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如君命。”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小人哉!抑亦可 以为次矣。”
.
18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目标
精神的善 身体的善 外在的善
❖苏格拉底把人追求 的善分为三个层次: 外在的善、身体的善、 精神的善。
.
19
❖他认为:
.
11
❖苏格拉底
“对你们说, 道德不出于钱财, 钱财以及其他一 切公与私的利益 却出于德性”。
.
12
❖ 他大声疾呼:“雅典人,人中最高 贵者,最雄伟、最强大、最以智慧著 利于世的城邦公民,你们已专注于尽 量聚敛财富,猎取荣誉,而不在意、 不想得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最高修 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
13
(二)孔子道德教育目标
❖ 三层次:
圣人
君子

.
14
❖ 圣人是孔子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格追 求的终极理想。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仁乎!必也圣 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
“圣人,吾不得见之矣”(《论语·述而》)
.
15
❖ 第一,君子应是好学之人。 “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
24
(2)忠:是处理君臣关系的道德准则。
❖ 根据《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回答: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 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
25
(3)爱人:是“仁”的核心。
在《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
孔子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 ,即多从人民的利益着想,做到“其 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外在的善无助于美德的形成。
身体的善即健康的身体是有助于灵 魂的改善和智慧、道德的发展。
精神的善有助于智慧的发展和道德 形成,是促进人自身和谐的关键。
.
20
道德教育目标的比较
❖相同点——崇高的道德理想
❖不同点——仁”的道德实践与“善” 理论认识
.
21
(三)内容的比较 1、孔子的德育思想内容
❖ 孔子所提倡的德育内容,可以用“仁” 字来概括。
❖ 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 的道德品质。
.
22
“仁”:
孝悌----仁的基础 忠-----处理君臣关系的准则 爱人----仁的核心 复礼----仁的形式
.
23
(1)孝悌: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实现“仁”的基础。
❖子曰: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第二,君子应有好的品德。 “君子怀德”(《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
❖ 第三,君子应“安人”和“安百姓”。
❖ 第四,君子应语言谨慎,行为敏捷。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
16
❖ 第五,君子应该“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 路》)
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
.
1
❖一、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比较
❖二、德育思想的比较
地位、目标、内容、方法
❖三、德育思想的影响比较
.
2
(一)时代背景
社会“崩坏”时期
(二)理论基础
孔子————注重人的自身 苏格拉底——注重人本身的知识
.
3
孔子:
孔子生活在我 国春秋末期,正处 于奴隶制社会向封 建制社会的过渡时 期。
当时社会政治纷 乱,王权倾颓, 诸侯 势盛,各阶级之间剧 烈变动,表现在社会 风气上是礼崩乐坏、 道德沦丧。
❖ 第六,君子应该就心未胸免有宽些广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
“君子坦荡荡,的小质人朴,长又戚未戚免。有”些(浮《华。论只语有·述文
而》)
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 得上大雅君子。”
❖ 第七,君子应文雅而朴实。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雍也》)
.
17
❖孔子把士分为三个等级
❖ 智者学派又走向了极端。
.
7
❖(一)德育地位的比较
❖(二)德育目标的比较
❖(三)德育内容的比较
❖(四)德育方法. 的比较
8
(一)重视德育的地位
孔子
❖第一,孔子从德育与政治、修身与
治国的关系出发,肯定德育的重要 性。
❖第二,孔子从德育与专业知识学习 的关系出发,认为应该把德育放在 首位。
.
9
1.孔子提倡执政者修身治国
“万物实际上是受到善或道德义务的约 束才结合在一起的”,“在人的感知范围内, 最后和几乎难以发现的是善的真形,见过它
的人知道它乃是一切美的原则和全部美德 的动因;在这个可见的世界里,它催生光线和 光线的主导。”
.
4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生活在古希 腊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由兴 盛繁荣走向腐败衰落的时 期。
希腊精神世界和文化 价值产生危机,没有普遍 的公共伦理标准,人性普 遍堕落,社会中缺乏对美 德的判断和追求。
.
5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 知死?”
《论语·先进》
❖ 孔子继承了西周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现实 主义思想,而持有强烈的现世情怀。
❖ 在孔子看来,生的问题和人的问题还没有弄 清楚时,是没有必要去谈论“鬼神”和“死” 之类的问题的。
.
6
❖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致力于说明宇宙和 大自然的统一基础,很少涉及到人自身的 问智题者。学派在理性上关注社会问题,它
❖ 苏宣体格扬 地拉人 位底是 ,万 但认物 却为的 走首尺向先度了,极弄凸端清显。人了认人为事的人问主是题是绝对重 要存和在必者要存在的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 “测存完,代在全表是的人不不尺物顾度是:观,人认普真这事罗理为种泰的,自相戈存对而己拉在主对和。在义高上做否尔天定本吉了的分亚客事的物工加作以?猜” 。
.
26
(4)复礼,是仁的表现。
据《论语》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论语·颜渊》
❖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
27
2、苏格拉底的德育思想内容
❖“善是最高的真理” ❖“美德即知识” ❖“德性可教和❖ “善”为最高真理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拱之。”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
.
10
2.孔子认为道德教育重于知识教育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 做到这些还有余力,就用来学
习技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立志于道,据守于德,
“依志傍于于道仁艺,,。据优于游于德六,依于仁,游于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