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识别、评估、定价、监控和控制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系统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对于借款人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导致借款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确定,从而增加了信贷风险。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容易受到不良借款人的欺诈和误导,从而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为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提高对借款人的真实性和信用评估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二、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是导致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由于内部管理不规范,往往导致风险控制不力,信贷业务产生不良贷款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提高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三、系统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系统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系统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设备不完善、信息系统不稳定、风险管理模型不完善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系统风险管理技术的投入,提高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完善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提高系统风险管理能力。

四、对策建议针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1.加强对借款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高对借款人信用评估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2.加强内部管理,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提高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3.加强对系统风险管理技术的投入,提高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完善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提高系统风险管理能力;4.加强对信贷业务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摘要】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但在实践中常常面临各种问题。

本文从主要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在主要问题部分,我们分析了信贷风险管理不足、信贷评估不准确、内部控制不完善等几个关键问题。

在对策部分,我们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优化信贷评估模型、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等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希望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保障资金安全。

在我们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并强调了信贷管理在商业银行运营中的重要性,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主要问题、对策、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银行的健康发展和盈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运作中,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银行的业务运作和风险控制。

了解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主要问题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不当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信贷审查流程不规范、贷后管理不到位、不合理的信贷定价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大,不良资产增加,最终影响银行的经营稳定和持续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比如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查流程和贷后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意识等。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银行才能更好地把握风险,提高业务效率,确保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通过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和风险控制。

2. 正文2.1 主要问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信贷风险管理不足: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可能会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媒介、信用中介和风险管理的职能。

在这些职能中,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所面临的借款人违约风险。

而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这些风险,以确保银行能够有效地管理自身的风险敞口。

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银行自身的稳健经营,也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这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借款人往往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条件,而银行则缺乏完整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银行在评估借款人信用价值和风险时出现偏差,从而增加了贷款违约的可能性。

2. 信贷审批政策不规范一些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过程中存在着审批政策不规范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能会因为追求业务规模而放宽贷款条件,导致了贷款风险的增加。

由于缺乏有效的审批流程和制度约束,一些银行内部员工在贷款发放中存在着违规操作的行为,增加了信贷风险的程度。

3. 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风险管理工具往往只能对静态的贷款风险进行评估,无法对动态的贷款违约风险进行监控和预警。

这导致了银行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经济变化时无法及时应对,增加了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

4. 缺乏有效的风险定价策略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缺乏有效的风险定价策略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银行往往只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抵押品价值来确定贷款利率,而忽略了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市场风险等因素。

这导致了银行收入的不稳定性,也增加了信贷风险的聚集度。

二、解决策略1. 加强信息披露和审核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信息披露和审核,确保获得准确、完整和及时的信息。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越来越发达。

然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浅析。

问题一:风险定位不准确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难免遭遇一些不良借款人,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参与贷款之前没有对借款人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和定位,从而导致贷款后出现不良债务。

这就是风险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对策一: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在参与贷款之前进行风险评估,全面掌握借款人的背景、财务状况、信誉等方面的信息,制定合理的贷款计划,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债务偿还能力进行详细评估,确保风险定位准确。

问题二:内部控制不到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到位是导致信贷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不能完全依靠借款人提供的信息来评估风险,还需要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措施来确保资产的安全性。

但是,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贷款审批流程不规范,贷款风险监控不及时,导致了信贷风险的增加。

对策二:强化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信贷业务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管控,加强信贷审批过程中对借款人信息的审核,重视贷后的风险监控,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风险定位。

问题三:风险管理技术不足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需要大量的风险管理技术支持。

但是,有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不足,难以对大量的借款人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影响到银行对信贷风险的有效管理。

对策三: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升级,引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银行对大量借款人信息的处理效率,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总之,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贷款风险控制的准确性,适时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才能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这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保障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和市场地位。

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负责为广大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也受到了一些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审批流程不透明,缺乏公开性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过程中,审批流程不透明,缺乏公开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由于审批流程不透明,很难保证审批的公正性和依据的科学性。

其次,由于只有少数人能够了解信贷审批的流程,从而容易导致利益相关方的不信任和不满,影响银行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2、风控措施不完善,信贷风险难以控制信贷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国有商业银行的风控措施并不完善。

例如,某些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借贷关系链复杂、对担保物价值把握不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给信贷风险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3、信贷审批标准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和投资领域正在迅速崛起,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标准和审批流程并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的发展,这导致许多新兴产业和行业在融资方面遇到了困难。

同时,一些老行业和老企业却因惯性思维和既有利益固化而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支持,这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不公。

4、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指的是,银行和客户之间在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上不对称,这很容易导致银行对某些客户的信贷资质评估不准确,从而造成银行的信贷损失。

当前形势下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形势下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形势下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当前形势下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针对当前形势下银行信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出有效的对策,以确保银行资产安全和合理风险控制。

问题一: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近年来,信贷风险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着挑战。

不完善的风险管理可能导致信贷损失增加,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对策一: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银行需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控,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问题二:信贷审批效率低下当前,银行信贷审批过程繁琐、耗时长,影响了信贷业务的发展效率。

对策二: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体验。

问题三:信贷产品创新不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信贷产品已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银行需要加大创新力度。

对策三:推动信贷产品创新银行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推出针对性更强的信贷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问题四:客户信用评估不精准信用评估不准确可能导致信贷风险增加,对银行信贷管理构成威胁。

对策四:提升客户信用评估能力银行应不断优化信用评估模型,引入新技术和数据源,提升客户评级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结论当前形势下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但通过加强管理体系建设、优化流程、推动创新和提升评估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化解风险,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2000字】2. 正文2.1 问题一: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在当前形势下,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

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信贷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旦管理不慎,可能导致严重的风险纠纷甚至造成不良资产。

造成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的原因主要包括:银行可能存在潜在的信贷风险隐患。

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可能发生变化,信贷风险也相应增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在金融领域具有重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信贷资产质量不佳、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

为了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可以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并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效率。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性,持续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未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倾向于结合科技创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信贷风险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策略、内部风险管理、科技手段、效率、必要性、改进、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防范和经营效益。

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难题。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资本风险等方面。

信用风险是最为核心的风险,包括客户信用状况不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市场风险随着金融市场波动,影响银行资产负债表稳健性。

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内部管理、人为疏忽等原因。

资本风险则是商业银行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是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审查,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督。

其次是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水平。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通过加强内部机制建设和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可以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信贷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盈利能力以及整体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2008-8-29近期我们对某地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发现该行信贷资产质量呈快速下滑趋势,信贷风险的内部制衡机制十分薄弱,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审查、审批操作流程有失规范,严重威胁着该行信贷资产安全和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发现信贷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贷款集中度高,单户贷款和集团授信超比严重,股东贷款和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突出。

据调查,该行单户余额5000万元以上贷款客户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62%;关联企业集团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其中20%的单户贷款超比,26%的关联企业集团授信余额超比。

前20名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在该行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3%。

(二)贷款流动性差,借新还旧、还旧借新、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问题严重。

据了解,该行借新还旧等转化重组类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加之近年新投放尚未到期的贷款中,根据借款人现状分析,仍有大量贷款到期难以归还,转化重组贷款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

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推迟了信贷资产潜在的风险的显性化。

(三)关联担保、互保问题普遍存在,部分担保物质量不高,弱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在该行贷款的关联企业贷款中,近50%的系列贷款存在着严重的关联担保问题,部分已经发生严重风险。

而在该行非关联企业贷款中,互保现象也普遍存在。

在抵质押贷款中,部分抵质押物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问题,如部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用股权质押、部分民办院校用教育收费权质押,部分房地产公司用经营权质押,造成处置变现困难;甚至还有部分抵押房地产评估价值偏高,或者是部分土地和在建工程分割抵押,也造成处置困难。

部分担保物质质量不高,直接弱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四)资产客户群体中,低风险、优质客户占比低。

该行资产客户中,主流资产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资产规模小、主业不突出、抗风险能力差,严重制约了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不履行债务义务而给银行产生的潜在损失风险。

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降低风险。

本文将从风险源头、风险评估与监控以及风险应对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源头问题是信贷政策制定不合理。

有些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过于追求高收益,放宽了信贷条件,对客户的信誉度要求降低,因而增加了信贷风险。

对此,商业银行应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制定严格的信贷条件,避免盲目扩大信贷规模。

商业银行在风险评估与监控过程中存在不足。

在风险评估中,商业银行的评估手段单一,主要依靠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静态评估,而忽视了对借款人经营能力的动态评估。

这种静态评估的方法无法及时反映出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增加了风险。

在风险监控方面,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动态监控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的风险信号。

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借款人的动态评估,采取多种手段收集借款人的经营数据,及时发现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在风险应对方面亦存在问题。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应对主要有风险转移和风险规避两种方式。

一些商业银行在风险转移方面过于依赖担保、再担保等手段,而未对借款人的真实还款能力进行充分评估。

当担保物价值下降或借款人失去还款能力时,商业银行仍面临风险暴露。

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规避意识,注重借款人的真实还款能力,根据不同的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高利率、严格执行抵押要求等,以规避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贷政策制定不合理、风险评估与监控不足以及风险应对方式不当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应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加强对借款人的动态评估和监控,并注重借款人的真实还款能力,在风险应对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只有全面改善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摘要】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信贷审批流程不够规范,导致风险控制不到位;二是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可能引发恶性循环;三是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容易造成风险集中爆发;四是信贷利润率下降,影响银行盈利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可以加强信贷审批流程的规范化、提高信贷资产管理水平、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产品创新等方式来提升信贷利润率。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同时积极采取对策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审批流程、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利润率、对策、问题、结论1. 引言1.1 介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渠道之一。

通过信贷管理,商业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各种形式的信贷产品,帮助客户实现个人消费、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等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信贷管理也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规范的信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营收来源,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信贷管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对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信贷管理是银行与客户之间最主要的业务联系方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规范信贷业务流程,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对于保障银行的长期稳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信贷审批流程不够规范、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信贷利润率下降等。

信贷审批流程不够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信贷风险的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

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是一个严重问题,可能会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声誉。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融通的重要职能。

而信贷风险管理则是商业银行经营中关键的一环,它关乎着银行的资产质量、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和不完善之处,比如信贷审批流程不严谨、风险管理政策不够健全等。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信贷过程中的管理混乱,进而增加了信贷风险的发生概率。

2. 信贷审查不够细致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可能存在着审查不够细致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贷款用途、还款来源等方面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审核。

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情况。

3. 风险定价与资产负债匹配不足在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往往存在着风险定价不足和资产负债匹配不足的情况,导致了信贷资产收益率不高、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问题。

4. 对风险变动的不及时应对在信贷过程中,商业银行未能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动和风险变动的情况,进而未能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和风险防控措施,导致了信贷风险的不断积累。

二、对策建议1. 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信贷审批流程和风险管理政策,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框架和风险监控系统。

2. 加强信贷审查与监控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信贷业务的审查与监控,提高审查的细致度和深度,严格把关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贷款用途、还款来源等,杜绝不良贷款的发生。

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审查不够细致、风险定价与资产负债匹配不足、对风险变动的不及时应对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应当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信贷审查与监控,强化风险定价和资产负债匹配工作,并提高对风险的预警能力,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风险损失,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经营。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商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下面为大家带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快来看看吧。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篇1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漏缺严重。

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资料的漏缺。

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

二、没有严格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制度。

主要表现为:审贷分离机构设置迟缓;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如信贷人员常常在贷款审批前已填好贷款合同、借据等法律文件和放款凭证,出现合同签订日期和贷款借据日期早于贷款审批日期,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审批金额和期限不同等现象。

三、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

主要表现为:一是贷前调查流于形式;二是贷中审查报送不严;三是贷后检查对贷款人贷款使用情况跟踪表面化,忽视对借款人贷后资信情况、抵押物、质押物的变化情况以及保证人经营情况和或有负债的变化进行跟踪调查。

四、贷款经办人员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贷款失去法律保护。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保证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2)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3)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造成抵押行为无效;(4)变更主合同主要条款、延长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债务人债务数额,未征得保证人书面同意,致使保证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5)不能充分运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规定,维护银行的依法收贷权。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面临的风险有很多种,包括借款人违约、不良资产风险、市场风险等。

这些风险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声誉,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策略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往往相对于借款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借款人很难准确地评估其借贷能力。

这会导致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中面临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 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往往较为丰富,但是这些不良资产的处置并不容易。

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不良资产处置的时间和成本压力;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时也存在风险,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3. 对风险的评估不准确: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评估时,往往只考虑借款人的过去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而忽视了其他的风险因素,如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

这样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评估不准确,难以有效地管理信贷风险。

二、解决策略1. 加强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更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公开披露信贷风险相关的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借款人也应该积极提供准确的信息,增加商业银行对其借贷能力的评估准确性。

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等。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全面评估借款人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3. 加强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加强与专业处置机构的合作,快速处置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不良资产处置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5. 合理定价和风险分散:商业银行在制定贷款利率时,应当合理定价,充分考虑贷款的风险。

商业银行应当通过风险分散的方式,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借款人和行业,降低整体的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问题、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和对风险的评估不准确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逐渐成为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

但同时,信贷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

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以确保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围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问题分析1. 风险认识不足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风险评估时,往往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企业的财务指标上,忽视了企业的经营情况、管理能力、市场预期等实际情况,对风险评估不够全面、深入。

此外,商业银行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同,导致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存在较大差异。

2. 不良资产风险高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如果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严格把关,那么可能会影响业务规模和利润水平。

因此,某些商业银行更多的还是采用“散打式”管控模式,对于客户的还款情况,没有及时的跟踪和掌握,导致不良资产风险的存在。

3. 内控管理不健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监管部门对其监管的重要内容。

但部分商业银行在内控管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如业务规范化不够、业务风险识别和防范不够、内部风险控制和监督不够,导致信贷业务的风险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和管理。

二、解决策略商业银行应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促进员工对信贷风险的认识提高。

同时,加强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以有所保留地认识和评估风险,防范风险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应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客户的经营情况、有关行业的风险预警等信息,及时调整授信策略,以确保银行信贷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商业银行应完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严格执行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确保不良资产的及时处置。

商业银行应建立强有力的内控体系,为信贷业务的审批、风险控制、还款管理等环节提供有效的保障。

在内部风险控制和监督上,商业银行应建立职责明确、准确了解内部业务流程活动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

在当前金融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贷风险挑战,如不良贷款风险、市场风险等。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时识别并应对各类风险,是保障银行健康发展的关键。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环境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自身的持续稳健发展。

2. 正文2.1 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

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信贷交易的不对称性,增加了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着风险评估不准确的问题,银行在评估客户信用风险时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出现误判情况。

信贷风险管理中还存在着风险控制不力的问题,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控制措施不够完善,容易导致风险暴露增加。

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风险评估不准确和风险控制不力等方面。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准确性,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加强对信贷业务的监督管理等措施。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保障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2.2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金融环境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形式层出不穷,银行信贷业务也面临诸多挑战。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可以加强风险管理团队的培训和能力建设,确保员工具备较强的风险认识和分析能力。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快速推进,商业银行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对信贷业务从严控制。

在信贷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信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此同时在商业银行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贷人员素质不高、贷款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影响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1.1 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商业银行高素质的信贷从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上级行,而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伴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提高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素显得尤其迫切;二是少数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欠缺,风险防范意识差;三是商业银行不能及时对基层信贷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是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就让基层信贷人员从事信贷业务工作,这势必容易造成信贷风险。

1.2 信贷管理意识存在偏差,信贷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同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同业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于是千方百计争揽大客户就成了商业银行的普遍现象,误以为所有的大客户就是优质客户,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会给日后的信贷管理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在信贷管理实际工作中,有的商业银行还存在信贷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一是对商业性贷款中的借款人、保证人的资信状况、担保能力缺乏可行性的调查评估,过分依赖关系和熟人,对贷前调查不够重视或对调查报告内容没有认真核实。

二是信贷人员贷后检查不及时、不全面,大部分信贷员重库存核查,轻企业资金应用分析;重本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轻关联企业的经营调查,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1.3 贷款贷后跟踪管理滞后,信贷档案管理不规范。

商业银行普遍热衷于贷款投放,而忽视贷后管理这一重要环节,贷后管理处于一种盲目和随意状态。

与此同时,在信贷档案管理上,信贷档案的有效性、序时性、规范性、全面性未得到具体体现,档案资料不够完整;信贷档案分类和管理责任不够明确,存在档案长时间抽走无人过问的现象。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乎着银行的安全稳健经营和资产负债的平衡。

在实际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信贷政策不规范、风险管理手段不够完善等。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信贷政策不规范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一些商业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对客户的准入标准不够严格,未能充分考虑客户的偿还能力和借款用途。

导致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和客户通过了审批,给银行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2.风险管理手段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手段主要包括风险定价模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

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不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并不够完善,风险定价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并不普遍,一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着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内控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控机制不健全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监控措施不够严密,导致了信贷风险管理的不足。

二、对策建议1.规范信贷政策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信贷政策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准入标准,合理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偿还能力,确保审批的项目和客户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银行内部规定,最大限度地降低信贷风险。

2.完善风险管理手段商业银行应当加大对风险管理手段的投入和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定价模型,有效利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风险信息,提高对信贷风险的感知能力,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风险管理手段的有效性。

3.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内控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对信贷风险的监控和控制,规范内部流程,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从源头上减少信贷风险的发生。

4.加强人员培训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认识和管理能力,增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能力,确保在实际操作中做到风险可控可预期。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日常经营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也关系到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信贷风险的不断积累,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以更好地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问题分析1. 信贷审查不够严格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着审查不够严格的问题。

由于银行在追求业务规模和利润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客户的资信调查不够严谨和完善,导致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评估不准确,从而可能发放给不良客户贷款,进而形成信贷风险。

2. 风险定价不合理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着风险定价不合理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定价不合理,导致对于高风险客户的贷款利率过低,从而形成不良资产,进而形成信贷风险。

4. 风险分散不够均衡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着风险分散不够均衡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银行对信贷投放的行业和地区进行分散时不够均衡,导致在某些行业和地区存在过度集中的现象,使得银行的整体风险暴露度增加,进而形成信贷风险。

二、改进策略1. 加强信贷审查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借款人的资信调查,完善审查流程,确保严格执行内部审批政策,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建立健全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各项审批程序,提高信贷审查的严格性和准确性。

2. 合理定价商业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风险水平和市场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建立风险定价模型,以此来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确保高风险客户的贷款利率足够高,使得银行能够得到充分的风险补偿,防范不良资产的形成。

3. 加强监控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的监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违约风险,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并且根据风险的特点和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监控和防范机制来规避、控制和化解风险。

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而信贷风险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信用评估不准确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往往会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因素进行信用评估,以确定信贷风险。

由于信用评估模式的局限性以及信息不对称和不完整等原因,导致信用评估不够准确,存在较大的风险。

2. 风险监控不到位在信贷业务的全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对信贷风险进行及时监控和预警,以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由于监控手段和方法的不够成熟,风险监控不到位,致使风险暴露后难以及时处理。

3. 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风险管理时,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和管理不到位,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风险防范的效果不佳。

4. 基础数据不够完善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风险管理时,需要收集大量的客户信息、市场信息和行业信息等作为基础数据,以支撑风险管理决策。

由于基础数据不够完善和及时,导致风险管理决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用评估模型的研究和改进,引入新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要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档案和评估数据库,为信用评估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2. 加强风险监控手段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贷业务的风险监控手段,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对风险的全程监控和实时预警。

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机制,确保风险监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商业银行应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建立科学的信贷审批流程和风险定价模型,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和管理规范,加强对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一、问题1.风险识别不足: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着对潜在风险的识别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商业银行可能过于依赖客户提供的信息,而忽略了一些潜在风险因素;商业银行可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风险的存在。

2.信贷审查不严格: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查过程中存在着审查不严格的问题。

商业银行可能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授信评估体系,以及有效的审查流程,导致出现信贷审查的漏洞,从而可能向潜在风险客户提供贷款。

3.风险防范不足: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

商业银行在贷款的担保要求和贷款的监督管理方面可能不够严格,导致潜在风险的爆发。

二、策略1.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包括引入风险评估模型、设立风险管理专岗等。

通过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风险的存在。

3.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建立起严格的担保要求和贷款的监督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应该要求借款人提供足够的担保物,减少风险的发生;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贷款的监督管理,确保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和还款情况。

4.加强风险的分散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的分散管理,避免过于依赖某些行业或个别客户。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分散信贷投放,选择多元化的行业和客户,以降低整体信贷风险。

5.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通过定期的风险披露和风险评估报告,做到对信贷风险的全面监控和及时评估。

商业银行可以引入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对信贷风险进行独立评估,提高风险管理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只有通过加强风险识别、信贷审查、风险防范、风险分散和风险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水平,减少信贷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8-8-29
近期我们对某地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发现该行信贷资产质量呈快速下滑趋势,信贷风险的内部制衡机制十分薄弱,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审查、审批操作流程有失规范,严重威胁着该行信贷资产安全和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发现信贷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贷款集中度高,单户贷款和集团授信超比严重,股东贷款和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突出。

据调查,该行单户余额5000万元以上贷款客户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62%;关联企业集团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其中20%的单户贷款超比,26%的关联企业集团授信余额超比。

前20名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在该行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3%。

(二)贷款流动性差,借新还旧、还旧借新、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问题严重。

据了解,该行借新还旧等转化重组类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加之近年新投放尚未到期的贷款中,根据借款人现状分析,仍有大量贷款到期难以归还,转化重组贷款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

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推迟了信贷资产潜在的风险的显性化。

(三)关联担保、互保问题普遍存在,部分担保物质量不高,弱
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在该行贷款的关联企业贷款中,近50%的系列贷款存在着严重的关联担保问题,部分已经发生严重风险。

而在该行非关联企业贷款中,互保现象也普遍存在。

在抵质押贷款中,部分抵质押物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问题,如部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用股权质押、部分民办院校用教育收费权质押,部分房地产公司用经营权质押,造成处置变现困难;甚至还有部分抵押房地产评估价值偏高,或者是部分土地和在建工程分割抵押,也造成处置困难。

部分担保物质质量不高,直接弱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四)资产客户群体中,低风险、优质客户占比低。

该行资产客户中,主流资产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资产规模小、主业不突出、抗风险能力差,严重制约了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

而涉及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公司客户占比少,贷款余额在客户结构中占比也过低,缺少一批交通、能源、电力、通讯和以政府为背景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的主流客户群体。

(五)信贷资产质量长期未得到真实反映。

由于受到监管、公众形象和信贷统计分析工作薄弱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反映该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相关数据存在着较大人为调整因素,信贷资产质量信息长期失真,如贷款的五级分类存在人为因素影响,转化贷款占比较高等。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政策导向存在偏差,部分信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成该行近几年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目前市场信用环境较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波动较大和该行对信贷风险识别、控制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对自身信贷资源包括信贷资金、人力资源的承受能力缺乏一个长远、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定位,盲目地追求大而全。

二是对目标客户的营销向导缺乏必要的引导,近年来该行对资产客户的营销主要是以各基层行各自为战,造成该行有限的信贷资源使用过于分散,管理难度加大,没有形成一个适合该行发展的具有该行特色的信贷业务框架。

三是部分信贷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在贷款营销和审查审批过程中,有些基层行没有把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作为首要条件,存在以牺牲风险为代价追求即期收益或短期收益的趋向;有些基层行存在着通过“以贷引存”,即以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而盲目追求存款扩张的现象。

而重当前投放、重即期收益而忽视今后贷款是否能够安全收回的短期行为更是比比皆是。

(二)信贷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内部制衡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近年来,该行信贷管理的框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甚至缺失的问题。

一是评级、授信和贷款审查流程全部通过贷款审批部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单线完成,缺少必要的内部制衡机制,也不符合监管当局的基本要求。

二是未按照监管当局的风险控制要求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关联交易委员会。

对于大额贷款、关联交易、股东贷款和特别授信业务等易产生重大风险的授信业务,尚未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流程,完全依赖贷款审批部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少必要的内部机制,导致违规和风险贷款不断发生。

三是信贷
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合理,近年来该行信贷业务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货前营销、轻贷后监管的趋向。

而大部分信贷管理人员即为贷款审批人员,信贷综合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大量信贷综合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四是在该行现行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中,缺少必要的项目评估环节和贷后管理环节,由于没有设立项目评估机构,大量项目贷款均按流动资金贷款投放,风险难以准确判断,造成项目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三)信贷管理制度和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不够健全和优化。

一是部分必要的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尚未建立,如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股东贷款管理办法、贷款担保管理办法、担保公司评级授信办法、房地产评估机构和会计报表审计机构管理办法、不良客户管理办法、已核销贷款管理办法、信贷综合业务系统管理办法、项目贷款操作流程、信贷中间业务收费办法等一系列必要的业务规章和操作流程不够健全。

二是现行的部分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还不够完善,部分规定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需要,亟待完善、修订。

三是该行目前实行的客户评级授信指标体系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主要对国有企业的评级授信标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监管当局对风险识别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完备性有待优化提高。

(四)在信贷业务操作中有章不循,执行制度不严。

一是受信业务尽职情况不够理想。

在授信业务的受理、客户调查、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和问题授信管理的各个环节,部分工作人
员还没有按照授信工作职责履行最基本的尽职要求。

二是存在执行制度存在不严问题,有效的制度形同虚设。

如单户贷款超比、集团授信超比、关联担保、贷款转化、归口管理、以流动资金发放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按短期贷款发放、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发放无真实贸易背景和无真实用途的存单质押贷款、抵押物评估不按规定进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掌握过松、基本的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信贷资产质量责任追究流于形式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弱化了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贷款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资产质量低下,致使该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部分过度扩张、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由于资金链断裂和财务状况恶化,导致到期债务不能清偿,这也是导致该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客观原因之一。

三、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各项信贷管理制度,完善和优化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一是尽快制定出台目前缺失的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股东贷款管理办法和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并付诸实施。

不断优化评级授信体系,使之与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要求相适应。

二是调整和增加必要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下放低风险业务的审批权限,增加项目贷款评估和贷后管理业务流程,以强化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二)改进信贷管理模式,加大信贷管理工作的深度,提高管理实效。

要根据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按照归口管理、相对独立的原则建立大信贷管理组织框架,可在信贷管理部下设评级授信、项目评估、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制衡的二级信贷业务操作机构,并通过与风险控制委员会和关联交易委员会的有机衔接,实现既统一管理又相互制衡的信贷管理组织体系。

(三)调整贷款政策,开发建立低风险优质客户群体。

通过逐步调整贷款定价政策,降低优质,低风险客户的准入门槛,提高对基层行信贷业务的营销引导力度等手段,营销一批涉及石油、电子、交通、煤炭,矿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的重点客户,逐步使资产客户结构得以优化,形成以低风险优质客户为主流的资产客户群体。

(四)加大对存量贷款中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通过逐步压缩,增强担保、贷款重组,依法清收和贷款核销等措施降低信贷资产风险和不良贷款占比,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特别是对关联企业系列贷款出现的风险要统筹兼顾,力争平稳着陆。

(五)积极拓展处置不良贷款的新途径。

要积极与当地政府、银监局、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机构联系,借鉴其他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经验,不断寻找通过资产置换、打包出售、软贷款、还本免息等方式批量处置不良贷款的新途径。

(六)增强执行制度的严肃性。

加强对基层行和工作人员对信贷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违章操作行为的处罚力度,落实信贷责任追究制度。

对各基层行不良贷款控制计划执行情况和信贷资产质量的考核力度,增加不良贷款清收转化工作在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中考核权重,建立不良贷款清收转化激励机制,同时对清收转化工作不力,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恶化的部门进行处罚。

作者:王恭让李国科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08年2期
责任编辑:萨日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