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活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合集下载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活力的测定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活力的测定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活力的测定作者刘艳芝指导教师张玲秀(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1201班 034000)摘要:采用忻州师范学院校园附近土壤、农田土壤及体育场土壤作为样品,并从中筛选分离并得到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菌株,经过初步鉴定该菌株属芽孢杆菌。

通过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产酶最佳碳源为质量浓度15g/L的乳糖,最佳氮源为质量浓度20g/L的尿素,最适初始pH值为6.5,最适发酵温度为35℃ 。

关键词:菌种筛选;鉴定;蛋白酶;条件优化蛋白酶蛋白质中肽键水解的酶,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皮革、毛皮、丝绸、医药、食品、酿造等方面的重要工业用酶,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商业酶,其市场占有率约占整个商品酶销售量的60%,微生物蛋白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不受资源、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动物蛋白酶和植物蛋白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蛋白酶的研究仍注重于新品种的发掘,并通过分离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和诱变育种或构建基因工程菌等综合手段获得高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

我国的蛋白酶研究还存在如微生物资源开发不足,蛋白酶种类较少,酶制剂品种单一等问题。

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蛋白酶产生菌株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产蛋白酶能力较高菌株。

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的鉴定,将菌株初步确定到属。

研究产蛋白酶菌株发酵产酶条件,对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菌株的产酶活力。

1、材料及方法:1.1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仪器: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电子分析天平,pH测量仪,水浴锅,微波炉,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计,摇床、酒精灯、接种针、游标卡尺、无菌移液管、无菌试管、量筒、容量瓶、漏斗、试剂瓶、漏斗、载玻片、滤纸、擦镜纸。

1.2 实验材料:样品:取自忻州师范学院附近的土壤。

试剂:无菌水(带玻璃珠)、100ug/ml 酪氨酸溶液、PH8.0硼酸缓冲液、0.4mol/L三氯乙酸、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酪蛋白培养基、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二、操作步骤(一)配制所需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制所需的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 0.5g,蛋白胨1g,NaCl 0.5g,琼脂 1.5~2.0g,水 100ml,pH 7.2,配制200mL酪蛋白培养基:牛肉膏0.3g,酪素 1g,NaCl 0.5g,琼脂2g ,定容于100ml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玉米粉6g,豆粉4g,磷酸二氢钾0.03g,碳酸钠0.1g,磷酸氢二钠0.4g,定容于100ml(二)分离1.洗涤培养皿、试管等实验器具,与121℃高压灭菌20min2.采集土壤样品,用无菌水植被1:10土壤悬液。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具体实验流程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具体实验流程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具体实验流程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它们能够以乳酸为代谢产物进行无氧发酵,并且在食品工业、农业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乳酸菌不仅能够促进食品品质的改善和保鲜,还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许多商业化的乳酸菌制剂,其有效成分及效果并不尽相同。

因此,研究和筛选出优质活性的乳酸菌种类,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离与筛选方法得到高活性的乳酸菌。

通过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乳酸菌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并为特定领域如食品工业、农业等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此外,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乳酸菌株也将为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生物农药等领域的产品提供重要支持。

因此,本研究对于推动食品工业、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3 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如下:- 收集和处理样品:收集富含乳酸菌的样品,并经过适当处理以提高分离效果。

- 选择与制备分离培养基:根据乳酸菌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并进行制备。

- 设定分离培养条件:通过调控温度、pH值等参数,确定适宜的乳酸菌分离培养条件。

- 鉴定活性乳酸菌指标:确定评价乳酸菌活性和质量的指标,并进行相关试验和检测。

- 设计与实施筛选试验:根据所选指标设计筛选试验,并在实验中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实施。

- 可行性评估与结果分析:对筛选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总结可行性及相关优化建议。

通过以上实验流程,我们旨在深入了解乳酸菌的特点及其在不同领域中应用潜力,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乳酸菌产品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 乳酸菌的分离方法2.1 样品收集与处理在乳酸菌的分离研究中,样品的选择和处理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来源的样品,如发酵食品、生态环境等。

收集样品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消除非目标微生物对于乳酸菌生长和筛选的干扰。

常见的样品处理方法包括冷藏、过滤、稀释等。

2.2 分离培养基选择与制备为了促进乳酸菌的分离和生长,在实验中需要选择适宜的分离培养基。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筛选生产蛋白酶乳酸菌的开题报告摘要乳酸菌的蛋白酶在从食品技术、纤维素加工、植物细胞壁改良以及其他工业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目标是筛选出具有优异生产蛋白酶乳酸菌的分离株。

为此,首先对研究区域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并用试管发酵法定量观测多个培养基的发酵活性,选择出最有潜力的分离株;其次,运用多因子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和条件;最后,用相应培养基和优化的发酵条件,采用比色法测定蛋白酶活力,并对多个分离株比较,以筛选出具有优异生产蛋白酶活力的乳酸菌。

本课题借助多种技术和方法,结合系统严密的科学实验,探索以生产蛋白酶为特征的乳酸菌分离株的最佳条件,实现蛋白酶高效分离的目标,对乳酸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乳酸菌;蛋白酶;发酵;正交实验IntroductionLactic acid bacteria are widely present in nature, including soil, vegetables, fruits and food. They are Gram-positive, non-spore-forming, and anaerobic or facultative anaerobic in nature.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e strong acid and bile resistance, and can be used as probiotics and therapeutic agents.In order to isolate and select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excellent proteinase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select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excellentproteinase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by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ly, the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he research area will be isolated, and the fermentation activity of multiple culture media will be quantitatively observed by 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and the most promising strains will be selected. Secondly,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ulture medium and conditions will be determined using multi-factor orthogonal experiment. Finally, the proteinase activity will be determined by colorimetric metho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e medium。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乳酸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具有益处的细菌,在许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从酸奶到发酵食品,乳酸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食品样本进行筛选。

常见的食品包括酸奶、奶酪、纳豆等发酵产品。

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因此是我们进行筛选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食物,如蔬菜和肉类,它们也可能含有乳酸菌。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样本中分离出乳酸菌。

这可以通过培养基选用和分离培养来实现。

培养基的选用非常重要,它应提供乳酸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我们可以选择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如MRS培养基。

通过将样品接种于MRS培养基中,我们可以让乳酸菌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然后,通过将这些菌落转移至其他培养基中,可以进行单菌落分离,确保我们获得的是纯种的乳酸菌菌株。

鉴定乳酸菌的活性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活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酶和抗菌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想要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乳酸菌菌株。

常见的活性鉴定方法包括测定乳酸产量、酶活性和抗菌活性。

乳酸产量是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乳酸的含量。

通过将培养基或发酵物转移到HPLC系统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乳酸的浓度。

通过与不同菌株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哪些菌株产乳酸的能力更强。

酶活性是另一个衡量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

乳酸菌常常能够产生多种酶,如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酶活性试剂盒来检测其酶活性。

高酶活性的乳酸菌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好地消化蛋白质和纤维素,从而提高食物的可消化性和营养吸收能力。

除了乳酸和酶活性外,抗菌活性也是评估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酸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对抗病原菌的侵袭。

我们可以通过抗菌活性试验来评估乳酸菌的抗菌能力。

将不同乳酸菌菌株与病原菌一起接种在琼脂平板上,观察是否形成抑制区域。

乳酸菌的应用和研究情况

乳酸菌的应用和研究情况

乳酸菌的应用和研究情况现代乳酸菌产业科研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一、乳酸菌介绍“酸奶、优酸乳、乳酸菌、益生菌……”面对着超市里越来越多的“新面孔”,不少消费者都有点“眼晕”。

从最初的酸奶到现在的这菌那菌,到底这些菌有哪些功效?益生菌和传统的“乳酸菌”到底有什么不同?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菌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

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就是人们通过酸奶最早认识的健康乳酸菌。

而“益生菌”是指能够到达人体肠道并产生健康功效的活微生物。

当前发酵乳制品市场上常见的益生菌有: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

由于它们都能发酵糖产生乳酸,因此也同时属于健康乳酸菌。

可以说,益生菌产品是更加注重活性乳酸菌在肠道内的存活率和健康功效。

二、乳酸菌类型及特点乳酸菌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源乳酸菌,一类是植物源乳酸菌。

因为动物源取自动物.因此菌种常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其生物功效也较不稳定,且在大量食用时,很容易导致人体动物蛋白过敏,即排斥反应。

而植物源乳酸菌,因为取自植物易被人体认可.不论摄取多大量,都不会产生蛋白排斥反应.且植物源乳酸菌比动物源性更具有活力,能比动物源性蛋白以多8倍的数量到达人体小肠内定植,从而发挥其强大而稳定的生物功效。

三、非活性乳酸菌和活性乳酸菌的区别乳酸菌饮料分为活性和非活性,主要区别在于乳酸菌发酵后,形成产品前是否再经过杀菌的程序。

非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也有营养价值,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消耗掉了乳糖,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维生素类和酶类等,这些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是有益的。

而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则不仅具有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益人体的代谢产物,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活性乳酸菌,有利于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高活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高活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深圳大学综合性、设计性与探索研究性实验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高活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指导教师:韩庆国报告人:魏高斌学号: 2011300161 班级: 5 实验时间:2013-12-14~2013-12-31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4-01-03高活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摘要]本实验利用添加了碳酸钙的改良乳酸菌的固体培养基通过初筛、复筛,火腿肠中得到一种能分解碳酸钙的菌种,对该菌种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确定此菌株属乳酸菌的乳酸球菌属。

通过单因变量的改变,不断筛选分离得到高蛋白酶活性的乳酸菌种。

[关键词]乳酸菌、筛选、蛋白酶;乳酸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乳酸菌具有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延长保存时间,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如能调节肠道菌群,维持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消除体内有毒物质的产生,改善便秘,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肝功能,缓解乳糖不耐症,改善维生素代谢,增强免疫,抗肿瘤,抗突变等,在畜牧业方面,乳酸菌还有增膘作用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利用简单的培养分离纯化方法,利用单因素变量,将高蛋白酶活性的乳酸菌从肉类制品中分离筛选出来,这类高蛋白酶菌种在食品工业或畜牧业上有一定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菌种来源:市售金锣火腿肠;试剂: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柠檬酸二铵、葡萄糖、乙酸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锰、吐温-60、去离子水、琼脂、碳酸钙、结晶紫染液、碘液、番红染液、干酪素;器材:锥形瓶、烧杯、试管、培养皿、培养皿桶、移液管、洗耳球、接种环、移液器、移液器头、超净工作台、显微镜、电炉、分析天平、高压蒸汽锅、恒温培养箱等。

1.2.培养基配方1.2.1.改良乳酸细菌固体培养基(MRS)蛋白胨10.0 g,牛肉膏8.0 g,酵母膏4.0 g,柠檬酸二铵2.0 g,葡萄糖20.0 g,吐温-60 1.0 ml,乙酸钠5.0 g,磷酸氢二钾2.0 g,硫酸镁0.2 g,硫酸锰0.05 g、琼脂20.0 g,碳酸钙3%,pH 6.0~6.8,加蒸馏水至1000 ml。

环境中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环境中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第5卷 第6期 2019 年 12 月
生物化工 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2096-0387(2019)06-0036-04
Vol.5 No.6 Dec. 2019
环境中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刘静,刘张虎,张雨霏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 430011)
1 实验材料
1.1 土壤样本及菌种 本实验所使用土壤样本采集自湖北大学知行学
作者简介:刘静(1980—),女,湖北鄂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教育研究。
第2期
刘静等:环境中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37·
院周边,取样地主要为食堂排水渠污泥、餐馆垃圾处 2 实验方法
理处和学生公寓垃圾堆放处附近土壤。
司;胰蛋白胨(生物试剂):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
将初筛所得菌株点样接种于酪素平板上,于 37℃
公司;酵母提取物 ( 分析纯 ):OXOID;葡萄糖、乳糖、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h 后挑选出 5 个透明圈与菌落
蔗糖(均为分析纯):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果糖(生 直径比比值较大的菌株,接种于 50 mLLB 液体培养基
2.1 菌株富集与初筛
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并优化培养的菌株为一株
每 份 土 壤 样 品 加 入 无 菌 水 稀 释,取 稀 释 液 各
短杆细菌。 1.2 试剂
0.1 mL 均匀涂布于 LB 平板中,置于 37℃恒温培养箱 中培养 24 ~ 36h 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并挑选出清
干酪素、氯化钠(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 晰的单菌落在斜面培养基进行划线培养。将分离出
应用于环保行业中 [3]。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易于从中筛选出产蛋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原理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原理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原理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的原理是利用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活性对菌落进行筛选和鉴定。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筛选培养基法:将菌株接种在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上,待菌落形成后,置于一定条件下(如低温、酸碱pH变化、盐等),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出现蛋白质水解区域。

表现明显蛋白质水解区域的菌落可以认为是蛋白酶产生菌。

2. 培养基加酪蛋白法:将菌株接种在含有酪蛋白的培养基上,蛋白酶能够水解酪蛋白,会呈现明显的透明圈形成。

菌落形成后,利用这个特征可以筛选出蛋白酶产生菌。

3. 硫酸铜法:将菌株接种在富含酪蛋白的培养基上,在菌落周围加入硫酸铜溶液。

菌落产生的蛋白酶能使硫酸铜发生颜色变化(由蓝色变为紫色)或溶液变清晰,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

4. 特定基质代谢法:蛋白酶产生菌可以利用特定基质作为唯一碳源进行代谢,产生的酶能水解特定基质并产生反应产物。

利用这些反应产物的特性,可以利用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利用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活性进行筛选和鉴定,以确定是否为蛋白酶产生菌。

这些方法灵敏度高、简单易行,
可以用于在大量菌株中筛选出蛋白酶产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进一步的研究。

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研究背景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其具有抗菌、抗氧化、降低乳酸含量等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而蛋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蛋白质的酶类,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将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并对其进行应用研究,以期为乳制品制造业提供生产实践参考。

研究内容1. 通过传统微生物学鉴定方法筛选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

2. 对所筛选得到的乳酸菌进行发酵产蛋白酶试验,通过SDS-PAGE和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

3. 将所筛选得到的产蛋白酶乳酸菌种应用于酸奶、乳酪等乳制品的制备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和特性进行评估。

4. 通过对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培养基改良、菌株突变等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其产酶能力和应用性能。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乳制品加工领域提供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和应用研究成果,有望开发出具有较高产酶能力和应用性能的菌种,并为乳制品制造业提供合理的生产和管控参考。

研究方法1. 采用传统微生物学鉴定方法筛选乳酸菌。

2. 采用固体发酵法进行产蛋白酶试验,通过SDS-PAGE和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

3. 对所制备的乳制品进行质量和特性评估,包括感官评估、化学分析、微生物分析等方法。

4. 采用培养基改良、菌株突变等方法进行优化。

预期结果预计筛选得到具有较高产酶能力和应用性能的产蛋白酶乳酸菌菌种,并应用于乳制品制备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和特性。

同时,通过菌株的优化,将进一步提高产酶菌株的生产能力和应用性能。

研究进度目前已完成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工作,正在进行发酵试验和评估工作。

之后将进行培养基改良和菌株优化工作,并对优化后的菌株进行应用实验和评估。

预计整个研究工作将在一年内完成。

总结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并对其进行应用研究,提高乳制品加工质量和特性。

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蛋白酶是一类能够水解蛋白质的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是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的一般步骤:
1. 样品采集:
-从自然环境(如土壤、水源等)或已知含有蛋白质的样品(如食品、发酵物等)中采集样品。

2. 分离菌株:
-将样品经过适当的稀释和处理后,通过平板法、液体培养法等方式进行分离培养。

-可以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培养基,以筛选出潜在的蛋白酶产生菌。

3. 蛋白酶活性筛选:
-根据蛋白酶的活性特点,可使用含有特定蛋白质底物的琼脂糖平板或液体培养基,筛选出蛋白酶活性高的菌株。

-观察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即蛋白酶产生的溶解区),判断菌株对蛋白质的降解能力。

4. 纯化与鉴定:
-从具有蛋白酶活性的菌株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纯化。

-使用生化方法,如SDS-PAGE电泳、酶活性测定等,鉴定蛋白酶的分子量、酶活性和特性。

5. 分子鉴定:
-对蛋白酶活性高的菌株进行16S rRNA或其他适用的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其属于的菌属和物种。

6. 筛选优良菌株:
-结合蛋白酶活性、稳定性、产酶量等指标,筛选出蛋白酶产量高、酶性好的优良菌株。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分离鉴定及筛选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采取必要的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确保实验安全。

此外,还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蛋白酶基因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蛋白酶的产生机制和调控方式。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酶活力的测定【文献综述】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酶活力的测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生物科学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酶活力的测定摘要[摘要]本文主要按照实验设计步骤从海水中筛选出可以产蛋白酶的放线菌,并对获得的放线菌进行初步研究,如形态观察以及酶活力的测定。

从舟山沿海中分离得到几株产蛋白酶的放线菌,并通过酪蛋白平板培养基,水解酪蛋白试验可对菌株的产酶情况进行定性研究,酶活较高的菌株都能产生较大的水解圈。

对其中2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了以酪蛋白为底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酶活性的测定。

[关键词]:蛋白酶;分离纯化;透明圈;酶活力1蛋白酶的简介水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类酶的总称。

按其水解多肽的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两类。

内肽酶将蛋白质分子内部切断,形成分子量较小的肽。

外肽酶从蛋白质分子的游离氨基或羧基的末端逐个将肽键水解,而游离出氨基酸,前者为氨基肽酶后者为羧基肽酶[1]。

按其活性中心和最适pH值,又可将蛋白酶分为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天冬氨酸蛋白酶。

按其反应的最适pH值,分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

工业生产上应用的蛋白酶,主要是内肽酶。

根据蛋白酶对所作用的反应底物的选择性,一种蛋白酶仅能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一定的肽键。

种类很多,重要的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组织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等。

如胰蛋白酶催化水解碱性氨基酸所形成的肽键。

2蛋白酶的广泛应用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植物茎叶、果实和微生物中。

微生物蛋白酶,主要由霉菌、细菌,其次由酵母、放线菌生产。

例如,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a,LAB)是一大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目前已知有200多种LAB[2]。

相当多的LAB是益生菌,其作为益生菌有如下依据:其属于肠道正常菌群,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是有益的[3]。

在农业、兽医、医学以及食品工业[4、5]中是很重要的。

如果对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进行了筛选,并将所产的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就可以为酸奶的生产研制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更优良的菌种。

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信息化建设中心-广东轻工

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信息化建设中心-广东轻工

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信息化建设中心-广东轻工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林玩庄,林淑娜,陈汶聪,刘荣莲,黄可佳,黄丹敏,谢桂仁,陈宇豹,邓毛程,王瑶,李静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300摘要:为了提高水产行业蛋白质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南海海域大型鱼类的肠道中筛选蛋白酶高产菌株。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进行筛选,获得一株蛋白酶高产菌株PE11。

通过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鉴定,菌株PE11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通过摇瓶发酵试验,优选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分别为最佳的碳源和氮源,并确定菌株PE11产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 °C、初始pH7.0、转速200 rpm和时间36 h。

在最佳的产酶条件下,发酵液中的蛋白酶活力可达376 U/mL。

关键词:蛋白酶;高产;筛选;产酶条件Study on screening and enzyme-producing conditions of a highprotease producing strainLING Wan-zhuang, LING Shu-Na, CHEN Wen-cong, LIU Rong-lian, HUANG Ke-jia, HUANG Dan-min, XIEGui-ren, CHEN Yu-bao, DENG Mao-cheng, WANG Yao, LI Jing(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300)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protein resources from aquatic industry, strains having the ability to produce protease were isolated and screened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large fish of South China Sea. Using flat transparent circle and shake flask fermentation test, a high producing protease strain PE11 was obtained. The strain PE11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of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6S rDNA sequences analysis. By means of shake flask fermentation tests, the optimal carbon resource and nitrogen resource for strain PE11 were soluble starch and beef extract,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protease-producing were determined as temperature of 30 °C, initial pH of 7.0 and rotation speed of 200 rpm. At the optimalcondition, the highest protease activity of fermentation broth reached 376U/mL.Key words:protease;high producing;screening;enzyme-producing condition *基金项目:广东高校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项目(GCZX-B1103),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21B09100004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启动基金项目(KJ202107),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启动基金项目(KJ202103)。

乳酸菌的筛选及应用

乳酸菌的筛选及应用

2019/4/25
17
二、乳酸菌的应用
1、乳酸菌在食品、饮料中的应用
(1)酸奶;(2)乳酸饮料;(3)酿造调味品 中的应用;(4)功能性食品的开发;(5)防腐、 保鲜;(6)肉制品加工;(7)腌渍物等。
2019/4/25
18
2、乳酸菌在医药中的应用
(1)乳酸菌素;(2)γ-氨基丁酸(细胞呈多样形态:Y字形、
V字形、弯曲状、勺形,典 形形态为分叉杆菌
运行性:不运动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需氧情况:专性厌氧
2019/4/25
7
5、片球菌属(Pediococcus)
形态:细胞球形,成对或四联状
排列
运行性:不运动 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 需氧情况:兼性厌氧
2019/4/25
8
第二部分、乳酸菌的筛选
2019/4/25
21
(2)聚乳酸的生产过程
目前聚乳酸的生产和制备主要有:
①直接聚合法; ②间接法; ③聚合法。
2019/4/25
22
(3)聚乳酸的应用
①医用领域:如生产一次性输液用具、免拆型手术缝 合线、骨科用固定件及手术器件、医用支架、生物 导管等;
②包装材料:目前,各种包装材料是聚乳酸最大、最 有潜力的应用市场。适合于加工一次性饭盒以及其 他食品、饮料等外包装材料等;
CaCO3加入到100mL蒸馏水中,制成CaCO3
3.将MRS培养基和CaCO3乳浊液分开灭菌;
4.倒平板前,待培养基融化冷却后,平板上加入一定量
的CaCO3乳浊液,晾干了以后再接种。
2019/4/25
11
2、筛选过程
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 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挑选产生溶钙 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 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 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方案)

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方案)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案)项⽬⼀⾼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概述1、乳酸菌乳酸菌是⼀群形态、代谢性能和⽣理学特征不完全相同的⾰兰⽒阳性菌( G+) 的统称,在发酵碳⽔化合物时其代谢产物主要为乳酸。

乳酸菌形态多样,通常不运动,乳酸菌微好氧,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采⽤厌氧或低氧压可增加其在表⾯的⽣长物,乳酸菌的⽣长温度在20~53℃,最适温度是30~40℃,耐酸,最适pH 通常是5.5~6.2,⼀般pH在5.0 或更低情况下可以⽣长,在碱性或中性条件其⽣长速率降低。

2、细菌素细菌素是由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产⽣的⼀类具有抑菌活性的蛋⽩质或多肽,主要对同源和近缘的细菌有抑制作⽤,在产⽣细菌素的同时还会产⽣免疫蛋⽩,从⽽避免细菌素对⾃⾝细胞的杀伤作⽤。

乳酸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环境中的⼀类对⾰兰⽒阳性菌,尤其是亲缘较近的细菌具有抑菌作⽤的杀菌蛋⽩或多肽乳酸菌素( Nisin) 是乳酸球菌代谢过程中合成和分泌的具有很强杀菌作⽤的物质。

作为乳酸菌细菌素,许多证据表明,Nisin对细胞主要作⽤在细胞质膜,⽽对细菌的杀菌作⽤是由于在菌膜上形成空洞,使膜的通透性增⼤。

⼆、实验⽬的1.熟练掌握培养基的接种,抑菌试验。

2.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原则与⽅法。

3.了解⽜津杯法,并能规范操作相关步骤。

三、实验内容1.材料与试剂泡菜⼤肠杆菌、⾦黄⾊葡萄球菌1mol/L NaOH、和HCl溶液、pH试纸、⽊⽠蛋⽩酶、双氧⽔2.培养基①MRS培养基: 蛋⽩胨10g、⽜⾁膏10g、酵母膏5g、柠檬酸氢⼆铵2g、葡萄糖20g、吐温80 1mL、⼄酸钠5g、磷酸氢⼆钾2g、硫酸镁0.58g、硫酸锰0.25g、琼脂18g、蒸馏⽔1000mL,②⽜⾁膏蛋⽩胨固体培养基:⽜⾁膏3.00g、蛋⽩胨5.00g、NaCl3.00g、蒸馏⽔1000ml、琼脂粉8.00g、115℃灭菌20min。

③⽯蕊⽜奶培养基:⽜奶培养基(⽜奶培养基的制备取脱脂奶粉,制成10%的溶液) ,每100ml中加⼊2.50ml⽯蕊⼄醇溶液( 取⽯蕊20g,研磨后置锥形瓶中,加⼊40%⼄醇150ml,煮沸1min,倒出上层液,再加⼊40%⼄醇150ml,煮沸1min,倒出上层液,与第1次倒出液合并,再以40%⼄醇加⾄全量为300ml,滴加1mol/L 盐酸,随加随振摇,⾄溶液变紫⾊为⽌,pH6.0~8.0,混匀,取5~10ml分装于试管中,115℃灭菌20min。

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

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
t h e i r e x t r a e e l l u l a r s e c r e t i o n s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ha t t t h e nt a i o x i d a n t a c t i v i t y h s a s i g n i f i c nt a s t r a i n - s p e c fc i . S r t a i n L 1 4
L 1 5(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s a l i v a r i u s ) , s u g g e s t i n g ha t t he t t w o s t r i a n s h a v e c e r t i a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lu a e i n ll a e v i a t i n g o x i d a t i v e
任 大勇 ” 孟 思宇 翁璐超 宁长春
RE N Da - y o n g
杨嫦娥
1 3 0 1 1 8 )
李 豪
( 吉林农业大学食 品科学与工程学 院, 吉林长春
Me n g S i — y u WENG L u - c h a o NI NG Ch a n g - c h u n YANG C h a n g - e L I Ha o
(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p l nt a a r u m) i n t h e t h r e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h o w e d he t s t r o n g e s t nt a i o x i d nt a c a p a c i t y , f o l l o w e d b y s t r in a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及蛋白酶的纯化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及蛋白酶的纯化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及蛋白酶的纯化
陈超;高学军;刘营;袁肖寒
【期刊名称】《乳业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08(031)004
【摘要】乳酸菌已广泛的应用到酸奶和微生态制剂中.为获得具有产蛋白酶优良性能的乳酸菌种,对实验室保存的21种乳酸菌种进行产蛋白酶能力筛选,并对蛋白酶进行分离纯化.从而获得一种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并将所产蛋白酶成功纯化,得到其分子质量在35 KD左右.
【总页数】3页(P160-162)
【作者】陈超;高学军;刘营;袁肖寒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2.1
【相关文献】
1.新疆酸奶中高产蛋白酶与产脂肪酶乳酸菌的筛选 [J], 何捷;曾小群;吕鸣春;毛仲瑄;王象林;潘道东
2.产耐热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产酶条件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J], 方芳;冀林立;张
彦斌;张和平;孟和毕力格
3.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豆奶产酶条件优化 [J], 程旺开
4.产低温蛋白酶极地菌株的筛选及Pseudoalteromonas sp.QI-1产蛋白酶粗酶性质 [J], 徐国英;林学政;王能飞;朱启忠
5.新疆传统乳制品中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J], 张伟;金庭飞;黎旭;张凯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蛋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蛋白质的酶类,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多个领域。

因此,对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进行详细介绍。

一、菌种的选取菌种的选取是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优秀的蛋白酶产生菌应具备以下特点:1.适应性强:具有广泛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存繁殖;2.高酶产量:产酶量高且稳定,生产成本低;3.酶活性好:酶活性高,能够快速、高效地降解蛋白质;4.易于培养:易于培养和维护,适应不同的培养条件。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常见的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真菌、放线菌等。

此外,一些原产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也是优秀的菌株来源,在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应予考虑。

二、菌群的分离菌群的分离是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将每一种菌株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酶活性检测和分析。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平板法、液体培养法、筛选法等。

其中平板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基:根据选取的菌株特性,准备适宜的培养基,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繁殖;2.分离:将样品按照一定稀释倍数涂布在平板上,然后放入培养箱进行培养;3.单菌分离:观察培养基的著色情况,辨别每一个菌落,最后用无菌酒精燃烧消毒的针头将每个菌落刺到含有相同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液体培养;4.鉴定:确定单菌培养基量大于10^6时,进行细胞分类和鉴定。

三、酶活性检测酶活性检测是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掌握酶活性信息来评估菌株的产酶能力以及蛋白酶的种类和活性等。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酶活性检测: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其原理是将特异性抗体与酶偶联,加入样品中,利用抗体与酶偶联物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用底物染色,观察染色情况以确定酶活性;2.凝胶电泳:将分离纯化的酶嵌入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分离和检测;3.酶活性测定:以酶降解底物的反应速度作为酶活性的指标,通过比色、荧光和放射等不同方式进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综合性、设计性与探索研究性实验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高活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指导教师:韩庆国
报告人:魏高斌学号: 2011300161 班级: 5 实验时间:2013-12-14~2013-12-31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4-01-03
高活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摘要]本实验利用添加了碳酸钙的改良乳酸菌的固体培养基通过初筛、复筛,火腿肠中得到一种能分解碳酸钙的菌种,对该菌种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确定此菌株属乳酸菌的乳酸球菌属。

通过单因变量的改变,不断筛选分离得到高蛋白酶活性的乳酸菌种。

[关键词]乳酸菌、筛选、蛋白酶;
乳酸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乳酸菌具有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延长保存时间,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如能调节肠道菌群,维持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消除体内有毒物质的产生,改善便秘,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肝功能,缓解乳糖不耐症,改善维生素代谢,增强免疫,抗肿瘤,抗突变等,在畜牧业方面,乳酸菌还有增膘作用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利用简单的培养分离纯化方法,利用单因素变量,将高蛋白酶活性的乳酸菌从肉类制品中分离筛选出来,这类高蛋白酶菌种在食品工业或畜牧业上有一定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菌种来源:市售金锣火腿肠;
试剂: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柠檬酸二铵、葡萄糖、乙酸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锰、吐温-60、去离子水、琼脂、碳酸钙、结晶紫染液、碘液、番红染液、干酪素;
器材:锥形瓶、烧杯、试管、培养皿、培养皿桶、移液管、洗耳球、接种环、移液器、移液器头、超净工作台、显微镜、电炉、分析天平、高压蒸汽锅、恒温培养箱等。

1.2.培养基配方
1.2.1.改良乳酸细菌固体培养基(MRS)
蛋白胨10.0 g,牛肉膏8.0 g,酵母膏4.0 g,柠檬酸二铵2.0 g,葡萄糖20.0 g,吐温-60 1.0 ml,乙酸钠5.0 g,磷酸氢二钾2.0 g,硫酸镁0.2 g,硫酸锰0.05 g、琼脂20.0 g,碳酸钙3%,pH 6.0~6.8,加蒸馏水至1000 ml。

1.2.2.乳酸菌蛋白酶活性检测的固体培养基
蛋白胨10.0 g,牛肉膏8.0 g,酵母膏4.0 g,柠檬酸二铵2.0 g,葡萄糖20.0 g,吐温-60 1.0 ml,乙酸钠5.0 g,磷酸氢二钾2.0 g,硫酸镁0.2 g,硫酸锰0.05 g、琼脂20.0 g,0.5%干酪素,pH 6.0~6.8,加蒸馏水至1000 ml。

1.3.方法
1.3.1.改良乳酸细菌培养基(MRS)配置
在室温的条件下,按照配方用分析天平分别使用称量纸称量:蛋白胨10.0 g、牛肉膏8.0
g、酵母膏4.0 g、柠檬酸二铵2.0 g、葡萄糖20.0 g、乙酸钠5.0 g、磷酸氢二钾2.0 g、硫酸镁
0.2 g、硫酸锰0.05 g,使用量程为1 ml的移液管量取吐温-60 1.0 ml到1000 ml烧杯中,与以上的全部试剂混匀,加去离子水至1000 ml,在电炉上稍微加热搅拌,以助于吐温-60的溶解,以制成pH 6.0~6.8的液体培养基。

分装于500ml锥形瓶中,每瓶200ml。

按配方称取琼脂4 g、碳酸钙6 g于一个锥形瓶中制备成筛选乳酸细菌的固体培养基;按配方称取琼脂4 g、干酪素1 g制备成乳酸菌蛋白酶活性检测的固体培养基;锥形瓶用干净的胶塞和报纸封口。

包扎若干洁净试管,准备移液器头,培养皿,2瓶100ml去离子水,于高压蒸汽锅121℃灭菌15min后冷却至50℃待用。

1.3.
2.乳酸菌的分离和纯化
1.3.
2.1.乳酸菌的分离
在超市购买金锣火腿肠,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10 g,在超净工作台中减碎放入装有90 ml 冷却的无菌水的150ml锥形瓶中,并充分混合均匀,即为稀释度为10-1的样品液,另取3根无菌试管,用移液管和洗耳球各加入10ml无菌水,使用无菌的1ml移液器将样品稀释至10-2、10-3、10-4,分别吸取10-1、10-2、10-3、10-4样品稀释液1 ml于培养皿中,然后倒入冷却至50℃后碳酸钙MRS固体培养基摇匀,待冷却后取出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7 ℃、无氧条件下培养1-2天,并将剩余培养基倒平板,待用。

1.3.
2.2.乳酸菌的纯化
从培养了1-2天的碳酸钙MRS培养基上挑取有透明圈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取菌种培养物常规涂片、干燥、固定,滴加结晶紫初染1-2分钟,水洗,再用碘液冲去残余水渍,并用碘液覆盖媒染约1分钟后水洗,并用滤纸吸取载玻片上的残水,将载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流加95%的乙醇脱色,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立即水洗,最后用番红液复染约2分钟,水洗,待干燥后,高倍镜观察。

在超净工作台中选取革兰氏阳性菌的透明圈菌落,在倒好碳酸钙MRS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分离,于温培养箱中37 ℃、无氧条件下培养1-2天。

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得到纯菌落。

培养获得的乳酸菌,通过形态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

1.3.3.乳酸菌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在超净工作台下,取已纯化的乳酸菌,蛋白酶活性检测的MRS固体培养基上点接种若干个点,在保温箱里37摄氏度培养1-2天,当平板中干酪素分解时, 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2.实验结果
2.1.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及革兰氏鉴定
如图1所示,在火腿稀释度10-1浓度的碳酸钙MRS平板在37℃培养分离数日,其中有可以分解碳酸钙的菌落生长,分解碳酸钙产生透明圈,透明圈内有乳白色菌落,可初步认为此菌就是乳酸菌。

挑选透明圈中菌种进行革兰氏染色,结果呈阳性,如图2所示,菌落被染成紫色,在10×40高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菌体形态呈球状,单个或链状排列,无芽孢,无荚膜,边缘光滑细腻,本实验认为此乳酸菌是乳杆菌属。

图1 乳酸菌的筛选图2革兰氏染色鉴定乳酸菌
2.2.乳酸菌的纯化
挑选透明圈内的乳酸菌落在新的碳酸钙MRS平板上划线分离,在37℃培养2day,可分离得到单个菌落的乳酸菌。

图 3 乳酸菌的纯化
2.3.蛋白酶活的测定
从分离纯化出的菌落中选取单个菌落,接种到含干酪素的MRS培养在37℃培养2day,如图4所示,乳酸菌将含干酪素的MRS培养基的干酪素分解,并在其周围产生透明圈,说明了分离出的乳酸菌有分解蛋白的能力。

图 4 乳酸菌蛋白酶活性检测
3.实验分析及讨论
3.1.乳酸菌产酸的能力与应用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验证了乳酸菌能够分解碳酸钙而出现透明圈,但产生的透明圈很小且需要培养数日才长出来,说明从火腿等肉类中提取出来的乳酸菌产酸的能力比较弱,可能是由于火腿肠在加工时经过较严格的灭菌使得乳酸菌的活力下降,或者是火腿中加入防腐剂过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乳酸菌在分解碳酸钙产生透明圈并使透明圈内酸性增强,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明,乳酸菌种能够耐酸,在酸性环境下生长,这在食品工业上有一定的意义。

3.2.乳酸菌的高活性蛋白酶的应用
乳酸菌能够产生蛋白酶,蛋白酶会将此乳酸菌周围的干酪素水解。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验证了乳酸菌能够分解蛋白质而出现透明圈,且产生的透明圈较大,说明从火腿等肉类中提取出来的乳酸菌产酸分解蛋白质能力较强,这对在畜牧业中饲料增膘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