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方式的确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层系一开始就细分,多套井网分采不同油层,少搞分层作业,实现 较高的波及系数。 (2)初期层系划分得粗一些,少钻井,多搞分层开采作业,提高注水波 及面积。后期根据需要,多井网分采各层。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三、开发层系划分的应用情况
美国多采用第一种 前苏联多采用第二种 我国多采用粗分层,后期调整。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杏北油田不同井距堵水后出产数据表
井距 (m) 500 300 井数 (口) 6 7 时间 堵前 堵后 堵前 日产 油(t) 20 38 15 含水 (%) 77.0 6.9 75.0 流动压 力(MPa) 10.65 8.12 11.60 地层压 力(MPa) 11.46 10.27 12.86 总压差 (MPa) -0.19 -1.36 +1.10 生产压 差(MPa) 0.81 2.15 1.26 采油指数 t/(d· MPa) 24.2 18.0 11.9
采出程度
二、平面矛盾 一个油层在平面上由于渗透率高低不一样, 连通性不同,使井网对油层控制情况不同,因 而注水后,使水线在不同方向上推进快慢不一 样。使之压力、含水、产量不同,构成同一层 各井之间的矛盾,叫平面矛盾。 平面矛盾使高渗透区形成舌进,油井过早 见水,无水采收率和最终采收率降低。而中低 渗透区,长期见不到注水效果,造成压力下降, 产量递减。
二、多油层油田的非均质特性
1、储油层性质之间的差别
2、各层油水关系的差别 3、各层间天然能量驱动方式的差别
4、各油层油气水的性质、压力的差别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三、开发层系划分的应用情况
20世纪40年代以前,油田开发采用天然驱动或衰竭式开采 方式,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20世纪40年代开始重视对油层的划分与组合的研究。 当前世界上许多新开发的油田除油层少且薄、面积小的个别 例外,一般都划分成几套层系同时开发。具体的做法有两种: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编制方案是以平均参数来设计井距、排距、生 产压差,而实际生产时,Pwf反映高K/μ 层。 干扰:高渗透层的生产受到低渗透层的干扰 水驱油田,高渗层水淹后,会加剧层间矛盾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6—100md,占总厚度50%,其余4层等厚共占50%;
7—100md,占总厚度60%,其余4层等厚共占40%; 8—100md,占总厚度80%,其余4层等厚共占20%;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层系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3)开发层系内不同渗透率、不同粘度油层、不同组合 对发效果影响很大。
层系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2)开发层系内高、低渗透率油层不同的厚度比例,对开发效果影响大
1—900md,占总厚度80%,其余4层等厚共占20% 2—900md, 占总厚度60%,其余4层等厚共占40% 3—900md, 占总厚度40%,其余4层等厚共占60% 4—五层等厚,各占20% 5—100md,占总厚度40%,其余4层等厚共占60%;
层系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1)随着开发层系内油层层数和厚度增加,油层动用厚度和出油好的厚 度明显减少,油层采油强度下降,采收率下降。
b. 层系中不工作渗透率与最高层渗 透率比值和注入水关系开层之比
c. 油层受波及段的半经与油层渗 透率关系曲线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三、层内矛盾
在同一个油层内,上下部位有差异,渗透
率大小不均匀,高渗透层中有低渗透条带,低
渗透层中也有高渗透条带。注入水沿阻力小的
高渗透条带突进,还有地下油水粘度、表面张 力、岩石表面性质的差异,形成了层内矛盾。
三、层内矛盾
在注水开发的各个过程中,如果有多种矛盾 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主导 决定作用的,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一
动。水平运动的水助长了底水的上升,因而无水采 出程度低。沿注入井轴线方向向上推进的水又沿各 层水平驱油,波及体积增大,因此含水率上升比顶 部注水时上升较慢。
注水井
采油井
四、调整三大矛盾改善开发效果
1、层间矛盾的调整
层间矛盾的实质是同一油井中,各层注水 受益程度不同,造成各油层压力和含水率相差 悬殊,在全井统一流动压力的条件下,生产压 差不同,使中低渗透层的出油状况越来越差。
堵后
19
40.7
9.83
11.73
-0.04
1.Leabharlann Baidu9
11.0
为了减少高压层对低压层的影响,在含水井中除了经常要求在开发过程 中不断调整工作制度、逐渐放大生产压差、提高产液量外,在注采工艺
上,应该考虑单井分注合采或分注分采、合注分采的技术,尽量减少层
系的数量。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般在注水开发初期,层间矛盾是主要的。随着注
入水侵入井内,平面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而层
内矛盾则是长期存在的,到了油田开发后期,进
入全部水洗采油阶段,层内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 盾。
三、层内矛盾
在不同的开发时期,哪个是主要矛盾必须 视具体情况而定。除了地层性质这一内部原因 外,井网布署、油水井工作制度如果与地质情
况不相适应,将会加剧上述各种矛盾。
三、层内矛盾
(1)均匀厚油层 水驱过程中主要受重力影响,注入水将先沿地层底 部推进,到油井见水时,在厚层的上部将有部分厚度 未见水。
注水井
采油井
(2)具有底水的厚油层
生产压差控制不当时,极易造成底水锥进,使油水 井间油层顶部的剩余油难以动用。因此开发底水油田 时一方面要控制好生产压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隔 层,优化射孔方式。 注水井 采油井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
一、层间矛盾 是指高渗透油层与中低渗透油层在吸水能 力、水线推进速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高渗 透层连通好,注水效果好,吸水能力强,产量 高,油层压力高,但是见水快,容易形成单层 突进,成为高含水层,并干扰中低渗透层产油 能力的发挥。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
辛68-45井吸水剖面
沙二133
沙二134
一、层间矛盾
中低渗透层,渗透率低,注水见效慢,产量 低,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当与高渗透层合采 时,这些油层受到高压层的干扰,出油少或不出
油,甚至出现倒灌现象。
层间矛盾使油井产量递减较快,含水上升速
度快。层间矛盾能否得到较好的调整,是油田能
否长期稳定生产,油田能否获得较高采收率的关
纵向上
油田—多油层—非均质 油田开发部署
影响 开发效果
平面上
注入水的利用率
各层储量的动用
水淹体积
最终采收率
一、概 念
划分开发层系:
把特征相近的含油小层组合在一起,与其它
层分开,用单独一套井网开发,以减少层间干扰,
提高注水纵向波及系数及采收率,并以此为基
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分析和调整。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3、层内矛盾的调整
层内矛盾的实质也是不同部位注水受效程度和水淹 状况不同,高压高含水层段干扰其他层段不能充分发挥 作用。层内矛盾突出的,一般是高渗透的厚油层。 调整方法是用选择性堵水,使高渗透条带的渗透率
变低,改变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另外可通过不稳定注
水等方法提高低渗段的动用程度。
第二节 组合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
3266 +A
A 958 B
11.4
14.0
A
3206
B
11.3
12.0
12.3
187
+h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在合采井中,见效层的油层压力增加,产液量上升。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会使该井流动压力上升。因此当低压层压力低 于合采井流动压力时,低压层就会停止生产。 有时,甚至高压层出来的液体还会从井中倒灌进低压层。 油井见水后,使得井筒内流 体密度增加,引起流压上升, 同时又恶化了低压、低渗透率 层的生产条件,形成倒灌现象。
三大矛盾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多油层非均质的油田,
由于油层渗透率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
注入水就沿着高渗透层或高渗透条带窜流,而中
低渗透层和中低渗透区吸水很少。这样各类油层
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引起一系 列的矛盾现象,归纳起来有三大矛盾。它们是影 响高产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基本因素。要搞好油 水井的管理和分析,首先要分析油水运动的规律, 正确认识三大矛盾。
键。
一、层间矛盾
永3断块各小层渗透率 S251 S261 S272 S281
层位
永3 断块各小层采出程度
S251 S261 S271 S273 S282 S291 S293 S2102 S211 0 10 20 30 40 50 60
S283 S291 S293 S2102 S2111 0 1000 2000 3000 渗透率(mdc)
我国砂岩油田层系的划分 层系套数 油田个数 代表性油田
1 2
3 4 5
49 9
7 4 4
扶余、杏树岗、魏岗 克拉马依、喇嘛甸、江汉习二区
老君庙、埕东、钟市、萨尔图北一区 河南下二门、双河 胜索二区、王家岗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研究表明:随着两层粘度比比值的增 加(第二层油水粘 度比不变),采收率明显下降。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2、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
确定了开发层系,一般就确定了井网套数,因而使得研究和部署 井网、注采方式以及地面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成为可能。
井网是根据所组合的层系的地质条件部署的,离开这一具体的层
前苏联某油田油层合注与分注吸水能力对比表
井号 层 位 射孔厚 度(m) 2.0 11.0 2.6 2.4 6.6 2.4 3.2 3.2 10.0 350 130 130 130 250~400 渗透率 (×10-3μm2) 170 600 100 10.1 合注 压力 (MPa) 水量 (m3/d) 0 114 0 0 130 0 0 0 0 142 0 0 386 10.5 130 压力 (MPa) 水量 (m3/d) 0 1260 压力 (MPa) 14.2 12.5 15.0 分注 水量 (m3/d) 359 737 30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层系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1)随着开发层系内油层层数和厚度增加,油层动用厚度和出油好的厚 度明显减少,油层采油强度下降,采收率下降。
1——>10,注入压力逐渐减小
大庆油田单位厚度采油指数与有效厚度关系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1、层间矛盾的调整
调整层间矛盾的方法是在油水井中下 入封隔器、配水器,把性质不同的油层封 隔开。对不同性质的油层实行分层注水和 分层采油,使高、中、低渗透油层同时都 发挥作用,以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2、平面矛盾的调整
平面矛盾的实质是注入水受油层非均质性影响,形成 不均匀推进,造成局部渗透率低的地区受效差或不受效。 其调整方法是根据油井的需要,一方面可通过增加 注水井点,增加注水方向来解决;另一方面可通过油水 井产液量、注水量的调整,改变平面压力分布,从而改 变注水流向,扩大注水波及面积。必要时还可通过补打 部分调整井,完善注采井网,来解决平面矛盾。
(3)反韵律油层注水部位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顶部注水时,注入水沿上部的高渗层推进,使油层能量得 到及时补充,压制了底水上升,且下部低渗透油层也对底 水的锥进起阻挡作用,所以油层注水的无水采出程度高, 但注入水一旦沿高渗层突破生产井,便形成水道,下部低
渗带注水波及程度低。
注水井 采油井
底部注水时,注入水分别沿水平推进和向上运
第三章 油田开发方式的确定
主要内容:
驱动方式的选择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 开发井网的部署
第一节
驱动方式的选择
驱动方式:天然能量驱动、人工补充能量(注水、注气等)
选择驱动方式的原则:既要合理的利用天然能量,又要有 效地保持油藏能量。 弹性驱:弹性能量丰富,地层压力系数大,大于1.5; 水驱:注水驱或天然水驱,需高速开采、边底水能量丰富 气驱:气源丰富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三、开发层系划分的应用情况
美国多采用第一种 前苏联多采用第二种 我国多采用粗分层,后期调整。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杏北油田不同井距堵水后出产数据表
井距 (m) 500 300 井数 (口) 6 7 时间 堵前 堵后 堵前 日产 油(t) 20 38 15 含水 (%) 77.0 6.9 75.0 流动压 力(MPa) 10.65 8.12 11.60 地层压 力(MPa) 11.46 10.27 12.86 总压差 (MPa) -0.19 -1.36 +1.10 生产压 差(MPa) 0.81 2.15 1.26 采油指数 t/(d· MPa) 24.2 18.0 11.9
采出程度
二、平面矛盾 一个油层在平面上由于渗透率高低不一样, 连通性不同,使井网对油层控制情况不同,因 而注水后,使水线在不同方向上推进快慢不一 样。使之压力、含水、产量不同,构成同一层 各井之间的矛盾,叫平面矛盾。 平面矛盾使高渗透区形成舌进,油井过早 见水,无水采收率和最终采收率降低。而中低 渗透区,长期见不到注水效果,造成压力下降, 产量递减。
二、多油层油田的非均质特性
1、储油层性质之间的差别
2、各层油水关系的差别 3、各层间天然能量驱动方式的差别
4、各油层油气水的性质、压力的差别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三、开发层系划分的应用情况
20世纪40年代以前,油田开发采用天然驱动或衰竭式开采 方式,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20世纪40年代开始重视对油层的划分与组合的研究。 当前世界上许多新开发的油田除油层少且薄、面积小的个别 例外,一般都划分成几套层系同时开发。具体的做法有两种: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编制方案是以平均参数来设计井距、排距、生 产压差,而实际生产时,Pwf反映高K/μ 层。 干扰:高渗透层的生产受到低渗透层的干扰 水驱油田,高渗层水淹后,会加剧层间矛盾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6—100md,占总厚度50%,其余4层等厚共占50%;
7—100md,占总厚度60%,其余4层等厚共占40%; 8—100md,占总厚度80%,其余4层等厚共占20%;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层系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3)开发层系内不同渗透率、不同粘度油层、不同组合 对发效果影响很大。
层系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2)开发层系内高、低渗透率油层不同的厚度比例,对开发效果影响大
1—900md,占总厚度80%,其余4层等厚共占20% 2—900md, 占总厚度60%,其余4层等厚共占40% 3—900md, 占总厚度40%,其余4层等厚共占60% 4—五层等厚,各占20% 5—100md,占总厚度40%,其余4层等厚共占60%;
层系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1)随着开发层系内油层层数和厚度增加,油层动用厚度和出油好的厚 度明显减少,油层采油强度下降,采收率下降。
b. 层系中不工作渗透率与最高层渗 透率比值和注入水关系开层之比
c. 油层受波及段的半经与油层渗 透率关系曲线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三、层内矛盾
在同一个油层内,上下部位有差异,渗透
率大小不均匀,高渗透层中有低渗透条带,低
渗透层中也有高渗透条带。注入水沿阻力小的
高渗透条带突进,还有地下油水粘度、表面张 力、岩石表面性质的差异,形成了层内矛盾。
三、层内矛盾
在注水开发的各个过程中,如果有多种矛盾 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主导 决定作用的,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一
动。水平运动的水助长了底水的上升,因而无水采 出程度低。沿注入井轴线方向向上推进的水又沿各 层水平驱油,波及体积增大,因此含水率上升比顶 部注水时上升较慢。
注水井
采油井
四、调整三大矛盾改善开发效果
1、层间矛盾的调整
层间矛盾的实质是同一油井中,各层注水 受益程度不同,造成各油层压力和含水率相差 悬殊,在全井统一流动压力的条件下,生产压 差不同,使中低渗透层的出油状况越来越差。
堵后
19
40.7
9.83
11.73
-0.04
1.Leabharlann Baidu9
11.0
为了减少高压层对低压层的影响,在含水井中除了经常要求在开发过程 中不断调整工作制度、逐渐放大生产压差、提高产液量外,在注采工艺
上,应该考虑单井分注合采或分注分采、合注分采的技术,尽量减少层
系的数量。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般在注水开发初期,层间矛盾是主要的。随着注
入水侵入井内,平面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而层
内矛盾则是长期存在的,到了油田开发后期,进
入全部水洗采油阶段,层内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 盾。
三、层内矛盾
在不同的开发时期,哪个是主要矛盾必须 视具体情况而定。除了地层性质这一内部原因 外,井网布署、油水井工作制度如果与地质情
况不相适应,将会加剧上述各种矛盾。
三、层内矛盾
(1)均匀厚油层 水驱过程中主要受重力影响,注入水将先沿地层底 部推进,到油井见水时,在厚层的上部将有部分厚度 未见水。
注水井
采油井
(2)具有底水的厚油层
生产压差控制不当时,极易造成底水锥进,使油水 井间油层顶部的剩余油难以动用。因此开发底水油田 时一方面要控制好生产压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隔 层,优化射孔方式。 注水井 采油井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
一、层间矛盾 是指高渗透油层与中低渗透油层在吸水能 力、水线推进速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高渗 透层连通好,注水效果好,吸水能力强,产量 高,油层压力高,但是见水快,容易形成单层 突进,成为高含水层,并干扰中低渗透层产油 能力的发挥。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
辛68-45井吸水剖面
沙二133
沙二134
一、层间矛盾
中低渗透层,渗透率低,注水见效慢,产量 低,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当与高渗透层合采 时,这些油层受到高压层的干扰,出油少或不出
油,甚至出现倒灌现象。
层间矛盾使油井产量递减较快,含水上升速
度快。层间矛盾能否得到较好的调整,是油田能
否长期稳定生产,油田能否获得较高采收率的关
纵向上
油田—多油层—非均质 油田开发部署
影响 开发效果
平面上
注入水的利用率
各层储量的动用
水淹体积
最终采收率
一、概 念
划分开发层系:
把特征相近的含油小层组合在一起,与其它
层分开,用单独一套井网开发,以减少层间干扰,
提高注水纵向波及系数及采收率,并以此为基
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分析和调整。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3、层内矛盾的调整
层内矛盾的实质也是不同部位注水受效程度和水淹 状况不同,高压高含水层段干扰其他层段不能充分发挥 作用。层内矛盾突出的,一般是高渗透的厚油层。 调整方法是用选择性堵水,使高渗透条带的渗透率
变低,改变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另外可通过不稳定注
水等方法提高低渗段的动用程度。
第二节 组合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
3266 +A
A 958 B
11.4
14.0
A
3206
B
11.3
12.0
12.3
187
+h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在合采井中,见效层的油层压力增加,产液量上升。 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会使该井流动压力上升。因此当低压层压力低 于合采井流动压力时,低压层就会停止生产。 有时,甚至高压层出来的液体还会从井中倒灌进低压层。 油井见水后,使得井筒内流 体密度增加,引起流压上升, 同时又恶化了低压、低渗透率 层的生产条件,形成倒灌现象。
三大矛盾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多油层非均质的油田,
由于油层渗透率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
注入水就沿着高渗透层或高渗透条带窜流,而中
低渗透层和中低渗透区吸水很少。这样各类油层
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引起一系 列的矛盾现象,归纳起来有三大矛盾。它们是影 响高产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基本因素。要搞好油 水井的管理和分析,首先要分析油水运动的规律, 正确认识三大矛盾。
键。
一、层间矛盾
永3断块各小层渗透率 S251 S261 S272 S281
层位
永3 断块各小层采出程度
S251 S261 S271 S273 S282 S291 S293 S2102 S211 0 10 20 30 40 50 60
S283 S291 S293 S2102 S2111 0 1000 2000 3000 渗透率(mdc)
我国砂岩油田层系的划分 层系套数 油田个数 代表性油田
1 2
3 4 5
49 9
7 4 4
扶余、杏树岗、魏岗 克拉马依、喇嘛甸、江汉习二区
老君庙、埕东、钟市、萨尔图北一区 河南下二门、双河 胜索二区、王家岗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研究表明:随着两层粘度比比值的增 加(第二层油水粘 度比不变),采收率明显下降。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2、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
确定了开发层系,一般就确定了井网套数,因而使得研究和部署 井网、注采方式以及地面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成为可能。
井网是根据所组合的层系的地质条件部署的,离开这一具体的层
前苏联某油田油层合注与分注吸水能力对比表
井号 层 位 射孔厚 度(m) 2.0 11.0 2.6 2.4 6.6 2.4 3.2 3.2 10.0 350 130 130 130 250~400 渗透率 (×10-3μm2) 170 600 100 10.1 合注 压力 (MPa) 水量 (m3/d) 0 114 0 0 130 0 0 0 0 142 0 0 386 10.5 130 压力 (MPa) 水量 (m3/d) 0 1260 压力 (MPa) 14.2 12.5 15.0 分注 水量 (m3/d) 359 737 30
1、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层系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一般规律: (1)随着开发层系内油层层数和厚度增加,油层动用厚度和出油好的厚 度明显减少,油层采油强度下降,采收率下降。
1——>10,注入压力逐渐减小
大庆油田单位厚度采油指数与有效厚度关系
第二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四、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与原因
1、层间矛盾的调整
调整层间矛盾的方法是在油水井中下 入封隔器、配水器,把性质不同的油层封 隔开。对不同性质的油层实行分层注水和 分层采油,使高、中、低渗透油层同时都 发挥作用,以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2、平面矛盾的调整
平面矛盾的实质是注入水受油层非均质性影响,形成 不均匀推进,造成局部渗透率低的地区受效差或不受效。 其调整方法是根据油井的需要,一方面可通过增加 注水井点,增加注水方向来解决;另一方面可通过油水 井产液量、注水量的调整,改变平面压力分布,从而改 变注水流向,扩大注水波及面积。必要时还可通过补打 部分调整井,完善注采井网,来解决平面矛盾。
(3)反韵律油层注水部位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顶部注水时,注入水沿上部的高渗层推进,使油层能量得 到及时补充,压制了底水上升,且下部低渗透油层也对底 水的锥进起阻挡作用,所以油层注水的无水采出程度高, 但注入水一旦沿高渗层突破生产井,便形成水道,下部低
渗带注水波及程度低。
注水井 采油井
底部注水时,注入水分别沿水平推进和向上运
第三章 油田开发方式的确定
主要内容:
驱动方式的选择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 开发井网的部署
第一节
驱动方式的选择
驱动方式:天然能量驱动、人工补充能量(注水、注气等)
选择驱动方式的原则:既要合理的利用天然能量,又要有 效地保持油藏能量。 弹性驱:弹性能量丰富,地层压力系数大,大于1.5; 水驱:注水驱或天然水驱,需高速开采、边底水能量丰富 气驱:气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