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应渗透创新教育
谈创新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程 中 产 生 愉 快 的 情 绪 , 且 随 着 情 绪 体 验 的 深 化 , 生 并 产 进 一 步 学 习的 需 要 。启 发 和 谈 话 法 是 发 展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培 养 学 生 探 索 创 新 精 神 与促 进 学 生 智 能 发 展 的 重
要方法。
乐 中 即兴 舞 蹈 , 就 是 具 有 创 造 J 自娱 性 舞 蹈 。这 时 , 这 『 生的
么 任 务 、 的 、 求 , 学 生 根 据 自己 在 生 活 中 的 体 验 , 目 要 让 加 上 自 己 的想 象 任 意 作 画 :这 样 学 生 就 可 以 放 开 想 象
的 翅 膀 自 由翱 翔 。也 许 学 生 的画 面 不 尽 师 意 或 离题 。 但 他 们 的画 里 也 不 乏 让 成 人 惊 叹 不 已 的 天 真 多 彩 的 想 象 力 和 烂 漫 的 童 趣 。又 如 舞 蹈 教 学 方 面 , 师 只 需 教 给 学 教 生基 本的舞蹈动作f 姿 、 法) 行 了, 于动作组合 、 舞 步 就 至
、
以激 发 兴 趣 为 切 入 点 , 发 创 新 欲 望 激
队 形 变 换 及 造 型 , 可 以放 手 让 学 生 自己 思 考 、 都 设计 、 创
作 。学 生 在 掌 握 了 基 本 舞 蹈 动 作 的基 础 上 , 可 以 在 娱 就
兴 趣 是 学 习的 最 佳 动 力 ,兴 趣 能 使 学 生 在 学 习过
三 、 实践 中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在
在 工 艺 制 作 教 学 中 , 生 在 玩 玩 、 做 中手 脑 并 用 , 学 做 既 陶 冶 性 情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的 最 佳 途 又
美术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设立合理的教学环节 。 以学生为本 , 改进以往呆板的 叫学模式 2 开展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在教学过程中陶冶情操 , 培养学生的各种创新能力, 提高审美意识, 就应该开展创造空间 , 进行研究性学习, 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创新的美术 教学之路。 2 提供让学生体验创新快 乐的机会, l 增强学生的创新兴趣。如在欣赏课 由于多媒体的作用,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穿越时空去欣赏、 去探索、 去研 究讨论, 开阔思维, 取得创新型的效果。为了 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 , 充实课 堂内容, 教师将欣赏作品中的侧重点制作成课件 , 在屏幕上开展美术研究性 学习, 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 提供让学生体验仓 的机会。 撕 欣赏过程就是 个实践过程 与思维创新 过程。教师弧住重瞧点 g 随 c , 圭 及时与学生讨 爱 神。 论研究。 有的作品欣赏点应侧重在背景和历史 ; 有的作品应侧重造型和联想; l 转变教学观念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的作品则注重与艺术家巧妙的构思 ; 有的作品更注重于整体空间组合和画 在未来的挑战面前,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艰巨的。在创新的大潮中 面构图; 还有的作品更注重于整体空间和 自 然环境的联系……将素质教育和 教师 要更新观念, 引领潮流, 创新教学方法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观念的转变 创新教育的实践相结合。 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 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先导 , 而教育观念能否落实到实处 . 要看观念是否能转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华。 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 在欣赏罗 如: 化为创新教育行为 , 教师应从课堂教学人手 , 以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 中立写实主义的《 = 父亲》 从画面上看到—个表情令我们心酸的父亲 , 时, 饱经 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沧桑黝黑的脸 , 粗糙的 手端着—个粗瓷碗, 碗里盛着半碗稀粥, 眼睛出神地注 1 开放学习空间, . 】 让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主动学习。在引导学生认识美 视前方。役 亲》 这幅画, 主要看点在父亲的脸, 手和神态 , 围绕着欣赏点学生 术作品的同时, 让学生去感知 、 自己 去 分析研究 。坚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 展开想象, 各抒己见, 有的学生说这个父亲看上去很穷, 还有的说这是—个勤 体,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仓造各种条件, J l 发展学生 的创新意识, 从早晨起床 , 老 劳的父亲, 还有的学生说这个父亲想过天堂的生活。通过学生们的自 l 主包 j l 行 师出 示床的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床是家具美术 ; 接着出示被子图片, 鼓励学生 学习。 学生们—致认为这是—个可亲, , 可敬 可爱的父亲。学生从纯朴善良的 说出 染织美术 ; 示牙刷、 出 梳子图片, 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小资料很快就说出是 父亲身上看到了健康向上的精神 , 这种精神感染着每个学生。在欣赏过程中 工艺美术。 自 如 行车、 教室、 学习用品、 周围环境等等 , 师生在愉悦的气氛中 研 始终贯穿思想教育 , 正确弓导学生欣赏每件作品的美点进行欣赏和创新思 I 究、 、雌 着。 讨论 仓 通过老师的点拨 , 学生口 述与美术息息相关的体会, 如其中 维。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感受过程中发挥刨造力, 想象力, 让学生体验仓 的愉 嘶 个 学生这样说: “ 我们从早晨睁开眼睛, 映人眼帘的是美丽的装修和装饰, 悦 , 提高学生 自觉创新的积极性。 漂亮的家具 , 色彩柔和的窗帘 , 图案的被褥 ; 印有 起床后穿上款式新颖的服 2 让学生在创新 的环境里发挥创新潜能。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老师观念的 . 2 装, 梳理好新式发型, 早餐吃美食 , 上学骑上心爱的自行车, 行驶在风景如画 转变密切相关 , 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创新潜能密不可分。 教师必须掌握 的街道上, 两旁是高耸的楼房, 绿色的树林 , 来往的车辆 ; 迎着朝阳踏进美丽 套合理的教学方法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 ,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 的校园 , 眼前是老师和同学们的笑脸 , 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 读书, 写字 个轻松愉快, 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减少学习的压力, 真正使学生寓教于 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美。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美的空间里。 乐中, ” 学生才能有探索性学习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真的把学 学生将小组研究讨论的结果加以创新, 总结 出一篇篇有窗意的短文, 互相欣 生放在主体的位置, 就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愉悦地接受知识, 在一种开放 赏着。可以想象 , 如果世界上没有“ , 美”人类将如何生活?所以, 美术。 美育联 式研究学习的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 , 必须 系着其他各科, 渗透着各科的知识, 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 , “ 美” 随着经 发挥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审美细胞和创新思维。 以往的 济的发展 ,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 “ 将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因 欣赏恪守农村现有的条件的限制, 教师只能局限在现有的条件里, 有的内容 此, 这些“ 是靠美的知识 , 美” 美的能力去实现的, 这些“ 知识和能力” 就是美术 教师只 能简单i } 搿丽 已, 甚至让学生看看材料了事 , 很枯燥。 学生只 是走马观 的创造能力。 学生通过开放式的研究学习, 品尝到创造带来的成功感受, 激发 花地走过场, 收效甚微。现在借助多媒体教学 , 学生不仅欣赏到鲜艳的色彩, 了 学生自主创新兴趣 、 培养了 学生的创新意识。 流畅的线条 , 而且还可以 走出课堂在轻 悦耳的音乐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 调 如在教学《 美术的世界》 这~课 ,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 采用研究讨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声音, , 图像 音乐刺激学生 , 激发学生学习 论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老师将学生分成组 , { 前搜集到的生活中衣食住行 美术的兴趣 , , i果 井 同时 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 将学生从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 方面的图片、 小装饰品等与同学们—起讨论 、 交流、 研究。 随着研究的展开 , 学 来。 生的兴趣被激发, 很快掌握了美术的类别, 他们 给作品逐—分类。 这种直观的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来源于生活, 3 作为审美教育的内 讨论研究法 ,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容包括: 然美 , 自 社会美 , 艺术美等。 由此可见,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自 然 1 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就要给学生创造适 美, 社会美 , 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 尤其是培养学生对生活本 宜的环境, 让学生从分组临摹开始, 研究中学习, 讨论中创新, 在学习中创造 , 身的热爱和创造力。 : 如 教学生‘ ‘ 生活与设计” 这—课时, 教师应使用直观的教 在仓造中学习, J l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课堂上 , 教师看到学生的点滴进 学方法 , 让学生从看得见, 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开始认知 , 树立创新意识。选择 步, 要及时给予鼓励 , 表扬, 不要居高临下的指责学生 , 这不好, 那不行的, 应 班上着装最具特点的学生来欣赏, 点评。这一节课 ^^ . 都来当 、 设计者, 欣赏 给学生留空间,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只有观念的转变 者 , 参与者和评判者, 创作者。 根据学生的评判教师 再总结。 A的服饰追求 如 才是教学的正确指导思想。 其实, 美术教学过程就是—个 新的过程, 创 是通过 名牌, 价格昂贵, 穿着色彩搭配较杂乱, 不协调, 视觉感觉很疲劳。 的服装简 B 美术教育这样—个载体,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观、 创新观, 以达到新课 洁, 快给人以天真活泼的美感。其次, 明 教育学生在穿衣 , 戴帽方��
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内容提要】: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创性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创性能力、想象能力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行联想、动手动脑,配合合理的评价方式,并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教育兴趣主动性评价【中图分类号】g633.955这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重视,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①美术教育更应如此,那么怎样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呢?一、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
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
在学习“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这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顺手画了一个圈,并向学生提问:“它像什么?”学生回答:“像太阳。
”“像西瓜。
”“像气球。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我很快画出了这些东西的形象,学生都感觉特别有趣,情绪高昂。
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曲线,问他们:“像什么?”“一座山。
”“一条蛇。
”“一条小溪。
”“……”一时间,教室里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各有各的见解,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所能想象出来的东西描绘在作业本上。
其中有一位学生画的是端坐的老渔翁,我请他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他说:“我看老师画的那根线条像块石头,但我在上面加了一块小石头后,又感觉它像一个人,所以就把它改成了一位老渔翁。
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求深入 、 全 面、 缜 密的 习惯能 力 。要鼓励 学生敢 于 向权威挑 战, 向老师挑 战 , 敢于标新立异 . 逾 超常规 , 敢 于言他人所 未 言. 做他人所未做的事 。 五、 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只有 学生充分 理解和 掌握 了美 术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 技 能后 , 才能为学生美术 的创新能力提供宽阔的思路 因此 , 美 术 教学要 系统地循 序渐 进地使学生掌握绘 画、 工艺和美术欣 赏的基础 知识 教 师要 注意知识 的深度和广度 。 这才有利 于 学生今后知识 的扩展 。基本技能包括智力技 能和操 作技 能。
生 的个性 . 热 爱和关注学生 . 注意抓住 一切 时机 激发学生创
受传 统教育思 想的影 响 , 教师教 书非常“ 认真 ” , 把课 堂 教学 当成只传 授知识 的场所 . 没有做 到教书育人 、 培养才‘ 能、 开发智力 , 而是教 法简单化 , 教师讲 、 学生听 , 墨守常规 , 致 使 学生思想僵化 。 不转动思维 , 失 去学习兴趣 , 这样 就遏制了学 生 的思维能力 和创造能力 的发展 。所 以, 课 堂教学方法必须
关 键词 : 创新教 育; 小学美术教 学
传 统的小学美术 教育模式 已延续 了多年 . 这种 以经 验为 基础、 以知识 和技 能传授为 根本 的教 育模式 , 适 宜于工业 化 时期的社会对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 但 面对知识经济时 代和信息技术 时代教 育对人才 培养模式 的改变 和社会对 人 才知识结构 的需求变化 . 这种 “ 应试教育 ” 、 着 色等 的基 本方法 和 步
浅谈创新教育在中学生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0 引言
创新教育是对学生创新意识 、 创新思维和创新 能力 的培养 。随着 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 创新教育逐渐 得到老师 、 学生 以及家长 的普遍重视。早在 2 0 世纪 3 0 年代 . 我国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就极力倡导创新教育 。中学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 . 他们 的创新 能力的高低影 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决定着祖 国的未来 。 而中学美术课是中学阶段一 门必修 的艺术 教育 课程H . 上好这 门课 对 提高综合素质 、 培养健康个性 、 促进全 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 ,
科技・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浅谈创新教育在中学生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周广 玲 ( 陵县 于集 中学 , 山东 陵县 2 5 3 5 0 8 )
【 摘 要】 创新教育是对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 以及教 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 创新教育逐渐得到老师、 学生 以及 家长的普遍重视。 中学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 他们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决定着祖 国的未来。 中学美术 教 育具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启蒙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 作 用。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 了如何在 美术 教 学中 对 中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 关键词 】 创新教育 ; 创 新能力; 创新意识 ; 美术教 学
2 美术教师本身要具有创新意识
培养 中学生 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本身要有 良好 的创新意识 。教 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 而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在科学技 术不 断发展 的今 天 . 教师一定 要适应时代发展 的要 求 . 改变 以书本知 识 的传授为中心的教学 思路 , 才能使学生逐步培养创新 意识 。因此我 们认 为 , 作 为一名美术教 师 。 要做 到以下几点 : 首先 . 教师要有全新 的 人才 观。教 师要充 分认识 到创新性人才 的培养对 于民族未来 的重要 性。 不要一味地迎合应试教育 . 而是要依据学生 的身心发展特点 . 让他 们 能进 行创新 性思 维。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 的过程变为为思维训 练 与、 潜能开发的过程。 其次 , 教师本身要具有广博的知识。 现代科技 的 发展 迅速 . 大量的新知识不断涌现 . 教师要 不断更新 自己的原来 的知 识结构 , 不 断获取新知识 , 充实、 完善和提高 自己。 最后 , 教师要尊重学 生, 关心 和爱护学生。 教师要要淡化 自己的权威意识 . 树立以学生为本 的新思想 , 新观念 。教师即使学识 再广博 . 但如果对学生没有爱 心 。 也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首先,我们要明确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并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作品,而是通过自己
的思考、实践和创造,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
生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世界,从日常生活和环境中汲取灵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绘画创作中,通过对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的组合和变形,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造新的形式和语言,从而获得新
的体验和感受。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竞争、创新的
兴趣和思维能力。
第三,美术教学中也要注重跨学科融合。
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
物理、数学等科目都可以与美术有着奇妙的接口。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
更多的学科知识,把视觉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尝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拓展学生的
视野和创新思维。
最后,创新教育还需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美术教师不仅要有深
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教学风格。
美术教师应该能够通过巧妙的组
织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还要注重具体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成长
和提高。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是一项富有挑战和意义的工作。
只有积极创新和
探索,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让我们共同探索美术教学中的创新之路,为
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贡献力量!。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2 1 第7 ( 13 多媒 体 化 解 教 学 重 难 点 现 行 教 材 的 编 排 注重 知识 的渐 进 性 . 一 套 完 整 的知 识 体 是
系 . 章 节 知识 点 存 在 着 一 定 的联 系 . 其 是 现 在 的 习 题 更 加 各 尤 注 重知 识 的综 合 运 用 因 此 . 师 对 于 每 章 每 节 的重 难 点 是 否 教 、 势 。 中 生 物新 课 程 标 准 明确 提 出 : 教 学 中要 紧 密 处 理得 当关 系 到 学 生 这 一 模块 知识 的 掌 握 . 系到 整 个 知识 体 高 在 关 在 教 了解 学 生情 1 。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 太 善于运用多媒体, 以此来激发 系 的构 建 。 平 时 的教 学 中 . 师 要 注 重 研读 教材 . ’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能力 。 新 课 程 改 况 , 出教 学 重难 点 , 培 在 突 以使 学 生加 强 理 解 与 记 忆 。 媒 体 具 有 较 多 士z 革 理 念 的 指 导 下 ,教 师 要 认 真 学 习 先 进 理 念 与 教 学 强 的 处 理 功 能 . 以突 破 时 空 的 限 制 . 抽 象 难 懂 的 知 识 形 象 可 将 手 段 , 将 其 充 分 地 运 用 到 教 学 实践 中 , 激起 学 生 直 观 地 展 现 出来 . 学 生 提 供 大 量形 象 直 观 的感 性 材 料 . 学 并 来 为 使 从 玄 l 。 、参与学习的激情,让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素养全面提 生 获得 对 事 物 的形 象 感 知 .并 由感 性认 识 上 升 到 理 性 认 识 , 0a 高 的 主要 场 所 而 有效 地 突 出 了重 点 . 解 了难 点 。 高 了课 堂 教 学 效 率 。 化 提 四 、 用 多 媒体 优 化 教 学 过 程 运 仁 丁 献 ± 一、 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 县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 现象 和活动规律 、物质构成 传 统 教 学 中教 师 要 用 教 案 、 日常 教 具 等 来 进 行 教 学 . 学 教 职 等 的科 学 , 研究 范 围非 常 广 泛 , 括 了一 切 有 生 命 的 囊 过 程 中还 要 进 行 板 书 . 这不 仅 占用 了 教 学 时 间 . 且 教 学 过 程 而 一 ' 教 个体。 采用传统教学手段 , 通过教材 、 图、 图等进 繁 琐 沉 闷 , 学 氛 围枯 燥 无 味 。 往 是 教 师 讲 得 E干 舌 燥 . 生 挂 插 教 往 l 学 教 吐 中 行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 学 还 是 似 懂 非 懂 . 师 的 付 出 与学 生 的 学 习 成效 不成 正 比 采 用 / [ 生 所 获 取 的信 息 与 知 识 也 是 有 限 的 。采 用 多 媒 体 教 多 媒 体 教 学 , 师 提 前 制作 好 课 件 . 大 节 约 了板 书 时 间 . 上 教 大 课 妾 0 学 可 以 突 破 时 间与 空 间 的限 制 ,将 大 干世 界 浓 缩 在 只需 操 作 好 计 算 机 , 可 以 为 学 生 创 造 一 个 图 文 并 茂 、 像 俱 便 声 ‘八 H 课件里,让学生在教室内就能将自 , J 然与社会尽收眼 佳 、 静 结 合 的教 学情 境 , 枯 燥 的 教 学 更 加 生 动 化 、 味 化 , 动 使 趣 等 , 一J 底 , 1 L 开拓学生的视野 , 将学生的学习置 于更 广阔的空 使 课 堂 教 学 更 加 富有 趣 味 性 与 艺 术 性 将 知识 的讲 解 与 问题 的 ]。 间 里 , 学 生 接 触 到 更 多 的知 识 与 信 息 。 时使 学 生 设 置 寓 于 生 动 的 画 面 中 . 教 师 摆 脱 了以 往 教 学 中 沉 重 的 板 书 使 同 使 利 吸 c丁 ± 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 负担 . 于学 生展 开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与 主 动 探 究 . 引 学 生 的 注 因 I 芸 此 , 教 学 中 . 师 要 充 分 利用 多 媒 体 的这 一 特 点 . 在 教 意力 , 效 维 持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学 生 能 认 真 听 讲 、 细 观 察 、 有 使 仔 使 多媒 体 厶厶 一 多渠道地收集相关 的资料 , 例如 , 图片 、 文字信息 、 视 用 心 思 考 , 学 生 的多 种 感 官 同 时参 与教 学 实 践 证 明 . 口 频 资 料 等 再 经 过 教 师 的 精 心 加工 , 图 片 、 以 图像 、 音 辅 助 教 学 下 的 生 物课 堂教 学更 加优 化 . 化 了教 师 的教 学 方 法 优 频 、 频 等 多种 方 式 向学 生 传 递更 多 的信 息 , 生 物 与学 生 的学 习 方 法 , 一 种 高 效 的 教 学手 段 视 使 是 、 v 课 堂 教 学 内容 更 丰 富 . 生 的 视 野更 开 阔 . 学 生 真 学 使 五 、 用 多媒 体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运 阳 一 正 学 到 有 用 的知 识 创 新 能 力 是 新 世 纪 复合 型 人 才 所 必 须 具 备 的 基 本 素 质 之 / ll 二 运 用 多媒 体 激 发 学 习兴 趣 创 新 教 育 也 是 课 堂 教 学 改革 的必 然 趋 势 . 教 学 中 . 师 要 在 教 7 1 托 尔 斯 泰 说 过 : 成 功 的 教 学 需 要 的不 是 强 制, “ 将创新教育有机渗 透到教学 中. 创新教育 落到实处 . 将 以培 养 r / 而是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 乌 申斯 基 也 提 出 :没 有 兴 趣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多 媒 体 辅 助 教 学 可 以 全 方 位 、 角度 地 向 学 ” “ 多 士 的强 制 性 学 习 , 会 扼 杀 学 生 追求 真理 的欲 望 。 ” 将 兴 生 展 示 生 物 材 料 , 学 生 可 以从 多 角 度 地 进 行 观 察 . 认 真 思 使 在 小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学 习的 动 力 、 索 的 源 泉 . 学 考 与 仔 细 观 察 的基 础 上 创 造 性 地 解 决 问 题 .并 大 胆 地 提 出 问 是 探 是 生 智 慧 的窗 1 思 维 的开 端 . 3、 是开 启 学 生 创 新 之 门的 题 .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进 行 深 入 的 探 讨 . 学 生 的 思 考 与 使 将 金 钥 匙 。学 生 只 有对 生物 学 习产 生 强 烈 的学 习动 机 . 能 对 学 认 知 引 向更 广 的领 域 、 深 的层 次 。学 生 有 了敢 于 质 疑 勇 于 挑 才 更 习 产 生 愉 悦 的 感 受 . 能 把 学 习 当做 一 件 乐 事 来 对 待 . 能 产 战 的 勇 气 . 教 材 自有 一 番 感 悟 . 样 所 学 到 的知 识 才 能 灵 活 才 才 对 这 生 学 习 的 强 烈 意 愿 , 表 现 在 行 动 上 相 反 . 并 如果 学生 对 学 习不 运 用 , 能 用 于解 决 实 际 问题 , 能 有 效 地 培 养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 才 才 感 兴 趣 , 会 产 生 消 极 怠 慢 情 绪 . 种 情 绪 会 直 接 体 现 在 对 学 分 析 问题 、 出 问题 与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能 进 射 出 创 新 思 维 就 这 提 才 习 的态 度 上 . 重 影 响学 习质 量 运 用 多 媒 体 改 变 了传 统 教 学 的 火 花 , 强 创 新 意识 , 高 创 新精 神 与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 严 增 提 块黑 板 、 本教材 、 张嘴的教学模式 . 一 一 以优 美 的 画 面 、 听 动 总 之 . 媒 体 辅 助 教 学 有 着 巨 大 的 教 学 优 势 . 教 师 也 要 多 但 的音 乐 、 态 的 效 果 为 学 生 创 设 了 一 个 有 效 的 教 学 情 境 . 以 动 可 清 醒 地认 识 到 多媒 体 辅 助 教 学 是 一 把 双 刃 剑 .有 优 势 有 不 足 在 第 一 时 间 吸 引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中 学 生 的精 力 . 学 生 产 生 教 师 所 要 做 的是 提 高 自己的 计算 机 水 平 . 高 课 件 的 制 作 水 平 集 使 提 强 烈 的好 奇 心 与 浓 厚 的 学 习 兴 趣 在 好 奇 心 的驱 使 下 . 生 积 与 操 作 水 平 , 真 研读 教材 . 握 学 生 特 点 . 据 不 同 的 教 学 内 学 认 把 根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到 教 学 中来 .整 节 课 的 注 意 力 都 集 中 在 多 媒 体 容 科 学 合 理地 选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手 段 . 多 媒 体 辅 助 教 学 真 正 成 让 上 。学 生 有 了浓 厚 的 学 习 兴 趣 , 自然 会 产 生 参 与学 习 的积 极 性 为生 物 教 学 的 “ 翼 ” 虎 与 主动 性 . 自然 会 取得 事 半 功 倍 的 教 学 效 果 【 责编 冯立伟 】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创新已经成为了21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
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每一位美术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方法以及家校合作中的培养创新精神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孩子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美术教育正是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而这些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当今社会,科技不断更新换代,知识爆炸式增长,而要适应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能力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
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从小学美术教育开始的。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从小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锐意进取,敢于探索新的东西,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的事物,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去。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对小学美术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要想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家校合作来共同努力。
二、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美术教学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创新吧,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工艺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思考

对工艺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思考工艺美术教育是艺术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实施创新教育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文将对工艺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工艺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问、实践”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式设计、实践性教学和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注重实践性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工艺美术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和体验式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廊,到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创作,或者参与一些艺术作品的制作和展览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感受。
三、注重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工艺美术教学要注重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和选择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和问题式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
四、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工艺美术教育要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工艺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推动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移动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培训工艺美术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艺美术教师队伍。
可以通过举办工艺美术教育专业化培训班、举办教学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美术教学应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理念

美术教学应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理念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美术教学应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理念。
本文从课程内容选择、改革评价方法、分层教学、合作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理念;体现;方法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31-01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美术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应努力从课程内容选择、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评价方法、分层教学、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1. 课程内容的选择学习的过程应是创造的过程,是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
教师要从课程的内容中挖掘出具有创新倾向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灵活掌握课的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除了抓住基本的知识技能知识点外,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安排并加入新的知识点,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的是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课的信息,使所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
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
另外,美术课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很自然的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在美术课的内容中可以加入中外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从艺术品的欣赏中挖掘德育素材,将德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2.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2.1 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2.2 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2.3 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
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一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有创新教育观,反对墨守成规、照本宣科。
教师要敢于探索适合本地区、本校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近年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一线教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观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合理开发课程资源1.利用本地资源拓展、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目前,我国各地美术教育使用不同的美术教材版本,单一教材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需要。
广州市使用岭南版教材,由于各区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各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同、课程资源不同、文化生活不同,单一使用某种教材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学习热情不高。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地域情况,适当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二小学教师梁丽茹热爱岭南剪纸艺术,在剪纸艺术教学方面颇有研究,自行研发了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岭南剪纸,在美术课堂中普及剪纸校本特色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探究性学习,带领学生参观走访民间剪纸艺人。
她在校内成立剪纸兴趣小组,指导学生以此为特色融入美术创作,参加各项赛事屡获佳绩。
实践证明,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确实对学生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展示个性特长,培养创新意识,丰富人文底蕴,使学生对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产生责任感。
2.自编创意教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自编教材,着重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
在教授小学一年级美术课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线条造型能力,笔者自编《旅行的蜗牛》一课,让学生先以拟人法想象蜗牛到何处旅行,再用线条将蜗牛旅行的情形画出来,最后出示创作作品并讲述想象的蜗牛旅行故事。
笔者通过学生的想、画、讲,鼓励学生进行创意造型表现,避免模式化教学,拓宽了学生思路,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培养。
3.合理、大胆、创意地使用现有教材当现有教材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师教学要求、教师又不具备开发校本课程能力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大胆使用教材。
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教师赵绍亮在《变写生画为装饰画》一课教学中,大胆将原来的“设计 应用”课型改为“欣赏 评述”课型,在教学中利用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设计了精彩的课件,用各种可以互动的视频、丰富的图片欣赏、有趣的游戏手法带学生进行了一次现代艺术之旅,让学生欣赏了装饰画的美,也知道了将写生画变为装饰画的几种常见方法。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83
这也正是画者想通过画笔捕捉的东西(感受)。然后再要求他 们将“感 受”表现出的画面更是千姿 百态。在画的过程中, 又提示了 一些表现方法,如:用笔的 块面来塑造或者直接用 笔排线, 通过扫、铺、层层覆盖、或 用点、面堆积的方法表 现等等, 引导他们作画。这样不仅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使他 们在画的过程中还创造出一 些其他表现方法。如: 用刀进行 刮、擦,表现出对花感受的 不同所要表达的特殊效 果。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以教师为主的 课堂教学,远不 能适应当今的 教育需要。教学思路和方法 以讲解为专务,注 入式、满堂灌 及应试制度,成了创新教育 实施的一大障碍。 因此实施创新 教育要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 念入手,要治注入 式、满堂灌的“顽症”。良方则是:进行科学引导。要科学地 引导,首先教 师就必须深钻教育理论,更 新教学思想,具备 创新意识。无 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 学方法上,教师都 应突破传统的 思维模式,敢于提出自己的 见解,不盲从现有 结论,更不能 做参考书的贩卖者,要敢于 探索、运用适应学 生创新潜能开 发的教育方法。其次,教师 应以自身的创新意 识、思维及能 力,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 能力发展,只有这 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型”的新一代学生。 2、教师 会“引”导学生要“会”要“学” 《孟子·尽心上》中有:“君子引而不 发,跃如也,中道 而立,能者从之。”这一“引”字说的极好。教师指导学生画, 学就应多在这 个“引”字上下功夫,要抛 弃知识上的硬灌、 要启而发之, 多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 供更多的机会和条 件。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点还应在“导”字上,“导”就 是引导,即以 学生为主体、运用富有启发 性的好方法,进行 恰如其分的指点引领,教师要做到不仅会“引”会“导”,更 要引导学生要“会”要“学”。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培养学生 的质疑精神和 质疑能力。质疑乃是学生学 习创造的开端,是 学习活动中思 维的动力和起点。对学生来 讲,如果对传统的 学说提不出一 点问题来,对千变万化的自 然现象视而不见, 那么他的思维和认识将会僵化,创造力的开发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提倡学 生博览群书,要有广博的知 识。学生的知识丰 富,思维也就 越敏捷,就便于发现各种知 识的联系,受到启 示、联想、产 生迁移,形成新的观点和新 的理论,达到认识 上的飞跃。所 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 牢固的基础知识、 掌握其中的学 习方法,指导学生学“透”、用“活”,学会分 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实实在在引导他们 掌握“会”、“学” 的金钥匙。例 :在上《静物花卉》写生一 课时,首先让学生 们用心去品味 花带给他们的感受,然后再 观察、分析是什么 花?有哪些特 性?给人的感官印象等等, 接着引导学生:花 是有感情的, 从发芽、吐蕾、含苞待放、 怒放达到生命的顶 点,凋谢、结籽(孕育新生命)展现了一个生命周期的运动, 一束花里其间也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生命状态、美感、神韵……
对工艺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思考

对工艺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艺美术的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注重技能传授,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创新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我对工艺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思考。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注重技能的传授和学生的模仿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应该开展一系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比赛,鼓励他们设计出独特的工艺品;或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构思和设计等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工艺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工艺美术展览,进行实地考察;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工艺美术是一门需要团队协作的学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的小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个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艺美术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竞赛,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初中阶段在学生整体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并且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们人生观、道德观、思想观以及社会、发展等等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采取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这几个方面来展开综合性的探讨。
【关键词】美术课堂;创新能力;求知欲望;培养在新课程进程中,初中美术教学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初中美术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单单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鉴赏力,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因此,初中美术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开展有效创新教学,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一、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求知欲望,才是促使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索的根本所在,这种原理是建立在人类本能上的科学理论,毕竟“世人皆具有好奇心理”,当人类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的时候,就会发自内心想要探知这一事物,从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探索、求知的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迅速、有效的策略之一。
具体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学生进行分组:借助于方桌式、月牙式以及圆形式结构,让学生们进行相互的交流合作,彼此之间友好竞争,激发出相互的求知欲望。
二,采取玩做结合法,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爱玩天性,在美术课堂教学时美术老师要考虑到这点,适当地让学生学中有玩,活跃起美术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殿堂的魅力。
三,进行分组学习,初中美术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方便学生进行相互的讨论以及交流学习,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美术作品创新可以表现在内容上,例如初中美术课堂中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美术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使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论,能够感受到作品的内在美。
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探索摘要:艺术作品应当是对现实看法的体现,更是作者观念的流露,在画展中就很难体现出新一代职高生的思想和观点。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人才的最高标准,要让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就必须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创新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教育;探索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28—01一、对学习的兴趣是创新教育的前提选择职业高中的学生一般是从普通教育中“筛选”下来的。
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差,而是由于他们不适应普通教育的方式方法,导致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了一些便于学生运用的实用性知识和实践环节。
这样尽可能地把学生从枯燥的灌输式教学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产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发现知识的不足,从而提高获取知识的欲望去主动学习。
美术教学内容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利用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所没有的特殊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中,好的美术作品,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关注和学习激情。
二、培养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一个人在思维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强,其操作方式方法就熟练、多样,思维结果就丰富而正确。
为此,我尽可能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视课本外的知识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职业高中专业特点除了开设专业目标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因地制宜的开设了有本地文化特色树皮工艺方面的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并创造了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从多种途径去吸取知识。
而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确定了思维训练的重点,就是放在联想、想象、求异思维、扩散性思维和突破思维上,这对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创新教育的保证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术教学也在不断创新,探索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以及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需要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技法的传授和学习,往往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束缚在固定的模式之中。
教师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多元化思维,鼓励他们在审美的过程中自由发挥,勇于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意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兴趣,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追求的是一种统一的审美标准。
美术教学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满足学生不同的审美需求和艺术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喜好,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和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个性的塑造。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需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艺术创作是一个综合性强、跨学科性强的过程,需要融合文学、历史、科学等多种知识和技能。
美术教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倡导跨学科的整合教学。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并且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创作中更好地表达和实践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还需要倡导实践性教学。
艺术是一种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大量的艺术创作机会,让他们通过实际的作品来感知和思考艺术,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创新精神。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针对小学美术趣味性强且对形象思维的要求较高的特点,小学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新课标下进行小学美术创新教法的探索尝试,阐述了兴趣、思维、创造、制作、鉴赏、评价等在美术教法中的作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兴趣;思维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189-01小学美术趣味性强且对形象思维的要求较高的特点,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新课标要求,浅谈一下在美术教学中几点创新教法与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绘画的积极性现在有许多小朋友喜欢画画,有助于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指导教师,我们要保护好儿童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中途放弃,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绘画兴趣的保护与培养,并使其日益增强。
第二是明确儿童画的优劣标准,即各个阶段儿童画的评价标准,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儿童自己,都要树立正确的努力方向,而不是强迫儿童跨越美术教育的规律,所以,在儿童绘画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
结合儿童的年龄、发育、天资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内容,绝非用固定统一的模式,不然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由简到繁和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力求科学性、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趣味性与理论性相结合。
争取把绘画艺术的规律与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我设计的书这一课时,我一改往日四平八稳、传统的座位形式,让学生按兴趣自由组合,围坐在桌旁,共同欣赏动画故事,再观赏与本故事有关的立体书,然后组织讨论交流,最后小组选定故事,根据材料,合作制作一本简单的立体书。
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整节课学生兴奋不已,对立体书的认知也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主动设计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立体书。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文章编号 : 1 0 7 3 -9 7 9 5 ( 2 0 1 3 ) 0 7 ( c ) 一0 2 3 6 —0 1
中 最 爱 的动 画 形 象 , 因 为 与 他 们 的 心 理 认 用。 所 以在 美 术 教 学 中 , 以素 质教 育 为 主 要 术 时 , 教 师 一 定 先 要学 生 学 会 观 察 , 指导 学 知 接 近 , 所 以同学 们 观察 的仔细 , 画 的 认 任务,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精 神和 创新 能 力 , 是 生 观 察 周 围哪 些 事 物 是 美 的 , 哪 些 事 物 是 真 , 取 得 了领 号 的 教 学 效 果 , 而后 我 又 激 发 我 们 当 前 最 重 要 的教 学 任 务 之 一 。 如 何 把 丑的 , 观 察 实 物 的具 体 特 征 , 以 及 最 能代 表 同 学 们 , 展 开 自己 想 象 的翅 膀 , 开 动脑筋 , 握 好 素 质教 育 的 指 导 思 想 和 重 点 , 怎 样 发 这 一 事 物 的 主 要 特 点 , 抓 住 主 要 表 现 点 以 用 画 笔 创造 一 个 更 加 新 颖 的喜 羊 羊 与 灰 太 挥 美术教学 培养学生 素质的重要作 用 , 广 后 , 就可以动手画图了。 所 以 通 过 这 样的 教 大美术教 师必须要做 出认真的探讨 , 积 极 学 过 程 , 就 可 以 锻 炼 学 生 的 观 察 能 力和 动 进行尝试 , 摸 索 出具 有 一 定 推 广 意 义 的 好 手 能 力 , 而 这 两 种 能 力 都 是 创 新 能 力的 基 的教学方法 。 础。 ( 3 ) 美 术 教 育 可 以激 发 学 生 学 习艺 术 的
摘 要 : 创新教 育是 新时 期教 育改 革的 重 头戏 , 是 培 养 学生全 面素 质发展 的一 项 重要 内容 。 广大教 师在教 学中 , 要把 握 好 素质教 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学中应渗透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自信心;创新教学;鼓励;观察
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应该成为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注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美术教师也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
成为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要会画、会雕刻,还要在摄影、书法、电脑制作、音乐鉴赏、文学等方面有独特见解和造诣,注重在衣着装扮,举手投足等每个细节上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这样,教师身上所散发的艺术性就会深深吸引着学生,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教师的创新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
爱因斯坦却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到深思吗?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随便动手的,古用戒尺,今用教鞭。
一时的“纪律”,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了解,才一步步地把也塑造成发明之王。
(1)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2)解放小孩子的嘴。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人都有好奇心,何况是小孩子?(3)认识小孩子有力量。
我们要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可发现小孩子有力量。
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
时代在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好问,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
的,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
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鼓励孩子在参与中真有体验,真正有发展,真正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心理学家韦洛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可见,游戏是儿童的天堂。
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了活泼多样的游戏。
如,采摘果实、帮小动物找家、找朋友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满足了低年级爱玩、好动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中打开了创新之门。
如,为儿歌配画,学生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的联想范围,培养学生进行形象的思维能力,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
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发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
又如,为画配故事,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
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想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想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一些思维能力。
多些理解和宽容,就会多些成长和创造。
课堂还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
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
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
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对于任何事他都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后来我经过调查,有很多学生以前没上过美术课,有的是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他都很喜欢美术课,但却自认为自己不会画,欣赏课中表现也不积极。
看来,只有先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自信心才行,在教学中我要多鼓励学生,我相信我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在美术课堂中有自信,也有能力学好美术课的。
因此,让我们的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中之重”。
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钙”等物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作用,但对学生精神上的需要是什么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创新的动力。
美术,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学校的美术课堂里就更离不开创新了。
要在美术课堂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欲望。
我相信教师有着创新欲望,学生会更加热衷于创新的。
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活跃。
要充分尊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色彩!
(作者单位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
编辑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