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问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6T15:49:18.69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作者:沈玲[导读] 中学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更应该加强德育的渗透,在音乐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星海中学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高尔基曾经说过:“美妙的音乐能够人忘记一切”,由此可见音乐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德育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人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如何做到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成为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从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理论依据、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存在问题及原因以及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具体措施四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指导实践。【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德育渗透分析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让我们明白,音乐教育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培养一个多么优秀的音乐家,而是培养出一个品德健全的人。因此,学校里的音乐教育也应当以这一教育目的为教学主旨,让学生通过音乐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成为了个品德高尚,善良乐观的新时代青年。正是本着这一教学主旨,中学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更应该加强德育的渗透,在音乐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让学生的音乐的熏陶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念。
一、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中学音乐教育有利于实施美育教育
美育和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在教学中相互影响和渗透。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美育特别是美育中的音乐教育这一内容,其实就是利用音乐对人进行教育和熏陶,让人们在欣赏美好的音乐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不知不觉影响到学生三观的形成。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高尚的品德的目的,成为教师让学生形成美好三观的桥梁和手段。在我国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其实还是只要以唱歌以及乐器欣赏为主,通过这些方面的音乐鉴赏,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达到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美德品质目的。
(二)、音乐的功能性有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音乐作为自然界中美妙的声音之一,是一种物理的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听到了音乐,都会自然和不自然地受到它的影响。其实音乐的功能体现在在物理、心理和生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同时音乐对人的心理方面的影响也绝不是单方面的,在学生教育过程中适当使用音乐教育可以很好地推进学生全方位的多向发展。而正是音乐这种独特的美造就了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存在。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于其他物质上的单纯的美,这种美存在于乐音以及其艺术的组合当中。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组合,让音乐变得美好而纯净,这些组合追逐与融合、消逝和碰撞,都直击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享受音乐是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三)、中学音乐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培养著名的音乐家和指挥家伯恩斯坦曾经说过:“如果音乐当中缺乏了积极参与的听众,而是存在一些被动选择听音乐的人,那这个国家和民族将永远不能具有音乐文明。”这句话其实很发人深省,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进行音乐上的国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音乐教育不单单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部分,同时还是一件需要国民全民积极参与的一项活动。简言之就是说音乐艺术的传播其实不仅仅是有之前的少数的音乐家来完成,而是需要将整个国家和民族作为主体的全民社会性质的音乐。音乐的培养目的不再是将学生或个人培育成音乐家,而是将音乐推广到全体学生中间,通过音乐的熏陶和影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逐渐成为积极阳光、天天向上的好青年,进而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
二、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理论依据(一)、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以往的德育教育中,往往是通过说服、奖励以及惩罚等等方式进行的,而作为学校中以音乐为主要教学手段进行的审美方面的教育则是透过音乐的魅力,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等等方式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让学生树立起高尚而深刻的审美态度。在音乐教育中加入德育,这里面包含的道德素养内涵以及政治思想觉悟,都让学生在音乐教育当中不知不觉地升华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二)、音乐可以不加掩饰地反映出社会和人类的道德品质音乐作为现在极具情感因素的艺术之一,在培养和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方面的影响是其他类型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古语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句话其实就是表明音乐是寄托着人们的真实感情的作品,而人们也在音乐之中获得了自我的救赎。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我国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这部作品当中,人们透过其中的音乐起伏高低,可以想象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同时也体现出作品当中对旧社会落后思想的抨击与控诉,反映出人们对这一悲情爱情故事的同情和惋惜。
三、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存在问题及原因(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情感的陶冶目前,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于整体作品的欣赏,而忽视了音乐教育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例如教师在教授著名音乐家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的鉴赏音乐课时,一般都会从对音乐要素的分析切入,然后进行分小段欣赏,并且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整堂课的教学当中,教师传授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但相对来说,关于这一作品的情感、价值观以及创作背景就没有过多介绍。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而忘记了让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更别说通过作品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了。而且中学音乐老师因为缺少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概念,所以常常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主动教授和挖掘德育教育的意识,进而无法做好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很多学校不够重视音乐教育
目前,学校和学生的升学压力都比较大,在这种压力下就导致了学校过于忽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进而影响到通过音乐教育进行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的发挥,过于注重音乐课时理论和专业的教学,更有些学校,根本不重视音乐教育,直接把中学的音乐鉴赏课取消掉,上一些语文数学之类的对升学更加有好处的课程。(三)、学生的音乐素养不够,缺乏音乐鉴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