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 展民族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改革政府机构: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02
01
03
开办新式学堂、广译西书、 废除八股文:培养新式人才
,推动教育现代化。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打破传统束缚,培养创新
人才。
04
05
裁汰旧军队、训练新式海陆 军:提高国防力量,维护国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01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 愚昧与专制。
0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德。
0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
04
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 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解放潮流。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革命思想的传播,促使人们更 加积极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潮流中。
THANKS
感谢观看
洋务运动的兴起
01
19世纪中叶,清朝面临内忧外患 的统治危机,洋务派主张通过学 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强兵富国,摆 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02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西方资本主义 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 关,是清朝政府为应对现实问题 而采取的一种改革措施。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 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引 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在艰苦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在艰苦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 谋夺取最高权力, 策动反革命武装政 各界群众 变。毛泽东、周恩 在天安门 来机智地粉碎了这 广场集会, 次政变 庆祝粉碎 “四人帮” 的胜利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5.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民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 的挫折,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文化大革命” 1. 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 ( 1)红卫兵运动 的危险 2.时间:1966年夏
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 批斗彭德怀 毁文物 砸校牌 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4.结束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文革”结束的标志)
新课讲 授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1.中共八大的举行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1)时间、地点: 1956年9月、北京
工业国的要求 (2)概况: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
落后的农业国
变化;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 当前经济文化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进的工业国 不能满足人民 速发展的需要 的需要 (3)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3 146
煤(亿吨) 原油(万吨)
钢铁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油田
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 依靠“洋油”的时代,实现 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给
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新兴工业(电子、原子能、航天)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一颗氢弹爆炸
第一枚火箭
交通
包 兰 铁 路
兰青铁路 兰新铁路
水利和生物
“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 奋斗”——1958年国庆节, 天安门前由钢铁工人组成的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 游行队伍。当年8月,中共中 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 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 会议,从此全国掀起疯狂的 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把马 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 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 并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 兵代表苏维埃、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组织 形式,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的政治发展的实现形式,反映人 民的意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政治发展”这一概念正式提出并引 发社会广泛关注是20世纪50年代初, 60年代后得以广泛运用。 政治发展主要指不发达国家政治体系 从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从传统 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变迁过程,是政 治进步和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其核心 和关键是政治制度化程度和政治参与 的水平、法制的完备与发达状况,其 目的是要实现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其基本涵义是:从中国的基 本国情出发,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 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不断推 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意识 缺失。邓小平在谈及中国特色 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曾指出: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 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 较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 自觉地、系统地保障人民民主 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 备,也很不受重视。”
经济基础和政治文化方面的不 足制约了中国政治发展实践, 造成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

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国。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国需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方面政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应该秉持“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的政治核心价值观,逐步建立更加民主法制,更加稳健有力的政治环境。

首先,中国需要全面深化权力体制改革。

推进权力清单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补齐权利保障的漏洞,加强公众监督。

加强法治建设,健全法制环境,保障人民权益,推动政治体制化、法治化进程。

其次,中国需要建立更多元化、广泛协商的决策机制。

尊重多种民主形式的发展,健全各级政府与民间社会之间的对话平台,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最具代表性的方案。

大力提倡公民参与建设中国,充分发扬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最后,中国应加强公共管理,增强现代化综合治理能力,推进智能化的市政平台,建设“数字城市”,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经济方面经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中国需要掌握自身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实现经济逐步向高质量发展。

首先,中国需要加快结构优化,改善质量效益。

着重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构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模式,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其次,中国需要积极拥抱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扩大外贸交流,加强与各国的经贸往来,为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机遇。

加强区域合作,建设南南合作平台,加强“一带一路”建设。

最后,中国需要积极掌握新兴技术,构建更加数字化的经济体系。

推进“互联网+”战略,推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生产。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能力提升,提升科学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现代化建设,探索着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道路。

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的探索与实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

中国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注重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

中国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中国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实践,取得了许多显著成就。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与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中国经济结构存在问题,产业升级和转型需要加快推进。

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人口老龄化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实践积累经验。

中国要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中国需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一个历史性过程和伟大实践。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19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课件(共33张PPT)

2019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课件(共33张PPT)

工业-大炼钢铁运动 居民将自家的铁器送去炼钢
农 业 : 虚 报 产 量
人 有 多 大 胆, 地 有 大 大 产!
跃进号角(宣传画)
大跃进时壁画
一 个 萝 卜 千 斤 重 。, 两 头 毛 驴 拉 不 动
大麦穗、大玉米,运 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深耕细作产量高, 一棵玉米冲云霄; 彩云栓住玉米腰, 吓得月亮弯了腰。
内容:
地位: 意义:
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当时把经济发展放在首 位,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的国情
八大二次会议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部编版 八年级 | 下册
9000万吨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人民公社化运 动(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 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 越公越好,在生产关 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 。



“真是进了共产主义了”
反正干多干少晚上 食堂都吃的一样
共产风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征、危害)
(3)国民经济调整 ①表现: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于 1961年开始实施。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 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七 千 人 大 会
这次会议对推 动国民经济全面调 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因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PPT课件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PPT课件

财政总收入 超过总支出8.3亿元,结束了1958年以 来连续四年的赤字情况
目标导学二:“文化大革命”
1.原 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
辟的危险
2.时 间:1966年夏
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
3.动乱局面
砸校牌
毁文物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 受了残酷迫害。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
上述材料反映了“大跃进”什么问题?造成什 么影响?
1958—1961年的粮食生产状况
年份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粮食产量
20000万吨 17000万吨 14350万吨 14750万吨
比上一年减 少
3000万吨 2650万吨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助人为乐、爱国爱民
是探索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 良好开端
反映广大群 众迫切要求 改变经济落 后的愿望
成绩令人瞩目。 并涌现出许多模 新中国成立后 范人物 最严重的挫折
建设成就
八大召开
探索之路
“总路线”
“大跃 进”、人 民公社
国民经 济调整
“文化 大革命”
缺少经验,急于求 成,忽视经济规律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 国民经济逐步得 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到恢复和发展
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 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教学设计 人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教学设计 人民版
”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旁边给以指导
4、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学生抢答
6、全班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一、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
1、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走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什么什么?
2、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教学目标
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认识到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
性化调整
一、新课导入
二、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一起简要回顾中国的进现代史的变迁,并引出现代化这一主题。
1、先提出问题: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看“阅读角”的材料
2、提出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本部分由教师讲解)
4、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业
农业
畜牧业 商业
互动学习4:既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 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
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解释: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 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 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
三.现在中国的目标
四.小结:见证历史的长江
21世纪的中国正如朝 阳一样有活力
谢谢!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北京人、山顶 洞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是什
么?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铜 时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的发展) 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原始社会末期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商、周时期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四羊方尊、司母戊方鼎 4、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 康乾盛世
思考2:康乾盛世与洋务 运动不能引导中国步入现
代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3:为什么中国资产 阶级改良和革命也不能使 中国赶上现代化潮流?
思考4: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前三十年也没有进入现代化?
思考5: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与世 界现代化潮流的辨证关系?
青铜面具
青铜立人像 特点四:分布地区广泛 青铜神树
互动学习2: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刚展示过的 图片,归纳这一时期手工业上除了青铜器的
制造外,还有其它的手工业吗?
陶瓷业
玉器业说明当时Βιβλιοθήκη 手工业全面发展漆器业
酿酒业
互动学习3: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 商西周时期手工业非常繁荣,那么手工业如此
繁荣的基础是什么呢?
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互动学习5: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 们
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根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 们的处境?
1、图片资料1:
说明奴隶可以随意买卖或转让
2、图片资料2:
说明奴隶没有 人身自由
3、文字资料:
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一座大型祭祀坑, 其中有三百多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杀
奴隶。 另:在安阳的一座商王大墓中,有四百 多具奴隶作为殉葬品被活埋或杀死。他们有
的和车马、狗同葬。
说明:奴隶作为奴隶主的殉葬品 可以被任意的杀死或活埋。奴隶
的地位和猪狗一样。
灿 烂 的 青 铜 文 明
探究一:我们今天学习了青铜器如“鼎”, 那么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
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探究二:经过这节课的学习,青铜文明确实 很灿烂,但是奴隶们的生活却是十分的悲惨, 那么你觉得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是进
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
子 不 嫌让 母 丑
一.世界现代化的源头: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16—17世纪 科学革命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18—19世纪 工业革命
材料 如果当时欧洲有什么感到完全不能理解 的,那就是: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 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 为何是由宫廷太监而不是由合股公司组织和领 导;为何返航时带回的是供帝国朝廷观赏的斑 马、鸵鸟和长颈鹿,而不是投入国内市场、可 产生利润的货物;为何接到中国皇帝的命令便 会完全地、无可挽回地停止。那时的西欧是无 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 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 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步呢还是倒退?
思考1: ① 中国自古以来的对外贸易的 特点是什么?造成这些特点的根源是什么?
② 15世纪以来西欧对外贸易的特点 是什么?其根源又是什么?
③ 中西方外贸特点的差异对双方带 来了什么影响?
二.现代化进程的概况
“三个代表” 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左”的灾难
帝国主义时代
国、共两党先后探索
第二次科技革命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互动学习1):请大家看以下材料概括青铜制 造业的特点?
1.1米
司母戊鼎
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能冶炼 铜12.5千克,铸 造该鼎需要70多 1.33米 个坩埚。
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一:规模大
盥水器
酒 器
乐 器
铜 镜
食器 特点二:品种多
兵器
农具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三、工艺精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