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蚕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蚕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对国内高校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课程设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蚕桑行业的人才需求等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蚕学专业培养基地课程设置就业人才需求

蚕学专业是我国大农学学科中的一个传统专业,近年来由于国家蚕桑产业基地转移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对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影响,报考的生源减少,在校生的人数也较以前明显减少,出现了蚕桑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不能满足、技能要求与现有蚕学人才培养目标不衔接的情况。为了对我国蚕学专业教育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为蚕学本科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我们对蚕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课程设置、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蚕丝行业对蚕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等进行了调研。

1 国内蚕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现状

蚕学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招生具有一定的规模,在上世纪80年代开设该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就包括:沈阳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步入21 世纪后,全国蚕业的专业人才教育逐步萎缩。目前,我国仍招收蚕学专业的学校有西南大学( 原西南农业大学) 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每年招1-2 个班;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每年招1个班;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每年招1-2 个班;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每年招 1 个班;沈阳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每年招l 个班( 生物技术专业一蚕学方向), 主要以学习柞蚕为主。广西大学农学院,从2009年开始招收蚕学专业的学生;云南农业大学,拟办蚕学专业。原来浙江绍兴农校的蚕桑中专、四川南充蚕桑中专、江苏农校的蚕桑中专亦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停招,现己没有蚕学中专的教育。同时,招生数量在逐年下滑,以大专和本科教育为例,据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苏州大学 6 家单位统计,蚕桑( 蚕学) 专业年度招生数量,70 年代年均为480人、80 年代为410 人、90 年代为360 人、2000 年为190 人、2005 年为150 人,2009年已不足百人。

2 蚕学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目前仍招收蚕学专业的高校,其蚕学专业的公共课、学科基础课课程设置大致相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近现

代史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技术、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大学物理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验、体育、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蚕体解剖生理、细胞生物学、动物学、试验统计学。

不同高校的专业课在近年的教学改革过程有较多的调整,由原来讲授“桑-蚕-茧”,向“蚕丝资源-生物技术”拓展,将专业核心课进行了深化改革,除传统的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养蚕学、蚕种学、家蚕病理学、家蚕遗传育种学,在调整中设置了适应现在社会需求的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等课程,加强生物资源综合利用、茧丝学等课程内容的改革,向蚕丝资源与生物技术的方向进行调整发展。如华南农业大学新增加了分子生物学、生物资源利用、应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丝绸产品学、国际丝绸贸易等课程。沈阳农业大学新增了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昆虫学、害虫防治学、微生物工程、昆虫生物技术实验、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等。而山东农业大学,专门开设了蚕学专业计算机模块课程,包括了信息技术基础、C语言、VFP、VB程序设计语言、电子商务实用教程动画设计、数据库开发技术等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此外还有蚕业经营管理与丝绸贸易、农业实用消毒学、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制药等新增课程。西南大学在专业选修课里,设置了农产品加工技术、动植物检疫概论、生物资源学、植物功能物质开发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生物工程概论、分子生物学概论、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前沿讲座等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3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我国蚕学本科毕业生,二十世纪90 年代以前,其就业主要在蚕丝行业、大农业生产的管理部门,从事科技应用推广、业务与行政管理的工作。1982 年- 1995 毕业的蚕学本科学生,大部分在蚕丝行业部门工作,他们取得了许多成就,为我国蚕丝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不少蚕学毕业生还走上了厅局级的领导工作岗位。也有部分毕业生转入从事非蚕桑的大农业行业工作,由于在校所学的多是生物类、大农业类的共通课程,有扎实的农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适应性强,发挥了才干,做出了成绩。随着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近年来,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愿意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经过双向选择,进入了蚕种场、农业推广中心等单位从事本专业工作。一部分立志继续深造的学生,报考了本专业以及相关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如山东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的蚕学本科生,考研的学生超过50%,考上研究生的约占35% ,我校考上研究生的为15- 20% 。

4 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蚕区遍布26 个省( 市、区)1000 多个县,有超过75 万公顷桑园、1000多万户蚕农养蚕。以蚕茧为原料形成的丝绸行业,其工业年产值己逾1000

亿元;茧丝绸产品年出口创汇额,年均约30 多亿美元;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 左右。2009年全国桑园面积1197.38万亩,桑蚕茧发种量1445.90万张,桑蚕茧产量57.53万吨,桑蚕茧收购均价1081.76元/担,桑蚕丝产量9.25万吨,真丝商品出口28.86亿美元。

由于栽桑养蚕生态环保、出口创汇,这项传统产业已成为若干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国家对蚕桑生产基地进行了调整,实行东桑西移,使蚕丝行业比以往有了更大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国桑蚕种生产指导计划为:桑蚕种繁制发放1528.8万盒,桑蚕茧产量60万吨,桑蚕丝9.5万吨。整个蚕桑产业总的生产仍然在发展,且在桑树资料的利用、蚕丝资源的利用有了更多的发展;蚕桑产业的内涵有了很大的拓展;用丝胶制成护肤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占有一定的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见,蚕桑行业的发展与拓展,需要新的科学技术,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去支撑这一产业的未来发展。

从近年我国蚕业区域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方面看,中南、西南省区的蚕桑发展较快,茧丝生产总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广西、云南成了国家的主产省区,蚕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多,尤其需求复合型的科技人员。从科研院所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以及各个省直蚕桑所,比较缺少35 岁以下的科研人员,面临科技人员断层的情况。各省区的蚕种生产部门,更是缺少蚕桑专业人才。

5 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蚕学的教育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蚕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国家茧丝绸发展计划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相协调。另一方面,是专业招生困难、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对接问题等,生产一线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如何协调解决,这是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现有蚕学专业课的教课书,除蚕病学以外,均是90 年代前后的统编教材,已经不太适合现今教学要求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蚕学方面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家蚕基因组学、家蚕生物反应器、家蚕基础分子生物学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相应的学科,把最新的前沿技术和发展,重编专业课教材。其次,蚕学专业课程内容正随着自然科学整体的发展在不断拓展, 向着广度与深度延伸。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教学内容拓宽过大,学生既要学习动、植物的基础理论,又要学习蚕学、生物技术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让他们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可否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在专业拓展部分,将部分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同时增加应用性强的生物技术方面的专业课,让学生根据日后的就业意向,选修专业课。一方面,拓宽学生的技能和知识面,另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和择业压力。第三,尝试进行宽口径式培养,搭建大学科平台,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在推行和完善学分制的同时,让学生在选择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时候,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让学生变“要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