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巧
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作为一种主要的研究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研究之中.我们实验室经过长期尝试,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新生大鼠鼠龄的选择新
生大鼠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 d内具有部分的增殖能力,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则为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因此,大鼠出生时间越短,其心肌细胞分离后成活率越高,越容易贴壁生长.大量观测表明,选择1~3 d龄大鼠分离其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较为理想.其中尤以半日龄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效果最佳.
2消化酶的选择及使用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可采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前者因不易获得密度均一的细胞且难控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而较少采用.消化法中常使用的酶有3种:胰蛋白酶、胶原酶I或Ⅱ以及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多与胰蛋白酶或胶原酶联合应用.胰蛋白酶作用较强,容易造成心肌细胞损坏.胶原酶作用较缓和,能消化细胞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以释放细胞,对细胞损伤小,且在新生大鼠心肌组织,以胶原I为主,故我们选用胶原酶I.文献报道胶原酶的工作浓度一般在0.6~1 g・L1,我们使用的为0.8 g・L1.胶原酶最好现用现配.
3消化程度的把握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对酶消化极为敏感.消化过度可使肌原纤维出现萎缩,细胞死亡率增加或丧失贴壁能力及搏动能力;消化不足,细胞聚集成团,无法分清细胞边界,难以形态学观测.消化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时应注意:(1)转速一般控制在60~80 r・min1左右.(2)每次消化的时间须结合消化酶浓度确定.(3)将粘附在搅拌子上的心肌组织吹散,使酶液充分接触组织.(4)适宜温度为35~37℃.(5)当组织由红转白呈半透明状态时,应停止消化.
4接种的细胞密度
心肌细胞接种密度不仅影响细胞间的相互接触,进而影响细胞对肥大刺激的反应,而且影响长期培养细胞的成活率.接种细胞的绝对数量应经精确计算.一般而言,应根据实验的观测目的决定单位面积上的细胞数量.例如,如作形态学观测,六孔板中每孔的接种细胞数量应控制在1×105~2×105个;若需收获心肌细胞作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的观测,则每孔的接种密度可增加到5×105~6×105个.
5细胞的分散度与接种的均匀性
分离出的心肌细胞,在溶液中Ca2+作用下较容易出现集聚现象.因此,在进行差速贴壁前后,均应反复多次地轻柔吹打使心肌细胞成单个分散状态.接种后,应小心使心肌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培养板上,避免细胞向培养孔的中央集聚.此外,可将培养板放入孵箱后用滴管轻轻吹打各孔中央部位2~3次,但应格外注意避免污染.
6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与血清种类的选择
成纤维细胞较心肌细胞更容易贴壁且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经差速贴壁后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混杂于心肌细胞之中,若处理不当,很容易生长成优势细胞.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常规使用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但是,如果使用胎牛血清培养细胞,由于胎牛血清所含的促细胞有丝分裂的因子较多,BrdU 很难完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改用小牛血清则可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获得高达90%以上的心肌细胞.
7换液时间
进行心肌细胞形态学观测时,接种密度较低,贴壁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为避免成活心肌细胞随换液而被丢弃,应在接种48 h后换液.这样不仅使贴壁的心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BrdU作用时间较长,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更确实.此外,去血清后可用ITS和0.1 g ・L1BSA对心肌细胞进行营养支持,对心肌细胞贴壁率与凋亡率均不产生明显影响.
8抗污染措施
除应注意无菌操作等常规技术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获取心脏时避免剪破消化道.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在剑突上一肋处入剪,这样做不涉及腹腔,也就减少了污染机会.(2)如条件允许,应避免乳鼠心肌细胞与其他细胞在同一孵箱内共同培养,以防止发生交叉污染.(3)对于培养心肌细胞的观察、照相每次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既会导致培养液pH改变,又能增加污染机率.
9培养液pH值
适宜的pH范围在7.2~7.4之间,配制及使用培养液时应注意:(1) pH值会在过滤后上升0.1~0.3.(2)培养液中加入血清后pH值会有降低,降低程度与血清品质和含量有关.(3)应及时换液.(4)配制好的培养液不宜长时间贮存在4℃.这是因为培养液中的CO2会溢出,使培养液pH上升.每次配好的培养液尽量在2 wk内用完,否则应部分置于-20℃保存,使用前应补充谷氨酰胺和NaHCO3,再次过滤后方可使用.
1,取心脏:起初取心脏的听说可以“剪开胸骨,就可以挤出来”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剪开点。后来解剖开后才想起来,本科时候解剖老师说新生儿脏器位置偏低,,,,后来就在大约第5-6肋骨处插入剪刀尖,横向剪开胸骨,大概开口8mm就可以挤出心脏了。每取一个心脏大约1min。
2,培养基的使用,虽然大多数人用的是DMEM高糖培养基,可是又有人用的是1640,同样也有效果(心肌细胞波动良好),同时实验室里也有师兄正使用1640,我就偷懒,就用1640,可是细胞就是不搏动,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1640的钙离子浓度太低,而DMEM钙离子浓度1.8×1000(-3)。这是比较适合的浓度。后来我就自己买了DMEM 培养基就可以了,细胞博动的很好看。
3,消化心肌组织是出现絮状物质,没有办法去除,吸出已经消化的细胞时由于絮状物质的干扰不能吸出。我试着加大离心速率,期待能去除,可是2000rpm*10min离心后,居然它还是悬浮着。那次消化心肌非常失败,后来有一次在医院食堂吃饭,同桌的一位脑外博士,提到他消化脑组织,消化过渡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后来经人指点说的细胞破了,DNA出来了。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以前一味得追求心肌细胞消化的彻底,就把心肌组织剪成肉沫状,……。以后消化的时候就是不能太小了。
4,在园子里提到两种消化方法,一种是用恒温振荡器,一种用磁棒搅拌,原来以为胰酶的合适温度是37度,我用前者,可是消化结果,细胞数量很少,经过8次每次消化8分钟后,剩余的组织块还是很大。没有办法了,用后者,在室温20度的情况下消化结果好多了。
5,当我把组织都消化了,什么都没有剩余了,我就把那些液体去离心1000rpm*10min(园子里一般推荐用的),可是我发觉:离心下来的细胞非常少,冥思苦想。后来有人提示说,离心标准单位是用g,大约是350g,我就按半径换算了,结果发现350g应该是1500rpm。于是下一次消化时改用了1500rpm,细胞就多了。不死心,把上清去除继续4000rpm离心,发觉还是有细胞剩余,不过这些细胞台盼蓝染色存活率比较低约40%
以上这些与大家共同讨论,谢谢。我也是个新手,希望大家能互相帮助。。。。。。。
大鼠心肌细胞分离
大鼠心肌细胞比乳鼠心肌难养,用无血清培养基,呈杆状,横纹清楚,在培养基里细胞不搏动。
大鼠心肌细胞分离一般是采用二型胶原酶分离,浓度为1mg/ml(用无钙台氏液配制),同时酶液里加入牛磺酸,BSA。一般采用Langendorff灌流的方法,大鼠开胸后,迅速取出心脏,放入冰的台氏液中,找到主动脉后,挂上Langendorff装置,衡流泵灌入无钙台氏液(37度),开始心脏会搏动几下,这样把心脏中的淤血挤出(此处也有人用有钙台氏液灌流,好让心脏充分搏动,把淤血挤出,不过我们摸索发现只要取心脏到挂上去的时间短,一般搏动几下就能把淤血清楚干净了)。几分钟后,换酶液开始灌流心脏,一般开始时,心脏较软,待消化一段时间后变硬,继续消化后又变软,且心脏发白,这时候就可以停止消化,将心室剪下,放入KB液中,用剪刀剪碎后,用滴管吹打,取上清,继续加入KB液,吹打,直到上清液不浑浊为止,一般吹打3-4次即可。将各次上清合并,吹打过滤后,沉降20分钟左右,弃上清,加入无血清培养基(MEM,不含L-谷氨酰胺,并加入肌酸,牛磺酸,BSA,肉毒碱,HEPES),吹打,1000转/分离心半分钟,弃上清,再洗1-2次后,将沉淀加入到6%的BSA中沉降15-20分钟(纯化心肌细胞),然后计数,点板或培养。
此法中如果各步注意无菌操作,最后先用加倍双抗的培养基培养24h后,再换正常培养基,可适用于条件不是很好的试验室。如果能在板或瓶内加入Laminin处理后,贴壁很好。如果分离出来的心肌细胞,逐级复钙后培养,状态更好。最佳状态此中方法能培养7天以上。