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共54页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5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摘要】中国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重大战略抉择。
这其中有五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共同作用:中国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始终在自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约定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战略利益诉求决定了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文化基因是决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重要因素;中国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现代化强国 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820;D61 【文献标识码】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这就决定了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和平发展道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其中有五个方面重要因素的共同作用。
中国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重大战略抉择。
一、中国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始终在自身中国历来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
早在具有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形成之前,中国就已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度存在。
近代国际体系形成以来,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就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即使是在采取“一边倒”方针和与苏联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期,也是以独立自主为基础。
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明确指出,对苏联不能有依赖之心,对苏联的经验不能盲从照搬,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67—68页)。
专题研讨一般模板28页PPT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 (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 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 会。
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历程,从被 动接受到主动追求,从不得已而为之到自觉拥 抱世界文明,已经走过170年的历史。如今, 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已 发生了深刻变迁,了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可增强我们对国情的认识,提升对世界形势和 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
专题研讨一般模板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专题研讨”课 程说明及要求
•政治理论教研部
一、课程说明
• 1,课程性质: “专题研讨” 是我校小学期政治理论
• 4.学习方式
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小组研讨交流、大 班授课相结合; 以小组团队合作学习为主。
5,学时安排
共54学时,其中课堂集中学习18学 时,小组学习及学生自主学习36学时。
6.本课程最终成绩构成
小组成员互评(25%)+教师过程考核 (35%)+课程论文(40%)+加分环节 (5%内)
•除各自的课程论文以外,以小组为单位 提交高质量论文者,小组成员可获得加 分奖励。
• ②题目分解:
政治现代化:以政治制度的变革为中 心,从政治制度化、政治法治化、政治 稳定化、政治和平化、政治民主化、行 政高效化等六个方面思考。
经济现代化: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 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改变;农业文明 向工业文明转变。
学习选题举例:近代电报/通信业的发 展历程及启示;近现代铁路/交通发展历 程及启示;买办、民族资本家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 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 对五 四运 动的 评价
• 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 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西化‛,但不能‚ 全盘西化‛。传统文化有糟粕,但也有精华。 而西方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古今中 外的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 是简单的‚全盘西化‛。
(4)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对西 方资本主义的方案产生了怀疑?
•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 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 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
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胡锦涛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 ——毛泽东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
•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走向解放之路。
•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帝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 国,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 • 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 启示。
大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俄 文 稿
俄 文 稿 译 文
一大代表的人生道路
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们在后来尖锐复杂的革命 斗争中发生了分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综观他们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大体可以分为三 种类型。
中国现代史通史整理
④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并作出重要贡献
⑤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
经济:
1、恢复经济的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2、一化三改
①1953年中共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②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经济:
1、“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 2、1973周恩来调整和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得到复苏和发
展
(必修二50页)
第三阶段:“文革”十年(1966—1976) 文化:极“左”思潮泛滥,百花凋零
1、文艺:“双百”方针被废除,文化凋零
84页) (必修三
A.文化典籍和文物遭烧毁和洗劫 B.文艺界人士和知识分子遭批斗 C.样板戏——八亿人口八个戏 2、教育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必修三88
中国现代史(1949—今):新中国的历史
分期: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第三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 第四阶段:新时期(1978—今)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
总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 1949—1952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政 权 1953—1956一化三改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
1、思想: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科技:1964原子弹;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教育:到1965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阶段性的成果:(1)经济上:①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2、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1、阶段性的成果:(1)政治上(民主化):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经济上(工业化):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3)思想文化上(理性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2、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共54页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朱栋霖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52
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 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 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 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 文件”。
21
“小康”,在历史上是相对于 “大同”而言的。语出《诗经》、 《礼记》。是古人用来描述仅次 于大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反映了 古人对宽裕、殷实、稳定、安宁 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憧憬和期盼。 但,它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得到 实现。
22
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小康 目标的提出起步于20世纪70 年代末80年代初。是邓小平 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作的科学 构想。
38
能源和交通属于 基础产业
中国铁路的五次大提速: 1997年4月1日 1998年10月1日 2000年10月21日 2001年10月21日 2004年4月18日
39
基础设施建设
西电东送 让光明照耀神州大地 2000年11月8日开工 南水北调 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2002年12月27日开工
三峡工程
3.十六大提出,21世纪 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这是实现第三步战 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 的发展阶段
32
(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 点 1.既具有雄心壮志 又坚持实事求是 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3
三、实现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一)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解决“三农”问题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 等国家相继开始了电气革命。而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覆灭和 军阀混战时期,机遇再次与我们 擦肩而过。
1中国的现代化之路ppt
三、共同理想
站在这个历史坐标上,我们正在奋斗 的目标是什么?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是中华各族儿女正努力为之奋斗 的共同目标。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请思考我们如何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伟大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发展角度看是什么 样的一个阶段呢?
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
2010年中外在校大学生占全国人口对比
俄罗斯 加拿大 54% 48.3% 1 2 以色列 43.6% 3 日本 41% 4 美国 40.3% 5 中国 8.9%
?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选 举 制 度
信 访 制 度
我国正处 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 段的原因
材料一 截止2012年,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 师人数,我国为1000人左右。日本和美国超过1万人。 在科技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5%,而发达国家为 40%。 材料二 2012年美国的硅谷产值相当于我国国民生 产总值的一半,而我国企业500前的收入总额仅相当于 世界500强前三名之和的80% 。 材料三 2013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0个主要国 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19位。
思维拓展: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华儿女,我们青少年 如何为中华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思想)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学习)
3、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精神)Βιβλιοθήκη 4、知法、守法,自觉保护环境(其他)
中国梦既是民族梦,也 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课堂小结:
九年级政治走强国富民之路
和谐
社会建设
指 引 我 们 前 进 的 “灯 塔”
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位,但 人均GDP却排在世界第122位,只有英国的1/22, 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 2000年,根据《国际竞争力报告》统计,中国 科技竞争力排名第28位,与美国相对科技实力差 距为18.9倍。 当前,发达国家国民所受教育的程度均在15年左 右,我国仅为8.5年。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11% 左右,而美国为80%左右。
拓 展 与 思 索(二)
探究学习: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综合从互联网、 书籍、报刊杂志上搜集的资料,回答下 列问题: 1、入世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 2、入世又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挑战? 3、说明入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 利。
课堂小结
改革 ----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 讲述春天
的故事
开放 ---现代化建 设的必要条件
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同样的人,同样的地,为什么改革 一年后生产的粮食相当于前一年的4倍?
辨别与讨论
阅读课本53页【相关链接】及四幅 图片,思考: 1、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分别 是什么? 2、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些领域 的改革?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 革,那么,改革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性质?
课堂检测
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
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 (
); );
)。
课堂检测
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指出,“要在新的实践 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 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 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 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国内外评价现代化的方法研究综述
国内外评价现代化的方法研究综述如果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现代化就容易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
事实上,关于现代化的讨论,常常流于空泛。
对于现代化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评价,其设立评价指标和标准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开展现代化评价的系客观必要性,使得许多学者迎难而上,并尝试对现代化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有些变化是可以定量测度的,有些变化只能是定性描述。
于是对现代化的研究就有了定量和定性、综合三种评价方法。
目前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现代化评价一般采用定量评价。
一、国内外评价现代化的定性模型对现代化定性研究,首先是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然后是确定一个核心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就是定性的。
早期研究现代化的学者,强调现代化的“现代性”,即把现代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理解为现代性,把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的主要特征理解为传统性。
于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具有现代化,就成为是否构成现代化社会的定性评价标准。
1.箱根模型1960年,日本箱根会议上,来自日本、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30多位专家讨论了现代化问题,提出了经典现代化的八项标准,被学术界称为箱根模型。
它的八项标准是:1(1)人口比较高度集中于城市,整个社会越来越以城市为中心;(2)使用非生物能源的程度比较高,商品广泛流通,服务设施增加;(3)社会成员在广泛可见范围内相互作用,以及在经济和政治事务中广泛参与;(4)村社和世袭社会群体普遍解放,导致个人有更大的社会流动性,个人的社会表现更加多样化;(5)全面推广文化知识,个人日益科学地、世俗地对待周围环境(6)广泛地,具有渗透性的大众传播网;(7)政府、商业、工业等大规模社会设施,其组织日益科层化(官僚化);(8)各大人口集团同意在单一的国家里,各国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
2.列维模型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列维教授在他首次出版的《现代化与社会结构》一书中,对“现代化社会”与“非现代化社会”的特征进行比较,总结归纳了现代化社会的八个特征:2(1)现代化社会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教育组织的专业化程度高;(2)由于高度专业化,各种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功能是非自足的;(3)伦理具有普遍主义的性质,而不是由家庭和亲属关系决定的个别性; 1布莱克,1996,《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16页。
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完成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期间需要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在统一,现代化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同时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世界历史;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1 引言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经完成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这一历史时期内,需要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在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本质上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探析2.1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特定转折点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近代是一种与世界历史相伴随的进程,这种进程一方面是与中国落后的经济和社会现实相联系,另一方面也与世界现代化潮流相联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不断学习和探索西方先进国家、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到了辛亥革命之后又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所利用,最终导致了袁世凯称帝和北洋军阀混战,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才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
这个历史事实表明,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一种与世界历史相伴随的进程。
铁路运输高科技.pptx
• 时速200公里以上的12条(其中时速250公里的10条,时速220公里的1条,时速200公里的1条): • 合宁高速铁路 2008年4月18日 156公里 • (合肥至南京,全程运行时间54分) • 胶济高速铁路 2008年12月20日 393公里 • (青岛至济南,全程运行时间2小时15分)
第19页/共54页
• 温福高速铁路 2009年9月28日 294公里 • (温州至福州,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26分) • 福厦高速铁路 2010年4月26日 226公里 • (福州至厦门,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11分) • 成灌高速铁路 2010年5月12日 65公里 • (成都至都江堰,时速220公里)
第18页/共54页
• 石太高速铁路 2009年4月1日 231公里 • (石家庄至太原,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06分) • 合武高速铁路 2009年4月1日 364公里 • (合肥至武汉,全程运行时间2小时) • 甬台温高速铁路 2009年9月28日 275公里 • (宁波至台州至温州,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13分)
第6页/共54页
第7页/共54页
德国ICE
第8页/共54页
第9页/共54页
日本高速新干线铁路网
第10页/共54页
第11页/共54页
比利时高速铁路示意图
Figure I-3 Réseau T.G.V. en Belgique
第12页/共54页
第13页/共54页
• 高速铁路与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术优势表现在: • 1)速度快、旅行时间短。 • 2)行车密度高、运量大。 • 3)高速列车乘座舒适性好。 • 4)土地占用面积小。 • 5)能耗低。
第14页/共54页
• 6)环境污染小。 • 7) 外部运输成本低。 • 8) 列车运行准点。 • 9) 安全可靠。 • 10)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 • 11)社会经济效益好。
课件3: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归纳整合
第 21 页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1)对外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 产物。 (2)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具有必然性,也为其创造了可 能性。 (3)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频繁。 (4)实践上:发展对外经济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任何一个国 家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对外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 曲折历史来看,封闭就要落后,开放才能获得迅速发展。
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 __进__行__时____,没有完成时。
自我检测
第9 页
1.判一判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 )
(2)1984年,开放了包括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全方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
要的条件。
3.综合把握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第 23 页
项目
改革开放
时间 是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
内容 改革开放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 实质
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地位 我国的基本国策
项目
改革开放
第 24 页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关键
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 一招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精品】最新2018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共44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 96年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了三件大事。
革命(1921-1949) ★ 救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任务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建设(1949-1978) ★ 兴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96年
任务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
2
CONTENTS
3
第 一 部 分
★ 中华民族曾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 ★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
一
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古 埃及、古印度的文明都曾中断过,惟有中华文明 有国有史一直传承到今天,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 二的。
文明发祥地 文明名称 文明形成时 间 文明灭亡时 间 古巴比伦 无主体民族及固定 文明 约公元前4000年 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4000 年 公元303年古埃 及文字、文化 与宗教没落并 消失。 古印度 印度河文明 古印度文明 (哈拉巴文明) 约公元前3100 年 公元前1000年 印度河文明消 失匿迹 约公元前1000年部 落社会分解成4个阶 级 进入近代后遭受英国 入侵后英语成为通用 语、梵文消失。但印 度教依然存在 中国 华夏文明 约公元前3000 年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
中会”,第一次提出了推翻满清封建君主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的革命纲领,是中国国民党最早的前身。 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夜,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 亥 革 命 始 末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