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始社会教育的评价、内容(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评价:①目的原始: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而接受教育训练。②内容原始: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
③形态原始: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④方式原始: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男女教育的区别根源在于分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
内容:生产劳动的教育(工具、取火、渔猎、种植、原始手工业);精神层面:生活习俗的教育(群体生活规范、两性交往、成年礼→早期生产劳动教育);原始宗教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术崇拜);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教育。
2、夏商西周:“六艺”教育的特点:“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既是教育内容的总称,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精华的集中反映。它既强调了道德精神,也强调刚健体格;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包含有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3、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①学校教育由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所控制和操纵;②学校教育只对贵族子弟开放;③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维护奴隶制的多种统治人才;④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它们所需的武装。
4、春秋战国: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重视教育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好学与实事求是态度,主张自觉修养德行: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教师典范: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身教重于言教。
墨子:重视环境的作用;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方法:主动,创造,时间,量力;思想:以非攻、兼爱为核心,尚贤、节用为基本点。
孟子:性善论;教育作用:扩充“性善”的过程;目的:明人伦、人道;理想人格: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教学方法: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
荀子:性恶论;教育作用:“化性起伪”;目的:培养各类人才;内容:《六经》,以《礼》为重点;过程与方法:“闻见、知、行”结合;论教师:维护教师尊严和学术统一。
5、法家教育思想的积极性判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需求;教育思想:明法、行法;教育内容:反对儒家礼治,要以法为教,提倡耕战;教育方式:严禁私学,以吏为教。
6、私学的产生及意义
产生:由于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特点: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摆脱了政教合一、管官师合一的体制,扩大了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范围。
作用:积累教育经验,推动教育理论发展,推动学术文化下移,扩大了人才来源。
意义:①冲破了西周以来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②私学作为专门
的教育机构,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③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促进了先秦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④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贡献: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完成了教育独立化的过程;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
7、封建社会“四书五经”的内容
《大学》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主要阐述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
8、官学教科书的内容: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9、取士制度和文教制度
取士制度:分为“征辟”与“察举”。“察举”是士人晋升仕途的方式,分两类:一、由天子特别标明科目,令公卿郡国举荐贤才。汉武帝以后,都以选“贤良”为主;二、州郡依其户口多少按时间向朝廷举荐人才。
文教制度:汉朝: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允许开办私学,废除“挟书律”。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推崇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的类型
《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观:儿童教育主要在家庭,父母应当严肃对待儿童教育,树立威严,严加督训;切忘偏宠,不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以同样的爱护与教育标准来对待。
11、九品中正制的评价:最初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来公正性逐渐丧失。为世家大族所操纵,限制庶族地主的政治权利。
12、科举制度的产生,与九品中正制的区别及其进步意义及贡献:
隋朝科举是察举制度演化而来,在吸取察举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调整改进,最终形成了。
它破除了士族豪门对政权的垄断,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使原来封闭的政权向庶族士人开放,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13、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即人非生而知之,人人都有学习的必要→教师是社会必需。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14、书院的兴起
A:原因:当时统治者急功近利,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以满足立国之初对于大批治术
人才的需要,而忽视了设学培育人才,以至于在立国之后80多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由于官学的衰落,士人失学)
教学特点: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书院实行开放式教学与研究;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
贡献:书院促进了理学的兴旺发达和文化学术的繁荣。对于当时文化教育的普及、理学的传播以及人才的培养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原因: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壮大,朝廷崇拜儒术,鼓励民间办学;佛教禅林制度影响;印刷术的应用
特点: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最突出的特点);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区别一般学校);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师生关系密切,气氛融洽,感情深厚。
贡献: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办学管理领域创造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15、朱熹的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最用。“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小学教育”8—15岁,教事为主,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所以在方法上,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首创《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大学教育”15岁以后,教理为主,重视自学;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出国家有用的人才,学习重点在“教理”。
“道德教育”立志、君敬、存养、省察、力行
“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16、八股取士的弊端:禁锢了人的思想,严重破坏了士风、学风和社会风气,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危害尤甚。
17、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揭露和批判了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教学活动多样化);要“随人分限所及”,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量力施教(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要留有余地。
意义:虽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多方面得到发展的主张,反映了其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18、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派的基本观点:“崇实黜虚”即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在一切社会文化领域提倡“崇实”,这表现为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锐意社会改革的经世思想,重视自然科学,注重实践、考察、验证、实测的科学精神以及反映市民阶层利益和愿望的启蒙意识。
明末清初教育家共性主张和贡献:①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论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