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

合集下载

尊重差别,因人而异——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浅析

尊重差别,因人而异——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浅析
施 教,使他们各有所 得,这就是孔子 。 爱人 的 表 现。 古代典籍 ‘ 尚书) 中有记载说 : 朴 作教刑 。 “ ‘ 说文 )对 “ 朴 解释 说:。 ,木皮也,从木 卜 朴
孔 子日:。 性相 近也 ,习相远 也. ‘ 语・ ’( 论
阳贷 )是说人 的生性是差不 多的, 习性却有很 而
声。 可见 。 朴作教刑 实 际上就是后来我们所说 的 棍棒式 教 育。可见 孔子 以前 的奴隶制社会
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 一种 强迫式教育 .可是提倡 。 仁 的孔子对学生 总是 无限的热爱与忠诚 ,他
据每个人不 同的特 点,有针对性地施用不 同的方 法进行教育 .孔子用 因材 施教的方法培养 出了各 种各样的 。 贤才君 子 .在历史上 ,孔子是第一个
发 ,根据个人 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 目标 ,教师对学生也只能采 取个别对待方式,这就使得教师有机会了解每个 学生的 。 ,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 材
二、孔子 因材施教 的思想基础
上的第一次文化下移 .所谓 。 私学 ,是一种发生 于民间的由教 书先 生 自立门户, 自主招收生徒 , 独 自传道 、授业 的教育形式.学生 自愿跟 先生学 习.只要交纳 一定 数量 的 。 柬修 就可以成为其 门徒 . 孔子 也说 : 。自行束修 以上 , 吾未尝无诲焉
V 0 .4 】2
N o5 .
O cn t 2 1 tbe . o 0
尊 重 差 别 , 因人 而 异
孔子因 材施教 教学思 想浅析
于 洁
( 延边大学师范分院,吉林 延吉 13 0 ) 3 0 0
t ̄: 1 孔子在教学申能够尊重盖烈,囡1 1 人而异, 是第一个实战因材施教的教育者,同时也是因其注

孔子的辩证法

孔子的辩证法

孔子的辩证法一、孔子的辩证思维1.1 孔子哲学思想概述在古代中国哲学史上,孔子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

孔子的辩证法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式上。

1.2 孔子的辩证思维特点孔子的辩证思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综合性思维:孔子注重思考问题时,不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是努力寻找问题的各个方面和层面。

他通过综合各种观点和角度,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对立统一思维:孔子善于发现事物中存在的矛盾和对立关系,并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起来,从而达到辩证的目的。

他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双边思维:孔子常常运用双边思维,同时考虑问题的两个方面,避免陷入单一思维的困境。

他注重通过对话和辩论来获得更多的真知。

•重视实践: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他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二、孔子的辩证法在教育中的应用2.1 对话教育模式孔子的辩证法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话教育模式上。

孔子主张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

2.2 孔子的教育原则•尊重个体差异: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不应一刀切。

•实践导向:孔子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他认为知行合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质疑精神:孔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人际互动:孔子认为学生在交往和互动中才能得到真知,他通过对话和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孔子的辩证法对现代社会的启示3.1 反思传统价值观孔子的辩证法启示我们要反思和审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能盲从和固守传统,要积极拥抱变化。

3.2 推崇多元文化孔子的辩证法强调多角度、多元文化的观点,告诉我们要开放包容,尊重不同文化和观点的存在。

3.3 运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孔子的辩证思维方法启示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通过综合、对立统一和双边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避免陷入片面和极端。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重点: 1、“赏罚不滥,即是宽政”。 2、“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
责”。
3、耶律楚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十四章
要点: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1、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黄宗羲及其法律思想。3、王夫之及其法律思想。
重点: 1、“天下之法” 2、“趋时更新”
3、“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第五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至
4、“存天理、灭人欲”。
第十二章
要点:
宋明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1、这一时期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张居正法律思想特点。3、王安石及其法律思想。 重点: 1、革故鼎新 2、三不足
第十三章 辽、金、元各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要点: 1、这一时期法律思想的特点。
要 点 和 重 点
2、这一时期法律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法律思想。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导 学 提 9 纲 章 )
( 7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
第四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要点: 1、儒家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演变。 3、儒家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 重点: 1、孔子、孟子、荀子法律思想的各自特点。 2、“ 礼治论”、“德治论”、“人治论”的含义。
要点: 1、太平天国法律思想的特点。 重点: 1、洪仁玕及其法律思想 2、《资政新篇》
要点和重点
( 导 13 学 提 16 纲章 )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
要点和重点
( 辅 17 导 提 18 纲章 )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
第十七章

孔子“中庸”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孔子“中庸”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作者: 朱云明
出版物刊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7-90页
主题词: 孔子 “中庸”思想 辩证法 “中” 唯物论 认识主体 客观法 动态平衡 物质世界 行为要求
摘要: <正>孔子“中庸”是“中”与“庸”的辩证结合和统一。

“中”指物质世界对立双方动态平衡的客观法则;“庸”指事物的客观法则对认识主体所提出的行为要求。

因此,“中庸”的涵义是指物质世界对立双方动态平衡的客观法则及其对认识主体的行为要求。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宇宙的本源,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孔子“中”与“庸”的统一,正是建立在“物质性”这一基础之上的。

主要表现在:第一,“中”有宇宙本源的含义。

孔子的“中”是继承前人“中和”思想的结果。

而“中和”思想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一阴一阳之道的体现。

第二,“中”是事物两个既对立又互补的方面处于协调和谐状态的一种表现,也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按系统论特别是控制论的解释,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而任何系统都具有自我趋向动态平衡和稳定有序状态的特征。

孔子的“中”正是这一特征的高度概括。

因此,人们只有认识、尊重和利用这一客观法则,才能获得行为自由。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这里天命的“天”指宇宙万物即客观存在,“命”指命运,即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

所以“天命”就是“中”的表现形式。

孔子说他自己经过几十年的好学研究和社会?。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思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发展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联系观;叩其两端、执两用中的矛盾观。

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属于唯心辩证法,并且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和猜测性。

关键词:孔子;辩证法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这主要散见于《论语》一书的各篇中,虽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化的理论形态,但不失为辩证思维的花朵。

本着实事求是和扬弃的态度,探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发展观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个大变动的时代。

当时,奴隶制在新起的封建势力面前逐渐衰败,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迅速扩大。

新生事物与旧有势力之间的斗争极其复杂,整个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从小就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以下引语凡是出自《论语》的,只注篇名)。

他认为,宇宙间诸种事物都处在不断运行和变化之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阳货》)在这里,孔子下了一个明确的论断:天并未说什么,可四时照样运行,百物照片生长。

可见,孔子已经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自然界的四时之行和百物之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有其内在规律性,不受天的干扰。

因此,当他站在河边,面对流动的河水,不禁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时间的流逝也如河水流动一样,昼夜不停。

在孔子看来,不仅自然界的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人类自身也是如此。

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发展着的过程。

在他自述为学之路时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从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并且不逾矩,说明人的认识、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勤学多积累,是可以加以改变的。

中国五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中国五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中国五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国五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任何一个民族教育的振兴,必然伴随教育家的崛起。

有研究者从公元前469年到20世纪70年代,统计出50名世界教育家,其中中国的教育家有孔子、荀子、朱熹、王守仁、蔡元培五位。

现将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摘录如下: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家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一生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尧舜时代和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西周。

他的孙子子思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朱熹注:“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

这就是说孔子远则推崇尧舜时期的政治,近则遵守西周初期文王、武王时的法度。

孔子对西周时代特别推崇,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是说西周的政治制度礼制,是吸取夏商二代的经验制定出来的,那是多么美好的制度啊!我愿意推行西周的礼制。

他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如果有谁用他治国,他就要在东方推行西周的政治制度,重建西周那样的国家。

孔子毕生把实行尧舜之政,恢复西周盛世作为他的最高政治理想。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

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

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

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

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

孔子论儒者十五大特点

孔子论儒者十五大特点

孔子论儒者‎十五大特点‎孔子论儒者‎十五大特点‎孔子乃儒家‎思想创始人‎,他的学说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仁义”和“礼乐”,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

而作为一个‎儒者,其具体特征‎究竟有哪些‎呢?孔子在答鲁‎哀公“问儒行”时从15个‎方面给予了‎明确的界定‎。

修身:“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也就是说儒‎者能陈述君‎主珍视的先‎王之道,能日夜勤奋‎学习,心怀忠信,力行仁德,以此等待征‎聘、拜访、荐举、进取官位。

容貌:“衣冠中,动作顺”;“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儒者的容貌‎应该是衣冠‎随众,动作谨慎;辞让高官厚‎禄时直截了‎当好像很轻‎松,辞让小事物‎时始辞终受‎好像很虚伪‎;做大事考虑‎再三好像很‎畏惧,做小事也不‎放任好像有‎所惭愧;难于进取,易以退让,表现出一副‎柔弱无能的‎样子。

备预:平时一举一‎动都严肃庄‎重,“起坐恭敬,言必诚信,行必忠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

他们能够爱‎惜生命以等‎待时机到来‎,“养其身以有‎为也”。

人情:“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

怎样为难得‎、难富、易禄呢?就是时机不‎到不出仕,这不是难以‎得到吗?不义之事不‎合作,这不是难以‎罗致吗?先效力而后‎获得俸禄,这不是容易‎付酬吗?特立:保持坚定的‎志向和操守‎,“委之以货财‎而不贪,淹之以乐好‎而不淫,劫之以众而‎不惧,阻之以兵而‎不慑”。

同时还能做‎到:“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对做过的事‎不后悔,对未来的事‎不预防,对错说的话‎不说第二次‎,对听到的流‎言蜚语不追‎究来源,“不断其威,不习其谋”。

刚毅:“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过失可微辩‎而不可面数‎。

儒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儒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儒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受益匪浅,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体会认识,今天的教育与古代教育一脉相承,先贤先哲的思想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一、“有教无类”与当今“教育公平”。

所谓有教无类,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有教无类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当今社会的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育机会公平。

但在现有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很难实现,因此作为政府部门就应当充分考虑教育资源的均衡,让所有的人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

特别是义务教育,政府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在学校资源配备上,在教师的配备上对薄弱学校大力倾斜。

目前农村学校依然薄弱,实现农村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待遇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尽快缩短差距。

另一个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虽然必定存在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应该存在由学生家庭背景、性别、种族和学校条件、教师态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

当今社会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从表面看,主要集中反映在某些点上。

例如农村初中生辍学、中学阶段的择校、不同省市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城市打工者子女入学及某些教育腐败等。

这些问题是显性的,反应的是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

总的说来,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明显。

教育是一种公共资源,如果分配不公平将会造成政府形象和作用的扭曲,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

教育的不公平会使现有社会的不公平加剧并使其范围扩大,不公平的教育将大规模的再生产社会的不公平,因此,教育不公平既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公平的反映,又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的不公平,会损害公众对社会发展的期望,更容易使社会心理失衡。

这样的教育现状不得不到引起我们的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并重的,互相兼顾的。

效率是改善社会的公平状况的物质保证,公平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保证。

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

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

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儒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数个发展阶段。

以下是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的详细讨论。

一、先秦儒学阶段(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儒学主要以孔子为代表,形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

这个阶段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追求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秦的儒家思想主要目标是通过个人修身来达到社会和谐。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培养个人品德,以成为一个有德行和礼仪的人。

2.儒家礼乐思想的兴盛:儒家注重礼仪和音乐的规范化,认为通过规范的礼仪来传递道德价值观,从而塑造和谐社会。

3.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儒学在这个时期也致力于对古代文化和经典的研究,对先贤的言行进行解读并加以传承。

二、汉朝经典研究阶段(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汉代经学的兴起和发展,特点如下:1.经学的建立:这个时期经学成为了学问的主要内容,经学家致力于研究经典文献,并制定了经学研究的规范和方法。

2.重视经典解释:经学家注重对经典文献的解释和注释,以明确经书的真实含义,避免对经典的误解。

3.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经学中得到发展:之前的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身,而经学在这个时期开始关注天地和人的关系,强调宇宙和人道的一体性。

三、唐宋理学阶段(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儒学思想的黄金时期,其特征如下:1.理学的兴起:理学家将儒家经典与道家、佛教等思想相结合,强调“理”的概念。

他们认为“理”是宇宙和人类的本质,通过理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达到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目的。

2.重视实践与生活:理学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将儒家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他们鼓励人们在家庭、社会和政府中实践儒家的价值观念。

3.论辩和辩证的方法: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辩论和辩证法的方式,注重思辨和对立观点的碰撞。

他们认为通过辩论可以发现事物的真相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明清经世致用阶段(1368年-1912年)明清时期的儒学走向了应用和实用的方向1.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明清时期的儒学着眼于当时社会的实际问题,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圣人,他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辩证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孔子的辩证法思想进行探析,希望以此表现出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首先,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强调“中庸”思想,即要“中正而不偏”地处理问题。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应该遵循平衡、稳定、平等的原则,减少極端化现象的存在。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中庸之道,未有不养生者也;未有不成事者也”(《论语·中庸篇》),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中庸”思想的看重和推崇。

孔子在将“中庸”思想引入各个方面,让人们可以在处理问题时更加谨慎、客观,时刻保持心态的中正。

其次,孔子的辩证法思想注重方法,即强调“实践论证”来解决问题。

孔子认为,实践是获取知识、判断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够得到真相。

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他在教育弟子之前,会先行实施教学,以实际操作来证明正确的方法和理论。

同时,孔子也强调对于自身的认知过程,即要“反思自问”。

他认为,虽然实践是确定真相的基础,但只有在不断反思和自问的基础上,才能不迷失方向,更好、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再次,孔子的辩证法思想注重“用情”和“智衡”。

孔子认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将理智和感性两者兼顾,尤其是社会问题。

孔子在强调感性的同时,也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不可偏袒其中一方面。

因此,孔子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不只是用智慧,更用尽情感,但同时又保持智慧的平衡,使得在情感冲动时,思维能够保持冷静,做出理性的决策。

最后,孔子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他关于统一的思想中。

孔子认为事物本身是存在着矛盾和统一的辩证法,这就需要一种对事物的统一性的思考方式。

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中,就反映了这种思考方式。

他认为人性存在着好恶之分,但同时也有一个永不落空的道义追求。

因此,他主张让人们在面对好恶之间的抉择时,始终把握好据此追求道义的方向。

论衡古代思想家的辩证之道

论衡古代思想家的辩证之道

论衡古代思想家的辩证之道古代思想家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体的认知、哲学思考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些思想家中,辩证思维无疑是他们的独特之处,它帮助他们理解世界的复杂性,解决问题,并开拓人类认知的边界。

本文将探讨古代思想家在辩证方面的贡献,并分析他们的辩证之道对今天的启示。

古代思想家中以孔子、墨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倡导着自然辩证法。

孔子强调了“中庸之道”,认为万物都有对立面,只有找到平衡点,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墨子则主张“兼爱”和“非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包容、互相协助,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的对立观点,他认为人性具有两面性,辩证地把握了人的复杂性。

这些思想家都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平衡,对于处理矛盾和冲突具有深刻的见解。

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也为辩证思维作出了卓越贡献。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的方式,发展了“辩证法”的实践方法。

他通过询问和争论,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矛盾点,并倡导人们从中获得真理。

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他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真实世界的表现形式,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投射。

柏拉图的这种辩证法思维,揭示了事物背后的本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关系。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概念,他认为事物都有一个最佳状态,只有找到这个平衡点,才能实现辩证统一。

这些思想家的理论为后来的西方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印度哲学中,古代思想家研究了辩证关系,并发展出了自然主义和印度教的“八行相继之道”。

他们相信整个宇宙是由各种相对的力量和属性构成的,这种相对性正是辩证关系的体现。

他们还从个体实践和处世经验中寻找智慧的方法,并提出了如何通过辩证思维来认识自我和世界的问题。

古代思想家的辩证之道对今天还有很多启示。

首先,辩证思维使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事物。

春秋时期的孔子和老子

春秋时期的孔子和老子

孔子的名言:
1、“为政以德,譬如北城,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2、“子不语怪、力、乱、神。”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 教育思想评价: 矣。’” 1,“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 育的局面,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推 “季路问事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 动了文化进步; ‘未知生,焉知死?’” 3、“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观念, “因材施教” 启发式教育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仁不让于师” 4、“去其二端,用其中于民。”
2、哲学思想: 1)道是世界的本原,否认天命说;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 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3)方法论:“守静” 3、政治主张: 1)无为而治; 2)小国寡民,愚民政策;
老子的名言: 1,“道生一” 靠近边塞地方住着一群人,里面有一位善于推测吉凶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祸福的人。他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 安慰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 可得而不可见。” 大家都安慰他,他的父亲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壮年男子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因战

中国古代辩证法名句

中国古代辩证法名句

中国古代辩证法名句摘要:一、古代辩证法名句概述二、中国古代辩证法名句举例1.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2.孔子:“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3.孟子:“得其所哉,人生寿也;不得其所哉,生不可以寿。

”4.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5.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三、古代辩证法思想的核心及应用1.矛盾对立统一2.事物发展变化规律3.内外因关系四、现代辩证法的发展与应用1.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2.毛泽东辩证法思想3.现代辩证法在各领域的应用正文:一、古代辩证法名句概述古代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和思考方式,它在古希腊哲学中首次被系统地提出和探讨。

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矛盾、对立和变化的认识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辩证法思想贯穿于各家学说,诸如道家、儒家、墨家、名家等。

这些学说在探讨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问题时,都表现出鲜明的辩证法思想。

二、中国古代辩证法名句举例1.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这句名句体现了辩证法中矛盾对立统一的原则。

老子认为水具有柔弱和攻坚的双重特性,它既能顺应环境变化,又能战胜坚硬的物体。

这说明了事物内在的矛盾和对立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2.孔子:“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观念,表达了辩证法中的统一性与互动性。

他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应该保持和谐共处,相互尊重,达成共识。

同时,又要保持各自的特点和差异,避免完全一致。

3.孟子:“得其所哉,人生寿也;不得其所哉,生不可以寿。

”孟子这句名句强调了事物内在矛盾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他认为,人生的寿与不寿,取决于是否能够解决事物内在的矛盾。

这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和根源。

4.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墨子的这句名句表达了辩证法在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应用。

他主张兼爱众人,反对攻战;尊重贤能,节俭利用。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之一,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孔子的思想背景孔子生活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非常复杂和动荡。

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多个国家和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等。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都探索着人性、政治和社会问题。

孔子的思想受到了前人的影响,尤其是周朝的儒家思想,如孟子和荀子等。

孔子的教育理念也是受到了周朝和春秋时期的儒家教育的影响。

儒家的辩证法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之一,其辩证法思想被称为“中庸之道”。

儒家强调人的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避免极端的行为和思想。

儒家的辩证法思想也表现在其“十三经”中,如《易经》、《书经》等。

孔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是源自儒家思想,但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略有不同。

孔子认为,人要通过自我反省,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这个境界对应的是一种“治国安邦”的理念,即政治思想。

正因为孔子的辩证法思想与其他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才使得其思想独特并有其影响力。

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内涵孔子的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和教育思想中。

1. 君子与小人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人的品德有高低之分,他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

君子是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人,他们目标高远,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而小人则是心胸狭窄,缺乏文化修养的人。

但孔子并非认为君子具有优越性,而是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

君子应该帮助小人改正错误、提高素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教育与修养的辩证关系孔子提出了“教育”这一概念,并将其与自身的“修养”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变得有道德原则、有文化素养,这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感悟。

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修养,因为修养也是一种教育。

3. 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的辩证关系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建立“仁政”,即建立一种以仁义为中心的政治秩序。

古代辩证法思想

古代辩证法思想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一>—、求同尚中、防变惧变的矛盾观和发展观:消极的辩证法1.求同尚中的矛盾观我国古代人民在各种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很早就对一些矛盾现象有了质朴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一些相互对应概念来表达这些矛盾对立的性质,如高下、正反、大小、曲直、明晦、美丑等;但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矛盾观是不彻底的;它虽然承认事物的矛盾性,甚至也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却没有真正认识到矛盾存在的内在本质依据及其客观必然性,即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①这个根本的矛盾观,而把矛盾实际上看作是暂时的、局部的、外在的,因而是不应该有的,可以取消的;与此相联系的是,在对待矛盾的处理方式上,只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忽视矛盾的斗争性,把矛盾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及其统一看作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而极力采取种种方法去限制矛盾,消解矛盾;这样,古代辩证法从承认矛盾出发,最终还是取消了矛盾;2.“防变惧变”的发展观它虽然凝聚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丰富经验和巨大智慧,具有独特的价值,但它在古代社会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却沦为维护封建专制社会的稳定和延续的具有保守性的实用工具,这给中国古代辩证法烙上了一个深深的历史印记;其中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二、直观体悟、类比外推的直觉思维方式:辩证法与认识论、逻辑学的脱节1.直观体悟:辩证法与认识论的脱节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在具体形成和表述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借助于“涤除玄览”的直觉体验和“豁然贯通”的神秘顿悟,而不是对概念的辨析和语言的陈述;因此,中国古代各种辩证法思想都力图脱离开具体的认知过程和认知形式,以某种超语言的、直观的、意会性和象征性的方式直接把握事物的辩证性质;在这种倾向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对自己的范畴给予严格概念界说,各种辩证法范畴往往是模糊多义的、随意流动的,更没什么人要着意建立一套自己独立的概念体系;由这种直观体悟方法所带来的的辩证法思想的模糊性、意会性等特点,就使许多古代辩证法命题总是多义的,这固然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巨大灵活性和包容性,但也容易使它们变成无所不包的空洞命题;因为正是由于其无所不包,反而什么都不能解释透彻,就象一个试图解答一切的方程式是什么也解答不了的一样;满足于这种简单的、直观的、似乎是万能的认识方法,显然是造成中国古代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的理论化程度不高、发展缓慢、不能充分发育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2.类比外推:辩证法与逻辑学的脱节总的来看,非逻辑思辨的类比外推方法,在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建构和阐述中,具有形象具体、简便直接、举一反三的优点,但由于缺乏明确的逻辑规范和有层次的推理程序,特别是混淆了不同事物各自特有的本质、规律、过程等的区别,而很容易导致简单化的、主观随意的、神秘性的认识,最终走向辩证法的反面;这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缺陷;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二>一、论道经邦、学以致用的实践品格:实践的辩证法;2这种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体用不分的本体论传统,一方面,它固然造成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成果,另一方面也使这种辩证思维强烈地渗透了以主体反身内求的人格实践和道德修养为基本内容、以经世致用为最终目的的理论特色;显然,这种辩证法是极大地不同于源自对自然的探求和逻辑的思辩的西方式的辩证法传统的,它的确是关于人类各种生活的辩证艺术,而对自然的关注无非是要“借自然以明人事”;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独特的巫史文化渊源巫术文化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其最主要的影响大概就在于以天道推演人道的思维方式;由于巫术文化相信天地人神之间可以用一定的方式,由一些特殊的人物最初是巫祝及大史,后逐渐扩展为各种有知识、特别是有德行的圣人、贤人、真人进行沟通,实现天地人神的交合互感,天道自然的特性最终可以内在于人自身的本性,这样,人就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正因此,从天道之“天行键”、“周行而不殆”可推演出人道之“自强不息”和“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汤武革命”的合理性;从自然界之“否极泰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物极必反”可推演出人世的“祸福相因”、“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柔弱胜刚强”的社会历史演变的规律和立身处世的原则等等;这种由天道推及人道的思维方式,正符合巫术文化及史官文化影响下古代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个致思目的,即先秦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们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对立、矛盾转化及事物发展规律的辩证认识,正是要为在社会的剧烈变革和各种矛盾冲突中处于惶恐迷惑状态中的人们特别是统治者们,提供拨乱救世、平衡矛盾的精神药方;这也体现了前面所述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实用理性特色;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之;的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有人认为是一般讲究伦理的着作,不确;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后在西周末期至东周其内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东周初期,如臧哀伯有着名的德论5可证;战国时期问世的德道经、庄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献;礼家:是萌芽于西周后期并在东周中前期广为流行的一种;东周时期的一些着名政治家如、子犯、曹刿、子产、等都崇尚,特别是子产和,还分别有着名的礼论6;战国后期,以礼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法家: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最先萌芽于郑,创始人是邓析,第一个“”的是子产子产前期是礼家,后期转向了法家,继之是晋范宣子、等的“”;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后之经法亦属法家文献等;过去,认为经法是道家着作,这是从哲学上着眼的,不确;: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其思想核心是“义”;过去,有人认为核心是“”,根据不充分;术家:创始人是,其思想核心是术,其代表作是申子;过去,理论界认为申子属法家,不确;申子自己宣称其学术思想是“术”,秦汉人一直都说“申子之术”;义家:创始人是;的“义”与的“义”区别在哪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的“义”包含,如·经上说:“义者,利也;”的“义”则完全排斥利;义家的代表作有、公羊春秋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道家思想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无为而治”的社会生态观;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按着自然规律发展的和谐社会,民众不受干扰,人间无猜忌,无矛盾,无冲突,自由平等,人民各尽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整个社会安泰和美,其乐融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老子论“道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因此,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等政治、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这些战略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具有相当的片面性;“无”之道有与无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也称实有;“无”指无形无象的虚无;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究竟是“有”还是“无”,存在原则分歧;分歧的焦点是如何理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 范畴;“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一,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无为”之道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也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哲学以无为为本;。

《论语》中蕴涵的辩证法思想

《论语》中蕴涵的辩证法思想

《论语》中蕴涵的辩证法思想湖南省嘉禾县第三中学雷建青罗石文424500(邮)1 子曰 : 有德者必有言 , 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 释义) 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必是有好言辞 ,有好言辞的人不一定有道德。

有仁德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 点评 ]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孔子看到了道德与言辞、仁德与勇敢的关系 , 看到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2 子曰 : 人无远虑 , 必有近忧。

( 释义 )孔子说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 , 必定会有目下的祸患。

[ 点评 ]这说明如果不能对事物发展的结果作出预见 ,近期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带来惊慌和忧虑, 不能有准备的予以解决,体现了根据原因预见结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 释义 ) 孔子说 :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

到三十岁 , 完全成熟。

到四十岁 , 已经不会陷入迷惑了。

到五十岁 ,懂得了天命。

到六十岁,巳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

到七十岁,可以做到随心所欲 , 而又不超出应有的规矩。

子在川上 , 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释义 ) 孔子在河边,说 : 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 点评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人的成长、人生历程和流逝的时光一样 , 无不体现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4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释义 )孔子说 :"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 , 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 我选取那些好的方面来学习 , 找出那些不好的方面来改正。

子温而厉 , 威而不猛 , 恭而安( 释义 )孔子和而又严厉 ,威严而不凶猛 , 庄重而又安详。

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作者:彭华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03期〔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有三大特征,即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整体思维注重整体统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追求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

“辩证思维”重视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以追求和谐协调、统一为目的。

“直觉思维”是相对于“逻辑思维”而言的,是人类认识的基本形式之一。

在中国古代,道家、佛教以及儒家都特别重视直觉思维,三大思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尤其深重。

中国之所以没有能自行步入“近代科学”的殿堂,部分原因可以追溯于中国思维。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3-0126-08回溯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可以发现:在全球化、一体化来临之前,全世界的主要民族,其文化发展的历程都走过了一条大致相同的道路,即由“原始思维”而进入“近代思维”,由“形象思维”而进入“抽象思维”,由“前科学”而进入“科学”,由“野蛮”而进入“文明”,由“巫术”而进入“宗教”,由“宗教”而进入“哲学”。

众所周知,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想。

哲学是时代思想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黑格尔(G. W. F. Hegel,1770-1831)指出:一个没有哲学的民族,就像一座神庙里没有神像。

①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断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中华民族是有哲学的民族,中华文化是有理论思维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文化在哲学思辨层面、理论思维领域的建树颇为丰硕,而原其大端与指归,则可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三者为代表。

清人云:“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

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历史与演进

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历史与演进

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历史与演进中国古代辩证法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历史起源,以及其在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当时,众多思想家纷纷争论天人之道、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等问题。

他们的思考和辩论促成了辩证法的诞生。

孔子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他强调“君子和而不同”,提倡各种不同观点的交流与辩论,为后世推动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和墨家的思想也对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家注重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推动了辩证法的深入研究。

而墨家强调“兼爱”和“非攻”,提出了相对于儒家的不同思维方式,进一步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国末期,争鸣学派的兴起也对辩证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争鸣学派注重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提出了种种辩证法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哲学思想。

演进与流派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对哲学思想的不断追求,中国古代辩证法也逐渐形成了多个流派和学派。

其中,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两个主要流派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注重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他们提倡的辩证法主要集中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

儒家辩证法强调仁义道德以及尊重传统,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推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道家的辩证法则注重于宇宙万物的变化和流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辩证法倡导的是顺从自然的智慧和修身养性,通过个体与宇宙的融合,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除了儒家和道家,佛教、墨家、兵家和法家等流派也对辩证法产生了影响,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辩证法观点和学说。

这些流派的交流与争辩,促进了辩证法的多样化发展。

现代应用与展望中国古代辩证法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如矛盾统一、转化和发展,是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辩证法思想的几个重要特征与现代哲学相比,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一)重视人与自然的联系。

孔子在《系辞上传》里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所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就是对纷繁复杂自然界的认识研究,以达到顺应自然的运动发展规律。

也就是:“与天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周易·乾》“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

”(《周易·彖词》)“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周易·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辞》) 《系辞上传》:“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君子之道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天地之变化,圣人效之。

”(《系辞上传》)这一系列论述,都是人们现在经常讲的一句话:天人合一。

通俗地说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但《周易》里的天人合一,除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个含义外,还包含有“认识自然规律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含义。

人虽然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但首先是大自然的产儿,其次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生存。

人的生命基础与自然界其它生物没有区别。

所以,人的行动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惨重的失败。

《中庸》里对“天人合一”观作了反复且富有文学色彩的阐述:“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里面的“赞天地之化育”、“配地”、“配天”,都是说的天人合一。

达到了天人合一,就“可以与天地参矣”(有机融会在一起)!(二)事物平衡稳定和谐观。

现代哲学论述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

但“统一”毕竟和“平衡”有区别,“统一”里可能有“平衡”的状态,也可能有不平衡的状态。

有的事物,外表看很平衡稳定,但内部矛盾激化,很不稳定。

例如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果实就是这样。

有的人也是这样,看似没有疾病,可是突然死亡。

这也是表面的一种统一和平衡。

历史上有的政权组织也是这样,表面看很繁荣,实际上内部已十分糜烂。

孔子的平衡稳定和谐是外部与外部的统一。

首先是内部平衡稳定和谐。

没有事物内部的和谐稳定,就不可能有外部的和谐稳定。

《周易》里的符号卦象基本数是两个以上,由此演化无穷。

但不论怎么变化,都是偶数相对平衡。

只有平衡,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有和谐。

“一点”达不到平衡,两点以上才能达到平衡。

“理”为太极,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表示的“道”。

但这个“理”或“道”并不等于具体物质(或事物)。

而是蕴藏在物质(或事物)之中的本质规律。

万物统归与理,是指不同的事物自有其生存发展之道,各自寻理而行。

这个“理”是客观的。

宇宙间有多少个事物,就有多少条道理。

用一条道理统一世界是不可能的。

所以,老子“道生一”的观点应当批判。

“道”有千千万万,岂止“生一”?有多少条“道“,就可以生成多少个物。

”老子的“一点论”、“一元论”显然不符合客观事物生成发展、变化的实际。

老子的“一点论”、“一元论”和《周易》的符号象征哲学相矛盾,也与当代领袖人物毛泽东的“两点论”相矛盾。

孔子的“中庸”思想继承了《周易》里的平衡稳定和谐思想。

他在《乾·文言》中说:“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孔子论“中”与“庸”,这里最早。

此处的“中”,指“利见大人之中。

”“庸”则有不同的解释,我以为是“恰当”“适当”的意思,也即是说,见“大人”的时候语言和举止都要得当。

所以“中”,是认识论,是宇宙观,是对事物的分析与判断,同时,“中”又是决断与决策和行动(方向、路线).。

第三,“中”还要求人格中正、刚正、正直,这样才合道;“庸”是方法论、实践论。

“庸”的标准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把握了火侯就是“庸”。

“庸”里面包含了原则性与灵活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把“中”与“庸”结合起来,则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实践之后出现的一种平衡稳定和谐的美好状态。

孔子的“中庸”观,就是平衡稳定和谐观。

所以“中”,并不是走“中间道路”或“折衷”,并不是掩盖矛盾和稀泥。

要达到事物的平衡稳定必须注意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孔子在《中庸》里满怀刚气的论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南方”与“北方”,不过是孔子说明考虑事物各方面因素的一个比喻。

注意“弱”,也要注意“强”。

“中立不倚”,是把握“平衡稳定”的一种艺术。

孔子认为舜就掌握了这种艺术,他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是平衡稳定术。

孔子等古代哲人的平衡稳定和谐观来源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宇宙间虽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矛盾是极其复杂的,矛盾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矛盾的性质也是千差万别的。

但矛盾运动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相对平衡稳定。

宇宙如果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就会有毁灭的危险。

一个人,身体的内部生理矛盾运动亦是为了求得自身平衡稳定和谐。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喜怒哀乐”即身体内部的矛盾运动。

把握好分寸,不大喜大怒、大悲大恐,以不损害身体功能为度,这就是“和”,就是“庸”,就是“中节”。

由此可见,平衡稳定和谐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事物的矛盾和斗争是为平衡稳定和谐服务的。

在宇宙间和人类社会,事物的消亡是因为失去了平衡稳定。

有的是自我消亡,有的则是外部力量加速消亡的过程,后者在人类社会表现非常突出。

历史上,新生社会力量推倒原来的行将灭亡的腐败政权就是加速其消亡求得新的平衡稳定。

(三) 强调人格修养全面发展。

孔子的哲学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主要讨论人的伦理道德建设,这是孔子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重要特征。

在人类社会领域里,把人放在主导、主动的地位与恩格斯的观点不谋而合。

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

这就是:在自然中(把人对自然界的反影响,暂且撇开不提)彼此发生作用的,只是一些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而一般规律是表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

在这里,任何地方,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效仿是偶然的现象中,或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现象内部仍有规律性存在最终结果中,都没有自觉的、预期达到的目的。

反之,在社会领域内起作用的,则是人,而人是赋有意识、经过深思熟虑而行动或受因热情驱使而行动、并且抱有一定目的的。

在这里,无论什么动作,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37页)又说:“有一种唯物主义的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些环境和一种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被人所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是必须教育成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达到这样的结论: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社会之上。

”(同上,51页)中国当代主流哲学正是恩格斯说的“唯物主义”,把人置于物质的奴仆,把人的精神的来源和人在社会中精神的作用混为一谈,即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这种哲学认为,自然界里的客观物质是主动的,而人是被动的。

这种被动表现在意识只能对客观物质起“反作用”。

这是多么机械的认识论!在社会领域,毫无疑问,人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宰者、主动者。

哲学应当以人为起点,实际上是以自身为起点,研究人自身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条件。

这是哲学承担的根本任物。

孔子的哲学就恰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孔子在重视人的人格建设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人格修养学说。

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中庸》)“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论语·阳货》)“仁”是一个人人格修养的总纲。

“仁”就是善良的爱心,慈祥为怀,但“仁”不包含文化知识,所以要“知”;善良是“柔”,但一味“柔”则成“腐”,所以要“勇”。

仅有“知、仁、勇”还不太具体,所以要“恭、宽、信、敏、惠。

”打个比方,“仁”是“根底,”“知、勇”是主杆,“恭、宽、信、敏、惠”是枝丫。

也可以说,“知、仁、勇”是总纲,“仁”是总纲之绳,“恭、宽、信、敏、惠”是分纲。

在总纲与分纲下,孔子还针对不同事理,提出了许多具体行为准则。

“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 (《论语·述而》)这是说的一个人不要奢侈而要俭朴;“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周易·乾》)这是说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决定行为举止;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 (《论语·子路》)这是说一个人要信用和做事有始有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论语·子路》)这是说工具在劳动中的重要作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论语·子路》)这是说人与人之间在一起工作、生活或交往,思想观点可以不同;“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易经·系辞下传》这是说行动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君子知微知彰。

”这是说既要了解事物的宏观方面,也要注重事物的微观方面;“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这是说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分寸;“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论语·卫灵公》)这是说人的眼光要看远一点才不会办错事;“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 (《论语·卫灵公》)这是说为了总的利益,只有牺牲局部利益;“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论语·里仁》)这是说人格修养与谋求职业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这是说怎样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论语·卫灵公》这是说要重视别人对自己正反两方面的反映;“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先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论语·子路》)这是说一个政治管理者首先要具备正直、正义、公正,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品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