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男性服饰研究
唐代男子服饰
唐代男子服饰唐代是一个以开明礼教、重视文化修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男子服饰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唐代男子服饰大体上可以分为衣袍、内衣、外衣、长褂、马褂五部分。
衣袍:衣袍是唐代男子服饰的主要部分,一般由立领、肩罩、肘带、排扣等组成,领口方面,唐末宫廷中出现了V型领或U型领,而平民服装则更多的采用圆领和折口。
衣袍的前端也基本上习惯性地略长于后端,它穿在身上颇显庄重稳重,透出一种不同寻常气质。
内衣:内衣是唐代男子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薄薄的棉织品为主,穿在身上可以避免衣袍直接与皮肤接触,能使服饰保持清洁和湿润,而且也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
由于内衣一般只有短袖版本,所以它的款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它的色彩是相当多的,通常有绿色、红色、黄色、蓝色等十多种不同颜色。
外衣:外衣也是唐代男子服饰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它相当于20世纪出现的外套,大体上非常类似衣袍,也由领口、肩罩、袖子、腰带、肩带等部分组成,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长度一般没有衣袍那么长,一般只到膝盖以下。
此外,外衣还可以根据季节和宴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夏季宴会可以穿薄薄的丝质外衣,风格比较随意;而冬天宴会中,一般会穿比较厚实的礼服外衣,通常是深色的羊毛质地。
长褂:长褂是唐代男子服饰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它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服饰,一般来说,长褂是一件长袍,领口圆形,袖子有短有长,长褂有三种不同的版型,即班褂、鸦翼褂和纵马褂,其中班褂是官员服饰的常见形式,而纵马褂则是边塞民间服饰的主要版型。
马褂:马褂又称为马袍,是以绳带系在肩上的一种衣服,一般有两种版型,一种是短及膝盖的,另外一种是短及腰间的,也有一些版本是更长的,它们袖子比较短,可以穿在衣袍外面,作为衣袍的补充,所以马褂又被称为外衣。
这种服饰是边塞民间所穿的,与衣袍相比,马褂比较简单、轻便,能够更方便地骑马行军,所以受到了广大士兵的欢迎。
唐朝吴地人们的服饰
唐朝吴地人们的服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吴地人民的服饰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下面将按照列表的方式介绍唐朝吴地人们的服饰。
1. 男性服饰:a. 衣服:唐代男性通常穿着长袍,主要有褐色、黑色和青色等。
丝绸是最常见的面料,而贵族或官员们则会选择珠绣、云锦等华丽的材料。
袍上通常会装饰有纹饰或绣花,以展示身份和地位。
b. 裤子:男性的裤子通常是宽松舒适的。
常见的款式有直裆裤和马面裤,前者类似于现代的直筒裤,后者则是两腿分开形成一字状。
c. 鞋子:男性的鞋子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长靴、马蹄鞋等。
贵族或官员们会选择精美的刺绣和镶嵌鞋子,以示身份地位。
2. 女性服饰:a. 衣服:唐代女性的衣着以长袍为主,有袖子的款式多于无袖子的。
婚礼和重要场合,女性会穿着华丽的宴会服,上面可能会有金银丝线的刺绣和玉佩的装饰。
b. 裙子:女性的裙子有两种主要样式,一种是横切领的直裙,另一种是交叉领的展裙。
展裙下摆丰满,通常会使用一些纱和褶皱来增加层次感。
c. 鞋子:女性的鞋子通常是绣花鞋或织花鞋,鞋面有精美的刺绣花纹,鞋底则用软皮制成,舒适度较高。
3. 头饰:a. 男性头饰:唐代男性通常会戴一顶帽子,最常见的是圆顶冠。
冠帽上可能会装饰有玉佩、金饰或绣花,以显示身份地位。
b. 女性头饰:唐代女性头饰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是花兜。
花兜通常由花朵、丝带和珠子等装饰物组成,色彩鲜艳丰富。
此外,凤钗、金幢等也是女性常见的头饰。
4. 饰品:a. 男性饰品:男性通常佩戴一些金银饰物,如戒指、佩剑和耳环等。
这些饰品不仅彰显财富和地位,也展示了男性的风度和品味。
b. 女性饰品:唐代女性喜欢佩戴各种珠宝首饰,常见的有项链、手链、耳环、戒指等。
珍贵的宝石如碧玺、珊瑚以及玉石经常被用来装饰。
唐朝吴地人们的服饰丰富多样,不同社会阶层和性别有不同的穿着方式。
贵族或官员们追求华丽和豪华,而平民百姓则更注重实用和舒适。
这些服饰不仅展示了时代的风貌,也反映了唐朝社会的文化和审美观。
唐代汉服形制
唐代汉服形制唐代汉服形制是指唐代时期的汉族服饰的样式和制作工艺。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而富庶的时期,汉服的形制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唐代,汉服的形制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更加注重细节和装饰,展现出了唐代人民对服饰的追求和品味。
一、男装形制在唐代,男子的主要服饰有衫、褂、袍、裳等。
其中,衫是唐代男子最为常见的外穿上衣,分为长衫和短衫两种。
长衫通常到膝盖上方,短衫则到腰部以上。
褂是一种类似于短衫的上衣,多为丝绸材质,款式精美。
袍是唐代男子的正装,一般为长袍,领口和袖口都有装饰。
裳是唐代男子的下装,类似于裤子,有短裳和长裳之分。
二、女装形制唐代的女子服饰十分华丽,流行的服饰有衫、褙、袄、裙等。
衫是女子的上装,常用丝绸制作,领口和袖口都有繁复的装饰。
褙是唐代女子的短上衣,可以搭配衫一起穿着,使整体更加华丽。
袄是一种薄外套,多用来保暖或作为装饰。
裙是女子的下装,有长裙和短裙之分,常常使用丝绸和绢作为面料,上面还会绣上各种花纹和图案。
三、头饰和鞋袜在唐代,男女的头饰和鞋袜也是十分重要的装饰品。
男子常戴帽子,有高冠、幞头、玄圭等不同款式。
女子的头饰更加丰富多样,有发髻、发簪、发钗等。
鞋袜方面,男子多穿靴子,女子则穿绣花鞋、绣花袜等。
四、颜色和纹饰在唐代,服饰的颜色和纹饰也是非常重要的。
唐代人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紫色等,以显示出贵族的地位和身份。
纹饰方面,常见的有云纹、龙纹、花纹等,这些纹饰不仅可以增加服饰的美观度,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总结起来,唐代汉服形制在服饰的款式、细节和装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男女服饰各有特点,体现了唐代人民对服饰的追求和品味。
唐代的汉服形制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展示。
时至今日,唐代汉服形制仍然对后世的服饰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朝服饰变化总结
唐朝服饰变化总结引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在唐朝的漫长历史中,服饰的变化也是十分丰富多样的。
本文将对唐朝服饰的变化进行总结,从衣着款式、材质、颜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服饰款式男子服饰在唐朝,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袍、褡、裤和襦等几种基本款式。
- 衫:唐朝男子常穿的衣服,衫分为长袖和短袖,多用亚麻、丝绸等材质制作。
- 袍:袍是一种奢华的服饰,多用丝绸制作,通常用来参加重要场合。
- 褡:褡是一种套在内衣外面的短袍,主要用来防寒。
- 裤:唐朝男子的常穿裤子,有直裤和箭裤两种样式。
- 襦:襦是一种贴身的衣物,多用作内衣。
女子服饰唐朝女子的服饰样式更为多样,常见的有襦裙、华丽的袍服和宽袖子的衫。
-襦裙:襦裙是唐朝女子的主要服饰,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襦和裙。
襦是上衣,裙是下摆,襦裙材质多用丝绸,种类繁多。
- 袍服:唐朝女子的袍服常用于重要场合,如宫廷、贵妃等。
袍服多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美的刺绣装饰为特点。
- 衫:唐朝女子的衫分为长衫和短衫两种,衫袖多为宽大的折扇袖或蝴蝶袖。
- 群:唐朝女子的裙子有直裙和半圆裙两种。
直裙通常在宴会上穿,半圆裙用于日常穿着。
社会地位与服饰在唐朝社会中,服饰也是体现社会地位的重要方式。
- 皇帝:唐朝皇帝穿着华丽,常常用金线、宝石等装饰,袍袖通常特别宽大。
- 贵族:唐朝的贵族阶层穿着精美,服饰上常有龙纹、凤凰纹等,以显示其高贵地位。
- 平民:普通人的服饰款式相对简单朴素。
衣物材质多为棉布、麻布等,颜色也以素色为主。
服饰材质与工艺唐朝的服饰材质丰富多样,常见的有丝绸、亚麻、纱、绢等。
- 丝绸:丝绸是唐朝服饰的主要材质之一,丝绸材质柔软光滑,适合制作华丽的服装。
- 亚麻:亚麻是唐朝服饰中常用的材质,透气性好,适合夏季穿着。
- 纱:纱是一种轻薄的透明材料,多用于制作唐朝女子的襦裙和袍服。
- 绢:绢是一种质地厚实的材料,适合用来做冬季衣物。
唐朝的服饰制作工艺也非常讲究,常见的有刺绣、织锦、织金等技巧。
唐代男性服饰研究概述
唐代男性服饰研究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辉煌时期,政治和经济的雄厚基础,以及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深刻的影响了作为其载体的服饰的风貌。
唐代的服饰不仅雍容华美,其进步的服饰文化更是影响深远。
它的开放性、容纳精神和突出个性的特质不仅为后世留下了美轮美奂的唐代传统服饰,还对启示后世的服饰审美和意识有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通过对唐代男性服饰及其特点的介绍,进一步从微观层面上展示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及其社会风貌的独特,从而填补了历史上对唐代男性服饰研究较少的空白,对现今社会服饰的发展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唐代;男性服饰;特点服饰的发展也有其自己的历史沿革,服饰史也是生活史的一部分,其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日趋兴盛,成果众多。
唐朝自然是服饰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朝代。
它的重要,一方面在于唐朝的繁荣昌盛,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时尚。
另一方面,唐朝位于中国古代社会从前期到后期的过渡阶段,服饰的演变也具有这种过渡性质。
就是说,唐朝服饰一方面继承了南北朝以来逐渐形成的袍衫裙襦形制,另一方面将它们完善为制度,贯彻到从皇帝常服官员常服到平民常服的所有方面,其影响直至明代。
所以,了解唐代服饰,就为了解中国古代后半期的服饰(除了清朝)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由于研究一个朝代的服饰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广泛性,研究量比较大,查阅资料比较困难,因此本文只从唐代男性服饰一个角度去探索唐朝的社会生活。
下面就唐代男子服饰及其特点做简单介绍。
一、唐代男性服饰(一)官服唐代男性礼服主要包括:祭服、朝服、公服、官常服等四类,其中祭服、朝服、公服是体现儒家传统审美、礼仪制度精神的礼服,精美华丽。
不仅对穿着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且各依“服令”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这是自周礼以来,儒家传统的礼仪等级制度在经历400年的动荡之后再次在服饰制度上的回归,体现的是大唐职官制度的礼仪精神。
官常服则是唐代华夷杂糅的社会习俗对汉族传统服饰从外形到制度精神的补充与完备。
唐朝服饰特点及发展研究报告
唐朝服饰特点及发展研究报告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王朝,其服饰的特点和发展也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报告会针对唐朝服饰的特点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唐朝服饰的特点
1. 形制
唐朝服饰的形制多样复杂,基本分为裳、衣、袍、褐、帽等,裳和衣是唐代男女常用的服饰。
裳是裙子的意思,两边开裆,有过膝、至膝、长裙等多种长度。
衣是唐代男女的上衣,有对襟衣、斜领衣、单衣、袄等多种形式。
2. 颜色
唐朝服饰的颜色丰富多彩,以绿、紫、红、黄等为主,其中又以紫为皇家专用色,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穿着这种颜色的服饰。
3. 花纹
唐朝服饰的花纹纷繁复杂,主要有云、龙、凤、螭虎、麒麟等吉祥动物和花卉图案,其中还有江山如画的山水画面。
二、唐朝服饰的发展
1. 表现阶级特点
唐朝服饰的发展与社会制度息息相关,唐朝是封建王朝,服饰的变化体现出阶级的差别。
皇帝、宰相、将领等高层官员身穿紫袍金带、丹衣玉带等显贵服饰,其中紫色为皇家专用色,其他官员和士人则穿着不同等级的服饰。
2. 影响周边国家
唐朝的发展和盛世也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服饰风格,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区都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在其服饰上运用唐朝的花纹和形制等元素。
3. 外来文化的融合
唐朝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服饰也与之融合。
例如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得唐朝服饰中增加了袈裟、袈裟衣、绢罗裙等。
三、结论
唐朝服饰的特点和发展与社会制度、周边国家的影响、外来文化的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
唐朝服饰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多彩、具有阶级区分和民族特色等特点,成为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唐代服饰文物研究报告总结
唐代服饰文物研究报告总结引言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繁荣的时期之一,其服饰文化也极为丰富多样。
本报告旨在对唐代服饰文物进行研究,总结唐代服饰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一、唐代服饰的基本特点唐代服饰以华丽、鲜艳、多彩为主要特点。
民众穿着丰富多样,表达了不同阶层的身份和地位。
宫廷服饰则更加华贵奢华,体现了帝王尊贵的地位。
1. 男性服饰(1) 衣着风格唐代男子主要穿着长袍和披风,多采用交领或斜领设计,衣袖宽大。
经常使用丝带和腰带进行装饰。
衣袍上还经常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 (2) 配饰男性常戴帽子,有不同的款式和设计,用以显示社会地位和身份。
常常佩戴各类珠宝饰品,如玉佩、钮扣等。
#### (3) 足袜鞋履男性通常穿长袜和鞋履,鞋子有高跟和低跟之分,根据不同场合进行选择。
2. 女性服饰(1) 衣着风格唐代女性的服饰以宽松、长裙为主。
衣袖常常很宽大,下摆也较长。
颜色多以红、绿为主,给人以明快、活泼的感觉。
常常使用丝绸、绫、缎等质地的布料,以及金银线进行装饰。
#### (2) 配饰女性主要戴头饰,如发簪、冠帽等。
常常佩戴项链、手镯、耳环等各类珠宝饰品。
同样也常使用丝带、腰带进行装饰。
#### (3) 足袜鞋履女性通常穿袜和鞋子,袜子多为丝质,鞋子用以分为高跟和平底。
二、唐代服饰的演变与发展唐代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在唐代初期,服饰比较古朴,注重实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服饰也逐渐丰富多样,富有创意。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兴盛。
这对服饰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 2. 文化的繁荣唐代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这种文化繁荣的影响下,服饰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美感和艺术性。
三、唐代服饰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唐代服饰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反映了时代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唐朝男子文人服饰
唐朝男子文人服饰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其时代现在被广泛地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期,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服饰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唐朝男子文人服饰作为唐朝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优雅高贵的象征,也是舒适自由的体现。
本文将从男子文人服饰的颜色、款式、材料、功能、流行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男子文人服饰的颜色特点唐朝男子文人服饰的特点之一是以深浅不一、鲜艳明快的颜色为主。
红、黄、紫、蓝、绿等颜色被广泛应用于服饰设计当中。
其中,紫色是唐代貴族的专属颜色,而且极为昂贵难以入手。
贵族们除了在婚礼、丧礼等重要场合才会穿着紫色的服饰外,平时也会选用紫褐色等色调深而不失鲜艳的颜色进行搭配。
二、男子文人服饰的款式特点唐朝男子文人服饰的款式特点是注重典雅与简洁。
服饰整体呈直线型,是以腰带为中心,向上开叉,两侧各裸露一半身。
衣袖长短不一,其中有一种短衫近年也被众所周知。
可以说是”气度非凡“。
同时,唐代还有一种称作“比甲”的服饰,与现代的西服非常相似。
这种“比甲”是一种长袍式的服装,突出了唐代男子的特有刚毅,造型精美,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使用。
三、男子文人服饰的材料特点唐朝男子文人服饰材料运用也表现出了豪华与典雅的特点。
常用的材料有松纹绸、绸缎、紵绸、丝绢等。
其中,松纹绸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添加了纹样,使得整个服装看上去不那么单调。
在制作过程中,还会采用刺绣和镶金银等手艺进行装饰。
同时,面料上的图案和花纹经常与文学作品、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等相关。
四、男子文人服饰的功能特点唐朝男子文人服饰的生活功能很强,它不仅可以保暖,也可以起到装饰性作用。
对于文人们,服饰等同于他们内在的品质,如才华横溢、优雅高贵、宽厚深远等。
在唐朝,男人们十分注重自己的整体形象,服饰细节处理得当也常常被人称赞。
这种注重舒适度、美观度、质地的服装设计理念对于今天的服装行业仍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五、男子文人服饰的流行特点唐朝男子文人服饰是集高妙于一身的典雅舞蹈和艺术性的创新设计。
唐朝男子服饰
唐朝男子服饰
唐朝男子服饰是唐代男性穿着的服装。
头部饰品:
1.冠:公卿戴冠,官员半冠,百姓无冠。
2.帽:贵族穿头巾,平民穿布帽。
上衣类:
1.衫:分前衫、中衫、后衫。
2.袍:分红色朝袍和紫色交领袍。
下身类:
1.裤:分布、达、柔三种裤子,长度盖到膝盖。
2.袴:官员穿,根据等级、职位不同,花色、长短、材质也跟着变化。
配饰类:
1.腰带:百姓用皮带,官员用宝玉腰带。
2.鞋子:分木履、芦履、高底牛皮靴三种。
3.扇子:男子用珠边扇和七折扇等,扇子也代表身份等级。
唐朝男子服饰以华丽、繁复著称,颜色也多以鲜艳亮丽为主。
官员身份的不同,服饰所用的材质和颜色也有所不同。
唐代男性更注重穿着的整洁和大方,扮相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古代唐朝男服装的知识
古代唐朝男服装的知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个时期,而唐朝男子的服装则更是别具一格,让人流连忘返。
本文将详细阐述唐朝男服装的知识,让我们一同了解这段令人向往的历史时期。
唐朝男服装主要分为两类:平日服和礼服。
平日服是指日常生活中男子所穿的衣服,而礼服则是指重要场合以及官员上朝时所穿的正装。
在唐朝,男子平日服装的基本款式是长袍和裤子。
长袍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外套的衣物,它的特点是宽松、长袖并且下摆延至膝盖。
唐代男子的长袍分为两种款式,一种是直裰,一种是大袖裾。
直裰是指上身和下身的两块布料直接缝合在一起,没有分裂的裙摆。
而大袖裾则是上身和下身的两块布料分别缝制,形成裙摆。
这两种款式的长袍都给人一种华丽大气的感觉。
裤子是唐代男子的下装,它的款式相对简单,一般都是宽松的直筒裤。
裤子的材质多为绸缎,色彩鲜艳。
裤腰部分多为松紧带或者系带,方便穿着和调节大小。
在礼服方面,唐朝男子的正装非常华丽,充满了宫廷气息。
唐代男子正装的核心是龙袍,龙袍是皇帝及高官们所穿的礼服。
龙袍是用织锦制作而成,上面绣有五爪金龙图案,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和权威。
龙袍的颜色多为黄色或红色,这是因为黄色和红色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
除了龙袍外,唐代男子的正装还包括蟒袍、大袖袍等。
蟒袍是官员们在重要场合穿着的礼服,它的特点是袖口宽大,下摆拖地。
大袖袍则是一种袖口宽大的长袍,袖口在走动时能够产生流动感。
除了衣物本身,唐朝男子的服饰也极为重要。
在头部装饰方面,唐代男子喜欢佩戴帽子。
唐代男子的帽子种类繁多,有蓋冠、方巾等。
其中,蓋冠是最常见的一种帽子,它的特点是上有一块挡风的帘子,可以保护头部免受风沙的侵袭。
另外,唐代男子还喜欢佩戴玉佩。
玉佩是一种形状各异、材质为玉的饰品,多用于装饰腰带。
唐代男子佩戴玉佩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有象征吉祥的意义。
总的来说,唐朝男子的服装丰富多样,既有平日服的简洁大方,又有礼服的华丽壮观。
无论是平日还是正式场合,唐朝男子的服装都体现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唐朝服装调研
以下是关于唐朝服装的 调研报告
Part 1
唐朝服装概述
1 唐朝服装概述
唐朝服装是指在唐朝时期人们所穿着的服装,主要包 括汉族服装、胡族服装、僧侣服装等
x
唐朝服装以其华美、大气、兼收并蓄的特点而著称, 在中国服装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Part 2
唐朝汉族服装
2 唐朝汉族服装
唐朝汉族服装以宽袍大袖、 线条流畅、色彩绚丽为主
对后世汉族服装的影响
唐朝汉族服装的宽袍大袖、线条流畅、
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世汉族服装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汉族服装,
如明、清时期的服装,都不同程度地
1
吸收了唐朝服装的特点
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唐朝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
3
展,僧侣服装也具有了很高的文化价
值。后来,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僧侣服装的特点也对
通过研究唐朝服装,我们可以了解到 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情况和特点
2
3
同时,也可以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灵 感和借鉴
Part 7
唐朝服装的影响
17
7 唐朝服装的影响
唐朝服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后世服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唐朝服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7 唐朝服装的影响
取灵感,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唐朝服装的制作精细、图案寓意深刻等特点,对现代
服装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启示。现代设计师们常常从唐
朝服装中汲取灵感,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Part 6
总结
8 总结
唐朝服装以其华美、大气、兼收 并蓄的特点而著称,在中国服装 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02
唐代平民男子的服饰与生存状态初探以唐墓壁画为例的考察
2、首服的变化
在巾帕消失的同时,平民女子的首服也发生了变化。帷帽和胡帽的普及,使这 些实用且美观的帽子成为了当时的首选。这些帽子的出现,无疑改变了过去巾 帕无法固定的状况,使女子的头部装饰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二、服饰变化背后的生存状态
唐代平民女子服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状态。首先,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平民女子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使得她们有更多的财力来自 己的服饰。帷帽、胡帽等首服的普及,也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不 再需要躲在巾帕后面隐藏自己的面容,而是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唐代平民男子的服饰与生存状 态初探以唐墓壁画为例的考察
目录
01 一、唐代平民男子服 饰特征
02
二、唐代平民男子生 存状态
03
三、唐墓壁画中的反 映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唐代平民男子的服饰与生存状态 初探:以唐墓壁画为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往往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和社 会背景。而唐墓壁画作为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材料,为我们探讨唐代平民 男子的服饰与生存状态提供了宝贵的视觉资料。本次演示将从唐墓壁画入手, 对唐代平民男子的服饰与生存状态进行深入探讨。
最后,这些服饰的变化也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开放。唐代是一个思想开放、 文化繁荣的时期,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相对较少。巾帕的消失和首服的出现, 正是这种开放和自由的体现。这些服饰的变化也为后世研究唐代文化、社会生 活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综上所述,唐代平民女子服饰的变化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女性的地位提高, 更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开放。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女性,也为后世 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三、唐墓壁画中的反映
知识点19:唐朝男子典型服饰
大唐华服中国历代服饰赏析知识点19:唐朝男子典型服饰教学目的: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介绍唐朝典型服饰的特点,重点分析幞头的来源,冠饰变化等。
内容纲目:(一)唐朝男子典型形象(二)唐朝男子服饰构成(三)唐朝男子的着装图解(一)唐朝男子典型形象头戴幞头,身着长袍,脚蹬乌靴。
这种装束是唐代男子最常见的服饰。
当幞头产生之前,汉代通行戴冠、帻。
男子二十成人,士冠;“卑贱执事不冠者”,则戴帻。
但是在劳动人民中间,还有用布包头的习惯。
东汉以后,从这类包头布中又演化出一种幅巾来。
东汉末年,像袁绍这样的高官,在官渡战败以后,也简率地系着幅巾逃走。
及至魏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不拘礼法的幅巾,反而更为流行。
(1)幞头(二)唐朝男子服饰构成孙机先生认为,幞头并不是直接继承幅巾而来。
对于幞头说来,幅巾仅仅起着先驱的作用,并不是它的原型。
这是由于:首先,裹幅巾的东晋、南朝人士,“皆……衣裳博大,风流相放” ,仍保持着汉以来的传统服装式样;幞头却是和圆领袍配套的。
所以与后者配套的幞头的前身,不能到与前者配套的幅巾那里去寻找。
其次,在形像材料中,也看不到自幅巾向幞头演变的发展序列。
与圆领袍同属于胡服系统的幞头的来源只能从北方的鲜卑人中寻找。
鲜卑装中男女都戴后垂披幅之帽,鲜卑族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
北魏进行过服装改革。
魏孝文帝再度改制冠服时鲜卑男子已束髻。
那么帽后的披幅遂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
因此北齐墓中出土的俑,就有将披幅用带子勒起来的。
这就逐渐形成了幞头。
1.在髻上加巾子2.系二后脚于脑后3.反系二前脚于髻前4.完成到宋代,幞头的角多有变化,并且有硬翅角唐朝男子各个阶层都穿圆领袍衫。
“袍”指有里子的夹衣,冬可絮绵,“衫”为单衣,形制是圆领、窄袖、右衽,领口和前襟各有一枚扣袢系合,长度一般在小腿至脚面之间。
正式的袍衫不开衩,膝下用一整幅布接成一圈横襕,又可称为“襕袍”、“襕衫”。
一种袍衫两侧开衩,称为“缺胯衫”。
(2)襕袍衫、缺胯袍衫(3)袄子“袄子”一般指为不带襕的夹衣,长度较袍衫为短,可絮棉。
唐代男子服饰研究
Abstract
Fashion is a reflec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 good refle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and changes in social consciousness, it is a visual expression of material culture.Chinasince ancient times big country attire, ceremonies known. Men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costumes put Etiquette into the costumes, the formation of a unique clothing system. And a foreign culture is Han Chinese clothing dress to receive, absorb. Tang policy of open, national prosperity, socially liberal, inclusive, frequent exchanges of all ethnic groups formed a National Fusion of the situation, while the foreign culture into the Chinese culture, reflected in the costumes shown on its openness and diversity . The topics to dress by me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ng Dynasty costumes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of the causes,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ng Dynasty costumes men, about men's clothing in the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embodied social life.
唐朝男子服饰特点
唐朝男子服饰特点一、唐朝男子服饰的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唐朝男子服饰特点与当时社会风貌、文化氛围和政治经济状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唐朝男子服饰的种类和款式1. 衣服:唐代男子常穿长衫,分为单衣和袍。
其中单衣分为马褂、直裰、褙子等。
袍分为大袍和小袍,大袍有长袍和中袍两种,小袍有短袍和中短袍两种。
2. 裤子:唐代男子通常穿宽松的裤子,分为直裆裤、曲裆裤等不同款式。
3. 头饰:唐代男子头戴帽子或头巾,帽子有冠帽、方帽、巾帽等不同款式。
4. 鞋履:唐代男子穿靴或履,靴分为高筒靴和低筒靴两种,履则分为绸履和布履两种。
三、唐朝男子服饰的特点1. 形制简洁:唐代男子服饰以简洁、自然的形制为主,强调舒适、实用。
2. 颜色丰富:唐代男子服饰颜色丰富,以红、绿、蓝等为主色调,同时还有金黄色等亮丽的颜色。
3. 图案精美:唐代男子服饰图案精美,常见的图案有云纹、龙纹、凤纹等。
4. 材质考究:唐代男子服饰材质考究,常用的材料有丝绸、棉布、毛织物等。
四、唐朝男子服饰的影响唐朝男子服饰在当时对后来的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服饰中的一些元素如冠帽、靴履等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明清时期,并逐渐演变成了不同风格和款式。
此外,唐朝男子服饰也对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五、结语总之,唐朝男子服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时期。
其形制简洁、颜色丰富、图案精美、材质考究等特点,为后来的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服饰不仅是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服饰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朝男生服饰
唐朝男生服饰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那唐朝男生的服饰,可有意思啦!你想想啊,唐朝那可是个超级繁华的时代,人们的穿着打扮那也是相当讲究。
唐朝男生的衣服,那款式多得让你眼花缭乱。
先说这常服,那是他们平日里最常穿的。
一般是圆领袍衫,简单又大方。
这圆领袍啊,穿起来可精神了,就好像是随时准备去闯荡江湖一样。
而且颜色也有很多种,什么黑的、白的、蓝的,任你挑选。
穿上这么一身,走在街上,那回头率肯定超高!这就好像咱现在穿一身特别帅气的休闲装,那感觉倍儿棒!还有这幞头,那可是唐朝男生的标志性配饰。
就像咱现在戴个帽子一样重要。
它可以把头发束起来,还能增加几分帅气呢。
不同的幞头样式还能体现出不同人的身份和地位,是不是很神奇?再说说这礼服。
哎呀呀,那可真是华丽得很呐!在一些重要场合,比如祭祀啊、婚礼啊,唐朝男生就会穿上礼服。
那衣服上的图案和装饰,精美得让人惊叹。
什么龙凤啊、花卉啊,绣得栩栩如生。
穿上这样的礼服,简直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人一样。
这要是放在现在,那绝对是高级定制的水准啊!唐朝男生也很喜欢穿胡服。
为啥呢?因为方便啊!骑马、射箭的时候,穿胡服那叫一个利落。
想象一下,一个唐朝男生穿着胡服,在草原上策马奔腾,那场面得多帅啊!唐朝的服饰文化那真的是博大精深。
他们对于穿着的讲究,可不比咱现代人差。
这也反映出了唐朝那个时代的繁荣和开放。
咱现代人要是能穿上唐朝男生的服饰,那得多有意思啊!走在街上,肯定能吸引一大波目光。
说不定还能引领一股复古潮流呢!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唐朝男生的服饰,它们可都是历史的瑰宝啊!这就是我对唐朝男生服饰的一些看法,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唐代男性服饰研究分析
唐代男性服饰研究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辉煌时期,政治和经济的雄厚基础,以及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深刻的影响了作为其载体的服饰的风貌。
唐代的服饰不仅雍容华美,其进步的服饰文化更是影响深远。
它的开放性、容纳精神和突出个性的特质不仅为后世留下了美轮美奂的唐代传统服饰,还对启示后世的服饰审美和意识有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通过对唐代男性服饰及其特点的介绍,进一步从微观层面上展示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及其社会风貌的独特,从而填补了历史上对唐代男性服饰研究较少的空白,对现今社会服饰的发展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唐代;男性服饰;特点服饰的发展也有其自己的历史沿革,服饰史也是生活史的一部分,其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日趋兴盛,成果众多。
唐朝自然是服饰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朝代。
它的重要,一方面在于唐朝的繁荣昌盛,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时尚。
另一方面,唐朝位于中国古代社会从前期到后期的过渡阶段,服饰的演变也具有这种过渡性质。
就是说,唐朝服饰一方面继承了南北朝以来逐渐形成的袍衫裙襦形制,另一方面将它们完善为制度,贯彻到从皇帝常服官员常服到平民常服的所有方面,其影响直至明代。
所以,了解唐代服饰,就为了解中国古代后半期的服饰(除了清朝)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由于研究一个朝代的服饰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广泛性,研究量比较大,查阅资料比较困难,因此本文只从唐代男性服饰一个角度去探索唐朝的社会生活。
下面就唐代男子服饰及其特点做简单介绍。
一、唐代男性服饰(一)官服唐代男性礼服主要包括:祭服、朝服、公服、官常服等四类,其中祭服、朝服、公服是体现儒家传统审美、礼仪制度精神的礼服,精美华丽。
不仅对穿着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且各依“服令”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这是自周礼以来,儒家传统的礼仪等级制度在经历400年的动荡之后再次在服饰制度上的回归,体现的是大唐职官制度的礼仪精神。
官常服则是唐代华夷杂糅的社会习俗对汉族传统服饰从外形到制度精神的补充与完备。
唐代男子服饰风格评价
唐代男子服饰风格评价一、唐代男子服饰风格之帅气潇洒唐代男子服饰那可真是超级有范儿呢。
就说那幞头吧,把头发这么一包,显得男子特别干练,而且不同的幞头样式还能展现出不同的气质。
有的幞头造型比较简洁,就是单纯地把头发整理好,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就像那种低调的帅哥,虽然不张扬,但是自有一股魅力。
而有些幞头呢,会有一些华丽的装饰或者独特的造型,比如说翘脚幞头,那翘起的两角就像小翅膀一样,男子戴上之后,仿佛整个人都变得更加挺拔,透着一种潇洒不羁的帅气,走在路上肯定回头率超高。
二、唐代男子服饰风格之大气豪迈再看看唐代男子的袍服,那可真是大气得很。
袍服的颜色往往比较鲜艳、深沉,像朱红、深蓝之类的。
这些颜色穿在身上,一下子就把男子的气场给撑起来了。
而且袍服的款式比较宽松,不是那种紧紧巴巴的衣服。
男子穿上袍服,行动起来衣袂飘飘,仿佛带着一股豪迈之气。
想象一下,在唐代的大街上,男子们穿着宽大的袍服,大踏步地走着,那场面就像一群英雄豪杰在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特别有气势。
三、唐代男子服饰风格之精致华丽唐代男子服饰在细节上也是非常精致的。
就拿腰带来说吧,腰带可不只是简单地系住衣服,它可是有很多讲究的。
有的腰带是用皮革制成的,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美玉或者金属的装饰品。
这些装饰品的造型精美,有各种动物的形状,像龙啊、凤啊之类的,还有一些是花朵或者几何图案。
这些精致的腰带系在腰间,就像给整个服饰加上了一个耀眼的光环,让男子看起来更加华丽高贵。
还有那鞋子,有的也是绣着精美的图案,虽然不像女子的鞋子那么花哨,但是也足够显示出唐代男子服饰在细节上的用心。
四、唐代男子服饰风格之多元融合唐代是一个很包容的朝代,男子服饰也体现了这种多元融合的特点。
它吸收了很多少数民族服饰的元素。
比如说,有些男子的服饰会有胡服的影子,像那种窄袖的设计,比起传统的宽袖,更加方便活动,无论是骑马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很利落。
这种多元融合让唐代男子服饰更加丰富多彩,既有汉族服饰的大气端庄,又有少数民族服饰的灵动便捷。
唐代男性服饰研究
唐代男性服饰研究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辉煌时期;政治和经济的雄厚基础;以及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深刻的影响了作为其载体的服饰的风貌..唐代的服饰不仅雍容华美;其进步的服饰文化更是影响深远..它的开放性、容纳精神和突出个性的特质不仅为后世留下了美轮美奂的唐代传统服饰;还对启示后世的服饰审美和意识有深远的影响..本篇文章通过对唐代男性服饰及其特点的介绍;进一步从微观层面上展示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及其社会风貌的独特;从而填补了历史上对唐代男性服饰研究较少的空白;对现今社会服饰的发展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关键字:唐代;男性服饰;特点服饰的发展也有其自己的历史沿革;服饰史也是生活史的一部分;其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日趋兴盛;成果众多..唐朝自然是服饰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重要;一方面在于唐朝的繁荣昌盛;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时尚..另一方面;唐朝位于中国古代社会从前期到后期的过渡阶段;服饰的演变也具有这种过渡性质..就是说;唐朝服饰一方面继承了南北朝以来逐渐形成的袍衫裙襦形制;另一方面将它们完善为制度;贯彻到从皇帝常服官员常服到平民常服的所有方面;其影响直至明代..所以;了解唐代服饰;就为了解中国古代后半期的服饰除了清朝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由于研究一个朝代的服饰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广泛性;研究量比较大;查阅资料比较困难;因此本文只从唐代男性服饰一个角度去探索唐朝的社会生活..下面就唐代男子服饰及其特点做简单介绍..一、唐代男性服饰一官服唐代男性礼服主要包括:祭服、朝服、公服、官常服等四类;其中祭服、朝服、公服是体现儒家传统审美、礼仪制度精神的礼服;精美华丽..不仅对穿着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且各依“服令”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这是自周礼以来;儒家传统的礼仪等级制度在经历400年的动荡之后再次在服饰制度上的回归;体现的是大唐职官制度的礼仪精神..官常服则是唐代华夷杂糅的社会习俗对汉族传统服饰从外形到制度精神的补充与完备..唐建国以后;曾于武德与开元年间两次对皇帝、太子、百官、世庶的内容做了规定..归纳起来;唐的官服按礼节轻重划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1.祭礼服1皇帝的祭礼服在封建帝国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制服作为衣冠服制的代表;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彻底的完善..隋开皇年间改革了北周的冕服制度然后将它定型;隋炀帝则有选择性地恢复了周汉的冕服制度;唐代则遵循了隋代的定制;所以;在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以及三才图会中都能看到比较完善的衮冕形象:头戴冠冕;上身穿着宽袖直领上衣;下身穿群裳;腰间系玉带、佩绶;腹前面系敝膝;足上着赤舄..实际上衮冕;只是皇帝的众多祭礼之服中的一种..武德四年;唐高祖颁布了衣服诏;规定了皇帝的服装12种;其中冕服依照周代的礼制确定为6种;它们是:“大裘之冕、衮冕、鹜冕、毳冕、绣冕、玄冕..”2皇太子的礼服唐代的服制规定;皇太子的服制有五种..由太子内坊下辖之内直局管理..其中皇太子的冕服只有衮冕一种..因为皇太子在等级上比皇帝低一等;所以其衮冕也比皇帝的衮冕要低一等;具体地说;即头上戴的冕;冕板前后各悬挂的九条用九颗白珠串成的旒;冕的左右两侧用青丝带悬挂着玉充耳;用犀角簪束发;上衣是黑色的;绣上“龙、山、华虫、火、宗彝”①五种花纹;有绣花的领口;下裳是红色的多褶大裙;上面绣“藻、粉米、黼、黻”②四种花纹;共九旒九章;腰间束大带;系有火、山两种花纹的蔽膝;佩带由红、白、淡青、红黑色四种颜色丝绦织成的绶带;腰带上悬挂着玉柄剑、玉镖首、玉双佩;足着红袜、赤舄等..但太子们在穿自己的礼服侍从皇帝参加各种重大活动时;因个人的政治处境与性格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3品官的礼服群臣的祭礼服有五种:衮冕、鸳冕、毳冕、绣冕、玄冕..唐初武德令规定:一品官员穿衮冕;二品官员穿鸳冕;三品官员穿毳冕;四品官员穿绣冕;五品官员穿玄冕..具体减等的做法;据周礼记载:“自天子而下用九旒、七旒、五旒、三旒..”③唐代九旒规格用于皇太子的冕服;群臣的冕服使用规格范围只能从七旒到无旒的弁服..但随着高宗显庆九年废大裘冕到玄宗开元十七年729之后;唐玄宗朝拜五陵得时候;只穿平时的素服而已..群臣的礼服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群臣对冕服“尊卑相乱”的担忧;另一方面是皇帝对冕服繁文缛节的反感;所以自开元年以后;武德令只具虚文而已;朝臣随祭只穿素服..以上这些规定繁缛的冕服;造型庄重、精美;色彩搭配和谐;为了显示它的崇高威严;虽有“只具虚文”的嫌疑;却也只能在盛大的典礼中使用..在其他的日子里;皇帝、百官只能穿统一规定的朝服、公服和常服坐朝示事、上朝听宣、坐堂办公、燕居休闲..2.朝服①《旧唐书·舆服志》②《旧唐书·舆服志》《周礼》朝服;又称为“具服”①;是皇帝及群臣重大朝会时穿的礼服..朝服有皇室朝服和官员朝服;皇室朝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皇帝和皇太子的朝服..皇帝的朝服有通天冠..冠帽迎人面上加金质重叠的山形装饰;在这个装饰上附蝉一只;并在帽冠上装饰12颗玉珠..施舍珠翠;黑介帻;发带装饰翠羽组索;用玉或犀牛角质的簪导..身穿固定搭配的绛纱袍;红色罗裳..在其内衬白纱袍;其领、袖端、衣襟、领缘皆用织成料作装饰制作..白色的衬裙;镶嵌胡红色的裙裾和上边缘..在这套服装之上;装饰浅红色纱质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项饰..其佩革带、佩玉、剑、绶带、袜、舄与服色相同..如果是未成年的皇帝;则梳双童髻;戴空顶的黑介帻;插双玉簪导;加宝饰..各种祭祀以及冬至、朔日上朝;受朝贺、殿前拜王公、春节宴会、冬至宴会就如是穿戴..皇太子的朝服有:具服远游三梁冠;这是皇太子第二等重要的礼服..与皇帝相比皇太子的帽饰要相对的简单一些;是皇太子随皇帝拜祭祖庙、还宫以及参加春节、冬至、朔日入期;祭先圣先师时如是穿戴..虽然皇太子的朝服较皇帝的朝服简单;但总体上仍大方、端庄、色彩和谐..因内衬少了裳裙;且袖端、衣襟、领缘的镶嵌眉头图案、没有图案;使得浅红与黑色的搭配穿戴更加轻便、醒目;体现了皇太子的活力..裙裾、群缘上也少了华丽的镶边;使得这套礼服体现了皇太子的最贵地位;又不会因和皇帝同时出现;产生“喧宾夺主”的错觉;当然这一点也是皇太子们极力想避免的..对于群臣的朝服;那就更加简单..根据官品高低的不同又有所变化..一般头部又冠帻;玉簪导装饰;身穿浅红色单衣;内衬白纱衬袍;黑色的领缘、领袖;衣襟、裙裾;一律穿白色的裙..搭配革带、饰金钩;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足服白色《隋书·礼仪志七》袜子;黑色皮舄;身佩剑;纷;双佩;双绶等组成..这是一般五品官员以上官员陪祭、其他官员朝飨、拜表、大事等大典时的服饰..不过品级不同会有一些取舍..诸如六品以下去剑、佩、绶;七品以上要簪白笔..八品、九品去白笔、白纱中单、以履代舄..白笔簪于冠前;长度右五寸..簪白笔因此成为文官的象征;此风在宋朝仍有流传..3.公服公服;是古代官吏在衙署内处理公务时所穿的一种服装;相当于现在公务人员所穿的制服..因为它只用于官吏;所以也被称为“官服”..和祭服、朝服相比;公服的形制要简便得多..同时;还省略了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①..有新唐书·车服志记载:“从省服者;五品以上公事朔望朝谒;见东宫之服也..亦曰公服..”其重要性低于朝服..其作用与朝服相同;区别在于;“礼重者用朝服;礼轻者用公服”..皇帝的公服有: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其中太宗又创制翼善冠;于每年初一、十五视朝时使用..武弁;和通天冠很相像;只是帽冠上附有紫貂尾、蝉..在图像资料中也没有见过皇帝戴武弁的例证..据孙机先生考证;隋唐代的武弁已转变成笼冠;是皇帝近侍的冠戴;可见此处所谓的皇帝公服武弁也仅为“具文”..弁服是皇帝每月初一视朝时的公服..头戴用鹿皮缝合而成的如两手相合状的帽子;帽子上有攀以固帽;上装饰12颗玉珠..加玉簪以固发;身穿绛纱袍;下身穿素色群裳;装饰白玉双佩;革带上装饰小鞶囊皮包;内盛小双绶..白袜;乌皮履..黑介帻;是皇帝拜陵的公服..没有冠帽上的装饰;白纱单衣;白色的裙;革带;《新唐书·车服志》素袜;乌皮履..南北朝以后;黑介帻与平巾帻的外形趋于一致;皇帝也很少穿;成为文官的公服之一..白纱帽;乌纱也可以制此帽..配白裙;白衫;乌皮履;是皇帝的公服之一;但唐服令中备有白纱帽;不过是沿袭周礼的传统而已;皇帝戴白纱帽的实例很罕见..平巾帻;是皇帝乘车马时穿的礼服..白帢是皇帝参加大臣葬礼时的礼服..不过;这两种服装和通天冠以下的各服一样;皇帝很少有真正穿的机会;唐服令中记载它们;完全是出于对周礼的传统的尊重;并没有考虑其实用性..太子的公服是公服远游冠..自永徽以后太子的公服只有远游冠和进德冠两种..公服远游冠;簪导以下部分与朝服远游冠相同..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碟;假带;方心;纷;鞶囊;长六尺四寸;广二寸四分;色同大绶..白袜;乌皮履..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则服之..朝臣的公服有冠帽;帻巾;簪导;绛纱单衣;内衬白纱单衣;黑色的领缘、袖端、裙裾;白色的裙..革带;金钩带;假带;方心;袜;单底鞋;背后加纷带装饰;皮腰包..是一品至五品;谒见东宫及其它公事时的制服;一般办公时的重要场合都可着公服..“方心曲领”这是官员制服上的一种领项饰..在唐代朝服、祭服、公服中虽没有见到方心曲领的具体形象;但在宋人的传世写真中;却可多见方心曲领的形制..另外;对于允许佩戴各种和绶的官员;一般都是双绶;除一品佩双玉环佩外;其他官员按品级单佩或无佩..一品佩山玄玉;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苍玉..六品以下没有佩玉..绶按品级不同佩戴方式也不同..有佩绶者则一定还要在背后戴纷;皆长六尺四寸;宽二尺四分;各随绶色..除绶和纷外;唐官员还戴鞶囊;鞶囊外表有纹饰;二品以上用金缕;三品用金银缕;四品用银缕;五品用彩缕..对于文官而言;七品以上穿朝服的文官一律簪白笔;五官则不簪..有提到舄和履的地方;除非特别注明颜色;否则一律用乌色;舄双层皮底;中间夹一层蜡;目的是为了穿着者在长久站立时防潮、防湿..履单层皮底;不具防潮功能;所以是低级礼服的配装..所有勋官及有爵位并任职事官的官员;散官、散号将军同职事;其正式的冠带是其散官本品的官服;外出任职则用其职事官的品级服..武官们在宫中站班时;所穿的公服样式也是最适合其身份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另在九品之外还有低级官吏和政府办事人员;当时称作视流内起居与流外两种品级..唐代的祭服、朝服、公服在实际执行中;因其礼节烦琐;不仅不方便穿着;而且穿着时也不便行动;所以虽然有明确的行文规定皇室成员以及官员在不同的场合应穿的不同服饰;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按行文的规定具体去执行..至开元十七年729;玄宗朝拜五陵;只穿平时的素服而已..朔、望常朝;也用常服..连太宗发明的朝服翼善冠服自此以后也被废了..皇帝礼服逐渐常服化的趋势;在开元年间彻底完成..朝臣的祭服、朝服、公服在实际执行中也屡有调整..冕服、朝服、公服是唐代礼服制度的主要成分..纵观古代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如此精密严格的官服制度..隋唐的中国皇帝们不仅为自己的臣民制定了严格的服饰制度;而且还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将此种服饰等级思想广播四方;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唐服文化圈..4.官品服色官品服色就是官员服色的颜色作为区分社会成员身份贵贱、官位高低的手段..在唐代这个制度主要针对官民常服..从文献记载可知;自先秦至隋唐;中国古代的先民很早就已经开始用颜色的“正”与“间”来区分尊卑贵贱..赤、青、黄、黑、白是五中正色;其他需要两次染或多次染的颜色都被称为间色..隋唐以后;以服色论等级的制度被高度强化;服色因官员地位、职业的不同而不同;下不得僭上;上可得拟下..公卿高官衣着朱紫;荣宠显赫;下级官吏身衣青绿;工商、皂隶、贩夫屠夫身穿白衣;各安其分..地位高者占有的颜色也多;地位卑贱者占有的颜色少;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官品色服”或者“品色衣”制度..1赐服和借服因为服色“下不得拟上;上可得兼下”..所以;下品如果想服上品的服色;就必须有一个“被赐”或“借用”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被赐的转变才能下品服上色..所以在唐代官品服色中还有借绯、赐绯、赐紫等名目..唐前期的赐服或借服;通常发生在诸如:官员出京外任或做使臣、四级官员受特殊恩宠等情况..朝野佥载中记载;吉顼揭发酷吏来俊臣“聚结不逞;诬遘贤良;赃贿如山;冤魂满路;国之贼也”的罪行有力;于是“除顼中丞;赐绯”.. 吉顼不仅被升官还被赐绯色服..这是唐朝前期比较典型的赐服方式..唐代的“赐服”、“借服”等形式是对以散官品级为制定基础的“官品服色制”的补充..这一特点;在唐中晚期;尤其是在职事差遣制度发生变化后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散官的升迁制度混乱;职事官地位提高;许多官员拥有高于散官品级的职事官地位;如再以散官品级为服色制定标注;势必会产生一批低级品色官服的官员活跃于朝堂的局面..2黄袍自“黄袍加身”使宋太祖登上帝位之后;黄袍和龙袍一样被看做帝王的象征..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黄袍”作为帝王的专用衣服;也起源于唐朝的官品服色制..唐代以前的帝王受“五德终始说”的政治哲学影响;更多的接受五德终始说所强调的五正色相生相克的思想;以自己政权所得之“正色”为自己王朝的尚色..唐建国以后;依据火生土的五德终始说原理;唐得土德;服色尙黄..武德初年“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唐初皇帝使用的是赤黄色;是追随隋旧制的结果;对黄色系的其他黄色并没有严格执行禁服令;散官九品以上官员朝参及视事仍可以服黄色;不加禁止..直到高宗上元元年674后;禁止一切黄在民间流行..隋唐以赤黄为尊的思想;与传统儒家天人合一的理论无关;在经过近400年的名族融合之后隋唐统治者看来;皇帝的服色一定是当时技术条件下最鲜艳、最明亮的颜色..唐初皇帝使用黄色是沿袭隋代旧制的结果;不过由沿袭到确立体现的则完全是唐人的色彩审美心态和唐天子皇权高度集中的事实..3绿帽子绿帽子或绿头巾;它虽没有具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以绿帻、绿裹巾、绿帽子等不同形式出现;但它的绿色;决定了其在中国服饰文化中有着非常着名的符号性和文化意义..以绿色作为帽子、头巾的颜色;在唐代已经达成了“贱服”的社会共识..可资佐证的是唐人虽不拒绝绿色做服色;六七品官服色虽绿;帽子却不是绿色的..据封氏闻见记记载;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着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皆相劝励;无敢僭违”..①从这段记载中可见;在封演活动的唐中期;绿色的头巾在吴人中间已被看做耻辱的标志;但封演并没有交代;吴人为何以此服为耻的原因..后世《封氏闻见记校注》赵忠信,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明朝郎瑛七修类稿“绿头巾”条对此作了解释:“……但又思当时李封何必用緑巾..及见春秋时有货妻女求食者;谓之‘娼夫’;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然后知从来已远..李封亦因是以辱之..”①对于郎氏源自春秋“娼夫”的解释;无从考察;如果是郎氏假托古人的话;至少可以证明;明代有关绿头巾已具“娼夫”的符号意义..“绿头巾”一说虽与唐官品服色制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体现的仍是古代中国人对色彩等级的认识..换言之;在古人看来;色彩是有三六九等之别的..并由这种等级制演变成颜色禁忌..5.平民的礼服平民一生需要使用礼服的重要时刻主要有三次:1、成人冠礼;2、成家行婚礼;3、为死者行葬礼..这三次囊括了一个平民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所有时刻..1冠礼礼服“冠礼”就是唐代男子的成人礼..唐平民进行加冠时;先由“赞者”为加冠者加冠两次;即依次戴上一巾、一爵;与巾爵相配的具体的服饰为:爵弁服“庶人介帻、服绛公服;方心;革带钩鍱;假带;袜、履”..进贤冠服“庶人黑介帻;服白裙青领;革带;袜、履”..进贤冠服“庶人黑介帻;服白裙青领;革带;袜、履”..缁布冠服“青衣素裳;庶人带;袜、履与介帻服同”..加巾表示加冠者从此可以成为一个家庭主人;能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加爵表示加冠者从此成为社会的人;能担负起社会责任..行过冠礼的男子则可以进入人生的第二个重要阶段;从此就成家立业了..唐代男子的冠礼具有极强的程式性、象征性和交际性..冠礼的礼服则是表达《七修类稿》郎瑛冠礼程式性与象征性的主要外在元素..2婚礼礼服婚礼时男子承担国家责任的开始;婚礼礼服是平民男子成年以后最重要的礼服..据武德令规定:“平民男子结婚时可以穿戴:爵弁、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裙;革带钩鍱;假带;方心;袜;乌皮履..”①二常服唐代男子的常服分官常服和民常服两种;唐官民常服皆脱胎于便于行动的胡服;舒适灵便;是儒家传统的礼仪等级制度与北方少数民族便于行动的实用主义之间的一次大融合;体现的是大唐恢弘的包容之气和开放的心襟..官常服就是官员的“宴服”;也叫“燕服”②..原本是官员不在办公室时常穿的服装;不过随着唐代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官服虽名为常服;但“谒见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成为官员的主要制服;普通百姓是不能穿的..民常服也可以称为“便服”;古已有之;“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跨袄子;朱子玄黄;各任所好”③..1.官常服唐代官常服;虽名为常服;但在实际使用中;不仅普通百姓不能穿常服;而且官员的穿着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不仅如此;唐代的官常服在贞观年以后官员拜见皇帝;出入朝堂;群臣集会等都要穿常服..其大有取代祭服、朝服、公服的趋势..这种趋势发展至开元十七年以后就形成定式..唐中后期官员的朝常祭礼服的地位在实际应用中已完全被官常服取代;致使开元礼中有关服制的部分还没有行用①《武德令》②《旧唐书·舆服志》③《唐会要》即成具文..常服与礼服相较;更加简单、方便;所以很受官员的欢迎..唐自太宗始就喜着常服;他的常服一般搭配是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和六合靴..玄宗时不仅废除了大裘冕;开元十七年以后;拜谒祖先都穿素服;每月的上朝也都穿常服;这种穿法上行下效;太宗朝时;重要的节日和盛大的典礼时还有穿礼服的记载;玄宗朝后期至五代;即使特别盛大的典礼;皇帝和官员大都仍以幞头袍衫、穿靴束带为主..日常中的官员更是以常服为主要制服..官民的服饰款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仅在于材质、颜色与佩饰上..由于唐王朝的血统和对胡俗的认同感;常服还存在胡俗影响下变异的特殊情况;主要包括袴褶服、缺胯袄子、半臂、革靴等内容..1袴褶服根据文献资料看;关于袴褶;在隋唐之前有两种形制存在;一种是传统汉族的袴褶..中华古今注认为“袴盖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袴;敬王以缯为之名曰袴;但不缝口而已;庶人衣服也”①..可见此“袴褶”应该是并列词;同指裤;只不过材质不同;褶是麻布的裤;袴是丝帛的裤;与此种袴相配的足服是鞋;是“讲武之臣、近侍者”穿服的装束..这种袴;周、秦、汉直到汉昭帝之前;不论男女都没有裆..2袍衫袄子袍衫袄子是唐男子最常用的服装..圆领、长过膝;为方便行走;通常在膝下加襕..加襕襦袍是两层丝帛中间絮丝絮的棉袍;适用于秋、冬季;加襕衫是单或夹的袍;适用于春夏季使用..3半臂①《中华古今注》半臂在唐朝可以男女通用;但是唐代男子与女子的穿着半臂不同之处在于;唐男子在使用中也有将其穿在外衣之内作内衬;起垫肩作用..男子着半臂多为圆领;但随穿着者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同;其质地、纹饰、色彩的不同较大..2.民常服唐代庶民男性的服饰目前资料很少;在通过查阅唐代服饰的相关资料以及唐代壁画的相关资料后大概总结如下:1半臂袍唐代庶民在劳动的时候;上身一般穿圆领窄袖短上衣或交领窄袖短上衣;外罩长仅及膝的半臂袍;腰系缕带或革带..庶民的半臂袍与贵族的半臂相较;更加实用;首先;庶民男子的半臂袍通常都较长;可以将内着的短上衣罩住;这样既方便行动;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暖散热..其次;庶民男子的外罩半臂出白色外;还有赭绿色和绿色..2裤装在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庶民下身穿紧口翻边的胡服长裤;而且在敦煌壁画中的奴婢、猎户、乐工、商旅都有着此装的形象..唐庶民着束裤;一般束于膝盖之下;和魏晋南北朝的裤褶束于膝盖之上的做法是有很大不同的..3履唐代庶民男子足服着履的情况较多;这一时期的履有:麻履、线履、藤履、草履、棕履..除了履之外还有木屐和靴..靴的使用;从壁画材料来看;下层劳动人民穿靴主要集中在猎户、马夫、力士、乐工等职业者;猎户、马夫要骑马;力士、乐工有表演要求;所以虽身处下层也以穿靴者居多..普通劳动者要参加耕作;还是以履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男性服饰研究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辉煌时期,政治和经济的雄厚基础,以及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深刻的影响了作为其载体的服饰的风貌。
唐代的服饰不仅雍容华美,其进步的服饰文化更是影响深远。
它的开放性、容纳精神和突出个性的特质不仅为后世留下了美轮美奂的唐代传统服饰,还对启示后世的服饰审美和意识有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通过对唐代男性服饰及其特点的介绍,进一步从微观层面上展示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及其社会风貌的独特,从而填补了历史上对唐代男性服饰研究较少的空白,对现今社会服饰的发展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唐代;男性服饰;特点服饰的发展也有其自己的历史沿革,服饰史也是生活史的一部分,其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日趋兴盛,成果众多。
唐朝自然是服饰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朝代。
它的重要,一方面在于唐朝的繁荣昌盛,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时尚。
另一方面,唐朝位于中国古代社会从前期到后期的过渡阶段,服饰的演变也具有这种过渡性质。
就是说,唐朝服饰一方面继承了南北朝以来逐渐形成的袍衫裙襦形制,另一方面将它们完善为制度,贯彻到从皇帝常服官员常服到平民常服的所有方面,其影响直至明代。
所以,了解唐代服饰,就为了解中国古代后半期的服饰(除了清朝)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由于研究一个朝代的服饰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广泛性,研究量比较大,查阅资料比较困难,因此本文只从唐代男性服饰一个角度去探索唐朝的社会生活。
下面就唐代男子服饰及其特点做简单介绍。
一、唐代男性服饰(一)官服唐代男性礼服主要包括:祭服、朝服、公服、官常服等四类,其中祭服、朝服、公服是体现儒家传统审美、礼仪制度精神的礼服,精美华丽。
不仅对穿着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且各依“服令”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这是自周礼以来,儒家传统的礼仪等级制度在经历400年的动荡之后再次在服饰制度上的回归,体现的是大唐职官制度的礼仪精神。
官常服则是唐代华夷杂糅的社会习俗对汉族传统服饰从外形到制度精神的补充与完备。
唐建国以后,曾于武德与开元年间两次对皇帝、太子、百官、世庶的内容做了规定。
归纳起来,唐的官服按礼节轻重划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
1.祭礼服(1)皇帝的祭礼服在封建帝国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制服作为衣冠服制的代表,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彻底的完善。
隋开皇年间改革了北周的冕服制度然后将它定型,隋炀帝则有选择性地恢复了周汉的冕服制度,唐代则遵循了隋代的定制,所以,在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以及《三才图会》中都能看到比较完善的衮冕形象:头戴冠冕,上身穿着宽袖直领上衣,下身穿群裳,腰间系玉带、佩绶,腹前面系敝膝,足上着赤舄。
实际上衮冕,只是皇帝的众多祭礼之服中的一种。
武德四年,唐高祖颁布了衣服诏,规定了皇帝的服装12种,其中冕服依照周代的礼制确定为6种,它们是:“大裘之冕、衮冕、鹜冕、毳冕、绣冕、玄冕。
”(2)皇太子的礼服唐代的服制规定,皇太子的服制有五种。
由太子内坊下辖之内直局管理。
其中皇太子的冕服只有衮冕一种。
因为皇太子在等级上比皇帝低一等,所以其衮冕也比皇帝的衮冕要低一等,具体地说,即头上戴的冕,冕板前后各悬挂的九条用九颗白珠串成的旒,冕的左右两侧用青丝带悬挂着玉充耳,用犀角簪束发;上衣是黑色的,绣上“龙、山、华虫、火、宗彝”①五种花纹,有绣花的领口;下裳是红色的多褶大裙,上面绣“藻、粉米、黼、黻”②四种花纹,共九旒九章,腰间束大带,系有火、山两种花纹的蔽膝;佩带由红、白、淡青、红黑色四种颜色丝绦织成的绶带;腰带上悬挂着玉柄剑、玉镖首、玉双佩;足着红袜、赤舄等。
但太子们在穿自己的礼服侍从皇帝参加各种重大活动时,因个人的政治处境与性格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
(3)品官的礼服群臣的祭礼服有五种:衮冕、鸳冕、毳冕、绣冕、玄冕。
唐初《武德令》规定:一品官员穿衮冕;二品官员穿鸳冕;三品官员穿毳冕;四品官员穿绣冕;五品官员穿玄冕。
具体减等的做法,据《周礼》记载:“自天子而下用九旒、七旒、五旒、三旒。
”③唐代九旒规格用于皇太子的冕服,群臣的冕服使用规格范围只能从七旒到无旒的弁服。
但随着高宗显庆九年废大裘冕到玄宗开元十七年(729)之后,唐玄宗朝拜五陵得时候,只穿平时的素服而已。
群臣的礼服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群臣对冕服“尊卑相乱”的担忧,另一方面是皇帝对冕服繁文缛节的反感,所以自开元年以后,《武德令》只具虚文而已,①《旧唐书·舆服志》②《旧唐书·舆服志》朝臣随祭只穿素服。
以上这些规定繁缛的冕服,造型庄重、精美,色彩搭配和谐,为了显示它的崇高威严,虽有“只具虚文”的嫌疑,却也只能在盛大的典礼中使用。
在其他的日子里,皇帝、百官只能穿统一规定的朝服、公服和常服坐朝示事、上朝听宣、坐堂办公、燕居休闲。
2.朝服朝服,又称为“具服”①,是皇帝及群臣重大朝会时穿的礼服。
朝服有皇室朝服和官员朝服,皇室朝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皇帝和皇太子的朝服。
皇帝的朝服有通天冠。
冠帽迎人面上加金质重叠的山形装饰,在这个装饰上附蝉一只,并在帽冠上装饰12颗玉珠。
施舍珠翠,黑介幘,发带装饰翠羽組索,用玉或犀牛角质的簪导。
身穿固定搭配的绛纱袍,红色罗裳。
在其内衬白纱袍,其领、袖端、衣襟、领缘皆用织成料作装饰制作。
白色的衬裙,镶嵌胡红色的裙裾和上边缘。
在这套服装之上,装饰浅红色纱质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项饰。
其佩革带、佩玉、剑、绶带、袜、舄与服色相同。
如果是未成年的皇帝,则梳双童髻,戴空顶的黑介幘,插双玉簪导,加宝饰。
各种祭祀以及冬至、朔日上朝,受朝贺、殿前拜王公、春节宴会、冬至宴会就如是穿戴。
皇太子的朝服有:具服远游三梁冠,这是皇太子第二等重要的礼服。
与皇帝相比皇太子的帽饰要相对的简单一些,是皇太子随皇帝拜祭祖庙、还宫以及参加春节、冬至、朔日入期,祭先圣先师时如是穿戴。
虽然皇太子的朝服较皇帝的朝服简单,但总体上仍大方、端庄、色彩和谐。
因内衬少了裳裙,且袖端、衣襟、领缘的镶嵌眉头图案、没有图案,使得浅红与黑色的搭配穿戴更加轻便、醒目,体现了皇太子的活力。
裙裾、群缘上也少了华丽的镶边,使得这套礼服体现了皇太子的最贵地位,又不会因和皇帝同时出现,产生“喧宾夺主”的错觉,当然这一点也是皇太子们极力想避免的。
对于群臣的朝服,那就更加简单。
根据官品高低的不同又有所变化。
一般头部又冠幘,玉簪导装饰,身穿浅红色单衣,内衬白纱衬袍,黑色的领缘、领袖,衣襟、裙裾,一律穿白色的裙。
搭配革带、饰金钩,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足服白色袜子,黑色皮舄,身佩剑,纷,双佩,双绶等组成。
这是一般五品官员以上官员陪祭、其他官员朝飨、拜表、大事等大典时的服饰。
不过品级不同会有一些取舍。
诸如六品以下去剑、佩、绶,七品以上要簪白笔。
八品、九品去白笔、白纱中单、以履代舄。
白笔簪于冠前,长度右五寸。
簪白笔因此成为文官的象征,此风在宋朝仍有流传。
3.公服公服,是古代官吏在衙署内处理公务时所穿的一种服装,相当于现在公务人员所穿的制服。
因为它只用于官吏,所以也被称为“官服”。
和祭服、朝服相比,公服的形制要简便得多。
同时,还省略了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①。
有《新唐书·车服志》记载:“从省服者,五品以上公事朔望朝谒,见东宫之服也。
亦曰公服。
”其重要性低于朝服。
其作用与朝服相同,区别在于,“礼重者用朝服,礼轻者用公服”。
皇帝的公服有:武弁、弁服、黑介幘、白纱帽、平巾幘、白帢,其中太宗又创制翼善冠,于每年初一、十五视朝时使用。
武弁,和通天冠很相像,只是帽冠上附有紫貂尾、蝉。
在图像资料中也没有见过皇帝戴武弁的例证。
据孙机先生考证,隋唐代的武弁已转变成笼冠,是皇帝近侍的冠戴,可见此处所谓的皇帝公服武弁也仅为“具文”。
弁服是皇帝每月初一视朝时的公服。
头戴用鹿皮缝合而成的如两手相合状的帽子,帽子上有攀以固帽,上装饰12颗玉珠。
加玉簪以固发,身穿绛纱袍,下身穿素色群裳,装饰白玉双佩,革带上装饰小鞶囊皮包,內盛小双绶。
白袜,乌皮履。
黑介幘,是皇帝拜陵的公服。
没有冠帽上的装饰,白纱单衣,白色的裙,革带,素袜,乌皮履。
南北朝以后,黑介幘与平巾幘的外形趋于一致,皇帝也很少穿,成为文官的公服之一。
白纱帽,乌纱也可以制此帽。
配白裙,白衫,乌皮履,是皇帝的公服之一,但唐服令中备有白纱帽,不过是沿袭《周礼》的传统而已,皇帝戴白纱帽的实例很罕见。
平巾幘,是皇帝乘车马时穿的礼服。
白帢是皇帝参加大臣葬礼时的礼服。
不过,这两种服装和通天冠以下的各服一样,皇帝很少有真正穿的机会,唐服令中记载它们,完全是出于对周礼的传统的尊重,并没有考虑其实用性。
太子的公服是公服远游冠。
自永徽以后太子的公服只有远游冠和进德冠两种。
公服远游冠,簪导以下部分与朝服远游冠相同。
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碟,假带,方心,纷,鞶囊,长六尺四寸,广二寸四分,色同大绶。
白袜,乌皮履。
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则服之。
朝臣的公服有冠帽,幘巾,簪导,绛纱单衣,内衬白纱单衣,黑色的领缘、袖端、裙裾,白色的裙。
革带,金钩带,假带,方心,袜,单底鞋,背后加纷带装饰,皮腰包。
是一品至五品,谒见东宫及其它公事时的制服,一般办公时的重要场合都可着公服。
“方心曲领”这是官员制服上的一种领项饰。
在唐代朝服、祭服、公服中虽没有见到方心曲领的具体形象,但在宋人的传世写真中,却可多见方心曲领的形制。
另外,对于允许佩戴各种和绶的官员,一般都是双绶,除一品佩双玉环佩外,其他官员按品级单佩或无佩。
一品佩山玄玉,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苍玉。
六品以下没有佩玉。
绶按品级不同佩戴方式也不同。
有佩绶者则一定还要在背后戴纷,皆长六尺四寸,宽二尺四分,各随绶色。
除绶和纷外,唐官员还戴鞶囊,鞶囊外表有纹饰,二品以上用金缕,三品用金银缕,四品用银缕,五品用彩缕。
对于文官而言,七品以上穿朝服的文官一律簪白笔,五官则不簪。
有提到舄和履的地方,除非特别注明颜色,否则一律用乌色,舄双层皮底,中间夹一层蜡,目的是为了穿着者在长久站立时防潮、防湿。
履单层皮底,不具防潮功能,所以是低级礼服的配装。
所有勋官及有爵位并任职事官的官员,散官、散号将军同职事,其正式的冠带是其散官本品的官服,外出任职则用其职事官的品级服。
武官们在宫中站班时,所穿的公服样式也是最适合其身份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另在九品之外还有低级官吏和政府办事人员,当时称作视流内起居与流外两种品级。
唐代的祭服、朝服、公服在实际执行中,因其礼节烦琐,不仅不方便穿着,而且穿着时也不便行动,所以虽然有明确的行文规定皇室成员以及官员在不同的场合应穿的不同服饰,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按行文的规定具体去执行。
至开元十七年(729),玄宗朝拜五陵,只穿平时的素服而已。
朔、望常朝,也用常服。
连太宗发明的朝服翼善冠服自此以后也被废了。
皇帝礼服逐渐常服化的趋势,在开元年间彻底完成。
朝臣的祭服、朝服、公服在实际执行中也屡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