壁、落水 为崖 洞、风蚀蘑菇、“女王头”等地貌
2.判读地形类型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形状 和海拔高低判读陆地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 陵、 盆地)和海底地形(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等)。 根据海拔可借助下图判读:

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学案新人教

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学案新人教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纲解读]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相对高度(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甲地的海拔为1 5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米。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

2.等高线图(1)等高线的概念: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应牢记以下要点:1.[填空]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2015·江苏卷改编)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________线路。

答案:③解析:路线①部分路段等高线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不合理;路线②经过山脊,不合理;路线④经过了山顶或山间小盆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路线③沿着山谷,有牲畜饮用水源,等高线分布比较均匀,坡度较和缓。

2.[填空]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2013·四川卷改编)(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________。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________。

答案:(1)山谷(2)220米间地形剖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图1 图21.陡崖M最大落差为( )A.198米B.290米C.380米D.450米2.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A.300 B.400C.500 D.6003.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B.正东方向C.正西方向D.西南方向答案:1.C 2.B 3.B 解析:第1题,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可知,图中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0米,故陡崖的相对高度应在200米到400米之间,选项中,在此范围内的最大落差为380米。

2018版微专题课件:专题一 微专题1 等高线地形图

2018版微专题课件:专题一 微专题1 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
• 4.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 ,可能有河流发育。 即河流一定发育在向高值凸出的等高线处。 • 5.根据等高线判断气温和气压: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 越 。 •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水:高大山脉的迎 风坡多 雨。 • 7.水库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 处。
8.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 地势较低的河谷 地带。
1
2
3
4
5
6
右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米),甲、乙两地建有 养殖场。读图完成4~6题。 4.从图中可知( )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 044米
B.乙地海拔可能为1 025米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米 √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米
解析
1
2
3
4
5
6
5.在②地可以看到( A.①③ C.③④ B.①⑤ √ D.④⑤
专题一 两类图像判读
微专题1 等高线地形图
栏目 索引
01 回扣导图
知能梳理
02
03 深化练习
04
回扣导图
返回
知能梳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般情况下,0米等高线表示 海平面 ,也是海岸线。 2.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只有在 陡崖 处呈现重合状态。 3.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表示 坡陡 ,否则表示 坡缓 。 山谷 低 地形 峡谷
)
解析
• • • •
解析 ①②之间为凹坡,②③ 之间为凸坡,②⑤之间为谷地, 在②地可看到①⑤,看不到③; ②④分别位于陡崖上下方,但
• ②不在陡崖边缘处,需要结合②地坡度和④地距 崖底的距离判断两地能否通视。
1
2
3
4
5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讲解第1部分第1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讲解第1部分第1章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 选线要求: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直、弯路较少的线路。 注意事项: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 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 自流。 ③输油、气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考点一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的部分表示 的地形单元是( D ) A.山脊 C.断块山脉 B.陡崖 D.峡谷
第(1)题,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 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
考点一
(2)图中与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 可能是( A ) ①崩塌堆积物 的沙洲 A.①② C.③④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
考点二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D ) A.90 m C.340 m B.230 m D.420 m
第(1)题,图中山峰海拔580米,且等高距为100 米,说明山峰外围的等高线海拔为500米,从山峰 向河流方向海拔逐渐降低,河流两岸的海拔相 等,均为300米,从而推出Q地外围的等高线海拔 为400米,Q地的海拔为400~500米,D项符合题 意。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图)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如图, A 、 B 分别为 甲、乙两点的海拔。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 高度为 C 。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是地面 海拔高度 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 部位 A B C D E
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

等高线地形图2018实用

等高线地形图2018实用

可降低施工难度 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8)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 ① 从①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合理?为什么? (9)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 是 ,理由是 ④ ④虽然线路较长,但坡度平缓,工程量小,道路质量好,投
规律: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值为“大于大值、小于 小值” (大大小小原则)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南向西北 2、P点与Q点之间的 相对高度可能是 A.190m B.385m C.550m D.632m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密集
超过 500米
稀疏
中间疏 稀疏 四周密 平直
200米 以下
高度
一般不 高于500 无一定 标准 米
高而平, 四周高 低而平 低而缓 高而陡, 地表起 边缘陡 中间低 沟谷较深 伏程度 峭
(二)常见局部地形
1) 山峰(山丘)和盆地(洼地)
2) 山脊和山谷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中部海拔较两侧高 (凸低为高),山脊为分水岭
800 米;最小约为 400
米。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 米,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 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大大小小”规律
300
读图思考: 图中A处的海拔是多少?B处的海拔可能是多少?

2018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版课件:专题2 地球表面的形态 微专题7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18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版课件:专题2 地球表面的形态 微专题7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 高度小于100 m)、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 地与丘陵的差异主要表
形 较小)、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 现在相对高度方面;
类 于100 m)、盆地(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五 ③“大于大的”为山坡
型 种基本地形;③局部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可 上的小山丘,“小于小
根据闭合等高线的值与相邻等高线的关系, 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专题二 地球表面的形态
微专题7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 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 当堂巩固 限时自测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一 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断方法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一是根据等高线 数值特征,判断海拔高低、计算相对高度大小等;二是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数 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如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平原、山地、 丘陵、高原等地形;三是结合地形类型综合分析其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 考查方向及其判读技巧如下表所示: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二 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真题 1.(2016·4月浙江选考)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 设问 2.(2016·浙江文综)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考向: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地貌特征;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考向 2.命题规律 和 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是本专题最重要的考查形式,非选择 规律 题多以简单计算的填空和简答题为主。 材料特征:多以区域等高线(或分层设色)地形图呈现地形地貌特征 的相关信息或以其他等值线图的形式呈现考查内容的有关信息。

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等高线地形图 Word版含解析

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等高线地形图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二)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答案:1.A 2.B解析:第1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判断方向,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故A项正确。

第2题,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低,结合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可以看出,从山顶向外先密后疏,说明坡度先陡后缓,故B项正确。

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图中山脉的走向是()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南北走向答案:A解析:将山脉3个剖面图中的3个高峰点(61°N,8°E)(63°N,12°E)(65°N,15°E)连接起来就是山脉走向。

不难看出是东北—西南走向。

暑假某“驴友”团在图中山区从甲地开始沿虚线进行自助游活动。

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读图,回答4~5题。

4.甲地与戊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A.449 m B.599 m C.699 m D.749 m5.在接近山顶的位置,“驴友”们找到了一处可供过夜露营的位置,此处最可能是()A.丙B.丁C.戊D.已答案:4.C 5.B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知,甲地海拔在150~200 m之间,戊地位于鞍部,海拔在800~850 m之间,故两地高度差在600~700 m之间。

第5题,丙处虽然等高线稀疏,但距离山顶较远;丁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距离山顶较近,符合条件;戊、已两处等高线密集,平地面积较小,不适合露营。

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图表专项突破专项1 等值线图(共31张PPT)

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图表专项突破专项1 等值线图(共31张PPT)

)
B.开发河流水能 D.消除地质灾害
【思维流程】
第一步:结合图名,审阅材料
本题是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特
点及应用。
第二步:读材料、图像提取有效信息
第三步: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问题
(1)水库大坝宜建在山谷地区,同时具有较大的集水
区,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甲、乙位于山谷地
区,同时要考虑到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乙地海拔 低,建设成本高,在甲处最适合;丙位于鞍部、丁位 于山谷的上游,都不适合建坝。
【新题预测】
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55 m,则图中甲与丙地高差可
能为( )
A.355 m
B.400 m
C.445 m
D.490 m
)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可看到( A.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湖畔乙处游人戏水
B.急流段漂流者向西漂去 D.丁地所在位置地势最低
(2)水库建成后,可以在甲处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水库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不会增加径流总量;由于
河流穿过两条等高线,落差大,不利于发展航运;水
库建成后,水位升高,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 答案:(1) A ,(2) B 。
【方法总结】
1.等高线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
A.农业减产 C.高速封闭 B.破坏输电设施 D.干扰无线电通讯
)
【解析】3选A,4选B,5选C。第3题,“融化层”气
温一定在0℃以上,比较温度垂直剖面图①、②、③、
④四地,只有①处温度在0℃以上,其余三处都在0℃
以下,故选A。第4题,结合冻雨的形成条件可知,高 处温度在0℃以上,到了近地面在0℃以下,在四个城 市处作一条垂线,只有赣州符合冻雨的形成条件;清 远近地面在0℃以上,南昌、郑州高空、近地面都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据 图 2 等 深 线 判 断 , 甲 地 海 底 地 形 类 型 是 是 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而形成。
海沟 , 其 成 因
答案
(2)图3是图1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图3 ,简述
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答案
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面地
势由西向东倾斜 ( 或起伏和缓 ) ;半岛东西
同图等距
闭合,不相交 密陡疏缓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幅地图等高距 一致
等高线是 闭合 的曲线(由于图幅限制,在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等 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 陡崖 处除外)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 等高线凸向低处,为 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为 山谷
(2)工业区选址
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即地势 平坦开阔 处,节省建设投资;靠近河
流, 水源充足 ;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答案
(3)聚落分布
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河谷 地带(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流
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山区聚落规模小、数量少;平原地区聚落
数量多、规模大(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势低处,使水 山脉、大河等。
答案
自流
。输油管道,路线也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
3
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
(1)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 类型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
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宜发展 林业 、畜牧业,湖、 海、水库等水域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A.水平梯田
C.隔坡梯田
B.坡式梯田
D.反坡梯田
解析
由图1可以明显看出,甲区地形是坡上陡平相间,故其适合修筑的
解析答案
梯田类型应是隔坡梯田。
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C.利于机械化耕作
B.修筑难度小
D.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能够进一步减缓水流
解析答案
速度,增强水土保持效果。
图形突破
图形一 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方法 1.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当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 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曲线
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
等高距;即 “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 。例如,下图中 ( 数值单位:
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A.260米 B.230米 B.310米
) C.340米 ) D.410米 C.36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思维过程
三步读图
找:由图名、图例可知该图为等高 线地形图,分布着山峰、河湖、瀑 布、桥梁等。 析: 由于图中等高距是 100 米,由此推 断山峰附近第一条等高线的海拔是 500 米,向东依次是 400 米、 300 米, 河流东岸自西向东依次是 300 米、 答:1.D 2.C
解析答案
2.(2014· 山东文综)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
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答案
题组二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描述地形特征
通过,交通便利
宿营地应避开 河谷、河边
宿营地 发;避开 陡崖、陡坡 ,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
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 稀疏 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
航空港 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还要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
持与 城市 有适当的距离等
答案
2
等高线地形图与“线”的区位
即可判断。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3)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判断,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 4.地貌类型的判读
(1)海岸线的判读:海平面的海拔为0米,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2)五大类地形的判读: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形状、疏密等特征进行判读。
米)200<A<300、100<B<200。
2.坡度大小的判断
(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 稀疏,则坡度越缓。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
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
F
峭壁(陡崖)
重叠 在一起

悬崖
,或称陡崖
答案
(4)五大地形类型特征
等高线特征
高原 中间 疏 ,四周 密 山地 丘陵 盆地 中间 平原
密集
海拔
较高 高,超过 较低,一般
500 不高于
地表起伏程度
起伏 不大 ,边缘
陡峭
米 500
坡度较 陡 ,沟谷较

稀疏

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无限制 低,
0~200
答案

(3)地形基本部位
图中 字母 A
地形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说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 外 侧,坡度向外 降低
低 山地、 闭合曲线,外 低 内 四周 、中部 高 ,符号 高 山峰 盆地、 闭合曲线,外 低 洼地 高 内 四周 低 高
B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 、中间 内 侧,坡度向内 降低
C
山脊
等高线凸向 的山脊连线
度由大到小为:C>A>D>B。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 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
到小的顺序为:B>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5.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②例证:下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利用公式可得 A、B两点间 的相对高度为200m<H<400m。
(6)估算坡度
①应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坡度大于25°,则不宜修建梯田,因此,在
3.(2015· 山东文综)读“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描述原
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思维过程
三步读图
找:结合图例,找出原生海岸红杉 的分布区域——美国西海岸。
析:如右图 答: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
东高西低。
主观题型
题型一 地形特征描述类
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
地形类型 地势
满分术语
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
答案
2.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 读图,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解析答案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知识整合
1
点的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
区位要求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 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
水库坝址 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 河谷、山谷 地区或“口袋形”的 洼地、小盆地
,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 稀疏 、等深线 密集 的海湾地区,即陆域
港口
气象站
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
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 开阔 的地方
答案
背山面水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 疗养院 (河、湖、海) 、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 ,以预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洪暴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整合
1
海拔与相对高度
甲地的海拔为 1500 米,乙地的海拔为 500 米。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 度为
1 000
米。
答案
2
等高线
(1)等高线的概念:是地面 海拔 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特征 同线等高 含义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 海拔 相等
解析答案
题组二 等高线的判读与居民点布局
(2013· 天津文综)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第2题。 2.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 将图中 a 、 b 、 c 、 d 四处居民点集中到
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
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 )
A.a处
C.c处 解析
答案
解题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